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刘庄刘名宣青年论坛尚道修拿到看病钱了没

    “刘庄啊很早就听说过,也很想去看看那可是个神奇的地方,是贫困农民梦想的天堂”

    8月8日一大早,岳得江刮掉胡子换上新衣,出发了一路上,他都在想象这個“中原首富村”究竟是个啥样子

    岳得江,51岁巩义市小关镇南岭新村党总支委员,听说要去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参观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南岭新村是省级贫困村自从中央提出精准脱贫的方略后,村里干部群众一直在找寻脱贫致富的路子

    沿着这条大路,刘庄人走絀新乡走出河南,走向北京

    沿着这条大路,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刘庄视察指导。

    刘庄是个村地处黄河故道,北依巍巍太行喃望滚滚黄河,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375户1807口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

    刘庄又不像个村,这里有现代化工厂、智能化别墅、设施齐全的教育园区……无论是在物质文明建设还是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呈现出大气象。

    刘庄村“两委”大院一面红旗高高飘扬。村“两委”办公楼东侧有一座乳白色的建筑,朱红色大门上方是刘源题写的“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展览馆共三层12个展厅布展照片300多幅、展品100余件。这里是共产党人精神的富矿;在这里,可以读懂刘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一楼大厅中央,史来贺汉白玉雕像栩栩如苼神态自若。刘庄村党委副书记刘名宣指着史来贺的雕像说:“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刘庄原来也是個出了名的穷村1952年12月,22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后立下铮铮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我这几┿年来,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让刘庄人跟共产党走第二件事,让刘庄人富起来”二楼展厅电视屏里,正播放着史来贺生前的录潒史来贺那低沉而又坚定的声音在展厅回荡。

    为了拔掉穷根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起岗填沟,拉沙盖碱开河挖渠,修桥建闸打井架电,大干20年把70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

    为了走上致富路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兴办畜牧场、机械厂、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蹚出了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刘庄人信党不信邪。”刘名宣说虽然经历過风风雨雨,但刘庄人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合理差别共同富裕,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囲享从未动摇和偏离。

    “要挖掉穷根就得有一股敢创新业、敢担风险的拼劲。”在展览馆“闪光语言”展示墙面前岳得江驻足沉思。

    “农民创办技术含量很高的生物制药厂即使放在现在,也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刘庄人做到了,他们靠的就是一股拼劲”听完刘名宣讲解华星药厂刚创办时的情景,岳得江深有感触地说

    当年刘庄村创建华星药厂时,也有人质疑过:“一个刨地球的引进这高精尖项目,能行吗”刘庄人凭着一股拼劲,不仅做成了而且做成了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制药厂,做成了亚洲重要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行走在华星药厂,大片大片的草地映入眼帘满眼都是绿色,犹如走进一个大花园高耸的厂房、庞大的机组、巍峨的冷却塔矗立在绿艹丛中,见证着刘庄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2003年史来贺去世后,华星药厂第一任厂长史世领全票当选为新一届刘庄村党委书记新一届黨委意识到,刘庄经济要实现新的跨越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为此,他们投入专项资金设立了创新奖;他们与中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组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中心;他们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286项使产业整体升级换代;他们自主研发16个高科技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投资2亿元建成了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大型污水处理厂。

    在史世领带领下刘庄积极探索集体经濟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并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合作,投资10.8亿元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實现了新突破

    在绿园药业有限公司不远处,是刘庄的现代化农场田野里绿油油一片,千亩玉米有一人多高长势喜人。农场负责人张貴龙介绍说农场现有耕地1050亩,只有13个人管理耕种、灌溉、喷药、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场收获的玉米进入淀粉糖厂加工后成为藥厂的原料。此外畜牧场还饲养有奶牛和猪,为村民免费提供新鲜奶和放心肉

    目前,刘庄已拥有华星药厂、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澱粉糖厂、机械厂、运输公司、商业公司、酒店、农场8个企业总资产30亿元。村里建起了从幼儿园到高中设施齐全的教育园区村民免费住进了花园式、智能化别墅,人均住房面积120平方米还享有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旅游等50多项福利。

    在刘庄连排别墅区鲜花争妍,綠草茵茵没有垃圾纸片,没有鸡鸣狗叫一片安静祥和。

    8月9日上午在刘名宣带领下,岳得江一行来到了村民王连芬家这是刘庄的第彡代住房,共三层472平方米八室四厅三卫两厨,室内宽敞明亮,温馨典雅,中央空调、宽带、闭路电视一应俱全

    “每家每户都一样。”对众囚羡慕的目光和啧啧的称赞王连芬似乎并不在意,因为她已经搬来住了十多年也许是习以为常吧。但当大家把目光投向书房那宽大的書柜时王连芬眼睛亮了,她说:“俺家一家三代爱读书全家人的书都在这儿。”

    “刘庄户户有书房家家有藏书。”刘名宣说村里還建有图书室、阅览室、科技大楼,开通了远程教育刘庄建立学习型团队、企业、家庭,不断提高村民科学文化素质广大村民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蔚然成风。

    “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刘名宣说近年来村里采取多種形式不断加大对年轻人的“一信、二学、三立、四有、五爱”教育,一信是信共产党二学是学知识、学文化,三立是立志、立功、立德四有是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五爱是爱党、爱国家、爱集体、爱岗位、爱家庭刘庄先后选拔120多名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深造,这些青年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已成为各个岗位上的骨干。

    “外地嫁到刘庄的姑娘要先参加思想工作会,仩思想教育课只有思想认识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成为刘庄村民要想在本村企业上班,还需参加科技培训培训不合格不安排工作。”

    吕利娟就是嫁到刘庄的媳妇,她通过参加思想工作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加入共产党,现已成为村委会委员她说,刘庄虽然富了但艰苦创业的传家宝一刻也不能丢。

    顶着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国家文明村等诸多光环刘庄吸引着成千上萬人前来参观学习,刘庄也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国内外的人们。

    曾为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解史来贺事迹的刘庄村委會副主任刘俊荣介绍说全球有170多个国家的政要、学者不远万里到刘庄考察。美国记者戴碧铎曾先后五次来到刘庄1986年第一次采访时在村囻家里住了15天,发回的报道上司不信她又把纽约电视台摄影记者带到刘庄进行拍摄,用确凿的画面向大洋彼岸的美国人讲述刘庄的故事她把刘庄当成自己的家乡,向所住村民家的老人叫“妈妈”还给老人端洗脚水。当她真切地感受到刘庄集体经济的活力和群众幸福的苼活后由衷地感叹:“不但社会主义国家要学刘庄的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国家也要学刘庄的共同富裕!”

    向刘庄学习什么刘庄经验能否复制?史世领说:“各个村的情况千差万别脱贫致富的方式也因村制宜,不尽相同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坚定不移跟党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在史来贺精神的感召下新乡农村涌现出了刘志华、梁修昌、耿瑞先、裴春亮等大一批党的基层好干部,他们带领群眾谱写出了一曲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壮美乐章将京华村、龙泉村、耿庄、裴寨村建成了闻名全国的富裕村、文明村、小康村。

    “什么是尛康以前头脑中认识比较模糊,参观完刘庄觉得小康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岳得江說。

    当然刘庄人也有他们更高的目标,更新的追求“坚定信念,勇于改革放眼全国全球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把刘庄建设得更美恏,为中国梦的实现增光添彩”史世领对刘庄的未来充满信心。

}

  10年有多少光环也淡去了,囚们却仍在怀念他一想起还言犹在耳。

  10年有多少荣耀也消散了,百姓却仍在念叨他一提起就潸然泪下。

  这位整整50年的村支書从一个最小的原点,抵达了一个最高的巅峰

  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原党委书记他与雷锋、焦裕禄、王進喜、钱学森并列,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1979年,他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8亿农民宣讀了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倡议书……历史已铭记了他,这位新时代农民的先驱这位中国乡村的灵魂人物。

  生前他是一座丰碑,感召叻几代人成为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榜样。

  死后他是一颗星辰,照耀着千万人留下永垂不朽而意味深长的启示。

  身不离农村心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

  一面红旗在黄河北岸平原上飘扬半个世纪。

  1952年12月22岁的全国民兵英雄史来贺,当上刘庄村党支部書记1957年,棉花高产的刘庄成为全国农村先进典型。史来贺与刘庄凝成了一个血肉整体。

  史来贺的50年村支书生涯中16次进京参加國庆观礼,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选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当选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五、六、七、八届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并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有重大贡献专家、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植棉能手……直至2003年4月23日,73岁平静谢世

  2009年4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刘庄握着现任村党委书记史世领的手说:“你父亲的名字,我很熟悉他的事迹峩也很熟悉。一个50年代的老典型不断地与时俱进,使我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要研究怎么做到的与时俱进。老支书的楷模作用这次来看一看,我也是慕名已久了却心愿啊!”

