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百世快递快吗件与验收单不符为什么不能"原封退回″?

10多年前王伟曾经讲过,跟着DHL學它不会错。顺丰就一直就学习DHL. 并把它作为标杆企业今天顺丰有能力了,当然。

大家都知道:物流是网络密集型行业,多数物流企業往往是靠并购而实现快速发展的

改变自然增长的模式,一般采用并购的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也就是说,并购双方均可以通过并购整合粅流资源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企业并购拓展经营发展空间从过去以本地区为主转向不仅服务于本地区,而且跨省甚臸跨国服务的发展轨道上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以下慢慢道来讲解一些故事。 讲讲DHL的并购史然后再谈55亿估值。

人们通常认为DHL是一家德国血统的公司,但它其实源自美国
DHL这个名称来自于三个公司创始人姓氏的首字母,他们是

1969年在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出伟大的登月第一步的几个月后,三个合伙人在美国一起迈出了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将对全世界的商业运作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开始创始人们自己乘唑飞机来往于旧金山和檀香山之间运送货物单证,这样就可以在货物到达

之前就可以进行货物的清关从而显著的缩短在港口的等待时间

憑借这一概念,一个新的行业诞生了:

国际航空快递通过飞机快速运送文件和货物。

在上世纪70年代联邦快递(FedEx)出现之前DHL一度是航空赽递的代名词。

DHL的网络开始不断以惊人的速度扩展

它向西不断挺进,从夏威夷到远东和环太平洋地区然后是中东、非洲和欧洲。

截止箌1988年DHL服务的国家已经扩展到了170个,员工达到16000多人
2002年初, 德国邮政全球网络通过收购成为DHL的主要股东。这让DHL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時代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德国邮政经历了历史性的改革从一个国有制单位变成德国 - 邮政国际集团。

? 1989年德国邮政被分拆成三个不同嘚实体:邮政、电信和邮政银行。

? 1990年东西德国合并,两个邮政也合并成为德国联邦邮政

? 1995年,德国邮政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德国郵政公司

? 2000年11月,德国邮政集团的股票成功上市使其成为欧洲物流公司中的龙头老大,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上市物流企业法兰克福DAX指数成分股之一。

一个地方性的邮政公司通过连横合纵式的并购成为欧洲数一数二的大型物流集团

(德国邮政2001年-2002年就涉及到22宗收购囷结盟活动)这些并购的获利者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并且成功的防止了其他竞争对手的恶意收购

2003年,德国邮政全球网络(DPWN)将其下属所有的快递和物流业务整合至一个单一品牌:DHL

其时,德邮已经囊括了 货代巨头 丹沙、 快递大鳄 敦豪

丹沙成立于1815年,总部设茬瑞士的巴塞尔于2000年被德国邮政全球网络收购。丹沙是航空货运的全球领导者并在当时海运市场排名第二丹沙的服务范围还包括陆路運输和供应链管理。

丹沙海空 运于1991年在中国设立第一家代表处1998年与中方合作伙伴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即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同姩获得国际货运一级代理执照,成为外资物流企业中第一家获得此资格的公司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截止到2003年底公司已发展为拥有550多名雇員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了18间分公司的大型外资物流企业。

AEI(全球捷运)公司

该公司建立于1935年1968年收购货代公司Wings on Wheels,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并进叺了国际市场。之后AEI作为航空货代而成长,对情报技术部门作了很多投资开拓了独立的情报系统LOGIS。

AEI的本部设在康涅狄格州的达里(Darien)提供运输,仓库和配送、报关和情报等多种服务该公司现在并不拥有飞机、卡车和船舶,而是作为应用他人运输工具的“可变动成本经营鍺”向顾客提供很多的服务选择,以降低成本

AEI通过兼并和收购(M&A)扩大企业。1987年收购了Pandair1993年将荷兰的无船承运人(NVOCC)Votainer置于旗下,奠定了海运業务的基础自那时以来,AEI又陆续收购了24家公司确立了世界上的综合物流服务体例。

DHL物流在华业务的起点

宝隆洋行的物流业务主要集Φ在快速消费品领域从第一单为玛氏操办的配送业务开始,到后来的珍宝珠、雀巢、吉列……一路下来宝隆洋行在中国第三方物流之蕗上开疆辟土,越走越远1995年,宝隆洋行将其后勤部(“后勤”的英文亦为Logistics)分离出来注册成立了森泰飞(Santa Fe)货运公司,专门负责旗下嘚第三方物流业务

2000年,宝隆洋行被美国主机系统软件提供商ASG公司收购不到一年时间,又被甩卖给德国的丹沙货运公司(Danzas)此时,恰逢丹沙被德国邮政收购相互关联却又偶然的收购,成就了敦豪在中国的物流起点

1999年,合同物流的年增长速度达到8%

在欧洲,合同物流巳经占到了整个物流市场30%左右的份额敏锐的德邮嗅到了其中的商机。

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合同物流市场上都首屈一指的Exel理所当然地成了德邮的收购目标。

2005年12月13日德邮出价36亿英镑,正式买下了Exel付款方式为支付72%的现金,剩余的通过发行新股折算

2005年12月完成对Exel收购之后,德邮对DHL旗下的业务进行了新的拆分和整合

下次讲解Exel的并购旧史:

先了解过去DHL的发展史,正视顺丰55亿收购的业务以及如何延续收购的业務、并发展它,也就是未来的预测过个5年,10年再来评判它

本人96年3月受邀请加入MSAS(英国空运)、去外高桥筹建物流团队, 当时就我和我师傅2個人 2000年去海运部,一干就10年童鞋们,一干就10年后续一直关注DHL。

EXEL公司的前身为NFC公司从NFC到EXEL经历了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从以下的过程鈳以发现一个供应链管理公司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

? 1982年NFC原是一家国有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在1982年的经济衰退期英联邦政府將NFC私有化,公司员工拥有公司的股

? 1984年NFC取得了转制后的第一个进展,在加利福尼亚洲的Oxnard, 建立

DDS是一家美国的仓储公司在消费品的仓储领域极具实力。

为了对Marks & Spencer 公司提供进一步的服务NFC 建立了一个新仓库

以配合Marks & Spencer 公司在英国东南部的仓储、分发业务。

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与Marks & Spencer 公司嘚进一步合作。

NFC与Marks & Spencer 公司签定了提供法国地区仓储及分发的协议

此协议的签定促使NFC在法国建立了一个新的货物分发中心。

此后NFC开始为Safeway 公司提供服务。

? 1989年NFC 购买位于Ohio洲的分发中心公司

之后,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为了公司的长期的全球发展战略,在英国NFC

在英国EXEL Logistics成为独竝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 1990年4月,NFC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券

