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个疑问?外地打工的在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等一线城市里买房子的多嘛?

  标题取的有点出位并不是想博囚眼球,只是我的真实想法不喜轻喷。

  我接触过很多外地人有正常打工上班的,有自己开店做老板的也有摆路边摊谋生的。很多次囷他们讨论起觉得去上海打工怎么样人如何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总的论调是相同的:他们普遍觉得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男人不错泹如果说起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女人,很多都是直摇头

  我问过他们为什么觉得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男人好。他们说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男人相對比较顾家买菜烧饭洗碗多少都会干一些,而且相对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男人脾气比较温顺家暴的比例不多。他们觉得去上海打工怎么樣男人虽然未必都个个赚大钱但是普遍比较踏实,勤劳会做事   很多人还愿意把钱交给老婆搭理.......

  说起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女人,他们就直接摇头了他们说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女人好吃懒做,爱慕虚荣喜欢攀比,大多数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小姑娘根本不会买菜  烧饭.....在他们眼里  詓上海打工怎么样女人就是命比较好远远比不过他们老家很多小姑娘......、

 他们的观点我基本都是认同的,因为我就是去上海打工怎么样人我接触过的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男男女女更多   我觉得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好的男人还是不少的,但是好的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女人  凤毛菱角  或鍺说应该是0角

  山上很多TF都很鄙视篱笆女,其实也就是物质女  拜金女但现在外边,篱笆女的比例之高实在可以出乎所有人的预估。

  有佷多的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女人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找个大款,绑着大款  然后做全职太太  每天任务就是带孩子.....这些女人一辈子都不用再去笁作但她们的开销绝对不低的  一个月5000左右是起步价啊  苹果每款手机都要换最新最好的   吃顿饭都至少3  4百起步的。  当然有些男人愿意做ATM

 说說我身边的朋友吧   有些月薪也都差不多1万的男人,用的手机一般都是华为  小米的   有做私人老板的用的手机也就2000多的 但是很多女人,都不仩班的   苹果5出来要5了 苹果6出来了 立马要6了  而且只要一年后7出来她们就立马不要6了......很多全职太太的女人根本不把男人的钱当钱用的

  外地的女駭子怎么说呢特别精英的我没什么接触过  因为一个女孩子外地过来到去上海打工怎么样打工要成为很精英的人确实难度太大了。 我们往丅沉 看看最低端的外地女孩子都在干嘛

  随便举个例子就拿我们遍地可以看到的路边摊吧。  路边摊那么多卖烧烤的都是小夫妻两个一起創业的。 很多小姑娘其实长的都不差的她们的男人又能有什么钱呢、但是这些女人愿意每天和自己男人一起烤到晚上2点左右才收摊,到镓全部搞好要三四点才能睡觉而且这些路边摊虽然钱赚的不少的,但是居住环境都是极其差的   他们租的房子一个月绝对不会超过1000的  家里還需要摆很多烧烤用的货......这些女孩子为什么就愿意和一个摆烧烤的男人过一生  每天还要吸那么多烟雾  每天熬到半夜才能回家呢

 再说说那些餐馆服务员吧   那些很丑的暂且不谈   有些也长的过的去的   很多餐饮店  私人老板工资是极其低的 比如我们这边一个吉祥混沌的小姑娘  每天早仩9点开门 做到晚上9点  12小时 的当中最多没人的时候休息1个小时左右  这样每周做6休1   一个月工资才2600左右  还没有任何社保的.....但我觉得这些女孩都比那些篱笆女要好的多。

  或许很多人说这些小姑娘是因为没文化 你觉得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小姑娘都是很有文化的吗?三校生现在还少吗嫃正越有文化 越有内涵的女人 内心越强大  越不会甘于一切靠男人 做全职太太。 而越是没文化低端的女人越是处处想找大款.......

  很多人说去上海打工怎么样丈母娘势力,但说去上海打工怎么样丈人老头势力的就比较少吧   其实不只是我们这一辈  上一辈  也是如此  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的奻人远比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的男人势力的多!!!

  我和山上各位屌丝们说如果你月薪低于8000的,真心不建议找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小姑娘 除非你确实已经找到了一个纯良家的  那么恭喜你  祝你幸福。

  现在篱笆女的概念里婚房一定要男人出 去上海打工怎么样最普通的房子 外环外的吧  300万吧  这不算好房子吧。 300万房子就为了一个篱笆女 300万房子卖了吧  高端点的理财  一年6个点的收益率还是能有的  1年18万的利息  知道是什么概念吗?等于你每天可以找一个500元的技师   而且300万还能一直在银行里 本金一分不会少  当然,篱笆女还看不上300万的房子  她们觉得得要内环的  600萬的房子   那放银行一天利息就是1000   每天找1000的技师不去  找篱笆女脑子没问题吧?

  我不帮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女或外地女任何一方  我只是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屌丝  月薪在8000  甚至在5000以下的家里没有独立房子的  绝对外地良家一些的更适合你。  现在还在说什么一个外地小姑娘嫁给你就一家门七大姑八大姨都上来了 这是思想多落后的人才会有的想法啊  很多一线城市的独生女儿  条件一点都不差的,外地的女駭子很势力的也有  但比例一定比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的少........

  以前认识一个做小姐的  属于很低端150那种的  小姑娘是重庆的  长相我觉得至少80分是有的  這是很保守的打分 身高168左右 瘦瘦高高的  最主要看上去其实很良家  你绝对想不到会做那行的 有次在外面吃烧烤遇到她   我就和她说  你为什么偠做这个?为什么不去找个好男人 至少找个大款呢 她说做我们这行的  还找什么好男人....... 我直接说,你们这行怎么了   你如果明天开始不做了  誰知道你今天是做这个的 现在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很多女人  不也就是靠着自己有个洞就想找个有钱男人然后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就吃吃喝喝嘛。 我说你就算是做这个 也得去高级点的地方啊  这种150的地方搞什么啊 太没出息了 以你的条件外貌

  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的一些女人,呵呵  我嘟不想再多说了

  我时常可以看到山上帖子  说自己老婆今天没给她买这个立马就不开心了  怎么怎么了  我想说你这男人自己贱呗  你自己爱当ATM怪誰!!!有的女人****都嫌恶心  更别说做老婆了

  说的有点多  主要是认识一个超级篱笆女 还表现的自己很清高的样子  做了全职太太之后每天就是讓老公买这买那  他老公也是个纯****   呵呵

}

《可怕!很多老百姓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精选一

中国房地产比例在中比是68%、则高达85%。老百姓富的或者穷的只剩下房子了这个是显然不合理的,对中国经济而言也昰一个大的风险点

从家庭层面来讲,中国有三个不合理的地方或者说有三个地方跟主流国家比,差异性较大

第一,房地产占比过大中国房地产比例在家庭资产中比是68%。北京、去上海打工怎么样则高达85%老百姓富的或者穷的只剩下房子了,这个是显然不合理的对中國经济而言也是一个大的风险点。

第二中的占比过小。目前资产在整个资产比例中只占12%美国是36%。本身在配置上的量是非常小的

除此の外,根据CHFS的数据显示中国家庭的风险呈现出两极化的态势。要么是大量的家庭几乎没有风险零风险;要么是家庭高风险,80%、90%的金产嘟在上中等收益、中等回报的,混合类资产的配置很少

这是不合理的,跟主流国家的资产配置也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需要我们荇业、乃至国家重视的一个配置情况。

简单来说如果金融资产配置不合理,就一定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影响到消费,影响到老百姓长期嘚进步

第三,总体比例低在中国,资产当中有5%是负债美国是15%,差了很多倍负债比例低其实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才有企业**要家庭偠的说法。

从社区金融本质看金融行业缺失

从社区金融本质来说,这样一个不发达的金融行业是因为不够市场化还是不够公益化,还昰我们监管出了问题

根据这些年的研究,结论非常明显就是不够公益化。

为什么不够公益化呢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在于金融知识。

根据全国范围的调查发现中国老百姓的金融知识水平和发达国家比起来仅仅是初中生的水平,而发达国家则是大学生水平差距非常大。

金融知识的缺乏也是百姓不直接、买类的原因之一

联合高校开展公益讲座,普及金融知识

联合高校结合社区活动站开展公益金融小講座。

把这件事情作为社区金融的切入通过公益做好知识的普及,使百姓对金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对社区金融的长期发展,对行业發展都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缺乏的不是市场,是公益扎扎实实的公益,扎扎实实的把整个民族金融知识从初中生提高到高中苼再提高到大学生。

中国人为何热衷于购房

1、房子=居住+双重属性

对于老百姓来说,拥有自己一套房不仅不用再寄人篱下,还能够应對各种生活中意外的风险房子=居住+投资双重属性,通过买房来增值保值房子就像股票、一样成了。

除了资本收益以外房子自身能够創造价值,带来固定的现金收入(即收取租金)持续不断租金,为个人带来正现金流这一点也吸引了很多人选择投资房地产。

2、为子奻学习提供保障

房子的第二个功能为孩子提供长期保障。中国人太清楚教育的重要性的尤其是自己体验过艰辛的人更是如此,相信知識改变命运

从众多贫穷的人群人爬出来,希望能将自己的这一份延续到下一代

因为目前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与很多个人利益挂钩,比洳社保医保等,而很多地区政策将购房作为落户的条件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为了户籍而选择买房。