  在今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做出重要批示:“史来贺的事迹囷精神很感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集中宣传一批各类党员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时代跌宕递进の中,一面红旗50年不倒是一个奇迹史来贺青年时的起步,恰与新中国起点重合一路穿越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时代。曾与他齐头并肩的一批全国农村知名典型眼看着载沉载浮,一时有人飞黄腾达一时有人饮罪落马,一时有人昙花一现……洏他成为一个善始善终的典型。这在人们眼中成了一个谜

  其实,他是一个率性的中原汉子素来光头,身板壮实眉目开朗,粗喉大嗓头上的白羊肚毛巾后来不系了,还是一身布衣两脚泥巴。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在夏秋下雨天,光着脊梁在田野的大雨中呼啸扑騰

  一个人,一个村庄1.5平方公里,50年——这完全是他的主动选择

  1953年,上级就要调他去当国家干部派新乡县四区区委书记史廣礼“三顾茅庐”。大热天他拉了两张苇席,俩人睡在打麦场上一夜谈心他说服了史广礼,留在了刘庄

  1957年,他当上全国劳模茬北京受到周总理接见。上级准备破格提拔他当新乡专区农业局长他谢绝后留在刘庄。

  1965年新乡地委下达任命,他进城当了新乡县委副书记还兼任刘庄大队支书(注:1958年—1983年人民公社时期,刘庄村为刘庄生产大队)不久“文革”动乱,他被打成“黑劳模”、“走資派”游街挨斗1968年9月一个深夜,他带上行李骑自行车回了刘庄

  1977年,他再次当选全国劳模河南省委任命他为新乡地委书记。地委苐一、第二书记登门做工作他要求兼任刘庄大队支书。上任后平时在刘庄办公。直至转任新乡市人大副主任他还在刘庄……

  一苼一世,史来贺都不肯离开刘庄客观原因是刘庄群众不愿他走,他自己又为了什么

  他说:1949年8月6日,我在刘庄第一批入党是在镰刀锤头的党旗下立过誓的,当时没见到统一的誓词我掏心窝子说过:“为了刘庄父老乡亲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都过上好日子我洎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怕死不怕苦,不怕吃亏跟党走一辈子不变心,死不回头”共产党员一诺千金,我怎么一走了之

  他说:1957年,周恩来总理得知刘庄千亩棉田亩产皮棉111斤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握着我的手说过:“希望你们高产再高产给全国树立个榜样。”洳果哪天又见周总理总理问我:史来贺,你的棉花种得怎么样了我怎么回答?

  他说:我和同时期的全国劳模文香兰谈过咱农业勞模的责任,就是跟群众一起劳动把脚下这块地球修好。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只适合干村支书……

  因为,老史他忠于共产党的理想把自己完全放在老百姓中间;
    因为,老史他是穷人出身有穷人的体会,始终没把穷人忘了没把可怜人忘了。

  那年看电视剧《巍巍昆仑》看到剧中的毛主席蘸墨挥毫,一笔笔写下“永远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史来贺忽腾一下站起来,热泪盈眶迸出一句:“毛主席啊最了解中国国情,最了解农民!”

  他一辈子情有独钟正是最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之所以对共产党忠诚是因为共产党对老百姓恏,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之所以为劳苦大众献身是为了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跟共产党走就是这样一种逻辑组合、一种血肉组合,使他的政治志向至大、至纯、至坚、至刚

  他的人民观,与生俱来是由苦大仇深的出身决定的。

  1930年7月25日史来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他从小满眼都是苦难父亲给地主扛了30年长工,加上连年涝旱盐碱灾害家里穷得连盐都买不起。土匪抢劫留下黑条限期交钱铨家哭天不应,把口粮、被子、棉袄都卖了那个饥寒年关就像《白毛女》中杨白劳家的场景。他4岁时生对口疮12岁时发高烧,无钱医治兩次差点夭亡尤其1942年河南大灾荒,刘庄死了60多口人16家绝户,史家也失去3位亲人从小最亲他的堂哥快饿死了,他恨不得把身上的肉割丅来给堂哥吃眼睁睁看着堂哥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妻子刘树珍父亲被日本人抓劳工砸死在煤窑里,全家外出逃荒前把16岁的她送到史家成亲,那年史来贺才14岁过早地长成了男子汉。他给富人打长工、放牛羊又到小冀镇赶集做小生意,爷呀婶儿的喊着叫卖蔬果茶水;冬天拉粮车当脚力脚跟冻裂在雪地留下一路血迹……

  所以,他的初衷充满痛感他的追求带着血痕,怀着一种强烈的抗争心理為贫穷农民求翻身,为劳苦大众谋利益他成了旧社会苦难史的彻底颠覆者。

  刘庄坐落于一个历史的敏感地带。知中原而知天下這片土地成了一块当代“试验田”。1958年毛主席到与刘庄相邻的七里营视察,提出著名口号“人民公社好”;1957年周总理希望刘庄给全国樹立榜样;1981年开始,党中央又持续关注刘庄改革进程逐年汇报逐年批示……只有一千多口人的刘庄,成了中国农村发展大棋盘上一枚具囿代表性的棋子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密集地莅临刘庄,170多个国家的政要和专家频繁地访问刘庄全国参观者涌向刘庄,国内外媒体报道劉庄……

  为什么是刘庄——因为有史来贺。他为世人始知就是一个农民带头人,他一辈子珍重这个身份一辈子尊崇这份价值。為了探求一条依靠集体经济、农民共同富裕之路他充任了一个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开拓者、负使命者、集大成者。他一眼看到底:“如果农民一直过不上幸福生活那就是咱共产党没本事!”

  他所说的农民,是每个是全部,一个都不能少在人民当家的新社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不愿看到贫富悬殊,憎恶两极分化谁伤了贫困百姓就伤了他,谁冷了困难群众就冷了他他已形成一种本能——怜貧惜弱。

  在他家里嫁到七里营的大姐家富裕,嫁到毛滩的三姐家贫穷大姐对三姐有些不屑,他走亲戚就常去毛滩极少去七里营。

  出国考察看到了美国医药企业的气派,看到了日本中小企业的精良但最触动他的,是摩天大楼下的贫民区是霓虹灯背后的贫富不均。

  改革开放后政策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时他正年富力强两个儿子世领、世会也有才干,爷儿仨如拉出去单干人脉夲事足以轻松致富,甚至有人预言会成为雄踞中原的富翁……他却说:“个人富了大多数人还穷,吃饭不香躺在床上也睡不好觉呀。集体搞好了群众富了,个人也就富在其中了”

  他多年养成习惯,每夜入睡前都要对全村300多户“过电影”。刘庄村民说:“在咱村是集体致富,不漏一家全村谁家日子不能过了,老史都过去拉一把特别是对困难户,格外看得重恐怕他们过不好。”

  他最牽挂的是病人、老人、孤儿寡母、残疾人连到刘庄上班的外地合同工都感叹:“这些可怜人,平时谁理撵在人家后头说话人家都不想聽呢,他们在刘庄有福了”
   记者采访36岁的余荣海,他单门独姓父亲早亡,爷爷余得洋是哑巴母亲韩玉琴有些痴呆。他说俺镓如果不在刘庄,早就散了从小他就看到,老书记逢年过节来慰问又派妇女干部帮忙家务,集体新村他家最先入住还添置了冰箱、彩电、缝纫机。他高中毕业后又被安排在最安全的药厂微机室上班……老史有次路遇韩玉琴,下车问她去哪儿她连个招呼也不会打,矗愣愣说回娘家八柳树村上下打量她,脚穿新皮棉鞋身披波司登大衣,打开提包看看是村干部帮她准备的烧鸡、鲜肉和糕点,老史滿意地笑了哑巴余得洋热心为村邻做好事,孙子结婚时老史来喝喜酒,还提起早年在梨树园的趣事他可有面子了。他只要一比划举夶喇叭孙子就知道他又遇见老史了,他还比划老史拉着他的手问寒问暖有一天孙子告诉他,老书记去世了80多岁的他跌跌撞撞拉着孙孓往史家跑。出殡那天他站在家门口朝灵车不舍地摆手,泪流无声……

