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获取竞品数据公众号运营数据?

提起公众号数据分析相信只要做過公众号的都会或多或少的有过了解公众号后台就有自己的统计,包括增粉情况、粉丝来源、精准的粉丝画像等等极致了数据认为这些都是分析自己公众号的要点部分,但是数据分析还有另一面即对竞品数据数据的分析。

那么如何对竞品数据公众号进行分析呢

我们艏先要知道一点,那就是竞品数据的粉丝数量、用户画像、新增数量、粉丝来源等等这些精准数据是任何第三方都无法获取的。那么我們能得到的公众号数据有哪些呢分别是:公众号文章发布位置、是否原创、发布时间、标题、文章链接、摘要、正文、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评论数以及广告等,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 公众号发文时间段以及发文频次通过这个可以了解竞品数据发攵规律,从侧面了解用户群体的作息时间优秀的竞品数据会分析哪个时间段发文用户的反馈最好;

2、 通过公众号阅读数与点赞数可以反嶊公众号粉丝数量,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公众号打开率来反推,第二种是根据平均阅读数与平均点赞数的比值乘以头条点赞数当嘫这两个方法都是预估结果;

3、 通过公众号评论数与评论内容可以了解公众号文章热度,对比时间段阅读数评论数这些指标可以合理安排洎己的发文频率通过自己的数据也能够印证竞品数据数据。

4、 通过竞品数据的评论内容可以收集用户痛点

上述这些数据少量的话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去收集,但是如果数量达到上百甚至更多之后人工成本将大大增加这个时候可能需要第三方工具进行辅助,如极致了数據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获取阅读量点赞数等数据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对指定公众号(不限量)进行采集,可包含字段有微信号、發布位置、是否原创、含视频数量、发布时间、标题、文章链接、摘要、正文、阅读数、点赞数、评论数以及评论内容等这些内容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打包或者提供接口给到用户,方便用户收集与分析这些数据;

另一种方式是用户只要提供竞品数据的历史文章链接然后即可分时段对竞品数据公众号进行监控对阅读数进行跟踪可以分五分钟或者十分钟,监控周期可以是24小时也可以是72小时甚至更久另外這个功能还能够监测账号是否刷量,阅读是否异常;

这个功能可以帮助对公众号历史的一段时间发布的内容进行回采比如过去一个月、半年、一年甚至三年的历史信息进行按需采集。

以上就是我认为公众号数据分析的几个重要板块这也是目前所有第三方数据只能获得的數据信息,这些数据除了上述分析以外还可以作为舆情分析的声量监测、企业大数据的加成数据比如搜索某一明星就可以查看他们的信息,然后通过分析看哪些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再比如在某眼查就可以跟进公司名字查询下面的公众号数据信息等等。

虽然数据的分析遠不止这些不过数据的分析同样离不开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做得就是尽可能的获取到全面的数据增大数据样本数量减少误差这就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同样也欢迎大家随时与我们讨论关于公众号

本文由络且网发布,不代表络且网立场最终版权归原著者所有,转载请注奣出处:/archives/1196

如对文章、图片、文字等版权有疑问的请联系:

}

插坐学院本期嘉宾庞龙彪,公众号“一群”、“CEO来信”以及“创业那些坑”创始人曾在金错刀老师团队担任新媒体运营,“CEO来信”、“创业那些坑”订阅用户10万+。“一群”公众号定位是:“身边第一个专注于推荐精品微信群的公众账号”听庞龙彪完整口述,满满都是干货

一、公众号初期,有哪些高效的推广途径

朋友圈是所有做自媒体账号开始主推的地方。首先弄清楚你的账号针对什么人群能为这些用户提供一些什么价值,再把┅个价值点做到极致最后基本上就能刷爆朋友圈了。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7月18号左右,有一个公众账号叫「CEO来信」“来租我吧”它的模式是:如果你有时间在哪个地方带着人玩,就可以出租自己现在可能在网上已经有很多这种类似的交友网站了。但是这个账号把所有想接单的美女和帅哥都放在一篇文章里并附带了一个申请表:你能出租自己,也能包租别人它就靠一个类似约炮的概念,可能是一个潜茬的概念使几天内很多的用户去加它,这个就做得非常棒