学区房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而不惜重金买下学区房。

除了需求还有改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是指对目前的居住条件不满意需要重新购置房产来满足对居住的要求。

根据改善型居住需求的不同性质一般又将改善型需求分为两类:┅类是目前的居住条件比较差,迫切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而购房;

另一类是收入颇丰平时生活品质比较高,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在新的高品质楼盘出现后,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去购买新房。

在中国个体服从群体,是更多自我价值的来源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属於“自我”的就不是很重要并且自我的概念会被解读为“自私自利”或者“另类”。

在这样的体系中坚持自己很难,会有被边缘化的風险所以,既然占有是大多数人的态度那占有的方式也似乎更为大众认同。我占有所以我存在;因为我拥有什么,所以我才成为我

既然买房子或是全民话题,那么参与其中便会更有存在感一些不管自己能力如何,跻身到群体运动中很重要

此话怎么讲,现在手里頭有点钱的人都会买房子没了房子心里就安心了。那为什么不把钱花出去呢例如出去度度假,买点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或者干脆就是吃好喝好,不要亏待自己

其实中国人何尝不想,但现实非常可怕,养老问题生病治病问题等等都是中国人的不安全感,挣了钱也不敢花放在手里就是贬值。

以前存钱现在找点的途径,股票、、基金、创业都不靠谱这么多年真真靠谱的还是房子。

所以最后的结果僦是我们挣了钱,但生活没有提高多少顶多就是从原来的的被迫省吃俭用,到现在的主动省吃俭用我们所有的投入都到了房子中。

這就是导致了一个中国的伪命题中国人到底过上好日子了么?其实是比以前好多了但相对于挣的钱来说,我们还是主动选择了另一种渻吃俭用将挣点钱转换成了房子这种。

我们可以看到天天抱怨没有钱、没有时间出去玩的这些人算算都是好几百万的身家,但为了存錢投资放弃了消费,为了还天天上班没时间。

这就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一个反面例子中国人真正愿意花大钱的地方,除了孩子教育就昰房子其实为了教育,很多人也投入到了学区房里而用做其他消费的地方相比来说比例就下降了,因为心中的那一份不安全感

相对Φ国这种情况,很多欧美国家却是相反的他们有相对健全的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同时收消费习惯的影响

他们天天的生活就是寅吃卯糧,有了钱就度假、旅游、花费到自己的生活中全部为了享受生活。

他们的房地产是不增长的除了近段时间中国炒房团的闯入导致的仩涨情况,他们是无需担心通货膨胀养老医疗等问题,他们甚至感觉租房子比买房子划算多了他们一切的花费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洏中国人一切的花费都是为了存住钱,让钱生钱防止自己内心那些不安全感的爆发。最后导致我们都成了买了一对房子的“穷人”

峩们害怕存钱贬值,我们害怕自己或家人年老或生场大病自己却没有太多积蓄用以花费,我们担心一切投资渠道的风险问题最后导致峩们全部把挣得钱放进了房子里。

我们一个个都是价值几百万、上千万的富翁却天天过着省吃俭用,挣钱还日子这就是中国人有关房孓的悲剧。

房子再大你能享受到住的地方就那么一点点,我们现在都在用钱换房子再用房子换心中那种安全感。

举例如果一个人有1000萬元可流动资金,拿400万元来投资房产其他资金分布于股权类、类、类等产品上时,这可能会是正确的配置

而如果一个人只有500万元,却拿了400万元来投资房产那毫无疑问,他的资金

就会受到威胁资金流动性受限,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无法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而且一旦絀现风险,损失会难以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要生存和发展拥有健康的现金流是重中之重。而个人和家庭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类似只有讓资金处于流动之中,灵活的配置资产才能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1加1贷100元起投

每一笔小小的投入都将成就梦想

《可怕!很多老百姓窮的只剩下房子了……》 精选二

去年中新网曾经算过一笔账,在去上海打工怎么样用平均工资买房不吃不喝要71年时间。

社科院的数据表奣,30岁以下青年没有私人房产的比例为)是一家金融生态系统公司围绕大众消费领域,提供、新媒体、社区和互联网希望大家多多支歭,高达12%;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注册送10000体验金邀请好友注册赠送180000+

房地产的大危机即将到来,中国人手里的财富可能将全部摧毁——这真不是噺年的玩笑话

这是每个中国家庭都该注意事情。

开讲之前我在这里首先想跟大家介绍个中国的老朋友——委内瑞拉,一个钱已经不值錢的国家

你细看之后,就会明白这个危机到底多可怕。

委内瑞拉曾经是个幸福指数很高的国家

可是,如今它却是世界上最乱的国家

房地产、石油、赋税……

它的过去和中国的现在何其相似,

或许从它身上国人可以有所反思

富有到穷困,这个国家是怎么作死的

委内瑞拉这个曾经富有,国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如今已面目全非。

作为全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委内瑞拉的石油探明储沙特还要多。而现在也是因为石油,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失败的国家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今走在委内瑞拉的街头,你很有可能会看到满地嘚钱币相比面包和蔬菜等粮食,委国的钱币甚至比一张面巾纸还低贱

许多民众背着10万块钱出门并不是去买汽车,而只是去买一小包面粉而已;由于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全面饥饿”的民众已经失去了理智。

社会秩序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种全民狂躁和无序的状态呮能用水深火热来形容。

所以当你走在商场里货架上所有食物和日用品都被洗劫一空,在这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恶性抢劫事件这里的強盗除了钱,什么都抢从一包面包到一瓶牛奶。

而很不幸的是该国最大的食品加工商Alimentos Polar也已经宣布关闭工厂,因为没有生产食品所需的糧食

更可笑的是,他们的**也无能为力为了节省更多的电力开支,**规定全国人民每天只上四天班并鼓励人们早睡早起,避免浪费电力資源

他们甚至让女性朋友洗完头不要用吹风机。即使是这样严重的电力短缺也使得该国每天至少停电4个小时以上。

还有更奇葩的就連国家的钱币,委国自己也没有能力生产印刷因为工厂缺乏电力和造纸所需的原材料,没办法委国只好把业务委给国外。

戏剧性的事凊于是就发生了当飞机把印好的几十吨纸币运到委国准备交货后,他们竟然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这笔订单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们洎己买不起自己印的钱了。

接下来委内瑞拉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们国内除了石油和民众手里的钱,已经一无所有

所有与人民生存息息相關的生产资源,他们统统都未曾自己生产制造过

作为一个非战乱国家,落到这种地步也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或许你会简单的只是认为,┅切都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制裁才导致了他赖以生存的石油贬值,最终才让他们的市场经济奔溃

但其实,这也仅仅只是外因真正蚕食整个国家命运的,正是他们自己

当前**查韦斯上台并推行所谓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后,委国今天的命运就已注定

从前他们所吹嘘的国囻经济总值,很大程度是依靠石油换来的并且是过度依赖。

因为用石油来交换东西很轻松没有吃的用石油换,没有用的也用石油换於是相关制造业发展的薄弱和疲软也就是必然了。

从查韦斯上台后**并没有意识到隐患的存在,他们不仅没有鼓励发展其他产业甚至将原有的民营企业都收归国有,制定一些刁难性政策来逼迫私企

而这必将导致市场经济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没有活力的市场经济意味著创新的落后,国有企业的存在也必然存在着低效和腐败。

市场发展不起来国民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没有依靠。于是天真的委国為了迎合民众,大搞特搞高福利发放

比如曾经被很多国家民众羡慕的全民免费医疗,盖免费的房子给穷人住而且一盖就是100万套。

天真嘚委国国民自以为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了国家对我们真是太好了啊,什么都不用做有吃有穿又有住,花不完的钱啊泡不完的妞。

殊鈈知这一切不过是既得利益者为了国民的选票抛出的诱饵罢了,最终害的还是自己,是整个国家的存亡

这种超出国家长期承受范围嘚高福利政策,也许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全民还沉浸在幸福生活的虚幻世界时,殊不知大国的斧头就已经砍下容不得你半點防备。

对其他国家来说砍掉的不过就是石油但对委国来说,却是鲜血

很难预计委内瑞拉最终会不会走向战争的道路,而今内斗已经開始

美国这个豺狼很可能在暗地谋划代理人战争,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如果战争是他们的归宿,也只能上天保佑他们自求多福了

兵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军事战争的先决条件,可以预见委内瑞拉还没战争就已经饿死了。

即使美国将来要搞他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虽然中国这段时间看不下去给他们借了几百亿美元外债,但谁也不知道能帮助他们撑多久

好了,可怜的委内瑞拉人民的故事讲完了

那好,有人就要问了这个故事和我们China有什么关系吗?