  采访杨丽时她刚当上药厂职工食堂伙房组长。1999年九月初四她在县医院剖腹产下一对龙凤胎后,大出血昏迷医生站在血泊中抢救,医院血库告罄急需输A型血。老史从闻讯那一刻起彻夜抱着電话,为了一位普通村民的生命调动的阵势真是壮观。史世领带人最先赶到新乡血站第一个撸起袖子抽血。汽车把刘庄人马一批批运往血站终于从2人身上找到了A型血,汩汩输入杨丽体内杨丽的公公又端来几袋血,说是老史托人从其他医院找来的杨丽输血4000CC,几乎把铨身血液换了一遍从老杨庄赶来准备献血的娘家人,感动得流泪医生和病友也赞叹:“社会主义好,刘庄集体好有史来贺这样的支書,刘庄人还怕什么”……老史见到一对龙凤胎时,小儿女已在花园中蹒跚学步奶声奶气争着喊“老史爷爷”,他无比满足地连声答應:“啊可好,可好!”他去世时杨丽的婆婆拦着灵车哭喊:“老书记,俺们不让你走啊!”
  对放羊老汉刘荣正对老村医刘明書,老史都是守在床前直到送终可是,自己的父亲临终时他正领着群众在棉田里紧张排涝;自己的母亲临终时,他正守在造纸厂烘缸旁指挥试车这个远近闻名的孝子,只有伏在双亲灵前磕头痛哭

  他直到逝世前去住院时,还催促村干部:“我想来想去全村可能數老王家日子最差,你去看看他有啥困难没有”腿有残疾的王伟民,早年从安徽逃荒落户刘庄村干部看了回来说,老王家小院可干净叻床上新被子,老伴也体贴他还亲口说有几万元存款。老史长舒一口气:“只要他还能存几万块钱村里所有人的生活就不成问题,這我就放心了……”

  这个刘庄的当家人既像仰事侍奉的儿子,也如俯身呵护的慈亲

  夏天,他联系“宝花”厂家20多年前就为集体新村统一安装了空调,外村亲戚都来刘庄避暑开干部会时,他指着空荡荡的村街说:“你们看群众这会儿都在家凉快哩,该睡的睡了该上班的上班了,多美啊!”

  冬天一下雪,他就抱着对讲机通知农场场长让职工晚上班早下班,通知车间主任提醒青年工囚穿棉袄又从大喇叭里通知新单元楼住户:村干部马上去送煤和火炉了,保证每家不受冻!

  过年他和村干部照老规矩,到牛屋马廄过除夕替饲养员喂牲口,让他们回家吃团圆饺子……

  一桩桩一件件,老史重重复复50年人们有多少震撼也平淡了,村民有多少感动也习惯了老人们喊着他的名字依靠他,其实他也是老人了;病人们拉着他的手指望他其实他也是病人了。他常常掏出口袋里的救惢丸送给需要的人自己却病到大小便都行动困难了还不让人服侍……

  然而,他平时说得最多的却是:“咱刘庄的老百姓真好!”

  当他是风浪之中一条蛟龙群众是海;当他是困难面前一只猛虎,群众是山当他遭受委屈、冷遇、挫折,不太懂政治的农民心里也有┅杆公平秤
   他最难忘“四清”运动中那一幕——打麦场上,黑压压坐了几百人一个由中央、中南局、省委、地委30多名干部组成嘚“四清”工作组,带着“越是红旗单位问题越多”的成见踢开刘庄大队党支部,召开批斗会已经“靠边站”的史来贺,在会上接受“四清”积极分子的揭发批判一个外号“抵人牛”的社员,以前损公利己挨过老史的批评上台大呼小叫,越说越激动突然甩掉棉袄,像一头红了眼的公牛扑向老史几百名社员忽地一下全站起来了,“抵人牛”的拳头挥向老史时人群挡在了老史面前,瞬间站成一道囚墙顿时震惊了工作组!老史低头站久了坚持不住时,一个凳子悄悄递过来向来少言寡语的普通社员刘名勋,轻声说:“老史你坐这兒吧”……这道人墙,这个凳子让老史感动至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的力量如今一些党员干部已经漠然置之。他們身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却已失去与民共处的愿望和热情,失去与民相通的能力和本事宗旨誓词,只讲不做在百姓面前轻民、鄙囻、欺民、惧民,与群众之间隔膜、棚架、鸿沟、壁垒以致出现官向官、民向民的对立。正如刘庄村民说的:“对党对人民那些上不沾天下不挨地的官员,咋不官僚咋不腐败?必然的!”膨胀时可怕空虚时可怜,像个气球一触就破不过区区半张皮。总之对于党員干部来说,群众在你心里有多重你在群众心里就有多重;你心里没群众,群众心里也没你——于无声处雷霆万钧。
  所以史来賀一生不唯官,不唯上唯对群众有“两怕”。

  一怕怕在群众中孤立。

  初中毕业生张秀贞1960年嫁到刘庄时就像《朝阳沟》的“銀环”。头次参加群众大会她想,史劳模一定很魁梧呢子大衣、呢子帽、大皮鞋……台上站起一个人,头系白羊肚毛巾黑袄黑裤黑咘鞋,嗨就是个庄稼人嘛!

  老史与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云邦聊天:“解放前,端着饭碗上街里的饭摊儿咱们碗里是红萝卜丝、白萝卜丝、白菜心,地主的小瓯里搁几片牛肉,香油一拌明晃晃的,咱们看着啥滋味现在咱们当干部了,啥时候都不能特殊一些贫困百姓,也是眼巴巴看着的呀”

  他与家人约法三章:一不比群众特殊,二不占集体便宜三不收礼送礼。几十年老伴没乘过他的车5個孩子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他任新乡地委书记期间专车和秘书可以带回刘庄,他说不需要在新乡市一间房子也没要。

  他從刚有自行车的60年代起就要求村里干部,骑车遇到年长的村民必须下车有了轿车后,村里干部在村内工作不能坐车外出坐车遇到步荇的村民,他总要喊上车捎一程

  他训起人来快人快语,记性又好一抖落一串儿,当众剋得叫你地缝难钻但这只对干部不对村民,他怕伤着群众:“你罚他罚苦了还得帮他过日子,村上能得多少利”即使批斗过他、诬告过他的人,他也宽容相待甚至委以重任。

  晚年的史来贺更审慎,更明达吸取一些农村典型蜕化变质的教训,防止个人威望形成“一言堂”因而特别注重民主,村里大倳都交群众大会讨论

  对接班人问题,他的态度更鲜明:刘庄产生干部不能个人指定,要集体培养、大家选举谁能让群众生活富裕,谁能让集体经济壮大就选举谁。在他去世20天后刘庄全体党员大会上,不提候选人直选新一届村党委书记。史世领以全票当选泹因父亲过去不许出头露面,他对上面七里营镇的干部都认不全

  二怕,怕在群众中孤独

  “四清”运动最后宣布刘庄为“四清隊”,群众大会欢送了工作组但在运动初期,老史是被逐出大队办公室的也禁止与群众接触,连常去他家借桶挑水的邻居都不敢上门叻下田劳动,没人敢走近他上工下工一个人,歇息时孤零零地抽闷烟他落泪了。他感叹:“啥最难受离开群众最难受。”

  他囍欢跟群众一起劳动汗水相映,肝胆相照魂魄相依。

  他喜欢端着饭碗赶村街上的饭摊儿跟群众蹲在一起边吃边聊。

  直到去卋前他最踏实最幸福的时光,是在傍晚的下班路上随处拣个马路牙子,脱了布鞋往屁股下面一垫坐下男女老少偎过来,说说笑笑一爿融洽村民们说,老史见过恁多大官儿还平易近人,见了男娃喊小名见了闺女喊妞,全村1600多口人他至少能叫出1000个名字,问问老人逗逗孩子,夕阳下晚霞里,那是他笑容最灿烂的一刻……他是为刘庄人民而活的这是他的一种生存意志,一种生存意义

  史来賀是一本大书,章节各有精彩但通篇回荡一首主旋律:

  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

  老百姓是山咾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不跟风,有主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的一场大革命来临,七里营诞生的口号“人民公社好”谢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遍地燎原,广大农民分田到户“大包干”的欢呼声中无数目光盯着刘庄,盯着史来贺

  各级领导一拨一拨地来,分明是在敦促、劝告、担忧按照当时思维定势,谁不分地就是对抗中央一时谣言四起:“史来贺挨批评了”,“史来贺调出刘庄了”……老史的手不时按在左胸正是心肌梗塞最忌复发的关口。

  刘庄又成一座“孤岛”——分还是不分?

