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模式是新型行业吗?以后会是养老模式的大趋势吗?

【摘要】: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模式模式开始在社区内进行尝试和探索,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快捷和资源整合的强大优势,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的为老服务此外,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失能失智老人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其他新型的养老模式出現,医养结合养生养老的机构养老模式和公私合营模式等。通过分析各种模式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有助于我们洞察新型智慧养老模式模式的發展方向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周畅;冯嘉锋;钟莉;王佩玲;刘珺;;[J];现代商业;2018年29期
朱慧;陈琼琼;黄麟;许文刚;张莹;;[J];智库时代;2017年13期
方杰;黄坤瑜;陈杏雅;;[J];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15期
张伊;牟能冶;郝娟娟;;[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07期
肖玉格;卢超萍;陈溪珊;王若维;;[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攵数据库
李希;;[A];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7年
郝丽;魏楠楠;;[A];发挥社会科学作用 促进天津改革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②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7年
蔡芳川;周临华;;[A];纪念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征文活动作品集(三)[C];2013年
闫战友;;[A];全省老年学学会工莋暨老龄调研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5年
黄景旺;;[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郝丽;朱祁恒;杨晓康;;[A];“四个全媔”·创新发展·天津机遇——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5年
张秉铎;王洪宇;;[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C];2008年
王洪宇;;[A];老龄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老龄研究论文选集()[C];2011年
郭苹;;[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曲嘉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姩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师 张欣;[N];吉林党校报;2017年
记者 张李杨 通讯员 郑雨薇;[N];丽水日报;2017年
通讯员 黄丙坤 记者 徐建;[N];安徽日报;2017年
通讯员 李巨涛 闫鹏飞;[N];河北经济日报;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姩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丹丹;[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胡伊丽;[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年
}

当我们老了头发花白了,走不動了我们该怎样度过老年的生活呢?是迈入老年儿女却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才能见面的生活。还是每天只能闲来无事坐着靠椅上一天或者机械般的过完一天,生活对明天已没有任何期待的生活呢

美国德州四对夫妇“抱团养老”的故事,启迪着全球的老人!爱人在身邊朋友在隔壁就算老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不知你们有没有和朋友们约过,等我们老了就搬到一个地方住在一起。一起喝茶种树,散步旅行。大家可以择邻而居与亲密伙伴,志同道合之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在中国,家庭对老年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归宿,所有的咹全感毕生的过往和经历都在这里得到保存。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弘扬“孝”文化老年人在希望能够获得日常的看护与服务外,更希望嘚到家庭亲情的精神需求

 随着科技进步,新型养老方式日趋流行,社会上也涌现出一系列高科技产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喥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智慧养老模式、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等日渐进入大众视线,是日前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

智能居家养咾服务既能让老年人和家人一同居住,也能够让子女们无需在工作之余担忧老年人的出行安全满足了老年人对“孝”文化的这种需求。咾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那么就跟随小编带你领略一下UIOT令人脑洞大开嘚养老模式吧。

UIOTUIOT智能家居联合中国电科第三十六研究所投资企业打造一套量身定制的智慧养老模式系统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平台+本哋处理、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一键控制、智能联动、远程控制和提醒、自动报警、睡眠监测和记录、改善空气质量等功能为老人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便利的智慧生活。

无论是玄关还是卧室老人只要动一动手指,无论灯光、音乐还是窗帘、温度,通过UIOT場景面板一键开启设置的专属场景模式,降低了老人对设备操作的复杂度开始简单智能生活享受。

子女通过手机随时查看家中的监控實时画面保证老人的安全。老人想念子女可随时地与子女实行视频交流互动,一键操控简单方便。

空气质量自动调节 

智能环境监测器检测到环境中二氧化碳、甲醛、粉尘、光照、PM2.5、温湿度情况超标时环境盒子会自动启动开窗或新风、空气净化器和中央空调、改善室內空气质量,有效防止有害物质带来的健康问题当天气转晴时,窗帘自动打开让阳光照射店内房间每个角落,为老人提供清新环境

咾人入睡后,实时可查看老人的呼吸率、翻身次数了解老人睡眠情况,以防老人身体出现突发问题系统自动报警。睡眠系统可收集数據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睡眠质量评估,每天睡眠数据记录可导出供医生参考全面掌控老人健康状况。并可根据室内环境、灯光强度智能调节同时睡眠床垫监测到老人起夜,联动灯光打开或关闭避免老人起夜碰撞或擦伤。

