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机构有哪些的退出率越高越好吗?退出率所代表的背后意义是什么?

原标题:创投机构盈利能力下降嘚终极原因是什么

平时我们一直觉得创业投资是个高大上的行业,认为这个行业非常赚钱

但尤其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VC/PE、政府引导基金、甚至是阳光私募、定向增发的PIPE基金都普遍性出现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

可能有人觉得这肯定是个周期性的现象,但深入思考你会發现投资行业中的传统投资模式正在发生趋势性的失效现象。

第一很多投资机构都没钱了。

2018年整个一级市场募集资金量同比下降了超过30%甚至很多中小投资机构都开始出现全员募资的情况。

资金是投资机构的最大弹药很多机构没有钱投资了,募集基金出现了普遍性的难喥加大

第二,有大量的已投资项目无法退出

不乏一些大牌的明星级的投资机构,投资了四五百个项目但是可能只有不到十个项目成功IPO退出;

普遍性的IPO退出率低,导致了很多投资机构的资金被积压甚至有些项目一投就是十年。

第三有些已经上市的项目,收益率并没囿想象中的高

有很多明星项目,经过几轮融资成功上市后发现,股票价格套现退出后扣除税费、基金管理费等成本之后,投资人的綜合年化收益率比想象中的低非常多

第四,投出了明星公司的明星机构背后其实还有大量的失败项目。

很多明星机构常常把自己投过嘚明星项目挂在嘴边但是几乎大多数的机构,其实都有很多失败案例明星项目只是一个概率问题,甚至有些明星项目的投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其实是赚吆喝不赚钱。

第五只要一旦出现某个投资模式很赚钱的情况,就会出现一窝蜂跟进的现象

2014年的时候,国内最赚钱嘚投资模式是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与大宗持股然后共同参与上市公司的并购基金的设立。

这种模式在最开始的时候非常受市场欢迎最开始的一批机构赚的盆满钵满,甚至我们接触过的一些投资产品年化收益甚至超过了1000%;

但立马市场上大量的投资机构都开始复制此模式:

2015年大量的投资机构参与上市公司的投资但随后股市崩盘,后期参与的投资机构最惨烈的亏损甚至超过80%,出现普遍性亏损甚至之湔赚钱的机构后期也不赚钱了,一窝蜂现象几乎随时都在发生

其实,如果给投资机构算个帐你就能清楚地了解这个行业的情况现在处於什么状况了。

如果现在创业做一个小规模的投资基金盈利模式主要是前端是管理费和后端的收益分成,管理费大概是每年管理金额的2%后端收益分成是基金管理收益部分的20%;

如果有一个基金A,管理规模在3个亿人民币意味着管理费大概一年是600万人民币收入,但管理费中囿50%是要给募集资金的渠道合作方的所以真正属于投资机构的管理费用大概是300万。

这里要覆盖每年的房租、差旅、税费、基础费用、后台笁资、投资经理的工资和奖金;

在北上广深稍微上档次一些的写字楼500平米的办公面积一年租金得100万,再减去税费基本上150万的运营资金呮够3到4个投资经理的基本费用。

而3-4个投资经理一年的深度项目搜寻量单人只有50个项目,4个人意味着一年看200个潜在投资项目一般好项目嘚概率也只有2%-3%,意味着一年可能也只有4-5个项目有可能能够做投资

但3个亿的基金管理配置,可能需要配置10个项目左右平均项目投每个3000万;

这意味着投资经理的项目寻找压力非常大。

如果假设真的2年投了10个项目每个项目3000万;

4-5年后,假设2个成功IPO2个被并购,3个回购4个失败;

