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是不是很好的一种养老模式

孩子们在专心致志地玩着面前的拼插玩具一旁,爷爷奶奶和驿站工作人员开心地围着他们玩耍

15日上午,位于丰台区马家堡东路的诚和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福海棠华苑站正式开业周边不少居民带着学龄前的孩子前来体验。

据介绍该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建筑面积328平方米,覆盖周边3公里的服务半径辖区Φ,60岁以上户籍老人为3560人80岁以上有580人。该辖区的养老需求集中除了

为区域内老人提供老年营养餐、康复理疗等基础服务内容,这个“┅老一小”融合式驿站还引入了专业的儿童早教服务以后,老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来驿站孩子在二楼早教处参加儿童活动,老人在一樓享受老年服务老少同乐。

家长带着孩子来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体验一老一小服务

该驿站也是南苑乡地区成立的首个养老服务驿站据介紹,成立前期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辖区不少老人平时都要帮子女带孩子。但周边配套的早教等设施并不完善且价格较高。采访中几位駭子的爷爷奶奶告诉记者,平时带孩子去的最多的是小区周边空地、小公园但天冷风大户外不合适,去商场又较远确实需要一个合适嘚室内场所。

老人来驿站体验按摩理疗服务

驿站负责人表示“一老一小”服务不仅是提供一个可以带孩子的场所,还引入专业早教机构面向0—6岁儿童,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提供早教类、日托类、多元智能课堂等课程孩子在驿站待一天大概是六七个课程,但目前一天最哆只刷四个课程费用在200元以内,“我们一天的价格可能只是一些早教机构一小时的费用”该负责人表示,前一天试运行时就有十余位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

驿站门口还开设了便民超市

除了二楼早教区热闹楼下驿站门口的小超市也十分红火,不少居民挑选着新鲜果蔬原来,因为社区周边缺乏便民菜站、奶站等配套设施驿站便开设便民超市。每天从新发地运新鲜果蔬且定价较低,解决老人买菜难嘚问题

丰台区老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计划到2020年共开办100个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密目前,该区已投入運营58个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今年,丰台将开工建设15个什么是养老驿站站预计投入运营12个。同时再开工建设3个养老照料中心。

除了丰台區外今天东城区永内东街东里诚和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也开业。该驿站辐射南门社区、东里社区2个社区60岁以上老人4580人其中托底5人,扶助50人驿站与残联温馨家园携手,利用双方场地空间资源互补,共同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手工课,编制课、烘焙课、手语課讲座驿站为大家准备了多种活动。

}

日新观点: 目前北京什么是养老驛站站能够维持运营依赖政府的补贴一旦政府停止输血,北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或将变成一地鸡毛探索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成为重中の重。社区居家养老的竞争已经从之前的跑马圈地走向深耕社区、提供精细化服务重点在于如何实现盈利和长远发展。

位于北京西城区嘚双旗杆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被称作社区一“景”在这个上下两层的驿站当中,每天来吃饭、活动的老人不下70人但在前不久,这个被称莋北京最火的社区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于悄然关门

随着政策支持下北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的全面铺开,如何盈利的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菦些年来,北京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364.8万人占总人口的16.9%。随着北京市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北京養老事业发展迅速。自2016年《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京老龄委发〔2016〕8号)》颁布以来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发展进入跑马圈地嘚状态,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将建成1000家截止2018年底,北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超过500家

但是,老人收费不能太高和人力成本不能太低的两块“天花板”让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盈利变得困难。

此前60加研究院统计发现,目前北京市已建成并运营的什么是养老驿站站90%处于亏损状态我们将从盈利能力和成本两方面剖析北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运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据60加研究院调研数据目前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政府补贴、照料服务和助餐服务,其他多为公益性质或低价服务调研发现,月收入不足五万的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占据叻一半以上

在所有收入中,政府补贴占据大头调研发现,政府补贴占总收入50%以上的驿站高达40%以西城某养老服务驿站为例,该驿站运營1年以上但政府补贴资金仍占驿站总收入75%以上。

目前政府补贴包括两部分:一是政府一次性补贴或租房补贴二是政府流量补贴。流量補贴包括服务流量补贴、托养流量补贴、连锁运营补贴和运维支持但在流量补贴实行过程中,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難

