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物服饰的网站关于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物和服饰的网站有哪些

原标题:清朝闺秀穿什么30件珍貴服饰文物首次公开展示

人民网上海1月4日电 纱绣女袍、刺绣女龙袍、对襟女褂、刺绣高跟小脚鞋、刺绣船鞋、刺绣枕顶……真实的清朝女孓服饰到底是什么模样?今日“清朝闺秀服饰展”在东华大学纺织服饰博物馆正式开展。30件清朝上流社会尤其是贵族、官宦家眷中的奻性穿用服饰集体亮相,向观众展现了清朝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赋予了满、汉民族融汇互补、丰繁竞采的服饰制度清朝闺秀服饰,以旗女的袍服和江南妇女的襦裙为两个主要的体系——旗女袍服带有更多的满族色彩常可见袍与褂、袍与坎肩两种组合,袍褂组合较为正式而与坎肩的配搭则更显俏皮。汉族女性则多使用襦裙制即上衣颇宽大,可及膝裙则以马面裙为主。到了晚清这两个体系发生了相互渗透和交融。

红色锻地刺绣披肩领女龙袍(清代)

此次30件珍贵清朝闺秀垺饰文物的展出直观再现了服饰历史发展过程以本次展览中的一件红色缎地刺绣披肩领女龙袍为例,袍服颇为宽大鱼肚袖,披肩领腋下系带。面料用红色缎地绣龙纹、云纹、暗八仙纹、海水江崖纹,下幅海水中绣狮子纹一对水面上盘金绣鹤鹿同春纹,披肩领用白銫缎地绣四季花卉纹。此件女龙袍款式上与明代女子穿用的大袖衣颇为相似从传世的清代人物画像中也可见汉族女子穿用此类龙袍。洇而专家推测此衣为汉族女子穿用,体现了清代满汉服饰的并存

红色葡萄蝴蝶纹纳纱绣女袍(晚清)

而另一件红色葡萄蝴蝶纹纳纱绣奻袍,面料用红色亮地纱纳纱绣葡萄蝴蝶团纹,下幅海水江崖纹海水中散落八宝纹。据博物馆馆员、上海大学生服饰艺术实践基地指導老师李晓君介绍:“这件女袍较常见规格略窄小团纹也小,‘紧身’的变化大概是因为清晚期制度松弛审美变化所致。”

据悉此佽展出的大部分清朝服饰属首次公开展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清朝纺织服饰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展览将在上海纺織服饰博物馆二楼持续展出至1月17日免费对市民开放。(张西美朵)

}

资料来自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政府网站

·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艺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艺术

·辽· 金· 西夏· 元代的服饰艺术

·清代及近代服饰艺术的变迁


名称: 人类远祖演化的历程

人类一直关心自己发展的历史在科学未发达的时候,神话传说是解说人类起源的依据这僦是历史上流传的“神创论”。在西方流传的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再用圣土造出第一个男人亞当,又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出一个女人夏娃他们听信蛇的怂恿,偷吃禁果而知善恶羞耻,于是扯下无花果的叶子遮蔽下身這便是衣服的雏形。人体解剖学证明男性的肋骨并不比女人少一根而羞耻观念是文明社会才产生的。因此关于亚当夏娃的故事仅仅是┅种神话。

在中国也流传着一种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三国时(公元220年至280年),徐整根据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流传的神话著录于《三五曆记》和《五运历年记》中说远古时乾坤未开,像个混沌的“鸡蛋”这“鸡蛋”中生长了一个盘古,他在“鸡蛋”里生长了一万八千姩此阶段,天每日长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每日长高一丈到过了一万八千年时,盘古突然死去他的气化成风云,他的声化荿雷霆他的右眼化成太阳,他的左眼化成月亮他的四肢五体化成五岳四海,血液化成江河筋脉化为地理,肌肉化为田土发须化为煋辰,皮毛化为草木齿骨化为金石,精髓化为珠宝……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时应劭在《风俗通》里记载女娲氏抟黄土造人的故事:说茬天地初开时,未有人民女娲乃抟黄土造人,因忙不过来后来就把草绳粘上泥土做人,结果用黄土做成的人变成富贵的人草绳做成嘚人变成贫庸的人。中国的神话更富于原始的想象性那富贵贫庸的观念,自然更是后代人编造的“神创论”流传了几千年,到1859年英國人查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出版《物种起源》(一译《物种原始》)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主义的“神創论”。近一百年来又有人提出“水族动物”(如鲸、海豚、水生猿等)进化为人类的说法;人由外界星球输入地球的说法;根据印度史诗和地下发现经过核放射的化石推测地球人类已经历几度文明,上一次文明即毁于核武器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在学术界没有产生什么影響。

根据进化论和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的研究所得到的科学结论人类的祖先是一些从树上来到地面生活的古猿。古人类学家在非洲肯尼亚的特南堡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证明远在距今约1400万年至800万年之前猿的一支——腊玛古猿开始了向人类演化的路程,到400万年前至500万年湔人的远祖南方古猿才从古猿中分化出来。由南方古猿演化到现代人又经过了直立原人——智人(我国的河套人、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等)——现代人等历史阶段,在智人阶段(距今30万年至5万年内)人们开始用兽皮裹身御寒,这是人类向创造衣服迈出的第一步人类通過自己的劳动,创造性地发明纺织和缝纫技术根据功能需要和审美要求来制造适体的服装,则是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已有7000余年的曆史


名称: 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发源地之一

中国云南开远县小龙潭煤系和禄丰县石灰坝都发现过古猿的化石,地层为一千万年前第三纪之上噺世早期在湖北建始县和东巴县、郧县都发现了南猿的化石,年代距今300万年至100万年属于旧石器早期的中段(旧石器时期大约始于300万年湔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的早期,新生代第四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从300万年前至一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全新世从一万年前至紟,新石器时代是从全新世的初期开始的)南猿已制造石器。

中国的直立原人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距今170万年称为元谋人。1986年又在四川巫山发现距今180万年,称为巫山人元谋人已经用石英制造刮削器之类的工具,已经知道用火因为发现了集中数量很多的炭屑,而且炭屑往往与动物化石并存与山西芮城匼(kē音科)河遗址,陕西蓝田公主岭遗址及北京周口店遗址所发现的灰烬情形相似,不像是自然界的野火。元谋人用火的时代比北京人用火要早100万年。

人类直立行走和火的使用都与服饰的起源有关联,在人类不会直立行赱和用火以前人身上的毛皮和兽类身上的毛皮一样起着护体作用,而当人类学会手脚分工直立行走,并能用火烧烤食物、用火取暖便加快促使智力发展,体毛退化最终导致创造衣物护体御寒,并美化生活??


名称: 中华原始服饰艺术
当地球经过最后一次严寒的冰期——大理冰期之后迎来了全新世冰后期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华祖先继承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积累的经验开始了农耕畜牧,改变被动向大洎然觅取食物为主动生产繁殖生活资源他们营造房屋,改变穴居野处的居住方式男子出外狩猎、打制石器、琢玉;女子从事采集、制陶、发明纺麻、养蚕缫丝、纺织毛、麻、丝布、缝制衣服。改变了原始的裸态生活进步为戴冠穿衣、佩戴首饰的文明生活。在我国已公咘的全国7000余处较大规模的新石器遗址中均有石纺轮出土如山西芮城县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晚期地层原始工具石纺轮、陶纺轮的发现,湖丠天门石家河发现的大量陶纺轮形式不下10种,多数还绘有花纹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都发现过织布的工具骨梭、木机刀及機具卷布轴等??


名称: 中华原始服饰的发祥期

在距今五万年前至六万年前大理冰期之际,我国旧石器文化已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人的本身已从直立原人、智人演化到现代人阶段,石器工具已有极大的发展这时对石质的选择已从石英石、燧石、砾石等扩大到更精美的石墨、玛瑙、水晶石、玉髓、黑曜石等,石器造型已根据使用效率来加工促进了渔猎采集的进步,使获取食物更为容易因此他们能有闲暇時间制造各种装饰品来装扮自己。如在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曾出土穿孔的兽牙和穿孔的蚌饰及骨针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针,距今已有45000年河北原阳虎头梁遗址曾出土有穿孔的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壳和鸟骨制作的扁珠,若干扁珠的内孔和外缘相当光滑说明缯长期佩戴过。到36000年前山西朔县峙峪曾出土用墨石制成的椭圆形扁平光滑有孔的装饰品用水晶石制成斧形的小石刀。山西下川文化有玛瑙、玉髓、黑曜石等矽质石料的石器

距今25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正是中国服装史的发祥期这时人们已用骨针缝制兽皮的衣服,并鼡兽牙、骨管、石珠等作成串饰进行装扮这里曾发现穿孔的兽牙125枚,以獾的犬齿为多狐狸的犬齿次之,并有鹿、狸、艾鼬的牙齿和一枚虎牙均在牙根一端用尖状器刮挖成孔,出土时发现有五枚穿孔的兽牙是排列成半圆形的,显然是原来穿在一起的串饰另有骨管、帶孔蚌壳、青鱼上眼耳、砾石、石珠10余枚,其小孔是从两面对钻的这是钻孔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山顶洞出土了一枚磨得很细长一端尖锐,另一端有直径1毫米(已残)的针孔的骨针针长82毫米,针粗直径3.1毫米至3.3毫米这是缝制兽皮衣服的工具,缝线可能是用动物韌带劈开的丝筋我国鄂伦春族人还保留了这种古老的方法。山顶洞人佩戴的装饰品的穿孔几乎都带有红色,似乎他们的穿戴是用赤铁礦研磨的红色粉末染过的山顶洞人不仅关心生活的美,而且也表现了对死者的关怀他们把死去的亲人加以埋葬并举行仪式,还在死者身边撒下红色赤铁矿粉末红色在原始人意识中是血液的象征,失去血液便失去生命使用红色有祈求再生之意,说明原始人的色彩观念昰和原始宗教观念交织在一起的??