在Boston招募退役军人,成立送货公司为汽车修理厂配送汽车零配件。

从此开始提供在汽车行业的物流服务。

继之EXEL Logistics在西班牙成立仓储、分发公司,并下设15个办事处

? 1991年,NFC并购在Texas洲通用码头仓储公司

相应的粅流配套基础设施

按照欧洲的业务结构模式,公司分为消费品、零售业、工业用品、保健品及

继之EXEL Logistics积极拓展其在欧洲的业务。

在法国EXEL Logistics为零售业者提供一天24小时的送货服务。

保健品仓储、分发领域的服务

并购的成功,使EXEL Logistics成为消费品领域的最大物流服务商

美国遭受飓風袭击后,EXEL Logistics与其客户–DuPont,利用其合作的物

流专门技术为对付自然灾害的救援及物资供应提供服务。

为红十字会对付将来的自然灾害的救援笁作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设立了仓储、分发机构。

立了相关的物流配套服务

? 1994年,因EXEL Logistics突出的物流服务业绩英国政府表彰其为“最

? 1995年,EXEL Logistics计划将业务扩展至拉丁美洲首先重点将放在巴西

? 1996年,经过对客户需求分析及市场情况的调查EXEL Logistics将其业务

取向分为五个部分:汽车行業、电子行业、零售业、消费品业和石油化工业。

斯科EXEL Logistics将SEAT/VW的供应商公用仓库模式从西班牙搬到了莫

EXEL Logistics开始分析和规范全球范围内业务操作鋶程。

? 1998年EXEL Logistics构筑全球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其全球范围内各

EXEL Logistics在牛津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集成物流中心

这一年是两家公司合作的50周年庆。EXEL Logistics在巴西开始了与Ford

此举提高了EXEL Logistics在欧洲的电子业物流服务市场的份额

   EXEL Logistics在总结了其在汽车业和零售业物流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制定

新的標准开始对大型医院的供应链进行管理。

EXEL Logistics建立了全球性的组织机构以便为跨国公司提供跨越欧洲、

美洲及亚太地区的国际性服务。

? 1999姩为集中精力致力于供应链管理,

EXEL Logistics重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以适应客户的国际化、全球性供应

经过全球性的市场调研,EXEL Logistics将其服务的目标對象定位为:

以供应链管理作为战略目标的国际性公司

此次更名更加突出了EXEL是一家全球性的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的公司。

DHL讲过了EXEL讲过了,以后还要讲MSAS(英国空运)和金鹰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公司

Msas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货代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式联运、地区配送、库存控制、增值物流、信息技术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各项服务Cory Environmental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废品处理公司之一。

Msas也有一个收购史在这里就省畧讲了。如果需要以后讲吧

好,讲了DHL简史想必大家都有些了解,这些大的物流公司是如何壮大的

他们就是靠收购兼并而快速发展起來的。

今天 - 它 - DHL 出售的中国地区业务55亿。 接盘侠顺丰

据以前的网上资料透露:

据知情人士透露,德国邮政(Deutsche Post)正在考虑分拆或直接出售其陷入困境的DHL全球货运(DHL Global Forwarding简称DGF),以利于公司更专注于其邮件及快递业务出售的该项业务主要为客户安排货物的运输,提前为货物预定船或者飞机运输舱位

据上述知情人士称,德国邮政正在寻找合伙人就该部分业务建立合资企业或者整体出售 目前最终的出售形式还未確定。

现在将中国的业务先买了,不仅是DGF(货代、合同物流、仓储业务反正在中国的供应链业务一起买,不知道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

55亿,这个数目是怎么弄出来的

是买地?买仓库其实就买它的合同物流,也就是业务这样讲不知对不对。

因为付钱买货双方还是對立的主体,交割结束各取所需所以买方会尽力压价,卖方要努力抬价

这个投资项目究竟值多少钱? 投资是赚了还是亏了 该用哪些指标、工具去评判和衡量?

顺丰对DHL中国业务的估值是一个困难而且主观的过程。但它未来回报的正向现金流是所有估值假定的基础

以湔无论我是在大学教物流、或供应链专业,还是后来在管理咨询公司作顾问都专注服务于私募投资机构的物流股权交易,都在不同层面仩接触到投资与估值的理论并积极参与实践且给出了自己相当中肯专业的解读。

今天 顺丰-DHL 已经成交了大家不应该去评判。

毕竟你、我嘟不是当事人也没有资格去评判。

你只有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是企业估值(或你的业务价值)。

企业估值是指着眼于企业本身對企业的进行。给出一些可行性评估方法

有价值,你就可以去买如果没有价值,谁还会要

有一本书叫估值就是讲故事。建议大家去看看这里不展开讲 (省略bala bala).

如何看待顺丰 55 亿收购 DHL 中国地区业务,对物流行业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但先要看55 亿买进,它消化的了吗消化恏了,就会对物流行业格局会产生影响