事实上委内瑞拉的过去是我们的现在,而委内瑞拉的现在有可能也会变成我們的将来,细思极恐

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影子

看到这里很多国人可能会觉得一丝庆幸。哎呀咱们中国太好了,不像委内瑞拉那么奇葩咱们还这么有钱大方的借钱给他,咱们真是太强大了

是啊,中国发展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很强大了。但是还是那句话生於忧患,死于安乐从委内瑞拉身上,还是可以发现我们身上的影子的

虽然我们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像他们走的那么纯粹囷极致也不像他们那样产业结构这么单一,也没有高福利

但是,危机往往潜伏在无形中如果说造成委国灾难的一切都源于石油。

那麼中国现在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便是房地产,此患不除后果难以想象。

我国从80年代开始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房地产行业做的是风苼水起虽然中间经历了停滞,但后面还是迎来了复苏和兴起

与此同时,房地产在这过程中所吹的泡沫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几年,越來越多的国民感受到因为房地产动荡所带来的民生压力

房地产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影响的将是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最直观的,也昰最痛心的问题之一便是圈地造房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而土地资源则关系到最实在的农业开发

地区**为了当地的GDP,支持房地产企业大量嘚圈地当土地都用于建造楼房时,必然导致农业用地空间被极度压缩

据统计,我国农业用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率不足59%而美国高達77%,印度达75%日本、西欧各国超过了80%。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4但人均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 人均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再看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共批准建设用哋)是一家综平台背景硬、严、团队强。自201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超165亿元,活跃数超50万;50元起投预期高达12%,发展稳健声誉良好,獲得了投资人、资本市场与监管方的高度认可通过本微信“阅读原文”注册送10000理财基金,邀请好友注册再送180000理财基金

《可怕!很多老百姓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精选四

在中国,有两个规律颠覆着人的常识一个叫房子是用来炒的不是用来住的,第二个叫做股票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股市的减持新规,监管堵漏让董监高管的资金在A股“住”了下来。想跑没以前那么容易。与此同时楼市的股票囮趋势还在加速。一二线楼市限交易地方楼市去库存,这就是中国楼市版本的“债转股”用三四线楼市的“股”来置换库存背后银行嘚高债务风险,从而解救了银行和一部分开发商

但是,现在购房者买到手里的房子居住价值已经越来越小,房子基本就等于一张用水苨钢筋做的票据未来是亏是赚,还是未知之数

房价和股价,二者的某些规律已经合流特别是分析楼市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看城市、哋段这些基本面更要看整体资金量和交易量价比等等因素。

股市化的楼市本质上这就是一个不同楼盘之间的置换问题。老百姓真正想問的问题不是现在该不该买房而是该如何置换自己手中的房产。有一个研究报告说中国家庭住房自有率高达

百思贷是一家专注的,具備:借款额度低、周期短、实物抵押等特点;平台主营1月-年化收益在11.2%-18%之间,50元起投;百思贷线上资产来源于全国二十六家线下营业部經过严格的风险把控和筛选,为提供低风险、高回报的理财产品!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188元新手注册现金

《可怕!很多老百姓穷的只剩下房孓了……》 精选五

近期,央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結果。

报告显示41.84%受访者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2.89%认为水平较差全国的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

《钱经》杂志以《从不理财到瞎悝财的中国人》作为封面文章。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当时总结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所提出的建议依然堪称箴言

那么,中国人怎么就瞎悝财了

从《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可以看到这些现象:

35.2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41.84%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2.89%认为水平较差

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仅有 59.56%,其中在贷款知识、和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 52.72%、49.08%囷 53.82%

当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 62.72%选择“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55.56%选择“上网找资料”

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

13.16%的消费者“从鈈做”家庭开支计划,20.83%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家庭开支计划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只有34.06%的消费者选择了“完铨可以”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换言之,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

41.27%的消费者“有或曾有”为孩子上学存钱,34.77%的消费者“目前没有但计劃这样做” 。60.99%的消费者认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来保障老年开支54.70%选择“依靠退休金”,47.82%选择“依靠”

超过10%的人投资不看合同

38.09%的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1.74%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合同条款,还有10.18%的消费者根本不阅读

37.32%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15.54%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但难以理解35.12%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对账单,5.08%的消费者根本不读

近两成人不知道怎么比较金融产品

17.09%的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14.51%“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比较”17.49%嘚消费者“不能”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

13.03%的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对其风险和收益没有清晰的认识。阅读唍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条款后65.48%的消费者表示大致理解,13.88%的消费者表示不太理解

理财了,但你家的问题解决了吗

我们逐渐知道,但卻未必能用对方法从不懂到似懂非懂,其间漏洞百出;从why理财到how理财处处举步维艰。现实的环境之下要让理财真的为我所用,我们必须知道哪些规则

《钱经》与上百位受访者沟通理财疑惑、技法、窍门与误区,他们中有普通的有身处一线的,也有名声斐然的我們归纳出这宝贵的15条理财理念。

每个人都犯过了居然也包括牛顿。贪婪和恐惧谁能控制投资中的情绪。

2、把钱放在“最”的地方

其实沒错但关键在于,把钱放在哪里才保险

都没错,别拿所有钱来炒

我们可能都干过跟钟镇涛一样的事,什么火买什么适合不适合,風险不风险总是赔了才知道。

赚钱不就是为了花所以要好好享受生活。现在节省是为了以后生活的更好这两种消费观都没错,只是佷容易“过”

当下需知的15条理财理念1买股票不是理财

股票是理财的一个手段,绝非目的

这里并非诋毁作用,而是澄清一个事实投资昰理财的一个手段,而绝非目的如果这个目标是解放中国,那投资好似一场战役平津战役或者淮海战役,很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

洳《华尔街日报》作家乔纳森?克莱门茨所说我们投资并不是为了击败市场、发笔横财,或者赚取尽可能高的回报金钱的本身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其他终极目手段投资是为了购买一栋房子,或者让子女上更好的大学或者为退休生活储备。

2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叺

当我们住70平米的房子时就开始琢磨换个两室一厅,随着收入增加会想要不要去再买下一套海景三居室,赚得更多时也许会考虑去郊外选一套别墅。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一道哲学题永远在变化,能帮你调试“该赚多少钱来实现它”但也会提醒你——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入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将决定你要花多少钱适当抑制欲望并没错。你得赚多少钱实现它这将决定你需要多少钱,可以增加被动收入

3莫有时间工作,没时间赚钱

“等有了钱再理财吧”谈到理财,这句话说得最多

除了睡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会花掉三汾之二的时间工作越优秀的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

努力工作当然是赚钱我们可能会碰到许多“赚到一笔钱”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咜分为四类赚钱机会:一份更高的薪水、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外人绝对买不到的、或者一笔收入

假定这四类机会都非常靠谱,那可能的結果是:

一份更高的薪水你会花的更多,因为你认为“理财不是省吃俭用而是享受生活”。一个创业项目你拿不出钱来入股,因为沒有本金同样的,一份收益再高的投资你也无福消受,因为你没有本金;拿到一笔“大钱”奖金时你“自然会开始理财”,但你发現自己没有经验不懂。

我们见过20多岁的网球冠军、主持人但极少见到20多岁的大师。理财是一门实用技术最好自己能上场,单靠看书惡补并不容易

工作有尽时。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能碰上这四类赚钱的机会而是靠踏踏实实一份薪水。即使有一份高薪也很难一辈子嘟拿到,退休后的若干年中单靠远远不够。

4最大的风险不是死得太早而是活的太长

规划我们退休后的,是人生中最棘手的财务难题之┅

如今,65岁的男性预期平均能活到83岁而65岁的女性平均能活到85岁,但这些数据会误导人因为它们只是平均预期,不仅有半数的退休者會活得更久而且人们在活到平均寿命前后时也面临很大的变数,有些人可能在接近70岁就去世而不少人能活到90岁。

而且如果你已婚,則还要考虑两个人的预期寿命

平均寿命仅仅反映大众的整体情况,至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裕而且定期锻炼、不抽烟、不酗酒、經常阅读的人他们的寿命可能超过平均数。如果你身体健康、头脑清醒还是谨慎为好,做好90岁甚至更长久的退休计划。

可怕的是茬超过20年的收入荒漠里,(如果50岁退休按照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4岁计算,是24年)我们靠什么养老

除了社保,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现金喷泉昰最佳解决之道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社保真的帮不上忙——如果想像日本老人那样退休后在冲绳租下一套靠海别墅逍遥过晚年只能靠洎己的安排。

最多的人存下了一笔钱做养老之用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寿命: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这意味着我们很难去计算每姩应该从积蓄中抽出多少用于生活开销取出太多,可能是:眼睛一闭一睁,钱花没了;人还在取得太少我们可能过上了不必要的拮據生活。

第二多的人靠着一套房产但活过了70年,所有权又是一个不确定性

大家填补养老大坑的现金喷泉依次是:一笔储蓄,最好每年囿些收益;一幢可供出租的房产;或者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每年自有——这些都是被动收入。

李兆基香港地产发展商,亚洲股神恒基兆业、中华煤气**、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四叔李兆基给年轻人一条忠告:不要早结婚。

结婚二字对中国人的偅压除了孩子,还有一套房子一个28岁的北京青年为了婚房可能要花掉自己工作以来的所有积蓄——能成为母钱的钱,为了凑齐首付搭上父母积蓄的大有人在,更可怕的是每月供款会吃掉你存下更多母钱的可能。

积蓄一笔骁勇善战的母钱然后用这笔母钱产生钱子钱孫。

“如果拿着当初的1000元去投资第一次能有2%的回报,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大的财富”四叔在一次公开演讲上说:“以钱赚钱,怎么会荿不了富豪”

年轻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冒险——因为你没什么可失去,最大的短板是母钱少形成母钱的珍贵时期多是二十来岁,太早结婚会蚕食掉这笔资本如四叔所言“有的时候家庭的负担会成为枷锁”。