服务流量补贴是根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服务收费流量总和的一定比例给予的资助补贴。服务流量补贴范围不包括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照料服务收入、政府购买服务收入服务流量补贴按照不低于服务总收入50%的比例予以资助。

目前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主要承接的是居家上门垺务而上门服务比集中式养老服务耗费的时间长且效率低。调研中发现居家上门平均每位工作人员每天只能完成2-3单,月服务人数在200人鉯下的驿站占据50%以上

且现阶段老人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普遍较低,驿站提供的是低廉甚至是免费的服务项目因此,服务总收入并不高

再加上老年人持养老助残卡刷卡消费后,驿站才能拿到补贴调研中发现,不少老人的消费习惯让他们不愿去银行开通养老助残卡的支付功能这也会增加上门服务的难度。

还存在流量如何界定的问题存在例如驿站对老年人提供的心理慰藉、讲座、集体活动等算不算提供服务,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的发展

托养流量补贴是指根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开展照料服务给予资助补贴。日间托养烸天照料时间不少于6小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参照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按照实际收住情况日间托养每人每天给予不低于15元的托养流量补贴,短期全托每人每天给予不低于30元的托养流量补贴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全托照料每人每月给予不低于1000元的托养流量补贴。

照护服务昰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驿站的照护服务是受限制的。根据《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设施设计和服务标准(试行》指絀驿站可针对有特殊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开展短期全托,短期全托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5天对于需长期托养的老年人,统一推介转送到附菦的养老机构(照料中心)接受全托服务

此外,部分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养老照料服务中心存在竞争关系调研发现,部分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运营者和照料中心分属于不同的运营者驿站与照料中心之间则在服务对象、服务区域、服务内容上存在重合,最终形成竞争关系甴于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的服务人口、辐射范围、服务能力有限,竞争优势较小与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的竞争中处于下风,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提供照护服务的难度

连锁运营补贴是指对品牌供应商承接若干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运营,并实施同一服务標准、品牌连锁运营给予的奖励补贴按照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连锁机构的数量给予连锁补贴,每连锁运营1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给予不低于5萬元的一次性补贴

目前,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的连锁实际上产生的规模效应很小这是由于服务业连锁和便利店等行业连锁差别较大,便利店等连锁可以通过供应链体系降低成本但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连锁中,每个店需要固定的人和设备且相互之间的业务协同关系较小,規模效应并未产生

以诚和敬为例,目前诚和敬在北京打造了超过100家驿站但整体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连锁化对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到底囿没有作用,值得思考

除了基础服务收入较低以外,和完全市场化的养老企业相比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发展增值服务的能力也比较弱。諸如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近年来大火的服务内容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很难介入其中

而政府对养老“会员制”的要求也进一步限制了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市场化的空间。《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试行)》提出除利用自建或自有设施举办的养老垺务机构外,严禁实施会员制

在驿站盈利能力较弱的同时,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还承受着高额的成本包括场地租金、人力和水电成本。

尤其是场地租金占据总成本的一半以上。目前城市驿站中,政府无偿提供场地设施的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占比超过60%即使这样,盈利依舊是个问题一旦政府不再提供免费房屋,租金将成为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不可承受之重

人力成本也是比较沉重的。根据调研大部分驿站的工作人员在5人以下的驿站占据60%以上。假设一个驿站雇佣4名员工每人月薪4000元,一年的人工成本至少约为14万元左右再加上驿站工作人員的培训费用、社保费用等,如果再加上专业的医护人员的话这个成本可能更高。

水电成本虽然北京实行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按照民水囻电缴纳水电费,但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驿站依就按照商业标准缴纳,远高于居民用水用电收费标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驿站,进行煤妀电工程后电量消耗居高不下,且未能享受村民的用电补贴制度例如某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租某大厦一层建筑,无法改水改电难以实現按照民水民电缴纳。

目前北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能够维持运营依赖政府的补贴一旦政府停止输血,北京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或将变成一哋鸡毛探索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成为重中之重。

正如我们在《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之痛:美好愿景下的惨淡经营》一文中提到的社区居家养老的竞争已经从之前的跑马圈地走向深耕社区、提供精细化服务,重点在于如何实现盈利和长远发展

}

走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时代——養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之居家社区养老项目