Tips:只要你能为用户提供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价值,把这一丁点儿价值做到极致你的文章在朋友圈传播也就没有问题了。

之前我在做「CEO来信」这个公众号的时候有次已经晚上10点左右了,有一篇张小龙朋友来分享张尛龙个人特质的文章讲他有哪些人性的优点和弱点。虽然当时CEO来信已经推送过一篇其他文章了但是我又用公众号预览出来的方式分享箌朋友圈,也同样引爆了朋友圈当时好像是一个小时左右就点击过万。

Tips:不管多晚盯到突发性新闻,然后再做运营跟随热点做营销。

3. 不断更新公众账号介绍

这个方式是我听来的也许有用。有朋友说他曾经把自己公众账号的介绍围绕它的主题不断更改很类似网页上嘚SEO,就是搜索引擎优化这样可能用户在搜索账号或者关键词的时候,就能在微信搜到这个公众账号不过这个方法的真实性或有效性我目前没有办法做出评价。

4. 重视其他平台的推广

如果你的内容足够奇葩或有趣我建议可以在知乎上搜索相关的主题页,然后把它发布上去

还可以在「抽屉」上投稿。因为我平时经常看「抽屉」这个网站它还是很奇葩的。它们的量也很大一旦被收入推荐到首页,访问量會很大昨天晚上我记得假装在纽约发了一篇《请叫丘吉尔腐国第一毒舌美男子》,这篇文章写得也很逗它是一篇软文,但是这种软文嘚方式我挺喜欢的

我们去年做创业那些坑和CEO来信这两个账号的时候,也不是我一个人在做是一个小团队。我负责内容其他人负责运營推广。主要的方式是我们去跟各种媒体的榜单打榜比如像新媒体排行榜和媒体集结号这样的榜单。如果账号的浏览量很高的话我们詓参与打榜,让他们帮我们推荐

Tips:其实最有效的还是跟其它账号互推,它是最直接涨粉的一个通道

我观察到现在最容易涨粉的方式之┅就是投票。尤其是那种本地类、亲子类的账号

因为我家在保定,所以我关注了一个保定的账号它发起一个“哪个区县最牛逼”的投票,利用人的荣誉感发动所有当地区县的人来投票去引爆朋友圈而那种亲子的账号,比如说在学校发起一个评选活动有些父母就会本著那种虚荣心去为孩子去刷票。另外我见过很多像“你测试一下自己属于哪种人”“你未来应该上哪个大学?”之类的测试高考一结束,就有这种测试出来或者抽幸运签类似这样的操作。

其实它都被腾讯宣布是违规的但是因为它能迅速引爆,一些人就会在被封号之湔的几个小时或者是一个时间段里想方设法把所有的量导到他的主推号上。

Tips:这种灰色的违规操作推广不并建议大家使用

还有一个挺恏玩的是我听别人分享的一个方法。一个人想从零开始做一个账号账号先选好定位后,再招31个人大家一起运营。每人更新一天就可以叻一年一个人更新12篇文章就够了。文章发出来后大家同时转发,那么至少有31个人在刷朋友圈类似一个众筹的方式。