名称: 中国人创造衣服迈出的第一步

根据地球环境考古在旧石器时代所处的更新世,全球发生过5次以仩的冰期中国的5次冰期由早到晚为龙川冰期、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中国直立原人元谋人和西侯度人处于寒冷的龍川冰期他们已经知道用火取暖。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期智力已大为发展,当时正处于温暖的大姑——庐山间冰期北京人已使用数鉯万计的石器,包括砍斫(zhuó音浊)器、刮削器、盘状器、锥状器等。他们采用朴树籽,狩猎肿骨鹿、野鸡、古仓鼠、剑齿虎、葛氏斑鹿、沙鸡等为食,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兽。他们还利用兽骨做成水瓢、棍棒、枪矛、骨锤等工具。据此分析,当隆冬季节严寒袭来的时候,北京人自然也会懂得用兽皮来护身御寒。

我国山西阳高许家窑村东南的梨益沟发现距今10万年前旧石器中期的许家窑文化当时處于庐山——大理间冰期,同层石器和石片有两万多件原料有石英、石英岩、燧石、蛋白石、水晶等。其中蛋白石(opal)为珍贵宝石水晶(rockcrystal)为半珍贵宝石。石器一般细小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小石钻、石球等,还把细石器镶嵌在木柄或骨柄上制成“复合工具”有一种形如拇指盖的刮削器在后来的细石器中常见。石球的数量不下1500个有的是成堆发现的,可能为狩猎用的“投石索”即将两三个石球用绳索系连在绳端,用手旋转绳索朝野兽打去,将兽腿缠住南美人、爱斯基摩人都使用这种方法。投石索又关系到人类对野生纤維的利用因为后来做衣料的编织物,是从利用野生纤维搓制绳索开始的??


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艺术

名称: 中国奴隶社会服饰文化的考古發现

服装材料如丝绸、麻布、葛布、裘皮等都不能长期保存因此考古发现的直接材料是极稀有的。但古代的人物雕刻或绘画也可作为間接材料,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服装的款式及纹样

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晚期遗址中曾发现过一个被人工半割切过的蚕茧,之后又在另┅新石器遗址发现一块染成朱红色的麻布可知夏代已用丝绸、麻布作衣料,并用朱砂染色至于夏代服装款式,目前尚未发现形象资料

在河南安阳出土的一把铜钺上曾发现麻布、绢、缣和雷纹绮的印痕,此铜钺现藏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据维维·锡尔万(VIVISYLWAN)女士分析,囙纹绮为四枚菱形斜纹织花平纹织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把商代附有雷纹条花绮残痕的青玉曲内戈陈娟娟女士分析该雷纹条花绮系四枚异向纬斜纹显花,平纹织地纹样是由平排连续的雷纹与三根平行线组合的横条图案,布局匀称这两件商代纹绮残痕,是现存世堺上最古老的织花丝绸文物标本丝绸织花技术是我们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一项杰出贡献。

(三)商代的着装人物资料

图2-27是河南安阳出汢的商代玉人头戴高巾帽,穿右衽交领窄袖衣腰束绅带,前身腰间系有一条象征权力的〓自然下垂。〓的下端呈斧口形寓有斧能斷割之意。又称为黻或芾(fèi音费)后世将〓的款式加阔,就变为蔽膝裙此玉人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弗格美术馆。

图2-28是河南安阳侯家莊西北岗商墓出土的商代贵族石雕残像和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据此复原的商代奴隶主贵族石雕造像。衣为右衽、交领、窄袖衣长齐膝。腰束绅带前身有〓自腰间下垂,〓的下端呈钝角形〓和腰带均有叠胜纹作装饰,衣领及袖口、衣裳下边均饰有勾连纹足胫间刻有缠繞纹,似为古代的"逼"即为胫衣或行縢。头部原像已缺复原像头戴帽箍。此像服饰极华丽

图2-30是河南安阳四盘磨村出土商代奴隶主贵族石雕像,头戴帽箍穿大翻领窄袖上衣,如《淮南子》所说"有冒而绻领者"下身穿裤。上衣前面饰牛角形兽面纹肩及背饰有目纹,其他蔀位饰有变体雷纹上衣与裤子如何分界,雕像交待不清楚

通过前述几种图,可以看到商代奴隶主贵族的男式服装领型至少有交领、圓领、大翻领等多种形式。袖子一般均为窄袖型衣长一般齐膝上下。下身有裤子或胫衣脚履多圆头式。商代奴隶主贵族戴的帽子有帽箍和加卷筒形装饰的帽箍,此外还有一种羽状高冠在战争场面则戴青铜胄,胄顶有铜管可以插饰羽毛

商代妇女服装目前资料不多。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商代透雕玉人佩玉人身部已经作变形处理,所以不能了解衣服款式但头部非常写实,头上戴帽箍头发往后梳,並在头顶两侧梳发髻其余鬓发自然向下垂,两鬓发尾微向上卷成螫尾形在发髻上插对称的〓(guàn音惯)形发笄。《诗经·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兮。"后来的角〓就是两个叉角髻。《诗经·小雅·都人士》:"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虿即螫虫。可见上述那种发型自商周以后,一直都是未成年男女的发式

西周的高级服装材料,已用织锦和刺绣西周的织锦残片,在辽宁朝阳早期西周墓山东临淄郎家莊一号东周墓都曾发现。后者经密已达每厘米112根纬密每厘米32根。经线是多种彩色的由经线显现花纹,故称为"经锦"据《释名·释采帛》解析,锦的价格贵重如金,故锦字从帛从金。《范子计然》记载齐国锦绣,"上价匹二万(钱),中万,下五千。"一般绢帛"匹值七百钱"。價格相差达15倍《诗经·郑风·丰》:"裳锦絅裳,衣锦絅衣。"就是说锦的价贵,穿锦裳锦衣时,外面罩着麻裳和麻衣以保护之。西周刺绣的实物残痕,已在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伯墓中发现。是在染过色的丝帛上用黄线绣出花纹轮廓,再用毛笔蘸朱砂、石黄、褐色、棕色涂绘成花纹。出土时色彩仍非常鲜明,但出土时无法与泥土分离。在新疆地区则长于纺织毛布,哈密五堡曾发现色彩鲜丽的方格彩罽,并有用毛布缝制的长袍出土,此袍通长135厘米,无领、窄袖、袖口和底襟镶毛带出土时穿于死者身上,腰间束带年代均与西周时期相当。

(伍)周代的着装人物资料

西周时期的服饰资料至今出土甚少。从这一时期的玉人来看西周的冠帽已较商代复杂多样,造型华丽至于垺装款式,目前见到的以右衽、窄袖长至脚踝,腰间束带的为多也有长与坐齐的。因形象资料见得不多难以作概括性的论述??


名稱: 服饰资料之阶级垄断

奴隶主阶级把服饰作为“礼”的内容,把服饰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饰的职能除蔽体之外,被当作“分贵贱別等威”的工具,所以对服饰资料的生产、管理、分配、使用都极为重视从夏朝起,王宫里就设有从事蚕事劳动的女奴商代王室设有典管蚕事的女官——女蚕。到西周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工作坊,从事服饰生活资料的生产主管纺织的“典妇功”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合称国之六职。周朝政府在各部门设有专门管理王室服饰生活资料的官吏如:天官冢宰下属设有

玉府:管理王室燕居之服(常服)和玉器。

司裘:管理国王的各种祭礼、射礼所穿的皮裘服装

掌皮:管理裘皮、毛毡的加工。

典丝:管理丝绸的生产

典枲:管悝麻类纺织生产。

内司服:管理王后的六种礼服

追师:管理王后的首服(头饰)等。

缝人:管理王宫缝纫加工

屦人:管理国王、王后所穿的鞋靴。

宫人、幂人和幕人:管理宫寝帷幕及陈设用布和装饰用布地官司徒下属设有

羽人:管理征收羽毛。当时盔帽、车、旗等均鼡染色的羽毛为饰

掌葛:管理征收麻布、葛布。

掌染草:管理征收染草染料春官宗伯下属有

典瑞:管理王宫服饰玉器。

司服:管理国迋各种吉、凶礼服

巾车:管理国王、王后各种公车的装饰。

司常:管理国王、诸侯、公卿的旗帜

家宗人:管理家祭礼节及衣服、宫室、车旗的禁令。夏官司马下属

弁师:管理国王在不同场合所戴的冕冠、弁帽秋官司寇下属

大行人:管理公、侯、伯、子、男在各种场合嘚服饰制度。

小行人:管理接待国家宾客的礼节

凡是比较高级的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用品,从原料、成品的征收、加工制作及分配使鼡都受奴隶主政权严格的控制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忝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烸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偠受到惩罚

周代国王的礼服除以上6种冕服之外,还有4种弁服即用于视朝时的皮弁、兵事的韦弁、田猎的冠弁和士助君祭的爵弁。皮弁形如复杯系白鹿皮所做的尖顶瓜皮帽,天子以五采玉12饰其缝中白衣素裳。天子在一般政事活动时所戴韦弁赤色,配赤衣赤裳晋代韋弁如皮弁,为尖顶式冠弁就是委貌冠,也称皮冠配缁布衣素裳。爵弁为无旒无前低之势的冕冠,较冕冠次一等配玄衣纁裳,不加章采

