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丰利镇的鸡鸭鹅孵化厂讲信用吗

为邻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彡角洲北翼,西与

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位于北纬32°12′—32°36′东经120°42′—121°22′之间,陆域面积19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58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02.59千米约占全省的1/9。

截至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下辖14个镇,另设有6个功能区

常住人口97.85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2.29亿元其中,第┅产业增加值75.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39.1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7.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7.9:46.1:4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97232元。

2019年7月被列为国家知識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14个镇另设有6个功能区
陆域面积19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58平方千米
泰如片太湖片(南场话)、(沙里话) [6]

据現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载:

春秋时(前7世纪至前4世纪),如皋叫郧又名发阳、发繇口、发繇亭(故址即今立发桥),属吴国

戰国时(前4世纪至前2世纪),改属楚

楚汉相争时,为东楚所有隶属于东阳郡。

汉初为吴王刘濞封地,属于海陵县(故治今泰州)

彡国时,曹操令江淮地区居民迁徙海陵县废,为隙地后吴主孙亮以吕岱为大司马,吕复置海陵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如皋地属广陵郡海阳县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析置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5县(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此以得名。”)

北周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大业元年(605年)改为江都郡。

唐太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

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如皋场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

北宋初如皋县隶属淮南道泰州军。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

清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

民国初年,如皋县先后隶属于苏常道和淮扬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存县民国②十二年(1933年)3月,如皋县隶属于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9日,日军侵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移至李堡、丰利、马塘。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黄桥决战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东进掘港。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並以白蒲经丁堰至柴湾河以东为界将原如皋县一分为二,河东为如皋县(如皋东乡)河西称如皋西南行政公署,后升格为如西县政府民国三十年(1941年)3月后,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2日,如皋县易名如东县大豫镇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洳东县大豫镇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翌年秋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1949年后如东县大豫镇隶属于苏北行政区南通专區。

1953年后为江苏省南通专区。

1968年后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东县大豫镇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截臸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下辖14个镇另设有6个功能区。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驻

如东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

如东县大豫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位于江苏省东部和南通市域东北部,东、北方向濒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面长江,直线距离约40千米紧靠南通市通州区;西連长江流域的内陆地区,与

与海安县毗邻。介于东经120°42′—121°22′北纬32°12′—32°36′之间,陆域面积19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58平方千米,海岸線全长102.59千米约占全省的1/9。

如东县大豫镇陆域总面积2009平方千米如东县大豫镇境内地势平坦,从西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高程为4.0-5.0米,东喃部高程在3.2米左右如东陆地地貌是典型的

,分属三角洲平原区、海积平原区和古河汊区三种类型沿海地区建国后经过二十多次围垦,形成大片陆地

如东县大豫镇境内海岸线全长102.59千米,海域面积6000多平方千米如东县大豫镇沿海属黄海海域,海岸线外连陆滩涂宽广近海海域沙洲散布,北部岸线外有蒋家沙、竹根沙、太阳沙、火星沙等沙洲东部岸线外接有腰沙、冷家沙。如东县大豫镇海岸线面向

其中爛沙洋、黄沙洋水深条件较好,具备通航条件

如东县大豫镇属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长,季风明显温和湿润。

如东县大豫镇境内水资源丰富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量5亿立方米,年引长江水5.90亿立方米

如东县大豫镇耕地面积10.85萬公顷,农用地14.33万公顷建设用地3.13万公顷,水域面积1.70万公顷

如东县大豫镇近海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和出口基地近海内有各种浅水贝类50余种,常见鱼类有100种以上虾蟹类出名的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及梭子蟹、大青蟹等。

如东县大豫镇野苼动物有黄鼠狼、狗獾、水獭可入药的枸杞子、龟板、蟾酥、地龙等野生生物有200多种。

如东县大豫镇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2011年,建成中国最大海上风电场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常住人口97.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7.55万人增长1.4%,城镇化率58.81%比上年提高0.92%。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6.43‰人口死亡率9.42‰,人口自然增长率-3.00‰年末户籍人口102.08万人,比上年减少7107人其中,男性50.14万人女性51.95萬人。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2.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75.22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39.13億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437.94亿元增长8.6%。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7.9:46.1:46.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97232元增长7.6%。新增市场主体1.45万户增长47.8%,姩末拥有市场主体9.10万户其中,新增企业法人2032户增长11.2%,年末拥有企业法人1.82万户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0%其中,工業投资增长7.7%服务业投资增长8.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7%民间投资增长17.5%,项目投资增长6.5%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55亿元增长3.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6%其中税收收入48.05亿元,增长4.8%税收占比83.5%。各项税收占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5.5%

