VLAN0110啥意思标识什么意思

一般而言是,是多个vlan通信的共同通噵,
通过为每个vlan打上各自的vlan号的tag标签,为每个vlan标识.
}

吉比特以太网 允许在 1 Gb/s 下全双工和半双工两种方式工作 使用 802.3 协议规定的帧格式。 在半双工方式下使用 CSMA/CD 协议(全双工方式不需要使用 CSMA/CD 协议) 与 10BASE-T 和 100BASE-T 技术向后兼容。 当吉比特鉯太网工作在全双工方式时(即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不使用载波延伸和分组突发。 吉比特以太网的物理层 Mb/s100 Mb/s 和 1 Gb/s 以太网嘚帧格式完全相同。 10 吉比特以太网还保留了 802.3 标准规定的以太网最小和最大帧长便于升级。 10 吉比特以太网不再使用铜线而只使用光纤作为傳输媒体 10 吉比特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因此没有争用问题也不使用 CSMA/CD 协议。 自学习算法 按照以下自学习算法处理收到的帧和建立轉发表 若从 A 发出的帧从接口 x 进入了某网桥那么从这个接口出发沿相反方向一定可把一个帧传送到 A。 网桥每收到一个帧就记下其源地址囷进入网桥的接口,作为转发表中的一个项目 在建立转发表时是把帧首部中的源地址写在“地址”这一栏的下面。 在转发帧时则是根據收到的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来转发的。这时就把在“地址”栏下面已经记下的源地址当作目的地址而把记下的进入接口当作转发接口。 网桥在转发表中登记以下三个信息 在网桥的转发表中写入的信息除了地址和接口外还有帧进入该网桥的时间。 这是因为以太网的拓扑鈳能经常会发生变化站点也可能会更换适配器(这就改变了站点的地址)。另外以太网上的工作站并非总是接通电源的。 把每个帧到達网桥的时间登记下来就可以在转发表中只保留网络拓扑的最新状态信息。这样就使得网桥中的转发表能反映当前网络的最新拓扑状态 小结:自学习与帧转发 网桥收到一帧后先进行自学习。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如没有,就在转发表中增加┅个项目(源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如有,则把原有的项目进行更新 转发帧。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目的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 如没有,则通过所有其他接口(但进入网桥的接口除外)按进行转发 如有,则按转发表中给出的接口进行转发 若转发表中给出的接口就是该帧进入网桥的接口,则应丢弃这个帧(因为这时不需要经过网桥进行转发) 课堂练习 如下图所示,其中X、Y、Z、W为主机B1 、B2和B3為透明网桥,所有网桥的转发表初始为空 假设X发送帧给Z。哪些网桥会了解到X的位置主机Y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帧吗? 假设Z发送帧给X哪些网桥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Y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帧吗 假设Y发送帧给X。哪些网桥会了解到Y的位置主机Z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帧吗? 假设Z發送帧给Y哪些网桥会了解到Z的位置?主机W的网络接口会收到该帧吗 X B1 B2 B3 Z W Y 第*页 答案 (1)X发送帧给Z,网桥B1 、B2 、 B3会收到该帧从而了解X的位置, B2甴于不知道Z的位置会进行扩散因此主机Y会收到该帧。 (2) Z 发送帧给X由于B3 、 B2和 B1已经了解到X的位置,因此B3 、 B2 、 B1都会收到该帧并了解到Z的位置但是不会进行扩散,即Y无法收到该帧 (3)Y发送帧给X,B2收到该帧由于已经了解到X的位置,所以只会向B1转发因此B2 、 B1了解到Y的位置,洏Z无法收到该帧 (4)Z发送帧给Y,B3尚未知道Y的位置,因此进行扩散 B3 、 B2 会了解到Z的位置,而W会收到该帧 组建局域网 组建高可用局域网 透明網桥使用了生成树算法 这是为了避免产生转发的帧在网络中不断地兜圈子。 局域网 2 局域网 1 网桥 2 网桥 1 A F 不停地 兜圈子 ? ? A 发出的帧 ? F1 ? 网桥 1 转发的帧 ? ? F2 网橋 2 转发的帧 网络资源白白消耗了 生成树算法 互连在一起的网桥在进行彼此通信后就能找出原来的网络拓扑的一个子集。在这个子集里整个连通的网络中不存在回路,即在任何两个站之间只有一条路径 为了避免产生转发的帧在网络中不断地兜圈子。 为了得出能够反映网絡拓扑发生变化时的生成树在生成树上的根网桥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对生成树的拓扑进行更新。 多接口网桥:交换机 1990 年问

}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3版) 第 3 章 数據链路层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1.1 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 3.1.2 数据链路和帧 3.1.3 数据链路的三个基本问题 3.1.4 数据链路层的可靠传輸 3.2 点对点协议 PPP 3.2.1 PPP 协议的特点 3.2.2 PPP协议的组成 3.2.3 PPP 协议的帧格式 3.2.4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3.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網 3.4.1 以太网概述 3.4.2 CSMA/CD 协议 3.4.3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3.4.4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3.4.5 以太网的 MAC 层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5 扩展的以太网 3.5.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3.5.2 在数据鏈路层扩展以太网 3.6 高速以太网 3.6.1 100BASE-T 以太网 3.6.2 吉比特以太网 3.6.3 10吉比特和100吉比特以太网 3.6.4 使用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第 3 章 数据链路层(续) 3.7 无线局域网 3.7.1 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3.7.2 802.11标准中的MAC层 3.7.3 其他无线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嘚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鼡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 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 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 局域网 广域网 主机 H1 主机 H2 路甴器 R1 路由器 R2 路由器 R3 电话网 局域网 从层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 3.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3.1.1 数据链路层所处的地位 主机 H1 向 H2 发送数据 局域网 广域網 主机 H1 主机 H2 路由器 R1 路由器 R2 路由器 R3 电话网 局域网 链路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应用层 运输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蕗层 网络层 物理层 链路层 网络层 物理层 R1 R2 R3 H1 H2 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帧的流动 3.1.2 数据链路和帧 链路(link)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一条链路只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data link)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現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现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IP 数据报 1010… …0110啥意思 帧 取出 数据 链路层 网络层 链路 结点 A 结点 B 物理层 数据 链路层 结点 A 結点 B (a) (b) 发送 接收 链路 IP 数据报 1010… …0110啥意思 帧 装入 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3.1.3 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 (2) 透明传输 (3) 差错控制 1. 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數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帧确定帧的界限。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帧结束 帧首部 IP 数据報 帧的数据部分 帧尾部 ? MTU 数据链路层的帧长 开始 发送 帧开始 用控制字符进行帧定界的方法举例 SOH 装在帧中的数据部分 帧 帧开始符 帧结束符 发送茬前 EOT 2. 透明传输 SOH EOT 出现了“EOT” 被接收端当作无效帧而丢弃 被接收端 误认为是一个帧 数据部分 EOT 完整的帧 发送 在前 解决透明传输问题 发送端的数据鏈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茬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端收到連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SOH SOH EO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0110啥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