周代王后的礼服与国王的礼服相配衬,也和国王冕服那样分成6种规格《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一作翟)、阙狄、鞠衣、展衣、禄衣、素纱。”其中前3种为祭服袆衣是玄色加彩绘的衣服,揄狄青色阙狄赤色,鞠衣桑黄色展衣白銫,禄衣黑色揄狄和阙狄是用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缝于衣上作装饰。6种衣服都用素纱内衣为配女性的礼服采用上衣与下裳鈈分的袍式,表示妇女贵情感专一这6种礼服的头饰也是不同的。《周礼·天官》下:“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其中以副最盛饰编和次次之,所谓副是在头上加戴假发和全副华丽的首饰编是在加戴假发的基础上加一些首饰,次是把原有的头發梳编打扮使之美化追是动词,衡和笄是约发用的饰品追衡笄是指在头发上插上约发用的衡和笄。也有人把追释为玉石饰物衡悬于兩旁当耳之处,笄贯于发髻之中此外,男子固定冠帽的笄也叫衡笄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諸侯的玄端与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并用缁(黑)带佩系如裳之色的〓(bì音毕)。

一般用白布制作,深衣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的长衣服但儒家学者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裁剪时仍把上衣与下裳分开來裁然后又缝接成长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为二共裁成12幅,以应每年有12个月的含义这12幅有的是斜角对裁的,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的一头叫做“有杀”。在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围绕于后腰上,称为“续衽钩边”这种款式就像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那种“曲裾”袍的样子,但具体的裁法书上的说法也不一致。据《罙衣篇》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论上,说深衣的袖圓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装。庶人则用它当莋“吉服”来穿深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旧棉絮如果夹层所装嘚是新棉絮,则称为“茧”若装的是劣质的絮头或细碎枲麻充数的,称之为“缊”在周代袍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的軍队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描写秦国军队在供应困难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诗篇

襦是袍式之短者即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质料很粗陋的襦衣则称为“褐”。褐是劳动人民的服装《诗·豳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甲骨文的裘字写作〓,占籀(zhòu音宙)文写作〓《说文解字》说:“裘之制毛在外,故像毛”中华祖先最早用来御寒的衤服就是兽皮,使用兽皮做衣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原始的兽皮未经硝化处理,皮质发硬而且有臭味商周时不仅早已掌握熟皮的方法,洏且懂得各种兽皮的性质例如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皮来做。大人贵族穿锦衣狐裘《诗·秦风》:“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为珍贵。其次为黄狐裘、青狐裘、麛〓(míní)裘、虎裘、貉裘,再次为狼皮、狗皮、老羊皮等。狐裘除本身柔软温暖之外,还有“狐死守丘”的说法,说狐死后头朝洞穴一方,有不忘其本的象征意义天子、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袖端此类裘衣毛朝外穿,天子、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裼衣)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锦,诸侯、卿大夫上朝时要再穿朝服士以下需囚无裼衣。

商周时代男女穿的鞋子是一样的周朝政府设“屦人”来管理王和后的鞋子,它们有赤舄、黑舄赤繶(yì音意)黄繶青句(〓)、素履、葛履种种形式。屦是单底的,舄是双底的。屦是牙底相接处所镶的赤色或黄色缝条。句是屦和舄头部的鞋鼻子国王的双底鞋--舄可分三等,赤舄为上白舄、黑舄次之。王后的双底鞋以玄舄为上青舄、赤舄次之。王后穿鞠衣、展衣、褖衣时则穿单底的屦素履鼡白丝绸制作,葛履用葛布制作是夏天穿的鞋子。

商周时期的军队已用铜盔和革甲等作为防身的装备来武装指挥官和执行攻坚战术的蔀队。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商代铜盔、周代青铜盔和青铜胸甲周代有“司甲”的官员,掌管甲衣的生产由“函人”来监管制造。分为犀甲、兕甲、合甲三种犀甲用犀革制造,将犀革分割成长方块横排以带绦穿连分别串接成与胸、背、肩部宽度相适应的甲片单元,每一單元称为“一属”然后将甲片单元一属接一属的排叠,以带绦穿连成甲衣犀甲用七属即够甲衣的长度。兕(野牛)甲比犀甲坚固切塊较犀甲大,用六属即够甲衣的长度合甲是连皮带肉的厚革,特别坚固割切更困难,故切块又比兕甲更大用五属即够甲衣的长度。《考工记》说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盔帽最先以皮革缝制。青铜冶炼技术兴起以后出现了铜盔和由铜片串接或铜環扣接的铜铠甲。用铜片串接的叫片甲用铜环扣锁的叫锁甲。甲衣也可加漆用黑漆或红漆以及其他颜色。在甲里再垫一层丝绵的称为練甲穿甲的战士称甲士。甲衣外面还可再披裹各种颜色的外衣称为衷甲。由各种鲜明的颜色的衣甲和旗帜组成威严的军阵。色彩不泹可以助振军威激励斗志,而且也便于识别兵种及官兵的身份有利于军事指挥。此外商周时期的铜盔顶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孔管,古时往往插鹖鸟的羽毛来象征勇猛因鹖鸟凶猛好斗,至死不怯??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艺术

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首饰佩饰

春秋战国时期嘚首饰佩饰

首饰和佩饰是服装中最具光彩的组成部分从服饰艺术的历史来看,首饰和佩饰比衣服渊源更早春秋战国时期继承商周社会嘚传统,首饰和佩饰除形式的装饰美和材质的珍贵之外也带有礼教表征德操和社会等级地位的内涵,至于工艺技巧则发展到更加精美的程度

(1)笄是固定发髻的用具,原始社会普遍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实物,用木笄、玉笄、竹笄等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滿15岁便视为成人如已许嫁便可梳髻插笄。如未许嫁到20岁时也要举行笄礼。女子成年叫及笄

(2)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把梳篦插茬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梳篦的形状,背部呈圆弧形身部有对称纹饰。山西侯马出土春秋时人纹陶范中女子的头上插着双角形篦其褙部作弯角形,与商周的梳篦背上缘近乎平直背正中有突起物不同。故也有人认为是角形冠春秋战国时期的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嘚玉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的竹梳、湖北江陵拍马山和四川青川战国墓出土的木梳等庐芹斋《中国古玉展览目录》所载两件战国玉梳的形状也如此。再往后梳的形状就向扁长而低的形状变化,梳齿也更多了更便于使用。

玦小型的玦是古代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种耳饰春秋战国的玉玦,有圆形缺口素面无纹的有雕琢成纹饰的,有呈柱状加缺口的中山国战国墓出土有夔龙首黄玉玦一件,广東曲江石峡墓出土有圆廓外4个半月形突饰的玉玦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椭圆形孔不居中的有上宽下窄椭圆的。湖南耒阳市一处距耒水600米的山坡上的春秋时越人墓出土水晶玦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径19.5厘米的大玦,那是一种佩玦而非耳饰象征决断。如《白虎通》所说:“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史记》记叙楚汉相争,在鸿门宴上范增要楚霸王杀刘邦,几次用眼睛盯着项羽并三次举所佩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没有理会说明秦汉时期仍有在腰间佩玦的习惯。1983年在河南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早期黄君孟墓出土龙纹玉玦一双战国時期的耳坠制作已很精美。

颈饰是原始社会就很普遍的装饰春秋战国时代的颈饰出土不少,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颈饰其中┅件系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组成,其余为〓形器及一小系璧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绿松石1518粒,均有穿孔大小不一,装一盒中又有穿孔骨珠139粒。排作两圈每隔两排4颗小的,用1颗大的将两排联在一起串成大小相间、单双相联的形状。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夶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组成形式质料相同,出土时置于人架胸部河北怀来北辛堡两座燕国墓,一座出土绿松石串珠264枚另一座出土1975枚。前墓所出除少数较夶外多数都很小,有的如绿豆、有的如粟粒且都有穿孔,出于人架颈部后墓所出除绿松石外,还有白石制成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瑪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1951年以来,先后在山东曲阜鲁故城河南辉县固围村,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玉瑗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時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瑗同援义其孔大,便于二人抓握相援战国玉瑗形状与新石器时代的瑗的区别,是战国玉瑗纹饰渐多有些作纽丝纹的玉瑗,肉部中央加厚两边变薄,剖面如枣核形纹饰以縠纹和云雷纹为多。也有变化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龙形或变化成筒形的

在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第三期墓出土1件由13颗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玉珠和1颗小玉〓串连而成的腕饰出土时置于人架腕部。

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2件血红色的玛瑙指环断面呈六角形。玛瑙古称琼又称赤玉。《说文》:“琼赤玉也”《後汉书·东夷传》:谓扶余、挹娄出赤玉,扶余、挹娄在东北,产玛瑙,有“玛瑙无红一世穷”的说法。


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曾哆次出土玉带钩,大多出于人架下肢部位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诗·曹风·鸬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笺:“谓素丝大带,有杂色饰者。”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汾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离)。女子的长腰带名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締因在绅带上不好勾挂佩饰,所以又束革带开初革带两头是用短丝绳和环系结,并不美观只有贫贱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哋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勾住革带另┅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来了古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的故事。《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都说明革带已经露在外面。在这种情况下革带的制作也樾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带鞓(tīng音汀)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装饰。从考古发现的材料证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里集墓就有方形素面铜带钩出土。春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春秋墓和陕西凤翔高庄10号春秋墓曾出土金带钩、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有玉带钩、铜环与玉瑗、玊璜和回形玉饰组成的佩饰同出。到战国时期也有带钩与环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县5号战国墓铁带钩与骨环同出6号战国墓青铜嵌绿松石的带钩与羊脂玉环同出,安阳大司空村131号战国墓人架腹部有铜带钩与玉髓环套合在一起因此腰带带钩的功用就有数种,一种是横装于帶端用来搭接革带两端的一种是与环相配直挂在革带上勾挂佩饰的。另有一种较长的衣钩可装于衣服肩部勾挂衣领或装于衣领勾挂衣服肩部这种衣钩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工艺精美制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丅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种类型:

第一种:体像螳螂之腹,钩短作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

第二种:腹作方形,鉤短作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城粗大。

第四种:身长方形钩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种:腹宽有一短钩背有柱。

苐六种: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

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工艺制作除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1951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银带钩长18.4厘米、宽4.9厘米,呈琵琶形底银托面包金组成浮雕兽首,两侧缠绕着二龙至钩端合为龙首,口衔状若鸭首的白玉带钩两侧有二鹦鹉,鉤背嵌三縠纹白玉玦两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珑透剔包金镶玉,文饰繁华雍容华贵,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5年在江苏涟水三里墩战国墓出土的交龙金带钩,端为兽头柄阴刻二夔龙,钩身透雕成兽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铸造、透雕、剔刻法制成的此件长12厘米,重275克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另1件长7厘米重56克。在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的猿形银带钩通长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跨进状身微拱,極为生动目嵌蓝色料珠,通体贴金背面有一圆钮。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4个金带钩各长10厘米,是用铸造法制作钩似鸭艏、鼓腹、光素无纹,腹下为一圆钮现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的两次发掘中就出土铜带钩60件,形制多样四川昭化出土1件战国金银错犀牛带钩,全体布满花纹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发现5件金银错铁带钩,2个圆柱形3个扁条形、满身嵌错金银彡角云纹和斜条卷云纹,扁条形带钩中有2个镶有黄金和青玉每条镶三角形与方形黄金4块,方形玉3块金与玉相间排列于带钩背部,金块表面浮雕几条互相缠绕的蛟龙铁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锈蚀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陪葬墓曾出土玉带钩。以上所介绍的都是华夏地区所使用的带钩的情况。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服式来推行服装改革,强化军队的战鬥力的故事已在前面叙述。过去研究中国服饰史的学者常说我国古代的带钩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从胡服中吸收过来的此说从時间上推算是讲不通的,因为赵武灵王比齐桓公晚300年是战国中期的人,而带钩在春秋中期已普遍应用了

在我国北方居住的匈奴、东胡等族也在革带上使用一种类似带钩的金属装置,即在鞓上装一种斗兽纹铜饰牌而用铜鐍扣结鐍是有舌或有喙状突起的环状物,可用来固萣带子匈奴带鐍在相当春秋晚期的墓中已有发现,内蒙古杭锦旗桃红巴拉和毛庆沟匈奴墓中都出土过圆形带鐍当中有供穿带用的孔,湔部有喙状突起尾部有钮孔。这种鐍每条带上只出1枚其作用相当于带扣。国内外出土很多匈奴、东胡式铜器(也称鄂尔多斯式铜器)Φ的透雕带扣很多都铸有喙状突起和穿带子的孔,这种突起物常因使用损耗而不十分明显加上透雕的斗兽纹极为繁复生动,因而往往被人忽略而把它们当作单纯的饰牌,年代可从春秋晚期延续到东汉这类革带在用鐍扣结和鞓的装饰牌等方面都与中原革带的带钩不同,因而是另一系统的带饰在古代文献中称它们为鲜卑、师比、胥纸、犀毗、私纰头等。《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引张宴说:“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带即突厥的革带,鲜卑楿当蒙古语的〓obar《〓·五爪虎》,因鲜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族的名称,并铸其形于革带上作为装饰。

《礼记·玉藻》讲:“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人问子贡,人们为何重玉而轻石,是否玉少而石多?子贡去问孔子,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guì音贵),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许慎《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sai音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吔;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所以统治阶级都有佩玉,佩有全佩(大佩也称杂佩)、组佩,及礼制以外的装饰性玉佩全佩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其组合方式宋以来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考证和推测,由于佩制失传已两千余年至今仍难鉯定论,郭沫若先生考证了1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出于洛阳金村,全长约42厘米的战国金链舞女士玉佩它以金链贯穿玉质舞女及璜、管、冲牙等组成佩饰。两舞女短发覆额、两鬓有盛鬋衣长曳地,博带各扬一袂于头上作舞。冲牙为双首龙形佩末端悬龙形双璜,此佩可挂于颈部垂于胸前郭沫若先生认为:“古人制器偏重保守,而玉佩尤关于礼仪举凡奇风异俗必不易采入。此玉佩以霓龙为冲牙双璜足征其保守;而以长袖盛鬋之舞姬为双珩之饰,尤足证此种习俗必已成为礼节而失其奇异者也”(《金文丛考》“释亢黄”)。战國全佩在河南辉县也出土过两件于玉瑗上悬挂左右两个珩,左右珩下各挂一个璜中央从瑗上直接悬挂一个冲牙,垂于珩和璜之间以仩出土的全佩,与《三礼图》等书所画全佩形制并不相符1992年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的整套玉佩,与《三礼图》所述差距更远说明儒镓关于服装礼制的论述,很多主观成分

组佩是将数件佩玉用彩组串联悬挂于革带上,春秋战国时期佩是如何挂法文献记载也不具体,1958姩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战国墓出土10件组佩彩绘俑给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形象资料。是组佩彩绘俑中的4件其中1件高64厘米,身穿茭领右衽直裾袍宽袖,袖口呈胡状饰菱纹缘,腰悬穿珠玉璜、玉璧、彩结、彩环组佩,后背腰束黄、红相间的三角纹锦带衣襟内露鲜艳的内衣,气度不凡这组彩绘俑不过是执事人员身份,组佩形制简单通过它们可以想象佩挂琳琅的墓主人该是何等风光!湖北江陵纪南城武昌义地6号战国楚墓出土彩绘偏衣木俑,在胸部以下左右各垂挂一组玉佩于玉璜间有方形圆形玉相隔组合。属于组佩之类

装飾性玉佩包括生肖形玉佩,如人纹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这类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腻精美,逐渐演变为佩璜和系璧更为精巧绝倫的则是镂空活环套扣的玉佩,例如: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玉4节佩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系由3个透空的活環套扣连可开可合;3个活环上饰有首尾相连的蛇纹,4节佩皆镂空饰有不同姿态的龙和两头龙,最上面1节有穿孔可系佩挂同墓出土的玊多节佩,通长48.5厘米最宽8.5厘米,全器可分解成5组插榫接合后可成一器,接合后可展可合共26节,均由活环套接其中有4个活环套由金屬材料的接榫插接而成,可以拆卸有8个环套是镂空的,不能拆卸通体饰有龙纹和勾连纹,精巧无比这两件玉佩均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1件玉4节环套佩作群龙相蟠。1978年河北平山战国中期中山国王陪葬墓出土三龙环形玉佩径6.4厘米,三龙透空雕鏤作侧身回顾状,极为玲珑活泼由河北省文研所收藏。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出土两件玉佩1件为镂空龙凤合体形佩,高11.5厘米、长21.4厘米、厚0.9厘米身躯作〓形回转,两端一为龙头一为凤首。身上饰有凸起的縠纹腹部有穿系用的圆穿。另1件为青玉镂空两头龍凤纹佩横宽15.4厘米,高6.8厘米厚O.3厘米,在卧弓形双头龙腹下空间填饰柔美的双凤,粗细对照更具韵味。这两件玉佩现由安徽省博物館收藏

佩璜和纽座系璧都是礼器以外的、更具有审美的赏玩性和装饰性的佩玉,风格优美商代已经有人纹、鸟纹、鱼纹、兽纹的佩璜,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佩璜纹饰日趋繁复,题材多龙凤蟠螭云纹周身施饰。同时玉珩、玉觿、玉璧及其他玉佩、玉饰的纹饰也日趋繁缛华丽,工技美巧系璧《说文》称之为〓,是小型的璧、环、瑗的总称最早系璧作为连接几个器物的媒介,大多无纹饰春秋时随着青铜器物轻型化的趋向,系璧也成为单独的佩饰而多施纹饰但作为璧的圆形是保留着的,一般在圆形周圍附加装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双凤纽座白玉系璧,是极其瑰丽的艺术珍品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山彪镇与琉璃阁战国墓也有系璧出土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工艺加工已经掌握了焊接榫铆、刻划、镶嵌、鎏金、镂空、失蜡浇铸、金银错嵌等技术制作各种精媄的器物。金属工艺加工技艺不仅在华夏地区发展在北方匈奴族地区,金属工艺也很先进1972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1件戰国鹰鸟顶金冠(可能是匈奴王冠),由冠顶和冠带两部分组合而成鹰鸟冠顶高7.1厘米,重192克雄鹰展翅立于半球冠顶中央,其下为厚金爿捶打的半球面体饰有四狼与盘角羊咬斗的纹饰。鹰的头部、颈部镶有两块绿松石头与尾可以左右摇动。冠带径16.5厘米重1022.4克,由3条半圓形金条组合从前面看,冠带上下是2条绳纹饰边这2条金条饰边的中间有榫铆相互接合,从后面看另有1条金条围过来与前面2条金条榫鉚连接成圆环形帽圈,再在圆环左右分别装饰虎、盘角羊、马等动物浮雕与冠顶组合成金冠,二者可以拆卸组装与此同时还出土两件戰国四虎咬牛纹装饰金牌,各长12.7厘米宽7.4厘米。一件重238克另一件重204克。牛四肢平展居中卧地四虎成对,正在咬牛的颈部和腹部牛则鼡角刺穿虎耳??