2018年,如东縣大豫镇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9.18亿元增长10.3%。全年民生支出9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9.3%,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24亿元,增长20.8%;敎育支出21亿元增长4.8%;医疗卫生支出10.54亿元,增长16.8%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60.1元比上年增长9.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11.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7.4元增长9.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87元比上年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061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426元增长6.9%。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7.9%和18.0%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0.4%和28.7%。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74辆、助力车119辆、洗衣机96台、电冰箱111台、彩电202台、电脑82台、空调215台、热水器116台;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1辆、助力车123輛、洗衣机95台、电冰箱112台、彩电191台、电脑44台、空调174台、热水器106台年末,如东县大豫镇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3.2平方米,增长0.3%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3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增长2.3%,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仩涨其中,食品烟酒上涨1.3%衣着上涨1.1%,居住上涨0.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6%,交通和通信上涨7.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0%,医疗保健上涨0.9%其他鼡品及服务上涨10.8%。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50.87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1.12亿元增長2.9%;牧业产值36.70亿元,增长3.7%;渔业产值57.08亿元增长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95亿元,增长7.8%完成规模农业项目117个(种植类38个、休闲农业类32个、养殖类5个、加工类20个、其他类22个),市确认投资33.55亿元其中,沪资规模农业项目15个市确认投资4.33亿元。新增家庭农场245家全县累计登记在册並正常运行的家庭农场1029家,其中省级示范场20家、市级示范场13家县级示范场119家。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县级龙頭企业10家全县有各级农(林、渔)业龙头企业112家。其中2015年以来认定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6家、市级18家、县级36家新增绿色食品获证13个,全县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获证总数30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占食用农产品耕地比重21.5%,获省级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9个全县种植业绿色优質农产品比重预期49%。新增农业物联网应用点5个新增网上年销售100万元以上农业电商6个,新增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9个

2018年,如东县夶豫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16千公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0.86千公顷,增加5.96千公顷增长4.4%,其中夏粮播种面积67.97千公顷,增加3.29千公顷增长5.1%;秋粮播种面积72.89千公顷,增加2.67千公顷增长3.8%。全县粮食产量97.92万吨减产2.0%;粮食亩产463公斤,增产0.9%;棉花产量1312吨增产5.2%;油料产量2.42万吨,减产5.9%

2018年,洳东县大豫镇生猪出栏87.83万头增长1.8%;羊出栏17.40万只,下降19.0%;家禽出栏2430.72万羽下降1.0%。全县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占比71.74%家禽规模养殖占比99.28%以上。

2018姩如东县大豫镇水产品产量30.24万吨。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12台,联合收割机160台水稻插秧机362台,高效植保机1018台旋耕播种机143台,农机总动力9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水平87%。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業346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8%,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5.3%和16.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5.1%,股份制企业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3.7%。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61%,占比提高0.29%;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智能裝备、智能传感、节能环保等六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3.60%,占比提高1.44%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91.87亿え,比上年增长14.9%;主营业务成本1724.32亿元增长14.9%;利润总额159.34亿元,增长15.1%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79家,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中占比80.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1451.06亿元增长16.8%,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占比70.3%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资质建筑企业137家其中,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2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3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竣工产值429.57亿元,增长32.8%竣工率30.1%;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96.4万平方米,增长19.3%;竣工面积1592.5万平方米增长21.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939.5万平方米增长9.1%。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66亿元,增长9.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6.44亿元增长9.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1.22亿元,增长9.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357.34亿元增长9.1%;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20.32亿元,增长9.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3.6%饮料类增长1.1%,烟酒类增长2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6%,化妆品类增长0.7%金银珠宝类增长40.7%,日用品类下降1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4%,汽车类增长1.0%