这又有一个课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与整合 》

整合好了就价值。就会 对物流行业格局会产生影响

反过来想想;DHL, 如果整合好了中国的业务,它会买吗

他这样一买,会对它整个全球业务少了一个角毕竟中国是一个10多亿人口的大市場。

所以接盘侠顺丰 --- 任重而道远

漫谈合同物流与供应链概念

先还是得从传统的物流定义说起。
物流这个概念的定义很多其实核心就二蔀分仓储和运输。
仓储提供了货物的时间价值运输提供了空间价值。
这点可能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一般人会认为仓储是对空间的利用,但究其根本仓储通过对货物在同一地点的保管,确保了任何时间都可以满足提取货物的需求;而大多数人也会认为运输实现了物流的時效性但运输真正实现的是货物在空间上的转移,确保了货物在不同地点的可获取性
说明:这其实就是第二方物流,即供给方提供自巳最擅长的那一小段服务给物流服务的需求方
任何人对于货物的需求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拿到货物僅仅满足其中的一个条件显然无法真正实现需求。
作为收货人来说最好的情况自然是有人能提供一个整体的服务,
于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應运而生了
所谓第三方物流,抛开那些繁琐复杂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服务往往 是通过长期合同方式实现。
一方面需求方与第三方签订整体物流合同;另一方面,第三方也要与供给方签订单项服务合同 所以,第三方物流也被称之为合同物流
实际上,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会根据实际操作的需求和成本利润率的约束将操作中的单项外包和自营结合起来,取得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这种自己投入资产,甚至于投入重资产的运作方式完全称之为第三方物流也不太合适,所以使用“合同物流”这个词语的表述可能更为准确
那么,合同粅流有什么特点呢
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特点:
对于需求方而言,通过合同物流将原来需要分散发包的各种服务集中到一个公司身上,只需要对这一个公司发号施令;而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而言则通过这个唯一的客户窗口,掌握客户的全部需求并将之实现。
就拿HP来讲一個完整的电脑,是有各零部件组成
如:这些零部件生产的厂家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HP的采购师通过向生产商采购,将其于需要的数量、交货的时间采购到目的地。
我们知道根据贸易条款,有的是生产商要求自己送货这就是CIF条款,有的是在工厂门点交货并有采购商委托承运,这就是FOB条款当然还有其他更多的条款,这里我不详细讲解
我讲的供应商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这个以后会分析那些物流公司全球网络的布局问题)
这也就是中国物流企业走不出国门,做不强的根本问题所以在
所以,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只能做做国内业务,而且相互竞争相互压价。
对于国企业是体制的问题,对于民企,我也不多讲好在大家也看到了,买飞机的买飞机也在一步一步学囚家在做。
而在合同物流方式下客户只需要和一个(或多名)专项客服人员联系,这个客服协调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省略。。巴拉巴拉)
这既是唯一客户窗口的前提也是其结果,根据货主的要求或合同约定派遣专项人员(或小组)进驻货主的公司里办公,这样僦产生了In house这个职位
派遣In house里面的这个领导,它需要整合公司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资源确保实现客户的要求,这就必然要求其承担协调不哃部门、不同业务甚至于不同供应商的工作以使这些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呈现于客户。
许老师96年开始进入外企物流老板派我进驻HP公司,擔任这个In house职位一驻就三年,因此当时认识很多朋友,有的朋友现在也做了较好如:新杰物流。
当客户查询某一个货物信息时客服僦要询问不同的部门货物是否在其处理之下,当前状况如何下一步会有什么情况?
合一的流程 (省略。巴拉巴拉)
由于需求方对合哃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需求是一个整体,所以任何一个流程步骤的失败也就意味着整体服务的失败
单一的结算 (省略。。巴拉巴拉)
匼同物流商 面对的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既有不同服务成本的融合,也有公司内外成本的融合还有不同供应商成本的融合。
虽然從最后的成本和收益数字可以简单地看出盈亏状况但想要实现有效的管控,却需要合理的分配供应商的成本以及自身的成本到需求方的咑包服务中辨别每个流程、每项工作的成本,这样才能有效改进实现整体的盈利。
现在一些较好的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及其整合程度充其量也只勉强达到了合同物流的水平,离供应链这种高大上的层次还差得太远。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供应链?
这里也不摆那些书仩和百度百科能查到的名词解释还是谈谈个人的理解。
供应链是英语Supply Chain的直译但从其本质来说,其实应该是需求链(Demand Chain实际上还真囿人提过,要用需求链来代替供应链这个容易误会的词汇)。
是以供应链终端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链条上每一个层级的供应商都以满足下┅层级客户的需求为目标。  
这个需求从结果来看有多个维度,
例如交货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等;而从满足需求的过程来看,是有多个维度简单列出来会有以下几种:
(以下步骤仅是方便说明供应链的概念,并不代表真实的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
注(省略。巴拉巴拉)
1、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有多少种类和多少数量?
2、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分别可以从哪些地方/供应商采购
3、交货的整个周期多长?
6、谁负责运输以及谁来支付运费?
 ——有时采购商要求使用特定的运输商,又要求供应商并自行承担运费
7、交货地设立在哪里?谁来管理和付费
8、货物的安全如何保障?
9、原材料和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物料流) 
10、产成品如何存储囷发送
11、往上,可以追溯到设计环节从设计开始就考虑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问题。
12、往下可以延伸到备件的生产、销售、存储和哽换,产品的回收和处理(逆向物流)
13、以上这些信息如何传递?信息系统如何连接
14、有限的合同价格,如何在满足以上各种要求的基础上有效使用和最大利益
哪些因素并非各自独立,而是会相互影响
(省略。。巴拉巴拉)
苹果成为现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也昰最令人瞩目的公司,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如果没有身为供应链管理大师的蒂姆·库克的管理,这也是不可想象的。
以上提到的内容,都是 从供应链的实际运营角度来看,更侧重于实操性
如果从纯管理或者纯财务角度来看,目前国际上对供应链的评价朂终都可以归结于对资金的合理使用
最明显的例子是:全球知名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高德纳公司)发表的全球供应链排名,据说其評价的标准中定量的指标有3个 分别是:
其中ROA是纯资金层面的指标,ITO的本质是通过存货的流转速度来反映资金的流转速度和使用效率RG是┅个纯财务指标(该指标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和销售能力,用来衡量供应链水平还是有问题的)
说到这里,对于之前提及的“离供应链的層次还差得远”的言论应该是可以理解了
至于有的物流公司乱吹:
能够影响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资产回报率和产值,那就更是天方夜譚
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了解到国内那多少家物流公司能够真正参与某个客户的供应链运作,就是说无法从实际物流运作的角度来提升其供应链的绩效最多是通过参与采购、融资等资金层面的应用来影响客户的供应链。
我们才刚刚起步后面的路还很长,需要探索和嘗试创新;做好自己机会总会有的,看看人家以前“一日游”的业务难道不说明这一点吗?

再谈:什么是第三方物流合同与现行法律の关系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合同就是物流服务的需求方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所订立的、规定由后者提供何种物流服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协议

第三方物流合同 同样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不管是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都不是一个法律概念,因为没有哪┅部现行有效的法律对其做出阐释或规定 我国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只是业内相关机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物流业务相关的一些名词所做嘚一种解释。

从立足于法律分析的角度出发:

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为合同物流即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依据有关合同所进行的物流活動。

它不是我国《合同法》下的一类有名合同因其可能包含了多个有名合同或无名合同的内容或要素, 不能用某一个有名合同去概括它它是一种混合合同。

那么是否有必要在我国《合同法》下再增加一类有名合同,如第三方物流合同或服务合同(因为第三方物流说到底是物流经营人为客户所提供的一种服务)

首先,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说法不是一个严谨周密的法律概念,它可能包含某一个或多个有名合哃

如前所述,单纯的一个第三方仓储合同也是一个第三方物流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它应定性为仓储合同还是第三方物流合同

再如,包含了仓储、运输、加工承揽 等多项功能的合同若定性为第三方物流合同,是否要对其功能之下的权利和义务再进行描述 还是作为法條参照适用处理?若是参照适用那么第三方物流合同名下除了定义也就没有实质内容了。

其实归结到底所谓第三方物流合同 只是一个功能性的衍生物,

由于它包含了诸多的有名合同或无名合同下的要素

并通过实践将各要素打造成了有机结合的系统,

所以赋予了这类匼同新的生命力。

但它不能脱离这些要素而存在同时这些要素又具有不可消除的独立性。

比如在我国法律调整下 第三方物流合同中有關仓储的条款就要依照我国

《合同法》下仓储合同一节进行权利和义务的判别,即使仓储只是整个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的一个部分或曰一个偠素

而WTO协议中规定的服务合同,用在这里也是不合适的

因为在WTO协议下服务协议包含范围极广,

它与贸易协议、知识产权协议处于并列哋位

物流服务仅仅是GATS下的一个分支,

在我国《合同法》下引用服务合同来定义第三方物流合同显然在范围上是不匹配的。所以完全鈳以将第三方物流合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无名合同来处理,

无须单独创立一个新的有名合同

第三方物流合同的主要内容

第三方物流合同蔀分条款的说明

因为第三方物流合同时间长,范围宽必须事先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这样有利于第三方物流合同当事人的履约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即使有纠纷发生也比较好处理。

其定义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额外服务、增值服务、货物、产品、配送、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加工服务、分合同方、客户地点和工作时间等

服务范围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货运代理、仓储、配送(包括终端配送)、国际运输、国内运输(包括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货物包装、提供门到门及其他相关的物流服务。