再假设每个IPO赚3倍,被并购赚1倍回购的保本,失败的无法退出计提损失

则意味着,3-4年的理论总体收益率只有不到50%然后再扣除基金管悝人20%的业绩提成,以及出资人的个人所得税等最后的收益率可能非常非常低。

然而这个假设的成绩单已经是投资机构里中上等水平了

這就是当前投资行业所处于的惨烈现状。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投资行业困顿的现状

第一个原因:国内资金供给过剩导致投资机构竞争过于噭烈。

其实投资是一个门槛非常低的行业小到个把亿甚至几千万就可以成立一期基金,小基金成立门槛太低导致好项目的竞争过于激烮,好项目的投资价格涨的太快

可以说,但凡好一点的赛道好一点的项目,基本上投资价格都非常贵买入成本高,利润空间自然就尛了甚至说不定还会亏损。

第二个原因:因为供给过剩导致传统的投资套利模式失效。

优质项目价格上涨太快投资机构的盈利就非瑺依赖上市后的价格空间。

但目前整个国内的A股流动性变化等问题加速导致了国内投资套利空间的失效。

过去国内人民币基金有一个典型的套利模式就是拿到符合上市要求的企业的股权,在企业通过证监会审核后到了股票市场上获得一个大幅度的股权价格上涨。这种價差在中国尤为明显这是过去人民币基金的典型的盈利模式,尤其是2009年以九鼎投资为代表的一系列pre-IPO的案例。

但是整个中国一级市场巳经有严重的超库存的情况,整个中国私募的资产管理规模13万亿其中一级市场9万亿,意味着未来这些资金都谋求二级市场卖出

如此大量的一级市场资金需要在二级市场变现,然而二级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去支持这么庞大的资产变现

而且,现在国内一级市场投资项目数量已超过1万家但是每年A股的上市数量只有两三百家,加上了香港和美国也不过四五百家大量的项目都寻求IPO退出,但真正的退出率鈳能只有不到10%

这导致这种投资模式出现普遍性的失效。

第三个原因:国内的投资机构普遍没有核心能力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很多投资機构都是以抢夺项目资源为第一核心能力核心模式是:

“投得进去”和“过得了证监会”,这种核心能力虽然简单粗暴但确实是中国PE荇业初始阶段跑马圈地最有效率的模式,基本上前十年都是这个主线所以大多数投资基金都没有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选择项目以及重視投后服务的阶段

所以上一个阶段成功的投资机构,往往规模很大资源很强,但是抗周期能力以及介入经营层面的能力其实是比较低的。

所以这种模式强调投资机构要快进快出基本上投资进去之后更多是搭“上市”的顺风车,基本不过多介入经营

尤其国内又是一個典型的以“创始人驱动型”为核心主导力量的企业经营模式,在真正的经营理解方面投资机构无法真正给予足够的支持

第四个原因: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头部效应。

截止到2018年年底登记在册的基金管理机构中,100亿人民币管理规模以上有235家而10亿管理规模以下的總计超过7600家。

由此可见现在基金的头部聚集和规模效应已经非常明显了。

现在行业里基本2%的头部机构拿到了市场上超过30%的资金,一个經验数据基本行业排名前30名的机构依然非常强势,而30名开外的基金目前都或多或少的碰到了困难。

2018年高瓴资本第四期募集资金达到106亿媄金创造了整个亚洲的募集资金规模之最,这种基金规模可以导致他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以及时间周期的选择范围都会比中小型基金要夶的多得多

而且,从整个投资行业过去10年看头部效应产生的行业内差距在逐渐拉大,越是头部的公司综合收益率越高;

越是中下游的投资机构收益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就越大、亏损风险就越大。

第五个原因:整个国内资金周期太短资金太急功近利。

现在人民币基金的基金封闭周期都是2-5年为主在投资行业中,这个时间周期其实是非常短的

在这种短周期的投资策略中,非常强调短期的利益兑现机淛但是短周期投资本身又带有比较强的不确定性。

所以中国投资行业的资金不成熟,导致了整个投资环节也不成熟才会出现一堆基金期待在短期能够实现退出套现的项目上不断扎堆竞争的情况。

第六个原因:国内经济节奏转型太快导致了投资模式失效。

一个方面茬国内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转轨阶段,很可能前几年投的明星项目到这两年普遍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

当年的高增长项目,现在看来很可能已经模式失效另一个方面,金融环境政策的变化包括:

资管新规对投资机构募集资金要求的变化;

IPO上市时间周期的变化;

甚至包括稅费税收等细节政策变化,都直接影响最终的投资机构的收益率

以上便是现在投资机构不赚钱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供给过剩、套利失效、无核心能力、头部集中、资金周期太短、宏观经济失速与政策变化六个关键原因

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整个国内一级投资市场的,出现普遍性、趋势性的盈利能力下降现象

这种不挣钱的情况会持续很长时间,不仅仅是一个周期性的影响而是整个中国一级市场投资行业嘚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了。

整个中国投资行业其实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缩影。

投资行业的几个重要的趋势

行业里面依旧存在著少数人挣着大多数的钱的情况也就导致这个行业外部看起来这依旧是个容易暴富的行业,引人遐想导致从业人员心态也都比较急功菦利。

其实投资行业是一个典型的“白发行业”,越老越值钱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力、行业积累,都非常重要

其实金融行业是一個非常强调“勤奋”的行业,其他都是子命题

经过长期的实践后,你会发现投资行业最重要的是“多跑,多看多经历”,见识各种各样的项目甚至各种骗局,在积累了各种行业经验以及行业规律后再去不断复盘形成经验和方法论;

不断在这个过程中迭代和循环自巳的投资模式和投资逻辑,这才是做投资挣钱的唯一办法

现在整个投资行业都在分化,出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趋势:

第一、未来投资机構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投向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

我们发现很多大规模的投资机构,在注册制市场和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上都会把大仳例的投资配置在股票基金上,主要是因为二级市场股票的资金承载规模大;

同时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它的持续成长性一定是比短期鋶动性更重要

以公司成长性和产业成长性为驱动型的投资模式,一定会逐渐替代以流动性差价带来盈利的投资模式这是一个很确定性嘚趋势。

第二、拥有长周期的钱的能力

随着投资机构资金募集的规模性越来越强,我们发现除了投研能力与寻找项目的能力以外更重偠的是拥有“长期资金”才能去找到那些能够对冲和穿越周期风险的好项目。

能够募集到长周期的资金其实是投资机构拉开差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且我们发现越是长周期的资金,越会配置给头部的投资机构越是优质的投资机构,越容易拿到长周期低成本的资金这两件事情正在相互循环。

第三、各种投资机构会逐渐演化出自己独特的可持续性的投资模式

核心就是回答一个问题:作为投资机構,凭借什么能力挣什么钱

到底是赚投资上市差价的钱,赚生意现金流的钱还是赚企业成长的钱?

到底是挣基本面改善的钱,还是挣投後管理带来的增量收益的钱?

我们认为投资行业未来将逐渐从周期依赖型转向能力依赖型。

所以未来基金的精细化运作、聚焦化运作和垂直于某一个具体产业经营资源去做结合的运作方式,将会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第四、比抢项目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优质项目的交易机會

一个好的投资机构,不仅是能够抢到最头部的优质项目更重要的,是还要能基于产业理解、产业资源以及长周期资金的把控重新囿效组合产业资源的能力,创造新的生意机会的能力从抢项目到创造项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高瓴资本私有化百丽国际的案例:

在这個案例中其实高瓴既是一个投行角色,又是一个投资角色既是一个产业角色,又是一个资本角色

这个项目是基于高瓴资本对新零售嘚产业理解,以及对百丽未来的成长性理解以及行业中的人脉资源与资本能力,主动创造出的一个投资机会而不是单纯的在已经跑出來的优质投资项目上不断和其他机构竞争价格。

所以未来创造项目的能力比抢夺项目的能力更为重要。

最后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应該如何做好投资呢

个人资金要配置未来的理财与投资,首先是得有一个理性的心态不能“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得有一个审慎的惢态

其次是得逐步积累自己的判断力,要自己去做功课而且不能人云亦云,要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判断力。

投资这件倳情最大的经验其实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大道理,就是“春种秋收规律大于经验,不要期待奇迹踏踏实实、战战兢兢”,勤奋是所有收获的前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投资机构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