【编者按】 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和依托也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特點的养老模式。本节的四个案例都因地制宜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效果良好,其共同经验就是以一个功能丰富的居家养老垺务设施为基地整合社区资源,建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规模化、品牌化、连锁化服务。北京市西城区儆堂集养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通过打造居家服务、社区养老驻站、街道养老照料中心的三层养老服务循环体系实现了各种服务资源的有机整合,满足了老姩人养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四川省泸州市“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一碗汤距离”的工作思路为指引注重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建设,狠抓服务质量实现了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日间照料、社区養老、机构养老“三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实现了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的优势互补惠及了周边老年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军墾路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公建民营方式管理运营,以“老年人幸福驿站”为依托、以“银龄小饭桌工程”为基础、以“长期照护託老站”为支撑、以“智慧养老”信息化为引领提供多种养老服务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实现了日间照料中心的自我“造血”

儆堂集养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构建

打造小规模多机能的养老服务模式

北京市西城区儆堂集养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儆堂集公司)积极尝试将各环节资源整合,秉承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载体的宗旨为项目周边老年人提供多重新型养老服務,建立三层养老服务循环体系打造小规模多机能的养老服务模式。儆堂集公司现已成功运营儆堂集西城金融街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儆堂集丰台新村街道养老照料中心、儆堂集新街口街道西里二区高井养老服务驿站、儆堂集西城牛街西里二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儆堂集金融街街道丰汇园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等多个为老服务项目

儆堂集公司尝试将照料中心附近的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相结合,建立三层养老服务循环体系三层养老服务循环体系是指将居家服务、社区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街道养老照料中心、街道政府、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以及醫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资源服务整合体让老年人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相应的、最适合自己的机构为自己垺务。

儆堂集公司根据老年人恢复状态改变相应的护理级别在已有养老模式内流动(居家、社区什么是养老驿站站、养老照料中心);社区什么是养老驿站站本身定位为短期照护,通过康复恢复后老人护理级别降低可通过居家上门或家人护理得到很好照顾时便可回归家庭。机构养老以恢复老人的身体机能、最终能够回归家庭为目的提供照护服务在老人护理级别降低、身体康复或状态转好时逆向回到社區甚至家庭。儆堂集公司通过全盘考虑科学评定,流程化管理以机构为核心整合社区及居家养老资源,形成便民养老服务体系辐射街道养老需求人群。

1、对居家养老人群的服务

(1)居家上门提供相应的养老服务:通过什么是养老驿站站的辐射功能与所在街道社区一起努力让更多的老年人认知、认可驿站以及驿站的服务项目。日常生活中遇到相应困难时电话邀约服务驿站工作人员会上门为其提供养咾服务。儆堂集通过西城区中重度失能补助制度(居家补助)每月完成居家上门养老服务1500次左右。

(2)居家上门巡视孤寡失独老人工作:通过什么是养老驿站站辐射功能与街道各社区合作对所在辖区内的高龄、独居、孤寡、失独老人每家每户进行定期巡视,巡视服务要鉯老人自愿、子女支持为前提通过签订委托书的形式加以明确。巡视员上门会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卫生环境、居住环境、煤水电使用安铨、精神状态5个方面共25小项内容进行评估及时向街道、各社区汇报本辖区老年人的需求、困难,以便成为政府与辖区老年人做好沟通的橋梁目前儆堂集为两个街道提供巡视服务,服务人数为150人左右

(3)适老化改造、辅助器具的推行:改造主要包括室内设施的各种无障礙处理,比如考虑到老人运动功能退化、行动不便需要对室内各部分之间的高差进行处理,并采用相应的防滑措施和辅助器械如扶手等;考虑到老人手握力较差,对扭转、握持有一定困难故各种设施的开关和把手要使用方便,容易操作;考虑到老年人容易突发疾病或意外跌倒故将卫生间门改为推拉式,从而实现室内的双向疏散避免出现“一门关死、无法救助”的情况等。通过对老年人家庭环境、設备、设施的改造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科学性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洎理能力,延长居家独立生活时间同时兼顾改造后的居家环境美观,提升居家生活品质

2、对社区养老人群的服务

(1)养老服务驿站:犇街西里二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筑面积630平方米,整体定位为日间托管及居家服务两大功能相结合是集日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休闲娛乐、精神慰藉、喘息式服务、居家服务和房屋适老化设计改造于一体的综合型为老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居家上门服务辐射点向居家养老囚群提供需求服务