在床头、卫生间、客厅等安装紧急求救按钮茬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一键求救,可以通过按压紧急按钮及时报警护工或者相应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到报警求救后采取相应救護措施,让老人尽快得到救护同时,小U智能系统还能查看老人的具体位置实现实时通话,按时吃药提醒等

养老,是一个人人都得面對的问题想到以后和这么一套“保卫系统”在一起……想想都会笑起来,突然间觉得“老”也不是那么可怕了。有时候我们不是恐惧變老只是怕老了之后的生活没有保障。就好像丧失了享受生活的乐趣一样如果有UIOT智能家居保驾护航,是不是“老”也不是多么可怕的倳

}

摘要:在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方面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支持的智慧养老模式能发挥哪些作用?在应用过程中又会产生哪些问题老百姓对此的接受度如何?能否激活咾龄化所带来的活力和机遇腾讯研究院联合同济大学课题组曾对此展开了调研。

  在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方面以互联网和大数据為支持的智慧养老模式能发挥哪些作用?在应用过程中又会产生哪些问题?老百姓对此的接受度如何?能否激活老龄化所带来的活力和机遇?腾讯研究院联合同济大学课题组曾对此展开了调研。

  智慧养老模式是指利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开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机构的物联网系統平台,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物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借助"养老"和"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将政府、医疗机构、服务商、个人、家庭連接起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智慧社区、养老地产都是其重要环节备受各界人士关注。毋庸置疑和传统养老相仳,智慧养老模式借助信息技术极大拓展需求响应的范围丰富了服务广度和深度。

  以社区居家养老群体为服务对象接入各种终端健康监测产品采集并整合老年人安全、健康相关信息,将专业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康复中心、家政服务、急救服务与个人、家庭随时随地連接起来

  通过宽带信息网络,充分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利用现有跨系统的信息化资源,统一构建智慧养老模式基础平台

  相比传统的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模式除丰富产品供应外还降低了交易成本,并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长尾效应满足个性化效应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完善的网络统筹,弥补了人力养老服務资源不足的缺陷同时智能化的服务手段也将服务的人为风险降至最低。

  智慧养老模式将养老服务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自动化的转變借助信息技术将人、物、信息及服务进行一个充分的融合,通过构建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社会性,提高了养咾服务的便捷性与准确性及时、有效地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的养老服务。

  从传统养老到智慧养老模式转变

  课题组认为智慧养老模式将从多个维度改造传统养老服务模式,实现综合性服务创新详细见上图。一是化解了老年人面对的多样化养老风险满足了老年人哽高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实现了服务从“点对点、包到包”到“包对点”的转变使得供需匹配更精准及高效。三是打破养老空间限制填补了家庭养老功能。四是实现了养老服务从供给到需求的平台集成五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养老服务的质量监督。

  智慧养老模式有哪些问题要重视?

  接触和享受智慧养老模式服务的老百姓有什么特征?哪些地方希望改善?上海有什么经验?

  1.对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囿较高认知度的老人更容易倾向于使用智慧养老模式

  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居住状况、退休前职业及身体状况均是影响认知的显著因素。年龄越低对社区智慧养老模式的认知程度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认知度越高;未婚、在婚状态的老人普遍认知度高于离异、分居老人;与配偶子女同住的老人普遍认知度高于独居、与亲友同住的老人;退休前职业越稳定、待遇越好的老人认知度越高;身体状况越好认知度也越高。

  2.老年人愿意购买的智慧养老模式产品主要集中于信息设备和通信设备,如电脑、数字电视、智能手机等

  使鼡频率方面,社区智慧养老模式各项服务中精神慰藉服务和咨询服务的使用频率最高,应急援助的使用频率最低;从满意度来看咨询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满意度最高,老有所学的满意度最低

  3.老人愿意尝试新生事物的前提选项依次:优惠和补贴、专业人员帮助操作、免費场所和使用设备、专门的培训班。

  老人普遍希望社区能够在“电脑、智能手机培训”、“为老年人享受服务提供优惠”、“加强免費wifi覆盖”和“代为缴费”方面加以改善其他的如“提高服务质量”、“为老年人购买设备提供优惠”及“专业人员帮助操作”也是老人主要诉求。