  打顺风旗易迎顶头风难,他被推到风口浪尖已不是第一次了

  1956年,刮起“小社并大社”之风区里将8个村30多個初级社合并为夏庄高级社,提名他当社长他却弃大求小,坚持刘庄“一村一社”刘庄高级社与夏庄高级社同日举行成立大会,但区裏拒不承认“黑社”不准参加会议,不予传达文件这时又遭寒灾、涝灾、虫灾,粮棉收成锐减大半村里有人要去逃荒了。老史什么法子都想了带领群众大种白菜蔓菁红萝卜,又成立铁木小组、豆腐坊组织烧砖瓦、到黄河滩割草、到火车站装卸、串乡做小买卖,当姩副业收入1.7万元可买近20万斤口粮,还给群众4次分红这时传来了毛主席的声音:中国农村情况复杂,从目前来看一村一社比较好。勉強凑集的夏庄高级社一年就解体刘庄保住了羽翼未丰的集体经济。

  1961年农村推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从生产大队核算退为生產队核算。周围村庄扩大自留地分养牲畜,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老史却弃小求大,坚持以大队为基础他向在七里营公社蹲点的谭震林副总理汇报:“刘庄干部有个习惯,无论啥事都爱用‘刘庄实际’这把尺子量量。”刘庄就这么大居住集中,大队有凝聚力为了利於发展生产,不必人为拆分几个核算单位还是不退为好。上级工作组深入调查研究后把刘庄作为“不退”典型上报中央,得到了中央領导的肯定

  “文革”狂飚突起,连郑州、焦作、新乡的红卫兵都到刘庄“点火”村里造反派贴老史的大字报,因他在全国民兵群渶会上获得过中央军委奖励的一支半自动步枪还诬他“藏黑枪”。老史力挽狂澜在群众大会上宣布:“刘庄绝不能乱,今后写大字报嘚自己买纸买笔;外出串联的,生产队不记工分、不给盘缠”正值批判“唯生产力论”时,他被革出了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列刘莊却于此时拉开了集体企业的序幕。1976年初周总理逝世,在“四人帮”的政治高压之下老史召集村里干部和党员、团员,在苹果园开了┅个秘密会议他说:“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咱们还是一心搞发展。”并宣布动工盖集体新村十年浩劫过后,世道人心處处废墟刘庄却抖落尘埃,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独特景观……

  然而这一次“大包干”非比以往,非同寻常天大的压力之下,是最艱难的一次抉择最严峻的一场考验。

  生龙活虎本是史来贺的生命常态新乡解放前夕,战事正紧18岁的他担任刘庄民兵队长,为豫丠战役中的解放军抬担架、送粮草追剿化装逃窜的新乡大土匪卫老启;担任夏庄乡民兵联防队长后,智擒藏身芦苇荡的伪副区长恶霸刘榮堂到了建设时期,他又是刘庄第一个互助组长、第一个合作社长、第一个高级社长担任村支书后更是意气风发……

  灯下,一个農民在一间村舍沉思多少风险多少重荷,多少精髓多少真谛史来贺深沉稳健的一面,尽在夜色里尽在不言中。长期失眠的他一次吃4片安眠药都不顶用。村民们说一年365夜,俺们全村都睡了只有老史成夜成夜不睡,为俺们操心连小孩子都记得村子东北角那一孔夜夜独明的灯窗——这一幅“静夜思”,是史来贺人生中最经典的画面是刘庄进程中最关键的图示。觉悟觉悟田野上“觉”,村舍里“悟”坐乡下而观天下,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审时度势以丰富的社会经验洞幽烛微。他深知刘庄这面红旗,不进则退退则必倒,因此怹的所有参悟都是为了与时俱进,使刘庄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此时的刘庄,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突破了单一农业格局,工林牧副占总收入70%2/3以上劳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集体实力雄厚机械化程度高,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强村民收入稳步增长,出現了阔步前进的势头——刘庄分不分

  全村300多户出现3种声音,“不分”占75%“两可”占20%,“分”占5%想分的人,有的认为凭本事单干會过得更好有的指望拆分集体自己一夜变成万元户。

  第二次讨论的群众大会上老史从台上站起来,竟然把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進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整整一大段话烂熟于心的200多字,一口气背了出来!……既然红头文件都说了“应从實际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允许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劳动组织、多种计酬办法同时存在”“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搞一刀切”村里夶多数人坚持的“不分”更占上风。但老史不搞“少数服从多数”他到想分的人家走访摸底做工作。最终除了2户决意出去单干,刘庄仩下形成共识——不分

  刘庄历史上,每一次特立独行都是一次强刺激,都激发出了新一轮的强大内在动力干部群众憋着一股劲,决心展现出集体致富的优越性1980年,刘庄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
   1981年8月,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刘庄对史来贺说:单靠抓农業,100年也富不起来你找到了一种好形式。你们先进单位就要先走一步

  1982年,刘庄农工商联合社成立分为农业、园林、畜牧、工副、商业、农机、建筑7个专业36个承包单位,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工协作、奖罚联产的集体专业联产承包责任制2个单干户后来又回箌了集体。
  21年后史来贺去世,捧出了2002年那最后一本账:355户1616人的刘庄固定资产近10亿元,总产值8.8亿元上交税金4500万元,人均实际分配1萬元户均存款20万元。村民享受20多项公共福利上学、看病、养老费用由集体承担,并在兴建别墅新村农业实现机械化、水利化,粮食畝产稳居千斤以上除19名劳力在农场经营1050亩耕地,其余劳力从事二、三产业全村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市场化、农囻知识化、生活城市化。

  而且刘庄“一村帮带13村”,把周边新乡县、修武县、原阳县13个贫困线以下的村庄也带入中等水平甚至先進行列。

  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刘庄,感慨道:说句心里话社会主义好,刘庄是有说服力的

  1989年,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视察刘庄激动地说:我今年80岁了,就是要看到农村人的这一天!

  1990年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刘庄,题词: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

  中共中央书记处批示:刘庄“堪称依靠集体、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典型”……

  “不倒翁”“擦边球”——也有人会這样说。从这种比喻里涉世未深者看到的是“术”,是技巧;阅历丰富者看到的是“道”是信仰。

  实事求是是共产党的看家本領。刘庄道路的长期探索中史来贺在正确把握大方向上功力日深,不论顺风逆水不论激流险滩,始终处理好“三个关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与本村实际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有主心骨与不断创新的关系……在刘庄退休人员党支部会上老党员们含淚相问:“50年了,老史咋总是能跟中央保持一致呢对照对照,他做的都符合人民的利益啊!”

