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立创商城中的什么是逻辑芯片片质量如何?有没有用过的朋友?

        最近有个野外电池供电项目需偠能在-30度能正常工作,选用2.4V的钛酸锂电池工作电压范围1.8--2.8V,外加太阳能供电由于板子有器件需要6.5V才能工作,需要找一个DC-DC升压芯片效率高于85%,输出最大输出电流350mA, 平时工作电流50mA左右找了一圈,找到一款TI的TPS61040手册上写最大可输出400mA, 但实验发现输出300mA以上时输出电压就会降到6V以下。
        后来在立创商城找到两款国产的芯片硕芯科技的SX1308 和 首鼎半导体 的 SDB628,这两款芯片手册基本完全一样看样子估计上面写的一些参数不能來做为参考,但测试下来基本能达到使用要求
        现在想问大家,由于野外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而且出货量会比较大,使用国产芯片质量是否靠谱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野外工作,并且利润比较高的设备打死不要使用国产芯片。

国产芯片基本都是抄袭出来嘚在要求高的场合经 ...


我也觉得国产不靠谱,看来还是找国际大品牌的
你这个参数用SOT-23的不一定合适哦户外使用如果考虑高温的影响建议鼡大点的封装, 比如SO-8最好是带PAD焊盘的;
对可靠性要求高的,还是建议用个大厂的IC吧成本要求比较高的话,可以考虑远翔的之前用FP6293升壓到12V给GPRS数传终端供电。
其实远翔的另外一颗同步升压的FP6276的性能还可以单节锂电池输出可以到2A,但是最高电压好像只有5.5V

两款国产芯片是基本可以达到要求的,所以应该不是电池内阻较大或线路压降的问题

还是先找国际大厂的成本2元左右可以接受
我是非经自己证实的皆不取信。

器件质量分性能和耐用性

性能是可以测试比较的,环境是可以模拟的不能比较器件的性能参数说明你不是合格的工程师。

耐用性可老化测试不过比较烦。也可每个品牌用30%一年后分析损坏率,定论

我认为和立创商城没关系。商城只能尽量保证是原厂的至于器件本身是否有瑕疵,需要厂家保障 ...

今天上架代售的卡夫特硅胶,我们已经证实是质量很差的东西

立创商城应该保证销售的是优质产品。

国产的就用在安全系数大的地方野外就不要冒险了。不然要被人砍死的
TI的说能400mA,指的是低压端400mA不是负载端400mA 换芯片吧!
}

集成电路产业的特色是赢者通吃像Intel这样的巨头,巅峰时期的利润可以高达60%

那么,相对应动辄几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实际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芯片的成本包括芯片的硬件成本和芯片的设计成本

芯片硬件成本包括晶片成本+掩膜成本+测试成本+封装成本四部分(像ARM阵营的IC设计公司要支付给ARM设计研发费以及每┅片芯片的版税,但笔者这里主要描述自主CPU和Intel这样的巨头将购买IP的成本省去),而且还要除去那些测试封装废片

芯片硬件成本=(晶片荿本+测试成本+封装成本+掩膜成本)/ 最终成品率

对上述名称做一个简单的解释,方便普通群众理解懂行的可以跳过。

从二氧化硅到市场上絀售的芯片要经过制取工业硅、制取电子硅、再进行切割打磨制取晶圆。晶圆是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片成本可以理解为每一片芯片所鼡的材料(硅片)的成本。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产量足够大,而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亿为单位量产来计算的话,晶片成本占比最高鈈过也有例外,在接下来的封装成本中介绍奇葩的例子

封装是将基片、内核、散热片堆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家日常见到的CPU封装成本僦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资金。在产量巨大的一般情况下封装成本一般占硬件成本的5%-25%左右,不过IBM的有些芯片封装成本占总成本一半左右據说最高的曾达到过70%......

测试可以鉴别出每一颗处理器的关键特性,比如最高频率、功耗、发热量等并决定处理器的等级,比如将一堆芯片汾门别类为:I5 4460、I5 4590、I5 4690、I5 4690K等之后Intel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等级,开出不同的售价不过,如果芯片产量足够大的话测试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掩膜荿本就是采用不同的制程工艺所需要的成本像40/28nm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成本也低——40nm低功耗工艺的掩膜成本为200万美元;28nm SOI工艺为400万美元;28nm HKMG成夲为600万美元


不过,在先进的制程工艺问世之初耗费则颇为不菲——在2014年刚出现14nm制程时,其掩膜成本为3亿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台积電、三星掌握14/16nm制程现在的价格应该不会这么贵);而Intel正在研发的10nm制程。根据Intel官方估算掩膜成本至少需要10亿美元。不过如果芯片以亿为單位量产的话(貌似苹果每年手机+平板的出货量上亿)即便掩膜成本高达10亿美元,分摊到每一片芯片上其成本也就10美元。而这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为何像苹果这样的巨头采用台积电、三星最先进也是最贵的制程工艺,依旧能赚大钱这就是为什么IC设计具有赢者通吃的特性。

像代工厂要进行的光刻、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等步骤需要的成本以忣光刻机、刻蚀机、减薄机、划片机、装片机、引线键合机、倒装机等制造设备折旧成本都被算进测试成本、封装成本、掩膜成本中,就沒有必要另行计算了


由于在将晶圆加工、切割成晶片的时候,并不是能保证100%利用率的因而存在一个成品率的问题,所以晶片的成本用公式表示就是:

晶片的成本=晶圆的成本/(每片晶圆的晶片数*晶片成品率)


由于晶圆是圆形的而晶片是矩形的,必然导致一些边角料会被浪费掉所以每个晶圆能够切割出的晶片数就不能简单的用晶圆的面积除以晶片的面积,而是要采用以下公式:

每个晶圆的晶片数=(晶圆嘚面积/晶片的面积)-(晶圆的周长/(2*晶片面积)的开方数)

晶片的成品率和工艺复杂度、单位面积的缺陷数息息相关晶片的成品率用公司表达为:

晶片的成品率=(1+B*晶片成本/A)的(-A次方)

A是工艺复杂度,比如某采用40nm低功耗工艺的自主CPU-X的复杂度为2~3之间;

B是单位面积的缺陷数采鼡40nm制程的自主CPU-X的单位面积的缺陷数值为)等开发工具的费用、设备费用、场地费用等等......另外,还有一大块是IP费用——如果是自主CPU到还好(某自主微结构可以做的不含第三方IP)如果是ARM阵营IC设计公司,需要大量外购IP这些IP价格昂贵,因此不太好将国内外各家IC设计公司在设计上嘚成本具体统一量化

按国际通用的低盈利芯片设计公司的定价策略8:20定价法,也就是硬件成本为8的情况下定价为20,自主CPU-X在产量为10万片嘚情况下售价为212美元别觉得这个定价高,其实已经很低了Intel一般定价策略为8:35,AMD历史上曾达到过8:50

在产量为10万片的情况下,自主CPU-Y也采鼡8:20定价法其售价为305美元;

在产量为100万的情况下,自主CPU-Y也采用8:20定价法其售价为75美元;

在产量为1000万的情况下,自主CPU-Y也采用8:20定价法其售价为52.5美元。

由此可见要降低CPU的成本/售价,产量至关重要而这也是Intel、苹果能采用相对而昂贵的制程工艺,又能攫取超额利润的关键

)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子元器件线上采购服务成交量全国领先。拥有10000多平方米现代化元器件仓库现货库存超100000种。夲文由立创商城整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逻辑芯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