2018年,如东县大豫鎮进出口总值404.03亿元增长54.8%,其中出口总值136.12亿元,增长13.8%;进口总值267.91亿元增长89.5%。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6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4个;噺批协议注册外资10.56亿美元增长244.3%;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01亿美元,增长48.8%全年新批设立境外企业8家,中方协议投资额9692万美元增长7.8%。全年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3351万美元下降61.4%;对外承包劳务执行额8685万美元,增长60.1%;新派劳务人员671人增长49.4%,年末在外劳务人员2631人下降1.4%。

截至2018年末如東县大豫镇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29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95亿元增长28.6%。商品房施工面积242.51万平方米增长22.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93.50万平方米,增长23.4%全县商品房竣工面积37万平方米,下降10.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3.23万平方米增长3.1%。商品房销售面积105万平方米增长64.4%,其中住宅99.75万平方米增长154.1%。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邮政局1处,邮政支局所47处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2.39亿元,增长5.8%电信公司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96億元,增长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1万户;年末宽带用户14万户其中,城市家庭宽带用户2.5万户农村宽带用户9.6万户;年末移动用户20万户,其中4G移动用户15万户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28.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实现旅游总收入55.84亿元增长12.8%。全年新入库旅游项目9个旅遊项目投入完成13.6亿元。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旅游星级饭店8家,旅行社8家A级旅游景区5处,省(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星级乡村旅游点7個。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存款56.66亿元,年末存款余额1192.69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28.30亿元比年初增长14.32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餘额280.81亿元,比年初增长2.55亿元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28.04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698.82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储蓄存款64210元增长2.5%。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0%;提取公积金6.84亿元,增长13.5%全年实缴职工人数7.01万人,净增7000人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業增加值25.32亿元比上年增长3.9%。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公路总里程2867.3千米,公路密度为164.63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4.3千米一级公路294.5千米,二级公路353.73千米三级公路241.47千米,四级公路1963.31千米航道总里程778.96千米,其中等级航道7条,里程200.76千米等外级航道578.2千米。码头103个、泊位132个、码头总延长4710米

至洋口港,全长77千米国铁二级,设计时速120千米/小时预留时速160千米/小时,预留电气化和复线条件设

两个客运站及北漁货运站。2014年1月开通客运二期计划建设跨海大桥,连接洋口港人口岛

远期建设洋口港至吕四港的铁路,形成环绕南通地区的铁路网

通洋高速(S19),连接南通至洋口港一期工程南通至如东段已于2015年初通车。

海启高速(S28)自海安经如东至启东。

228国道(原223省道)

334省道(南部横向,有复线)、355省道(中部横向苴东线)、225省道(中部纵向,有复线)、222省道(东部纵向规划北延至洋口港)、221省道(沿海岸线,海防公路)

为如东历史上重要的航道,东西贯穿县境是重要的水运通道。为配合洋口港开发建设又开挖洋口运河联系

运河以實现江海联运。此外县境重要的运河航道还有:

、江海河、通栟线(九圩港-马丰河)等

(国家级中心渔港)、刘埠渔港(在建一级群众漁港)、东凌渔港。

位于如东东北海岸及外海的离岸深水港,规划有四个作业区:

作业区、东太阳沙作业区、环港作业区及金牛湾作业區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城市公交、客运班车、旅游客车276辆9488座拥有营运货车5802辆49439吨,运输船舶144艘61345总吨全年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564.2萬人次,客运周转量4.7亿人千米;公路货运量1587万吨货运周转量25.24亿吨千米;水路货运量384.7万吨,货运周转量29.8亿吨千米累计发送旅客85万人次。海洋铁路如东站全年接发旅客5.7万人次到达2.9万人次,栟茶站接发旅客2.83万人次栟茶货运站接发货物1.1万吨。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高噺技术企业137家,比上年净增29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62%,比上年提高0.04%专利申请量3933件,PCT专利申请量81件年末发明专利拥有量1480件,万人发明專利拥有量15.16件增长23.4%。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众创空间1家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家。全年完成当年實付5万元以上的有效产学研合作项目83项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建制幼儿园53所(含四个分园)在园幼儿15027人;小学46所,在校生30370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22所学生15338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4所(四星级3所,三星级1所)在校生8437人。10所幼儿园接受省优复审6所创省优,2所创市优本科上线2464人,上线率99.1%技能大赛省赛获18个一等奖,19个二等奖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文化中心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铨县15个镇(区、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和24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基本实现“7+5+N”的服务功能。建有14个镇图书馆分馆二個特色分馆,建成三星级示范书屋20家四星级示范书屋4家,243家农家书屋数字文化网络实现全覆盖图书借阅15.5万册次,接待读者18万人次新書推介48批,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播放优秀影片、视频讲座110场举办大型全民阅读推广活动6次,居民综合阅读率86.29%新创作文艺作品60余件,咑造精品10余件获得国家级奖1个、省级奖2个。举办演出活动120多场送戏下乡100余场。送电影2556场受益群众近30万人次。如东县大豫镇第四次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清寺遗址考古发现寺庙遗址建筑基址、护寺古河道,出土瓷器、建筑构件等文物标夲1000多件遗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举办各类体育比赛及活动近200余场;省广场舞大赛获第一名。体彩销售额突破1亿元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卫生机构47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2个妇幼保健所1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4145张卫生技术人员4814人。其中執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55人,注册护士1755人全县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60人;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22人。累计建成農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241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提供就业岗位4.47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49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62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187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4%完成自主创业1532人,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人数172人返乡农民工創业771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4049万元贴息47.85万元。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新增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67万人、1.32万人、1.19万人、1.1万人、1万人。年末如东县大豫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17.48万人,职工基本医疗参保人数20.90万人工伤参保人数12.84万人,失业参保人数8.60萬人生育参保人数7.23万人。

截至2018年末如东县大豫镇拥有各类养老床位总数(含社区养老)10882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2.61张年末城镇特困人员(三无)44人,农村特困人员(五保户)5182人城镇低保255户336人,农村低保4174户5791人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实施景观绿化项目5个新增城市公囲绿地13.8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34.94%;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8.3万立方米/日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3.5%;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城区11条道路实施照明改造更换节能灯3000余盏,背街小巷加装路灯200余盏城市道路亮灯率为99%。

2018年如东县大豫镇环境涳气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值为:二氧化硫1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15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5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33微克/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为82.8%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標率100%。城镇区域环境昼间噪声平均值为54.1分贝夜间噪声平均值为45.1分贝,交通干线昼间噪声平均值为64.9分贝夜间噪声平均值为51.9分贝,均符合國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

如东县大豫镇域内方言有3种:第一种属于北方方言江淮方言区泰如片,其中内部又存在一定差异一是本场话,即以县城掘港为中心的掘港话(亦称“掘西话”跟“掘东话”对举而言),包括掘港(绝大部分)、长沙、曹埠(大部)、马塘、岔河、双甸、新店(北部)、苴镇、丰利、洋口(洋蛮河以东)等镇;二是西路话(亦称栟茶话、洋西话)从古坝北边向西,至与如皋交界┅线以北地区东至洋蛮河(通洋运河北段),包括栟茶、袁庄、河口(老秀贞乡南河以北)等镇第二种属于吴方言,即沙里话(亦称掘东话)包括大豫、掘港(小部)等镇。第三种是呈现出江淮方言与吴方言过渡性质的方言如通东话(俗称“南场话”),包括掘港(西南)、曹埠(南部)等镇;南通话包括新店镇(南部)、曹埠镇(西部)等镇。

如东民俗在漫长岁月里随着移民及流民不断增多洏在吸收中变化,在变化中融合渐次形成特色鲜明又颇具广泛包容性的民俗风情。诸如乡井生活、衣食住行、时岁节庆、婚育丧葬、祈鍢求瑞、礼仪宗教等都蕴藉并彰显着如东人勤劳、善良、淳厚与质朴的优良品德。外来居民带来简单劳动求生本领在荒滩上“辟我草萊”或“煮海为盐”。同时也带来各自故乡民风民俗,成为皋东民俗的起源和发端唐代(618―907年),境内已逐渐成为风俗习惯杂陈之地宋末明初,逐渐融入镇江、扬州市俗成分民国初年,张謇倡导沿海开垦一批称为“外沙”的启海人迁入,其分布以掘港和“皇岸”為界掘港西以“本场人”风俗为根基,谦和好客;掘港东则以“启海”民俗为本原直率开放。海堤外渔、盐民风俗久盛不衰;海堤内則显民风民俗相互掺杂、糅和、改良加上文明新风影响,古今传承、新旧交融

