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发展前景怎么样

原标题: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发展趋势

虽然共享物流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现在共享经济的发展基础大家也普遍认为共享物流属于共享经济,但我认为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內涵我们一直都在研究只是现如今换了一个说法。

目前全球处于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数据大爆炸,商业步伐越来越快各行各業迎来了转型变革之路。中国物流业处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問题等。在经济新常态下共享经济的发展为中国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转型升级的契机

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本质是对物流信息和资源的分配与共享,在于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协调统一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剩余价值利用。对于物流资源的共享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

(1) 基础设施嘚共享

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是物流业共享模式最早的表现形式也是共享物流创新式发展的基础。物流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有助於优化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提升物流运输的综合服务能力

(2) 运输设备的共享

目前物流运输设备的共享是物流业共享模式最顯著的表现方式,国内的运输设备共享模式主要集中在车货匹配方面运输设备的共享主要是指,将闲置的车辆及车厢空间、司机的空闲時间等碎片化的资源通过一定互联网平台整合起来,来为有需求的客户服务

(3) 仓储资源的共享

“云仓”可谓是仓储资源共享的最佳表现,其共享主要内容为一是用户数据的共享,二是仓储设备及空间资源的共享通过建立云仓,借助大数据的技术来分析不同区域人們对不同品类商品的需求情况来更好的预测市场需求情况,进而提高仓储配的反应速度

(4) 技术装备的共享

技术装备的共享在提高设備利用率的同时,也同时促进了物流金融和绿色物流的发展目前国内在技术装备共享方面,以托盘的循环共用系统建设叉车租赁业务嘚发展最为突出。

信息协同和标准统一是发展共享经济的前提也是实现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基础。物流企业只有在获取信息的能力对等時才有资格选择共享也只有在行业标准统一时才有机会选择共享。

共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共享物流想要快速发展也只能依靠网络。对于现在的物流行业除了互联网外,物联网也成为其共享的基础网络物流的本质是实体流动的过程,通过物联网的应用能对物流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例如快递行业对包裹的物流信息进行全程共享。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支撑下建立信息协同的共享物流岼台,是发展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关键之一

对于物流行业,标准化从来都是研究重点但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尤其是我国物鋶行业起步较晚,标准化程度普遍偏低因此共享物流实施也困难重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与国际物流标准体系接轨,我国共享粅流发展也将起航以托盘为例,目前国内托盘品种繁多材质、型号不一,很难实现循环共用但随着国际托盘标准的引入,加上政府引导我国托盘循环共用体系将会逐渐成型。这就是建立在标准统一基础上的典型共享物流模式

目前,一些知名电商企业已经尝试开展眾包物流模式比如京东到家推出众包物流,提出“让广场舞大妈成为京东配送员”的口号等通过社会力量为用户提供3公里范围内的生鮮、超市产品、外卖等生活服务项目。亚马逊也开发了新应用让人人成为快递员,把物流力量社会化整个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发展趋勢就是众包,无论是干线还是同城最后一公里众包都是最好的物流解决方案。

随着人们对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认识不断加深提出了各種富有创造力的商业模式,在基于信息协同与标准统一的基础上我认为未来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发展有两点。从共享层面上信任机制昰共享的核心,所以加强完善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势在必行的;从物流层面上众包模式已经发出了嫩芽,我看好发展众包物流的商业模式

在共享经济下,平台企业遭遇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问题一方面,由于物流服务和产品来自于物流供给者这些一般都是一些社会上閑散的物流资源,较为分散规模较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容易影响物流共享平台的服务质量和可靠度,比如曾经出现的货物丢失、卷貨潜逃等问题给平台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物流共享平台要保障需求者能够完成最基本的支付,以便物流供给者得到基本的保障然而,共享经济中的物流需求者具有多样性既有企业客户也有个人客户,给平台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此,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风险问题物流共享平台应根据供给者物流信用的差异,对物流供给者进行筛选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物流信用喥来约束和激励供给者从而将供给侧风险降到最低。针对需求侧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客户,物流共享平台依然要根据企业客户的信用度來予以约束建立一定的交易门槛;对个人客户,要与个人征信数据衔接起来降低需求侧的风险完善信用体系。

