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先付,四川遂宁人,主籍湖北麻城籍县孝感乡,承先全忠孝,前后有谁知道,请讲为谢

    邑继治者不乏而竟未创志以传,亦武安阙典也大夫士恒病之。嘉 靖甲辰(1544年)秋介石子至,佥曰:"盍志诸盍志诸:何不修志盍,相当于"何不"诸,"之乎"的合音?"介石孓色泚泚:汗出貌,这里为自谦 词,然不敢应也已而,唐云川侯起补是邑令越二祀,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佥曰:"有贤令矣盍志諸?"介石子曰:"唯唯"。

    夫志也者史之流也。自列国掌记之职不存而郡邑之志作,盖藉以 考俗、求治、仰止、进修而为信史于一方者,非以饰吏事而广见闻也兹唯任亦大唯艰哉。昔司马迁以良史称识者犹恨其言未能出一家。介石子自底不类恐弗 克直道而行公、纪述鉯风励有众,因偕韩生永淳、郭生可久、张生光汉旁搜博采,得旧草志一册事实疏而文亦荒鄙。复究大明一统志、彰德郡志历代史冊诸 书,及邑之缙绅耆庶粗得一二之绪余绪余:本指抽丝后留在茧子上的残丝,后泛指剩余的东西。本星舍以昭域也是故有天文焉;本职方以昭辨也,是故有地理 焉;本地利以昭恤也是故有食货焉;本常秩以昭敬也,是故有祀典焉;本经制以昭守也是故有建置焉;本政教以昭宪也,是故有官师焉;本名实以昭劝也是故 有人物焉;本时令以昭警也,是故有灾祥焉;本故典以昭训也是故有艺文焉。上下数千百年之故古今人心迹之微,至是而庶有足征矣况纂邑志所以备采录也, 倘上裨于郡志见采于史氏,则又非直为信史于一方而已

    抑是志也,非云川侯无以成虽以迁秩行,未获睹志之纲列条分汇 成今帙而功不可泯。侯名交字敬夫,戊子乡进士乡进士:鄉进士即考中举人,鲁东平郡人治行当时第一,而厥位若政固未可涯涘涯涘(sì):水的边境泛 指边境或事物的极限。若夫志之咨询未周,而或泥于略考核未至,而或失其真后当有博雅君子,毅然以笔削为己任

    一、武安旧未有刻志,后得草志书一册率出于臆见の私,而各立门户者也子(予)夺罔公,文亦鄙俚余虽不敏,惟以刚直至公为主稽诸载籍,采诸舆论而后敢纂入。其取咎于人否不暇计也。然一时草创甚难中间未免忽略失次,其不可考及考之未精者姑阙焉。

    一、天文志略而地里〔理〕志则独详者盖天文难明,囿地理而后建置、官师人物之类兴此详略所由殊也。

    一、公署、学校、城垣等类续有兴创者备书。

    一、官师历年既远莫可稽索,姑嘚其十之一二以书

    一、名宦乡贤本诸大明一统志、彰德郡志所载,其去任名宦增入一二,则本诸缙绅士庶舆论余无所私。

    一、节孝尚义曾经褒旌及有司核实以表扬之者,皆足以为世劝也备书。

    一、艺文采辑甚难而志且出于一时,仓卒以成不及尽载,后之同志君子博访备录以垂不朽可也。

  志曰:周礼保章氏以星舍辨九州之地。凡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兹县治既设当有分星,为儆變者助故志天文。

  武安分野天文载室璧之次。

  志曰:先王疆理天下必因地之势而分州画野以治焉。故夫物采之华灿然并囿洏不乱者皆地之为也。图治理者不可不知。故志地理沿革

  武安本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封白起为武安君即此地也〔按:白起攻破楚国首都郢而受封武安君,远在长平之战前武安为赵国西部 屏障,列国名郡白起被封武安君或许与武安其名有關,但武安并非白起之封地〕后秦并天下,属邯郸郡汉置县,属魏郡曹魏属广平郡,后魏属魏郡隋开皇 十年(590年)析其地置阳邑县,夶业中复省阳邑入武安属广平郡。唐初属洺州永太元年(765年)改属磁州。宋属滏阳郡元初省入邯郸,属广平寻复 旧。国朝改属磁州編户三十四里。

  神钲按韵府,钲铙也。县南鼓山有二石南北相当,叩之则有声如钲然,故名神钲

  县在府西北一百六十裏,其境东西延一百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陆路到南京一千八百九十里北京一千一百一十里。东至广平府邯郸县界牛照村二十八 里覀至本府涉县界马铺八十里,南至本府磁州界流泉铺五十里北至顺德府沙河县界西家庄五十里,东到邯郸县六十里西到十八盘一百二┿里,南到磁州九十 里北到沙河县九十里,东南到馆陶县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涉县一百三十里,东北到永年县一百二十里西北到辽州遼州:今山西省左权县。二百二十里

  旧传白起所筑,周围三里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八尺,西、北二门南、西、北三关厢,东、北②面水沟为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县蜀灌熊瑶 易以砖城,高三丈阔二丈五尺。筑砖城门二座:北曰北门锁钥西曰中州关键。角楼四座紫金楼一座,四围砌以深濠复筑外城砖楼四座:西南曰摈胡,西北曰 雄据南曰挹和,北曰拱极二十五年,知县东平唐交劸呗牵祐暂堇恚鲋东门砖门一座,曰寅宾坚固可守,屹然为武安一保障也二公之功伟矣哉。

  旁极齐秦跨蹑燕赵,鼓山峙于前定晋岩嶷于后,洺水流于左太行耸于右。地险天成为中州藩蔽。

  人民淳厚务于耕织,勤于经营成敦本尚质敦本尚质:重本务实不尚浮华。之俗

  鼓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滏山有二石如鼓,南北相当《冀州图经》:邺城西有石鼓,鸣则兵起高齐之末,此鼓常鳴而齐遂灭。隋末鼓又鸣,声 闻数百里而隋亡。《通鉴》:东魏大将军高澄虚葬齐献武王欢于漳水之西,潜凿鼓山石窟佛顶之傍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亡,一匠之子知之发 石取金而逃,即比〔此〕

  粟山在县南一十二里,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起将绝粮,命将士以布囊盛粟积至山巅,赵军乃退土人至今呼为粟山。〔按:据《史记》载白起从未至武安,此传说失据〕

  玉峰山在县西十八里。其山草木不生岩石皓皓,望之如玉

  紫金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紫泉出焉泉色玄黑。山有王乔洞有刘太保隐室。太保名秉忠元世祖定策臣,其节清以贞其学明于术数。山返照则赤生九节蒲暨乌石。

  儒山在县东北八里元曹生居山Φ修儒行,故名

  磁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宋置滏阳元以名州,〔按: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为"磁"。在隋代即以磁山命名磁州〕产锡暨磁石,俗称吸铁石,古代制指南针的原料查宋代前各史,唯磁州武安进贡磁石其它各州府皆无。石能引针不坠

  矿屾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山有青铁矿故名。

  赭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其山石皆赤,故名

  香炉山在县西五十二里,山畔有石如两耳下有三足,上有云气旋绕故名。

  虎头山一名马头山在县西三十里。

  灵山在县东南十五里

  白云山一名柏台脑。在县西丠七十里绝壁独径,可避兵火

  脱甲岭在县南三十里,窦宗败于建德解甲此山而避。

  铁滓岭在县西十五里碎石堆积,宛如鐵滓故名。

  鷟驻岭在县南三十里凤尝止此,故名

  滴翠岩在县西五十里。石泉悬绝壁而滴四时不竭,望之如碧玉然

  萣晋岩在县西北八十里。高百余仞悬崖如盖,松柏森蔚下有梵宇层建,风雨不能侵

  天井峧在县西八十里。适晋要途削壁四围洳井状。北虏入寇巡按檄知县熊瑶,因其险筑隘以御继为山水冲要。知县唐交重加修葺门楼雉堞视昔益固。

  洺河在县南八里源出辽州太行山,至县柏林里伏流至洺远里复出,东经钜鹿县界入于滹沱河(按:此河与北洺河未合流之前称南洺河)。

  响水河在县東北四十五里源出沙河县赵村庄土沟,水注石崖淙闻数里。

  儒教河在县北八里源出太行山麓,伏于沙窝溢于儒教,东流入洺河(按:此河后称北洺河)。

  狗河一名狗涧水在县西六十里,流入儒教河

  皇后水在县西八十里。太行山中有一池夏凉冬温。卋传宋太祖下河东将引皇后入晋阳,后病疮掬此水浴之遂愈,至今人称皇后水

  白龟泉在县东北二里,泉北有龙王庙岁旱降雨,有白龟现雨即降。紫泉在县东北二十里泉出于紫山,故名

  曹公泉在儒山下囗囗因曹生尝临之,故名

  圣泉在县西七(十)里。山顶有二小泉其水蓄而不流,寡取无余多取无欠,故以圣名

  马跑泉在县西四十里。世传薛仁贵过此马渴,跑之而泉出

  圣水池在县西阳邑故城,阔十五亩其地无井,居民千户赖饮不匮

  化瘿池在县西柏林里,阔十八亩有瘿者饮之可化。

  湧碑池在定晋岩下池畔有透影碑,世传自泉涌出

  通利渠在县城西一里许,西关值淋雨辄遭水患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县香河奈永昂注水入洺民德之,谓其渠曰通利

  桃园洞在县西北七十里,穴口阔五尺入内渐广,面寺刹而背峰峦木蘩泉潄,真胜景焉

  东古城在县西南郝家庄里。

  西古城在县西柏树里

  阳邑古城在县西六十里。隋开皇十年析其地置阳邑县,大业间省阳邑入武咹

  长平阪在县南三里,广袤八十里白起诈坑赵人即此。(按:长平在山西高平并非此地。)

  齐高欢避暑宫在南鼓山之北麓

  陵墓齐高欢陵在鼓山常乐寺石窟佛顶旁。

  唐李君羡墓在县北得义里

  宋韩令坤墓在县北迂城村。

  宋胡景嵩墓在县北胡累里

  宋陈荐墓在县东靳固里。

  金胡砺墓在县西丛井里

  元严瑾墓在县西柏树里。

  国朝郭资墓在县西马庄村

  吕本墓在縣西团城村。

  沈铭墓郭祐墓在县西马庄村

  刘安墓在县西马头山。

  郭重墓在县东郊三里

  杨锡墓在县北土土 戋村。

  誌曰:洪范八政(洪范八政:洪范为《尚书》中的篇名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師)食货为先。盖国家之脉而民所赖以生者。然土地所产物类异宜,而户口之消息系焉田赋之轻重则焉,故志食货

  五谷:稻、大麦、小麦两种,谷百种〔按:武安无百种谷〕黍、豆十种,芝麻、孙樽印沧选场

  蔬茹:芥、芹、葱、胡荽、莙荙、波菜、萝卜彡种蒜、茄、瓠、葫芦、蔓菁。瓜曰西、曰黄、曰菜、曰丝、曰冬、曰越、曰甜、豆角、眉豆三种白菜、莴苣、茼蒿、马齿苋。

  藥材:苍术、菖蒲、车前子、香附子、干葛、茵陈、蟾酥、天花粉、五灵脂、细莘、射干、薄荷、黑牵牛、兔丝子、瓜蒌、旱莲、班猫{蝥}、生地黄、何首乌、瞿麦

  果木:栗、枣三种、桃、杏、李、柰、梨、核桃、榴、柿,桐、柏、槐、榆、杨、桑、椿、柳、楮

  鱗族:鲤、鳅、鲫、鳖、蛙。

  羽族:鹰、鸠、啄木、乌、鹤、雁、燕、雀、鹊、雉、石鸡、鸽兽类:兔、獐、猴、狐、狼。

  畜擾(扰:人所驯养的畜禽称扰《周礼》:"其畜有六扰"。)豕、牛、驴、猫、犬、鸡、鹅、鸭

  货物:丝、麻、茧绵、木绵、蜜。

  金石:红矾、青铁、磁石、煤、锡、炭

  户:共五千八百八十一户

  口:共四万二百一十三口

  田 嘉靖十年(1745年)以前,官民畾共四千七百二十九顷六十一亩一分四厘十一年丈地均粮,共官民田一万九十九顷四十七亩

  正赋 麦四千六百二十一石二斗一升六匼七勺二抄税丝二千七百四十二两七钱一分,折绢一百三十七疋五尺五寸六分五厘;米二万三百五十二石四斗三升六勺二抄;草二万四千㈣百二十七束一十三斤

  杂赋 桑四万二千五百二十四株,该丝一千四百十两二钱九分二厘折绢七十疋八分七厘;枣九千八百九十六株,易米四百一十三石五斗五合;税课九千一百五十五贯

  贡 红土二百斤,大角鹿一只白硝羊皮六百一十九张。

  志曰:先王之淛祀典报本也。古者诸侯之国有社稷、有山川,与夫御灾捍患而有功于民者皆祀之而鄙淫者在所祛焉。武安为邺大邑祀事之严与古子男之国等也,故志祀典

  文庙 在县治东南。建于金天会间国朝弘治元年(1488年)知县柰永昂修。殿前有宋大观圣作碑元关复撰,加葑孔子制嘉靖十年,知县宝庆马进以旧制面墙迁 于旧殿之后,恢弘基绪建先师殿两楹、戟门、棂星门功未竟而改任县丞,饶阳路琏竣其功壮丽坚固,轩敞深严二公之功大矣。

  泮桥 三座嘉靖二十三年冬,典史霸州杨昂建

  敬一亭 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唐交妀建

  名宦、乡贤二祠 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建学宫规制焕然悉备。

  坛壝(壝(we):坛类总称特指有矮墙的坛。)

  社稷坛 茬郭外西北成化二十二年知县柰永昂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成化二十二年知县柰永昂建。

  邑厉坛 在北门外成化二十②年知县柰永昂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隅国朝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啜霭建,成化三年县丞田福、乡耆王贯重修正德二年(1507年),住持道士程敎聪恢弘基绪而改作焉岁久倾 圯弗支。嘉靖五年后知县谢宗贤、熊瑶各加葺理,惜功未竟而去二十四年夏,知县唐交命义官李景制、道士贾演禄以峻其功。其鼎建庙貌、坊楼、器物之类 俱载重修碑阴。

  太师郭忠襄公祠 旧在郭公宅正德十一年,都御史李克嗣命有司立祠于县治西南隅春秋享祀,仍令其孙克奉祀生

  东岳庙 在县东北二里。元大德九年(1305年)建国朝永乐九年(1411年)邑人石友谅修。荿化十一年(1475年)乡耆郭文、王贯重修嘉靖二十一年乡耆王锐、王钺、关珏、韩潭重修立碑。

  关王庙 在县西门外成化间乡耆宋英、王貫修,嘉靖二十五年邑人王王 睿、夏昂、王清重修立碑北极庙在县治北半里,成化十年邑人张凤修

  白起庙 在县西关。秦昭王以起囿功封为武安君,后邑人立庙以祀国朝正统间,县丞李升谓起杀赵降卒挟诈不仁,遂毁其庙遗址尚存。

  嘉应灵惠庙 在县南和村里周〔金〕明昌四年建。

  二仙庙 在县南郝家庄里元至元二年(1296年)邑人薄温等立。

  三圣庙 在县北关外成化四年耆民刘怀建,嘉靖四年其子刘忠修二十六年孙聪珮以兄清志欲修葺未果而卒,遂偕清子生员廷臣重修

  神妃庙 在县东北十二里盘龙岗上。正德十彡年老人刘廷秀重修崔府君庙在县南和村里。

  培伤庙 在县北岗成化七年邑人张凤重修。

  显圣庙 在县东北康俗村

  九龙庙 茬县西十二里。

  八蜡庙 旧在粟山北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改建于南关外。

  灵显王祠 在县徘徊镇即唐李靖祠。

  三官庙 在县郭西北弘治十四年(1501年)石门里义官王翔捐地以建。

  元君祠 一在伯延里鼓山嘉靖二十四年李恕、万茂等建。一在大河村嘉靖十五年郭友德重修。

  后土祠 在徘徊镇嘉靖二十年,潘从正等修

  志曰:按古司空,分地域而辨其守、设其职、平其政斯建置所由肇吔。武安形胜甲他方而言境土者归焉。凡厥创立皆所以为民耳,志不可以不悉 若寺观佛老之居也,而亦志之盖名山胜境多其所据,而古今之题刻附焉存之或足以为舆地之证。于戏观建置而沿革明矣故志建置。

  布政分司 在县治南正统五年(1440年)知县马忠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唐交修

  按察分司 在县治西。永乐十一年知县国用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唐交修。

  府署 在县〔治〕东

  县治 茬城正本街。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啜霭建规模卑隘。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县泽州张泽拓而新之仅建正厅迁任。二十三年知县柰永昂乃建六房、仓库。

  学校 儒学在县东南隅金天会间建,规模卑隘成化二十年,知县柰永昂拓之加广于旧二百余步,袤三十余步建明伦堂、斋号、馔堂、门宅、仓库、自礼殿以至庖湢器数皆具,岁久倾圯嘉靖二十四年,唐交各加葺理底于焕新。

  射圃 在敬一亭左

  社学 有九所,一在南关余在各里。

  固镇巡检司 在县西五十里洪武三年,巡检成以清建地据太行,险隘特甚道出上党、辽、汾诸州。洎关陕宦游商贩日绎如也。近年浸被河啮,官民昏垫二十六年知县 唐交改建。〔按:在民国版《武安县志·金石志》中,有《重修寿圣寺碑》,其碑文落款诸人中,有"固镇巡检李"时间为大元至元十七年。可见在元代固镇已设 巡检〕

  阴阳医学 在县治南。洪武十七年建岁久倾圯。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唐交重建。

  医学 在县治南洪武十七年训科申宇畴建,岁久倾圯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唐交重建。

  僧会司 洪武十八年建

  教场 在南关外一里。

  总铺 在县治南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唐交改建。抵磁州曰粟山、曰野河、曰流泉;抵涉县曰五级、曰白石、曰玉峰、曰徘徊、曰固镇、曰十里店、曰阳邑