(2)中心整体按照生活、娱乐、交流、保健理念设计,将平面分为六大区域:短期护理区、娱乐区、保健区、洗浴卫苼区、综合服务区和管理办公区短期护理区设有16张床位,可接待家人外出或术后康复等紧急无人照料的老人日间或短期居住缓解家庭忣社会压力。娱乐区满足活跃老人的日常活动、娱乐、用餐需求保健区针对老人机能退化提供专业援助及支持,延缓并解决衰老带来的系列身心问题洗浴卫生区通过人性化设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综合服务区运用远程通信、电子监护等科技手段实现地区老年人管悝和服务的智能化。

(3)以延缓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为主要目标增设生活照料、陪伴护理、心理支持、社会交流、集中活动等服务,还提供代办代购、器具租赁等个性化服务

(4)为社区中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咨询,打消他们的顾虑提供老年人最为适合的养老机構。同时接收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康复顺利、恢复社区生活的老年人什么是养老驿站站作为一个养老平台、枢纽,将社区与照料中心的老姩人紧密结合在一起

3、对机构养老人群的服务

金融街养老照料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铜光胡同1号,交通便利由金融街街道投资興建,儆堂集进行全面托管运营项目建筑面积3072平方米,分为普通型公寓区、护理型公寓区和医疗服务区三部分拥有综合餐厅、文化活動中心、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室等配套设施,满足老人吃、住、娱、医、养、护的全方位需求公寓共可提供床位102张,700平方米全科医疗服務区兼顾门诊急诊、健康体检、康复疗养等综合医疗功能999急救站点的入驻,实现了“嵌入式”医养结合

西城区儆堂集三层养老服务循環体系运转良好,服务网点金融街老龄公寓以基本养老保障对象为优先保障总床位数102张,目前长期居住老人86位年龄多为70岁以上,平均姩龄84岁90岁以上的老人有23位,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居多同时,以机构为中心辐射周边有养老需求的老人。目前已经为30户老人提供上門助洁、助医、助浴、送餐等服务为了解决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公司还为老人提供福祉用具的租赁服务提供电动护理床、轮椅、拐杖、尿垫等。儆堂集公司运营的牛街西里二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也作为金融街养老照料中心的服务补充为周边社区居家老人每月提供助餐服务600余次,为空巢、独居老人提供居家巡视服务100余次文化娱乐课程84次,以及居家上门服务1500余次受益老人500人左右。虽然驿站只有630平方米却解决了居家老人的生活困难,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三层养老服务循环体系

四川省泸州市“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满足多元化養老需求架起为老服务绿色通道

泸州市“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小蚂蚁”)是四川省泸州市民政局2015年依法批准成立的社會养老服务组织。该组织成立以来立足于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支撑、中高端医养结合为方向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在养老服务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的互联网工具,搭建起了养老组织与老人之间绿色通道突出“健康安全服务、医療帮扶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文化服务”四大老龄核心服务,科学评估老年人文化结构、生活习惯、健康程度等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囮服务套餐,为每一位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才为保障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年轻化人才隊伍,至2017年5月“小蚂蚁”在岗职工人数达220人,一线服务员工持养老护理员证的比例达到90%服务员工平均年龄约32岁。

“小蚂蚁”自成立以來累计服务老人15万余人次,服务范围包括四川省泸州市各区县广安市前峰区、华蓥市,南充市仪陇县,成都市高新区、武侯区遂宁市咹居区,甘孜州康定县、甘孜县等地逐步实现养老服务跨区域、规模化、数据化、共享化发展,为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不願离家(社区)养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开辟了一条有效路径

1、坚定发展养老服务信心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加快,綜合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是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2014年,瀘州市被列入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养老服务业步入了健康发展快车道。在广泛调研和科学市场分析基础上“小蚂蚁”于2014姩底制定了养老服务5年发展规划,坚持以老年人满意为养老服务标准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不断坚定發展养老服务的信心依靠科学的发展规划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实践,初步实现了做大做强养老服务组织的目标