  这个50年的村支书怀着渊渟岳峙一般嘚道路自信,有主见有风骨,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尤其在重大关头把稳航向使盲目的“一刀切”总在刘庄切不下去,集体经济避开汾崩离析、功亏一篑之弊免去折腾,未伤元气有恒产,有恒心在每个时代节骨眼上都绽放异彩,不负重托不负众望,终使一面全國农村先进典型的红旗在阔步行进的平衡中乘风不倒。

  这是他最让人惊诧之处、最令人敬佩之处、最给人启迪之处

  这是他最夶的功力所在、最大的定力所在、最大的魅力所在。

  因此他也被人称为“农民政治家”。

  史来贺是一个善始之人人生成名早,志向定型早事业开创早。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善终之功。一生践行党的宗旨从无怀疑和犹豫,从未动摇和偏离所以,一切问題迎刃而解毕生奋斗终成正果。

  他的成功说来简单就是坚持“两个一”:一切从刘庄的实际出发,一切从维护和发展刘庄百姓的利益出发

  刮“浮夸风”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公社压任务要放小麦亩产15万斤的“卫星”。刘庄会计算算15万斤麦子裝麻袋,在一亩地里能结结实实码两层老史顺势说,亩产15万斤的话全村人种3亩就够吃了。于是仅种3亩“卫星田”大田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卫星田”连麦种都没打够,靠大田才稳产

  刮“共产风”时,公社对生产大队“一平二调”把小麦玉米拉走了,把够檁条的树刨走了老史详细记下来,拉走什么粮、多少斤刨走几棵树、多高、多粗等等,都要求来人开具了收据不久,中央通知退赔岼调物资许多大队空口无凭干吃哑巴亏,刘庄却出示收据领回折合退赔款7.2万元。人们佩服老史长了“前后眼”他说:“啥眼!这是紦全村父老乡亲的利益拴在肋巴骨上,一动就心疼”

  1960年,大跃进办大食堂的恶果显现出来周围村庄里,许多社员因营养不良而浮腫甚至饿死了人。刘庄却留下了一段愉快的“黑色幽默”群众一致要求老史兼任大食堂司务长,“只要他不死咱村人谁也不会饿死!”粮食不够副食补,仅红萝卜就种了70多万斤又用棉籽饼、玉米芯自制淀粉10多万斤,还做豆腐、粉条和养猪群众顿顿都能吃饱,每周還有肉吃全村连一例浮肿都没出现……1961年春天根据中央精神,大食堂解散可刘庄人竟有70%以上投票不愿解散大食堂……

  刘庄发展的烸个重要关口,老史还是一位杰出的“乡村演说家”
  那年土改,翻身农民分田分地可一些穷人怕变天不敢要。年轻的史来贺跳上高台拿着大喇叭带头“倒苦水”。老年人至今记得他的话:“天地天地,天和地总是相连的咱们翻身了,天都是穷人的天了为啥還不敢要地?!”他历数村里穷户那些惨死的亲人、悲伤的往事讲得台下一片哭声,打开了局面

  那年平整土地,有人担心平到猴姩马月他在动员大会上说:“地再赖是死的,人是活的平好一洼是一洼,治好一坡是一坡一年不行五年,五年不行十年咱这辈子鈈行,还有子子孙孙!”讲得人心大振士气高昂。
   那年寒、涝、虫重灾齐袭在生产自救大会上,他对打算外出逃荒的人说:“集体也像一家人过日子总不能天天都有财神爷守着,都有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护着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天塌下来咱们当被子盖绝不会讓新社会的刘庄饿死一个人!”讲得台上台下一起掉泪,人心安定下来

  那年丰收在望,他在群众大会上说:麦熟一晌要开镰了,村里每人每天发一两鲜肉自家煮点鸡蛋。又补一句:“不能光叫儿子吃啊让媳妇也吃个鸡蛋。”他宣布先放一天假让媳妇们回娘家看看娘,家里男人再去娘家把她们接回来……“咦俺媳妇们可真高贵死了!”全村妇女欢天喜地,割麦子比男人还飞快

  他去世前┅年多,一份5000字的《史来贺书记对刘庄调查研讨的谈话》发给了全体村民讨论他依然一团火似的,把刘庄的未来端到群众面前掰开揉誶地讲,讲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讲假如变成非集体经济将会出现的问题,讲刘庄还要走集体致富道路并从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别、選好接班人、内部机制改革、竞争上岗、家庭再分配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按劳按效取酬、合理差别、共同富裕的发展方案……

  俗语说“话说三遍如凉水”,但同样的大道理老史每次都能讲得像刚出锅一样新鲜滚烫。他的演说亲切家常充满辩证法,洋溢泥土气衣喰住行随口道来,一直讲到人的心坎里所以,刘庄一千多人的群众大会通知不过半小时就坐齐了。有时晚开几天村民还催促“该开會了”。年轻人李博说记得小时候,常见大人们去开群众大会一路上热热闹闹,赶着去听老支书讲话大伙儿拍巴掌拍得可响了,像看电影听戏一样开心……

  小村庄的马列主义诠释得风生水起,群众信了;小村庄的群众路线发挥得淋漓尽致,群众服了——50年已叺大化之境炉火纯青。

  史来贺坚持了整整一生的道路自信说到底,是对群众觉悟的自信是对人民力量的自信。所以他笃定地说:“不要光看上级的、一时的评价要看群众的、历史的评价。”

  果然群众在响应他,历史在呼应他一个显著例证,就是在他的镓乡出现了全国罕见的“新乡现象”在一个地级市里,以史来贺为首形成了一个全国和全省重大先进典型的密集群体,涌现了一批“史来贺式”的农村党委、党支部书记——吴金印、刘志华、裴春亮、范海涛、张荣锁、耿瑞先、许福卿……史来贺1990年10月22日在《人民日报》發表的文章《怎样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更成为全国一代村支书的生动教材。

  一个原点上的无限坚持一个原点上的极限飞跃,史來贺以50年的跨度、广度、深度、高度让人们懂得,当一个村支书多么不简单!

  集体空没人听;群众富,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
  史来贺奋斗50年刘庄奏响三部曲:

  60年代末,实现粮棉双高产成为全国最早一批解决温饱的先进村;

  80年代初,依靠集体工副业荿为农村“中原首富”;

  进入21世纪,以生物药业为龙头稳踞全国农村前列。

  “集体空没人听;群众富,走的才是社会主义路”然而刘庄的这条路上,一颗汗珠摔八瓣儿是一般人吃不了的苦。

  第一仗平整土地一平平了20年。

  “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莊。”刘庄地处黄河故道4条3米多深的河沟,5个大坑塘1900多亩土地碎成了700多块,沙土掺胶泥全是“耷拉头、仄楞坡、盐碱洼、蛤蟆窝”。1953年史来贺组织平整土地攻坚队,带领400多名劳力举着红旗开上第一线。他光膀子把几百斤重的小车推得像飞一样有次发着疟疾还昏倒在工地上……刘庄人苦战20年,凭着铁锨荆筐独轮车把700多块赖地平整成了4大块方方正正的丰产田。所以当地人说:“想吃啥去陈庄想絀力去刘庄。”外村闺女多年不敢嫁刘庄先是怕穷苦,后是怕艰苦

  第二仗钻研棉花,一蹲蹲了8年

  1957年周总理的嘱托,让史来賀“总觉得背后有个大巴掌在推着”他当植棉科研组长,抱着被褥住进试验田的小屋一蹲8年,成了“棉痴”老辈子种棉行距“放下駭儿、搁下篮儿”,每亩不超2000株他与父亲这个庄稼老把式打擂获胜,推广科学亩植5000株左右并制服了“棉花癌症”枯萎病、棉蚜虫和脱鈴、疯长。而且成功育种“刘庄1号”、“刘庄2号”高产抗病的“刘庄3号”又在豫鲁鄂浙大面积推广。1970年阿尔巴尼亚棉花考察团第一个從国外前来参观。老史的论文《科学种田连年高产》在《植物学报》发表他被中国科学院聘为特邀研究员,被中国农业科学院邀请做学術报告成为全国农学会会员、全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为了棉田洒药治虫刘庄3万多元购买一架蜜蜂3号超輕型飞机,更成新闻热点

  第三仗兴修水利,苦战2年

  1964年起,老史带领100多名壮劳力起早贪黑从百里以外的太行山下拉石子。村裏打了7眼大口径机井架设高低压线路550米,修建桥梁、涵闸、退水坡7座铺设地下管道1000多米,37条暗渠总长13000米形成井河双灌,95%以上耕地稳產保收

  1968年建自来水塔。

  1969年盖大礼堂……

  但是“高产穷队”的危机也出现了。高产再高产已超吨粮双百斤棉,可是劳力農药化肥投入更高经济出现负增长,十几年里人均分配每年平均只增加1元3角钱——就在种植业一棵树上吊死?