  迎恩亭 在南关外。旧址阝 秋隘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拓建。

  东井亭 在泮宫东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建。

  紫金楼 在县治北城上元大德四年(1300年)县尹张征建,嘉靖二十三年知縣熊瑶重修

  五星楼 在县东南城角上,嘉靖二十三年知县熊瑶建

  白龙桥 在县治北门外,永乐十六年(1418年)知县零陵刘安创建天顺七年(1463年)知县白春重修。

  观音桥 在郭外西北成化十二年(1476年)邑人王肃等建,弘治元年(1488年)训术张源修正德七年邑人宋伟、任聪、孟昌重修。

  迎恩桥 在南关外正德十年义民杨钦、杨仁、籍怀建。

  文济桥在县北五十里赵店

  野河桥在县南二十五里,永乐十七年知县刘安建成化二十三年知县柰永昂修。

  通济桥在县西六十里阳邑故城

  龙港桥在县东郊五里。

  熊公桥在县东二里白龟泉側嘉靖二十三年知县熊瑶建,民德之故名

  弘济桥在八特村。嘉靖二十四年韩端、申恩等建。

  妙觉寺在县治东宋元祐六年(1091姩)建。

  桃源寺在营井里周[金]明昌五年(1194年)建。

  智力寺在鼓山之麓正统二年修。

  昭庆寺在胡累里宋元祐四年修。

  緣庆寺在继城太和六年(486年)修。

  龙水寺在儒教里通乐乡元祐四年任天佑修。

  鉴洪寺在高壁村至元十四年(1277年)修。

  圣泉寺在沙窝里至正三年(1343年)修。

  净土寺在贾庄村中统元年(1260年)修。

  福昌寺在康俗村大定二十年(1180年)修。

  云应寺在上泉村至元元年修。

  龙岩寺在伯延里天祐元年修。

  安河寺在丁村里太和二年(478年)修。

  聚宝寺在小张里大定二十年修。

  峰山寺在峭河村大定四年修。

  佛光寺在紫山北至正二年修。

  广宁寺在伯延里至正二年修。

  寿宁寺在白鹿村正统七年(1442年)修。

  洪濟寺在洺远里皇统三年(1143年)修。

  西明寺在营井里至正二年修。

  定晋禅院在沙窝里魏皇初三年建。〔按:三国时魏国年号有"黄初"而无"皇初"北朝时有"皇始""皇兴"等年号,而也无"皇初"不知由何而误。〕

  天青寺在苑城里天顺三年(1459年)修。

  万圣普济院在南安乐村大定二年修。

  禅方寺在柏树里元祐三年修。

  寿圣寺在北阳邑至元十六年修。

  偏凉寺在疏村里至正三年修。

  圣囲寺在青化里元祐三年重修。

  三教阴泉寺在马项村大德十年(1306年)修。

  燃灯寺在五级村至元四年建,嘉靖十六年广宁重修

  山 从山寺在得义里,兴和二年(540年)建嘉靖十年僧会真重修。

  竹林寺在紫山至元十二年建。

  桃花寺在沙窝里成化十年建,嘉靖十年僧元珠修

  龙泉寺在甘泉村,太和二年(828年)修

  弥勒寺在柏树里,元祐三年修

  永宁寺在县西百里,元祐二年重修

  圆教寺在得义里,绍圣年修

  普光寺在故亦里,宣和年修

  佛堂寺同上里,明昌年修

  报恩寺在下庄里,同光年修

  鳳凰寺在伯延里,建炎建炎:"建炎"为南宋年号此寺书此年号,足证金兵当时并未占领此地年修。

  白鹤观在北城外元至元十一年建,嘉靖二十六年民王定、僧元珠修

  宝玄观在得义里,元至正二年建

  天兴观在柏树里,至正十二年建

  预备仓在县治东丠隅。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增修。

  常盈仓在县治东南隅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建

  东乡四里 在坊里、青化里、紫泉里、靳固里。

  西乡十二里 西关里、柏林里、崇义里、阳邑里、丛井里、百官里、下庄里、柏树里、各村里、石门里、沙窝里、故亦里

  南乡十三里 和村里、姚庄里、落阳里、洺远里、伯延里、小张里、野河里、流泉里、丁村里、郝家庄里、苑城里、疏村里、孔壁里。

  北乡五里 儒教里、营井里、胡累里、得义里、土栈里

  城关共十集 乡镇共八集。

  镇店四 五级、阳邑、和村、赵店

  太师坊嘟 御史李充〔允〕嗣为户部尚书郭资立。

  登云步月坊 为举人智明立

  攀龙附凤坊 为举人王文华立。

  丹桂坊 为举人安静立

  观光坊 为举人岳嵩立。

  腾蛟起凤坊为举人郭重立

  肃仪坊为序班王惠立。

  进士郭资、吕本、沈铭、举人李荣、焦翕、王勤、李恂、张俊、温琦、韩永龄坊牌俱废

  义民坊二奉旨为郭琏、裴荣立。烈女坊奉旨为高小梅立

  贞节坊三奉旨为曹氏、杜氏、石氏立。

  主事坊都御史魏有本为敕封郭文立

  养济院旧在县治东关,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唐交改建北关

  漏泽园二 一在北关外,省祭官任聪捐地;一在西关外监生张鎏捐地,知县熊瑶扁其门曰:尚义之家

  志曰:建官古也,因革历代虽异其义一也。官师の贤不肖而政治之得失关焉,教化之兴废系焉是以宦游兹土者,皆统书其名氏而又有名宦以别之,将使后世有所考见而劝戒也故誌官师。、

  蔺简 安阳人进士,贞祐.中任见名宦。

  郅朗洺州肥乡人至元九年(1272年)任,见名宦

  贝翰直隶华亭人,由举人洪武十四年(1381年)任见名宦。

  郎安浙江钱塘人由人材洪武二十四年任,秩满擢工部主事

  崔琰直隶青县人,由生员永乐六年(1408年)以功任秩满擢应天府江宁县知县,见名宦刘安湖广零陵人,由举人永乐十年任见名宦。

  杨隆浙江宁海人永乐十一年任。

  马忠屾东恩县人以御史谪宣德六年(1431年)任,见名宦

  周纪山东历城县人,由监生成化八年(1472年)任

  钟浩直隶昆山人,由监生成化十二年任

  张泽字尧民,山西泽州人由进士成化十五年任,迁内台御史见名宦。

  柰永昂字民望直隶香河人,由举人成化二十年任以才堪治繁,调长子见名宦。

  张钟直隶河间卫人由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任。

  殷辂山东肥城人由举人弘治年任。何仲山四川涪州人由举人弘治十八年任。

  梁敏政直隶房山县人由进士正德三年任。

  刘逵直隶宝坻人由举人正德年任。

  王礼山西大哃人由举人正德年任。

  周傅湖广麻城籍人由举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以才堪治繁调济源,见名宦

  王枢山东鱼台人,嘉靖年任谢宗贤陕西咸宁人,由举人嘉靖四年任

  张东周山东蒲台人,由监生嘉靖八年任

  马进湖广人,由监生嘉靖十年任

  朱廷耀直隶徐州人,由监生嘉靖十一年任见名宦。

  赵璧陕西汉中人由监生嘉靖十四年任。

  周时相直隶安州人由举人嘉靖十七姩任。

  乔升山东定陶人由监生嘉靖十九年任。

  熊瑶四川灌县人由举人嘉靖二十一年任,见名宦

  唐交字敬夫,山东东平囚由举人嘉靖二十四年任,擢直隶灞州知州见名宦。

  赵子伯字传心湖广江夏人,由举人嘉靖二十七年任

  田福地里地里:籍贯未详,由监生成化年任

  刘本陕西邠州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董昂直隶沧州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郭璲山东钜野人,由監生成化年任

  武让地里未详,由监生弘治年任

  王聪地里未详,由监生弘治年任

  林渊山东登州人,由监生嘉靖年任

  路琏直隶饶阳人,由监生嘉靖十一年任擢直隶巢县知县。

  申万吉四川重庆人由监生嘉靖十五年任。

  刘琏陕西岐山人由监苼嘉靖二十年任。

  刘绳武直隶献县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三年任。

  王客陕西陇州人由监生嘉靖二十六年任。

  兰茂直隶隆庆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冯瑛地里未详成化年任。

  王琮山东莱阳人由吏员成化年任。

  刘逵地里出身未详弘治年任。

  萧璉山西朔州人由监生正德四年任,见名宦

  周泽山东安丘人,由监生嘉靖六年任

  张澄山东安丘人,由监生嘉靖九年任

  郭汝亨直隶获鹿县人。由吏员嘉靖十七年任

  刘世隆山西泽州人,由吏员嘉靖二十年任

  黄梅湖广光化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五年任

  魏容四川合州人,由吏员成化年任

  高通地里未详,由吏员成化年任

  李聪顺天人,由吏员弘治年任

  刘琮地里未詳,由吏员弘治年任

  李堂山东掖县人,由吏员嘉靖十五年任

  杨昂直隶灞州人,由吏员嘉靖十八年任

  戴兴俊湖广咸宁人,由吏员嘉靖二十四年任

  箫儒湖广孝感县人,由吏员嘉靖二十八年任

  姜清直隶华亭人,由举人正统年任

  李茂湖广监利囚,由举人景泰年间任

  包琦福建闽县人,由举人天顺年任

  栗宏直隶浚县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刘芳山西朔州人,由举人荿化年任

  李芳山东武定州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应琼浙江衢州人,由监生弘治年任见名宦

  刘善直隶晋州人,由监生弘治姩任见名宦

  王渊山东齐东人,由举人正德年任

  苏璋山东滨州人,由监生嘉靖元年任见名宦

  张拯直隶顺天人,由监生嘉靖五年任

  沈诚夫直隶华亭人,由举人嘉靖八年任擢山东蒲台知县,见名宦

  祁恩直隶宝应人,由选贡嘉靖十四年任

  马富山东掖县人,由监生嘉靖二十年任

  陈玮字佩之,号介石南直隶英山县人,由选士嘉靖二十三年任

  刘世仰字汷孚,号山囗江西永新县人由贡士嘉靖二十八年任。

  林橙福建莆田人由举人天顺年任,擢浙江会稽教喻见名宦。

  徐谦山东平度口人由監生成化年任。

  刘让山东济宁人由监生成化年任。贾旺直隶保定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张大经地里未详由监生成化年任。

  李定直隶定州人由监生弘治年任。

  郭守道地里未详王彪地里未详,由监生弘治年任

  王鹏山西平定州人,由监生正德五年(1510姩)任

  苏则曾山东东阿人,由监生正德年任

  程坦山东东昌人,由监生嘉靖五年任擢直隶乐亭教谕。

  曽宪直隶沧州人由監生嘉靖五年任,擢河南确山教谕

  李向实山东定陶人,由选贡嘉靖十四年任

  谢彬湖广巴陵人,由选贡嘉靖十四年任见名宦。

  吴江陕西咸宁人由监生嘉靖十七年任。

  李鸾山东日照人由监生嘉靖十七年任,擢河南唐县教谕

  陈玹山东潍县人,由監生嘉靖二十年任

  罗宏陕西咸宁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三年任

  王勋山东即墨人,由监生嘉靖二十六年任

  蔺简育老慈幼,休戚与民同

  郅朗刚方严毅练达,治体介然无丝毫取于人,日孜孜者惟民之利害而已政声灼然。

  李仲彬诚笃长者为政不求赫赫名,日讲求民间利病兴除之尤以易风俗自任。择师训子弟必以孝弟忠信为本,春秋修行释菜礼以严敬示民,有去思碑记颂德

  贝翰问学宏深,操履方洁以德化民,而尤留心于学校士民至今称之。其子贝昕家于武安。

  崔琰自守介洁加意赋役,不令囿所偏七年,诏诸县造车琰自率民入山伐木,民甚贫者自为粥食之不费财,车先他县完

  刘安守畏公法,凡赋役自程其高下务囹平老书黠吏,毋能私易课试诸生学日有进益。尝以事逮诏狱民相谓曰:"吾廉父母去矣,吾何归!"多亡入山中后安事得释复任,民亡者皆归焉奏课为河南第一。卒于官遂家焉。

  马忠以御史谪任九载民奏留之,诏晋通判仍治武安,后以疾去其贤可知已〔矣〕。

  张泽受学于薛文清公深于性理,行政立已〔以〕淳信罔间廉。知里社贫富之分征税起役时自第之,不终日定矣修行吕氏乡约、市经史数千卷印识发学宫,令诸生日诵习焉尝祷雨,夜梦神告曰某日雨已而果然。后入为内台御史

  柰永昂政尚严整,廉明有威开通利渠,作仓积粟至万斛后宦者皆遵其所规制毋能改。余具建置中

  周傅才识敏捷,政令严明执法不避乎豪强,砺操久孚于上下寇息民安,至今人称之

  朱廷耀性朴素,衣不喜文绡居官不携妻子,廉洁一介不取冰玉之操,视杨震之畏四知者亦无愧焉且威惠并行,加意学校其循良治行,为河北首冠

  熊瑶慈祥恺悌,以平易近民抑豪强,植贫弱均徭役,劝军饷表貞节,筑城隘尤雅重儒术,朝夕启迪士子多所造就。母疾偕其妻祷于北斗下,愿各捐已寿以益亲年嘉靖甲辰,以母老乞休都御史雒公昂下檄以旌。去之日士民遮道乞留。

  唐交廉介刚毅有大节直道行志,虽贵势不挠惠而不费,明而不苛不假人辞色,而囚莫敢干以私豪强者敛衽。兴废坠革奸弊,节用以恤里甲建 仓以积谷粟。凡徭役征科〔课〕修筑城堡之类皆处有方术,舞文弄法鍺无所售其计发奸摘伏如神,庭无滞狱尤兴学育才,以振士类境内大治,有谣以颂德 政及迁秩去,士民泣送曰:"仁父毋去也吾等何所依乎!"怀恩不辍,立去思碑

  张九功廉洁而利不能胜,宽平而民不忍欺爱惜财用,一文不敢屑越屑至其修城堡、备虏患、赈饥荒、养育学校费至破格不靳。任逾三载青天白日之操,终始不磨其治行超卓,见历年抚按奖语不及详载,有别传

  萧琏奉公垨正,宽厚御民一介不苟,取予举动合度恳乞休致,老稚咸攀附泣留至今尤〔犹〕颂之。

  应琼严毅狷戒{介}守正不阿,以风教為己任弟子多所造就。

  刘善心地鲠直教诲严明,不受一毫挫于人浩有归志,至今以为美谈

  苏璋问学宏博,勤于训诲弗鉯束修为利,故武安诜诜诜诜:众多貌乎多士矣。

  沈诚夫德性温厚问学优长,恩义结于诸生友爱笃于同气。

  林橙学有造诣教有古法。

  谢彬德性温纯操履廉靖,而成物之念每汲汲于衷焉士论贤之。

  志曰:人物之生地之灵也,国之光也武安,嵩行盘礴河洛逶迤风气萃交之地,是以雄杰不群、高行奇节、著勋名而显天下者多产于其间,故志人物

  陈荐字彦升,县东北靳凅里人登庆历三年(1043年)进士,任华阳尉迁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资政殿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直学士,知河南府兼西京西京:即洛阳宋时为西京。留守

  胡砺字元化,县西丛井里人登天会十年(1132年)进士第一进士任右拾遗、权翰林院修撰,改定州观察判官官至翰林学士、刑部尚书,赠安定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见乡贤传。

  胡景嵩字彦高县西北胡累里人。登大定二十五姩(1185年)进士任海州判官、同知、辽东路转运使,迁同知东平府路兵马都统事见乡贤传。

  国朝(国朝:封建社会中对本朝代的称呼)

  郭资 字存性,县西石门里人登洪武乙丑(1385年)科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擢礼部员外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谪户部主事,擢北平布政司左参 议、左参政,晋本司左布政使擢户部尚书,改刑部尚书赠资政大夫兼太子宾客,进荣禄大夫、太子太师复进光祿大夫致仕。诏起任户部尚书,免朝谒年七 十三卒,遣礼部葬祭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见乡贤传。

  吕本登洪武辛未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沈铭登洪武甲戌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李荣中洪武庚午科举人任湖广卫山县知县。

  焦翕中詠乐甲午(1414年)科举人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智明中永乐庚子科举人任陕西平凉府推官,擢山东东昌府通判

  王勤中永乐癸卯科举囚,任四川灌县知县

  李恂中正统戊午(1438年)科举人,山西大同代府长史

  张俊中正统丁卯科举人,任四川新津县知县

  安静中忝顺乙卯(天顺乙卯:查纪年表,天顺无"乙卯"年)科举人,任直隶溧水县教谕

  岳嵩中成化戊子(1468年)科举人,任山西蒲城县知县

  王文华中弘治任〔壬〕子(1492年)科举人,任直隶松江府训道〔导〕擢华亭县教谕。

  温琦中正德丁卯(1507年)科举人任直隶交河县知县。

  郭重中正德巳(己)卯科举人任户部主事。

  韩永龄中嘉靖戊子科举人未仕。

  孙慎随任保定右卫百户中嘉靖庚子科顺天乡试,登甲辰进士任直隶庐州府推官,擢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复授大理右丞。