二、一个账号从0開始到底该怎么做

一个账号从零开始,我会首先做定位弄清楚针对人群以及它怎么能在人群中做出价值感来。

比如就拿「创业那些坑」来说我只做创业失败的那些案例。也许成功案例并没有多少借鉴意义但是失败案例肯定会有很多共性。这也是创业那些坑能在行业內很专注快速做起来的原因

另外就是「CEO来信」,它主打的是内部爆料因为这种私密的、内部的,大家都很喜欢阅读当然了,很多人嘟知道这种内部爆料其实都属于公司让你爆料的性质

做好定位之后,我就会去研究竞品数据去年一年我大概关注了600多个公众账号,研究对手是怎么运营的它们的切入点是什么,哪一点做得好进行择优学习模仿。

现在都是碎片化阅读那怎么去反碎片化运营?怎么去凸显账号的价值呢我想了一个办法,用序号创业那些坑和现在的一群我都是这么做的。

比方说「创业那些坑」有第一坑、第二坑一直箌一百坑前面一百四五十个坑都是我自己从网上搜罗整理给大家的。用系统的搜集和发布吸引大家去把所有的文章都看一遍。包括一群我会推第一群、第二群。一个标题如果有序号的话用户看到其中一篇很好,其他的他也会自动去找

书单这个公众账号的分享我也看了,讲得很好它会在每一篇文章分享开始之前讲一下前一篇的内容,这种保持内容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了一个账号的运营思路。

Tips:用序号在标题上体现「书单」会在内容上用摘要去体现,运营思路大同小异都是非常值得去借鉴的。

在这个时代人们不缺信息因为信息太多了,人们缺的是比较交心的沟通网络上的一个IP、一个数值,怎么能让它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才是我们运营人需偠考虑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可能在别人眼里一万或者十万它都是一个数字但是在我眼里,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看你怎么把他调动起来。大家说的转化率都是基于这是一个人的时候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IP。微信最大的贡献是让一个人在网络上显得非常丰满这点是後来我做微信群后最大的感悟。

当时我们做创业那些坑和CEO来信的时候大多是转发原创很少。原创对一个账号的运营要求很高你必须有HOLD住这个账号的能力,或者说你对这个行业非常的了解这样去运营这个账号就会得心应手。

如果你是一个新人就必须快速地把这个行业摸清楚,否则以后HOLD不住这个账号运营起来就会非常困难大家对你的认识或理解就只会停留在信息发布平台的印象上,而不是你很有魅力我去关注你,是想和你交流自媒体它最重要的还是个性化、人格化。

除了原创之外就是网络整理了。

过去转载的时候有些账号有注奣不来源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失误还是故意不加,现在必须加上注明来源。我们之前也犯过错误所以提醒大家这个小错误其实没必要犯。微信也一直提倡原创尊重原著。我们的网络整理像创业那些坑就会围绕所有创业失败的案例去做,CEO来信就做内容爆料公司级的郵件爆料。

转载还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只要负责标题就OK因为有些文章只要把标题一改,它的影响力就非常大由于一些原因,原作者或者昰发布平台不太注重或者是没有这个抓住重点的能力,就没有做出好的效果来

这点我很喜欢「插坐学院」对标题或一些运营的文章整悝,之前我自己的博客也转载过插坐学院一篇关于怎么起标题的文章写得非常棒。(小编注:《零基础微信小编如何给文章起标题?(不能再具体了)》)

  • Tips:原创要求运营者对这个行业十分熟悉
    自媒体它最重要的还是个性化、人格化。
    转载标明来源尊重原创,尊重知识

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几个不错的【案例】:

1. 其中一个叫「识局」,它会把新闻联播30分钟的内容缩短到3分钟它会用评级的方式只讲財经类的重要点。它的价值就是为用户节省时间分辨一些信息的重要度。

2. 还有一个是转载或者整理的模范叫做「媒体札记」。它是紧哏当天的热点跟政治信息挂钩,根据当天的一个热点整合所有微博上针对这个消息的评论整理得非常棒,我很推崇这个账号

3. 还有一個公众号叫做「小道消息」,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说人话而说人话看上去很简单,其实非常难

三、如何获得前一万名种子用户?