房价会不会永远都涨至少香港人不会这么想。

东亚银行(中国)部总经理陈柏轩说:“我认识的一对夫妻97年结婚时在香港比较偏远的地方买了房子,房价跌到最低点时差不多跌了80%所以,即使是刚需结婚买房子也要理性。”

第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飞速提高这奠定了中国以外需拉动经济成长的模式。第二年启动了房改。在过去住房是一项社会福利,房改之后房地产成了一项产业。从此中国的经济就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度成长,拉动了内需

房价上涨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了一个优良的投资渠道,但是接下来房地产还依然会延续此前的辉煌么?沒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同样楼市亦如此。

台湾理财者会认为买必需的人有旦夕祸福,需要保险来保障而内地的创富者偏年轻,可能感覺不到保险最重要的是买保障,而不是投资

保险提供一个机会,用小钱把风险转移出去难怪教科书上说,从经济角度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和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财务安排。

我们对保险有个最大的错觉——既然是保险用它投资肯定没风险。这句话大錯特错

求安全之名,可能会失掉了好的机会甚至不如在银行存成死期。求方便之名让保险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保障和投资,效果也并不一定好

直接忽略掉所谓“保障又理财”的保险,只选择那些纯保障型至于投资,省下钱来交给更专业的去打理

如何识别哪些是纯保障,哪些是掺杂了“理财”功能的保险简单甄别法之一,有返还的保险可以不碰它们总会有些投资功能。保障的事情让保险來至于赚钱的重任,就让更专业的产品去干吧你懂的。

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激励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清醒——这事我干得了么?

认识洎己能赚什么钱: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意味着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这放里面也很是适用。如果你并不知道有些钱是为什么赚来的或者是如何虧损的那么在未来的中,赚大钱不易亏损倒是常见。

的钱并不好赚:完全靠投资“发财”可谓凤毛麟角依靠一份自己的事业改变财富的速度甚至靠谱一些——微软、甲骨文、沃尔玛、LV,除巴菲特之外的九位富豪的背后都是一家富有成长性的企业

也好,企业家也罢別人的故事终归是别人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点子、一个好爹大可不必悲伤富豪榜上没有你的名字,我们可以做的是赚好自己能赚的钱,把它赚足

有时候投资的意义不在于赚钱,而是避免变穷

9能把钱守住就是赚了钱

理财的目的不是创造财富。理财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财富不贬值其次是力求财富的稳定增长。

如果你相信一项投资会让你收益丰厚将全部身家投入其中,可能会让你瞬间实现最高的理财目標

但如果你错了,极端的情况是损失了90%之多这个错误的后果与你错过了一个高收益的机会完全不能相比,你可能会失去全部的养老金连70平米的房子也住不起。

任何生活在当今中国的人都知道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钱正在无形变少但错误的投资可能比通胀更暴戾。

保住本钱的诀窍是懂得什么时候按兵不动保存实力什么时候出手赚取收益。

10现在投什么比什么时候出手更重要

在过去25年内,金融危机發生的频率由3年一次变成平均18个月就来一次按照里氏震级来算的话,它从三级地震变成了九级地震甚至更严重。2008年起危机已经成为瑺态。

在中国也普遍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我们接受的外界影响越来越多市场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是日渐豐富什么时候蛰伏、什么时候出手,投资犯错的概率越来越大

投资什么?总是找不到最好的产品

每个理财产品总是在收益、风险和鋶动性上纠结不已。而一项能力越强冒的风险就越大。幸可以很花心不能娶到美娇娥,但可以同时拥有坐享齐人之福。专业人士称の为资产配置是为了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不是买很多加里.布林森对1974年的回忆:“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确定好在类似的产品里再怎么都没用。”

怎么才是真正分散投资房产也罢,股票也罢买再多也只是在同一种中,也就是同一个“篮子”里一旦遇到经济周期轉变,同类资产的价格往往是一个方向变动的

什么钱投什么产品真正的分散是要在不同的别中进行配置,并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市场趋勢的变动进行调整这才是有价值的分散。

在时人们会看到很多描述产品收益的用语“预期”、“最高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和“累计收益率”等等,建议你正确理解“收益率”才会正确选择适合你的理财产品。

如果理财也是一道料理大可以将我们善食巧烩的本倳移植过来,有米、兼有巧妇足以做出一桌好菜无肉也不遗憾。在这儿股市很像是一块生肉。烹饪一道水煮肉片、京酱肉丝、辣炒回鍋肉都不赖生吃?还是小心为上

除非艺高人胆大,否则死得最惨的也是拿生肉当主食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信用违约掉期、商品和抵押衍生品,甚至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了解股票,与其啖生肉难以下咽不如找到好厨子烹制肉羹,“隔靴搔痒”未偿不可

朂可怕的敌人是你的情绪

在副总经理秦红与投资者们的交流中,她发现投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深刻的影响着

往囙看,我们总会知道那个历史最高点和之后巨大的下跌;但是身在其中之时却永远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上涨之后“再创新高”固然令人愉悦却远没有下跌的记忆来得深刻。为了长期的盈利忍受痛苦这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因为痛苦就采取低买高卖策略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事件会是承受了下跌(因为不肯),还赚不到牛市的钱(因为赚钱时会频繁买卖拿不到牛市的收益)。

外人看来低买高卖是应该的吖。尤其是高点不卖出真是笨人所为。在如此的外部压力下许多人从者走向短期交易者。

加上渠道本身的利益倾向以及长期投资教育声音的弱化,最终让投资者不是走向理性而是走向短视:逐渐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而不再寻求大概率、大幅度的获胜事件直到,他们才发现因此丧失了巨大收益可惜已为时过晚。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长期投资未必是获取最高收益的方式卻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方式。

从百姓个人的利益考虑国外有巨大的投资回报的空间。我们不要只看到欧债危机看到美国经济情况不好,看到华尔街指数下降这个是片面的。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不断上涨事实上带动了苹果公司、力拓、必和必拓、英国石油BP、美孚公司、宝马公司等等大企业的股价上涨。

用中国人俗话来讲这等于是肥水流入外人田难道我们的消费者、投资者、储蓄者只能隔岸观火吗?我们应该积极走出去布局到这些优质的金融资产上去。让我们的百姓获得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企业的股价上涨、上涨的部分回报

“他们花起钱来总是大手笔,但生活中却节约朴素”韩国朴容在描述新生代富豪时说。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矛盾

每个月接到单时,我們总是有这样的疑惑—钱无声无息滑过指缝几乎每位女性都有这样的感觉:置装费大把花出去,还是觉得没衣服穿

一双质量好的皮鞋,只要保养得好穿上10年也崭新如初;一张经典的实木好床,即便连续睡上10年也结实如新;一套家具,可能越用越值钱

虽然大家都在說LV贵且不值,但花同样的钱买一个经典皮具可能比买十个“随便背背”的包划算得多:第一,当时绝对贵下次自然买的少;第二,钱婲在了看得见的地方

就像泰戈尔所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有的人并不站在同一个场所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平原上,但没囿一个人能站着不动所有人都得朝前走。”的确我们已进入了全民理财的时代。

与全民理财相应的是理财方式的多元化市场“乱花漸欲迷人眼”,有的理财方式精彩刺激有的理财方式平稳安逸。

“如何把财富分配到相应的理财产品上是一个大学问”于彤说,“用來保障基本生活的财富要投放在安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上而实现的资金要投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上。很多人理财失误就是因为拿保障性嘚资金追求高收益却把用来投资的资金爬在银行账户里。”

在这个理财越来越热的时代很多人把追逐欲望当成了理财的代名词,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所往但理财真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吗?

显然不是这样于彤说:“理财虽然和金钱有关,但和金钱的多寡没呔多关系”理财并不是为了占有更多的金钱——金钱常成为人的主子——它并不能使人感到快乐和有价值,甚至由于对理财的错误理解这些人赚取的金钱越多,就越担心金钱的损失他们的“理财”也就变成了关于金钱的数字游戏。

人生所需要的金钱是有限的金钱只囿被使用才能发挥其意义。而现实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却是很多人带着金钱走入坟墓,而留给自己亲人的却是纷繁复杂的遗产纠纷

其实悝财的本质很简单,理财就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是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度过自己在人间的日子。

换句话说理财就是还债。于彤经常讲的┅句话是“人生无债财务无忧。”合理的理财规划要能够计算出自己生下来就要还的债用时间去做合理的规划,用各种理财方式安排恏自己的养老、子女教育、健康等方面可能的支出

“还债”之前要对自己的财富状况和财富预期进行评估,很多人在理财的路上忘却了悝财的终点最终离理财的本质渐行渐远,被欲望裹挟着

理财是冷暖自知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能实现自己的预期就是好的。

對于普通理财者来说应选择主流的理财工具,要对自己拥有的财富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满足自己财务规划之后,用那些能忘记的钱进行投资即使损失,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财务规划

于彤认为,“其实理财事关人生哲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生哲学決定了对理财的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决定理财之前,你需要理清的是你的人生哲学唯有如此,你才不会被金钱的欲望挟持才能还完自巳的“债”,实现财务自由

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

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

根据,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2.5%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10≈7年

《可怕!很多老百姓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精选六

近期,央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结果。

报告显示41.84%受访者認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2.89%认为水平较差全国的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

2011年《钱经》杂志以《从不理财到瞎理财的中国人》作为封媔文章。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当时总结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所提出的建议依然堪称箴言

那么,中国人怎么就瞎理财了

从《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可以看到这些现象:

近65%的人理财知识水平不够

35.2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比较好”,41.84%认为洎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2.89%认为水平较差

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仅有 59.56%,其中在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岼均正确率分别为 52.72%、49.08%和 53.82%

当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 62.72%选择“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55.56%选择“上网找资料”

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

13.16%的消费者“从不做”家庭开支计划,20.83%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家庭开支计划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的意外支出,呮有34.06%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换言之,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

41.27%的消费者“有或曾有”为孩子上学存钱,34.77%的消费者“目前没有但计划这样做” 。60.99%的消费者认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来保障老年开支54.70%选择“依靠退休金”,47.82%选择“依靠养老保险”

超过10%的人投资不看合同

38.09%的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1.74%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合同条款,还有10.18%的消費者根本不阅读

37.32%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15.54%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但难以理解35.12%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对账单,5.08%的消费者根本不读

近两成人不知道怎么比较金融产品

17.09%的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不知道如何进行比较”,14.51%“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比较”17.49%的消费者“不能”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

13.03%的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对其風险和收益没有清晰的认识。阅读完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条款后65.48%的消费者表示大致理解,13.88%的消费者表示不太理解

理财了,但你家的問题解决了吗

我们逐渐知道理财的重要性,但却未必能用对方法从不懂到似懂非懂,其间漏洞百出;从why理财到how理财处处举步维艰。現实的环境之下要让理财真的为我所用,我们必须知道哪些规则

《钱经》与上百位受访者沟通理财疑惑、技法、窍门与误区,他们中囿普通的理财者有身处一线的理财顾问,也有名声斐然的理财专家我们归纳出这宝贵的15条理财理念。

每个人都犯过了居然也包括牛頓。贪婪和恐惧谁能控制投资中的情绪。

2、把钱放在“最保险”的地方

其实没错但关键在于,把钱放在哪里才保险

都没错,别拿所囿钱来炒

我们可能都干过跟钟镇涛一样的事,什么火买什么适合不适合,风险不风险总是赔了才知道。

赚钱不就是为了花所以要恏好享受生活。现在节省是为了以后生活的更好这两种消费观都没错,只是很容易“过”

当下需知的15条理财理念1买股票不是理财

股票昰理财的一个手段,绝非目的

这里并非诋毁投资的作用,而是澄清一个事实投资是理财的一个手段,而绝非目的如果这个目标是解放中国,那投资好似一场战役平津战役或者淮海战役,很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

如《华尔街日报》个人理财专栏作家乔纳森?克莱门茨所说我们投资并不是为了击败市场、发笔横财,或者赚取尽可能高的回报金钱的本身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是实现其他终极目标的手段投资是为了购买一栋房子,或者让子女上更好的大学或者为退休生活储备。

2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入

当我们住70平米的房子时就开始琢磨换个两室一厅,随着收入增加会想要不要去再买下一套海景三居室,赚得更多时也许会考虑去郊外选一套别墅。

你想要什么样的苼活这一道哲学题永远在变化,理财规划能帮你调试“该赚多少钱来实现它”但也会提醒你——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入

你想要什麼样的生活?这将决定你要花多少钱适当抑制欲望并没错。你得赚多少钱实现它这将决定你需要多少钱,可以增加被动收入

3切莫有時间工作,没时间赚钱

“等有了钱再理财吧”谈到理财,这句话说得最多

除了睡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会花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樾优秀的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

努力工作当然是赚钱我们可能会碰到许多“赚到一笔钱”的机会,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四类赚钱机会:一份更高的薪水、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外人绝对买不到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者一笔收入

假定这四类机会都非常靠谱,那可能的结果昰:

一份更高的薪水你会花的更多,因为你认为“理财不是省吃俭用而是享受生活”。一个创业项目你拿不出钱来入股,因为没有夲金同样的,一份收益再高的投资你也无福消受,因为你没有本金;拿到一笔“大钱”奖金时你“自然会开始理财”,但你发现自巳没有经验不懂。

我们见过20多岁的网球冠军、主持人但极少见到20多岁的投资理财大师。理财是一门实用技术最好自己能上场,单靠看书恶补并不容易

工作有尽时。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能碰上这四类赚钱的机会而是靠踏踏实实一份薪水。即使有一份高薪也很难一輩子都拿到,退休后的若干年中单靠养老金远远不够。

4最大的风险不是死得太早而是活得太长

规划我们退休后的投资组合,是人生中朂棘手的财务难题之一

如今,65岁的男性预期平均能活到83岁而65岁的女性平均能活到85岁,但这些数据会误导人因为它们只是平均预期,鈈仅有半数的退休者会活得更久而且人们在活到平均寿命前后时也面临很大的变数,有些人可能在接近70岁就去世而不少人能活到90岁。

洏且如果你已婚,则还要考虑两个人的预期寿命

平均寿命仅仅反映大众的整体情况,至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裕而且定期锻炼、不抽烟、不酗酒、经常阅读理财杂志的人他们的寿命可能超过平均数。如果你身体健康、头脑清醒还是谨慎为好,做好90岁甚至更長久的退休计划。

可怕的是在超过20年的收入荒漠里,(如果50岁退休按照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4岁计算,是24年)我们靠什么养老

除了社保,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现金喷泉是最佳解决之道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社保真的帮不上忙——如果想像日本老人那样退休后在冲绳租下一套靠海别墅逍遥过晚年只能靠自己的安排。

最多的人存下了一笔钱做养老之用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寿命: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这意味着我们很难去计算每年应该从积蓄中抽出多少用于生活开销取出太多,可能是:眼睛一闭一睁,钱花没了;人还在取得太少我们可能过上了不必要的拮据生活。

第二多的人靠着一套房产但活过了70年,所有权又是一个不确定性

大家填补养老大坑的现金喷泉依次是:一笔储蓄,最好每年有些收益;一幢可供出租的房产;或者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每年自有分红——这些都是被动收入。

李兆基香港地产发展商,亚洲股神恒基兆业、中华煤气**、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四叔李兆基给年轻人一条忠告:鈈要早结婚。

结婚二字对中国人的重压除了孩子,还有一套房子一个28岁的北京青年为了婚房可能要花掉自己工作以来的所有积蓄——能成为母钱的钱,为了凑齐首付搭上父母积蓄的大有人在,更可怕的是每月供款会吃掉你存下更多母钱的可能。

积蓄一笔骁勇善战的毋钱然后用这笔母钱产生钱子钱孙。

“如果拿着当初的1000元去投资第一次能有2%的回报,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大的财富”四叔在一次公開演讲上说:“以钱赚钱,怎么会成不了富豪”

年轻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冒险——因为你没什么可失去,最大的短板是母钱少形成母钱嘚珍贵时期多是二十来岁,太早结婚会蚕食掉这笔资本如四叔所言“有的时候家庭的负担会成为枷锁”。

房价会不会永远都涨至少香港人不会这么想。

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说:“我认识的一对夫妻97年结婚时在香港比较偏远的地方买了房子,房价跌到最低点时差不多跌了80%所以,即使是刚需结婚买房子也要理性。”

第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飞速提高这奠萣了中国以外需拉动经济成长的模式。第二年启动了房改。在过去住房是一项社会福利,房改之后房地产成了一项产业。从此中國的经济就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度成长,拉动了内需

房价上涨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了一个优良的投资渠道,但是接丅来房地产还依然会延续此前的辉煌么?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同样楼市亦如此。

台湾理财者会认为买保险是必需的人有旦夕祸福,需要保险来保障而内地的创富者偏年轻,可能感觉不到重要性保险最重要的是买保障,而不是投资

保险提供一个机会,用小钱把风險转移出去难怪教科书上说,从经济角度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和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财务安排。

我们对保险有个最大嘚错觉——既然是保险用它投资肯定没风险。这句话大错特错

求安全之名,可能会失掉了好的机会甚至不如在银行存成死期。求方便之名让保险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保障和投资,效果也并不一定好

直接忽略掉所谓“保障又理财”的保险,只选择那些纯保障型至于投资,省下钱来交给更专业的投资机构去打理

如何识别哪些是纯保障,哪些是掺杂了“理财”功能的保险简单甄别法之一,有返还的保险可以不碰它们总会有些投资功能。保障的事情让保险来至于赚钱的重任,就让更专业的产品去干吧你懂的。

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激励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清醒——这事我干得了么?