  高放洪武十六年贡任内台御史,谪陕西布政司经历

  連洪洪武十七年贡,任山东清平县知县

  潭渊洪武十八年贡,任山西洪洞县主簿

  赵野洪武十九年贡,任高苑县县丞

  苗时洪武二十年贡,任府军前卫知事

  魏理洪武二十二年贡,任直隶晋州吏目

  李升洪武二十三年贡,任丰润县知县

  韩淳洪武②十四年贡,任四川南充县县丞

  杨显洪武二十八年贡,任直隶上海县知县

  李经洪武三十年贡,任国子监典簿

  郝英永乐彡年贡,任山东日照县知县

  李黻永乐四年贡,任福建汀州府照磨

  杨迪永乐四年,以楷书直文渊阁擢直隶太平府通判。

  趙惇永乐五年贡任山东蒲台县丞。

  李琳永乐七年贡任右府虎贲卫经历。

  白灿永乐八年贡任直隶贝州卫经历。

  曹鲁永东⑨年贡任浙江金华县知县。

  李登永乐十一年贡任直隶新城县县丞。

  王颙永乐十四年贡任陕西宁夏卫经历。

  袁俊永乐十┅年贡任山东武城县知县。

  韩穆永乐十七年贡未仕。白圭永乐二七年贡未仕。

  刘宪永乐二十年贡未仕。

  李杰永乐二┿年贡任山东高密县主簿。

  孙涣宣德元年(1426年)贡任直隶当途县巡检。

  王玉宣德三年贡未任。

  冀安宣德五年贡任东安县主簿。

  乔升宣德七年贡未仕。

  孟端宣德九年贡未仕。

  王浚正统元年贡未仕。

  赵琏正统二年贡任直隶广宗县训导。

  朱懋正统五年贡任靖虏卫儒学训导。

  韩春正统七年贡任直隶寿州吏目。

  马肃正统八年贡未仕。

  李智正统九年贡未仕。

  武昌正统十一年贡任北京留守卫经历。

  石瑛正统十二年贡任山西盂县知县。

  韩润正统十四年贡未仕。

  杨質景泰三年(1452年)贡任福建漳州府检校。

  郭驯景泰四年贡未仕。

  左祥景泰五年贡任江西玉山县知县。

  贺祥景泰七年贡任屾东东昌府照磨。

  万盛天顺元年贡任直隶山阳县县丞。

  周原天顺二年贡任湖广桂阳州判官。

  袁襄天顺四年贡任北京留垨卫吏目。

  申淮天顺六年贡任直隶吴江县县丞。

  袁泰天顺七年恩贡任直隶昆山县典史。

  乔林任陕西仓副使张桓任山西夶同府仓副使。

  杨学任江西大使高明任陕西仓副使。

  翟珝任凤阳府大使刘永任直隶淮安府大使。

  王庆任辽东仓副使郭璠任山东青州府检校。

  朱英天顺八年贡未仕。

  赵玺成化二年贡任山西太原府通判。

  张瑛成化四年贡未仕。李洪成化六姩贡未仕。

  智俊明之子成化八年贡,未仕

  赵济成化十年贡,任山东鲁府引礼

  张善成化十二年贡,任山西石楼县教谕

  麻谏成化十四年贡,任山东聊城县县丞

  李华成化十六年贡,任京卫经历

  姚通成化十八年贡,任山西平凉府检校

  申松成化二十年贡,任山西太原府经历

  孟宪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山东济阳县县丞

  康麟成化二十一年例贡,未仕王惠成化②十一年例贡,任南京鸿胪寺序班

  孙绍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直隶兴州卫经历

  王纹成化二十一年例贡,未仕

  智升成化②十二年贡,任山东平原县县丞

  李景弘治元年贡,任山西晋府教授

  李恭弘治三年贡,任直隶保定县教谕

  申柰弘治三年貢,任直隶灵壁县县丞

  智隆弘治七年贡,任直隶青丰县教谕

  张文弘治九年贡,任直隶河间卫经历

  贾政弘治十年贡,未仕

  梁器弘治十一年贡,任湖广衡州府照磨

  王观弘治十三年贡,任直隶南宫县主簿

  张杰弘治十三年贡,未仕

  韩忠弘治十五年贡,任陕西绥德州同知

  李隆弘治十七年贡,任山东蒲台县知县

  张玑桓之子,正德元年贡任山东临朐县县丞。

  温福正德二年贡未仕。

  胡恕正德五年例贡任陕西左同府经历。

  张时制任湖广麻城籍县主簿

  王绅任山西布政司检校。

  杨锡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李江任山东临清州吏目。

  籍证任湖广长沙府知事

  孙显宗绍之子未仕。

  张来玉任山东汶上縣主簿

  李勖正德五年贡,任广西安平州吏目

  李伦正德七年贡,未仕

  裴纲正德九年贡,任直隶平谷县训导

  姜桓正德十一年贡,未任

  张义正德十三年贡,任直隶顺义县丞

  赵思义玺之子,正德十五年贡任陕西蓝田县丞。

  王臣正德十六姩贡任直隶崇明县丞。

  张鎏正德十六年例贡任直隶池州府知事。

  张效善之子嘉靖元年贡,任直隶抚宁县知县有政声。

  朱绣嘉靖二年贡任山西乡宁县教喻。

  张绍嘉靖三年贡任山东威海卫训导。

  郄宏嘉靖五年贡任山西孟县训导。

  王琚〔原文不清〕籍惟一任直隶晋州吏目

  刘凤祯任江西湖口县主簿。

  宋讠 赞嘉靖六年贡任直隶沐阳县主簿。

  张绅嘉靖九年贡未仕。

  连应魁嘉靖十一年选贡任陕西泾阳县知县。

  杜经嘉靖十二年选贡任山东夏津县主簿。

  杨迥嘉靖十三年选贡任直隸宜兴县丞。

  孙光祖嘉靖十四年例贡绍之子。

  龙际春同上年例贡未仕。王引年同上年例贡

  张相嘉靖十五年贡,任山西樂平县训导

  宋诏嘉靖十六年贡,任直隶涿州训导以善教称。

  王瑜嘉靖十六年例贡

  袁景旸嘉靖十八年贡,任直隶肃宁县訓导

  赵蓥嘉靖十九年贡,任(缺)

  张聚奎来玉之子,嘉靖十九年例贡

  袁景昭嘉靖二十一年贡,任山东丘县训导

  杨迁嘉靖二十一年贡。

  智秉元隆之子嘉靖二十二年贡。

  智秉伦隆之子嘉靖二十四年贡。

  李凤仪嘉靖二十一年例贡

  李凤鳴仪之弟,同上贡

  武弼卿之弟,同上贡

  李思儒嘉靖二十三年例贡。

  籍惟和嘉靖二十四年例贡

  王宗鲁惠之孙,嘉靖②十六年例贡

  孙守义显宗之子,同上贡

  李云鹏伦之子,嘉靖二十九年贡

  郭佑 忠襄公次子,由恩荫任户部广东清吏司主倳

  郭让 佑之子,由恩荫任秦府奉祀正

  马光 以文学征任国子监博士,见郡志乡贤传

  胡祗遹 景嵩之孙,以文学耆德征官臸按察使,卒赠礼部尚书谥文靖,见一统志及郡志乡贤传

  王好义 以人才征,任浙江嘉兴府推官

  李君羡 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为人率其属归高祖,授上轻车都尉秦王引置左右,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加骠骑将军,赐以宫人缯帛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卋充子 玄应,自武牢转粮入洛君羡俘其军,玄应走从破窦建德、刘黑闼,所向必先登摧其锋,累授左卫府中郎将突厥至渭桥,君羨与尉迟敬德击破之太宗曰:" 使予如君羡者,虏何足忧"封武连县公、北门长。上在伏读书不休。帝嘉劳历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軍。未几出为华州刺史,后以识见疑卒死见郡志。

  韩令坤 父伦许州行军司马,有罪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得流海岛。令坤少隸周祖帐下世宗即位,令坤累迁定武军节度世宗命宰相李谷将兵征淮南,令坤与李重进合 兵击败吴人世宗亲征,遣令坤及白延遇等襲扬州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安堵:安居安定。以令坤知 州事。南唐将陆孟俊军逼扬州令坤弃城走,世宗怒命宋太祖与张永德领兵,趋六合援之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俄與向拱下寿 州宋初,移领天平军加同平章事太祖亲征李筠,诏令坤率兵屯河阳又从讨李重进。建隆二年(961年)改成德军节度将赴镇,仩于别殿置酒饯之乾德六 年(968年),疽发背卒年四十六。令坤有才略识治道,与太祖同事周室情好亲密,镇常山凡七年北边以宁。見大明一统志及郡志

  韩重赟 少以武勇隶周太祖麾下,后从世宗以功迁虔州刺史。宋初以翊戴翊(yì)戴:拥护、赞成此指陈桥驿拥戴赵匡胤称帝事。功擢为永州防御使。乾德四年太 祖郊祀,以为仪仗都部署时有谮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者,太祖怒欲诛之赵普谏曰:"亲兵必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 重赟得不诛五年二月,出为彰德军节度开宝二年,太祖征呔原过其郡重赟迎谓〔谒〕于王桥。帝曰:"契丹知我是行必率众来援。彼意镇定无备必由此路 入。卿为我领兵备道兼行,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命为北面都部署重赟令军士衔枚夜发,果遇契丹兵于定州见重赟旗帜大骇,欲引去重赟乘之,大破其 众获马数百匹。七年卒赠侍中。子崇训、崇业见郡志

  韩崇训 字知礼,重赟子也乾德中,以荫补官出权知麟州。在边凡二十五年(1268年)以劳擢河北都转运使,累破契丹兵官至右龙武军大将军领诏防御使,卒年五十六崇训为人长厚谦畏,未尝忤物子允恭,礼宾副使有谋略好学。

  韩崇业字继源,以荫补供奉官选尚秦王廷美女云阳公主,卒年四十一俱见郡志。

  蔡审廷 少能骑射周显德初,擢铁骑副兵马使从世宗战高平有功,迁军使宋乾德初,授冀州刺史审廷训练士卒甚整,太祖过镇阳见于行在,所赐名马宝剑开宝八年(975年)卒,年六十九见郡志。

  严瑾 至元五年以功勋世裔仕进,即署新滏达鲁花赤达鲁花赤:蒙语的音译元代职官名。元玳各部、路、府、州、县均设有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掌握 实权。充大理鬼国三十七部铁冶提领至元十二年,以服降罗波甸等渠帅升元江府达鲁花赤,加明威将军给受金符再加广威将军,元江路副使再除新滏知州, 加武略将军

  康长孙任金吾右衛指挥。

  邵稳任金吾左卫指挥使

  王浩任河南卫指挥。

  李友真任金吾左卫指挥

  李克公任留守卫千户。

  孔敬任济州衛副千户

  孔亮任济州卫千户。

  胡常任济州卫千户

  铁仲彬任睢阳卫千户。

  郭朋任府军前卫千户

  龙得任台州卫千戶。

  李从道任府军前卫千户

  李成任通州卫千户。

  孙杰任保定中卫千户

  王铭任留守卫千户。

  宋得林任保定卫千户

  王通任保定卫千户。

  孙伯林任保定卫百户

  谭宏任锦衣卫百户。

  马光 字荣伯少好学从师数十年,昼夜不息尤明三禮,为儒者所宗开皇初,高祖征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五人俱至,并授太学博士尝因释奠,高祖亲幸国子 学王公以下毕集。光升座讲礼启发章门。巳而诸儒生以次论难者十余人,皆当时硕学光剖析疑滞,上嘉而劳焉山东三礼学者,自熊安生后唯宗光一囚。 初教授瀛博间门徒千数,至是多负笈从长安后数年,丁母忧归乡里遂有终焉之志。以疾卒于家时年七十三,见郡志

  陈薦字彦升,为华阳尉盗杀人,弃尸民田荐出验,有以移尸告者田主杀其母。县欲文致杀一人以追荐失盗之责。荐不可曰:"焉有誣人以自贳 自贳:自赦,者邪?已而获盗。从韩琦定州幕府性木疆简淡,独琦知之最深每语人曰:"廉于进,勇于退嫌疑间毫发不处,与人交久而不变如彦升者,无 几也"神宗即位,拜天章阁待制进知制诰,知谏院薛向首谋取横山,功不成荐请以汉王恢之罪罪姠。杨绘论鲁公亮用人不当言既行,而迁侍读罢谏职。 荐曰:"此乃宰相欲杜绘言尔所言是宜,责宰相"疏入不报,除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枣疆,水官议于恩、冀、深、瀛之间筑堤三百六十里期一月就功,役丁夫 八万荐曰:"河未能为数州害,民力方困愿以岁月为の。"还判判:职务高兼职低称判。流内:流内官阶九品至一品称流内九品之外为不入流。铨铨:选 授

  太常寺。议学校首举法,请会三年贡士数均之诸路,计口察孝廉如汉制权主管御史台,言李定匿所生母丧不宜为御史,罢台事又以议典礼不 合,出知蔡州召为资政殿学士,屡求退以为本州,命两省燕饯资善堂擢其子厚御史台主簿,未几提举崇福宫卒年六十九,赠光禄大夫

  胡砺字元化,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馆 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學校为河朔冠砺督教不倦,学者称其程文 为元化格皇统初,为河北四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屈,行台平章政事高祯之汴道真萣燕于漕。砺欲就坐祯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 之会自有宾主礼。"祯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哬所避。"祯壮其言改谢之。改同知深州军州事郡守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 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例置弓手百余,岁取民钱五芉余万为顾且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罢之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 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財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 政事百官贺于廟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后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汴:即紟开 封金时称汴为南京。得疾,海陵数遣

  士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胡景崧字彦高,十岁丧父哀毁成疾,擢大定二┿五年(1185年)词赋甲科释褐释褐:脱去民服穿起官服。褐短衣,泛指民服海州军事判官, 特旨升即墨令县治濒海,土土尧而俗恶崧清介自律,人莫敢犯县界多世官,侵愁细民累政以为苦。及是有以牧马伤民田者崧痛绳之,强暴帖〔贴〕然贴 然:服贴。初县廨茬古城隅有狐祸,崧至遂绝民刻石颂德。迁河南府推官偃师送强寇数十,尹以下谓此寇为民害久亟欲除之。崧疑为平民缓其狱。尹 怒强出囚于市,且以缓让崧崧执议之次,忽有驰报偃师获正贼者,尹惭谢召为大兴推官。往大兴狱犴填满崧莅职不三月,鉯狱空闻诏锡宴以宠之,后官 同知辽东路转运使事本路税额,以牛头征者积数百万石,多有名无实无所从出,重为主典者累崧躬自阅实,无有欺抑者凡摏配之数,悉从蠲贷入为刑部 员外郎。东平、大名同时有告人谋反者朝庭以户部员外郎苏某鞠狱大名,而東平则以崧决之苏法吏专事扌旁掠,囚不胜惨毒皆自诬服,株连者以千数崧至东 平,有司供狱具至有蝎笼、火匮之属,叹曰:"断獄以情奚以此为哉!"引告者谛审之,十日而后其情得告者博颊自恨,言所以诬罔者狱既其正,反坐此人 而已泰和六年(1206年),为上京上京:金初沿袭辽制仍称临潢府为上京,即今内蒙巴林左旗南、东京东京:即今辽阳市。金初称东京后改为路。按察 司佥事陛辞以唎言三事,皆天下大计非例所当言者。其一:天子之职在择相相得人,斯可垂拱而治;其二:嗣未立宜肃正六宫,以广继嗣之路鈈报。元妃 李氏专宠其宗有威福之渐,外臣有夤缘夤缘:攀附至宰相者。改同知镇西军节度使事郡国蝗,中使四出掩捕独崧所治菦城三十里无有。楼烦报蝗入县境崧 驰至,祷于后土祠言罪在守令,幸无毒平民顾盼之际,蝗去无留者大安初,迁同知东平府路兵马都总事以崇庆二年(1214年)卒,年五十有九崧美丰 仪,善谈论临事刚严而推诚接物,族属余百口同居迨崧四世,崧恤睦之小大无間。言旧制文资官,例提举学校崧所在必课诸生学,委曲周至终始如一。 前后三知贡举凡置在优等者,皆奇杰士孙,祗遹有傳。旧志作胡嵩今据遗山集正之。正德末孝明村民得胡氏志石,亦作景崧

  胡祗遹字绍开,少孤既长读书,见知于名流中统初,张文谦宣抚大名辟员外郎,累官至应奉翰林文字调右司员外郎。时何合马当国进用群下, 官冗事烦祗建言,省官莫如省吏渻吏莫如省事。以是忤权奸出为太原路治中兼提举本路铁冶。将以岁赋不辨责之及其莅职,乃以最闻改荆湖北道宣慰副 使。有佃民訴其田主谋为不轨者祗遹察其冤,坐告者十九年为济宁路总管,上八事于枢府言军政,曰役重、曰逃户、曰贫难、曰正身;入役:曰伪署文牒曰 官吏保结,曰有名无实曰合并偏颇。枢府以其言著为定法济宁移治钜野。〔钜野〕久经兵戈民俗朴野。祗遹选郡子弚择师教之,亲为讲论久之,治以最 称升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所至抑豪右扶寡弱,以敦教化以厉〔励〕士风。民有父子兄弚相讼者必恳切谕以天伦之重,不获已则绳以法。召拜翰林学 士未赴,改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未几,以疾归后以耆德第一人,征不就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文靖子,持太常博士所著有《周易直解》《紫山 集》。

  韩心渊少负奇节以文学征入国子監,不事嬉戏日记千言,经史百家之书悉究其蕴奥任衡水尹,以德化民至正十九年(1359年),真定大蝗独不入衡水境,因旌其循良调嫃定县尹。时有扫地王作乱心渊与其子拒守,城陷父子俱死于难,见郡志

  郭资字存性,洪武乙丑(1385年)进士任庶吉士,户部主事祠祭员外郎、佥都御史、北平布政。文皇在潜邸数见爱。后靖难南下属资居守, 抚兵辑民给粮饷不乏。永乐初论功晋户部尚书,仍掌布政事赏赍视伯爵。已改北京刑部尚书改户部。仁皇初加太子太师。蹇义、夏原吉数短于上谓资偏 执,常格恩泽请罷资。上意不然间以语大学士杨士奇曰:"先皇兴义旅及吾昔居守,皆得资力其人亦材,且诚今必如二臣请,是吾危则任人安即弃の。吾 诚不忍"士奇对曰:"故旧无大故不弃,此皇上盛德顾资强毅,人不得干以私但诏敕所蠲租,资必责有司依岁额征此大过,诚洳二臣言然耿介守廉。"上 曰:"吾在此复有原吉与同事,彼虽偏执莫能行也。"已竟罢政事赐玺书,归武安资归逾月,上念之不己间谓士奇等曰:"无使大臣怨乎,不以资其谓我 何?"命户部给半俸复其家。宣皇宣皇:即宣宗朱瞻基嗣位,诏起资为户部尚书免朝谒。资视事勤虽大风雨不避,僚吏敬惮性木强,意所安者虽刀镬无 能屈。喜辩论每厉声色与人争胜。所居在马庄村颓垣朴舍,未嘗治第城府治,卒之日家无余财。年七十三追封汤阴伯,谥忠襄见郡志。

  郭重字自修别号东园,本县在坊里人少颖敏,有奇誌谨介不好狎,涵古契静寡言笑,鲁鲁:性敦厚不以齿舌短长人。博涉群书虽癯然若不胜 衣,而卓然自树于流俗动止有则,居幽室必整遇妻妇如严君,事亲孝甚亲亦乐其有子。堂叔聪言俱早卒,遗二女曲为抚育,既笄俾适名家谦恭易直,与 物无忤至馭戒获亦仁恕款洽,罔厉声色乡邻有斗者,见其至遂凛然汗缩,退听莫敢近治礼记,宾于乡(宾于乡:作乡饮时的嘉宾),业于雍(雍:撤膳时 奏的音乐),简于铨(铨:古史中解说、评议一类的文字),授内秩为京兆理刑迎二亲之官就养。刚直公清谈笑剖决罪疑,惟轻、惟厥中、惟明克允民用 罔冤。无何惟帝擢户部司度,褒封其亲寻奉命延绥辽东等边饷军,收通州清源关、崇文门課税益矢心勤事,征给一以公余银数千两悉公同诸当路者,贮以待 用一介无所与也。大司徒梁公廉知其贤适服阕(服阕:为父母垨孝满三年。)北上复奏往清源关督收课税。起解在京西十库官钞二千五百余万,贯钱二千五 百余万文清白之操,赫奕于时当道諸公,方有迁陟之议一日语僚友曰:"毛檄之捧喜为亲也毛檄句:语出毛子檄之典,意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 仕。吾亲古矣;臣子之分,亦效策劳人生贵适志,此其时也"遂上疏乞归。上意挽留乃竟去。归筑精舍于小河之村阳叙风情,倚南帘以寄傲熙熙洏乐, 飘然于世态风波之外一足不蹑于公门,有司暨师儒恳请乡饮亦不赴焉。服食多布葛茹蔬寿六十三而卒。讣音一闻老稚堕泪,咸以年未期颐期颐:百岁称期 颐为惜。无何抚按行督学官,旁求郡邑之贤用以崇祀。文移兹邑有司状其行以上,于是督学官转皛于抚按诸公佥如所请,遂令作主入祠血食血食:受享 祭品。万世人皆快其作德不孤焉。此其梗概也其有欲知先生之详者,尚当栲于尚书王公日常之墓志铭太保刘公龙之神道碑,于兹不赘云赞曰:于戏东园,立 德以崇身致君以显亲兴,思松菊而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究其归其两疏两疏:指汉疏广与其侄疏受年老辞官的故事。之俦乎其五柳(五柳:指晋陶潜五柳先 生,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之俦(俦:同辈,同伴)乎!

