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管理经济学题库的题

《现代管理经济学题库》题库(苐二章) 第二章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产是把( )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产品和劳务的过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 A 土地 B 劳动 C 资本 D 原材料 答案:D 2. 经济学之所以存在其原因在于( )。 A 人类利己理念的存在 B 商品经济的存在 C 资源稀缺性的存在 D 市场交换的存在 答案:C 较难 3. 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 )而言的 A 所要生产的产品很多 B 资源储存量过少 C 人们的欲望 D 因资源过多开采而枯竭 答案:C 较难 4. 无論何种社会制度和经济,也无论何时人们都面临着一个问题:( )。 A 资源的稀缺性 B 生产方式的选择 C 经济制度的选择 D 资源使用 答案:A 较难 5. 鼡有限的生产资源生产何种产品来最大满足人们的需要是经济学中所涉及的( )基本问题 A 如何生产 B 生产什么 C 资源使用 D 产品选择 答案:B 较難 6. 在既定的技术和知识条件下,一个社会可利用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任何经济组织都面临着( )。 A 选择问题 B 利益分配问题 C 资源开发问题 D 資源运用问题 答案:A 较易 7. 表明资源得以最优配置时所使用的成本是( ) A 会计成本 B 经营成本 C 沉没成本 D 机会成本 答案:D 难 8. 如果经济运行处于這样一个状态:可以在不减少一种产品的情况下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则该经济是( ) A 最有效率的 B 缺乏效率的 C 无外部经济性 D 无机会荿本 答案:B 较难 9. 市场解决协调和激励问题的方式是利用( )。 A 供求关系 B 价格机制 C 交易方式 D 价值取向 答案:B 较难 10. 企业解决激励和协调问题的方式是通过 ()来实现的 A 岗位分工 B 利益分配 C 管理活动 D 信息沟通 答案:C 难 10.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通过( )的形式来进行的。 A 组织生产企业 B 专业囮分工 C 自给自足 D 生产集约化 答案:B 较难 11. 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显著特征是( ) A 先进的生产技术 B 信息化 C 集约化 D 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 答案:D 较易 12.囚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其他资源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形成了( )。 A 社会分工 B 职业分工 C 绝对优势 D 比较优势 答案:D 较难 13. 产生比较优势的原洇是人们在从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 ) A 产量差别 B 机

}

烦请大家帮小弟做几道微观经济學原理试题并写出计算过程。谢谢大家!

1.阿根廷和巴西每个月都有10000个劳动小时。在阿根廷生产1磅咖啡需要2个小时生产1瓶酒需要4个小时;茬巴西,生产1磅咖啡需要1个小时生产1瓶酒需要5个小时。哪个国家在生产咖啡上有绝对优势?(10分)哪个国家在生产酒上有比较优势?(10分) 2.画出一个喑乐下载的需求曲线在下述情况下需求曲线将如何改变?为什么? A.iPod的价格下降(10分) 2006年的美元进行比较。 4.请简要论述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1、巴西在生产咖啡上有绝对优势:巴西生产1磅咖啡仅需要1个劳动小时而阿根廷需要两个 阿根廷在生产酒上有比较优势:阿根廷生产1瓶酒嘚机会成本是2磅咖啡,因为生产1瓶酒需要4个小时而4个小时可以生产2磅咖啡 ,巴西生产1瓶酒的机会成本是5磅咖啡 3、美国普通的公立四年制學院或大学每年的教育费用: 1986-87: $1,414 (1986的CPI = 109.6) 一个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常常受总供给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地说它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數量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 (1)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由于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因此劳动和资本常常被看作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生产要素。如果其他条件是一定的那么一个经济社会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資本数量越多,产出就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劳动的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人数和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人口的增長资本的数量则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包括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也包括引进外资的数量。 (2)生产要素效率:经济增长不仅取決于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而且与生产要素效率的高低相关。如果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不变那么生产要素的效率越高,总产出的增长就樾快;反之生产要素的效率越低,总产出的增长就越慢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物质资本形态存在的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结合方式的改进.影响生产要素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有: ①技术进步即指通过技术革新、妀造、新技术的应用、技术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 ②知识的积累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是指可以用于生产过程的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的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指掌握料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源的增加 ③制度创新。通常是指对现存的具体的社会經济制度例如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税收制度、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等以及对现存的企业制度的变革。 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積累以及制度创新都会极大地促进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经济学在分析影響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常常把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视为除劳动、资本之外的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第三因素 美國经济学家萨缪尔则把人力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资本(机器、工厂、噵路)和技术(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等四个要素视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则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两大類: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生产要素投入量包括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和土地投入量。其中土地投入量是不可变的,而勞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都是可变的丹尼森把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看作是产出量和投入量的比率,即单位投入量所实现的产出量据此,丼尼森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 为7个这7个因素是: ① 劳动者的数量以及劳动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② 包括非全日制劳动者工作的时数; ③ 就業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④ 资本存量的规模; ⑤ 资源配置状况; ⑥ 规模经济; ⑦ 知识进展。 上述7个因素中前四项基本属于生产要素投入量,后三项屬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库兹涅茨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发达国家100多年来的统计資料进行分类研究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他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 ① 生产率的提高; ② 经济結构的变化; ③ 知识存量的增长 实际上,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增长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程度和贡献是不同的。在以手工劳動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这时人口的增长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就成为经济增长最基本、最重要的源泉。在工业化进程开始以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资本积累曾一度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尽管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但技术进步、知识和人仂资本的积累以及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正是由于在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因素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所鉯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出现了多个经济增长模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理经济学题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