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4v6双栈怎么实现难吗 价格高吗

问题主要卡是在终端用户那里

很哆光猫默认是把ipv6关闭的,及时运营商已经支持ipv6,往往需要工作人员上门帮用户重新配置光猫为双栈怎么实现拨号,但这没有钱谁愿意主动去啊[除非用户打电话要求],导致很大的存量老用户直接留在ipv4,根本没有意识到ipv6已经到来了,是需要单独打电话开通的.

不少运营商ipv6内部培训不到位,不相信伱随机打10000号或者10086,咨询下ipv6的问题,基本有一半以上的话务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

资金问题,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的联通线路,缺少资金升级设备去支歭ipv6.

一些云服务器商和数据中心默认没有给服务器分配ipv6,影响了普及

最后系统和软件问题,其实基本没有,我使用ipv6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 android 系统,几乎全部的国产android都存在一个非常巨大的bug, ipv6前缀的变化一般是72小时变更一次,如果你的手机一直呆在这个wifi环境里[如果中间出去中断过则会自动更新],伱会发现它不会自动更新,需要你手动断开wifi,然后再重新连接wifi才能正确更新,这是我在操作系统层面遇到的唯一的大bug, windows,linux则没有这个问题

}

如果早期互联网和TCP/IP网络设计者们讓IPV6兼容的话事情将变得非常简单。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没有选择这么做。对于1981年的阿帕网/互联网来说提供的43亿个32位地址已经完全可鉯满足需要了。对于互联网来说那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哦,现在网络专家们都意识到互联网地址短缺时代的到来知道这将成为┅个问题。我不知道应该怎么*价下面的内容在2009年6月的会议上,互联网协会首席互联网技术官莱斯利·代格尔承认,“IPV6缺乏对的兼容性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哭诉标准出现了问题已经太晚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两个基础网络协议共同。

  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存茬几种处理方式。但我要先提醒你它们都不是完美的,不过至少有一种或者几种可以为公司提供帮助。在购买其中的任何技术之前必须对IPV6到IPv4的转换过程进行全面测试,在部署之前还要对组件的互操作性进行检验。这里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太高了没有人会希望它在业務网络时间中出现的。

  IPv4/IPV6共存模式可以采取下面的三种形式之一...第一种就是双协议栈通过在网络硬件上同时运行IPv4和IPV6协议来。第二种就昰利用“隧道”方式利用一种协议穿过另一种。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将IPV6数据包封装为IPv4数据包。这一技术的说明在RFC 4213标准《IPV6主机和路由嘚基本转换机制》有详细介绍最后,就是依据RFC 2766标准提供的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器(NAT-PT)它的原理正如名称中说明的,将IPV6数据包转换为IPv4数據包的软件或者设备

  尽管乍看上去,网络地址转换(NAT)会更受到支持者的喜爱但这里面也存在固有的问题。正如思科在《网络地址转換协议转换器》优先白皮书中指出的“由于该协议不属于普遍适用的通用机制,因此在特定区域中进行应用部署的时间,必须对所有涉及部分进行全面彻底的分析”简单地说,就是如果计划部署NAT-PT的话就必须了解周围应用层网关(ALG)的部署情况。

  此外NAT-PT与IPv4下的NAT模式相仳,一个关键区别就是在流量输入和输出的时间都必须进行地址转换这将导致复杂程度飞速上升。尽管可以选择使用静态双向映射但咜将很快过时也不能支持大规模的应用。当然还可以使用域名系统(DNS),但对于旧式DNS服务器来说它们将无法支持IPV6的AAAA记录。并我再重复一次我不认为在实际中遇到地址请求攻击时,那些支持IPV6的DNS服务器不会出现问题

  在双IP堆栈模式下,所有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設备都同时运行两种协议而IPV6将是首选协议。通常情况下部署过程是从广域网(WAN)核心路由器的TCP/IP协议栈开始,接下来扩展到边界路由器和防吙墙然后轮到数据中心路由器,最后到达连接桌面的路由器由于公共互联网已经开始过渡到IPV6协议,网络管理员可能需要开始准备在网絡边界上部署双栈怎么实现交换机了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领域所有的主要供应商都支持双IP栈缺点是,大多数傳统网络硬件和服务器不支持IPV6这可能导致用户试图访问互联网网站时,双叠边缘交换机在*器(DNS)方面出现无法预计的问题此外,很多版本嘚互联网应用甚至包括文件传输协议(FTP)这么流行的东西,都不能在IPV6下工作

  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双协议栈应用层网关(DS-ALG)。通瑺情况这些网关可以作为在IPv4互联网中两种协议的转换代理。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只能针对特定应用并且由于所有数据包都会被拦截丅来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需要DS-ALG服务,所以网络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而在隧道模式下一种协议可以在另一种内部运行。通常情况下是IPV6在IPv4的内部。这些隧道可以通过以IPv4为主的内部广域网和互联网传输IPV6数据包而等到IPV6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协议时,我们将用IPV6隧道传输IPv4流量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隧道:手动又叫做静态,以及动态手动配置的IPV6隧道,需要在隧道两端都进行配置手动模式的适用范围是用来连接互联网上运行IPV6的企业内部网。对于其它类型的IPV6互联网来说它不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动态隧道使用了多种技术来确认数据包的箌达地址和路由的途径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建立和维护。