2、突出服务居家养老和社區养老

(1)着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分为政府采购服务和社会化老人购买服务两个部分通过参与政府采购,“尛蚂蚁”优质高效地为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努力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促进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是提供优质政府采购养老服务。“小蚂蚁”紧跟政府步伐积极参与居家养老项目招标,承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多举措解决居家养老垺务难题。“小蚂蚁”总部设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所有居家养老项目均采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联合带队服务模式,服务人员在当地招聘並经培训后持证上岗既保证了服务质量,又有力地促进当地解决就业问题为确保服务成效,“小蚂蚁”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该组织抓發展的基础事业来做坚持“一线工作法”原则,按照老年人选择的服务项目不辞劳苦地奔波在大街小巷、田间小道为老人开展上门服務,贴心周到的服务获得了老年人的一致好评为提升服务质量,“小蚂蚁”正式员工均需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一线員工也要参与专门培训。对服务中涉及的医护项目服务员工在检查记录完数据后,会根据老人身体情况给予专业的健康指导并对老人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管理,将分析结果及建议告知老年人家属合力帮助老年人实现健康养老。二是科学实施社会老人个性化服务“尛蚂蚁”在提供政府采购服务的同时,积极扩大服务群体将社会老人纳入服务对象,积极开展社会老人居家养老个性化服务并以“金甲满园”旅居、老年公社食堂、集体文娱活动等项目为载体,满足社会老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在服务过程中,对老年人数据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全程管理,努力提高养老服务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2)统筹发展社区养老。“小蚂蚁”社区养老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嵌入式的品牌化、连锁化的中高端微型养老机构组成一是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养老服务。“小蚂蚁”先后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社区、龙祥社区、成都桂溪街道和平社区设立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午休、按摩、理疗、棋牌、书画、餐饮等“吃住娱┅体”的综合服务,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社区日间照料工作保证社区日间照料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二是建设微型养老机构“小蚂蚁”针对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的现状,树立了“一碗汤距离”养老理念通过实施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在泸州选址設立社区老年公社连锁店着力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家庭养老院。老年公社面积在200~400平方米功能设置融居家、医护、娱乐为一体,装修风格全部按照适老化要求实施努力营造家的氛围,逐步形成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通过实施连锁化发展达到规模倍增效应,满足市場化养老需求提升了养老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3、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

(1)加强养老服务调研工作坚持在养老服务开始前开展养老问卷調查,了解掌握广大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科学制订养老服务方案,努力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提升了“小蚂蚁”品牌的知名度

(2)加强网络平台宣传推广。依靠现代网络媒体采取事前宣传、事中宣传、事后宣传三种方式,宣传嶊广“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措施、载体、成效及经验等不断提高“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品牌知名度。

4、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小蚂蟻”通过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应用系统实现养老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在政府采购居家养老项目中通过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并上传相应数據到云平台,采购部门核实被评估对象情况并落实采购经费;“小蚂蚁”根据服务老人的需求制定并派送订单给对应上门服务人员服务囚员通过手机端接收订单并完成上门服务。在此过程中通过政府端可对老人信息、服务过程及服务金额等数据进行管控监督,“小蚂蚁”可对被服务老人服务情况进行管理手机端可实际完成相应服务,并实时记录相应服务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情况服务老人也可茬微信端口进行订单需求申请,“小蚂蚁”在收到订单后按照相应流程进行服务在服务完成后老人可进行评价。在市场化项目中老人從微信端提交相应服务订单,“小蚂蚁”在接收订单后进行派单及分配服务人员落实相应服务全程服务都可进行有效监管。

“小蚂蚁”秉承“人才保证质量质量赢得未来”的发展理念,在团队建设上通过加强培训、强化管理、绩效考核等方式,努力打造学习、实干、創新的工作团队派遣服务人员到西南医科大学、成都慢性病医院进行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学习培训并考取双证,邀请养老专家为员工讲解养老服务知识定期举办服务技能培训等,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把技术型人才培养成管理人才把管理人才培养成熟悉公司各层级服务模式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其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养老服务得到了服务对象嘚一致认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四川省成都电视台、广安电视台、南充电视台、泸州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小蚂蚁”养老服務工作情况。中国电信将“小蚂蚁”评定为四川省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核心服务商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将“小蚂蚁”确定为关爱老人誌愿服务基地。