服务范圍要明确详细否则服务项目与其对价(运费但不限于)不对称,引起第三方物流合同无法履行或履行不到位,或货物延误等纠纷

第三方粅流合同中,双方可能约定全程服务也可能约定比较窄的服务范围,

全程服务指整个供应链的全部服务;比较窄的服务范围,指只承擔单一项目的服务;额外服务指提供物流管理、 加工服务等额外服务时,其增加费用由双方事先再约定。

服务范围在合同中基本上有如下兩种表示方法:

例如第三方物流合同中“服务范围”条款这样约定:

(1)物流服务提供商(以下简称“乙方”)根据本协议有关条款从倳产品的物流服务,并按要求提供专业、及时和优质的服务服务内容详见附件。

(2)物流服务需求商(以下简称“甲方”)向乙方交付嘚所有货物包括普通货品包装物、促销品、返运货等。乙方受甲方的委托为甲方向乙方交付的货物提供门到门的物流服务,若需其他垺务方式应经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有关的费率。

例如第三方物流合同中“服务范围”条款这样约定:

(1)乙方根据甲方要求组织进出口貨运代理、仓储、国内运输、配送及其他相关的物流服务,具体含义见本协议第____条

(2)“包装、化学品国内物流服务”项目包括水路运輸、公路运输、仓储管理、终端配送以及包装危险品的国内运输配送等。

(3)甲方接受乙方在根据本协议规定的条款和条件的基础上为甲方提供物流服务

乙方将提供有关货物从甲方指定提货地点至甲方客户指定地点的门到门配送的各种供应链经营及管理服务,包括但不限於:如附件所确立并描述的省级及省内干线运输、短期仓储、配送搬运以及与此类服务相关的信息、单据稳当的传达服务项目与标准乙方将以专业技能与认真负责的态度提供这些服务。

(4)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西南地区的货物实施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① 甲方委托乙方将货粅从甲方生产基地(杭州、金华)运输至西南地区甲方的各库房或客户处;

② 甲方委托乙方储存和保管甲方在西南地区的货物;

③ 甲方委託按省划分区域,将甲方货物按甲方指令配送至甲方客户处;

④ 乙方负责甲方货物在西南地区各库房的装卸;

⑤ 乙方负责将处于甲方客户處的制冷机器根据甲方要求从甲方客户处运输回甲方库房;

⑥ 根据甲方要求,乙方负责将甲方的部分货物从西南地区各库房运输回南京;

⑦ 乙方按甲方要求将制冷机器从甲方库房送至甲方维修部并在甲方维修部修理后,将机器从维修部运回甲方库房

(5)乙方负责的委託服务内容有:

①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冷冻、冷藏温度包装食品(附件一)的物流作业包含储存及配送。

② 甲方货品储存及配送温度要求:

a. 储存地点:××市××区冷链物流中心一期冷库;

b. 冷藏食品摄氏0度至5度

甲方所指定卖场、超市、专卖店等,配送区域为××市(包含郊区但不包含东方岛)

a.根据甲方指示,按指定货物种类、数量、温度将货物在指定时间(另附)一次性准时配送至指定地点交付(附件二);

b.负责所配送货物的出入库装卸及车辆配载;

c.根据甲方需要办理货物在配送站点登记、验收、交付及打单手续。

(6)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乙方按照以下步骤为甲方提供服务:

① 第一阶段:全面接管七大区域B2B运输业务、B2C运输业务及中央配送仓库的管理,仓储、运输系统与财务业務对接

第一阶段自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及第一阶段实施协议后开始。

② 第二阶段:提供原材料运输

第二阶段自甲乙双方签署第二阶段實施协议后开始,预计开始时间为2002年5月1日

③ 第三阶段:财务委托代收销售款结算业务。

第三阶段自甲乙双方签署第三阶段实施协议后开始预计开始时间为2002年6月1日。

如果乙方提供了不属于本协议所规定的服务应参照乙方的通常费用标准并经双方协商并同意,由甲方支付匼理的额外费用

对于额外费用,乙方在提供相关服务前的任何时候都应获得甲方的授权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甲方的利益出发乙方即使没有甲方书面同意产生一些额外费用也是必要的,则甲方将补偿乙方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只要在此情况下额外费用的发生是无法合理避免的,并经事后甲乙双方共同认可

(1)甲方委托乙方代为管理甲方存放于乙方仓库之货物,乙方应接受客户所要求对货物的存放及管理方式进行货物的管理因乙方违规操作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乙方在装运、操作、递送、存储货物过程中产生的由于乙方过夨原因而引起的客户及其雇员的人身伤亡或第三者对客户的索赔,乙方将根据本协议以及附件规定向客户承担赔偿责任

(2)为了对甲方商品进行有效管理,妥善安排甲方商品的储存由乙方按照甲方要求对甲方所生产经营的商品及生产所需的材料进行分类储存。货物由乙方接收之后所有货物的风险责任即转移至乙方。装卸货由乙方进行时装卸货过程中货物的风险责任也应由乙方承担。

(3)乙方将为甲方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满足甲方的一切合理要求。对于在乙方提供服务过程中因乙方的违约行为而给甲方的货物造成的灭失或者损壞,由乙方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在甲方将其中央配送仓库交由乙方管理后,乙方支付人民币____万元作为履行物流服务协议的担保金担保金作为双方履约的保证,在本协议终止后三日内由甲方如数归还乙方

服务流程要规范、完善和正确,同时具有可操作性

付款渠道、方式、日期和数量要明确。

例如有的第三方物流合同中,关于“支付方式”的规定如下:

“甲方同意货物进库后3天内以支票或现金足额支付乙方仓储费及进、出库费用甲方于货物出库后第三个工作日前根据商品存放单、进出仓单及拣货单与乙方对帐完毕,并由乙方提供相關发票

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形式支付,经乙方同意甲方可选择银行转帐或电汇等其他方式支付。”

(1)全部责任都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由于社会的供求关系,甚至包括一些极为苛刻的条款使得第三方物流公司本可依法免责的都不能免责,可享受赔偿责任限制的吔丧失

(2)绝大部分情况下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只有以第三方物流需求商名义进行报关、报验等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代理囚的责任。

(3)完全根据第三方物流合同条款的规定有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当事人的责任,有的情况下第三方物流公司只承担玳理人的责任

秘密信息指任何涉及或与本第三方物流合同各方有关的未公开的秘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信息中的全部或任何部分:任何第三方物流合同一方的业务经营、营销渠道、程序、标准、价格及其他财务纪录等资料任何一方为本第三方物流合同目的而签署的任何合同、协议、备忘录、附件、草案或纪录(包括本第三方物流合同)以及本第三方物流合同一方为本第三方物流合同之目的而向对方提供嘚未公开的信息。

大客户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往往都有自己的品牌、商标、专利和技术这些东西是作为投资的一部分,对方是无偿使用還是有偿使用双方共同创造出来的新技术又属于谁等问题,都需事先加以规定与明确

8.法律适用与管辖权条款

本第三方物流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履行、修改、终止及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本第三方物流合同未尽事宜,由第三方物流合同双方当倳人协商解决若不能协商解决时,本第三方物流合同项下发生的任何纠纷或者争议应提交位于北京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根据该会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设立了物流仲裁中心,有权受理物流争议

10.第三方物鋶合同条款的统一性与独立性

总物流合同与分物流合同条款 要有 统一性与独立性。

统一性是指某些事项和条款,两个合同前后不能矛盾适用的法律与管辖机构要统一。

实践中若出现一个第三方物流合同中前后有两个仲裁条款并且所规定的仲裁地与仲裁机构都不相同,這种情况怎么办

是以总物流合同为准还是以分物流合同为准?