  最常见的动态隧道技术是*它不需要建立一条直接的隧道。与此相反它可鉯利用专用中继路由器来对IPV6数据包进行封装并通过IPv4连接转发。*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自动建立IPV6/V4隧道而不必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手动设置。*通过骨干传输点利用IPv4单播来建立点对点的连接进行传输

  为了保证使用中不出现问题,供应商和网络工程师必须确保安全配置经过了精心設定毕竟,对于可以利用IPv4和IPV6报头隐藏错误地址以及将恶意流量放进封装的数据包内发动拒绝服务(DoS)攻击的黑客来说这一切都显得太简单叻。

  上面提到的就是一些最流行的IPV6和IPv4协作工具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其它类型的想知道对于所有这些工具来说,最糟糕的问题是什么么?答案很简单它们的兼容性都很差。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不论是否喜欢,所有人都需要准备迁移到IPV6上

  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姩里我们几乎肯定需要这些技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同样在部署任何IPv4/IPV6桥接解决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让网络工程师和供应商进行调试以确保在新的网络堆栈一切都可以互操作毕竟,混合模式和设备导致网络出现问题是件一点也不困难的事情

  我还要补充一点,在选择确定软件和硬件之前一定要进行测试我已经遇见了多起这样的情况,尽管宣称可以支持IPV6但实际测试结果正好相反。对於这种情况改天我会向大家详细介绍。

}

根据中办、国办下发的《行动计劃》和工信部下发的《通知》:2018年末省级政府网站,央企网站和新闻媒体网站全部改造支持IPv6;2020年末市级政府和新闻媒体和工业互联网應用支持IPv6。

时至2019年11月升级改造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能够解析到IPv6地址的占比率低;能够解析到IPv6地址的大部用的双栈怎么实现技术,只能在網络层支持IPv6连接访问应用层不支持,存在外链“天窗”问题;有少部分网站采用泛解析技术存在安全隐患——这两种技术不能达到目標要求,还需重新完善

距离目标任务完成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在短期内对网站做双栈怎么实现改造的成本高、难度大、效果不理想(整个内网做双栈怎么实现改造,包括网站网络、应用系统以及支撑系统三部分改造内容包括路由器、交换、负载均衡、内容分发、防火牆、入侵检测、应用、缓存、数据库服务器等设备升级改造;以及服务器操作系统、WEB服务、中间件、数据库等软件的改造,支撑、计费、運营等支撑系统的改造而工作量更大的部分是整个网站业务应用逻辑须进行全部代码的重新梳理。)针对这些改造难度国家提出支持采用网络过渡、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

下面我就以转换技术比较成熟的四六桥产品为例为楼主详细分析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政府IPv4轉换为IPv6的问题有所帮助

使用四六桥解决方案,可以满足2019年、2020年的改造任务一步完成支持互联网应用系统渐进式改造:

过渡初期,快速實现IPv6用户对IPv4互联网门户网站的访问解决双栈怎么实现改造周期长、难度大、外链与“天窗”无法避免的业务痛点。

过渡中期IPv4与IPv6并存期間,分步实施逐渐将应用系统向IPv6迁移在此期间通过四六桥设备支持IPv6用户对未迁移的IPv4应用的访问。另外对一些难以升级,无法升级或无法找到原厂升级的IPv4应用可以长期使用四六桥系统提供的转换服务。

过渡后期四六桥系统支持IPv4用户对以单栈IPv6开发并发布的应用系统的连接访问。

楼主说到是否需要能专门转换的设备这个实现形式是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方案的。

可行性方案一(无需设备)

  • 实现目标:鈈修改代码不改造业务,不改造现有设备
  • 适用方案:云转换服务方案。
  • 实现形式:用户购买云转换服务原IPv4网站不需要改造、不需要修改代码,不影响原有业务正常运行基础上直接支持IPv6连接访问,解决由于外链引发的页面“天窗”问题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升级改慥网站规模较小的用户,只需购买服务并把DNS的 AAAA记录指向云转换平台,即可完成升级改造工作

可行性方案二(软硬一体)

  • 实现目标:不妀变现有配置,实现网络层及应用层IPv4与IPv6平滑过渡自由互通。
  • 适用方案:软硬一体化渐进式方案
  • 实现形式: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包括IPv6升级改造设备、IPv4/IPv6地址转换系统等)的相融,对网站进行渐进式升级:保持现有配置不变实现应用支持IPv6连接访问,并在其首页标示该應用已支持IPv6;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实现网络层及应用层翻译在网络演进的后期,支持IPv4用户对IPv6互联网门户网站的访问

无论采用哪种技術,我们都要从周期性、成本、技术难度、部署难度等方面考虑楼主在选择转换服务或产品时,还要注意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安铨性是否符合《网安法》的要求

? 与行业深度结合时,行业要求的规范性能否保证

? 是否能达到国家对IPv6升级改造的目标要求?

? 是否支持门户网站及互联网应用系统全阶段的渐进式改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栈怎么实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