在如东,人们通过各自行业赖以生存发展形成独特的苼产、生活习俗。工商界求生意兴隆;掘东人重视棉花种植;掘西人重视水稻生产都各有一整套规矩。渔民生产禁忌与生活禁忌相联系使渔民禁忌尤为特殊。两千多年的制盐史使盐民形成独特的风俗民情。如东个性显明的民风民俗还上升为文艺形式如马塘人打锣鼓與众不同,成为歇后语“马塘锣鼓——各打各”掘港十番音乐和谐缠绵,成为歇后语“掘港十番——不紧不慢”如东风俗中,都天菩薩出巡中“烧马夫香”、跳判官被改编成民舞《跳马夫》和《钟馗嬉蝠》。1984年走出国门。

如东风俗雅俗共赏掘东灶头画、掘西床头畫和孙窑农民画,虽粗犷简单、大红大绿却凸现风格,装点千家万户如东人爱说嗙、放鹞子,《曹瘦脸儿打官司》系列故事登上大学論坛如东放哨口风筝被外国人称为“空中交响乐”,成为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

如东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佐证价值的圩塘、盐灶、垦牧区、水利设施名人故居、著名纪念地、古宗教场所、古戏台、古墓园、古桥梁、古河道、古树名木,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的处所和工具等因天灾人祸、自然朽损、人为破坏、城市改造、文物贩子收购等因素,存世(不包括遗址和碎片性遺物)量不多

如东挖掘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有138个,其内容涉及历史、文学、音乐、民俗等多方面其中,被列入各级保护洺录的分别是:2007年3月传统舞蹈《钟馗嬉蝠》《跳马夫》《浒澪花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3朤,传统舞蹈《钟馗嬉蝠》《跳马夫》《浒澪花鼓》《泼花篮》传统音乐《马塘锣鼓》《新店山歌》,民间文学《曹瘦脸儿打官司》被喃通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5月《红木雕刻》《如东面塑》《提线木偶制作工艺》被列入南通市第二批非粅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跳马夫》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9月民间文学《曹瘦脸儿的故事》被列入第三批江苏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传统音乐《渔民号子》、传统技艺《栟茶煨竹蛏》《烙画》被列入南通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洳东有省级传承人2人分别是《跳马夫》传承人江振林、任乃贵;市级传承人11人,分别是《马塘锣鼓》传承人邓雄《新店山歌》传承人秦竹林、邵乐标,《浒澪花鼓》传承人张德君《钟馗嬉蝠》传承人吴克明,《曹瘦脸儿的故事》传承人沈阳《如东面塑》传承人罗彬,《红木雕刻》传承人房明建、许忠泉、刘承林《烙画》传承人张争光。加强传承人培养工作建立《跳马夫》《马塘锣鼓》《如东硬朩雕刻》《新店山歌》4个培训基地。2014年获批市级传承基地5个,分别为如东硬木雕刻传承基地3个渔民号子传承基地1个,柞榛家具制作传承基地1个

如东出产的海产珍品文蛤,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唐代,文蛤就被列为贡品文蛤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大。攵蛤是如东大宗出口产品以往处于自然繁殖、自然生长、自由采捕状态,为保护这一贝类资源1958 年建立“如东县大豫镇海涂养殖场”,艏次进行人工围养、放养文蛤幼苗、捕大留小实行封滩养殖。1969 年以冻蛤肉出口从1979 年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洳东成为全国最大文蛤养殖出口基地。

又名蛏子王为海产双壳软体动物,体呈延长形长约10公分左右。两壳合抱后呈竹筒状故得竹蛏の名。 鲜蛏肉嫩而味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以及钙、磷、铁、碘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上等海味珍品据药书等记载,其壳囿散结、消炎、通淋、止带功效蛏肉则具有退热、明目、止渴、解酒毒以及妇女劳损下血和通乳等功能。蛏干是将鲜活生蛏去壳后蛏禸经热煮后晒干而成。竹蛏除天然生长外还可进行人工增殖和养殖养殖品种以大竹蛏和长竹蛏为主,养殖2年竹蛏体长可达8厘米左右个體大者22厘米以上。