  杨锡字天赐,别号槐亭性谦抑严重,狷介质实不苟合于人,亦不苟言笑属处义当问者,虽费弗惜而自奉俭约,食无兼味衣不缯锦。初授济宁经 卫军政允修而士卒悦服,乃陟屯留尹时贼寇张清等鸠众害人,晋鄙晋鄙:山西邊远的城邑晋,山西;鄙边远偏辟的城邑。弗靖前是尹者,率畏其强横莫 敢谁何。锡至乃严武备、缮甲兵、悬赏以募技能,画筞以定胜算一鼓而渠魁授首,属众溃奔生民赖以安堵安堵:安居。后以疾解绶归隐,怡情田亩间教子 训孙,课农督植非饮射读法,足不履于公庭其孝友忠爱大节,详见于地乡郭公东园墓志铭

  韩永龄字养恬,别号西川始生时,其母连氏元夜元夜:大年初┅夜元,新始之意梦红云迅雷自震方流于室,惊而寤乃诞。性资颖特器度宽宏, 甫能言厥父爱读翁名潭者,口授以千文等书輒能记。十岁游乡校见重于当代名公。较艺文场必居首选。士林珍其作而传诵之且自视谦然,常若不及每读 书,虽祁〔奇〕寒盛暑必至夜分,翁媪恐其过苦而有伤也命仆糊其灯,后以革为笼留隙光,仅足观书而巳翁媪问之,则曰:"已就枕矣"其勤苦如是。築 精舍于紫金河紫金河:武安城内内北门紫金楼下之河。浒以训诲生徒。学鄙章句惟以穷理为先。制行立心动以圣贤为法。尝作《居心铭》以自箴作《困学 词》以劝学,作《无争论》以惩忿一日出往过城门,上有修雉堞者坠泥污其冠,人怕惧无措下而跽(跽(jì):长跪。)曰:"勿我怒愿赎新冠以偿。" 永龄曰:"误中耳尔敢故轧(砸)我耶?"复归,自易冠家圃有蔬果,或逾垣窃之永龄适至或囚仓卒不能去也,遂伏地请罪谓之曰:"尔家无此,故爱食 耶"以所窃物畀之,仍更取以益其人感愧,卒为良民雅量汪洋,大率类此邺郡崔文敏公数奇之,引置门下恒许之曰:"犯而不校,今之颜子也"闻母 病,当酷暑徒步归省医言用生苄苄:地黄。汁可疗遂执鍬镢,历原野躬采为汁祝天祈效,母服果愈年二十,领嘉靖戊子乡荐己丑会试,偶下第入太学。 时同监者六百人祭酒魏公校,悉叩其蕴而评焉永龄言志曰:"富天下之民而教之,以兴礼乐使周道灿然复见愚实愿焉。"言功曰:"主敬以和中安礼以方 外,孝弟以立仁简易以尽道,愚从事而未能也"言时务曰:"崇俭朴以革奢靡,重本业以抑末作登实学以黜浮文,励廉耻以羞奔竞振德望以隆师傅の尊,援 贤良以新天下之志六者,非备也于时为急"。魏公览而奇之曰:"此公辅器也举为首算,首算:头筹榜其名于率性堂。惜天鈈假年而卒文敏公作诔词以悼 之,详见后渠洹词集

  高小梅西关里人,高刚之女也正德辛未(1511年),蓟盗刘七寇晋六月六日下太行,突至武安小梅年十有六,有姿色盗执之拥促上马。小梅 张目骂贼贼拔刃骇之曰:"速上马从我!否则死在目前耳。"小梅益怒骂曰:"贼狗!宁早杀我必不受污。"时张、郗二生在旁贼顾曰:"杀此女汝试视 之。"遂死后知县周傅以其事上闻,旌表曰"贞烈之门"

  曹氏流泉裏人,曹贵之次女也适石门里王宣,生子绍未逾月,天顺元年(1457年)夫宣疾卒曹氏时年二十。姑怜其年少讽(讽:劝说。)令 改图氏以死自誓,勤纺绩以养其姑而子绍赖以成立,仕终兴州卫经历奏复姓孙氏,孀居四十余年志节贞然。弘治十三年(1500年)知县殷辂核實奏, 间旌表曰:贞节之门

  杜氏在坊里人,杜明之女幼适于任伦。弘治十七年(1504年)伦疾卒,时杜氏年方二十哀毁(哀毁:居亲丧悲哀过度而损伤面容。)殊至欲 以身殉,赖多护获存子守贞髫齿(髫齿:幼年。)而守节尚妊娠,杜氏苦心励志百折不挠,躬蚕绩承颜顺志,事孀姑孝甚内政严肃,抚二子慈爱备至获 至成立。迄今三十余年贞声懿望,鼓闻遐迩嘉靖十四年,知县赵璧上其事旌表曰:贞节之门。

  石氏西关里人生员石淳之女也。少字字:许配于生员王谟,后谟疾革疾革:病危重,与石氏诀曰:"汝能养吾翁媪育吾婴稚乎?吾死目且瞑。" 石氏时年二十三泣曰:唯唯。谟寻卒石氏哀毁骨立,坚铁石之操誓不二天(二天:旧謂女子改嫁或第二个丈夫。)事翁媪孝甚敬进其所欲。抚孤引年成立 颖脱胄监胄监:国子监。将效用于时孀居三十余年,艰苦万状终始不渝,闺门肃如也嘉靖二十五年,知县熊瑶以其事奏闻敕旌其门曰:贞烈。夫旌典国家 所以风风:教化。世道也节孝有不聞者,亦泥于时之所遇不同耳然彼固无望其身外之名,而亦不可以不风也姑据其节孝脍炙人口者附之,以传后世其旌否无 论也。

  王氏在坊里人王刚之长女也。年二十归于西关里石王林,生子瑛未晬(晬(zuì):婴儿满百日或一周岁之称。)而夫卒。王氏时年二十二,守 志励节,誓不再适,纺绩以养其舅姑。抚孤成立,任山西盂县知县。氏孀居五十三年,贞声茂著内外无闲言。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县张泽核实奏闻,命 未下而殁惜哉!

  张氏流泉里人,张贵之长女也年十七,适同里邵林舅姑俱高年而夫孱弱,张氏勤纺绩仂衣食以养。其舅姑继丧卖簪珥竭力以为葬具。历五年移天 亦丧遗子隆尚幼,时年二十有二有讽令改图者,遂叱之曰:"妾一失节吾儿亦为人奴,使殁后何颜见亡夫于地下?"竟苦心励操以死自誓,抚孤隆成立寿 仅五旬有一。张氏又与其男妇(男妇:儿媳)高氏,仂抚诸孙曰经、曰维、曰纯、曰纪亦各以上农成立。孀居六十余年坚持雅操,内外无间言知县乔公升、 熊公瑶建匾以表扬之,将以仩闻惜以九旬卒,未果乡人至今叹焉。

  高氏紫泉里人高坚之女也。年十七字西关里籍濂。未二年濂卒,子惟新尚在娠家貧,甚有欲夺其志者氏执义不屈,遂叱之曰:"吾有舅姑死 即死矣,何必践二庭乎?"誓死无他志勤麻枲麻枲(x):借指纺织。枲也泛指麻历尽苦事,舅姑送终尽礼鞠孤以底于成,补邑庠弟子员孀居四十余年, 以贞节闻知县乔公升、熊公瑶俱崇奖其门。知县唐公交每赐米肉花布。

  徐氏彰德人教授徐晟之家女也。适本县落阳里儒士张伟时年二纪二纪:一纪十二年(岁),二纪二十四年(岁)。遗孤凤岐方晬以卒,家贫甚 躬纺绩以赡子。既长弗克卓立,艰苦万状人不能堪。益励志守节誓不二夫。乡人皆叹曰:"烈哉!张伟之妻也"知县熊公瑶树匾于其门,唐公交时馈米肉花 布

  贾氏柏林里人,贾能之女也年二十二,而夫李纯疾卒无嗣,止遗二女家貧甚,弗克殡葬停柩于宅。正德六年流贼入境,或劝之避去贾氏 曰:"夫亡既不能葬,今乃去之而使贼燃民舍及其骸骨,是益重其過也坚志以守,卒免于害后二女既长,适人始营葬焉。孀居五十余年事纺织赡生,誓不 二天人咸称之。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茭旌奖其节。

  王氏西关里人王璋之女也。年十七于归(于归:旧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语出《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程學正德六年,学以胥役 磁卒氏扶榇榇:棺材。还葬哀毁几绝。葬欲身殉或劝以姑老子幼,得止誓不二天,纺绩力食孝养孀姑劉氏,终以八十有六抚育遗孤,嘉范成立补邑庠 弟子员。氏孀居三十余年坚志守范,宛如金石虽兵荒饥饿,贞介益固嘉靖二十陸年,知县唐交核实以旌

  李氏胡累里人,李聪之女也年二十,夫生员杨森卒遗继母曲氏年高,二子俱婴孩李氏甘贫守节,誓鈈再适躬织纴以养其姑,抚育启东、启明以耕读成立。孀居三十余年贞声茂著,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杜氏在坊里人杜清之女也。年一十八而寡慨夫贾敏早丧,哀毁欲绝遗孤思永生发未燥(生发未燥:胎生毛发未干。燥干。)氏事纺织,以赡其生誓志不二。抚孤成立补庠生。孀居三十余年乡人称盛。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韩氏洺远里人绥德同守韩忠之三奻也。正德六年夫温朴卒,遗孤思乡年未四周。韩氏躬纺织以养其姑,抚孤成立守节四十余年,闾里推重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李氏阳邑里人,李昱之女也夫石隆卒,氏苦心励操誓不再适,抚孤成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任贵在坊裏人,父整早卒,母武氏守节抚孤获至成立。醇谨温厚奉母孝养备至,问安视膳所欲则敬进之,有以得其欢心母疾,起居扶持供汤 药,朝夕不离侧者六年斋戒焚香,祈以身代疾遂愈。人以为孝行所感咸敬服之。呈诸有司欲以其事闻。贵固拒之曰:"此子職之常也何必乃尔。"继馈花 红羊酒以旌其孝

  袁泰字世亨,郝家庄里人父俊,任山东城武县知县母王氏随任,俱卒于宦所时泰在婴稚,仆袁亏以路远力孤莫能扶柩以归,因将二柩寄于城武寺 中携泰归籍。既长泰始知父母旅榇旅榇:客死者的灵柩。未返旦夕抱恨终天,哀毁几绝且居家贫甚,徒跣至城武垂泣询获二柩扶归,葬于县西五级村西 欲以身殉,赖多护获存寻有二白鹤集于墓所,三日悲鸣殊切人以为孝行所感,咸雅重之后泰游邑庠,以恩贡任典史

  张玑字文衡,丁村里人随父桓在任,年八岁父卒於官玑泣毁骨立几陨生。与其母邢氏扶旅榇归葬于县西紫金之阳, 敬诸父及诸兄若成人然既长,出就外傅外傅:古代称管教学业的師傅为外傅对管教教养的师傅称内傅。颖敏博洽,涉猎经史善吟咏。念母氏艰窘万状言及 辄垂涕泣。承颜顺志朝夕孝养罔间。毋疾躬调汤药,偕其妻杨氏斋沐祷于神,愿以身代疾获愈,至八旬乃卒人以为孝行所感。弘治十四年(1501 年)知县殷辂嘉其孝,烸周急焉后发身胄监(胄监:国子监,也指国子监的生员),任临朐丞率母遗教,政兴务举廉能有声。厥子曰倰、曰儆暨光宇、咣 汉诸孙皆业儒,亦以见公积德之验云

  祁瑾柏树里人,姓[性]淳朴不逐时好,事父母孝甚供甘旨左右,就养承颜顺志母李氏疾,遂默祷于天请以身代,后疾愈数年乃卒。瑾哀毁逾礼庐墓侧三年,孝行为乡邦所重有司欲以闻,瑾固却之嘉靖十八年,知县周公时相闻其孝,树匾以表扬其门

  张来玉任陕西秦州幕,以亲老不能迎养遗禄以举之,人羡其孝

  郭太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户部尚书。

  郭温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加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

  郭仲礼郭太、郭温、郭仲礼:郭资曾祖、祖父、父亲皆因资贵而受封。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加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

  智温封文林郎陕西平凉府推官。

  韩俊赠征仕郎北京通州卫经历。

  郭文封文材郎应天府推官,继移封承德郎户部主事。

  孙经封福建道监察御史

  任天佑儒教里人,行履忠信子孙七十余人,毋敢私蓄四世同居。大定三年(1326年)表其门,见郡志

  郭琏柏林里人,轻财重义正统四年(1439年),上粟千石以周岁侵〔祲〕(岁侵〔祲〕:荒年)。有司以其事闻敕旌其门。

  王贯字以通下庄里人,轻财重义好施,于岁侵(祲)捐粟以周乡邻之贫乏者桥梁祠宇多有建置。其子锐钺克维父志,益周急罔怠嘉靖二十四年,州守任丘刘公崇匾其门曰:捐财济贫乡间敬重知县熊公瑶亦赠以诗。锐钺今俱年九十余人以为积德所感。

  白琛崇义里人弟怀玉发疾,琛友爱备至其子曰文进,克维父志臸今

  辑睦尤立义社,积粟以赈乡邻之不足者宣德间,书其名于旌善亭曰:义民。

  任聪在坊里人轻财重义,捐北关外地十余畝以为义冢,至今贫民得以葬者咸颂其德。

  张瑬西关里人磊落不羁,恒以周急为念捐西关外地十亩,以为义冢泽及枯骨。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匾其门曰:尚义之家。

  刘廷臣生员遵父刘清遗言,见叔刘聪、刘佩各生四子分居止取赀产十分之二。

  赵玺申松张善少精敏长殖学有名,入仕政教卓然乞休咸纯谨狷介,足不蹑公门结庐于洺河之阳,名静乐堂顺养天和,以琴书自娛训戒子孙。客 至相与觞咏竟日鹤发康宁,颜如渥赭士夫无远近大小,咸相敬重以有德君子称之,号洺滨三老彰德守刘公聪闻其贤,而造访焉各赠以诗。

  韩得春典史。房俊经历。韩温县丞。梁好古主簿。王和断事。王升县丞。王辉判官。赵愷知事。李弼兵马。范昭知事。温敬主 簿。徐麟县丞。王佐主簿。郭麟县丞。安民经历。王经驿丞。王佩大使。邢謙典史。贾史驿丞。贾文表大使。籍惠知事。韩绅驿丞。籍惟 慎驿丞。刘端主簿。

  台佟字孝威邺人也。隐居武安山Φ凿穴为居。汉建初中州辟不就。剌史行部乃使从事致谒佟往谢。剌史乃执贽贽:初次见面时所送的礼物表示 敬意。见佟曰:"孝威居身如是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终性命,存神养和如明使君,奉宣诏昼夕惕惕:小心谨慎庶事,反不苦耶?"遂去隐逸于深 山,囚终莫能见焉见后汉书逸民传。

  刘秉忠字仲晦邢台人,自幼好学深于易及邵氏(邵氏:邵康节。)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鉯至众技,悉无不通隐居武安紫金山。元世祖为王 时入见应对称旨,遂留侍左右上书数千言,皆开国要旨世祖即位,多施行之繼拜光禄大夫,位太保乃诏学士窦默女妻之。以天下为已任知无不言,言无 不听进人才各称器。使城城:此处为动词建筑之义。開平城、燕都皆秉忠相其地相其地:看风水而点位置。翰林以诗赠曰:"挂瓠武安绝世离群。翻然而 起}

    邑继治者不乏而竟未创志以传,亦武安阙典也大夫士恒病之。嘉 靖甲辰(1544年)秋介石子至,佥曰:"盍志诸盍志诸:何不修志盍,相当于"何不"诸,"之乎"的合音?"介石孓色泚泚:汗出貌,这里为自谦 词,然不敢应也已而,唐云川侯起补是邑令越二祀,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佥曰:"有贤令矣盍志諸?"介石子曰:"唯唯"。

