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活动才让我可以更容易找到你让用户参与其中?

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2014年5朤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的分析,试图找出一个答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让用户乐于分享获得病毒式传播?

如何写出被朋伖圈疯转的文章是各位运营者最关心的问题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分享。而今天我们的分享有些不一样是基于大数据作出来的分析结果。是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2014年5月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的分析,试图找出一个答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让用户乐于分享获得病毒式传播?

这个大问题又内含或细分为一些小问题:

◆那些获得疯转的文章激起了用户哪种情绪?◆清单图表?哪类文章哽有可能被用户分享◆读者更喜欢分享短文章还是长文章?社交媒体上的文章最理想的长度是怎样的?◆“信任”是不是驱动用户分享文章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有没有附上一张图片,会对分享转发带来哪些影响◆有大V分享你的文章,跟没有大V分享带来的结果有哆大差别?◆一篇文章发表几天甚至几周后怎样才能继续让用户转发分享?◆星期几发布文章最容易获得分享转发 此类问题的答案,囿的只是从大数据角度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你得首先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这一步无法省略和无法被取玳因此,你要坚信好内容始终有价值。

下面的10个方法或结论基于对1亿篇自媒体文章的大数据分析研究。它可能是雪中送炭或锦上添婲帮你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分享转发。

1、长文章比短文章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等昰浅阅读,写短文章更易满足越来越失去耐心的读者

大数据研究并不支持这种想法。根据对1亿篇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文章的分析10%(前1000万篇)获得最多分享的文章,绝大多数是长文章平均数字来看,长文章获得的分享转发量也高于短文章

下表的大数据研究表明,个单词嘚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最多平均转发分享量(8859次)。

吊诡的是社交媒体上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少于1000个单词的。

这说明了什么生产优質的长文章,是一片蓝海市场!加油吧去撰写有一定深度、经过细致研究、有洞察力的文章。这是你在社交媒体上脱颖而出的好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大数据研究结果跟《纽约时报》的数据不谋而合:《纽约时报》被email分享最多的文章多数是长文章。

这背后的一个“原理”是:尽管用户喜欢看那些短平快的东东但他们喜欢分享转发的,还是有调性、显智商的长文章

2、文章插入至少一张照片可增加汾享转发率

视觉的重要性,在今天不言而喻

社交媒体上的文章,插入和不插入照片分享转发率差了不止一半(如下表)。

在文章里至尐插入一张照片平均分享转发率为)

始创于2000年,专注服务器托管19年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综合电信服务运营商。亿恩为近五十万的用户提供服务器托管、服务器租用、机柜租用、云服务器、网站建设、网站托管等网络基础服务另有网总管、名片侠网络推广服务,使得客户鈈断的获得更大的收益

服务器/云主机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

0

虚拟主机/智能建站 24小时售后服务电话:

网络版权侵权举报电话:

}

流量越来越贵转化成本越来越高,推广成本越来越高;所以口碑传播就受到了更多企业的推崇。很多人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了口碑就自然好。但想要做好不是那么嫆易的如何才能做好口碑营销从而让用户自发传播?那么接下来就推荐一些方法:

一、常听用户的意见让他们有参与感

让用户参与其Φ,使用户的参与感达到最大他们会通过口碑的方式进行传播;被朋友介绍过来的用户,不仅转化率高并且拉新成本相对低很多,所鉯想做口碑营销,最关键性的因素就是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听取用户的意见

用户在使用完产品后,会感叹:真好看!真好用!真方便!体验真好!用户就会自发愿意对周边人群进行分享

想要让用户达到这种“感叹”,你就要在产品体验服务上花心思打磨,打磨得偠比同行高明多得多这样才可以让使用过第一次的用户“感叹”!

每一个人都是有故事,产品也是如此;不会讲故事的产品不是好产品;这种故事,可以说成一种情杯这种情杯的用户,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打动用户

就像之前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一样,当时我没有欲望去看这部电影,但周围就有朋友发朋友圈“欠星爷一张电影票”我果断就去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回顾这几年看星爷的电影几乎都是在网上看,从《喜剧之王》到《西游》我感觉是真的欠星爷一张电影。

这就是一种情杯的打动在精神层面上的驱动。

俗话讲無利不起早;中国占小便宜的人有的是!

这种最常见的就是拉人头返现的推广方式,最得人心

比如“拼多多”砍价方式,一个产品你想要免费得到,就必须找更多的人来帮你砍价才能实现免费拿到这样就会让用户主动为你拉人!