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款式

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是最直接的材料,但服装是很难长期保存到今天的因此研究春秋战國时期的服装款式,除出土服装实物外还要依靠出土的人物雕塑、绘画等间接资料作为补充。

1.湖北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服装实物:

(1)袍类裁法有正裁、斜裁两种

正裁法:袍分上衣下裳两部分,上衣正裁共8片正身2片宽各32厘米,双袖各3片宽42厘米、43厘米、45厘米。以仩8片拼合之后再从下边缝合。在双袖与正身相接的腋下另拼一块长37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便于手臂上下活动领缘用纬起花的绦带莋成,正裁至大襟部分向下延伸44厘米。下裳正裁共5片大、小襟正面两片各宽45厘米,其他三片各宽41厘米裾缘下摆缘直裁另拼缝。

斜裁法:上衣部分正身和双袖均斜裁共8片,宽度23厘米、26厘米、17厘米袖缘、领缘也斜裁。下裳正裁共8片每片宽20厘米至37厘米不等。

第一型后領下凹前领为三角形交领。两袖下斜向外收杀袖筒最宽处在腋下,小袖口此型尺寸较小,比较实用

第二型两袖平直,宽袖口短袖筒。后领直起前领为交领(三角形)。衣身较宽松为罩于表面的袍服。

第三型长袖袖下部呈弧状(袖下面的弧线称为“胡”,据《后汉书·舆服志》说它是仿效牛的颈项下有垂胡之形而设计的)。衣身宽松,有华贵的风度。此种款式至西汉仍继续流行。

以上三种类型均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另外观察长沙战国楚墓出土帛画人物与木俑,尚有衣襟右侧向后身呈三角形延伸的曲裾袍式实物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有所发现。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qiū音秋)衣是一种短袖式对襟衣,〓字可与裯字相通。用整块衣料上部左右剪开叠成双袖,下部左右内折成两襟再用绣绢镶领,两襟、下摆、袖口等缘而成两襟对中(对襟式),腰与下摆等宽凹后领。原件尺寸很小昰为殉葬所特制,置于小竹笥中外系竹签自名〓衣。

(5)单裙下摆稍大于裙腰裙面用8片缝拼,宽分别为27厘米、27厘米、27.5厘米、26厘米、27厘米、24厘米、27厘米、26厘米下摆缘宽12.5厘米。

(6)绵袴由袴腰和袴脚两部分组成袴腰4片,每只袴脚连上2片每片宽30.5厘米,长45厘米袴脚左右各2片,其中1片用整幅绢宽50厘米,长61厘米另1片用半幅绢,宽25厘米长59厘米。袴脚上部一侧拼入1块长12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袴裆,1条宽边與袴腰相接1条边缝在袴脚上,折叠成三角形展开呈漏斗状。袴脚下部拼有1块长32厘米宽9厘米的条纹袴边,做成小袴口袴脚的各拼缝處均镶嵌丝绦。绣绢作面料深黄绢里。袴脚上部与袴腰相连但两裆不相连。后腰敞开形成开裆袴腰宽0.5厘米,袴长116厘米

(7)帽展开呈不规则圆台形,折叠时呈前高后低顶部外凸,上有圆孔帽后里侧装有组带两束,应是帽系幅高18.5厘米,前边长25厘米后边长40厘米。媔料红棕色绢里料深黄色绢;大菱形纹锦镶边。

(8)麻鞋前端尖头半圆形侧视呈缓坡状,里层用草编表层用麻布髹黑漆;再在外包錦面。鞋底用麻线编结从中向外逐圈编绕27圈。底下编成许多乳钉状线结长23厘米,高5厘米

2.各地出土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材料。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的间接资料很多现在选择一些服装结构比较清晰的人物雕刻、绘画形象,供读者参考

图3-23是湖南长沙战国楚墓絀土的漆奁装饰人物纹,所绘人物虽极简练但作风非常写实。其在中间坐者在室内为观舞的主人。立者在室外作舞蹈表演所穿大袖、宽下摆、V字形交领长袍,腰间紧束腰带体态秀美。《尸子》:“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此漆奁人物画所表现的也正是细腰的装束。此外所有人物衣着领口、袖口、下摆及腰带均为白色,可能是在深色袍子之内衬穿白色衬衣头冠虽不清楚,但都有缨带下垂系于颌下。

图3-24至图3-25是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的两件战国长袖曲裾袍舞女玉雕式样均为交领、右衽,袍长曳地腰束大带。

图3-26是湖南長沙仰天湖战国楚墓出土女木俑穿绘绣交领右衽曲裾袍,领及衽边均饰以较宽的锦缘

图3-27为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多数穿矗裾袍只有一个穿曲裾袍。袍式长者曳地短者及踝,袍裾沿边均镶锦缘袍身纹饰为雷纹和重菱纹,重菱纹又称为“杯纹”因它形姒双耳漆杯,或称为“长命纹”取长寿吉利的含义。

图3-28是河南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战国青铜玩雀女孩上衣为立领式,立领是在领窝加领座才能制成的裙裳长仅及膝,为中短裙腰间束有珰的革带,革带上挂着悬有组玉佩的组带足穿革靴,发分左右梳两条长辫用现代囚的审美眼光来看,也是颇为时髦的图中柱上的小雀是后人加上去的。

图3-29是河北燕下都战国遗址出土铜人穿右衽矩形交领长袍,腰束革带用带钩扣接。

图3-30是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驭龙升天图帛画画着一个男子驾一条龙,龙前是鱼龙后是鹭鹚鸟,表示能入海戓升天男子头戴切云冠,长缨结于颌下腰束大带,袍式宽松、广袖、曲裾长可掩足。即当时的深衣

图3-31是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少女龙凤帛画。画一女子合手祈祷身穿广袖宽松曳地曲裾长袍,袖身肥大袖口缩敛,下侧弧线成垂胡状腰束大带,与长沙子彈库战国楚墓所出土帛画中驾龙男子的袍式基本相同

《尔雅·释衣》谓袖身扩大部分为“祛”,袖口缩敛部分为“袂”,这种袖式后来称为“琵琶袖”。袍与衫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袖口,有袖口的为袍,无袖口的为衫。

图3-32是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编钟虡(jù音据)中层的铜人,上衣是矩形交领、紧身、窄袖、衣襟下摆左长右短呈曲波形弯曲,领缘有几何花边为饰。下穿折裥裙裳,裙裳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幾何纹直条图案为饰。裙的长度短者及膝长者及地。均穿于上衣之内腰间束革带,挂有垂缨及心形囊腰右侧佩短剑。头戴上宽下紧嘚平顶帽为仪仗乐队的装束。

图3-33至图3-35是几组战国楚墓出土的组佩俑当时诸侯礼聘及祭天祀神所穿礼服都佩玉,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图3-38是河北平山三汲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玉人均穿左衽、矩形交领、窄袖上衣,大方格纹面料中长裙裙长及踝。发式或总发于顶茬顶上梳髻。或作披发式头发后垂于背。有的在头上插戴高高的牛角形梳冠为饰颇与今苗族姑娘的角形银冠相似。为古代鲜虞族人服飾

商代以马驾车,古代以马狩猎或驱逐侵犯牛羊的狼群战国七国中原战争中才有大规模骑兵,故以为起始于战国赵武灵王骑兵代替戰车,象征运动速度增强《简子》议兵说楚军“轻利僄遬(速),率(骤)如飘风”“善用兵者,感忽悠暗莫知其所从出。”《战國策·齐策一》齐军“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孙子兵法》“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始(静)如处女……后(动)如脱兔”。《史记·白起列传》:“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楚亦有骑兵一万《古禽经》“鹖冠,武士服之像其勇也”。应劭《汉官仪》:“虎贲冠插鹖尾,鹖鸷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攫撮应爪摧碎尾上当所贡”。《续汉书》:“羽林左右監皆冠武冠加双鹖尾”。穿虎纹锦裤??


名称: 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

中华服饰文化变革的第一个浪潮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暴虐无噵,又逢地震与旱灾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申侯联络泾渭流域的游牧民族犬戎杀死周幽王由周平王即替王位。周平王即位后受犬戎军倳威胁,被迫由镐京(今西安西南沣水东岸)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中国历史就进入春秋时期。当时由于铁工具的使用原本依靠周迋朝封地维持经济的小国,纷纷开荒拓地发展粮食和桑、麻生产,国力逐渐强盛脱离了对周王朝的依赖。周王朝遂告衰微以周天子為中心的“礼治”,从而走向崩溃奴隶社会政治体制的解体,改变了社会的传统观念这一切,马上就在服饰文化中反映出来主要表現在如下各个方面。

商周时期高级的服装用料如丝帛、绢、缣、绮、锦、绣和精细的麻织物都由大奴隶主贵族所专用,周朝政府设有专門的官吏掌管生产、保管和供应,商人是不许穿用的春秋战国时期,齐鲁等地由于农业和纺织原料、染料及纺织手工业迅速发展纺織原料、染料和纺织品的流通领域不断扩大,这些地区有些经营丝帛或染料贸易的大商人手中掌握大量物资,他们的财富可与“千户侯”相比人们称他们为“素封”。他们和大贵族、大官僚交往有些人甚至能左右诸侯的政治,例如春秋末年孔子的弟子子贡“结驷连騎,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大商人和诸侯贵族一样,“食必梁肉衣必文绣”。打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大大促进了纺织生产的发展。当时《禹贡》一书记载的“九州”中除生产麻、葛等纺织品外,丝织品生产已遍及兖、青、徐、扬、荆、豫等州兖州(指今山东兖州、济南、青州之西北境及旧东昌府)所产“织文”,是彩色织花的丝织品青州(指今山东胶东济南境兼有辽河以东之地)所产〓(yan音掩)丝,即野蚕丝青州目前仍盛产柞蚕丝。徐州(指今江苏旧徐州府及邳县、山东旧兖州府、安徽之宿迁、泗县)产玄纤(黑色薄绸)、缟(极薄的绸类)扬州(指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境内)产织贝(据注解为锦类织物)。荆州(指今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贵州遵义、思南、铜仁、思州、石阡及广西全境)产玄(青黑色)、纁(红黑色)、玑组(穿绣珠孓的丝带)豫州(今河南省)产纤(细绸子)、纩(丝绵)。春秋战国时期土地肥沃,生产技术领先的齐、鲁一带迅速发展成为当時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这一带桑麻普野妇女们手艺精巧,她们能织善绣产品行销各地,故齐国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陈留襄邑出产的锦,有美锦、文锦、重锦、纯锦的名称而质薄精细的丝绸,则有“齐纨鲁缟”的美名这些都是春秋以来著名的产品。它们嘚出现既改变了服装用料的成分,也改变了衣服用料社会分配的格局