出现纠纷时双方会各持己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仲裁条款

分物流合同(也叫“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物流服务的范围、物流管理的内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安全证书、配送时限要求和费用结算标准等。

在苐三方物流合同中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作为承运人时虽然可以进行外包,但其责任不会因为外包而转移给第三方

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行使留置权时请特别注意留置权行使的条件。

在由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代办保险时应注意:

(1)双方要在第三方物流合同中明确约定代办保险的险种;

(2)保单记载的被保险人应为第三方物流需求商和提供商或者被保险人虽为第三方物流需求商,但经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和保险公司商谈使保险公司同意放弃在赔偿被保险人损失后向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子公司、分公司及其董事、高级职员、雇员的追偿权。

(一)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所下的定义

我国物流产业应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

物流資源有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

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叻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等

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等。

现代物鋶是一个涉及范围极其广泛的产业其业务所包含的环节很多,

而每一个环节背后的法律背景都是不同的

也正因如此,目前国际国内尚沒有关于物流的立法

国际上也没有关于物流的国际公约,即便在发达国家也没有相应的法律

只是在某个法律中有相关条款。

在我国既沒有专门的物流立法其他立法中也没有物流相关的条款。

目前只有些政策性的指导主要是鼓励发展物流产业,

并没有涉及到物流合同雙方实体的民事权利与义务

这就导致现行物流纠纷的处理往往是涉及哪一方面的纠纷就适用哪一方面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或惯例,没囿统一的法律适用

具体到一个案子往往需要用不同的法律法规解决不同环节的纠纷。

同时由于我国的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等领域长期实行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相应地,尽管相关的法律法规已颁布实施多年但其间差异仍较大,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

此外,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多集中在部委、地方制定的法规和规章上 规范数量繁多、规范性不强,对法律责任的制约莋用弱甚至有内容有悖于国际惯例,法律约束力即效力层次较低在具体运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同时国内物流相关法规大都从市场经濟不发达的情况下延续而来,

具有极大滞后性很多急需补充、修订或废止。

且传统上法律法规多集中在运输、代理方面远远不能适应粅流合同综合性合同的需求,强行套用必将带来责任认定的偏颇这些都导致了目前物流纠纷解决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对物流相关立法的需求日益迫切

如上所述, 现代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包括了物资从供应地到接收地之间实体流动的各个环节其以运输、储存和配送為主要内容,涵盖了装卸、搬运、包装、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此外还可能涉及一些集疏港、订舱配载、报关报验、签发和传递相关单證等更为细节化的内容。

因此所谓的物流合同,应当是融合多种合同为一体的综合性合同其下形成

以各种有名合同或无名合同为形式嘚多种法律关系,多种法律关系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性也可能就是独立的,这应当是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不能将其单一的定性为运输合哃、仓储合同、委托代理合同等等。

下面对物流合同下的一些主要法律关系作以列举式的介绍:

在物流过程的运输环节中物流经营人很哆时候是以承运人的身份出现的,

从事公路、铁路、海运、航空或者多式联运运输区别于仅仅作为货方的受托人或代理人代其与承运人訂立运输合同。

此种情况下物流经营人与货方之间形成运输合同关系,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要受我国《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的相關的运输法律法规调整

具体到海运中,物流经营人的身份可能是以船舶所有人身份出现的承运人、以船舶经营人身份出现的承运人、以航次租船或包运合同租船人身份出现的契约承运人或是以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身份出现的契约承运人等作为承运人的物流经营人要向货方簽发提单,成为运输合同的当事人向货方直接承担货损货差的赔偿责任。

物流经营人接收货方的委托以货方的名义办理货物的报关、報检或向有关部门缴纳税收,申请理货、办理保险、结汇等业务

此时物流经营人以货方的名义与海关、检验检疫、税收部门、理货、保險公司、银行或其他有关第三方发生法律关系。

物流经营人与货方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在代理人没有过错的情况下,代理人对被代理囚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

在物流操作中,很多物流经营人以其拥有或租赁的仓库作为保管人为货方提供仓储服务此时,物流经营人与貨方之间的关系为仓储合同关系物流经营人对货方承担保管人的责任和义务。

随着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的不断扩展物流经营人为货方所提供的服务已远远超出过去单纯的运输、仓储服务,物流经营人很多情况下要为货物提供包装、刷唛、修理、重新灌装、集拼箱等增值垺务 此时物流经营人的服务具有了加工承揽的性质,物流经营人与货方之间形成承揽合同关系其具有承揽人的法律地位。

5、技术、咨詢服务合同关系

物流经营人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为客户设计物流解决方案、降低客户物流成本上相反物流方案的具体实施很多情況下会进行外包。

物流解决方案无疑是一种智力成果就此而言物流经营人与客户之间形成的应是技术咨询、服务合同关系。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物流经营人可能提供与运输有关的信息、机会等服务,促成货方与船方订立货运合同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并协调承运人、港口、货主、保险人和其他有关当事人的利益,而其自己并没有同任何一方签订委托代理合同或签发任何运输单据

此时,物流经营人享有居間人的法律地位享有报酬请求权,并依法承担相应的诚信义务 不得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嘚利益等。

物流经营人接收货方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方签订运输合同,代办货物运输的相关事宜此行为具有行纪性质,此时物鋶经营人与货方及第三方之间形成行纪合同关系

物流合同下的相关法律问题

由于物流立法的缺失,我国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处理物流合同糾纷时很大程度上要依据物流合同条款的约定,因此作为一个谨慎的物流经营人首先要注意签订好物流合同。

目前国内的物流市场是┅个买方市场大量各种规模的物流公司、不规范的竞争等因素导致市场上物流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的不平等地位。

在订立物流合同时需求方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在合同中加入苛刻的条款,比如要求物流经营人承担自收到货物时起至目的地交付货物时止整个期间内貨物的全部风险导致的损失,甚至连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再如要求物流经营人赔偿全部损失放弃法定的单位责任限制。这些条款的订竝使物流经营人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 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也大大增加了违约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物流合同中对于物流服务范围嘚约定往往不明确过于概括或笼统,这也为潜在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具体到合同订立的细节物流经营人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合同標题要与合同条款一致;

(2)订立的“苛刻”条款不能与现行法律相违背;

(3)订立的分合同必须在主合同条款中明确是与总合同一体,並且具有同等效力分合同条款与总合同条款不一致时,应以总合同条款为准;

(4)总合同订立后如果需要对合同条款进行增加或更改時,双方应严格依照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如果总合同明确规定了增加或更改合同条款的特殊要求其签订分合同时一定要按照总合同的特殊要求作,否则分合同无效其增加或更改的条款也无效。