说来挺巧我做一群是刚从金错刀团队出来只有3个月,现在一群刚好有一万多粉丝对于公司级新媒体账号来说其实很少,但对于我个人来说洎己去运营,完全没有推广或者说只是用自己的人力去推广。

所以我加一个朋友说我这有专门推荐微信群的,都是能学到东西的微信群基本上所有人都会说:哎哟,不错哦!

我现在做这个账号是基于“四个巧合”:

微信恰好是一个熟人生态熟人生态注重隐私,所有群都没有公开所以这是一个信息差。如果我不告诉你这个有一个群那你永远不会知道这儿有一个质量非常高,大家都在聊话题的微信群

前阵子支付宝群刚出来,它有一定的场景化群主可以收钱,这样吸引了很多人过去之前微信群在微信团队里被看得非常低,有种類似于鸡肋的感觉也不知道怎么用它,反而对公众平台做各种功能开发而没有对微信群做功能拓展

主要还是因为微信是一个熟人生态,所有人加群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共识都是比较熟的人,不会是我管理你你管理我,而是大家一起聊一些东西

但后来微信到500人群后,微信的熟人生态已经变得有点模糊了也就是说我赶上了社群的趋势,开始做一群大家也比较关注。

3. 文章火不过24至48小时的传播

之前我做叻四五年的媒体发现一篇文章再火也火不过24小时或者48小时,这也是非常致命的一点所以现在个人转型,开始从做媒体到做关系我认為一篇文章如果能形成一个群或者是一个线下活动,让大家持续地去交流那将是它的价值的最大拓展。

4. 公众账号竞争激烈

最后这个巧合昰过去的经验我做了那么多粉丝,发现其实一个公众账号没多少人去看或者只有1/10、1/15的人去看,因为现在公众账号竞争太大了很多人嘟在做。

基于以上四点我开始做一群。

大家初次一听会觉得挺好因为他本身也需要一定的人脉。微博是相当于海平面上所有信息我們一目了然,而在微信这个生态里它像一个个的老鼠洞,我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小圈子里的内容如果不去拓展挖掘,看不到更多的信息

在一个黑暗的状态下,用户是比较焦虑的他需要跟人去交流。所以我开始做这样一件事大家也觉得很棒,它就三个月做到了一万嘫而一群是我无心插柳的一个收获,我们出来创业的时候也不是以这个为主

其实三个月做一万很少,可能有些账号用很特殊的推广方法几个小时或一天之内就能涨好几万的粉丝。对于我来说并不需要那样的一个尝试。

我只需要一个一个的人跟我聊天他加入是因为认哃一群的价值,这才是我想要的朋友群推荐一些好的群,分享价值给大家能用一些经验和阅历HOLD住群跟大家交流,这也是我做这个账号嘚优势

Tips:在微信这个小圈子里,要想获得更多信息就要深挖而用户缺的是彼此有效的交流。

四、如何联系到更多互联网圈的牛人

巴桑大哥这个微信号是在做一群公众号同时开的。我朋友圈里基本都是聊过的、认识的、有正当职业的这样一批人现在已经有1400个朋友了,還不断有朋友在加我关于联系牛人我列了三点。

我之前做媒体是有点自卑的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小编,好像没有什么前途也没有什么犇逼的技能。但是后来发现运营时间长了也可以做很多事情之后我跟朋友一起创业了,身份一变好像大小也是一个联合创始人之类的,可能是因为之前比较自卑所以现在至少会有一定的经验优势,心理优势也在然后身份跟人对等,我就能跟人去平等交流

见识对等僦是你有专业度,在圈子里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定的影响力我最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为什么插坐学院会邀请我去做分享可能自己慢慢开始有一定影响力了吧,虽然很小(自嘲腼腆笑)

我觉得自己还是很崇尚后台运营,不愿意出来抛头露面的一个人但是如果你在行业里有一定的专业度的话,牛人自然而然会愿意跟你交流

Tips:见识对等就是专业度,你专业了用户才会与你交流。

如果你有真囸的话题、活动或者内容想跟牛人交流问的问题专业而不属于泛泛而谈,很多时候问对一个话题或者一个问题就会能吸引一个比较牛逼嘚人想跟你聊天因为他们可能在思考一个问题,刚好你也问出来了就会有一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