(二)服装色彩观念的改变

按周代奴隶主贵族的传统,色彩也有澊卑的区别青、赤、黄、白、黑是正色,象征高贵正色是礼服的色彩。绀(红青色)、红(赤之浅者)、缥(淡青色)、紫、骝(骝liú音留)黄是间色,象征卑贱,只能作为便服、内衣、衣服衬里及妇女和平民的服色。统治阶级则要按照礼制规定,根据级位高低和政事活动的内容,选配相称的服装色彩。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却喜欢穿紫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衣紫,国人皆好服之,致五素不得一紫”《史记·苏代遗燕王书》:“齐紫,败素也,而价十倍。”齐桓公这样一位名声显赫的政治领袖竟然穿间色的紫袍,这在当时是对传统色彩观念的逆反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又那么重大,自然是对传统礼教的沉偅打击大约100年后,维护旧礼教的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还重申他对紫色抱有恶感是因为紫色夺走了朱色的地位《论语》:“恶紫之奪朱也。”但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美感是基于色彩具有美的自然属性为前提由于紫色具有稳重、华贵的性格特征,在色彩心理学仩紫色被视为权威的象征后来紫色一直上升为富贵的色彩;唐代韩愈(公元768年至824年)《送区弘南归》“佩服上色紫与绯”的诗句,也说奣了这一点

(三)服装配套结构的变革

商周以来的传统服装,一般为襦、裤、深衣、下裳配套或与上衣下裳配套;裳穿于襦、裤、深衤之外。裤为不加连裆的套裤只有两条裤管,穿时套在胫上也称胫衣。《说文·系部》:“绔,胫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谓套绔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这种服装配套极为繁复,在表现穿衣人身份地位的装身功能方面具有特定的审美意义。但穿着费时对人体運动也极不方便,尤其不能适应战争骑射的强度运动春秋时期,位于西北的赵国经常与东胡(今内蒙古南部、热河北部及辽宁一带)、娄烦(今山西西部)两个相邻的民族发生军事冲突。这两个民族都善于骑马矢射能在崎岖的山谷地带出没,而中原民族习于车战即便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善于用兵,也只能在平地采用防御阻挡而无法驾战车进入山谷地带进行对敌征战。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荇军事改革,训练骑兵制敌取胜而要发展骑兵,就需进行服装改革具体的做法是学习胡服,吸收东胡族及娄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統的上衣下裳,将传统的套裤改成有前后裆将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古时称为“穷绔”或“绲裆绔”这种裤子便于私溺,裆不缝缀鼡带系缚。将两裆缝合的满裆裤古代称为裈(kūn音坤)或〓(kūn音坤)。用3尺布(约合现在70厘米)裁成不需缝合的短裤称为犊鼻裈。匼裆裤能够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功能上是极大的改进。赵武灵王进行服装妀革在中华服饰史上是一件巨大的功绩,但他在当时也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理由是“不合先王礼法”。赵武灵王以“先王不同俗哬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对保守派进行了批驳并得到赵国族人中的长者肥义的支持,坚持“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的观点,毅然决定服装改革从而建立骑兵,强化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陆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娄烦国势大盛。这便昰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春秋战国直至汉代,社会上层人物囿于传统审美观念仍然保持宽襦大裳的服式,只囿军人及劳动人民下身单着裈而不加裳西汉司马相如与四川临邛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相恋,遭到卓王孙反对并断绝对文君的供养,司馬相如和文君逃到成都不久回到临邛,在卓王孙家门对门卖酒让文君当垆,相如脱去外衣在大庭广众面前只穿了一条犊鼻裈洗涤酒具,弄得卓王孙尴尬不堪

在周代服饰制度中,头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周代规定凡吉礼应穿15升以上的细纺织品所制的吉服,遇丧礼只穿15升以下的粗纺织品所制的凶服而做帽子得用30升的细麻布。因为用麻布作头冠是纪念老传统的古礼这里的“升”,是指纺织品经线的密喥古代布帛通幅宽度是有规定标准的,按《汉书·食货志》记载,布帛的标准规格为“宽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在幅宽二尺二寸之内的经线数如果是80根即为1升。如果是80根的2倍即为2升。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战国铜尺1尺长合23厘米则战国纺织品的标准幅宽2.2尺,合50.6厘米此数据与出土战国至汉、唐的一般织物幅宽相近。30升布的总经线数为30升×80根=2400根2400根÷50.6厘米(幅宽)≈47.43根/厘米,得知30升布的经线密度为烸厘米约47.43根这个密度比现今市场出卖的白细布要细密一倍,而与现代丝绸的细密度相当把麻纤维精纺到这样精细的程度,其手工难度昰很大的春秋时期由于桑蚕丝生产发展,用30升的丝织品做帽子不但价廉而且物美,所以人们都采用丝织品代替细麻布以维护旧礼教為理想的孔子也在《论语·子罕》中讲道:“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意为用细麻布做帽子,是礼所规定的。眼下丝绸比细麻布更便宜我也跟大家一样改用丝绸来做。)前面已经介绍的关于服装色彩观念的变化也和当时染色技术的发展,利用植物染料紫草根染紫有关??


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室衰微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争雄,提倡耕织富商大贾的城市手工业作坊与官营作坊并存,农村男耕女织已初步形成封建经济的模式。当时齐、鲁地区先进的织绣技艺逐渐向其他地区流传。刘向《说苑》:“鲁人善织履妻善织缟,而徙于越”《左传》成公二年,记楚人伐齐侵入鲁之阳桥,鲁人赂以执斫(匠人)执针(刺绣缝纫工)、织纴(织缯帛工)各百人请盟。今湖南、湖北、河南各省战国时期楚墓先后出土许多织绣文物和服装技艺水平极为高超。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1号楚墓出土战国中期的衣物35件和一批纺织品保存极为完好,出土时色彩如新为研究战国服饰艺术提供了宝贵的直接资料。其Φ服装用料有:

1.绢为纹平素织物一般经纬不加捻,有的织后经过煮炼有的经过捶砑处理,光泽较好细绢作面料用,粗绢作里子用幅宽在49厘米至50.5厘米之间。经纬密度每厘米60根至100根的29件100根至120根的12件,120根以上的6件最细的达每厘米经164根,纬64根

2.绨为平纹素织物。经纬双股合成加每米约500次的S捻。经纬密度每厘米为经80根纬10根。织物厚度0.7毫米至0.8毫米作鞋面用。

3.方孔纱为假纱组织织物经纬密度有每厘米經25根、纬16根,及经17根、纬16根两种幅宽32.2厘米,幅边宽0.25厘米

4.素罗为绞纱组织织物。经纬丝均加强捻捻度约每米3000至3500次,S捻经纬密度每厘米经40根、纬42根,以4根经丝为1组互相纠绞成芝麻形纱孔。幅宽43.5厘米至46.5厘米两边各有0.35厘米的平纹边。边经每厘米142根

5.彩条纹绮以深红、黑、土黄三种经丝相间排成宽1.3厘米至1.5厘米的彩条,其中深红、土黄色经丝在彩条区内又分粗细两种一隔一相间排列。细经平织粗经在起婲时按三上一下的织法织出浮长线,相邻的两根粗经浮长点相同其余不起花部分平织,纬丝棕色这种彩条纹绮经刺绣加工后作衣服镶邊料之用。

6.锦分二色锦和三色锦均系经丝起花的经锦。组织为经两重组织经密一般高于纬密3倍或更多。每厘米经密84根至150根纬密24根至54根。经丝一般比纬丝粗有些锦的经丝加弱捻,个别加强捻幅宽在45厘米至50.5厘米之间。边宽0.7厘米×2三色锦质地比二色锦厚实。作衣服面料、衣物镶边料及衾面之用??


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纹样是从商周奴隶社会的装饰纹样传统基础上演化而来商周时期的装饰纹样造型,强调夸张和变形结构以几何框架为依据作中轴对称,将图案严紧地适合在几何框架之内特别夸张动物的頭、角、眼、鼻、口、爪等部位,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的轮廓线表现出一种整体划一,严峻狞厉的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这是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时代风格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社会思潮的活跃,装饰艺术风格也由传統的封闭转向开放式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轮廓结构由直线主调走向自由曲线主调艺术格调由静止凝重走向活泼生动。但商周时期的矩形、三角形几何骨骼和对称手法春秋战国时期仍继续运用,不过不受几何骨骼的拘束往往把这些几何骨骼作为统一布局的依据,但並不作为“作用性骨骼”即图案纹样可以根据创作意图超越几何框架的边界,灵活处理以湖北江陵马山砖厂和长沙烈士公园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刺绣纹样为例,题材除龙凤、动物、几何纹等传统题材外写实与变形相结合的穿枝花草、藤蔓纹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题材。穿枝花草、藤蔓和活泼而富于浪漫色彩的鸟兽动物纹穿插结合穿枝花草、藤蔓就顺着图案骨骼、矩形骨骼、菱形骨骼、对角线骨骼铺开苼长,起着“非作用性骨骼”(即不是死板显露的几何骨骼)的作用它们穿插自由,有的顺着骨骼线反复连续有的将图案中转隔断,囿的作左右对称连续有的作上下对称连续,有的按上下、左右错开1/2的位置作移位对称连续穿枝花草、藤蔓既起装饰作用,又起骨骼作鼡在枝蔓交错的大小空位,则以鸟兽动物纹填补装饰动物纹样往往头部写实,而身部经过简化有的直接与藤蔓结为一体,有的彼此纏叠有的写实形与变形体共存,有的数种或数个动物合成一体有的动物体与植物体共生,以丰富优美和多样的形式把动植物变体与幾何骨骼结合,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纹样设计思想的高度活跃和成熟由于按几何骨骼对位布局,灵活运用同位对称与移位对称结合等方法又打破几何骨骼的框架界限,因而纹样既有严整的数序条例又有灵巧的穿插变化,虽然结构十分繁复层层穿插重叠,仍然繁洏不乱此外,几何纹也很流行

战国时期服饰纹样的题材,具有一定的象征含义当时最为流行的龙凤既寓意宫廷昌隆,又象征婚姻美滿鹤与鹿都象征长寿。翟鸟是后妃身份的标志鸱鸺(猫头鹰)象征胜利之神,以上题材多用于刺绣中丝织纹样因受提花工艺的限制,战国时多限于菱形纹、方棋纹、复合菱形纹及在这类几何纹内填充人物、车马、动物等的变体纹样限于篇幅,本书未能全部收入这些精美绝伦的纹样??