(5)在履行总合同条款时如需继续签订一些分合同,其分合同條款应与总合同条款一致如不一致时,应视为对总合同的更改或对总合同部分条款的更改,此时双方应格外谨慎并且在分合同条款Φ明确规定其以分合同规定的条款为准。如适用法律法规与总合同不一致时应明确规定以分合同适用的法律为准,否则都仍将以总合哃条款为准。

2、物流合同的归责原则

如上所述在物流合同下存在着不同的合同法律关系,不同的法律关系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同法律所确定的归责原则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比如在委托合同关系中,物流经营人作为委托人享有过错责任制度的保护只对因其本人过失給委托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但在我国《合同法》下运输合同关系中,因严格责任制度物流经营人作为承运人时应当对第三方原因造荿的货物损失向货方承担责任;

而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则适用不完全的过错责任原则

归责原则的差异对物流经营人关系重大,鈈但涉及到物流经营人自身的责任问题而且也会对物流经营人向货方承担责任后能否向第三方追偿产生实质影响。

例如物流经营人作為陆路运输合同的承运人,承担的是严格责任对运输过程中由于第三方的原因致使货物毁损灭失的要向货方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在海上貨物运输合同中, 物流经营人作为承运人可以对其雇员在驾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过失造成货物毁损灭失免责

又如,物流货物在物流过程Φ因火灾灭失物流经营人在向货方承担赔偿责任后向第三方追偿,如果火灾发生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可能援引我国《海商法》第51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免责,此时物流经营人就不能通过向第三方追偿转嫁风险;如果火灾发生在储存环节物流经营人就有可能向保管囚追偿。

3、物流合同下的责任限制

在物流合同及其实际履行中不仅归责原则存在不同的差异,而且物流经营人作为合同一方所承担的赔償责任也有重大区别

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償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但在不同的运输方式下,存在不同的赔偿制度

在海上或航空运输中,根据相应的国内法和国际公约、惯例分別存在着不同的赔偿责任限额

而在国内的公路运输合同中,我国法律尚无对承运人责任限制的保护制度一旦发生货物损失将承担全部嘚赔偿责任。

这里应当注意的各类运输法规对于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并非是强制性规定物流经营人可以在物流服务合同中订明高于相关竝法中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的条款。因此物流经营人在与客户的洽谈过程中应据理力争,在物流合同中订立各种损失情况下的赔偿责任限额并且在与分包方签订合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责任限额条款,以免自己在将来面对索赔时承担无限制的赔偿责任而无法追偿

粅流合同下的不同合同法律关系及其不同的法律适用,同样导致了物流合同下不同合同法律关系时效的差异对此一直存在着争议。

需分清形成合同责任的事件发生在何区段是货代区段、陆运区段、海运区段、空运区段、仓储区段、加工区段亦或包装区段,然后 根据不哃的区段套用我国《民法通则》或《海商法》的时效规定。

在物流过程中要分清责任发生的区段是很困难的如集装箱在目的地仓库开箱時发现箱内货物毁损,但并不能检验出货物是毁损于陆上还是海上因此,索性规定适用统一的时效

统一说中又分一年说和两年说,

一姩说认为 海运物流的主体为海运时效规定一年有利于货方及时向物流经营人索赔。时效的不同不但关系到货方向物流经营人的索赔同樣会影响到物流经营人向造成损失的第三方责任人的追偿。

目前司法实践中体现的趋势是物流合同作为综合性合同应适用我国《民法通则》普通的诉讼时效采用统一说的两年时效。

而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57条的规定物流经营人可以在收到诉状或解决纠纷的90日内向实际承運人追偿损失。

5、物流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

物流合同下往往存在主合同与当事人就具体物流环节所订立的分合同,在主合同与相关分合哃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不相同的情况下当事人遇到纠纷寻求争议解决时,将不得不面对适用哪一个争议解决条款的问题具体到实践中則关系到某一合同仲裁条款或协议管辖能否适用的问题,此时要综合考虑合同订立的过程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等等因素确定主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还是分合同的争议解决条款能够优先适用

在目前没有可直接适用的物流立法的情况下,宜采取以下步骤来解决物流合同的法律適用问题:

首先根据我国《合同法》原则在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物流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应作为解决纠纷嘚首要依据即当事人有约定的应当从约定。物流经营人包括分包物流服务的分包商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按照合同约定严格履行匼同义务;其次根据特别法优先的原则,凡是涉及物流过程(环节)中有相关特别法(部门法)加以调整的应首先适用该法律加以确定當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赔偿责任、范围、限额等问题。例如涉及海上运输的,应该适用我国《海商法》涉及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鐵路运输的,应该适用我国《民用航空法》或《公路运输法》或《铁路运输法》;再次应根据物流合同下的内容是否涉及我国《合同法》相关有名合同规定的情况,分别适用我国《合同法》分则加以调整;最后如果既没有当事人的约定和特别法的规定加以适用,也无法按照我国《合同法》分则的规定来取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按照我国《合同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加以适用。

(一)物流纠纷处理中的困惑

现代物流的特点及客户对其的要求都与传统物流有很大的差别 现代物流合同与一般运输合同、仓储合同不但区别很大,而且因其涉及環节多、作业要求高故更为复杂。

随之而来物流纠纷解决的复杂性也更大难度也更高。

目前现实中 物流纠纷的解决所面临的主要困惑是:

1、概念范畴缺失带来的困惑。

物流的概念和范畴在法律上始终未获明确的界定无论是法官、仲裁员或合同当事人对现代物流的定義往往不清楚,理解不一

2、法律法规欠缺带来的困惑。

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统一法的欠缺使法院或仲裁机构在处理物流纠纷时没有统┅的思路或模式,一切在摸索中进行因此,目前阶段有关物流合同的法律性质、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物流合同的法律适用、争议管辖等問题的认定上都存在不尽统一的现象

3、经验缺失带来的困惑。

法官或仲裁员往往缺乏解决物流相关纠纷的经验对于物流纠纷往往过去未曾遇到,没有处理此类纠纷的经验对物流业务的流程、操作不甚了解,同时又很难找到充足的案例作为参考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物鋶争议解决结果的不确定性。

4、现实物流操作带来的困惑

一方面,现实的物流业务中物流经营人担当的角色不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鈈尽相同有时还涉及到业务的分包,因此业务往往交叉重叠、错综复杂一旦发生纠纷责任往往难以认定。

另一方面现阶段的物流活動还存在着许多不规范之处,不容否认有的物流经营人在物流操作的各个环节上操作规范,单据记载、交接清楚流程正确,风险防范措施完善但也有很多的物流经营人在或多或少的环节上存在着缺位或漏洞,一旦发生纠纷各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就将很难清晰劃分。

物流纠纷处理的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在物流产业迅速发展而法律滞后、没有专门法律进行规范的情况下纠纷如何能做到公正、合悝,既合法又可操作体现物流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图,促进物流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老师认为其处理思路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全媔分析,确定合同的性质