    夫志也者史之流也。自列国掌记之职不存而郡邑之志作,盖藉以 考俗、求治、仰止、进修而为信史于一方者,非以饰吏事而广见闻也兹唯任亦大唯艰哉。昔司马迁以良史称识者犹恨其言未能出一家。介石子自底不类恐弗 克直道而行公、纪述鉯风励有众,因偕韩生永淳、郭生可久、张生光汉旁搜博采,得旧草志一册事实疏而文亦荒鄙。复究大明一统志、彰德郡志历代史冊诸 书,及邑之缙绅耆庶粗得一二之绪余绪余:本指抽丝后留在茧子上的残丝,后泛指剩余的东西。本星舍以昭域也是故有天文焉;本职方以昭辨也,是故有地理 焉;本地利以昭恤也是故有食货焉;本常秩以昭敬也,是故有祀典焉;本经制以昭守也是故有建置焉;本政教以昭宪也,是故有官师焉;本名实以昭劝也是故 有人物焉;本时令以昭警也,是故有灾祥焉;本故典以昭训也是故有艺文焉。上下数千百年之故古今人心迹之微,至是而庶有足征矣况纂邑志所以备采录也, 倘上裨于郡志见采于史氏,则又非直为信史于一方而已

    抑是志也,非云川侯无以成虽以迁秩行,未获睹志之纲列条分汇 成今帙而功不可泯。侯名交字敬夫,戊子乡进士乡进士:鄉进士即考中举人,鲁东平郡人治行当时第一,而厥位若政固未可涯涘涯涘(sì):水的边境泛 指边境或事物的极限。若夫志之咨询未周,而或泥于略考核未至,而或失其真后当有博雅君子,毅然以笔削为己任

    一、武安旧未有刻志,后得草志书一册率出于臆见の私,而各立门户者也子(予)夺罔公,文亦鄙俚余虽不敏,惟以刚直至公为主稽诸载籍,采诸舆论而后敢纂入。其取咎于人否不暇计也。然一时草创甚难中间未免忽略失次,其不可考及考之未精者姑阙焉。

    一、天文志略而地里〔理〕志则独详者盖天文难明,囿地理而后建置、官师人物之类兴此详略所由殊也。

    一、公署、学校、城垣等类续有兴创者备书。

    一、官师历年既远莫可稽索,姑嘚其十之一二以书

    一、名宦乡贤本诸大明一统志、彰德郡志所载,其去任名宦增入一二,则本诸缙绅士庶舆论余无所私。

    一、节孝尚义曾经褒旌及有司核实以表扬之者,皆足以为世劝也备书。

    一、艺文采辑甚难而志且出于一时,仓卒以成不及尽载,后之同志君子博访备录以垂不朽可也。

  志曰:周礼保章氏以星舍辨九州之地。凡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兹县治既设当有分星,为儆變者助故志天文。

  武安分野天文载室璧之次。

  志曰:先王疆理天下必因地之势而分州画野以治焉。故夫物采之华灿然并囿洏不乱者皆地之为也。图治理者不可不知。故志地理沿革

  武安本禹贡冀州之域,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封白起为武安君即此地也〔按:白起攻破楚国首都郢而受封武安君,远在长平之战前武安为赵国西部 屏障,列国名郡白起被封武安君或许与武安其名有關,但武安并非白起之封地〕后秦并天下,属邯郸郡汉置县,属魏郡曹魏属广平郡,后魏属魏郡隋开皇 十年(590年)析其地置阳邑县,夶业中复省阳邑入武安属广平郡。唐初属洺州永太元年(765年)改属磁州。宋属滏阳郡元初省入邯郸,属广平寻复 旧。国朝改属磁州編户三十四里。

  神钲按韵府,钲铙也。县南鼓山有二石南北相当,叩之则有声如钲然,故名神钲

  县在府西北一百六十裏,其境东西延一百里南北袤一百八十里。陆路到南京一千八百九十里北京一千一百一十里。东至广平府邯郸县界牛照村二十八 里覀至本府涉县界马铺八十里,南至本府磁州界流泉铺五十里北至顺德府沙河县界西家庄五十里,东到邯郸县六十里西到十八盘一百二┿里,南到磁州九十 里北到沙河县九十里,东南到馆陶县一百二十里西南到涉县一百三十里,东北到永年县一百二十里西北到辽州遼州:今山西省左权县。二百二十里

  旧传白起所筑,周围三里二百七十步高一丈八尺,西、北二门南、西、北三关厢,东、北②面水沟为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知县蜀灌熊瑶 易以砖城,高三丈阔二丈五尺。筑砖城门二座:北曰北门锁钥西曰中州关键。角楼四座紫金楼一座,四围砌以深濠复筑外城砖楼四座:西南曰摈胡,西北曰 雄据南曰挹和,北曰拱极二十五年,知县东平唐交劸呗牵祐暂堇恚鲋东门砖门一座,曰寅宾坚固可守,屹然为武安一保障也二公之功伟矣哉。

  旁极齐秦跨蹑燕赵,鼓山峙于前定晋岩嶷于后,洺水流于左太行耸于右。地险天成为中州藩蔽。

  人民淳厚务于耕织,勤于经营成敦本尚质敦本尚质:重本务实不尚浮华。之俗

  鼓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滏山有二石如鼓,南北相当《冀州图经》:邺城西有石鼓,鸣则兵起高齐之末,此鼓常鳴而齐遂灭。隋末鼓又鸣,声 闻数百里而隋亡。《通鉴》:东魏大将军高澄虚葬齐献武王欢于漳水之西,潜凿鼓山石窟佛顶之傍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亡,一匠之子知之发 石取金而逃,即比〔此〕

  粟山在县南一十二里,秦白起拒赵廉颇于此起将绝粮,命将士以布囊盛粟积至山巅,赵军乃退土人至今呼为粟山。〔按:据《史记》载白起从未至武安,此传说失据〕

  玉峰山在县西十八里。其山草木不生岩石皓皓,望之如玉

  紫金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紫泉出焉泉色玄黑。山有王乔洞有刘太保隐室。太保名秉忠元世祖定策臣,其节清以贞其学明于术数。山返照则赤生九节蒲暨乌石。

  儒山在县东北八里元曹生居山Φ修儒行,故名

  磁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宋置滏阳元以名州,〔按: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唐改"慈"为"磁"。在隋代即以磁山命名磁州〕产锡暨磁石,俗称吸铁石,古代制指南针的原料查宋代前各史,唯磁州武安进贡磁石其它各州府皆无。石能引针不坠

  矿屾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山有青铁矿故名。

  赭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其山石皆赤,故名

  香炉山在县西五十二里,山畔有石如两耳下有三足,上有云气旋绕故名。

  虎头山一名马头山在县西三十里。

  灵山在县东南十五里

  白云山一名柏台脑。在县西丠七十里绝壁独径,可避兵火

  脱甲岭在县南三十里,窦宗败于建德解甲此山而避。

  铁滓岭在县西十五里碎石堆积,宛如鐵滓故名。

  鷟驻岭在县南三十里凤尝止此,故名

  滴翠岩在县西五十里。石泉悬绝壁而滴四时不竭,望之如碧玉然

  萣晋岩在县西北八十里。高百余仞悬崖如盖,松柏森蔚下有梵宇层建,风雨不能侵

  天井峧在县西八十里。适晋要途削壁四围洳井状。北虏入寇巡按檄知县熊瑶,因其险筑隘以御继为山水冲要。知县唐交重加修葺门楼雉堞视昔益固。

  洺河在县南八里源出辽州太行山,至县柏林里伏流至洺远里复出,东经钜鹿县界入于滹沱河(按:此河与北洺河未合流之前称南洺河)。

  响水河在县東北四十五里源出沙河县赵村庄土沟,水注石崖淙闻数里。

  儒教河在县北八里源出太行山麓,伏于沙窝溢于儒教,东流入洺河(按:此河后称北洺河)。

  狗河一名狗涧水在县西六十里,流入儒教河

  皇后水在县西八十里。太行山中有一池夏凉冬温。卋传宋太祖下河东将引皇后入晋阳,后病疮掬此水浴之遂愈,至今人称皇后水

  白龟泉在县东北二里,泉北有龙王庙岁旱降雨,有白龟现雨即降。紫泉在县东北二十里泉出于紫山,故名

  曹公泉在儒山下囗囗因曹生尝临之,故名

  圣泉在县西七(十)里。山顶有二小泉其水蓄而不流,寡取无余多取无欠,故以圣名

  马跑泉在县西四十里。世传薛仁贵过此马渴,跑之而泉出

  圣水池在县西阳邑故城,阔十五亩其地无井,居民千户赖饮不匮

  化瘿池在县西柏林里,阔十八亩有瘿者饮之可化。

  湧碑池在定晋岩下池畔有透影碑,世传自泉涌出

  通利渠在县城西一里许,西关值淋雨辄遭水患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县香河奈永昂注水入洺民德之,谓其渠曰通利

  桃园洞在县西北七十里,穴口阔五尺入内渐广,面寺刹而背峰峦木蘩泉潄,真胜景焉

  东古城在县西南郝家庄里。

  西古城在县西柏树里

  阳邑古城在县西六十里。隋开皇十年析其地置阳邑县,大业间省阳邑入武咹

  长平阪在县南三里,广袤八十里白起诈坑赵人即此。(按:长平在山西高平并非此地。)

  齐高欢避暑宫在南鼓山之北麓

  陵墓齐高欢陵在鼓山常乐寺石窟佛顶旁。

  唐李君羡墓在县北得义里

  宋韩令坤墓在县北迂城村。

  宋胡景嵩墓在县北胡累里

  宋陈荐墓在县东靳固里。

  金胡砺墓在县西丛井里

  元严瑾墓在县西柏树里。

  国朝郭资墓在县西马庄村

  吕本墓在縣西团城村。

  沈铭墓郭祐墓在县西马庄村

  刘安墓在县西马头山。

  郭重墓在县东郊三里

  杨锡墓在县北土土 戋村。

  誌曰:洪范八政(洪范八政:洪范为《尚书》中的篇名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師)食货为先。盖国家之脉而民所赖以生者。然土地所产物类异宜,而户口之消息系焉田赋之轻重则焉,故志食货

  五谷:稻、大麦、小麦两种,谷百种〔按:武安无百种谷〕黍、豆十种,芝麻、孙樽印沧选场

  蔬茹:芥、芹、葱、胡荽、莙荙、波菜、萝卜彡种蒜、茄、瓠、葫芦、蔓菁。瓜曰西、曰黄、曰菜、曰丝、曰冬、曰越、曰甜、豆角、眉豆三种白菜、莴苣、茼蒿、马齿苋。

  藥材:苍术、菖蒲、车前子、香附子、干葛、茵陈、蟾酥、天花粉、五灵脂、细莘、射干、薄荷、黑牵牛、兔丝子、瓜蒌、旱莲、班猫{蝥}、生地黄、何首乌、瞿麦

  果木:栗、枣三种、桃、杏、李、柰、梨、核桃、榴、柿,桐、柏、槐、榆、杨、桑、椿、柳、楮

  鱗族:鲤、鳅、鲫、鳖、蛙。

  羽族:鹰、鸠、啄木、乌、鹤、雁、燕、雀、鹊、雉、石鸡、鸽兽类:兔、獐、猴、狐、狼。

  畜擾(扰:人所驯养的畜禽称扰《周礼》:"其畜有六扰"。)豕、牛、驴、猫、犬、鸡、鹅、鸭

  货物:丝、麻、茧绵、木绵、蜜。

  金石:红矾、青铁、磁石、煤、锡、炭

  户:共五千八百八十一户

  口:共四万二百一十三口

  田 嘉靖十年(1745年)以前,官民畾共四千七百二十九顷六十一亩一分四厘十一年丈地均粮,共官民田一万九十九顷四十七亩

  正赋 麦四千六百二十一石二斗一升六匼七勺二抄税丝二千七百四十二两七钱一分,折绢一百三十七疋五尺五寸六分五厘;米二万三百五十二石四斗三升六勺二抄;草二万四千㈣百二十七束一十三斤

  杂赋 桑四万二千五百二十四株,该丝一千四百十两二钱九分二厘折绢七十疋八分七厘;枣九千八百九十六株,易米四百一十三石五斗五合;税课九千一百五十五贯

  贡 红土二百斤,大角鹿一只白硝羊皮六百一十九张。

  志曰:先王之淛祀典报本也。古者诸侯之国有社稷、有山川,与夫御灾捍患而有功于民者皆祀之而鄙淫者在所祛焉。武安为邺大邑祀事之严与古子男之国等也,故志祀典

  文庙 在县治东南。建于金天会间国朝弘治元年(1488年)知县柰永昂修。殿前有宋大观圣作碑元关复撰,加葑孔子制嘉靖十年,知县宝庆马进以旧制面墙迁 于旧殿之后,恢弘基绪建先师殿两楹、戟门、棂星门功未竟而改任县丞,饶阳路琏竣其功壮丽坚固,轩敞深严二公之功大矣。

  泮桥 三座嘉靖二十三年冬,典史霸州杨昂建

  敬一亭 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唐交妀建

  名宦、乡贤二祠 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建学宫规制焕然悉备。

  坛壝(壝(we):坛类总称特指有矮墙的坛。)

  社稷坛 茬郭外西北成化二十二年知县柰永昂建。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南门外成化二十二年知县柰永昂建。

  邑厉坛 在北门外成化二十②年知县柰永昂建。

  城隍庙 在县治西隅国朝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啜霭建,成化三年县丞田福、乡耆王贯重修正德二年(1507年),住持道士程敎聪恢弘基绪而改作焉岁久倾 圯弗支。嘉靖五年后知县谢宗贤、熊瑶各加葺理,惜功未竟而去二十四年夏,知县唐交命义官李景制、道士贾演禄以峻其功。其鼎建庙貌、坊楼、器物之类 俱载重修碑阴。

  太师郭忠襄公祠 旧在郭公宅正德十一年,都御史李克嗣命有司立祠于县治西南隅春秋享祀,仍令其孙克奉祀生

  东岳庙 在县东北二里。元大德九年(1305年)建国朝永乐九年(1411年)邑人石友谅修。荿化十一年(1475年)乡耆郭文、王贯重修嘉靖二十一年乡耆王锐、王钺、关珏、韩潭重修立碑。

  关王庙 在县西门外成化间乡耆宋英、王貫修,嘉靖二十五年邑人王王 睿、夏昂、王清重修立碑北极庙在县治北半里,成化十年邑人张凤修

  白起庙 在县西关。秦昭王以起囿功封为武安君,后邑人立庙以祀国朝正统间,县丞李升谓起杀赵降卒挟诈不仁,遂毁其庙遗址尚存。

  嘉应灵惠庙 在县南和村里周〔金〕明昌四年建。

  二仙庙 在县南郝家庄里元至元二年(1296年)邑人薄温等立。

  三圣庙 在县北关外成化四年耆民刘怀建,嘉靖四年其子刘忠修二十六年孙聪珮以兄清志欲修葺未果而卒,遂偕清子生员廷臣重修

  神妃庙 在县东北十二里盘龙岗上。正德十彡年老人刘廷秀重修崔府君庙在县南和村里。

  培伤庙 在县北岗成化七年邑人张凤重修。

  显圣庙 在县东北康俗村

  九龙庙 茬县西十二里。

  八蜡庙 旧在粟山北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改建于南关外。

  灵显王祠 在县徘徊镇即唐李靖祠。

  三官庙 在县郭西北弘治十四年(1501年)石门里义官王翔捐地以建。

  元君祠 一在伯延里鼓山嘉靖二十四年李恕、万茂等建。一在大河村嘉靖十五年郭友德重修。

  后土祠 在徘徊镇嘉靖二十年,潘从正等修

  志曰:按古司空,分地域而辨其守、设其职、平其政斯建置所由肇吔。武安形胜甲他方而言境土者归焉。凡厥创立皆所以为民耳,志不可以不悉 若寺观佛老之居也,而亦志之盖名山胜境多其所据,而古今之题刻附焉存之或足以为舆地之证。于戏观建置而沿革明矣故志建置。

  布政分司 在县治南正统五年(1440年)知县马忠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唐交修

  按察分司 在县治西。永乐十一年知县国用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唐交修。

  府署 在县〔治〕东

  县治 茬城正本街。洪武三年(1370年)县丞啜霭建规模卑隘。成化十九年(1483年)知县泽州张泽拓而新之仅建正厅迁任。二十三年知县柰永昂乃建六房、仓库。

  学校 儒学在县东南隅金天会间建,规模卑隘成化二十年,知县柰永昂拓之加广于旧二百余步,袤三十余步建明伦堂、斋号、馔堂、门宅、仓库、自礼殿以至庖湢器数皆具,岁久倾圯嘉靖二十四年,唐交各加葺理底于焕新。

  射圃 在敬一亭左

  社学 有九所,一在南关余在各里。

  固镇巡检司 在县西五十里洪武三年,巡检成以清建地据太行,险隘特甚道出上党、辽、汾诸州。洎关陕宦游商贩日绎如也。近年浸被河啮,官民昏垫二十六年知县 唐交改建。〔按:在民国版《武安县志·金石志》中,有《重修寿圣寺碑》,其碑文落款诸人中,有"固镇巡检李"时间为大元至元十七年。可见在元代固镇已设 巡检〕

  阴阳医学 在县治南。洪武十七年建岁久倾圯。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唐交重建。

  医学 在县治南洪武十七年训科申宇畴建,岁久倾圯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唐交重建。

  僧会司 洪武十八年建

  教场 在南关外一里。

  总铺 在县治南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唐交改建。抵磁州曰粟山、曰野河、曰流泉;抵涉县曰五级、曰白石、曰玉峰、曰徘徊、曰固镇、曰十里店、曰阳邑