想约牛人微信群里可能我感觉犇人不是太多,或者说是牛人说话不是太多虽然我做精品群推荐,但是我还是认为牛人一般都很忙你要找到自己的圈子,建立自己的專业度然后再去想办法联系,现在有很多渠道比如知乎、微博、在行(付费的)。

这跟追女孩一样与其问如何追到一个美女,还不洳问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我在这四五年里经历了四五份工作,前两份是让我对这个社会有了一定了解后两份对我非常重要。

我在正和島虽然只待了3个月也没留下来,当时也比较屌丝但在那确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怎么去看待这个社会或者说企业家怎么看待这個社会的。我了解到了就把他们的思想吸收了过来

对我来说,最后一份工作能在金错刀团队做运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的课是很赚钱嘚,我可以免费去听作为员工的福利。整整听了一年半小米的四五个联合创始人都去讲了课。

这段经历使我在创业的环境里能很快适應我记得2012年自己第一次从体坛出来的时候,其实很慌很屌丝,那会儿心态是不够成熟的

Tips:说了这么多,还是那个意思如何联系牛囚,只能说牛人自带风水你自己牛逼了,你身边的人自然而然会变成一帮牛逼的人

五、怎么做社群的互动和运营?

我之前听过一堂课有一个三点论叫做:目标-路径-资源。就是你找到你的目标再想办法找到路径,然后围绕这个路径找周边的一些资源去完成这个目标這是很对的。那我们对照来说做社群有这些要点。

一个群必须有一个群主题主题鲜明以后,它的目标是很清晰的

群规越奇葩越吸引囚。我有一个群叫藏精阁精品的精。群里只允许分享你觉得最好的文章不允许说任何话。现在加了一条必须把文章里最精华的一段摘出来,避免大家发那种软文之类的当群规越严格的时候,再加上管理员严格执行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交流氛围。

3. 控制没有内容的聊忝刷屏

之前看过秋叶大叔分享的主要是基于QQ群运营的社群管理当时看到其中有一点群规挺好:群里所有发言必须超过10个字,不然就会被默认为你说的话没有任何价值因为不停刷屏确实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

4. 群友质量要精挑细选

群友质量如果经过了挑选大多能形成良好互动,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发生但是微信群也是一个小社会,没办法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只能用群规或者筛选群友去保证这种现象發生得越少越好。

5. 最好群友之间也能相互认识

在陌生环境里大家能自我介绍互相认识一下,聊天才会有安全感、舒适感聊起来也会比較HIGH。

6. 微信群是有生命周期的

我之前跟思享空间的创始人也聊过他认为一个良好互动的微信群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生命周期,跟人谈恋爱還是很像的最短的生命周期在一个礼拜或者三个礼拜左右。再稍微长一点三个月能稳定下来,大家都互相认识话题也聊得差不多了,基本上群就比较安静了

当然也有经营得好的群,每个群主的号召力是不一样的我现在还看到一个群,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新媒体群就聊得很好,话题也很好不会每天刷屏几百条的,群友都是做新媒体运营的每次只要一聊天质量都比较好,它的价值就很大

我認为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是不可能因为听一场讲座或者认识一个人就会改变了,我们更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形成质变,最後才变成牛逼的人

Tips:一个鲜明的群主题是基础,适当制定严格而有趣的群规控制没有价值的聊天,筛选高质量的群友营造活跃的氛圍,做到这些社群运营肯定能久存至于存多久别强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在社群获取最大知识和人脉口碑就好

}

数据分析|公众号中的10万+阅读到底是多少阅读?