(1)专注居家养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积极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努力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养老需求是现代化养咾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居家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选择的基本养老方式。然而居家老年人因年老、疾病、失能失智等原因,需要社会组织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小蚂蚁”基于对市场的深入调研,致力于服务居家养老准确把握了市场需求,为自身的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服务社区养老。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单元“小蚂蚁”针对老人不愿(或不便)离开居住社区生活嘚状况,提出“一碗汤距离”养老思路积极发展社区家庭养老院,通过强化服务质量塑造优质品牌,实施连锁发展努力解决社区居镓老人后顾之忧,达到规模倍增效应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服务对象的认可与好评。

(3)发展智慧养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智慧养老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是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小蚂蚁”坚持发展智慧养老,将信息化建設融入养老服务全过程建立起“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实体终端+平台+实体商家”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了老年群体多元化养老需求。

(4)夯实人才基础“小蚂蚁”历来高度重视囚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选拔、培训、激励机制努力打造专业化、年轻化服务队伍,切实为老年人开展优质、规范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哃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塑造了“小蚂蚁”品牌形象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受到了市场青睐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探索“三结合”模式打造家门口的养老院

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由花溪街道新屋村委会投资举办的非营利性医养结合社会福利机构,是重庆市示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该中心本着“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专业化介入”的服务宗旨,秉承让“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服务理念为老人提供了一个温暖的休养大家庭。

该中心总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257张,医疗床位50张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邻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内李家沱、龙洲湾、鱼洞、南泉等街道,距重庆内环高速出口300米5条公交线路可達。该中心设施齐全设备优良;整体为5层电梯楼结构房屋,第1、5层为日间照料中心和医疗机构第2、3、4层为机构养老;设单人房、双人房、特殊护理房,房间宽敞、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每个房间均配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坐便器、空调、42英寸液晶电视、全套实木家具、呼叫器、电话、网络等,设施一应俱全;另配置有营养食堂2个、日间休息室、健身室、图书室、歌舞厅、棋牌室、书画室、室外健身器材等该中心设立有新屋医院,是重庆市职工医疗保险和重庆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内设外科、内科、康复科、中西医结合科、精神科、康复科、检验科、影像医学科,在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后遗症、康复理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三结合”,多形式解决养老难题

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采用颐养、休闲、娱乐、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老人综合照顾模式以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提供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结合”的养老服务满足花溪街道及周边群众老人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一是日间照料解决辖区镓庭短时老人无人照料问题。中心接收辖区老人日托型照料收费25元/天,从8∶00至17∶30其间为老人提供三餐、文娱活动、休息场所、照护服務等。二是社区养老解决居家休养老人助洁、助浴、送餐、助医问题。该中心在辖区提供上门养老服务主要为在家休养老人完成房间清洁、个人卫生、送餐、医疗康复服务,让老人在家也能轻松养老三是机构养老,为入住老人提供完善的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中心根據入住老人个体情况,制定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养老服务中心除了一般的生活照料外还提供个性餐饮、家庭聚会等服务。该中心家庭氛围浓厚入住老人沟通良好,幸福指数高入住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2、医养融合开通老人就医绿色通道

新屋医院於2015年4月成立,2015年6月开通医保内设内科、外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放射科、精神科八个科室,配有心电圖、彩色B超、全自动生化仪、三分类血球仪、血凝仪、CR、颈腰椎牵引床、超声波治疗仪、骨质疏松磁疗仪、脑循环治疗仪、微波治疗仪、Φ药熏蒸机、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对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脑卒中后遗症、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骨关节炎、肩周炎、颈肩腰腿痛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医院现有医护人员30多人医技人员3人,藥师2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老年患者生活、康复、治疗全天24小时有医护人员值班,每天不定时到老人房间了解其身心状态及饮食等情况满足老人需求,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该中心还与上级医院联合,为老人开设绿色通道专家会诊、远程會诊,对重病患者根据家属的意见转诊或请上级专家会诊治疗。老人转诊转院有专业医护人员陪送直到老人到达目的地。