}

月初起已在广州启用将成为今姩“双11”物流系统新成员

“双11”在即,近日成为热议焦点的共享快递盒进入广州11月6日,记者从广州苏宁获悉本月启用的共享快递盒(见咗图),目前主要用于装3C、母婴等产品

共享快递盒近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同订单的商品都可被直接放入这种共享快递盒,而用户取絀商品后快递方将对其进行回收……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表示,如果全行业排名前25以上的快递公司都采用这种共享快递盒可以在今年“双11”为中国省下46.3个小兴安岭。

记者采访获悉这几天,共享快递盒已来到广州成为今年“双11”物流系统新成员。广州苏宁物流负责人陳小勇告诉记者共享快递盒是本月初在广州启用的,目前主要用于装3C、母婴等类型的产品

计划到明年投放20万个

6日,记者在苏宁广州物鋶基地看到了这种快递盒这款黄色共享快递盒最小的长0.3米、宽0.2米,两侧有编码作为标识将商品装箱并合盖后,锯齿形的箱盖会互相咬匼再扣上封箱扣就能装紧了。

陈小勇透露近期共享快递盒使用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省下了纸箱和胶带纸箱也因为有编码可追溯,監管方便总体回收情况也挺好。

据悉这种快递盒的成本是25元,预计可使用1000次平均每个箱子每天平均循环两次,相比同等大小、成本兩元的纸箱而言10来天就可以收回成本。目前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启用。苏宁表示计划到2018年投放共20万个共享快遞盒。

如果共享快递盒放到快件自取箱被用户拿走怎么办陈小勇表示,那只能是快递员二次上门收取从这点来看,共享快递盒能否广泛推广还得看消费者的支持程度。广州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是这些天才听说共享快递盒,如果对商品质量不造成影响肯定力挺,洇为其实也是在支持环保

事实上,由于纸箱涨价近期很多电商平台都在通过不同方式促成包装箱的“绿色革命”,比如京东尝试减量囮包装菜鸟加大废旧纸箱回收力度。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马化展

}

原标题:热点 | “新物流”的发展趋勢与对策建议

“新物流”将朝着共享、融合、协同与自动方向发展这四个方面的加速和深化则构成了促进物流业智慧升级的动力源泉。洇此未来需从几方面着手促进“新物流”发展:不断促成市场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持续加速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升级和應用并且还应充分发挥政策的支持引导作用。

一、“新物流”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商业模式嘚持续升级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习惯的转变。与此同时“新物流”将朝共享、融合、协同与自动方向发展,而这㈣个方面的加速和深化则构成了促进物流业智慧升级的动力源泉如图1所示。

1.共享资源降低成本

资源共享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企業间交易成本,共享的资源主要包括数据、信息和设施等方面以快递业为例,主体之间包裹流动的每一环节都能够沉淀数据包括快递企业、专线运输企业、快递提货人员、末端派件人员等。此时加盟网点、转运中心、干线运输、末端配送等环节沉淀起来的数据,进而形成了数据库或模型例如,由菜鸟推出且在电商物流中广泛使用的电子面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纸质面单无法沉淀数据或者数据分竝的弊端。伴随电子面单的全面推广和普遍使用将全面打通从发件方到收件方的全链路。同时数据也被完整地记录和存储。通过对包裹及其物流情况的实时跟踪将每一环节沉淀的数据反馈给使用者,就能通过共享数据来创造价值信息共享方面,主要包括交易层面信息和战略层面信息的互通共享同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同主体之间的协作成本。此外代收平台、智能快递柜以及共同配送等流通基础设施的共享,最终会形成支撑“新物流”的一个基础条件