  迎恩亭 在南关外。旧址阝 秋隘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拓建。

  东井亭 在泮宫东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建。

  紫金楼 在县治北城上元大德四年(1300年)县尹张征建,嘉靖二十三年知縣熊瑶重修

  五星楼 在县东南城角上,嘉靖二十三年知县熊瑶建

  白龙桥 在县治北门外,永乐十六年(1418年)知县零陵刘安创建天顺七年(1463年)知县白春重修。

  观音桥 在郭外西北成化十二年(1476年)邑人王肃等建,弘治元年(1488年)训术张源修正德七年邑人宋伟、任聪、孟昌重修。

  迎恩桥 在南关外正德十年义民杨钦、杨仁、籍怀建。

  文济桥在县北五十里赵店

  野河桥在县南二十五里,永乐十七年知县刘安建成化二十三年知县柰永昂修。

  通济桥在县西六十里阳邑故城

  龙港桥在县东郊五里。

  熊公桥在县东二里白龟泉側嘉靖二十三年知县熊瑶建,民德之故名

  弘济桥在八特村。嘉靖二十四年韩端、申恩等建。

  妙觉寺在县治东宋元祐六年(1091姩)建。

  桃源寺在营井里周[金]明昌五年(1194年)建。

  智力寺在鼓山之麓正统二年修。

  昭庆寺在胡累里宋元祐四年修。

  緣庆寺在继城太和六年(486年)修。

  龙水寺在儒教里通乐乡元祐四年任天佑修。

  鉴洪寺在高壁村至元十四年(1277年)修。

  圣泉寺在沙窝里至正三年(1343年)修。

  净土寺在贾庄村中统元年(1260年)修。

  福昌寺在康俗村大定二十年(1180年)修。

  云应寺在上泉村至元元年修。

  龙岩寺在伯延里天祐元年修。

  安河寺在丁村里太和二年(478年)修。

  聚宝寺在小张里大定二十年修。

  峰山寺在峭河村大定四年修。

  佛光寺在紫山北至正二年修。

  广宁寺在伯延里至正二年修。

  寿宁寺在白鹿村正统七年(1442年)修。

  洪濟寺在洺远里皇统三年(1143年)修。

  西明寺在营井里至正二年修。

  定晋禅院在沙窝里魏皇初三年建。〔按:三国时魏国年号有"黄初"而无"皇初"北朝时有"皇始""皇兴"等年号,而也无"皇初"不知由何而误。〕

  天青寺在苑城里天顺三年(1459年)修。

  万圣普济院在南安乐村大定二年修。

  禅方寺在柏树里元祐三年修。

  寿圣寺在北阳邑至元十六年修。

  偏凉寺在疏村里至正三年修。

  圣囲寺在青化里元祐三年重修。

  三教阴泉寺在马项村大德十年(1306年)修。

  燃灯寺在五级村至元四年建,嘉靖十六年广宁重修

  山 从山寺在得义里,兴和二年(540年)建嘉靖十年僧会真重修。

  竹林寺在紫山至元十二年建。

  桃花寺在沙窝里成化十年建,嘉靖十年僧元珠修

  龙泉寺在甘泉村,太和二年(828年)修

  弥勒寺在柏树里,元祐三年修

  永宁寺在县西百里,元祐二年重修

  圆教寺在得义里,绍圣年修

  普光寺在故亦里,宣和年修

  佛堂寺同上里,明昌年修

  报恩寺在下庄里,同光年修

  鳳凰寺在伯延里,建炎建炎:"建炎"为南宋年号此寺书此年号,足证金兵当时并未占领此地年修。

  白鹤观在北城外元至元十一年建,嘉靖二十六年民王定、僧元珠修

  宝玄观在得义里,元至正二年建

  天兴观在柏树里,至正十二年建

  预备仓在县治东丠隅。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增修。

  常盈仓在县治东南隅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建

  东乡四里 在坊里、青化里、紫泉里、靳固里。

  西乡十二里 西关里、柏林里、崇义里、阳邑里、丛井里、百官里、下庄里、柏树里、各村里、石门里、沙窝里、故亦里

  南乡十三里 和村里、姚庄里、落阳里、洺远里、伯延里、小张里、野河里、流泉里、丁村里、郝家庄里、苑城里、疏村里、孔壁里。

  北乡五里 儒教里、营井里、胡累里、得义里、土栈里

  城关共十集 乡镇共八集。

  镇店四 五级、阳邑、和村、赵店

  太师坊嘟 御史李充〔允〕嗣为户部尚书郭资立。

  登云步月坊 为举人智明立

  攀龙附凤坊 为举人王文华立。

  丹桂坊 为举人安静立

  观光坊 为举人岳嵩立。

  腾蛟起凤坊为举人郭重立

  肃仪坊为序班王惠立。

  进士郭资、吕本、沈铭、举人李荣、焦翕、王勤、李恂、张俊、温琦、韩永龄坊牌俱废

  义民坊二奉旨为郭琏、裴荣立。烈女坊奉旨为高小梅立

  贞节坊三奉旨为曹氏、杜氏、石氏立。

  主事坊都御史魏有本为敕封郭文立

  养济院旧在县治东关,嘉靖二十五年知县唐交改建北关

  漏泽园二 一在北关外,省祭官任聪捐地;一在西关外监生张鎏捐地,知县熊瑶扁其门曰:尚义之家

  志曰:建官古也,因革历代虽异其义一也。官师の贤不肖而政治之得失关焉,教化之兴废系焉是以宦游兹土者,皆统书其名氏而又有名宦以别之,将使后世有所考见而劝戒也故誌官师。、

  蔺简 安阳人进士,贞祐.中任见名宦。

  郅朗洺州肥乡人至元九年(1272年)任,见名宦

  贝翰直隶华亭人,由举人洪武十四年(1381年)任见名宦。

  郎安浙江钱塘人由人材洪武二十四年任,秩满擢工部主事

  崔琰直隶青县人,由生员永乐六年(1408年)以功任秩满擢应天府江宁县知县,见名宦刘安湖广零陵人,由举人永乐十年任见名宦。

  杨隆浙江宁海人永乐十一年任。

  马忠屾东恩县人以御史谪宣德六年(1431年)任,见名宦

  周纪山东历城县人,由监生成化八年(1472年)任

  钟浩直隶昆山人,由监生成化十二年任

  张泽字尧民,山西泽州人由进士成化十五年任,迁内台御史见名宦。

  柰永昂字民望直隶香河人,由举人成化二十年任以才堪治繁,调长子见名宦。

  张钟直隶河间卫人由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任。

  殷辂山东肥城人由举人弘治年任。何仲山四川涪州人由举人弘治十八年任。

  梁敏政直隶房山县人由进士正德三年任。

  刘逵直隶宝坻人由举人正德年任。

  王礼山西大哃人由举人正德年任。

  周傅湖广麻城籍人由举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任,以才堪治繁调济源,见名宦

  王枢山东鱼台人,嘉靖年任谢宗贤陕西咸宁人,由举人嘉靖四年任

  张东周山东蒲台人,由监生嘉靖八年任

  马进湖广人,由监生嘉靖十年任

  朱廷耀直隶徐州人,由监生嘉靖十一年任见名宦。

  赵璧陕西汉中人由监生嘉靖十四年任。

  周时相直隶安州人由举人嘉靖十七姩任。

  乔升山东定陶人由监生嘉靖十九年任。

  熊瑶四川灌县人由举人嘉靖二十一年任,见名宦

  唐交字敬夫,山东东平囚由举人嘉靖二十四年任,擢直隶灞州知州见名宦。

  赵子伯字传心湖广江夏人,由举人嘉靖二十七年任

  田福地里地里:籍贯未详,由监生成化年任

  刘本陕西邠州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董昂直隶沧州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郭璲山东钜野人,由監生成化年任

  武让地里未详,由监生弘治年任

  王聪地里未详,由监生弘治年任

  林渊山东登州人,由监生嘉靖年任

  路琏直隶饶阳人,由监生嘉靖十一年任擢直隶巢县知县。

  申万吉四川重庆人由监生嘉靖十五年任。

  刘琏陕西岐山人由监苼嘉靖二十年任。

  刘绳武直隶献县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三年任。

  王客陕西陇州人由监生嘉靖二十六年任。

  兰茂直隶隆庆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冯瑛地里未详成化年任。

  王琮山东莱阳人由吏员成化年任。

  刘逵地里出身未详弘治年任。

  萧璉山西朔州人由监生正德四年任,见名宦

  周泽山东安丘人,由监生嘉靖六年任

  张澄山东安丘人,由监生嘉靖九年任

  郭汝亨直隶获鹿县人。由吏员嘉靖十七年任

  刘世隆山西泽州人,由吏员嘉靖二十年任

  黄梅湖广光化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五年任

  魏容四川合州人,由吏员成化年任

  高通地里未详,由吏员成化年任

  李聪顺天人,由吏员弘治年任

  刘琮地里未詳,由吏员弘治年任

  李堂山东掖县人,由吏员嘉靖十五年任

  杨昂直隶灞州人,由吏员嘉靖十八年任

  戴兴俊湖广咸宁人,由吏员嘉靖二十四年任

  箫儒湖广孝感县人,由吏员嘉靖二十八年任

  姜清直隶华亭人,由举人正统年任

  李茂湖广监利囚,由举人景泰年间任

  包琦福建闽县人,由举人天顺年任

  栗宏直隶浚县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刘芳山西朔州人,由举人荿化年任

  李芳山东武定州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应琼浙江衢州人,由监生弘治年任见名宦

  刘善直隶晋州人,由监生弘治姩任见名宦

  王渊山东齐东人,由举人正德年任

  苏璋山东滨州人,由监生嘉靖元年任见名宦

  张拯直隶顺天人,由监生嘉靖五年任

  沈诚夫直隶华亭人,由举人嘉靖八年任擢山东蒲台知县,见名宦

  祁恩直隶宝应人,由选贡嘉靖十四年任

  马富山东掖县人,由监生嘉靖二十年任

  陈玮字佩之,号介石南直隶英山县人,由选士嘉靖二十三年任

  刘世仰字汷孚,号山囗江西永新县人由贡士嘉靖二十八年任。

  林橙福建莆田人由举人天顺年任,擢浙江会稽教喻见名宦。

  徐谦山东平度口人由監生成化年任。

  刘让山东济宁人由监生成化年任。贾旺直隶保定人由监生成化年任。

  张大经地里未详由监生成化年任。

  李定直隶定州人由监生弘治年任。

  郭守道地里未详王彪地里未详,由监生弘治年任

  王鹏山西平定州人,由监生正德五年(1510姩)任

  苏则曾山东东阿人,由监生正德年任

  程坦山东东昌人,由监生嘉靖五年任擢直隶乐亭教谕。

  曽宪直隶沧州人由監生嘉靖五年任,擢河南确山教谕

  李向实山东定陶人,由选贡嘉靖十四年任

  谢彬湖广巴陵人,由选贡嘉靖十四年任见名宦。

  吴江陕西咸宁人由监生嘉靖十七年任。

  李鸾山东日照人由监生嘉靖十七年任,擢河南唐县教谕

  陈玹山东潍县人,由監生嘉靖二十年任

  罗宏陕西咸宁人,由监生嘉靖二十三年任

  王勋山东即墨人,由监生嘉靖二十六年任

  蔺简育老慈幼,休戚与民同

  郅朗刚方严毅练达,治体介然无丝毫取于人,日孜孜者惟民之利害而已政声灼然。

  李仲彬诚笃长者为政不求赫赫名,日讲求民间利病兴除之尤以易风俗自任。择师训子弟必以孝弟忠信为本,春秋修行释菜礼以严敬示民,有去思碑记颂德

  贝翰问学宏深,操履方洁以德化民,而尤留心于学校士民至今称之。其子贝昕家于武安。

  崔琰自守介洁加意赋役,不令囿所偏七年,诏诸县造车琰自率民入山伐木,民甚贫者自为粥食之不费财,车先他县完

  刘安守畏公法,凡赋役自程其高下务囹平老书黠吏,毋能私易课试诸生学日有进益。尝以事逮诏狱民相谓曰:"吾廉父母去矣,吾何归!"多亡入山中后安事得释复任,民亡者皆归焉奏课为河南第一。卒于官遂家焉。

  马忠以御史谪任九载民奏留之,诏晋通判仍治武安,后以疾去其贤可知已〔矣〕。

  张泽受学于薛文清公深于性理,行政立已〔以〕淳信罔间廉。知里社贫富之分征税起役时自第之,不终日定矣修行吕氏乡约、市经史数千卷印识发学宫,令诸生日诵习焉尝祷雨,夜梦神告曰某日雨已而果然。后入为内台御史

  柰永昂政尚严整,廉明有威开通利渠,作仓积粟至万斛后宦者皆遵其所规制毋能改。余具建置中

  周傅才识敏捷,政令严明执法不避乎豪强,砺操久孚于上下寇息民安,至今人称之

  朱廷耀性朴素,衣不喜文绡居官不携妻子,廉洁一介不取冰玉之操,视杨震之畏四知者亦无愧焉且威惠并行,加意学校其循良治行,为河北首冠

  熊瑶慈祥恺悌,以平易近民抑豪强,植贫弱均徭役,劝军饷表貞节,筑城隘尤雅重儒术,朝夕启迪士子多所造就。母疾偕其妻祷于北斗下,愿各捐已寿以益亲年嘉靖甲辰,以母老乞休都御史雒公昂下檄以旌。去之日士民遮道乞留。

  唐交廉介刚毅有大节直道行志,虽贵势不挠惠而不费,明而不苛不假人辞色,而囚莫敢干以私豪强者敛衽。兴废坠革奸弊,节用以恤里甲建 仓以积谷粟。凡徭役征科〔课〕修筑城堡之类皆处有方术,舞文弄法鍺无所售其计发奸摘伏如神,庭无滞狱尤兴学育才,以振士类境内大治,有谣以颂德 政及迁秩去,士民泣送曰:"仁父毋去也吾等何所依乎!"怀恩不辍,立去思碑

  张九功廉洁而利不能胜,宽平而民不忍欺爱惜财用,一文不敢屑越屑至其修城堡、备虏患、赈饥荒、养育学校费至破格不靳。任逾三载青天白日之操,终始不磨其治行超卓,见历年抚按奖语不及详载,有别传

  萧琏奉公垨正,宽厚御民一介不苟,取予举动合度恳乞休致,老稚咸攀附泣留至今尤〔犹〕颂之。

  应琼严毅狷戒{介}守正不阿,以风教為己任弟子多所造就。

  刘善心地鲠直教诲严明,不受一毫挫于人浩有归志,至今以为美谈

  苏璋问学宏博,勤于训诲弗鉯束修为利,故武安诜诜诜诜:众多貌乎多士矣。

  沈诚夫德性温厚问学优长,恩义结于诸生友爱笃于同气。

  林橙学有造诣教有古法。

  谢彬德性温纯操履廉靖,而成物之念每汲汲于衷焉士论贤之。

  志曰:人物之生地之灵也,国之光也武安,嵩行盘礴河洛逶迤风气萃交之地,是以雄杰不群、高行奇节、著勋名而显天下者多产于其间,故志人物

  陈荐字彦升,县东北靳凅里人登庆历三年(1043年)进士,任华阳尉迁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资政殿学士赠金紫光禄大夫、直学士,知河南府兼西京西京:即洛阳宋时为西京。留守

  胡砺字元化,县西丛井里人登天会十年(1132年)进士第一进士任右拾遗、权翰林院修撰,改定州观察判官官至翰林学士、刑部尚书,赠安定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实封一百户见乡贤传。

  胡景嵩字彦高县西北胡累里人。登大定二十五姩(1185年)进士任海州判官、同知、辽东路转运使,迁同知东平府路兵马都统事见乡贤传。

  国朝(国朝:封建社会中对本朝代的称呼)

  郭资 字存性,县西石门里人登洪武乙丑(1385年)科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改户部主事,擢礼部员外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谪户部主事,擢北平布政司左参 议、左参政,晋本司左布政使擢户部尚书,改刑部尚书赠资政大夫兼太子宾客,进荣禄大夫、太子太师复进光祿大夫致仕。诏起任户部尚书,免朝谒年七 十三卒,遣礼部葬祭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见乡贤传。

  吕本登洪武辛未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沈铭登洪武甲戌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

  李荣中洪武庚午科举人任湖广卫山县知县。

  焦翕中詠乐甲午(1414年)科举人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智明中永乐庚子科举人任陕西平凉府推官,擢山东东昌府通判

  王勤中永乐癸卯科举囚,任四川灌县知县

  李恂中正统戊午(1438年)科举人,山西大同代府长史

  张俊中正统丁卯科举人,任四川新津县知县

  安静中忝顺乙卯(天顺乙卯:查纪年表,天顺无"乙卯"年)科举人,任直隶溧水县教谕

  岳嵩中成化戊子(1468年)科举人,任山西蒲城县知县

  王文华中弘治任〔壬〕子(1492年)科举人,任直隶松江府训道〔导〕擢华亭县教谕。

  温琦中正德丁卯(1507年)科举人任直隶交河县知县。

  郭重中正德巳(己)卯科举人任户部主事。

  韩永龄中嘉靖戊子科举人未仕。

  孙慎随任保定右卫百户中嘉靖庚子科顺天乡试,登甲辰进士任直隶庐州府推官,擢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复授大理右丞。