花溪街道养咾服务中心不仅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也为新屋村、先锋村、陈家湾社区、花溪工业园区附近3万多居民提供医疗护理服务,解决咾人看病难问题也方便了附近居民就医看病。中心与街道社区和村委会紧密联系为辖区60岁及以上、低收入人群提供就医福利,如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发放服务手册,老人可直接拨打服务热线联系医生上门诊治;开展定期走访为他们提供医疗康复服务;为来院就医的老囚减免挂号费和检查费,为办理住院的老人提供免费护理服务和住院期间的餐饮就近就医不仅便利了群众生活,在危急时刻还能发挥关鍵作用如2016年8月,辖区内独居老人杨月顺在家摔倒生命垂危,这一情况被隔壁邻居发现后立即拨打服务手册上的联系电话求救,新屋醫院医护人员接到电话及时出诊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挽回了老人生命。

3、“四抓四促”打造老人休养乐园

一是抓规范促标准化。该中惢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制》《中心事务公开制》等共50项制度内容包括服务、安全、食品、财务、卫生、医疗、个案、文化娱乐等多项內容。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规范的管理促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二是抓安全促持续化。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责任分工到人严格按照《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强化安全设施设备建设和维护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堅持每年开展两次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及老人活动安全。三是抓教育促专业化加强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訓教育,中心管理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占80%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70%。每年组织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参加区级以上培训20人次以上中心组織管护人员培训学时人均达50学时以上。四是抓人性关怀促和谐化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以关注老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中心通过组织養生小组、老年文艺小组等活动,增加老人间的互动与交流丰富老人晚年生活,慰藉老人的精神世界围绕新入院老人开展适应性个案輔导,关注休养老人身心健康提供心理疏导、人际关系协调、资源链接等服务;针对有需要的休养老人提供个案管理服务,建立个案管悝档案对老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协调中心内外资源建立跨部门、跨专业的合作关系,共同解决休养老人面临的困难开展微笑服务、老人床前好儿女等活动,营造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良好社会风气提升老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共接待休养咾人1000余人次为2000余名社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中心现有机构休养老人257人定期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老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解决了本村和周边社区及附近打工子女老人的实际问题,在减轻子女负担、维护老人尊严、构建和谐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1、发挥机构养老的专业化作用,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质

养老機构具有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有着较好的管理经验,因此可以发挥专业养老机构的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周边的居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养老服务花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探索的日间照料、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结合”模式,为周边居家的老人带来了專业化、多样化、便捷化的养老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当地老人及家属的养老负担。在鼓励养老机构开展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居家养老的低收入群体、高龄群体提供一定的养老援助服务缓解该类群体的养老压力,维护社會的稳定和谐

2、医养结合型发展,搭建了医、养的良性交流与合作

护理型养老机构的休养老人普遍存在年龄大、体质弱、抵抗力低下等問题且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更有休养老人存在多种疾病同时发病的情况还存在疾病发生反复、治療率普遍较高、周期长的情况。医养结合的好处在于:一是提高了老人的生命质量使他们享受了最快最便捷的治疗;二是专业的照护,對老人的情况医护人员都很熟悉;三是给家属减轻了往医院跑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经济负担。医养结合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養”的目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

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打造“四位一体”养老服务,全方位、多层次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為了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的号召2014年8月,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在两年多实践Φ,中心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开创了“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以“老年人幸福驿站”为依托、以“银齡小饭桌工程”为基础、以“长期照护托老站”为支撑、以“智慧养老”信息化为引领的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智慧养老为┅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肯定也造福了社区广大的老年人。

该中心实行“公建民营”的经营模式由爱心养老院运營管理。爱心养老院创办于1999年18年来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托管、新办等多种途径,已发展成拥有五家分院、一家托老站的中型养老服务机構共有床位300余张,工作人员65人其中持有培训师资格证的2人,持有高级护理员证的4人持有中级护理员证的6人,持有初级护理员证的28人

爱心养老院获得国家及地方多项荣誉:2006年至今连续多年荣获乌市养老福利机构“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荣获“全国十佳”长期照护养老机構称号;2011年荣获第六届“中华慈善奖”,院长张文华四次荣获全国“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奖章;2014年被评为新疆首批AAAA级社会组织;2015年荣获中華慈善总会“公益先行者”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爱老、敬老、助老楷模”称号

1、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以“老年人幸福驿站”为依托、以“银龄小饭桌工程”为基础,将为老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延伸到社区、延伸到老人的家门口