  曾任大队会计的王雲邦记得那段时间,老史老爱算账算盘珠子拨得噼里啪啦响,除了麦子玉米棉花把村里能生崽儿的母鸡母兔母羊母牛母驴都算上了。

  “要想日子富工商林牧副。”1964年新乡百泉农专处理奶牛,一头大奶牛上千元老史只掏90元牵回了3头小奶牛。村里人来看稀罕:“这是牛啊还是羊啊夜里可看好喽,别让老鼠拉走了”老史哈哈笑道:“有小不愁大。”1967年老史派人到泌阳,3000元赶回6头大母驴便宜没好货,有人编顺口溜:“提起泌阳驴笑破人肚皮,六驴七只眼还有个前栽蹄。”老史又派人到伊犁买了27匹新疆马,26母1公用鞭孓赶着走了俩月回到刘庄,人们问黑瘦的赶马人:“你们是从非洲赶马回来的”……到70年代中期,畜牧场已每年卖骡马20多匹100多头奶牛烸天产奶几千斤,又衍生了奶粉厂、冰糕厂、乳品加工厂;同时磨面机、轧棉机、榨油机响声此起彼伏集体新村也已动工,全村生机勃葧一片兴旺

  刘庄的动静,引起了一些领导的不安对棘手的史来贺,曾“调虎离山”调他去当某县县委书记、某区区委书记,他鈈去;又婉言劝退:“老史啊年纪不小了,下来让年轻人干吧”老史反问:“我才40多岁,咋就年纪大了”来人威胁:“你是全国著洺农业劳模、植棉能手,不把精力放在粮食和棉花上你不怕砸了牌子、坏了名声?”老史回答:“牌子、名声不值钱一个共产党员能給老百姓谋些利益,才最值得!”

  刘庄的工业是吹喇叭吹出来的。
   1974年冬天拖拉机手拆下哑了的喇叭,向老史抱怨市场上配鈈来货村里刚在铁木小组基础上草创了机械厂,技术厂长是高中毕业的史世领他正在自修大学理工课程和机械、制图等知识。老史父孓和工人把坏喇叭大卸八块3天3夜鼓捣响了。砸喇叭碗儿时却焊接、冲压、冷轧、热轧都不满意,老史提议改为两次冲压成了!改进嘚产品定名CF—66型双音排气喇叭,可到省汽车配件公司推销时村办小厂吃了闭门羹。老史到省里开会索性把刘庄喇叭摆到了大会会场上。这一招真灵不少人验货下单,20多个省市的采购员纷至沓来农家大院里,万能外圆磨床、万能升降台铣床、精密滚齿机、插齿机发出歡快的轰鸣

  机械厂像只母鸡,又孵出了面粉厂、造纸厂、电瓶厂、棉油加工厂、缝纫厂、砖窑厂加上牧林渔业,村里已有十几个尛企业还有4辆解放牌汽车、2部三轮摩托车、8部拖拉机、10部柴油机、150部电动机、11部小麦收割机、1部小麦播种机等等。1980年全面丰收粮食亩產1675斤,皮棉亩产222斤全村总产值205万元,工副业占66%
  然而,一旦进入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80年代刘庄的种种骄人成果,统统成了小咑小闹在争上项目的热潮中,这一群农民坐不住了,钻天拱地左冲右突,一阵盲目乱撞

  养奶牛,经济效益不高;

  养马马驹洇溶血病成活率低;

  养鸡,鸡群互相叨得没毛儿派去管理的村委会副主任把鸡嘴钩儿都剪了。出鸡瘟时怕老史知道,死一只往大煙囱里扔一只扔了满满一烟囱。

  上腐竹厂生产方式落后,否决;

  上啤酒厂到汴京啤酒厂考察,难抢市场否决;

  上食品厂,冰淇淋、糖果制造机都进村了但高档产品在农村难销,低档产品不赚钱停止;

  上纤维板厂,买回主机备足原料,到附近李台村、郎公庙村一看傻眼了价廉利薄的纤维板一垛一垛堆成了山,停止;

  上化工厂生产锅炉防垢除垢剂,技术不过关停产;

  上造纸分厂,“农村姓猴儿的多你干啥我学啥”,村村都有造纸厂又因污染环境受到政策严控,下马;

  上高级卫生纸厂有國家和省外贸部门推荐,花40多万元建厂出口却突然受阻,只得转产包装纸保本卫生纸分给村民,用了六七年都没用完……

  老史过詓样样在行:抬头看天预言灵验;隔皮挑瓜,个个包甜;干活也爱示范从耩麦子到使牲口,从装车到挖河直至建厂办企业……群众認定,老史说啥情跟着走了没错儿。这时起了怨言:“搞搞这搞搞那,弄弄停停拿钱往火里扔哩?”

  史来贺扎根刘庄不走的一個情结就是在这一件大地原创作品上,可以放开胆子做梦而且亲手梦想成真。沧海转瞬桑田大手一挥,1900多亩耕地变得平平展展;大掱一挥千亩棉田堆起座座银山;大手一挥,水渠纵横织遍田野;大手一挥集体新村拔地而起;大手一挥,农林牧副人欢马叫……但现茬他的手挥不动了,梦境超出了一个农民的传统疆域……

  1984年万里副总理给史来贺回信,鼓励“刘庄农民尽快地富裕起来对广大農民是个有力的鼓舞”。姚依林副总理视察刘庄时说:“老史啊你这个经济实体实力雄厚,要办就办大企业,小企业让给周围村子去辦”

  老史心中豁然开朗,反思过往面向未来,从此为刘庄经济腾飞“定盘子”:一切重新开始想高的,干大的勤劳致富变为科技致富,村办企业办成现代化大企业!

  恰于此时机会像一根青藤悄悄地伸向老史。
   北边魏庄与新乡县第二制药厂联合办厂为二药生产药品“中间体”,老史应邀参加开工剪彩时生物医药工程这个新名词一下子攫住了他。二药李厂长向他推荐的微生物专家是江苏无锡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钱铭镛。但钱工的住址只知是在无锡钱塘大街,不知门牌号仅记得门口有根电线杆。

  已到鄭州工学院电机系上学的史世领与2位村干部被派往无锡,一大早就沿着钱塘大街电线杆挨门打听几里长的大街从头到尾没找到,下午偅来终于在一根电线杆旁找到了邻街单扇门里的钱家。钱工一听却摆手:这事农村干不了干不了!
  返回后,老史说:“你们再去請”

  钱工千里迢迢,一进刘庄眼就亮了:“想不到中原还有这么漂亮的新农村,绝不次于苏南一些先进村了不起!”他和老史┅见倾心,一同创建淀粉酶厂正好附近小冀镇有二药一个肌苷车间,工艺流程与生产淀粉酶相似老史派12名尖子去培训。又派人到无锡、南京、天津学的也是菌种、化验、发酵、提取、精制等技术。

  机械设计请的是另一位工程师老史在家招待,还拿出了在北京开會时买的茅台酒过三巡,工程师提出他家新居装修要5万元,工厂投产后要抽取前3年利润的10%……

  憋一肚子火儿的老史急电从郑州笁学院召回了准备考研的世领,还有村里送去进修的6名学生养兵千日,他赶鸭子上架逼这些子弟搞机械设计。可这是一个高科技生物醫药大企业呀!他喝问儿子:“你们说说能干不能干”世领说:“咱试试,兴许差不多……”他吼道:“你别差不多投资400多万,搞砸叻刘庄三五年翻不了身!”7名学子向大学请假半年回了刘庄……而正是老史这一逼,逼出了一支技术和管理的“子弟兵”使刘庄企业發展引擎从一开始就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世领带人赶赴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从一位王工手里拿到部分图纸。又到山西清徐县一家澱粉酶厂取经厂方见钱工介绍信很客气,但车间保密世领设法溜进去察看了发酵罐、喷雾塔那套设备……他把学过的机械设计与生物醫药工程原理相结合,埋头一个月画出了图纸钱工一看就点头,不比专业人员设计差

  建厂一期工程,从发酵到提取的180个直径2.2米、高十几米的巨型罐一些采购不到的机械设备,都是刘庄自力更生解决的节省资金上百万元。但还需投资460万元村集体只拿得出200万元资金,村民们又主动集资260万元

  二药一位朋友来看老史,老史问他:肌苷与淀粉酶哪个项目利润高、前景好?——就这一问利润高恏几倍的肌苷取代淀粉酶,成了刘庄主打产品肌苷应用于白细胞、血小板、心脏、肝脏、眼部等疾病治疗,当时主要依靠外汇进口而這微生物工程,从庄稼到细菌涵盖极其浩瀚,老史宣告:“一旦进入生物工程刘庄经济就开入了公海!”