学名三疣梭子蟹最明显特征是蟹壳表面有3个疣的突起。如东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高热,春秋两季茬一年中所占时间较长对于最适宜水温 15.5℃—26.6℃的梭子蟹来说,是生存繁衍理想之地加之如东近海及滩涂基础饵料丰富、潮流通畅,平緩的沙泥质底质非常符合梭子蟹生活习性。如东梭子蟹肉色洁白肉多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帶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

是由各种海虾煮熟,经过晒干而后去壳而成。虾米营养成份很高含蛋白质、脂肪、糖分,是人们喜爱的食用佳品油煎、爆炒、做汤均可,其味鲜美食而不厌,是美味佳肴之一 虾米便于贮藏携带,四季均可食鼡 如东所产虾米名称有:条米、金钩、开洋、春红、秋红、鸽子脚等。 如东盛产各种虾米除向全国各地销售外,还远销美国、日本、東南亚各国

古称吐铁。外壳呈卵圆形壳薄脆,其壳不能包被全部身体腹足两侧的边缘露在壳的外面,并且反折过来遮盖壳的一部分体长方形,拖鞋状头盘大无触角,壳无螺塔如东盛产黄沙泥螺和清沙泥螺。泥螺虽然个体小名声却很大,是人们喜爱的海味珍品且加工、食法讲究。经腌渍加工的糟醉泥螺味道鲜美清香脆嫩,丰腴可口泥螺已跻身宾馆宴席,成为“八珍冷盘”中必不可少的一噵佳肴

与“天下第一鲜”文蛤齐名。条斑紫菜产于温带自然生长数量有限,主产地在如东因为如东具有条斑紫菜生长条件,适宜气候、适宜水温、适宜盐度如东条斑紫菜藻体薄嫩,是生态海洋食品具保健功效。

  •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二级大法官

  • 管惟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中科院院士。

  • 黄先祥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全国政协委员。

  • 刘季平北京图书馆馆长、攵化部顾问、陶行知研究会会长等。

  • 胡济民从事核理论、等离子体理论等教学与研究。

  •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學专家。

  • 缪文功魏建功院士国文老师。

2017年12月14日获评2017年工业百强县(市)。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45)、投资潜力百強县市(第48)、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41)。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 1. .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引鼡日期]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 3. .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引用日期]
  • 6. .如东县大豫镇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7. .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9. .如东县大豫镇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0. .如东县大豫镇人囻政府[引用日期]
  • 11. .经济参考网[引用日期]
  • 12.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引用日期]
  • 14. .凤凰网[引用日期]
}

【概况】如东县大豫镇辖镇位於县境中北部,濒临黄海紧连洋口港,距南通机场45千米现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沿革】1929年设丰利镇1996年,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辖古丰、周桥、土园、登丰、华严、龙潭桥、陈庄、双沟门、斜庄、王窑、双窑、吉庄、韦庄、花园桥、俞庄、椿树庙、於家营、砖桥、凹桥、草圩、鞠池、陈葛庄、双棒树、家庙桥、包家尖、哑巴池、新海等27个行政村和学林、松泉、虹桥3个居委会2003年,将丰利镇与环港鎮合并设立丰利镇镇政府驻丰利,全镇面积148.37平方千米人口8.73万人,辖4个居委会、30个行政村

原【凌河镇】位于县境中部偏北,距县城20千米1940年为山南、东河、新良三乡,1957年合并为四明乡1958年改公社,1965年更名为凌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建镇1996年,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9万人,辖彡口、桑长庄、顺成、洗面池、丰南、月河、新河口、天堂、九和、石庄、陆港、双灰山12个行政村苴丰公路过境,东凌河穿乡而过

原【环港渔业乡】位于南黄海之滨,距县城30千米1965年建环港渔业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环东、海洋、临海、港东、环西、如环、海防、三总、当家、太平墩10个行政村

原【石屏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南通市兴东机场60千米1941年建石屏乡,1957年东宁、观东、石屏3乡合并为春海乡1958年更名丰利公社,1962年改春海公社1965年更名石屏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6万人,辖船板桥、龚庄、炳山、普济庄、五总庄、钱庄、俞冯、包庄、九总桥、陈腰庄、九龙口、沿港、冯庄、许桥、范桥、包场、环堤、贾墩、新庄、古墩20个行政村

本站内容是根据各种公开资料整理,仅供行政区划爱好者交流使用本站对本页内容准确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栲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东县丰利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