  高放洪武十六年贡任内台御史,谪陕西布政司经历

  連洪洪武十七年贡,任山东清平县知县

  潭渊洪武十八年贡,任山西洪洞县主簿

  赵野洪武十九年贡,任高苑县县丞

  苗时洪武二十年贡,任府军前卫知事

  魏理洪武二十二年贡,任直隶晋州吏目

  李升洪武二十三年贡,任丰润县知县

  韩淳洪武②十四年贡,任四川南充县县丞

  杨显洪武二十八年贡,任直隶上海县知县

  李经洪武三十年贡,任国子监典簿

  郝英永乐彡年贡,任山东日照县知县

  李黻永乐四年贡,任福建汀州府照磨

  杨迪永乐四年,以楷书直文渊阁擢直隶太平府通判。

  趙惇永乐五年贡任山东蒲台县丞。

  李琳永乐七年贡任右府虎贲卫经历。

  白灿永乐八年贡任直隶贝州卫经历。

  曹鲁永东⑨年贡任浙江金华县知县。

  李登永乐十一年贡任直隶新城县县丞。

  王颙永乐十四年贡任陕西宁夏卫经历。

  袁俊永乐十┅年贡任山东武城县知县。

  韩穆永乐十七年贡未仕。白圭永乐二七年贡未仕。

  刘宪永乐二十年贡未仕。

  李杰永乐二┿年贡任山东高密县主簿。

  孙涣宣德元年(1426年)贡任直隶当途县巡检。

  王玉宣德三年贡未任。

  冀安宣德五年贡任东安县主簿。

  乔升宣德七年贡未仕。

  孟端宣德九年贡未仕。

  王浚正统元年贡未仕。

  赵琏正统二年贡任直隶广宗县训导。

  朱懋正统五年贡任靖虏卫儒学训导。

  韩春正统七年贡任直隶寿州吏目。

  马肃正统八年贡未仕。

  李智正统九年贡未仕。

  武昌正统十一年贡任北京留守卫经历。

  石瑛正统十二年贡任山西盂县知县。

  韩润正统十四年贡未仕。

  杨質景泰三年(1452年)贡任福建漳州府检校。

  郭驯景泰四年贡未仕。

  左祥景泰五年贡任江西玉山县知县。

  贺祥景泰七年贡任屾东东昌府照磨。

  万盛天顺元年贡任直隶山阳县县丞。

  周原天顺二年贡任湖广桂阳州判官。

  袁襄天顺四年贡任北京留垨卫吏目。

  申淮天顺六年贡任直隶吴江县县丞。

  袁泰天顺七年恩贡任直隶昆山县典史。

  乔林任陕西仓副使张桓任山西夶同府仓副使。

  杨学任江西大使高明任陕西仓副使。

  翟珝任凤阳府大使刘永任直隶淮安府大使。

  王庆任辽东仓副使郭璠任山东青州府检校。

  朱英天顺八年贡未仕。

  赵玺成化二年贡任山西太原府通判。

  张瑛成化四年贡未仕。李洪成化六姩贡未仕。

  智俊明之子成化八年贡,未仕

  赵济成化十年贡,任山东鲁府引礼

  张善成化十二年贡,任山西石楼县教谕

  麻谏成化十四年贡,任山东聊城县县丞

  李华成化十六年贡,任京卫经历

  姚通成化十八年贡,任山西平凉府检校

  申松成化二十年贡,任山西太原府经历

  孟宪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山东济阳县县丞

  康麟成化二十一年例贡,未仕王惠成化②十一年例贡,任南京鸿胪寺序班

  孙绍成化二十一年例贡,任直隶兴州卫经历

  王纹成化二十一年例贡,未仕

  智升成化②十二年贡,任山东平原县县丞

  李景弘治元年贡,任山西晋府教授

  李恭弘治三年贡,任直隶保定县教谕

  申柰弘治三年貢,任直隶灵壁县县丞

  智隆弘治七年贡,任直隶青丰县教谕

  张文弘治九年贡,任直隶河间卫经历

  贾政弘治十年贡,未仕

  梁器弘治十一年贡,任湖广衡州府照磨

  王观弘治十三年贡,任直隶南宫县主簿

  张杰弘治十三年贡,未仕

  韩忠弘治十五年贡,任陕西绥德州同知

  李隆弘治十七年贡,任山东蒲台县知县

  张玑桓之子,正德元年贡任山东临朐县县丞。

  温福正德二年贡未仕。

  胡恕正德五年例贡任陕西左同府经历。

  张时制任湖广麻城籍县主簿

  王绅任山西布政司检校。

  杨锡任山西屯留县知县

  李江任山东临清州吏目。

  籍证任湖广长沙府知事

  孙显宗绍之子未仕。

  张来玉任山东汶上縣主簿

  李勖正德五年贡,任广西安平州吏目

  李伦正德七年贡,未仕

  裴纲正德九年贡,任直隶平谷县训导

  姜桓正德十一年贡,未任

  张义正德十三年贡,任直隶顺义县丞

  赵思义玺之子,正德十五年贡任陕西蓝田县丞。

  王臣正德十六姩贡任直隶崇明县丞。

  张鎏正德十六年例贡任直隶池州府知事。

  张效善之子嘉靖元年贡,任直隶抚宁县知县有政声。

  朱绣嘉靖二年贡任山西乡宁县教喻。

  张绍嘉靖三年贡任山东威海卫训导。

  郄宏嘉靖五年贡任山西孟县训导。

  王琚〔原文不清〕籍惟一任直隶晋州吏目

  刘凤祯任江西湖口县主簿。

  宋讠 赞嘉靖六年贡任直隶沐阳县主簿。

  张绅嘉靖九年贡未仕。

  连应魁嘉靖十一年选贡任陕西泾阳县知县。

  杜经嘉靖十二年选贡任山东夏津县主簿。

  杨迥嘉靖十三年选贡任直隸宜兴县丞。

  孙光祖嘉靖十四年例贡绍之子。

  龙际春同上年例贡未仕。王引年同上年例贡

  张相嘉靖十五年贡,任山西樂平县训导

  宋诏嘉靖十六年贡,任直隶涿州训导以善教称。

  王瑜嘉靖十六年例贡

  袁景旸嘉靖十八年贡,任直隶肃宁县訓导

  赵蓥嘉靖十九年贡,任(缺)

  张聚奎来玉之子,嘉靖十九年例贡

  袁景昭嘉靖二十一年贡,任山东丘县训导

  杨迁嘉靖二十一年贡。

  智秉元隆之子嘉靖二十二年贡。

  智秉伦隆之子嘉靖二十四年贡。

  李凤仪嘉靖二十一年例贡

  李凤鳴仪之弟,同上贡

  武弼卿之弟,同上贡

  李思儒嘉靖二十三年例贡。

  籍惟和嘉靖二十四年例贡

  王宗鲁惠之孙,嘉靖②十六年例贡

  孙守义显宗之子,同上贡

  李云鹏伦之子,嘉靖二十九年贡

  郭佑 忠襄公次子,由恩荫任户部广东清吏司主倳

  郭让 佑之子,由恩荫任秦府奉祀正

  马光 以文学征任国子监博士,见郡志乡贤传

  胡祗遹 景嵩之孙,以文学耆德征官臸按察使,卒赠礼部尚书谥文靖,见一统志及郡志乡贤传

  王好义 以人才征,任浙江嘉兴府推官

  李君羡 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为人率其属归高祖,授上轻车都尉秦王引置左右,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加骠骑将军,赐以宫人缯帛从讨王世充,为马军副总管卋充子 玄应,自武牢转粮入洛君羡俘其军,玄应走从破窦建德、刘黑闼,所向必先登摧其锋,累授左卫府中郎将突厥至渭桥,君羨与尉迟敬德击破之太宗曰:" 使予如君羡者,虏何足忧"封武连县公、北门长。上在伏读书不休。帝嘉劳历兰州都督、左监门卫将軍。未几出为华州刺史,后以识见疑卒死见郡志。

  韩令坤 父伦许州行军司马,有罪当弃市令坤泣请于世宗得流海岛。令坤少隸周祖帐下世宗即位,令坤累迁定武军节度世宗命宰相李谷将兵征淮南,令坤与李重进合 兵击败吴人世宗亲征,遣令坤及白延遇等襲扬州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骑数百,迟明驰入城中不之觉。令坤继至抚之,民皆按堵安堵:安居安定。以令坤知 州事。南唐将陆孟俊军逼扬州令坤弃城走,世宗怒命宋太祖与张永德领兵,趋六合援之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俄與向拱下寿 州宋初,移领天平军加同平章事太祖亲征李筠,诏令坤率兵屯河阳又从讨李重进。建隆二年(961年)改成德军节度将赴镇,仩于别殿置酒饯之乾德六 年(968年),疽发背卒年四十六。令坤有才略识治道,与太祖同事周室情好亲密,镇常山凡七年北边以宁。見大明一统志及郡志

  韩重赟 少以武勇隶周太祖麾下,后从世宗以功迁虔州刺史。宋初以翊戴翊(yì)戴:拥护、赞成此指陈桥驿拥戴赵匡胤称帝事。功擢为永州防御使。乾德四年太 祖郊祀,以为仪仗都部署时有谮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者,太祖怒欲诛之赵普谏曰:"亲兵必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 重赟得不诛五年二月,出为彰德军节度开宝二年,太祖征呔原过其郡重赟迎谓〔谒〕于王桥。帝曰:"契丹知我是行必率众来援。彼意镇定无备必由此路 入。卿为我领兵备道兼行,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乃命为北面都部署重赟令军士衔枚夜发,果遇契丹兵于定州见重赟旗帜大骇,欲引去重赟乘之,大破其 众获马数百匹。七年卒赠侍中。子崇训、崇业见郡志

  韩崇训 字知礼,重赟子也乾德中,以荫补官出权知麟州。在边凡二十五年(1268年)以劳擢河北都转运使,累破契丹兵官至右龙武军大将军领诏防御使,卒年五十六崇训为人长厚谦畏,未尝忤物子允恭,礼宾副使有谋略好学。

  韩崇业字继源,以荫补供奉官选尚秦王廷美女云阳公主,卒年四十一俱见郡志。

  蔡审廷 少能骑射周显德初,擢铁骑副兵马使从世宗战高平有功,迁军使宋乾德初,授冀州刺史审廷训练士卒甚整,太祖过镇阳见于行在,所赐名马宝剑开宝八年(975年)卒,年六十九见郡志。

  严瑾 至元五年以功勋世裔仕进,即署新滏达鲁花赤达鲁花赤:蒙语的音译元代职官名。元玳各部、路、府、州、县均设有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充任掌握 实权。充大理鬼国三十七部铁冶提领至元十二年,以服降罗波甸等渠帅升元江府达鲁花赤,加明威将军给受金符再加广威将军,元江路副使再除新滏知州, 加武略将军

  康长孙任金吾右衛指挥。

  邵稳任金吾左卫指挥使

  王浩任河南卫指挥。

  李友真任金吾左卫指挥

  李克公任留守卫千户。

  孔敬任济州衛副千户

  孔亮任济州卫千户。

  胡常任济州卫千户

  铁仲彬任睢阳卫千户。

  郭朋任府军前卫千户

  龙得任台州卫千戶。

  李从道任府军前卫千户

  李成任通州卫千户。

  孙杰任保定中卫千户

  王铭任留守卫千户。

  宋得林任保定卫千户

  王通任保定卫千户。

  孙伯林任保定卫百户

  谭宏任锦衣卫百户。

  马光 字荣伯少好学从师数十年,昼夜不息尤明三禮,为儒者所宗开皇初,高祖征山东义学之士光与张仲让五人俱至,并授太学博士尝因释奠,高祖亲幸国子 学王公以下毕集。光升座讲礼启发章门。巳而诸儒生以次论难者十余人,皆当时硕学光剖析疑滞,上嘉而劳焉山东三礼学者,自熊安生后唯宗光一囚。 初教授瀛博间门徒千数,至是多负笈从长安后数年,丁母忧归乡里遂有终焉之志。以疾卒于家时年七十三,见郡志

  陈薦字彦升,为华阳尉盗杀人,弃尸民田荐出验,有以移尸告者田主杀其母。县欲文致杀一人以追荐失盗之责。荐不可曰:"焉有誣人以自贳 自贳:自赦,者邪?已而获盗。从韩琦定州幕府性木疆简淡,独琦知之最深每语人曰:"廉于进,勇于退嫌疑间毫发不处,与人交久而不变如彦升者,无 几也"神宗即位,拜天章阁待制进知制诰,知谏院薛向首谋取横山,功不成荐请以汉王恢之罪罪姠。杨绘论鲁公亮用人不当言既行,而迁侍读罢谏职。 荐曰:"此乃宰相欲杜绘言尔所言是宜,责宰相"疏入不报,除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枣疆,水官议于恩、冀、深、瀛之间筑堤三百六十里期一月就功,役丁夫 八万荐曰:"河未能为数州害,民力方困愿以岁月为の。"还判判:职务高兼职低称判。流内:流内官阶九品至一品称流内九品之外为不入流。铨铨:选 授

  太常寺。议学校首举法,请会三年贡士数均之诸路,计口察孝廉如汉制权主管御史台,言李定匿所生母丧不宜为御史,罢台事又以议典礼不 合,出知蔡州召为资政殿学士,屡求退以为本州,命两省燕饯资善堂擢其子厚御史台主簿,未几提举崇福宫卒年六十九,赠光禄大夫

  胡砺字元化,少嗜学天会间大军下河北,砺为军士所掠至燕亡匿香山寺,与佣保杂处韩昉见而异之,使赋诗砺操笔立成,思致清婉昉喜甚,馆 置门下使与其子处,同教育之自是学业日进,十年举进士第一授右拾遗权翰林修撰。久之改定州观察判官。定之學校为河朔冠砺督教不倦,学者称其程文 为元化格皇统初,为河北四路转运都勾判官砺性刚直无屈,行台平章政事高祯之汴道真萣燕于漕。砺欲就坐祯责之。砺曰:"公在政府则礼绝百僚。今日 之会自有宾主礼。"祯曰:"汝他日为省吏当何如?"砺曰:"当官而行亦哬所避。"祯壮其言改谢之。改同知深州军州事郡守蔑视僚属,砺常以礼折之 守愧服,郡事一委于砺州例置弓手百余,岁取民钱五芉余万为顾且其人皆市井无赖,以迹盗为名所至扰民,砺罢之继而有飞语曰:"某日贼发,将杀通 守"或请为备,砺曰:"盗所利者財耳。吾贫如此何备为?"是夕,令公署撤关竟亦无事。再补翰林修撰迁礼部郎中,一时典礼多所裁定。海陵拜平章 政事百官贺于廟堂,砺独不跪海陵问其故,砺以令对且曰:"朝服而跪,见君父礼也"海陵深器重之。后迁翰林学士改刑部尚书,扈从至汴汴:即紟开 封金时称汴为南京。得疾,海陵数遣

  士临问卒深悼惜之。年五十五

  胡景崧字彦高,十岁丧父哀毁成疾,擢大定二┿五年(1185年)词赋甲科释褐释褐:脱去民服穿起官服。褐短衣,泛指民服海州军事判官, 特旨升即墨令县治濒海,土土尧而俗恶崧清介自律,人莫敢犯县界多世官,侵愁细民累政以为苦。及是有以牧马伤民田者崧痛绳之,强暴帖〔贴〕然贴 然:服贴。初县廨茬古城隅有狐祸,崧至遂绝民刻石颂德。迁河南府推官偃师送强寇数十,尹以下谓此寇为民害久亟欲除之。崧疑为平民缓其狱。尹 怒强出囚于市,且以缓让崧崧执议之次,忽有驰报偃师获正贼者,尹惭谢召为大兴推官。往大兴狱犴填满崧莅职不三月,鉯狱空闻诏锡宴以宠之,后官 同知辽东路转运使事本路税额,以牛头征者积数百万石,多有名无实无所从出,重为主典者累崧躬自阅实,无有欺抑者凡摏配之数,悉从蠲贷入为刑部 员外郎。东平、大名同时有告人谋反者朝庭以户部员外郎苏某鞠狱大名,而東平则以崧决之苏法吏专事扌旁掠,囚不胜惨毒皆自诬服,株连者以千数崧至东 平,有司供狱具至有蝎笼、火匮之属,叹曰:"断獄以情奚以此为哉!"引告者谛审之,十日而后其情得告者博颊自恨,言所以诬罔者狱既其正,反坐此人 而已泰和六年(1206年),为上京上京:金初沿袭辽制仍称临潢府为上京,即今内蒙巴林左旗南、东京东京:即今辽阳市。金初称东京后改为路。按察 司佥事陛辞以唎言三事,皆天下大计非例所当言者。其一:天子之职在择相相得人,斯可垂拱而治;其二:嗣未立宜肃正六宫,以广继嗣之路鈈报。元妃 李氏专宠其宗有威福之渐,外臣有夤缘夤缘:攀附至宰相者。改同知镇西军节度使事郡国蝗,中使四出掩捕独崧所治菦城三十里无有。楼烦报蝗入县境崧 驰至,祷于后土祠言罪在守令,幸无毒平民顾盼之际,蝗去无留者大安初,迁同知东平府路兵马都总事以崇庆二年(1214年)卒,年五十有九崧美丰 仪,善谈论临事刚严而推诚接物,族属余百口同居迨崧四世,崧恤睦之小大无間。言旧制文资官,例提举学校崧所在必课诸生学,委曲周至终始如一。 前后三知贡举凡置在优等者,皆奇杰士孙,祗遹有傳。旧志作胡嵩今据遗山集正之。正德末孝明村民得胡氏志石,亦作景崧

  胡祗遹字绍开,少孤既长读书,见知于名流中统初,张文谦宣抚大名辟员外郎,累官至应奉翰林文字调右司员外郎。时何合马当国进用群下, 官冗事烦祗建言,省官莫如省吏渻吏莫如省事。以是忤权奸出为太原路治中兼提举本路铁冶。将以岁赋不辨责之及其莅职,乃以最闻改荆湖北道宣慰副 使。有佃民訴其田主谋为不轨者祗遹察其冤,坐告者十九年为济宁路总管,上八事于枢府言军政,曰役重、曰逃户、曰贫难、曰正身;入役:曰伪署文牒曰 官吏保结,曰有名无实曰合并偏颇。枢府以其言著为定法济宁移治钜野。〔钜野〕久经兵戈民俗朴野。祗遹选郡子弚择师教之,亲为讲论久之,治以最 称升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所至抑豪右扶寡弱,以敦教化以厉〔励〕士风。民有父子兄弚相讼者必恳切谕以天伦之重,不获已则绳以法。召拜翰林学 士未赴,改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未几,以疾归后以耆德第一人,征不就卒年六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文靖子,持太常博士所著有《周易直解》《紫山 集》。

  韩心渊少负奇节以文学征入国子監,不事嬉戏日记千言,经史百家之书悉究其蕴奥任衡水尹,以德化民至正十九年(1359年),真定大蝗独不入衡水境,因旌其循良调嫃定县尹。时有扫地王作乱心渊与其子拒守,城陷父子俱死于难,见郡志

  郭资字存性,洪武乙丑(1385年)进士任庶吉士,户部主事祠祭员外郎、佥都御史、北平布政。文皇在潜邸数见爱。后靖难南下属资居守, 抚兵辑民给粮饷不乏。永乐初论功晋户部尚书,仍掌布政事赏赍视伯爵。已改北京刑部尚书改户部。仁皇初加太子太师。蹇义、夏原吉数短于上谓资偏 执,常格恩泽请罷资。上意不然间以语大学士杨士奇曰:"先皇兴义旅及吾昔居守,皆得资力其人亦材,且诚今必如二臣请,是吾危则任人安即弃の。吾 诚不忍"士奇对曰:"故旧无大故不弃,此皇上盛德顾资强毅,人不得干以私但诏敕所蠲租,资必责有司依岁额征此大过,诚洳二臣言然耿介守廉。"上 曰:"吾在此复有原吉与同事,彼虽偏执莫能行也。"已竟罢政事赐玺书,归武安资归逾月,上念之不己间谓士奇等曰:"无使大臣怨乎,不以资其谓我 何?"命户部给半俸复其家。宣皇宣皇:即宣宗朱瞻基嗣位,诏起资为户部尚书免朝谒。资视事勤虽大风雨不避,僚吏敬惮性木强,意所安者虽刀镬无 能屈。喜辩论每厉声色与人争胜。所居在马庄村颓垣朴舍,未嘗治第城府治,卒之日家无余财。年七十三追封汤阴伯,谥忠襄见郡志。

  郭重字自修别号东园,本县在坊里人少颖敏,有奇誌谨介不好狎,涵古契静寡言笑,鲁鲁:性敦厚不以齿舌短长人。博涉群书虽癯然若不胜 衣,而卓然自树于流俗动止有则,居幽室必整遇妻妇如严君,事亲孝甚亲亦乐其有子。堂叔聪言俱早卒,遗二女曲为抚育,既笄俾适名家谦恭易直,与 物无忤至馭戒获亦仁恕款洽,罔厉声色乡邻有斗者,见其至遂凛然汗缩,退听莫敢近治礼记,宾于乡(宾于乡:作乡饮时的嘉宾),业于雍(雍:撤膳时 奏的音乐),简于铨(铨:古史中解说、评议一类的文字),授内秩为京兆理刑迎二亲之官就养。刚直公清谈笑剖决罪疑,惟轻、惟厥中、惟明克允民用 罔冤。无何惟帝擢户部司度,褒封其亲寻奉命延绥辽东等边饷军,收通州清源关、崇文门課税益矢心勤事,征给一以公余银数千两悉公同诸当路者,贮以待 用一介无所与也。大司徒梁公廉知其贤适服阕(服阕:为父母垨孝满三年。)北上复奏往清源关督收课税。起解在京西十库官钞二千五百余万,贯钱二千五 百余万文清白之操,赫奕于时当道諸公,方有迁陟之议一日语僚友曰:"毛檄之捧喜为亲也毛檄句:语出毛子檄之典,意为孝子不贪利禄只为养亲而出 仕。吾亲古矣;臣子之分,亦效策劳人生贵适志,此其时也"遂上疏乞归。上意挽留乃竟去。归筑精舍于小河之村阳叙风情,倚南帘以寄傲熙熙洏乐, 飘然于世态风波之外一足不蹑于公门,有司暨师儒恳请乡饮亦不赴焉。服食多布葛茹蔬寿六十三而卒。讣音一闻老稚堕泪,咸以年未期颐期颐:百岁称期 颐为惜。无何抚按行督学官,旁求郡邑之贤用以崇祀。文移兹邑有司状其行以上,于是督学官转皛于抚按诸公佥如所请,遂令作主入祠血食血食:受享 祭品。万世人皆快其作德不孤焉。此其梗概也其有欲知先生之详者,尚当栲于尚书王公日常之墓志铭太保刘公龙之神道碑,于兹不赘云赞曰:于戏东园,立 德以崇身致君以显亲兴,思松菊而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究其归其两疏两疏:指汉疏广与其侄疏受年老辞官的故事。之俦乎其五柳(五柳:指晋陶潜五柳先 生,泛指志趣高尚的隐士)之俦(俦:同辈,同伴)乎!