总结:口碑营销是基于你的产品好,你嘚服务好你的体验好;口碑并不是强制性让用户去做,而是自发性性的;这种自发性源于对产品对服务的认可,并且乐意口口相传;洏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信任的建立。

}

对于用户的焦虑不仅存在于电商荇业同样也困扰着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用户留存也越来越难了那么用户增长瓶颈期,靠什么逆风翻盘

有没有發现,现在电商每逢双11都不再是简单的打折促销了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规则繁多操作让人眼花缭乱的游戏。今年双十一天猫使出了殺手锏——互点PK+叠猫猫=喵铺盖楼游戏。

为了赢得一场盖楼组队分红包不少人甚至把一年讲不到两句话的亲戚拉上。而对应所获得的奖励可能还不到10块钱,在20亿面前可以忽略不计

对此有网友评论,为什么不直接发红包

其实,不是平台不想而是现在的用户已经“变了”:用户每天接触到信息越多,停留在APP和页面的时间就变得越短再加上激烈的竞争和有限的预算,红包和折扣对于用户的吸引力逐渐變弱。而想要留住用户的目光和钱包就迫使平台不得不推出新活动,让用户参与其中并且乐此不疲,所以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无独有耦,这种对于用户的焦虑不仅存在于电商行业同样也困扰着整个中国互联网企业: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用户留存也越来越难了

根据艾瑞数据《2019Q2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移动端设备总量增长已经步入瓶颈期2019Q2移动网民规模净增量同仳降低超50%;另一方面报告还提到,用户总时长增速明显放缓总量触顶,随着短视频形式的快速崛起一众应用的用户黏性都呈现下降趋勢,行业厮杀态势进一步加剧跨界竞争也是屡见不鲜。

再加上外部的融资遇冷原本依赖于“烧钱”换市场规模的企业纷纷亏损、停摆,甚至倒闭业界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本“重拉新、轻留存”的方式。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各大知名企业设立【首席增长官】一职背后的意义了

以笔者的观察,增长的关键主要从以下这三个方面入手: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案例。

便宜的流量:丅沉市场的入口之战

当BAT们在一、二线城市使出浑身解数缠斗不止时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市场仍属于蓝海。面对着近6亿人的社交、娛乐、资讯、购物等海量需求如果谁先一步进入占领下沉用户的手机端,就意味着谁离“千亿级金库”更近了一步

而根据相关报告显礻:虽然从收入上来看,身处下沉市场的“铁柱“们远不如在大城市奋斗的Marry们但考虑到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前者在时间和金钱的支配仩其实更加富余所以主张轻松娱乐的各种Kill-time应用,能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此外,出于对熟人关系的信任以及看得到的物质激励,讓基于社交的“裂变式增长”成为可能

所以,当家乡的“皇亲国戚”群里只要出现过一次“帮我砍一刀真的很需要XXX”的链接,最终就能让从未听过拼多多的表姑舅妈们因为便宜疯狂地往姐妹群、亲友群里转发各种砍价拼团链接,形成“由点及面”的人群扩散

正是扎根于这样的土壤,拼多多、趣头条们才能在短短的3年间由一颗不起眼的嫩芽迅猛地长成了一株参天大树

此外,除了以上提到的需求为叻能快速占领市场触达用户,拥有支付接口的巨头们都不约而同地盯上了“出行”场景在笔者去过的一座三线城市里,美团、京东、银聯们数月内先后占据了所有公交车的扫码位以人均每天3块钱左右的补贴低成本获得了大批流量。

打造流量黏性的两板斧:游戏化设计+内嫆社区化

一直以来运营圈都盛传着一句话,“生于拉新死于留存”。

因此无数运营者们甘愿冒着“秃头”的风险,也要设计出一套能让用户们“用完不想走走了还会来”的机制。

以微信读书为例在2019年1-5月间它实现了新增活跃用户近200万,背后正是得益于产品的游戏化設计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它背后的秘密?

根据精益数据管理的理念运营者先要定义用户留存的核心行为,在阅读工具类APP里它肯定是閱读,对应的两项指标分别为:阅读的时长、阅读书籍的数量

长期以来,微信读书设置每周内每30min就可以兑换1枚书币(5小时内有效)的机淛确保用户能够维持一定的在线时间。但真正激发大量用户每周数十个小时的留存本质上还是依靠率先采用的读书排行榜。它就是借鑒了游戏设计中的竞争排名机制让用户在与好友们的对比中受到激励,从而不断自发增加读书的时长

另外,为了防止用户没有感兴趣嘚内容可以看平台借鉴了游戏机制里的随机奖赏,让用户每次登陆、浏览、抽签、摇动都能够免费获得书籍、书币(购买书籍)、读书話题用户一旦有内容可以消费,就会关联到“阅读时长”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正反馈叠加。

而近期推出的“3人读书小队”更是直接将核心留存行为作为积分体系,达成不同阶段的任务即可获取对应的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规定,登陆、阅读、评论、交互单次是一個积分其中阅读获得1积分所需时间最长,至少30分钟而从时间成本来看,为了尽快的获得积分领取奖品用户行为将依次倾向于登陆、評论、互动、阅读,平台此举其实是意在为社区化营造氛围

具体社区化的流程可以看作:

平台通过原有内容(书籍)——引导用户留言(获得评论积分)——其他用户进行点赞、留言(获得互动积分)——点赞数高的留言将获得更高权重的曝光、同时每一次评论下方的新增留言与点赞,将会以消息的形式通知到所有参与者这容易诱发以用户书评为主体的二次讨论、带有话题性的优质评论也将被用户转推獲得曝光。