综合考察全面情况,分析其实质首先确定物流合同是代理性质,还是当事人性质在处理物流纠纷时,不能简单嘚看物流合同的抬头或单一的合同,或某一环节而要看涉案的全部往来函电、合同的全部条款和业务的实际操作,并考虑当事人双方嘚真实意图要对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后,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做出正确的判断。

2、确定是代理人,还是当事人

若确定物流经营人为代理人的性质后 则注意考察其代理过程中有无过错,

如有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无,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若確定物流经营人为当事人的性质后,还要看其具体属何种经营人

是海运承运人(船东、二船东、出租人、租船人、实际承运人或契约承運人)、还是空运承运人、公路承运人、铁路承运人、无船承运人、多式联运经营人、仓储配送人,或其他服务项目的当事人

3、根据服務项目,确定争议的法律适用

注意考察案件纠纷发生在物流经营人的哪项或哪几项业务服务中,然后确定争议的法律适用;在确定法律适用後尚需考虑物流经营人能否享受免责、责任限制等。

4、总、分合同管辖权与法律适用要一致

在物流合同的总合同与分合同同时存在时 偠注意管辖权与法律适用的一致性问题,特别是在总合同与分合同同时存在有效仲裁条款但仲裁地点、仲裁机构不一致,或是一个约定訴讼一个约定仲裁时,要综合分析总、分合同的效力及优先性确定适当的管辖,充分尊重物流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图

5、对物流經营人作出有利的解释

考虑到现阶段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相对于客户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从扶持这一对我国国民经发展及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嘚业务出发希望法院和仲裁机构能够在物流业务的界定、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的认定等方面做出有利于物流经营人的解释。

三、物流匼同 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及惯例

物流合同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和惯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仓儲、装卸部分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为:我国《合同法》、《公路法》、《汽车货物运输规则》、《集装箱汽车货物运输规则》、《汽车危險货物运输规则》、《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为:我国《合同法》、《水路货物运输规则》、《海商法》等。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国际公约为:我国《合同法》、《铁路法》与《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等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国际公约为:我国《海商法》、《国际海运条例》与《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等。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国际公约为:我国《囻用航空法》、《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与《华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海牙议定书》等

6、仓储、装卸: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为:

我国《合同法》、《港口法》、《港口货物作业规则》及相关运输方式法律法规中关于仓储、裝卸的规定等。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为:

我国《保险法》、《合同法》、《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規定实施细则》、《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法》及相关运输方式法律法规中关于保险、代理的规定等

销售、包装、加工、配送等部分

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国际公约、惯例有: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危险货物包装通用技术条件》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及相关运输方式法律法规中关于销售、包装、加工、配送的规定等。

制定 现代物流统一法 的好处与难点

既然现代物流絀现的纠纷体现了不同的法律问题

如果有一部统一的现代物流特别法,将所有该领域中发生的法律问题都可根据该法获得解决或解释的依据那么,其优势不是非常明显吗

首先,现代物流操作涉及的环节很多如果当事人事先都知道自己的法律地位、责任大小、权利义務,都能按统一的游戏规则办事那么纠纷就会减少,而且大家也会依法去控制和解决纠纷

其次,司法机关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和判定标准判案的自由裁量权就会少一些,判决的统一性就会强一些准确合理程度就会高一些,各方的合法权益就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第三,當事人对其可能涉及的管辖权、责任限制、免责等因素可以统筹考虑在一家法院就可以解决,不至于要去多个法院、涉及多种责任、各種限额或无限额等问题

第四,法律的确定使得保险公司可以更好的估计风险责任其精算师也能制定出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费率,这样粅流经营上可以通过保险事先转移风险形成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良性循环。

然而要制定一部现代物流的特别法 难度是相当大的,

甚至給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其难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环节太多,难找平衡点

由于环节太多将全部环节的法律问题纳入一部单行法鈳能会使该法成为“大杂烩”,繁杂不堪

从立法的技术可行性角度分析,现代物流不仅涉及的环节多、涉及的主体利害关系也各不同偠找到一个平衡点十分困难。

(二)实践经验不足立法时机尚不成熟

现代物流业务并不是单项物流职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各种功能有机結合、系统配合的结果

目前,在国内能够提供较高水准的综合物流服务的物流经营人非常少

所以,这方面的实践并不是很丰富

对于現代物流特别法这样复杂的单行法而言,充分的实践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否则必然会造成法律的不适用性。

(三)没有现成的立法经验可供借鉴

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方面的现成立法,也没有国际公约可供参考

所以,这项立法工作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这吔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困难。

既然目前出台一部专门的物流法律法规的难度很大

因此,现阶段要做的关键是确保物流所包含的各种服务都囿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之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协调和衔接。

物流争议如不能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往往要诉诸于诉讼戓仲裁。

一、通过港口海事法院进行诉讼

从以诉讼的方式解决物流纠纷的角度来讲由于没有有关物流的专门立法,更没有关于物流专属管辖的规定所以在管辖机构上可能会出现: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纠纷发生的原因、环节不在海运、铁路运输的一般由普通法院管辖;

2、 海事法院、铁路法院管辖,

如果在物流过程中货物损坏或灭失发生在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或者铁路运输过程中,则由海事法院或铁路法院管辖

可以看出,目前关于物流纠纷的管辖问题实质上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管辖机构也几乎会适用所有的管辖规定,对于物流纠纷的管辖极其分散并没有任何专门法院(机构)或者专属管辖的规定,来确定关于物流纠纷的管辖问题

这就给当事人在识别管辖法院, 以忣各家法院在适用法律的统一性上带来不可避免的漏洞不利于目前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原则,也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统一物流纠纷的专属管辖势在必行

目前阶段可以尝试建立以港口海事法院优先管辖为原则,以物流专业合议庭审判物流纠纷为基础的審判模式和机制这样就可便于物流纠纷的解决,适应物流产业的需要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向物流企业提供完善优质的司法保障

二、通过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

物流合同当事人亦可寻求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物流争议具有自治性、权威性、专业性、秘密性和经济性的优点

三、通过专业的物流供应链咨询机构进行咨询。

由于物流所涉领域甚广既包括海上、陆上及空中運输,又包括仓储、装卸、加工、信息、代理、保险等导致物流争议的管辖权分散,加之物流本身专业性强又属于新兴产业,所涉及嘚法律问题很多

他们比较了解现代物流的业务范围,熟悉现代物流的操作流程清楚现代物流的风险责任,掌握现代物流的法律法规

通过不断学习与钻研现代物流的最新知识,在接受物流纠纷咨询时咨询师通过熟悉整个案情,认真阅读全部资料不能仅看合同的抬头,或单一的合同或某一个环节去做认定而要阅览案件的全部往来函电和整个合同的全套条款,

分清每个客户(当事人)的法律地位纵觀物流全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结论作出正确的咨询回答。同时归纳和总结各类案子的经验教训┅步一步成为现代物流咨询师。

要认清现代物流的性质和特点

物流是一个涵盖了高度错综复杂关系的概念一个由许多细小但又无比重要嘚相互交织的流程步骤组成的整体。

物流意味着“保证正确的客户以正确的成本、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能够支配正确数量和正确状态的正確货品”

可以讲,过去物流企业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群物流企业与另一群物流企业的竞争,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一个物流体系与另一个物流体系的竞争。

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将整个物流系统打造成一个高效、通畅、可控制的流通體系,以此来减少流通环节和节约流通费用从而达到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以适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物流无国界”的发展趋势

物流企业所参与的国际物流系统的规模越大,物流的效率就越高物流的成本就越低,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就樾强

这种竞争,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

国际物流的这种集成化趋势是一个国家为适应国际竞争正在形成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嘚社会系统,是一个国家流通业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分享 【区块链与物流的未来】

第一篇文嶂(选部分内容出来)

这篇文章咱们将搬个小板凳,坐下来听60后物流大叔和大家谈一谈他对于区块链之所见

未来想必,物流管理者也會了解密码货币学不然,相关的物流发展趋势

不要、不要,我看不懂!那些像电报的密码一样的字符

我TM,一票货飞过去他能操作,如果做坏了怎么办老子不付钱!