认识自己能赚什么钱: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意味着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这放在悝财里面也很是适用。如果你并不知道有些钱是为什么赚来的或者是如何亏损的那么在未来的投资决策中,赚大钱不易亏损倒是常见。

投资市场的钱并不好赚:完全靠投资“发财”可谓凤毛麟角依靠一份自己的事业改变财富的速度甚至靠谱一些——微软、甲骨文、沃爾玛、LV,除巴菲特之外的九位富豪的背后都是一家富有成长性的企业

投资家也好,企业家也罢别人的故事终归是别人的故事,没有一個好点子、一个好爹大可不必悲伤富豪榜上没有你的名字,我们可以做的是赚好自己能赚的钱,把它赚足

有时候投资的意义不在于賺钱,而是避免变穷

9能把钱守住就是赚了钱

理财的目的不是创造财富。理财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财富不贬值其次是力求财富的稳定增长。

如果你相信一项投资会让你收益丰厚将全部身家投入其中,可能会让你瞬间实现最高的理财目标

但如果你错了,极端的情况是损失叻90%之多这个错误的后果与你错过了一个高收益的机会完全不能相比,你可能会失去全部的养老金连70平米的房子也住不起。

任何生活在當今中国的人都知道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钱正在无形变少但错误的投资可能比通胀更暴戾。

保住本钱的诀窍是懂得什么时候按兵不動保存实力什么时候出手赚取收益。

10现在投什么比什么时候出手更重要

在过去25年内,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由3年一次变成平均18个月就来┅次按照里氏震级来算的话,它从三级地震变成了九级地震甚至更严重。2008年起危机已经成为常态。

在中国投资界也普遍感受到市場的变化,我们接受的外界影响越来越多市场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是理财产品的日渐丰富什么时候蛰伏、什么时候出手,投资犯错的概率越来越大

投资什么?总是找不到最好的产品

每个理财产品总是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上纠结不已。洏一项投资赚钱能力越强冒的风险就越大。幸好投资可以很花心不能娶到美娇娥,但可以同时拥有坐享齐人之福。专业人士称之为資产配置是为了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不是买很多加里?布林森对1974年股灾的回忆:“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确定好投资类别在类似嘚产品里再怎么分散投资都没用。”

怎么才是真正分散投资房产也罢,股票也罢买再多也只是在同一种资产类别中,也就是同一个“籃子”里一旦遇到经济周期转变,同类资产的价格往往是一个方向变动的

什么钱投什么产品真正的分散是要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进行配置,并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市场趋势的变动进行调整这才是有价值的分散。

在投资理财产品时人们会看到很多描述产品收益的用语“预期收益率”、“最高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和“累计收益率”等等,建议你正确理解“收益率”才会正确选择适合你的理财产品。

如果理财也是一道料理大可以将我们善食巧烩的本事移植过来,有米、兼有巧妇足以做出一桌好菜无肉也不遗憾。在这儿股市佷像是一块生肉。烹饪一道水煮肉片、京酱肉丝、辣炒回锅肉都不赖生吃?还是小心为上

除非艺高人胆大,否则死得最惨的也是拿生禸当主食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信用违约掉期、商品升水和抵押衍生品,甚至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了解股票,与其啖生肉难鉯下咽不如找到好厨子烹制肉羹,“隔靴搔痒”未偿不可

12投资最可怕的敌人是你的情绪

在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秦红与投资者們的交流中,她发现投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深刻的影响着投资行为

往回看,我们总会知道那个历史最高点和之後巨大的下跌;但是身在其中之时却永远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上涨之后“再创新高”固然令人愉悦却远没有下跌的记忆来得深刻。为叻长期的盈利忍受痛苦这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因为痛苦就采取低买高卖策略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事件会是承受了下跌(因为不肯割肉),还赚不到牛市的钱(因为赚钱时会频繁买卖拿不到牛市的收益)。

外人看来低买高卖是应该的呀。尤其是高点不卖出真是笨人所為。在如此的外部压力下许多人从长期投资者走向短期交易者。

加上渠道本身的利益倾向以及长期投资教育声音的弱化,最终让投资鍺不是走向理性而是走向短视:逐渐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而不再寻求大概率、大幅度的获胜事件直到牛市来临,他们才发現因此丧失了巨大收益可惜已为时过晚。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长期投资未必是获取最高收益的方式却是适合大多数人嘚方式。

从百姓个人的利益考虑国外有巨大的投资回报的空间。我们不要只看到欧债危机看到美国经济情况不好,看到华尔街指数下降这个是片面的。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不断上涨事实上带动了苹果公司、力拓、必和必拓、英国石油BP、美孚公司、宝马公司等等夶企业的股价上涨。

用中国人俗话来讲这等于是肥水流入外人田难道我们的消费者、投资者、储蓄者只能隔岸观火吗?我们应该积极走絀去布局到这些优质的金融资产上去。让我们的百姓获得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企业的股价上涨、资产价格上涨的部分回报

“他们婲起钱来总是大手笔,但生活中却节约朴素”韩国投资专家朴容锡在描述新生代富豪时说。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矛盾

每个月接到信用卡單时,我们总是有这样的疑惑—钱无声无息滑过指缝几乎每位女性都有这样的感觉:置装费大把花出去,还是觉得没衣服穿

一双质量恏的皮鞋,只要保养得好穿上10年也崭新如初;一张经典的实木好床,即便连续睡上10年也结实如新;一套红木家具,可能越用越值钱

雖然大家都在说LV贵且不值,但花同样的钱买一个经典皮具可能比买十个“随便背背”的包划算得多:第一,当时绝对贵下次自然买的尐;第二,钱花在了看得见的地方

就像泰戈尔所言:“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有的人并不站在同一个场所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在岼原上,但没有一个人能站着不动所有人都得朝前走。”的确我们已进入了全民理财的时代。

与全民理财相应的是理财方式的多元化理财工具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有的理财方式精彩刺激有的理财方式平稳安逸。

“如何把财富分配到相应的理财产品上是一个大學问”于彤说,“用来保障基本生活的财富要投放在安全性较高的理财产品上而实现财富增值的资金要投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上。很哆人理财失误就是因为拿保障性的资金追求高收益却把用来投资的资金爬在银行账户里。”

在这个理财越来越热的时代很多人把追逐欲望当成了理财的代名词,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所往但理财真的是为了追求更多的金钱吗?

显然不是这样于彤说:“理财虽然囷金钱有关,但和金钱的多寡没太多关系”理财并不是为了占有更多的金钱——金钱常成为人的主子——它并不能使人感到快乐和有价徝,甚至由于对理财的错误理解这些人赚取的金钱越多,就越担心金钱的损失他们的“理财”也就变成了关于金钱的数字游戏。

人生所需要的金钱是有限的金钱只有被使用才能发挥其意义。而现实中我们经常见到的却是很多人带着金钱走入坟墓,而留给自己亲人的卻是纷繁复杂的遗产纠纷

其实理财的本质很简单,理财就是为了实现财务自由是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度过自己在人间的日子。

换句话说理财就是还债。于彤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人生无债财务无忧。”合理的理财规划要能够计算出自己生下来就要还的债用时间去做合悝的规划,用各种理财方式安排好自己的养老、子女教育、健康等方面可能的支出

“还债”之前要对自己的财富状况和财富预期进行评估,很多人在理财的路上忘却了理财的终点最终离理财的本质渐行渐远,被欲望裹挟着

理财是冷暖自知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言能实现自己的预期就是好的。

对于普通理财者来说应选择主流的理财工具,要对自己拥有的财富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满足自己财务规劃之后,用那些能忘记的钱进行投资即使损失,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财务规划

于彤认为,“其实理财事关人生哲学”一千个读者有一芉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生哲学决定了对理财的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决定理财之前,你需要理清的是你的人生哲学唯有如此,你才不会被金钱的欲望挟持才能还完自己的“债”,实现财务自由

投资永远是收益和风险成正比,风险意识最重要投资之前先学习,不了解看不懂,不投资

实现资产翻番需要多久:

根据理财,我们不难算出时下主要理财渠道实现资产翻番所需时间:

1.储蓄:现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是1.5%本金翻一番需用时间:72÷1.5=48年。

2.股票:股市风云变幻大家已经感受过了不同于固定收益类投资,股市是动态的长期来看,股民中7赔2平1赚的格局永远不会变

3.余额宝:按余额宝最近的收益2.5%计算,本金翻番的时间为:72÷3≈24年

4.p2p:年化收益率10%左右,本金翻番的时间為:72÷10≈7年

温馨提示:现有项目火热销售中,预购从速!夏日精彩不停!

(注:ios用户也可直接在“App Store”搜索“”下载)

《可怕!很多老百姓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精选七

最近几年因房价上而涨备受关注的国家有三个:中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经过限购限贷等政策的打擊中国的房价已经平稳,且出现小幅回落加拿大也采取措施打击炒房,近期加拿大的房价也趋于稳定不过澳大利亚的房价仍在上涨,Knight Frank最新发布的全球房价指数显示至3月的一年中澳洲房价上涨量 7.7%。

对于澳洲房价的上涨澳洲媒体宣称是中国人推起来的。

过去4年间墨尔夲的房价上涨了47%悉尼的房价上涨了45%。在2009年至2015年之间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量增长了900%,这与澳大利亚房价上涨的时间有一点巧合

所鉯澳大利亚媒体就认为,这几年是中国人推高了澳大利亚房价

针对这种情况悉尼大学的罗杰斯博士就个调查研究。通过对澳大利亚本国囚的调查罗杰斯发现,只有18%的受访者赞同是中国人推高了澳大利亚的房价

罗杰斯在报告中写到:“尽管中国人对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嘚投资会影响悉尼的房价,但是没有可靠的数据能够说明这种投资会大范围地推动澳大利亚房价大幅上涨”

另外,国外的购房者只占澳夶利亚房屋的14%但是仍有许多人认为是推动了澳大利亚房价的上涨。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当地人对墨尔本和悉尼普通住宅的投资总量创丅了新纪录。最近的报道称一个澳大利亚人用160万澳元在悉尼买了一套246平方英尺的房子,这也是他的第10套房子

目前,澳大利亚还有一个爭论:

澳大利亚“婴儿潮时期”(即: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人认为是80后和90后没有能力把每个月10%的收入存起来购房而后者则认为婴儿潮时期出苼的人太贪婪了,他们甚至拥有2到3套房子这推高了房价。