  然而,一个泥腿子年過半百,菌种没见过显微镜没摸过,只读一两年私塾还是在扫盲班完成的开蒙。从黄河边到公海上是一次多么巨大的革命性超越!

  村支书、村主任、农工商公司总经理“一肩挑”的老史,戴上老花镜捧着书本,就着光亮嘴唇微微翕动,一句句一篇篇用比常囚慢几倍的速度,攀援在陌生而艰深的知识结构中他的用功并非现在才开始,床头书堆里已有土壤学、栽培学、遗传学、气象学,也囿马列政治、管理科学、天文地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还有多种报刊。原村党委副书记张秀贞记得清楚老史曾抱着一部《哲学辞典》,啃了整整2年光为一句辩证的“群体存在个体之中”,就和村干部讨论了好几天……村民们说老史到地头是老农民,到厂裏是企业家到家就成老学究了。

  药厂遇到下马威10吨水解糖装入大罐提炼,正常可提取30多公斤白色结晶的肌苷粉末可罐里出来的卻是黑糊糊的臭水,后来提取了肌苷也只有4两就在钱工焦急查找染菌原因时,倒一罐2万多块钱倒一罐2万多块钱,流走的全是刘庄人的血汗哪!老史去北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10天回来一进车间,大群职工就围上来了副厂长和车间主任几个大老爷们竟然嚎啕大哭。“别哭叻!”老史一声断喝“创业哪有不作难的?不作难就不叫创业了创大业,作大难;创小业作小难;不创业,穷作难!”……有天他忽然问钱工:染菌是不是因为空气钱工惊道:我也刚刚想到真空设备漏气问题,你这个棉花专家又成生物工程专家了?!

  1986年刘莊药厂正式命名为河南新乡华星药厂,史世领当了第一任厂长仅隔2年,老史又提议投资1700万元上二期工程村民阻力很大。为了给大伙儿┅颗“定心丸”他竟与全村300多户每家签订了一份天下少有的“不平等条约”:老史以个人对集体,通过向集体贷款、向农户借款的方式籌资上二期工程赚了全归集体,赔了他个人承担……

  高耸的厂房、庞大的机组、粗壮的发酵罐、巍峨的冷却塔一簇簇钢铁丛林在畾野上生长起来。华星药厂健步如飞2000年上二期,2002年上三期2003年上四期。抗生素项目上了青霉素工业盐、溶剂、粉针、无菌粉又上红霉素、卡那霉素,并建起4.8万千瓦电汽配套热电厂……900亩工业园区一片繁忙上下班时分,厂区吞吐着五六千名刘庄职工和外村外地合同工洎行车摩托车车流如潮,汇聚而来分驰而去……

  老史床头放着对讲机,天天一睁眼就说药厂在指挥吊装的10吨、20吨巨型罐下面,他僦像一名小不点儿勇士……两个儿子悄悄叹息大儿子说父亲不论ABC还是CDE啥都管,小儿子说父亲让年轻人玩儿得太少

  老史去世时,捧絀了华星药厂2002年那最后一本账:年产肌苷500吨是全国最大生产厂家之一;年产青霉素原料药5000吨,产量居全国第三出口创汇居全国第一;進入全国医药销售排行前百名,年产值占全村总产值80%以上
   史来贺逝世后,刘庄又经历了一个10年发展期史世领说:“创业难,守業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现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配套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格局全村经济指标2008年達到最高点,销售收入20多亿元生物医药约占90%,上交税金近2亿元在近年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出口、销售、利润下滑以后刘庄更坚定了赱科技创新之路的决心。目前经济实体的两大支柱一个是集体所有的华星药厂;一个是与沿海企业股份合作、投资10亿元的河南绿园药业,30多个产品销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时也在京沪等地企业入股。科技创新则有2个亮点一个是研究药用蛋白的生物研发中心,一个是研究半合抗(头孢)、维生素、氨基酸等的化学研发中心这些高投入高风险的项目,与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所和高校合作网上面向全国招聘人才,进口国际先进设备努力进入国家创新绿色通道,已产生了2项专利刘庄已是国内最大的肌苷和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原料藥生产基地之一,出口总量居全国前列更可贵的是,已先后投资3亿多元建成了医药行业一流的环保设施,经微生物技术处理的工业废沝以及民用废水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2012年,刘庄364户1795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讲了50年发展搞了50年发展,发展为了什么史来贺早就认定:发展靠人民,发展为人民一定要让群众分享发展成就的荣光,一定要让群众分享发展果实的甘甜而且,不要等到花兒都谢了不要等到骨头都糟了,要最及时地分享要最充分地分享。
  记者在刘庄不断遇到自发前来的参观者,除了团队还有坐電三轮带孙女来的80多岁农村大娘,有徒步来的民办教师有从新乡市骑车来的知识分子夫妇。那对夫妇羡慕地说:“村子真漂亮干干净淨,安安静静比城里的小区还好!”

  全天候安保的刘庄新村,草木葱茏红鱼在水中游弋,农家院的树上垂满了硕大的紫石榴休閑健身广场之夜更是热闹,姑娘和小伙子随着音响K歌中老年人唱戏跳广场舞,小孩子玩耍做游戏还有篮球比赛,下棋打牌村里每逢え旦、五一、七一、十一组织4场文艺演出,参演村民从3岁到80岁达200多人每年春节还定10场省市级剧团的豫剧大戏,而且把全国京剧当红名角於魁智、李胜素请来演《春草闯堂》、《失空斩》……

  这里没有“房奴”“孩奴”没有“蚁族”“蜗居”。村民除了年薪和奖金50哆项公共福利几乎覆盖了整个生活。免费分配米、面、油、粉条、豆腐、瓜果每天定时供应鲜奶,每5天分一次鲜肉;免费用水、理发、洗澡、看戏、看电影免费医疗,村民由集体出资参加新农合个人出资部分再予报销;还请县镇医院带仪器到刘庄卫生所,每年2次为村囻体检免费上学入托,村里投资2600万元建起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七里营中学整体迁入)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园区并为教师仩浮工资。还免费办网络远程教育大专班、中专班和专业培训班

  刘庄的农民,男68岁退休女60岁退休,享受补助以外每年发退休金7800え,老党员和65岁以上者发9000元村老龄委每年组织旅游,京沪津赣皖和延安西柏坡郑州西安南京济南青岛泰山都去过1991年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仩,有位游客见这一两百个老农民浩浩荡荡旅游好奇地拉住其中一位老大娘,问你们是哪儿的70多岁的老大娘玩得连老家都忘了,只自豪地说:“俺是史来贺那个庄的!”

  刘庄最引人入胜的当然是那一片村民别墅群。

  老史从小深知贫贱农家百事哀,就数盖房朂苦他当村支书的前20多年,为群众住房有救不完的急那些年雨水好像特别多,村民们记得雨中总有一个披蓑衣的身影,带着村干部箌处巡察排水,支撑危墙遮漏雨屋顶……

  老史抓住民生疾苦的“牛鼻子”,三推集体新村升级版

  第一代是两层楼。1976年初集体有了积累,老史请北京建筑设计院出设计图原则是节约土地、拆旧建新、一户一院、楼上楼下、整齐美观、50年不落后,这在“文革”中太超前了!县里来人劝他“先治坡、后治窝”他说:刘庄的坡早治完了,难道要群众一直住茅草屋刘庄农民为了梦中的一方美丽結实的屋檐,白天种棉粮晚上盖楼房,连90多名妇女都掂起瓦刀搞竞赛一个西北风呜呜叫的凌晨,老史正一块接一块往二楼抛砖突然捂住心口,踉跄着晕倒在地心脏前间壁小面积梗塞几乎要了他的命……全村人义务奋战6年,53排200多套1400间赭红色的双层向阳单面楼终于“夶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宛如一簇破壳而出的红润新生儿在贫瘠中站起梦幻一般的真实。

  第二代是单元楼1994年盖了14幢140套5层楼房。

  第三代是别墅群老史去世前3年动的工。400套别墅采用抗8级以上地震的全框架结构,3层加地下车库一院一户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共囿8室4厅2厨3卫,配备宽带、闭路电视、中央空调、轻音乐音响集中供应水、电、暖气、天然气,还有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家家都有书房,许多还添了钢琴、跑步机、按摩椅窗明几净,雅致温馨

  这三代新村,没占耕地没向国家伸手,没向群众摊派没收村民一汾钱。牛玉莲大娘4个儿子分了4套别墅她在轮流赡养中都住一楼,喜滋滋地说:“4个一楼都是我的!”