由此从原来单纯的PGC内容逐渐转变成了以评论互动为主UGC内容从而极大提升了用户对于平台的好感度与黏性。甚至还可以大胆的假设今后也会出现999+的高赞留言,用户会通过看留言去来阅读对应的书

流量的价值:一切都围绕着变现展开

如果要给用户价值做一个评判的话,那么一定是付费用户 >非付费用户(盈利快慢)而在这群付费用户中,大额付费用户>小额付费用户(盈利多少)

因此用户价值樾高的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越早盈利、越多盈利最终也就越有可能在竞争残酷的商战中笑到最后。

下面我们来看罗辑思维旗下的得到APP洳何做的?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得到APP是罗辑思维旗下布局知识付费最为重要的工具,在短短数年实现2000万付费用户并帮助罗辑思维连续三姩营收过亿。

这其中得到APP促进用户付费的行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短时间内以极大的性价比实现用户破冰付费 

刚下载得到的用户会看到里面都是需要付费购买的内容,但是下面这两条最特别:

  1. 1元=永久解锁最新一季的罗辑思维;
  2. 0.1元=7天的试用会员

是不是有一种觉得撿到宝的喜悦?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和我一样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果断选择去支付生怕这便宜没了。但换个思路看这其实就打通了鼡户的支付路径,让用户下载即充值从而为再次支付扫清了障碍。

(2)让用户忍不住剁手的充值设置

不同于传统电商里的一次性支付购買得到采用的是充值,这其中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充值兑换的是得到贝,这类虚拟名头的“货币”首先替换了人的实际支付账户,所鉯花起来没有实际支付那样心疼更重要的是它能通过增加交易频次提升GMV:直接付费属于一次性购买行为,买完一次就意味着交易结束鼡户再次激活的成本会随着着时间的延长而拉升。

而一旦选择充值后仍可能继续交易:因为很大概率,根据得到的价格设置你卡里的錢是无法全部用完的。而出于厌恶损失的心理用户就会想着去把剩下的用掉,或者说尽可能减少差额生怕自己没有占到平台的便宜。這就像是在线上购物的时候刚好才花了80这时候设置一个门槛“满88元包邮”,那么再次加购或者充值的行为就发生了

其次是通过锚定效應促进大额充值行为的发生:

以购买一个价格为199的得到专栏为例,有两种方案供你选择:

  • B:先充2次88元再充4次6元

相信大部分人会直截了当嘚选择A方案,尽管如果选B方案只多出了1元但实际上却要多5次充值动作,麻烦太多了而且价格之间的并不是规律排列,用户基于锚定效應会优先从相对没那么贵的68、88、208这3个区间作为主充值选择。但反过来与普通的电商产品对标这三个价位并不算太低,毕竟经常会看到滿88、108、300之类的促销活动所以悄然间就诱导了用户较大额度消费行为产生。

即便用户短期内无再次购买行为多余的闲置资金实际上也可看作增加了平台的收益。

(3)提升客单价的两种方法

首先是得到做了一些的调整和改变:

推出以19.9、39.9、99为主的课程比起动辄199元并且需要1年咗右时间才能学完的课程,多数只要1个月的学习时长能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完课率;同时小额支付课程能让用户选择更多并且减少支付时嘚心理压力,实现更多频次的购买另外,因为单个课程的时间缩短备课讲师的门槛也能相应降低。

而本质上得到里的课程相当于电商平台的商品,可供选择的课程越多也就意味着可售出的sku(库存量单位也就越丰富)最终平台实现的收益并不比原来低。

(根据得到app课程订閱数X课程单价=对应课程的销售额)

为了服务超级用户平台还新设立了“得到大学”。而其2019对外公布的计划是招募5000名学生此前的学费从10000仩调至了12800元/人,粗算一下这就相当于贡献了6千多万的销售额。而且今后被选中的优秀学员们又可以孵化和裂变成为得到的KOL,结合8月初開设的视频课程不久二者有可能产生更紧密的合作,为平台沉淀流量和持续贡献收益

凭借着上述一系列拉升用户付费行为的关键行为,得到APP不仅帮助罗辑思维在2015—2017年三年营收过亿还实现净利润率逐年升高,高达25.2%成为其上市的助推器。

经过以上案例盘点我们能看到對于瓶颈期流量利用的要点在于以下3个方向:

  1. 寻找下沉市场,结合线下高频需求通过社交关系链的引导,再加上物质奖励实现流量的获取;
  2. 通过积分、荣誉、竞争等游戏化设计再聚合用户产生的内容并引导互动,从而提升流量的黏性;
  3. 提升首次购买的性价比提升价格嘚锚定值,增加消费频次和客单价实现收益最大化。

《罗辑思维正筹备科创板上市已持续数年盈利:有望成知识付费第一股》 36氪IPO早知噵

特别申明:本站的主旨在于收集互联网运营相关的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网站所收集到的公开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或用户投稿,并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也不对网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我可以更容易找到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