2.融合共生,促成转型

传统工业时代备货方式主要以经验备货为主,即决策者依據以往经验做出粗略判断;或者依据日常记录数据的小册子来预估不同区域和节点应配货多少。不难发现完全依赖于经验进行配货有佷大的弊端。例如百货商场内门店之间常有发生的调货现象,大幅增加了商家的库存和物流成本如此情形,信息通过生产商(Manufacturer)到经銷商(Dealer)经销商(Dealer)到零售商(Retailer),零售商(Retailer)到消费者(Consumer)的机制进行传导此时,信息传导流向和物流路径基本一致然而,由于難以完全规避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则会导致物流额外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新工业时代随着电商的飞速发展,信息传导机制也发生较大变囮此时,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更多地依靠网络而且,不用跟生产商到经销商、经销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消费者这一链路同步流动了信息流和商品流也可以分离开来。如此情形便产生了一个全新的碎片化物流场景,可以实现单点发全国同时提高即时发货效益。随着“新物流”的发展、普及对受众群体的消费经验、购买行为和需求意向等进行挖掘并沉淀为海量数据,以此作为构建模型的基础和决策鍺的备货依据将极大程度地提高流通效率。此时数据备货一方面帮助了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另一方面支撑了“新零售”等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通过融合发展,仓配一体化和社会化仓配也得以创新升级其中,仓配一体是支撑“新物流”和服务于“新零售”的主要形式社会化仓配则是“新物流”集约、高效以及整合利用物流资源的重要体现。可以认为社会化仓配体系建立的基础是众多企业将仓庫资源开放以供社会共享使用,关键在于数据和需求的链接重点是在“新物流”的系统框架内进行资源调配。究其本质是以开放、共享的思维和模式,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流通和经济效率。

3.协同推进多方参与

“新物流”的发展,很多时候都表现为对供应链进行整匼这就需要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和跨组织协作。多主体、多环节的协作使物拥有自己的“意识”而数据协同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稳定預期,此时物流也就更显“智慧”例如,全球智能配送平台(GSDP)的打造需要多段整合干线公司、目的国海关以及当地邮政,而且对揽收、预分拣与国内快递的数据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以往的模式中,跨境电子商务的包裹递送主要靠邮政系统而以专业快递公司为补充,并利用物流企业进行一些布局然而,却鲜有物流企业能够在全球物流链中做到全覆盖这就突出了协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协莋可以利用物流公司和快递公司的网络,与邮政系统无缝对接进而实现各节点之间的协同规划和作业。据此可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并稳定各方预期最终形成一整套物流服务体系。

4.自动加码聚焦发展

现阶段,以物流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系统的应用與升级体现了“新物流”的自动化趋势。总体而言物流机器人也经历了三次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具体来看第一代机器人(机械自動化)是初级形式的物流自动化机械工具,主要用于完成单一的重复性操作;第二代机器人(单向自动化)拥有算法控制能规划工作路徑和方式,是能够进行单方面复杂作业的仓储分拣机器人;第三代机器人(互动自动化)则不仅需要机器人能根据复杂条件完成一系列复雜的动作还要和周围的真实环境互动。而用于干线运输的无人驾驶汽车和末端配送的无人机也被加速运用在整个物流流程的关键环节,成为业界关注的聚焦点

追求效率是物流的核心,所有有利于效率提升的技术理论上来说都会在物流领域得以优先应用随着云计算、噺金融与智慧物流等数字化商业基础设施初步建成,逐步打通了线上和线下渠道同时智慧物流串联其中,能够实现零售数据的融合并將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流通业的运行效率。根据200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的评估中国物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后,可将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由18.1%降至发达国家水平(约10%)可见,“新物流”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与此同时,“新物流”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行政壁垒唎如政府、协会与企业间的数据难以打通;二是商业垄断,例如BAT的数据之争与此同时,智慧物流的末端智能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新物流”要以客户需求与体验为导向以服务民生和社会为核心,因此要持续创新发展不难发现,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对我国“新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据此,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新物流”的发展:一方面不断促成市场各主體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进一步依托大数据建设数据化强国;另一方面持续加速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升级和应用,进一步依托国內巨大的经济体量打造社会化供应链平台和现代供应链体系此外,“新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以快递行业为例,本文給出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鼓励并推广共同配送创新模式。新形势下的共同配送趋势是市场驱动的加上中国快递业的复杂情况,建议茬市场作为资源分配主导力量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共同配送的创新模式,大力推动区域间共配经验的交流分享;发现并树立典型标杆推動其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复制。

第二放宽政策并引导末端物流多元化发展。基于《邮政法》和《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快遞行政许可制度末端物流代收网点目前只可代收,不可寄件亦不能提供其他增值服务,与末端物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建议未来对代收网点开放快递资质,允许其进行揽件与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进一步缓解末端压力。

第三鼓励智能社会化仓配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电商与仓配物流方面通过数据平台技术赋能,进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未来,企业仓储外包、数据共享是大趋势技术进步将進一步降低企业间交易成本,有望使我国低集中度的商业与物流生态整体效率实现质的突破因此要鼓励并支持智能社会化仓配模式的实踐,尤其是在仓储资源的可获得性上政府应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共享物流的市场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