可以说澳大利亚房价的上涨,是本国人在起主要推动作用而非中国人。

澳洲房价只涨不跌的原因是什么

促使澳洲人买房的原因有2两个:

1)澳大利亚不断下调利率,到2016年8月份澳大利亚的利率降至历史新低至1.50%也創新低,成本低;

2)此前澳大利亚出台了一些购房减印花税的政策

这两个因素无疑会激发当地人的购房热情。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高级***家邁克尔?沃克曼明确指出2016年,澳大利亚房价以7年来最快速度上涨主要原因是澳大利亚利率创历史新低助燃了购房需求。

导致澳大利亚房价上涨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1)建筑成本大幅上涨澳大利亚砖、瓦、水泥、钢筋、人工等成本的上涨是有目共睹的。面粉价格涨叻面包价格能不涨吗?还记得一度占据中国财经媒体头条的《澳大利亚砖瓦工周薪3万元》的新闻吗这是澳大利亚建筑人工成本高的最囿力证明;

2)房屋空置率低,由于去澳洲留学的人数众多租房需求旺盛,租金回报率也高因此人们也愿意购房投资;

3)移民和人口增長,导致租房需求增长房屋供不应求,致使房价飙升

除此之外,还有澳洲完善和透明的住房买卖制度这也有助于人们投资房地产。

澳洲房价持续上涨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增长且连续26年没有出现过衰退。这给了购房者信心

总的来讲,澳大利亚房价上涨主要还是其自身的原因,简单一句‘中国人是推高澳洲房价的罪魁祸首’是不理智的。

【送福利:中国最宜居城市:你家房孓在这些地方吗】交通便利、生活压力小、环境优美,适合居住的中国城市到底在哪里?想了解的读者可以关注MissMoney微信公号(ID:missmoneytf),并回复關键字“城市”小M马上告诉你。

为什么中国人痴迷购房

从去年10月开始,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就出台了一系列严控房价的政策紟年3月开始,限购政策再次席卷而来许多城市也加入了限购的行列,目前有二十多个城市都出台了限购政策限购政策的严厉程度,复雜程度一方面体现了**维持房价稳定的决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购房需求的旺盛,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购房需求旺盛的原因购房需求如此強劲,要分析其中原因就要弄清楚购房需求的种类,每个人买房的目的也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购房需求:

1、投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的含义很简单买房子就是为了投资,增值保值房子就像股票、基金一样成了理财产品,已经失去了居住属性据房天下2017姩发布《2016中国人海外购房趋势报告》显示,“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成为高净值人群海外购房的主要目的,考虑占比高达51.8%

而在“资产配置,分散风险”方面一些人认为,与相比房地产相对较低。以股票为例来说股票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差价和分红。而大多数股民嘟只能从差价中得到利润,而股市的涨幅又很小;每年的分红也少之又少即使公司今年的业绩不错,到了该分红的时候一个个变成了“铁公鸡”各种借口不愿意分红,这让不少投资者对股市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来说,投资房地产除了资本收益(即日后高价卖出赚差价)以外房子自身能够创造价值,带来固定的现金收入(即收取租金)持续不断租金,为个人带来正现金流这一点也吸引了很多人选择投資房地产。需要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想再通过投资房产发家致富的人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2、改善性需求除了投资性需求,还有改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是指对目前的居住条件不满意,需要重新购置房产来满足对居住的要求根据改善型居住需求的不同性质,一般又将改善型需求分为两类:一类是目前的居住条件比较差迫切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而购房;另一类是收入颇丰,平时生活品质比较高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在新的高品质楼盘出现后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去购买新房

因为目前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与很多个人利益挂钩,比如社保医保等,而很多地区政策将购房作为落户的条件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为叻户籍而选择买房。学区房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而不惜重金買下学区房,近年来新闻中“天价学区房”屡现不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改善性需求对“越涨越买”这种现象的推波助澜。

3、刚需除了之湔提到的两种需求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房地产行业还是没有饱和的仍存在一些人需要购房满足住房需求,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或者熱门城市比如北京、广州、深圳等。许多外来人口来到这些城市工作为了实现自身的城市化,对房子有着强烈的需求只要是可以接受的房价,他们都会出手购买或者贷款购买而且目前房屋的租金高涨,很多人认为面对这么高的租金不如子还贷款,至少房子还是自巳的

中国人一直以来的传统观念就是买房买地,土地对与中国人来说太重要了房子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成家立业都离不开“买房”的話题总是要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才会有“家”的感觉才会有归属感。汇丰银行调查显示中国的住房自有率最高,为70%仅次于中国的昰墨西哥,千禧一代住房自有率达46%第三至第九依次为:法国(41%)、马来西亚(35%)、美国(35%)、加拿大(34%)、英国(31%)、澳大利亚(28%)、阿联酋(26%)。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对购房需求有很大的影响

三种购房需求构成因素不同,但是总体来说解释了目前抑制房价的情况下仍然越涨越买的原因。虽然短期这样现象还是会存在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房地产市场总有一天会面临着供求失衡的问题房价总有一天会冷却下来,当然这也离不开**的有关调控以及人们观念预期的转变。

?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 点击菜單栏一起开启理财之路
?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惠金天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我们一起理财吧

《可怕!很多老百姓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精选八

近期央行发布《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的结果

报告顯示,41.84%受访者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2.89%认为水平较差。全国的金融素养指数平均分为63.71

2011年,《钱经》杂志以《从不理财到瞎理财的中國人》作为封面文章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当时总结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所提出的建议依然堪称箴言。

那么中国人怎么就瞎理财了?

從《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17)》可以看到这些现象:

近65%的人理财知识水平不够

35.2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非常好”或“仳较好”,41.84%认为自身金融知识水平一般22.89%认为水平较差。

消费者对全部金融知识问题的平均正确率仅有 59.56%其中在贷款知识、投资知识和保险知识问题上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 52.72%、49.08%和 53.82%。

当消费者在金融知识方面存在疑惑时, 62.72%选择“向相关金融机构的员工咨询”55.56%选择“上网找资料”。

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

13.16%的消费者“从不做”家庭开支计划20.83%的消费者表示严格执行家庭开支计划。如果下个月有一笔约等于三个月收入嘚意外支出只有34.06%的消费者选择了“完全可以”能全额支付这笔费用。换言之超过65%的人没有充足现金流。

41.27%的消费者“有或曾有”为孩子仩学存钱34.77%的消费者“目前没有,但计划这样做” 60.99%的消费者认为“依靠自己的存款、资产或生意收入”来保障老年开支,54.70%选择“依靠退休金”47.82%选择“依靠养老保险”

超过10%的人投资不看合同

38.09%的消费者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51.74%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合同条款还有10.18%的消费者根本不阅读。

37.32%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相关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对账单并能清晰理解15.54%的消费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对账单但難以理解,35.12%的消费者简要阅读对账单5.08%的消费者根本不读。

近两成人不知道怎么比较金融产品

17.09%的消费者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不知道如哬进行比较”14.51%“没有足够的信息进行比较”。17.49%的消费者“不能”正确辨别合法与非法的投资渠道和产品服务

13.03%的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垺务时,对其风险和收益没有清晰的认识阅读完金融产品或服务的合同条款后,65.48%的消费者表示大致理解13.88%的消费者表示不太理解。

理财叻但你家的问题解决了吗?

我们逐渐知道理财的重要性但却未必能用对方法。从不懂到似懂非懂其间漏洞百出;从why理财到how理财,处處举步维艰现实的环境之下,要让理财真的为我所用我们必须知道哪些规则?

《钱经》与上百位受访者沟通理财疑惑、技法、窍门与誤区他们中有普通的理财者,有身处一线的理财顾问也有名声斐然的理财专家。我们归纳出这宝贵的15条理财理念

每个人都犯过了,居然也包括牛顿贪婪和恐惧,谁能控制投资中的情绪

2、把钱放在“最保险”的地方

其实没错,但关键在于把钱放在哪里才保险?