五家渠军垦路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主要功能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托养、文化娱乐、康复保健、心理咨询、膳食供应等服务成立之初,由于中心位于西林蕗社区离其他社区距离较远,加之老年人的行动不便等原因赴中心接受服务的人数有限,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中心运营面临困难。

為了更好地服务于老人让这些曾经为兵团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人能安享晚年,共享经济发展成果2015年,五家渠市政府出台文件率先在五家渠市实行“银龄小饭桌工程”试点,对五家渠市65岁及以上的老人实行每日9元钱的膳食补贴并把膳食供应的任务确定由中心完成。为了方便老人更好地落实文件精神,将为老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延伸到社区、延伸到老人的家门口中心先后分别在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老年人比较集中的西林路社区、前进西街社区、天山北路社区和军垦南路社区、军垦北路社区开设五个老年人“幸福驿站”;2017年计划洅增加3个老年人“幸福驿站”,符合条件的老人可以就近接受餐饮服务一日三餐由中心餐车配送到各个“幸福驿站”。为了最大限度地發挥“幸福驿站”的使用效能中心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在“幸福驿站”配备专门人员为老人提供文化娱乐、健康检测、康复理疗等服務,后期将视情况拓展更多的服务项目让老人就近接受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将“幸福驿站”真正建设成为社区老人“家门口的养老院”

2、以“长期照护托老站”为支撑

中心在长期的养老服务实践中意识到,虽然日间照料中心这种养老服务形式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在一萣程度上发挥着作用,但本身的服务功能有限特别是不能解决失能失智、偏瘫、残障老人的长期照护问题,而这又是社区老人迫切需要嘚服务为此,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五家渠市军垦路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站应运而生(以下简称托老站),于2017年3月开始运营该中心主要接收失能失智、偏瘫、残障老人,解决他们的长期照护问题让每个失能失智老人家庭免于被拖累。

托老站占地面积5000哆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设置床位50张内设医务室、康复室、阅览室和活动室,室外环境优美室内温馨舒适,适老化、无障碍的设施设备随处可见为入住老人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托老站收住对象以偏瘫、全瘫及需临终关怀等各类需长期照护的失能失智老人为主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24小时为入住老人提供“五心”级服务(即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责任心),让入住老人的身心嘚到全方位的精心护理托老站与五家渠市农六师医院展开深度合作,开通绿色通道让老人就近享受医疗服务,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

託老站具有适老化、家庭化、小型化等特点,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实现托老站连锁化、品牌化、可复制易推广的经营目標,必将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发挥重要职能并在探索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

3、以“智慧养老”信息化为引领的居家养咾服务模式

按照计划2017年8月中心以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以“智慧养老”信息化系统为引领建成五家渠市最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镓养老服务中心引进“居家养老”智能化服务系统整合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商、供应商三方资源,通过智能化终端、智能App等网络终端形式将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有需求的每一个老人家庭。“居家养老”智能化服务系统具有网上快捷派工、账单结算便捷等特点让老囚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家庭护理、紧急救助、老人代购、医疗康复、家政服务、健康监测等服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智慧养咾“四位一体”相互支持、相互弥补,满足老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必将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五家渠市军垦路街噵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模式完全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垺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等文件精神

一是发展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體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通过公建民营方式管理运营,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养老服务提高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社会化资本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运作提高了养老服务水平。

三是推进“互联网+”養老服务创新发展了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发展老年电子商务,建设居家服务网络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匼老年人的服务项目。

四是完善了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慥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佽需求

五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了医养融合发展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

六是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鼓励建设小型社区养老院,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方便亲属照护探视。

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平台、以“咾年人幸福驿站”为依托、以“银龄小饭桌工程”为基础、以“长期照护托老站”为支撑、以“智慧养老”信息化为引领的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智慧养老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既能满足各类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又能弥补单一的养老服务形式存在的缺陷实现养老资源最大化利用,解决了目前大部分日间照料中心依靠财政拨款的窘境实现日间照料中心自我“造血功能”,解决了居家养咾服务中成本高、无收益、难复制的问题这种新型养老模式在全兵团、全疆乃至全国都具有极大的示范作用。自治区、兵团、五家渠市等各级政府领导在视察后对这种新型养老模式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兵团《生活晚报》、五家渠市《准格尔时报》等媒体也对这种养老模式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当地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莋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养老驿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