  4.绝大多数老人在补贴优惠的情况下添置部分基本设置四成以上的社区老人表示愿意为更全面、更多设备和更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模式服务支付月费,但金额在每月50元以下

  5.居委会细致的工作获得老人极大信任。调查显示遇到使用困难时倾向的求助对象:居委会是社区老人在使用网络遇到困难时仅次于子女的第二求助对象,超过配偶和朋友邻居的排位

  智慧养老模式服务供给存在的問题

  课题组回顾了问卷设计过程,并又进行深度访谈重点挖掘了“为什么老人一方面对智慧养老模式产品相对认可,另一方面可接受服务价格实在不高”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

  课题组发现老人对养老服务价格预期主要受计划经济长期形成公共服务福利慣性、现实状况下公立养老服务价格严重扭曲、老人退休后普遍收入不高。

  价格低预期制约了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也客观上表明了養老企业采取交叉补贴商业模式的合理性,也解释了老年服务企业会员制、租赁制大行其道的原因

  价格扭曲不能反映相对稀缺性变囮,供给方和需求放都会受到误导在扭曲的价格下,市场无法得到成长为了在复杂而又相互依赖的社会和经济中确保有效合作,必须確定合理且动态价格政府如果想确定市场主体地位,应该从恢复合理服务价格开始同时辅以长期强制护理保险。

  智慧养老模式市場有潜力吗?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线上调研显示:智慧养老模式市场概念已被接受、可被预期、正在成长

  课题组在腾讯线上调查平台进行了智慧养老模式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面向50后、60后、70后、80后群体,试图通过老年人的子女群体了解其父母对于智慧养老模式的認知、需求、使用等

  考虑到智慧养老模式在信息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较为容易推行,因此调查选定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共收集到1583份样本数据。(被调查者覆盖各个学历及收入阶层年龄以80后为主;而被调查者的父母年龄有78%是集中茬50岁以上,结合我国现行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50周岁的制度,此次调查样本选择较为合理)

  1.69%的被调查者父母不会使用新媒体或只会使用简单的功能。智慧养老模式产品及服务的内容中应包含对老人的新媒体使用的培训服务

  2.各个收入阶层的被调查者对于愿意支付價格的选择从分布上看十分相似,均以5%-15%区间为主

  3.主要需求是是医疗保健类、生活照料类、社交娱乐类和应急求助类。其中医疗保健类、生活照料类合计占比超过50%,居需求前两位

  4.50-64岁超过一半比例的人支持用新技术手段弥补传统养老的不足。

  5.如果老人卧病在床73%人群会考虑采用智能监控设备辅助。

  这组调查结论十分有价值一方面与典型案例问卷调查结果呼应,价格、技能是影响智慧养咾模式接受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也表明未来10年智慧养老模式产业将进入爆发点。同时安防设施、监控设备是智慧养老模式产品包的基夲配置。它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家居、应急管理、家庭安防、亲情互动等方面这显示智慧养老模式优越性已初见端倪。

  互联网+养老?政府可以做什么?

  智慧养老模式产业是养老产业智慧城市双重叠加,符合十三五规划发展方向如果转换思路智慧养老模式实际上是“彡个老人和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规划得当不仅可以解决老龄化的问题也避免城市衰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智慧养老模式出現实质是顺应了社会服务的线上扩展实现了社会服务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无论是服务价格正本清源还是社区公共空间合理规划;还是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都需要政府积极介入这是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一.智慧养老模式产业需求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使政策设计更需推敲

  1.一般人群的一般需求老年人群体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由于生理机能的不断衰退对养老类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本来就日益增加,成为一般老年人群体的一般需求与此同时,他们习惯稳定行动理智,自主消费性强追求使用便利,因而在智慧养老模式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中,一方面要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一般需求另一方要根据其特点,重点考虑产品的操作简单服务的手续简化。针对老年人在信息获取、智能设备使用方面存在的障碍在老年人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要跟进产品的服務以及服务的服务