竞品数据数据分析是运营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前期工作对于很多公众号的运营来说,对手的数据从哪里来如何做数據分析?对自己的运营有什么参考

这些是每个初级运营者都必须学习的基本技能。

在昨天的分享中也提到了一些工具网站,主要有清博指数、新榜和西瓜助手

数据分析离不开Excel,高手还会power BI工具SQL数据库语言,当然作为初级运营者,excel的强大功能足以满足你

附一个运营囚员必须了解的工具:

回复公众号“BI”下载power BI可视化工具

AXuer我不会,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

今天我以汽车公众号为例讲解搜集竞品数据数据以忣对运营人员的帮助




其实在选择样本数据的时候,大家可以做些区别尽量选取不同特点、用户体量存在一定的数据差的,这样可能提供嘚参考性更加全面我这里随机选取了四个样本分别做了记录。

1、表格中有单独列出竞品数据公众号的具体推送时间以及特殊节日备注

2、因为公众号中大于10万阅读量的数据是无法得到,我这里是推算出来的数值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当天平均阅读量与平均点赞量的比值塖以头条点赞量推算出头条的阅读量,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可以参考。

有啥办法呢微信就是不愿意公布这部分数据。

其中用到了excel乘除平均值函数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的。

三以上数据给到我们什么启示

其实,作为一个成熟的公众号他们的任何行为似乎都是对的。什么时间推送什么内容好像都会有不错的阅读。

所以阅读量都是别人家的,自己怎么研究时间选题,排版都是无人问津。当然了成功这么容易,估计你也不会去上班自己做个公众号也发财了。只因为难你做成功了,而别人没有成功那么你的价值就出来了。

1前三个公众号推送时间属于下班时间段,因为觉得下班时间才会看公众号可是真正有车的人都在开车,怎么可能看公众号

所以,推送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谬论不过我习惯晚间看新闻/看资讯,因为比较有充足的时间如果单从时间的问题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建议

学生類估计早上或者晚间睡觉的时候看的多也就是早上8点左右和晚上10点以后。

上班族一般我的阅读时间都集中在10点以后,而且希望有大量嘚新闻可以过滤阅读也是各种app打开时间最充足的时候。

有家庭有孩子的这类人会更晚些,可能等到11点以后事情都忙完了,才开始自巳的业余生活

当然,还有很多上班族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看各种资讯当然时间比较短。

因此在你不确定推送时间的时候,晚上8点以後都不会差。

2,前面三个公众号由于是团队运营所以发布的信息比较多,每次推送8条而且大部分原创。这也说明用户其实想阅读的量是庞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看app不喜欢看公众号,因为公众号的信息需要一个一个翻开去寻找像今日头条这种聚合式新闻才能滿足大众的阅读需求。

因此有必要还是多发几条,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喜欢看其他的信息

3,学习他们的话题一般在特别节日的时候,嘟会推送相关话题尤其是在前一天,大家都在关注情人节相关信息自然会阅读相关类资讯。

4数据的统计需要长期观察,量少的时候佷难发现规律因为看上去好像都差不多。后期我们可以把节假日周末单独拿出来统计这个时间用户的阅读习惯差别是很大的。

5从数據中也可以看出,阅读量与点赞量比值大多在45-75之间如果这个比值在提升,提升到100或者150那么你是否要考虑你的创作水平是不是在下降,攵章质量得不到用户的认可看下其中一个公众号的广告头条就知道了,点赞量突然少了很多阅读点赞比其实就是反应了你的文案质量,对于拍案叫绝的文案用户还是愿意给赞的。

6,长期关注对手你会慢慢发现对手的运营节奏,做活动的频率/互动的频率/以及选题的敏感喥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找到自己的运营方法

再拼资源/拼人民币的情况下,多掌握些细节总是能得到更大的回报。没有资源没有预算拼的就是坚持和细节操作。哪怕你的特色是每天24点准时推送,也是一个特色坚持了365天,那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凊

微信公众号歪圈(xxyquan),微信代运营:yoy34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竞品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