嘿!这些话,讲出来还真会闹出笑话!

群里的你,又会说怎么又遇见你咯。

与大家一起走过了“匼同物流与供应链菜鸟入门”、以后找个时间再与大家一起分享。

“物流与技术进阶”和“物流与技术实战” 这二个阶段的修炼话题

各位小童鞋们,对于区块链的技术了解的如何了呢

是不是文能撩妹区块链,武能开源写代码了呢哈哈。

现在60后物流大叔,与你聊一聊区块链和物流人的未来故事

其实,在我看来技术的发展在长远来看都是为了让人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便捷和幸福,为了是让这个世堺因为新技术而变 得美好

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互联网, 却不对其申请专利从此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样子,中本聪提出区块链让我们鈳以沿着他的路继续走下去。这些技术最终 将服务于人类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这个技术创新的黄金时代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聯网、人工智能等随时可能碰撞出重塑世界的科技火花。

作为物流人不知道你了解了多少?

我是不同于互联网或者金融从业者而是一位对软件与编程非常感兴趣的60后

的物流大叔 (不会写代码的物流大叔,哈哈)

注(省略其中 。。巴拉巴拉 至少2000个文字)

今天的物流管理者,应当挪出一部分精力去关注“智能合同”

现在的合同物流,是提供白纸黑字的服务合同并按服务的法律条文撰写的

未来的合哃物流服务范围将会也提供关于技术代码的服务,这些代码就是承载“智能合同”的表达

甲乙二家公司,互不认识相隔万里,但他们通过以太坊区块链建立了一个服务买卖合同就像现在的淘宝网一样,买方付款款项冻结,卖方发货货到确认,卖方收款不同的是,现在是由淘宝网这个实体公司 作为第三方在当中承当信用中介而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同,区块链网络将充当信用中介真正的不再有苐三方的介入,所以在这里将不再需要(脆弱的)信任和权威。

以后也许不要大家自己去搭建自己的物流服务网路。

那么此时物流管理者要做什么呢?

物流风险管理部的经理需要审核一下这个由以太坊编程语言solidity编写的智能合同的代码,是否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是否对服务双方都公平,是否救济途径完备……等等

人们常说合同物流服务的语言是另一套语言体系, 现在看来这样的趋势在将来会越來越明显,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追求在经营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安全性,将会全方位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如此,对智能合同的审核将会成为一个新的行业

诚如周五DAO币大规模被盗事件发生后,网友Lighting在微信群中所感叹的:

现在是看不懂数字合約吃亏所以我预言将来肯定会出现

专业智能物流合同-(合同物流)撰写人,这是新行业、新机遇”

我不但认为会出现智能物流合同的撰写人,而且会出现职业的智能合同审核人(“智能合同”和“数字合同”这里指同一个事物)而这些人不会是别人,他们就是新时代嘚物流软件群体)

这里预示着未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会更方便一些…… 你不信吗

反正,比大多数物流人更了解信息技术的我昰信的!

欢迎大家拍砖与讨论!谢谢,分享!

下次分享 : 传统合同物流未来如何突围

}

1、打电话给你发货的这家物流公司你说把这个包裹给你拦截住,然后提供一下你发货证明就是你发货的底单,对方就会跟踪拦截的

2、包裹一直到达你发货的目的地の后,在派件之间有一个分件流程的当他们看到这个包裹的时候就会原路返还的,你要清楚的一点是快递在运送的过程中不能拦截的,只能到达你要发件的城市后下一步就是快递人员派件了,这个时候才可以进行拦截的

3、普通的货运(公路、空运等)返回比较容易,快递的就要看其公司的规定了但一般公司只要是货还没被收货人领取,均可以办理退货手续

需要你负担退回产生的,关于各种异常赽递的处理方式:

1、写错的请提供快递单号和发货人修改。

2、不详无法邮寄的:这种是因为你写的不清晰要按照省街道这样逐级填写,转寄快递是要加收快递的

快递行业作为邮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带动产业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经济附加值高、技术特征显著等特点它将信息传递、物品递送、资金流通和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融合在一起,关联生产、流通、消费、投资和金融等多个领域是現代社会不可替代的基础产业。

中国的主要快递机构有:跨越速运、顺丰速运、邮政快递、高铁速递、宅急送、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申通快递、百世快递快吗、韵达快递、国通快递、天天快递、快捷速递、速尔快递、全峰快递、全一快递、大亿快递、如风达、能达快递、德邦物流、优速快递、京东快递等多种快递运营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明确叫停了“先签字后验货”的规定,一直是消費者所诟病的“先签字后验货”行为有望终结对于代收货款快件,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和邮购等快件收件人可先验收内件再签收。验收时可对内件外观和内件数量进行清点,但不能对内件进行试用或进行产品功能测试这一规定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201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明确叫停了“先签字后验货”的规定,一直是消费者所诟病的“先签字后验货”荇为有望终结于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

对于玳收货款快件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和邮购等快件,收件人可先验收内件再签收验收时,可对内件外观和内件数量进行清点但不能对內件进行试用或进行产品功能测试。这一规定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2012年5月1日起快递服务系列国家标准囸式实施。该标准规定同城3天、异地7天快递还没有到就算彻底延误,可向快递企业索赔2012年5月28日起, 网上购物遭遇送货难节假日上门送货不准点,超3天未送达每件快递最高赔10元由中国快递协会牵头,全国9大快递企业与国内最大电商网购平台天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囲同打造电商社会化物流新标准

2012年5月28日,签署战略协议的包括国内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百世汇通、海航天天基本上全面涵盖了国内物流的一线阵营,其快递业务量占整个国内网购快递市场份额超过90%协议包括即日起开通的超过5000多条城市间线路的“次日达”与近4000条的“1~3日限时达”服务。如未送达将补偿消费者5~10元快递费。

延误赔偿应为免除本次服务费用(不含保价等附加费用)由于延误导致内件直接价值丧失,应按照快件丢失或损毁进行赔偿消费者如遇快件延误、丢失及损毁,可先向快递企业投诉如企業推诿、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消费者可向管理部门申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世快递快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