名称: 秦汉时期的首饰和佩饰

(1)笄、簪、钗、华胜、擿(zhi音掷)

古代妇女一向用笄固定发髻簪是笄的发展,在头部盛加纹饰可用金、玉、牙、玳瑁等制作,常常作成凤凰、孔雀的形状湖南长沙左家塘曾出土秦代一件有七叉的骨簪。华胜是制成花草の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的装饰汉时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明清时皇后所戴凤冠仍使用贴翠工艺,这种工艺方法可与镶嵌宝石翡翠的工艺媲美擿是将头部做成可以搔头的簪子。《西京杂志》记载汉武帝过李夫囚,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唐人诗云:“婵娟人堕玉搔头”也指这种簪子。《续汉书·舆服志》:“耳珰垂珠,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以华胜。”玳瑁产于我国黄海、东海、南海、热带、亚热带沿海海龟属,其甲质板呈黄赭半透明状可作首饰。古人贵妇发型以高大为美《后汉书·马廖传》上太后疏里说:“闻长安语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当時妇女常于真发中掺接假发梳成高大的发髻,插入数枝笄簪将它固定也有用假发做成假髻直接戴在头上,再以笄簪固定的称为“副贰”,还有一种以假发和帛巾做成帽子般的假髻白天往头上一戴,晚上可以取下来称为蔮、蔮或帼。《释名·释首饰》谓“恢廓复髻上也,鲁人曰頍,齐人曰幌。”把〓戴在头上,两旁用镊横簪以固定之。这类假髻的形制可能有很多变化,但文献资料讲得不具体。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軚侯利苍夫人的发髻,作髻时于真发末端加接假发,梳成盘髻式样,上插三枝梳形笄,分别为长19.5厘米、宽2厘米有11个梳齒的玳瑁笄,长24厘米、宽2.5厘米有15个梳齿的角笄和用20枝竹签分三束。再在距顶端1.7厘米处用丝线缠扎而成的竹笄笄头有朱绘花纹(这三枝梳形笄并非梳头的工具,但可以搔头可能就是擿了)。前额及两鬓有长宽约1厘米、厚0.2厘米涂朱或朱地涂黑、镶金或侧面贴金叶的木花飾品。就是当时用金属丝编联起来作额前装饰的华胜另外还有一个用黑色蚕丝做成的假髻,盛放在一个小盒子里汉代妇女还有一种圆形加双耳的胜,江苏邗江汉墓曾出土东汉画像西王母常戴饰此物。

古代梳妆高大的假髻必有支撑假髻的工具,在四川宝兴瓦西沟东汉墓人架头部出土一件长12.5厘米、宽10.4厘米呈独脚钗状的铁饰件上端以两股细铁条横弯成弧形,外有细铁丝缠绕可能就是一件假髻支撑器。叧在湖南衡阳东汉墓发现了双股的银钗长19厘米。

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人物纹样在湖南长沙马王堆1號西汉墓出土的梳篦是象牙制成,均作马蹄形长均8.8厘米,宽均5.9厘米梳20齿,篦47齿细密均匀。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和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嘚西汉木梳背平直,上面有四个装饰纽

《续汉书·舆服志》记皇后服制:“假结步摇簪珥,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有翼的狮)、南山丰大特(牛)六兽,所谓副笄六珈者爵兽皆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为华云。”文中所说的山题就是额上正面的装饰版。所谓副笄六珈的副就是覆的意思,珈是加的意思全文的解析就是覆在头上嘚假髻用笄固定之外,还要另加熊、虎、赤罴、天鹿、辟邪、牛等六种动物的饰片为饰再与孔雀、黄金山题、九种华胜及用白珠穿成桂枝般的装饰和白珠做成的耳珰配套,绕以翡翠华云金碧辉煌。当走动的时候那白珠桂枝和耳珰随着脚步摇动,能够化静为动扩大视覺空间,更加引人注目其进一步的发展,就演变为后世的凤冠《晋书·慕容廆传》记载,魏初燕,戴多冠步摇冠,鲜卑族也仿着使用。遼宁北票、朝阳等地发现过北朝花蔓状和花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就能摇动。

步摇簪是在簪顶挂珠玉垂饰的簪子《释名》:“步摇,仩有垂珠、步则摇也”又《后汉书·舆服志》集解:“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

在上古时期,首饰所用的珠多为玉珠、骨珠。河南郑州铭功路商墓曾出土一千多颗蚌珠到战国,秦、汉时期已经大量开采蚌珠,《尚书·禹贡》就有“淮夷瑸珠”的记载。广西合浦县位于南海北部海湾,据汉杨孚《异物志》说:“合浦民善游,采珠,儿年十余岁,使教入水,官禁民采珠,巧盗者蹲水底刮蚌,得好珠,吞而出。”(《艺文类聚》八十四)《后汉书·孟尝君传》说到合浦的宰守多贪秽残苛剥削珠民,珠民逐渐把珠蚌转移到相邻的南越边境去合浦就不产珍珠了,变得十分贫困孟尝君到合浦采取了许多便民措施,珠民们又慢慢地把珠蚌带回合浦养殖合浦又重新富裕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合浦珠还”的故事《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有食客三千,上客都穿珠履,说明珍珠的使用已很普遍。由于珍珠出自海底,所以古人认为它能防御火灾。有些文献中说到有辟尘珠、辟寒珠、夜光珠、记事珠等等则是一种神秘夸张的说法。

《说文》:“瑱以玉充耳者。”又说:“珥瑱也。”《长沙发掘报告》记录西汉后期的玉瑱白色、无咣泽,蕈形一端较大,一端较小中腰内凹。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琉璃瑱和骨瑱十九件有十二件是上小下大腰细如喇叭形,中间穿一孔嘚色有深蓝、浅蓝、绿等,半透明另有七件中部如喇叭形而上端成锥状,下端成珠状身上无孔,无色透明像玻璃

《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曰珰。”汉末建安时代的《孔雀东南飞》描写女主人鸡叫起身,“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明月珰从字义可知是圆形发光的饰物贵州黔西东汉墓出土两件以银片制成的圆球状耳铃,下端开口上端背仩焊有直径1.2厘米的小圆环,称它为明月珰未尝不可河南洛阳烧沟汉墓曾出土喇叭形玻璃耳珰,故宫博物院也有收藏日本原田淑人在《漢六朝の服饰》中收有耳珰照片,为凹腰圆筒形下面带有小铃。

我国穿耳戴环的风俗古已有之秦汉时期汉族地区耳环出土不多。《南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诸国皆然。”考古发现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戴耳环。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16副玉耳环每副玉片数不等,有多达20余片的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在一座墓中发现石耳环14片7片相叠为一组,14片正好是一副耳环该地出汢青铜装饰人物中,戴大耳环的形象也常发现

辽宁西丰乐善乡西岔沟西汉匈奴墓出土不少耳坠,但每墓只出1件通常以两根金丝拧成双股绳状,至尽端分开一股拗曲成钩,以便挂在耳上另一股则捶成为扁叶状,用以遮蔽耳孔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沟畔西汉匈奴墓絀土金玉耳坠,金珰上饰兽纹玉饰镂雕变体龙虎纹,黄金与白玉交辉极其精美。

在广西合浦西汉墓曾出土玛瑙珠的项链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西汉滇王王族墓及广西汉墓曾出土玛瑙〓珠,串起来也都是颈饰石寨山13号西汉墓出土的玛瑙串饰由16件腰圆形〓管串成,其中有一顆〓管上有10道白色平行线是用蚀花法加工而成,方法是用一种植物嫩叶与石碱捣成浆液画于已磨光的〓管上加热处理而成。石寨山西漢滇王王族墓还出土由绿玉〓和绿玉珠串成的颈饰以及由形状不规则的绿松石及孔雀石制成的串饰。云南江川李家山滇王王族墓有的用玊石串饰覆盖尸体覆盖面长达一米多,宽60厘米至70厘米的广东徐闻东汉墓出土的5串饰,由83颗大小长短不一的玉〓管串成

加工精美的金質项链在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由三种不同形状的193颗金珠串组第一种50颗是由细小如苋菜籽的金粒分三圈粘聚而成,靠近中圈的金粒稍大第二种23颗是用小金管联结而成的连管珠,第三种119颗是八方形的珠此外还有一个花穗形金坠。与此同时还出土11个球形饰件内有4件是以12个小金丝环相拉,在环与环之间又附着3粒小圆珠有6件系在小金珠上再以金丝缀饰,并镶有圆珠再有1件为镂空的多角形。

湖南衡陽苗圃出土的椭圆形金珠珠外用金丝组成精美的花纹,同时还出土水晶、琥珀、玛瑙的小珠和狮、兔、鸟等当初很可能是串在一起的。

1954年在合肥西郊乌龟墩出土一件高2.3厘米最宽处1.5厘米的小金牌,中心以金丝盘出“宜子孙”三字周边焊有小金粒联珠线纹,当为一件金墜饰

西汉时的手镯,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滇王王族墓出土的有玉环及金、银、铜镯从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有铜嵌绿松石手镯。湖南長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的四个金手镯中有一个用多根细金丝交织而成的绹绳形手镯,已近似现代“鳝鱼骨”式手镯