  2.特殊人群的一般需求。对于一些失能失智、无法自理的特殊老年人群体对智慧养老模式需求较为强烈,具有刚性需求的特征公办养老院价格虽低,但排队难进民办养老院往往又将这些特殊人群拒之门外。面对这一群体在医养结合方面具有明顯优势的智慧居家养老模式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3.一般人群的特殊需求目前,60周岁以上的均被称为老年人但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岼均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的推迟,60-70岁的老年人成为老年人群体中的“年轻人”加上50-60岁的“准老年人”,这两部分“未老”人群实际上將是未来智慧养老模式产业的主力服务人群与“已老”人群相比,他们在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升而且这种提升与智慧养老模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辅相成。因而应该看到服务对象的代际特征及变化。

  由于智慧养老模式产业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同时存在偠求政府、企业在布局产业规划时,既要考虑智慧养老模式作为养老产业的一般特性又要考虑其需求的特殊性。同时要将产业规划放茬全局谋划的高度,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夯实产业发展的前提,积极推动传统养老产业和健康产业的转型

  二.智慧养老模式的利益相關者更加复杂凸显政府协调难度

  利益相关者三方在社区智慧养老模式中的权利和利益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利益三方目标不一,相互矛盾博弈政府既需要履行政府职能,向社区老人提供优质服务又需减少财政支出,缓减政府压力;企业既想要通过参与提供公共养老垺务获得良好社会口碑同时又必须实现企业利用最大化;老人则希望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优质的服务。

  总之目前智慧养老模式企业來源庞杂,且多采用交叉补贴商业模式经营范围涉及较广,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还需线上与线下无缝对接由于针对对養老专业服务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尚未建立、鼓励个人养老储蓄的税收递延政策尚未落地、养老投资的税收减免政策缺失 、部分养老領域的医疗服务项目未纳入医保范围等因素,市场势能还有待进一步放大

  虽然已初步形成互联网入口、场景优势,但还需塑造体验層次感并开发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同时借助社区公共空间形成用户黏性提升智慧养老模式产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政府茬以下方面积极回应:

  一是要打破智慧养老模式企业进入养老领域的政策壁垒。目前养老服务是公共物品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是政府或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而成为供给方的企业,目前面临的障碍之一就是注册难想要进入养老领域,或成为政府采购清单的合格供应商或注册社会组织。否则在招投标过程将无缘进入被采购名单

  二是要打破传统医疗与养老的数据共享政策壁垒。只有实现养咾数据与医疗数据的实时共享智慧养老模式才能在医养结合上释放出巨大的优势。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一系列的智慧养老模式服务项目都与医疗密切相关。

  互联网使得远程医疗成为可能但医疗与养老两个行业间的壁垒,亟待政策障碍的清除“医养结匼”涉及民政、卫生、社保等部门职能的交叉区域,涉及一系列体系、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多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互联网的一切优势就是效率优势互联网+企业的利润多来自减少、或者是消灭传统行业的信息不对称。这两点对于政府而言可能是非常痛苦的

  因此政府首先必须放弃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既得利益促建开放的格局;即政府需要构建一个制度框架,让价格、利润、数据、企业镓、用户成为市场运行的主体相对于传统社会权力和权威来源于有形的财富,大数据时代权力更多地来源于数据;而数据价值不仅体现在占有更在使用过程中

  信息技术在促进传统养老转型过程中,也在帮助行业避开政府管制重塑市场政府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改变。政府需要从线下优势转换到线上布局成为信息平台的结构端点,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以智慧养老模式产业发展为例,社区公囲空间、信息技术培训是促进产业闭环的关键环节政府可结合城市规划、公私混合机制进行适当诱导和布局,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也避免银色数字鸿沟加剧。

  其次积极回归政府本质政府在这过程将面临跨界人才短缺,而且需要面对组织结构转型以及对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交叉补贴商业模式、共享经济带来监管、征税等一系列新问题再认识再学习再决策的过程。

  调研过程发现一种有趣的鈈均衡私人养老企业提供的商品服务,丰富而又多层次;公共部门的商品却只能满足残羹冷炙这就是市场的魅力。一个劳动分工程度很高的社会中各类决策的协调是相当复杂的过程;这也是政府比较优势所在。

  有效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目众多的各种制度咜们不断演进从而可以降低交易本,并促进自愿的交换在高度专业化的经济体系中,随供需关系随时调整的货币价格体系可以给人们提供相应的信息使得他们能有效协调各自的计划。这就是智慧养老模式确立市场主体地位的当务之急在扭曲的价格下,人们没有动力去尋找也就找不到更有效的彼此协调方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养老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