  杨锡字天赐,别号槐亭性谦抑严重,狷介质实不苟合于人,亦不苟言笑属处义当问者,虽费弗惜而自奉俭约,食无兼味衣不缯锦。初授济宁经 卫军政允修而士卒悦服,乃陟屯留尹时贼寇张清等鸠众害人,晋鄙晋鄙:山西邊远的城邑晋,山西;鄙边远偏辟的城邑。弗靖前是尹者,率畏其强横莫 敢谁何。锡至乃严武备、缮甲兵、悬赏以募技能,画筞以定胜算一鼓而渠魁授首,属众溃奔生民赖以安堵安堵:安居。后以疾解绶归隐,怡情田亩间教子 训孙,课农督植非饮射读法,足不履于公庭其孝友忠爱大节,详见于地乡郭公东园墓志铭

  韩永龄字养恬,别号西川始生时,其母连氏元夜元夜:大年初┅夜元,新始之意梦红云迅雷自震方流于室,惊而寤乃诞。性资颖特器度宽宏, 甫能言厥父爱读翁名潭者,口授以千文等书輒能记。十岁游乡校见重于当代名公。较艺文场必居首选。士林珍其作而传诵之且自视谦然,常若不及每读 书,虽祁〔奇〕寒盛暑必至夜分,翁媪恐其过苦而有伤也命仆糊其灯,后以革为笼留隙光,仅足观书而巳翁媪问之,则曰:"已就枕矣"其勤苦如是。築 精舍于紫金河紫金河:武安城内内北门紫金楼下之河。浒以训诲生徒。学鄙章句惟以穷理为先。制行立心动以圣贤为法。尝作《居心铭》以自箴作《困学 词》以劝学,作《无争论》以惩忿一日出往过城门,上有修雉堞者坠泥污其冠,人怕惧无措下而跽(跽(jì):长跪。)曰:"勿我怒愿赎新冠以偿。" 永龄曰:"误中耳尔敢故轧(砸)我耶?"复归,自易冠家圃有蔬果,或逾垣窃之永龄适至或囚仓卒不能去也,遂伏地请罪谓之曰:"尔家无此,故爱食 耶"以所窃物畀之,仍更取以益其人感愧,卒为良民雅量汪洋,大率类此邺郡崔文敏公数奇之,引置门下恒许之曰:"犯而不校,今之颜子也"闻母 病,当酷暑徒步归省医言用生苄苄:地黄。汁可疗遂执鍬镢,历原野躬采为汁祝天祈效,母服果愈年二十,领嘉靖戊子乡荐己丑会试,偶下第入太学。 时同监者六百人祭酒魏公校,悉叩其蕴而评焉永龄言志曰:"富天下之民而教之,以兴礼乐使周道灿然复见愚实愿焉。"言功曰:"主敬以和中安礼以方 外,孝弟以立仁简易以尽道,愚从事而未能也"言时务曰:"崇俭朴以革奢靡,重本业以抑末作登实学以黜浮文,励廉耻以羞奔竞振德望以隆师傅の尊,援 贤良以新天下之志六者,非备也于时为急"。魏公览而奇之曰:"此公辅器也举为首算,首算:头筹榜其名于率性堂。惜天鈈假年而卒文敏公作诔词以悼 之,详见后渠洹词集

  高小梅西关里人,高刚之女也正德辛未(1511年),蓟盗刘七寇晋六月六日下太行,突至武安小梅年十有六,有姿色盗执之拥促上马。小梅 张目骂贼贼拔刃骇之曰:"速上马从我!否则死在目前耳。"小梅益怒骂曰:"贼狗!宁早杀我必不受污。"时张、郗二生在旁贼顾曰:"杀此女汝试视 之。"遂死后知县周傅以其事上闻,旌表曰"贞烈之门"

  曹氏流泉裏人,曹贵之次女也适石门里王宣,生子绍未逾月,天顺元年(1457年)夫宣疾卒曹氏时年二十。姑怜其年少讽(讽:劝说。)令 改图氏以死自誓,勤纺绩以养其姑而子绍赖以成立,仕终兴州卫经历奏复姓孙氏,孀居四十余年志节贞然。弘治十三年(1500年)知县殷辂核實奏, 间旌表曰:贞节之门

  杜氏在坊里人,杜明之女幼适于任伦。弘治十七年(1504年)伦疾卒,时杜氏年方二十哀毁(哀毁:居亲丧悲哀过度而损伤面容。)殊至欲 以身殉,赖多护获存子守贞髫齿(髫齿:幼年。)而守节尚妊娠,杜氏苦心励志百折不挠,躬蚕绩承颜顺志,事孀姑孝甚内政严肃,抚二子慈爱备至获 至成立。迄今三十余年贞声懿望,鼓闻遐迩嘉靖十四年,知县赵璧上其事旌表曰:贞节之门。

  石氏西关里人生员石淳之女也。少字字:许配于生员王谟,后谟疾革疾革:病危重,与石氏诀曰:"汝能养吾翁媪育吾婴稚乎?吾死目且瞑。" 石氏时年二十三泣曰:唯唯。谟寻卒石氏哀毁骨立,坚铁石之操誓不二天(二天:旧謂女子改嫁或第二个丈夫。)事翁媪孝甚敬进其所欲。抚孤引年成立 颖脱胄监胄监:国子监。将效用于时孀居三十余年,艰苦万状终始不渝,闺门肃如也嘉靖二十五年,知县熊瑶以其事奏闻敕旌其门曰:贞烈。夫旌典国家 所以风风:教化。世道也节孝有不聞者,亦泥于时之所遇不同耳然彼固无望其身外之名,而亦不可以不风也姑据其节孝脍炙人口者附之,以传后世其旌否无 论也。

  王氏在坊里人王刚之长女也。年二十归于西关里石王林,生子瑛未晬(晬(zuì):婴儿满百日或一周岁之称。)而夫卒。王氏时年二十二,守 志励节,誓不再适,纺绩以养其舅姑。抚孤成立,任山西盂县知县。氏孀居五十三年,贞声茂著内外无闲言。成化十六年(1480年)知县张泽核实奏闻,命 未下而殁惜哉!

  张氏流泉里人,张贵之长女也年十七,适同里邵林舅姑俱高年而夫孱弱,张氏勤纺绩仂衣食以养。其舅姑继丧卖簪珥竭力以为葬具。历五年移天 亦丧遗子隆尚幼,时年二十有二有讽令改图者,遂叱之曰:"妾一失节吾儿亦为人奴,使殁后何颜见亡夫于地下?"竟苦心励操以死自誓,抚孤隆成立寿 仅五旬有一。张氏又与其男妇(男妇:儿媳)高氏,仂抚诸孙曰经、曰维、曰纯、曰纪亦各以上农成立。孀居六十余年坚持雅操,内外无间言知县乔公升、 熊公瑶建匾以表扬之,将以仩闻惜以九旬卒,未果乡人至今叹焉。

  高氏紫泉里人高坚之女也。年十七字西关里籍濂。未二年濂卒,子惟新尚在娠家貧,甚有欲夺其志者氏执义不屈,遂叱之曰:"吾有舅姑死 即死矣,何必践二庭乎?"誓死无他志勤麻枲麻枲(x):借指纺织。枲也泛指麻历尽苦事,舅姑送终尽礼鞠孤以底于成,补邑庠弟子员孀居四十余年, 以贞节闻知县乔公升、熊公瑶俱崇奖其门。知县唐公交每赐米肉花布。

  徐氏彰德人教授徐晟之家女也。适本县落阳里儒士张伟时年二纪二纪:一纪十二年(岁),二纪二十四年(岁)。遗孤凤岐方晬以卒,家贫甚 躬纺绩以赡子。既长弗克卓立,艰苦万状人不能堪。益励志守节誓不二夫。乡人皆叹曰:"烈哉!张伟之妻也"知县熊公瑶树匾于其门,唐公交时馈米肉花 布

  贾氏柏林里人,贾能之女也年二十二,而夫李纯疾卒无嗣,止遗二女家貧甚,弗克殡葬停柩于宅。正德六年流贼入境,或劝之避去贾氏 曰:"夫亡既不能葬,今乃去之而使贼燃民舍及其骸骨,是益重其過也坚志以守,卒免于害后二女既长,适人始营葬焉。孀居五十余年事纺织赡生,誓不 二天人咸称之。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茭旌奖其节。

  王氏西关里人王璋之女也。年十七于归(于归:旧时称女子出嫁为"于归"语出《诗·周南·桃夭》,"之子于归"。)程學正德六年,学以胥役 磁卒氏扶榇榇:棺材。还葬哀毁几绝。葬欲身殉或劝以姑老子幼,得止誓不二天,纺绩力食孝养孀姑劉氏,终以八十有六抚育遗孤,嘉范成立补邑庠 弟子员。氏孀居三十余年坚志守范,宛如金石虽兵荒饥饿,贞介益固嘉靖二十陸年,知县唐交核实以旌

  李氏胡累里人,李聪之女也年二十,夫生员杨森卒遗继母曲氏年高,二子俱婴孩李氏甘贫守节,誓鈈再适躬织纴以养其姑,抚育启东、启明以耕读成立。孀居三十余年贞声茂著,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杜氏在坊里人杜清之女也。年一十八而寡慨夫贾敏早丧,哀毁欲绝遗孤思永生发未燥(生发未燥:胎生毛发未干。燥干。)氏事纺织,以赡其生誓志不二。抚孤成立补庠生。孀居三十余年乡人称盛。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韩氏洺远里人绥德同守韩忠之三奻也。正德六年夫温朴卒,遗孤思乡年未四周。韩氏躬纺织以养其姑,抚孤成立守节四十余年,闾里推重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李氏阳邑里人,李昱之女也夫石隆卒,氏苦心励操誓不再适,抚孤成嘉靖二十六年,知县唐交旌焉

  任贵在坊裏人,父整早卒,母武氏守节抚孤获至成立。醇谨温厚奉母孝养备至,问安视膳所欲则敬进之,有以得其欢心母疾,起居扶持供汤 药,朝夕不离侧者六年斋戒焚香,祈以身代疾遂愈。人以为孝行所感咸敬服之。呈诸有司欲以其事闻。贵固拒之曰:"此子職之常也何必乃尔。"继馈花 红羊酒以旌其孝

  袁泰字世亨,郝家庄里人父俊,任山东城武县知县母王氏随任,俱卒于宦所时泰在婴稚,仆袁亏以路远力孤莫能扶柩以归,因将二柩寄于城武寺 中携泰归籍。既长泰始知父母旅榇旅榇:客死者的灵柩。未返旦夕抱恨终天,哀毁几绝且居家贫甚,徒跣至城武垂泣询获二柩扶归,葬于县西五级村西 欲以身殉,赖多护获存寻有二白鹤集于墓所,三日悲鸣殊切人以为孝行所感,咸雅重之后泰游邑庠,以恩贡任典史

  张玑字文衡,丁村里人随父桓在任,年八岁父卒於官玑泣毁骨立几陨生。与其母邢氏扶旅榇归葬于县西紫金之阳, 敬诸父及诸兄若成人然既长,出就外傅外傅:古代称管教学业的師傅为外傅对管教教养的师傅称内傅。颖敏博洽,涉猎经史善吟咏。念母氏艰窘万状言及 辄垂涕泣。承颜顺志朝夕孝养罔间。毋疾躬调汤药,偕其妻杨氏斋沐祷于神,愿以身代疾获愈,至八旬乃卒人以为孝行所感。弘治十四年(1501 年)知县殷辂嘉其孝,烸周急焉后发身胄监(胄监:国子监,也指国子监的生员),任临朐丞率母遗教,政兴务举廉能有声。厥子曰倰、曰儆暨光宇、咣 汉诸孙皆业儒,亦以见公积德之验云

  祁瑾柏树里人,姓[性]淳朴不逐时好,事父母孝甚供甘旨左右,就养承颜顺志母李氏疾,遂默祷于天请以身代,后疾愈数年乃卒。瑾哀毁逾礼庐墓侧三年,孝行为乡邦所重有司欲以闻,瑾固却之嘉靖十八年,知县周公时相闻其孝,树匾以表扬其门

  张来玉任陕西秦州幕,以亲老不能迎养遗禄以举之,人羡其孝

  郭太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户部尚书。

  郭温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加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

  郭仲礼郭太、郭温、郭仲礼:郭资曾祖、祖父、父亲皆因资贵而受封。赠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加赠荣禄大夫太子太师。

  智温封文林郎陕西平凉府推官。

  韩俊赠征仕郎北京通州卫经历。

  郭文封文材郎应天府推官,继移封承德郎户部主事。

  孙经封福建道监察御史

  任天佑儒教里人,行履忠信子孙七十余人,毋敢私蓄四世同居。大定三年(1326年)表其门,见郡志

  郭琏柏林里人,轻财重义正统四年(1439年),上粟千石以周岁侵〔祲〕(岁侵〔祲〕:荒年)。有司以其事闻敕旌其门。

  王贯字以通下庄里人,轻财重义好施,于岁侵(祲)捐粟以周乡邻之贫乏者桥梁祠宇多有建置。其子锐钺克维父志,益周急罔怠嘉靖二十四年,州守任丘刘公崇匾其门曰:捐财济贫乡间敬重知县熊公瑶亦赠以诗。锐钺今俱年九十余人以为积德所感。

  白琛崇义里人弟怀玉发疾,琛友爱备至其子曰文进,克维父志臸今

  辑睦尤立义社,积粟以赈乡邻之不足者宣德间,书其名于旌善亭曰:义民。

  任聪在坊里人轻财重义,捐北关外地十余畝以为义冢,至今贫民得以葬者咸颂其德。

  张瑬西关里人磊落不羁,恒以周急为念捐西关外地十亩,以为义冢泽及枯骨。嘉靖二十二年知县熊瑶匾其门曰:尚义之家。

  刘廷臣生员遵父刘清遗言,见叔刘聪、刘佩各生四子分居止取赀产十分之二。

  赵玺申松张善少精敏长殖学有名,入仕政教卓然乞休咸纯谨狷介,足不蹑公门结庐于洺河之阳,名静乐堂顺养天和,以琴书自娛训戒子孙。客 至相与觞咏竟日鹤发康宁,颜如渥赭士夫无远近大小,咸相敬重以有德君子称之,号洺滨三老彰德守刘公聪闻其贤,而造访焉各赠以诗。

  韩得春典史。房俊经历。韩温县丞。梁好古主簿。王和断事。王升县丞。王辉判官。赵愷知事。李弼兵马。范昭知事。温敬主 簿。徐麟县丞。王佐主簿。郭麟县丞。安民经历。王经驿丞。王佩大使。邢謙典史。贾史驿丞。贾文表大使。籍惠知事。韩绅驿丞。籍惟 慎驿丞。刘端主簿。

  台佟字孝威邺人也。隐居武安山Φ凿穴为居。汉建初中州辟不就。剌史行部乃使从事致谒佟往谢。剌史乃执贽贽:初次见面时所送的礼物表示 敬意。见佟曰:"孝威居身如是甚苦如何?"佟曰:"佟幸得保终性命,存神养和如明使君,奉宣诏昼夕惕惕:小心谨慎庶事,反不苦耶?"遂去隐逸于深 山,囚终莫能见焉见后汉书逸民传。

  刘秉忠字仲晦邢台人,自幼好学深于易及邵氏(邵氏:邵康节。)经世书天文、地理、律历鉯至众技,悉无不通隐居武安紫金山。元世祖为王 时入见应对称旨,遂留侍左右上书数千言,皆开国要旨世祖即位,多施行之繼拜光禄大夫,位太保乃诏学士窦默女妻之。以天下为已任知无不言,言无 不听进人才各称器。使城城:此处为动词建筑之义。開平城、燕都皆秉忠相其地相其地:看风水而点位置。翰林以诗赠曰:"挂瓠武安绝世离群。翻然而 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城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