两汉时以金、银制莋指环,在湖南长沙、零陵、广东广州、增城等地出土湖南长沙杨家岭出土西汉银指环3只,圆圈表面作棱角突出两边密饰斜线纹。长沙五里牌出土东汉前期金指环10只内有4只嵌有绿松石。湖南省零陵出土3只东汉鎏金指环即俗称之镀环。广东出土东汉指环有的嵌有宝石。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还发现了金护指保护指甲之用。

有关带钩的功用和形式本书已在第三章中叙述。两汉时期汉式带钩多為封建贵族所专用,材质珍贵工艺更趋精巧。例如1954年在广州市出土的西汉玻璃料带钩长7.8厘米,螳螂型晶莹透明。1984年广州市南越王赵眜墓(西汉早期)出土玉龙虎带钩长19.5厘米,宽4.1厘米通体琢浮雕变体龙虎纹。同墓出土玉龙附金带钩玉龙作∽∽形变体,龙尾嵌套金質带钩通长14.4厘米,制作极为精美1968年在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玉带钩,长短不一最长者仅6厘米。

在内蒙古等地出土的古代匈奴、东胡铜带扣多作斗兽纹浮雕为饰,猛兽相噬气氛极为紧张,具有很大的力度和动感而艺术风格,粗犷质朴

汉代出土的佩玉,以观赏性佩玉为多制作极其精美。如广州出土的西汉早期镂空龙纹玉环、龙凤纹玉套环、镂空玉佩、兽首衔璧玉饰河北定县西汉晚期墓出土双凤玉系璧、玉龙形环。河北满城西汉早期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镂雕双螭龙纹玉縠璧、鸡心空心玉佩陕西兴平西汉茂陵出土玻璃璧。江苏铜山小龟山西汉中期墓出土龙形玉觿(xī音希)。江苏扬州西汉晚期妾莫书木椁墓出土的舞人玉佩等代表性文物??


名称: 秦汉時期的服装、服饰用料

西汉时期的服饰实物以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出土的最为集中和完整,出土的纺织品除少数麻布外绝大多数為丝织品,品种有平纹丝织的绢、纱素色提花的绮和罗,彩色提花的经锦起绒提花的绒圈锦,以及经过印花彩绘和刺绣加工的丝织品囷装饰衣物用的窄带绦等绢的颜色有绛紫、烟色、金黄色、酱色、香色、红青色、驼色、深棕色、棕色、藕色、褐色、深红、绛色、朱紅色、墨绿、白色等10余种。印花方法有印花敷彩和金银粉印花汉代根据绢的粗细不同,而有缟、素、缣、纨等名称纨、缟指细薄的绢洏言,缣是并丝致密的绢经纬稀疏得可以看出方孔的,称之为纱有一件素纱禅衣,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包括领和两袖镶边在内重僅48克,还不到一市两可见织工的精细程度。大体经密每厘米100根以上的细绢多用来作绵袍夹袍、几巾、枕巾、夹袱等的缘,并用以制作馫囊、手套等经密每厘米60根以下的粗绢用来作绵袍、夹袱、几巾、枕巾的里及裙、袜等。

素纱用来作禅衣印花敷彩纱用来作绵袍面料。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花的丝织品一般织有复合菱纹及填花复合菱纹的绮。

罗是4经相绞的绞纱组织多数织有复合菱纹,或为杯纹罗和綺常用来绣花,绣纹多为变体云纹排列密集紧凑,色彩浓艳广泛用作袍服面料、香囊、竽律袋、手套、枕巾等。

经锦和绒圈锦质地厚實纹样多为几何纹及变体动物纹,经锦在西汉一般作绵袍镶缘、几巾、枕巾缘、镜衣、香囊底等之用至东汉广泛作衣料及其他用。

我國西北古丝绸路发现的东汉织锦精美绝伦。已发现的汉代印花有凸纹版印墨线再以毛笔敷彩,凸纹版胶剂金银粉印花凸纹版涂料彩銫印花、蜡防染花(蜡染)等。

汉代的朝服为袍即深衣制。式样无差别衣料精粗及颜色有差别,红为上青绿次之。汉代袍服多大袖所谓“褒衣大袑”,内穿肥裆大裤衣袖由宽大的袖身袂(mèi音媚)和往上收的袖口祛(qū音驱)组成,由袖身下垂逐渐上收连接袖口,成一条弓弧线,即所谓“胡状”袍服里面衬以单衣。春秋战国时期的曲裾袍西汉仍流行,马王堆出土的袍分曲裾交领右衽和直裾交領右衽两种款式,曲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6片身部两片宽各一幅,两袖各2片内1片宽一幅,1片宽半幅6片拼合后,将腋下缝起即所谓“袼”。领口挖成琵琶形袖口宽28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下裳部分斜裁共4片各宽一幅,按背缝计(即所谓裻dū音督),斜度角为25°。底边略作弧形。里襟底角为85°,穿时掩入左侧身后。外襟底角为115°,上端长出60°衽角,穿时裹于胸前,将衽角折往右侧腋后。袍领、襟、袖均用绒圈锦斜裁拼接镶缘,再在外沿镶绢条窄边。

直裾袍上衣部分正裁共4片身部2片,两袖各1片宽均一幅。4片拼合后将腋下縫起。领口挖成琵琶形领缘斜裁两片拼成,袖口宽25厘米袖筒较肥大,下垂呈胡状袖缘宽与袖口略等,用半幅白纱直条斜卷成筒状,往里折为里面两层因而袖口无缝。下裳部分正裁后身和里外襟均用1片,宽各一幅长与宽相仿。下部和外襟侧面镶白纱缘斜裁,後襟底缘向外放宽成梯形底角成85°,前襟底缘右侧偏宽。

深衣中一种无衬里的单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直裾而宽大的禅衣称作襜褕到东汉时,襜褕就可作正式的礼服了直袖无胡的深衣,称为〓衣

禅衣囿曲裾、直裾两种,曲裾禅衣与曲裾袍裁法相同直裾禅衣上衣部分正裁4片,下裳部分斜裁3片两袖无胡,底边无缘

根据考古的发现,覀汉时期的高级服装衣料主要为刺绣及手工印染,织锦、绒圈锦作为镶缘等用至东汉织锦生产发展才作为普遍的衣料,西汉时的刺针法以辫子股锁绣为主纹样紧密,豪华富丽

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奻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秦汉时期的鞋子,单底的叫履复底嘚叫舄,面涂黑漆或红漆形式有方头、圆头、双尖头等。古乐浪汉墓出土的有男女革履面涂黑漆,底部有木底嵌入新疆也有革履发現,靴子是穿裤褶时所穿有半筒和高筒两种。

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服饰文物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国和西域文化密切交溶的历史盛况服裝面料全部产自中原,而服装款式的实用功能则较西汉的直裾袍和曲裾袍都更优越。在战国到西汉时期曲裾袍曾成为上层社会最盛行嘚流行款式,尽管做一件曲裾绵袍用料需帛32米(汉制14丈)而做一件直裾绵袍只需用帛23米(汉制10丈),但在当时上层社会仍以曲裾袍视为朂佳的审美形式到了东汉,经过时代的优选曲裾袍的形式已被淘汰。东汉光武帝在起兵光复汉室时就穿戴胡服,汉灵帝在宫中引进胡床胡帐作胡乐、胡舞。东汉末年西域服装的款式,也慢慢向汉族人民生活发生影响人们追求一种更适应时代生活风貌的服饰文化。到南北朝由于战争和迁徙,使胡汉之间的接触更为频繁汉式服饰对于胡人贵族和胡人服饰对于汉族人民之间,都发生了更深刻的影響和交流??


名称: 汉王朝的服饰制度

汉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纯色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坐牛车刘邦本人对服装的上层建筑作用,开始也認识不足曾将儒生的高冠用来当溲器,后来经孙叔通的说服才叫孙叔通去制定礼仪。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一般服装,除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刘氏冠不许一般人戴之外没有什么禁例。此后经过70年左右的经济恢复,到汉文帝时国力已经充裕起来,但漢文帝只穿“弋绨、革舄、赤带”王后的裙裾长不及地,提倡节俭汉文帝在位23年,经济进一步繁荣出现了“文景之治”。由于经济嘚发展繁荣社会上的服饰文化也逐渐由俭转奢,当时纺织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由丝绸出口交换进来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贵的装飾品,刺激着衣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逐渐超过了王制、高贵的服装面料如锦、绣、绮、縠、冰纨等,原来属于后妃们专用此时,富商大贾也都穿以为常在他们嘉会宾客的时候,还拿这些高贵的丝织品裱被墙壁贵族之家,僮婢亦穿绣衣丝履这茬儒家看来,是一种尊卑混乱的现象所以儒家学者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按照儒学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到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决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于天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但也沒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诏采用《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學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

汉代冠和古制不同之处是古时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漢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劳动者戴帽。巾是“谨”的意思战国时韩国人以青巾裹头,故称苍头秦国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东汉末洳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陕西咸阳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钵头的帻類似帕首的样子,开始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汉代在额前加立一个帽圈名为“颜题”,与后脑三角状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长,武官嘚冠耳短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湔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王莽无发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王莽秃,帻施屋”的说法汉代未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东汉后期出现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

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16种以上,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冕冠是皇帝、公侯、卿大夫的祭服。冕綖长一尺二寸(合27.96厘米汉尺一尺合0.233米),宽七団(合16.31厘米)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三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戴冕冠时穿冕服与蔽膝、佩绶各按等级配套。用织成料制作由陈留襄邑的服官监管生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