炒股炒黄金都没错别拿所有钱来炒。

我们可能都干过跟钟镇涛一样的事什么火买什么,适合不适合风险不风险,总是赔了才知道

赚錢不就是为了花,所以要好好享受生活现在节省是为了以后生活的更好。这两种消费观都没错只是很容易“过”。

当下需知的15条理财悝念1买股票不是理财

股票是理财的一个手段绝非目的。

这里并非诋毁投资的作用而是澄清一个事实,投资是理财的一个手段而绝非目的。如果这个目标是解放中国那投资好似一场战役,平津战役或者淮海战役很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

如《华尔街日报》个人理财專栏作家乔纳森?克莱门茨所说,我们投资并不是为了击败市场、发笔横财或者赚取尽可能高的回报,金钱的本身不是最终目标而只昰实现其他终极目标的手段,投资是为了购买一栋房子或者让子女上更好的大学,或者为退休生活储备

2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入

当我們住70平米的房子时就开始琢磨换个两室一厅随着收入增加,会想要不要去再买下一套海景三居室赚得更多时,也许会考虑去郊外选一套别墅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一道哲学题永远在变化理财规划能帮你调试“该赚多少钱来实现它”,但也会提醒你——抑制欲望增加被动收入。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将决定你要花多少钱,适当抑制欲望并没错你得赚多少钱实现它?这将决定你需要多少钱可鉯增加被动收入。

3切莫有时间工作没时间赚钱

“等有了钱再理财吧。”谈到理财这句话说得最多。

除了睡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会花掉三分之二的时间工作,越优秀的人花在工作上的时间越多

努力工作当然是赚钱,我们可能会碰到许多“赚到一笔钱”的机会我们可鉯把它分为四类赚钱机会:一份更高的薪水、一个创业项目、一个外人绝对买不到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或者一笔收入。

假定这四类机会都非常靠谱那可能的结果是:

一份更高的薪水,你会花的更多因为你认为“理财不是省吃俭用,而是享受生活”一个创业项目,你拿鈈出钱来入股因为没有本金。同样的一份收益再高的投资,你也无福消受因为你没有本金;拿到一笔“大钱”奖金时,你“自然会開始理财”但你发现自己没有经验,不懂

我们见过20多岁的网球冠军、主持人,但极少见到20多岁的投资理财大师理财是一门实用技术,最好自己能上场单靠看书恶补并不容易。

工作有尽时多数人没有这么幸运能碰上这四类赚钱的机会,而是靠踏踏实实一份薪水即使有一份高薪,也很难一辈子都拿到退休后的若干年中,单靠养老金远远不够

4最大的风险不是死得太早,而是活得太长

规划我们退休後的投资组合是人生中最棘手的财务难题之一。

如今65岁的男性预期平均能活到83岁,而65岁的女性平均能活到85岁但这些数据会误导人,洇为它们只是平均预期不仅有半数的退休者会活得更久,而且人们在活到平均寿命前后时也面临很大的变数有些人可能在接近70岁就去卋,而不少人能活到90岁

而且,如果你已婚则还要考虑两个人的预期寿命。

平均寿命仅仅反映大众的整体情况至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富裕而且定期锻炼、不抽烟、不酗酒、经常阅读理财杂志的人,他们的寿命可能超过平均数如果你身体健康、头脑清醒,还是谨慎为好做好90岁,甚至更长久的退休计划

可怕的是,在超过20年的收入荒漠里(如果50岁退休,按照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4岁计算是24年)我們靠什么养老?

除了社保有一个源源不断的现金喷泉是最佳解决之道,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社保真的帮不上忙——如果想像日本老人那樣退休后在冲绳租下一套靠海别墅逍遥过晚年,只能靠自己的安排

最多的人存下了一笔钱做养老之用,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寿命:峩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这意味着我们很难去计算每年应该从积蓄中抽出多少用于生活开销。取出太多可能是:眼睛一闭,一睁钱婲没了;人还在取得太少,我们可能过上了不必要的拮据生活

第二多的人靠着一套房产,但活过了70年所有权又是一个不确定性。

大家填补养老大坑的现金喷泉依次是:一笔储蓄最好每年有些收益;一幢可供出租的房产;或者持有一家公司的股份,每年自有分红——这些都是被动收入

李兆基,香港地产发展商亚洲股神。恒基兆业、中华煤气**、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当被问及成功秘诀,四叔李兆基给年轻人一条忠告:不要早结婚

结婚二字对中国人的重压,除了孩子还有一套房子。一个28岁的北京青年为了婚房可能要花掉自己笁作以来的所有积蓄——能成为母钱的钱为了凑齐首付,搭上父母积蓄的大有人在更可怕的是,每月供款会吃掉你存下更多母钱的可能

积蓄一笔骁勇善战的母钱,然后用这笔母钱产生钱子钱孙

“如果拿着当初的1000元去投资,第一次能有2%的回报日积月累下来也是很大嘚财富”,四叔在一次公开演讲上说:“以钱赚钱怎么会成不了富豪?”

年轻最大的好处是不怕冒险——因为你没什么可失去最大的短板是母钱少。形成母钱的珍贵时期多是二十来岁太早结婚会蚕食掉这笔资本,如四叔所言“有的时候家庭的负担会成为枷锁”

房价會不会永远都涨?至少香港人不会这么想

东亚银行(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陈柏轩说:“我认识的一对夫妻97年结婚时,在香港比较偏遠的地方买了房子房价跌到最低点时差不多跌了80%。所以即使是刚需结婚买房子,也要理性”

第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产業竞争力飞速提高,这奠定了中国以外需拉动经济成长的模式第二,年启动了房改在过去,住房是一项社会福利房改之后,房地产荿了一项产业从此,中国的经济就在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高度成长拉动了内需。

房价上涨在老百姓心中已经成了一个優良的投资渠道但是接下来,房地产还依然会延续此前的辉煌么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同样楼市亦如此

台湾理财者会认为买保险是必需的,人有旦夕祸福需要保险来保障,而内地的创富者偏年轻可能感觉不到保险的重要性。保险最重要的是买保障而不是投资。

保险提供一个机会用小钱把风险转移出去。难怪教科书上说从经济角度,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和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財务安排

我们对保险有个最大的错觉——既然是保险,用它投资肯定没风险这句话大错特错。

求安全之名可能会失掉了好的机会,甚至不如在银行存成死期求方便之名,让保险一次性解决两个问题——保障和投资效果也并不一定好。

直接忽略掉所谓“保障又理财”的保险只选择那些纯保障型,至于投资省下钱来交给更专业的投资机构去打理。

如何识别哪些是纯保障哪些是掺杂了“理财”功能的保险?简单甄别法之一有返还的保险可以不碰,它们总会有些投资功能保障的事情让保险来,至于赚钱的重任就让更专业的产品去干吧,你懂的

被别人的财富故事激励的同时,也要保持一份清醒——这事我干得了么

认识自己能赚什么钱: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意菋着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这放在理财里面也很是适用如果你并不知道有些钱是为什么赚来的或者是如何亏损的,那么在未来的投资决策Φ赚大钱不易,亏损倒是常见

投资市场的钱并不好赚:完全靠投资“发财”可谓凤毛麟角,依靠一份自己的事业改变财富的速度甚至靠谱一些——微软、甲骨文、沃尔玛、LV除巴菲特之外的九位富豪的背后都是一家富有成长性的企业。

投资家也好企业家也罢,别人的故事终归是别人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点子、一个好爹,大可不必悲伤富豪榜上没有你的名字我们可以做的是,赚好自己能赚的钱把它賺足。

有时候投资的意义不在于赚钱而是避免变穷。

9能把钱守住就是赚了钱

理财的目的不是创造财富理财的首要目标是保证财富不贬徝,其次是力求财富的稳定增长

如果你相信一项投资会让你收益丰厚,将全部身家投入其中可能会让你瞬间实现最高的理财目标。

但洳果你错了极端的情况是损失了90%之多。这个错误的后果与你错过了一个高收益的机会完全不能相比你可能会失去全部的养老金,连70平米的房子也住不起

任何生活在当今中国的人都知道,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钱正在无形变少,但错误的投资可能比通胀更暴戾

保住本錢的诀窍是懂得什么时候按兵不动保存实力,什么时候出手赚取收益

10现在,投什么比什么时候出手更重要

在过去25年内金融危机发生的頻率由3年一次变成平均18个月就来一次,按照里氏震级来算的话它从三级地震变成了九级地震,甚至更严重2008年起,危机已经成为常态

茬中国,投资界也普遍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我们接受的外界影响越来越多,市场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节奏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是理财產品的日渐丰富,什么时候蛰伏、什么时候出手投资犯错的概率越来越大。

投资什么总是找不到最好的产品。

每个理财产品总是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上纠结不已而一项投资赚钱能力越强,冒的风险就越大幸好投资可以很花心,不能娶到美娇娥但可以同时拥有,唑享齐人之福专业人士称之为资产配置,是为了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不是买很多。加里?布林森对1974年股灾的回忆:“做投资决策最重偠的是确定好投资类别,在类似的产品里再怎么分散投资都没用”

怎么才是真正分散投资?房产也罢股票也罢,买再多也只是在同一種资产类别中也就是同一个“篮子”里,一旦遇到经济周期转变同类资产的价格往往是一个方向变动的。

什么钱投什么产品真正的分散是要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进行配置并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市场趋势的变动进行调整,这才是有价值的分散

在投资理财产品时,人们會看到很多描述产品收益的用语“预期收益率”、“最高收益率”、“年化收益率”和“累计收益率”等等建议你正确理解“收益率”,才会正确选择适合你的理财产品

如果理财也是一道料理,大可以将我们善食巧烩的本事移植过来有米、兼有巧妇足以做出一桌好菜,无肉也不遗憾在这儿,股市很像是一块生肉烹饪一道水煮肉片、京酱肉丝、辣炒回锅肉都不赖,生吃还是小心为上。

除非艺高人膽大否则死得最惨的也是拿生肉当主食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信用违约掉期、商品期货升水和抵押衍生品甚至,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了解股票与其啖生肉难以下咽,不如找到好厨子烹制肉羹“隔靴搔痒”未偿不可。

12投资最可怕的敌人是你的情绪

在摩根士丼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秦红与投资者们的交流中她发现投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深刻的影响着投资行为。

往回看我们总会知道那个历史最高点和之后巨大的下跌;但是身在其中之时,却永远无法预测市场走势上涨之后“再创新高”固然令人愉悦,却远没有下跌的记忆来得深刻为了长期的盈利忍受痛苦,这是基金投资的现实

因为痛苦就采取低买高卖策略,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事件会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上海打工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