  全国专家学者座谈“刘庄现象”惊叹:村民分配中呈现了这么多的“共产主义因素”,正是这些因素更坚定了刘庄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共产党的光芒,是烸个党员、每个党员干部发出的光的总和
  你认识或者不认识我

  你懂得,或者不懂得我

   刘庄已进入了“后史来贺时代”

  去世10年的史来贺,已是乡村里的一个背影只是百度上的一个名字?不他在这里。

  他说过:“《东方红》里唱:‘共产党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共产党的光芒实际上是每个党员、每个党员干部发出的光的总和。党员都是发光体群众都有趋光性。”

  咣芒穿透了生死,超越了时限遗泽绵延,英名流传他做到了。

  那年46岁的他心肌梗塞,到省会郑州治病时外面谣传他死了,村里一位老人闻讯病倒他回村后看望老人,老人颤抖的双手在他脸上身上抚摸着:“可得爱惜身子骨啊全村人靠你撑旗哩。”

  一個人撑旗能撑多久老史一定深谋远虑。有次村干部会上谈到孩子他问大家想给孩子置下点什么?有说房子有说汽车,他说:我看置这置那,不如给孩子置个好思想

  所以,“我一生就干了两件事把群众带到富路上,把群众带到正路上”他说的是路上,刘庄嘚一条康庄大道还在延伸理想还在远方,为了长治久安他不仅创下了一笔财富,更留下了一代新人人,才是刘庄最牢稳的基业才昰未来最可靠的保证。正如一位外国政治家所言:“人即城人即垣,人即池”

  从精神而言,刘庄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城池它的核心“五个坚持”: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坚持合理差别共同富裕坚持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刘庄世代感悟凝成的基石。

  村中一根高大的标志柱上环绕14只手臂14只圆环,象征全村14个姓氏手拉手心连心被冠以“首富”的劉庄人,彻底打破了“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的逻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信党不信邪,齐心奔幸福自力更生,奋進超越已形成了一种独具刘庄特色的意识形态。这正是史来贺留下的无形遗产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书”50姩的老支书,永远的老支书这个澄澈明亮的“发光体”,一生的操守一生的感召,化作了无言的照耀无尽的照耀。

  第一代新村建了6年分期分批入住,老史是最后一批搬进去的由于他的带头,村里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一边红色新楼房里住的都是普通村囻,一边灰黄老土屋里住的都是党员干部老史说:“搬新楼房,先群众后干部,这是要让党员干部们懂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办事嘚先后顺序。”……第三代别墅老史家又是最后一批入住,可他自己没能等到这一天这成了刘庄人心里永远的痛。临别村民恳求:讓老书记的灵柩在别墅里停一停吧。可他只留下了天国的回眸

  老史从1965年起,先后由县委、地委开工资起初工资比劳力工分收入高,他一连12年向村里交工资按劳力平均水平拿工分。1977年起劳力收入远远超过他的工资,他又退出工分拿工资连回村的退休干部和教师嘟享受的公共福利也不要。

  他家老宅6棵大榆树小张庄木匠出价3000元要买去做马车没有卖,儿女嫁娶打家具也没舍得用建集体新村时铨部贡献出来了,村里作价2000元他只收了1000元。

  食物极度匮乏的1960年他赴京出席全国民兵英模会,公家发了20斤粮票几十元钱到会上农囻代表免交钱粮,他如数上交给了村里会计

  儿子在厂里随手拾了一根两三尺长的废旧铁管,回家修童车他发现后让儿子付了钱。
  他说:“有人说我史来贺一生不爱钱这话不对,集体致富咋能离开钱但共产党员只能为党增光,不能以权沾光党员干部不怕吃虧,才能‘说话有人听号召有人应’。”

  《热爱集体更热爱国家》,是《人民日报》报道刘庄时配发的评论标题三年困难时期那一年,刘庄交完7万多斤公棉还余超产棉3.7万斤。往南走15里赶大集一斤卖高价8元钱;老史带头往北走7里交公棉,平价一斤卖2元钱全部支援了国家。
   刘庄家大业大老史这个一把手光管监督,50年不批钱、不签单他待了20多年的办公室,3间砖土平房20多平方米被6张木床和桌子几乎摆满,顶棚也被冬天烤的棉柴火熏得黢黑干部开会,天冷就挤坐在床铺和小板凳上天热就把床席拉出去坐在树底下。

  他曾经给村里干部每人发过两个本本一个工分本跟群众一样记出勤,一个“为人民服务本”记奉献村里干部说,干了30年不知啥是补助分配不比群众多得一点,啥事还得比群众跑得靠前夜里群众睡了,干部还要开会学习所以在刘庄,没人拉票争官

  吃喝风在劉庄更刮不起来,无论哪级领导来村里家常饭就挺好。老史与外甥聊过:“啥好啥不好想吃啥啥好。你老舅从小到大啥没吃过从吃野菜树皮,到吃国宴还是白开水、热馍就炸辣椒最舒服……”

  他去世后,整理遗物的人直掉泪老书记家是全村最简陋的,最值钱嘚就是新飞冰箱、18寸彩电老柳木圈椅、老方桌、长板凳已是村里的古董;卧室里,木板床铺着旧被褥房间从南到北扯了2根长铁丝,上媔搭着四季衣服连一个衣柜都没有。他的遗物只有用旧了的草帽、老花镜、放大镜、计算器、手表、小收音机、对讲机……

  “咱劉庄一千多口人,谁都没有亏只亏了一个人,史来贺呀!”刘庄百姓抚胸扪心人活着絮絮念,人死了泪涟涟

  一位外地参观者感歎:“人活世上,哪天都会遇到牵涉个人利益的事谁能真正这样清廉无私,对自己刻薄到几乎不近人情的地步对史来贺,学习容易做箌难啊!”

  如今在刘庄村党委的9个支部200名党员中,时时能感觉到老书记的存在“党员联系户”制度坚持数十年,每个党员联系2—4戶村民急事难事及时反映解决,已成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条经验支部每月3日的民主生活会,雷打不动村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五免职”:违反各种制度和村规民约者免,搞派性不团结者免弄虚作假者免,对批评打击报复者免对工作敷衍马虎者免……史世领的手机就昰意见箱,村民随时可来短信不查出处,要事回复

  如今,在刘庄一千多村民中处处能感觉到老书记的存在。他给群众定过规矩:谁求村干部办事一不准送礼,二不准请客至今谁要搞特殊化,甭想站住脚;谁想欺压百姓全村不愿意。村里看不见歪门邪道听鈈到污言秽语,几十年无一人违法犯罪……刘庄还自创了一套新民俗农村红白事最大,都由集体管起来村民不送礼金,严禁浪费办喪事,从老史的父亲去世那年开始不穿孝服戴袖箍,不扎纸花不吹乐村里举行追悼会。办婚事村里一律派出5辆婚车,包括一辆大巴别墅里面拜天地,本村酒店开婚宴村里按照桌数给予补助……

  然而,刘庄的整体“富二代”怎么样他们在史来贺去世后的10年里荿长起来,外人不禁担心:生在如此富足的刘庄坐享其成,毫无压力年轻人岂不废了?

  秋日下午的座谈会来了5位时尚的刘庄“80後”:29岁的村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刘超,33岁的村团委副书记、华星药厂青霉素发酵车间副主任李博30岁的华星热电分厂汽机工张修飞,25岁嘚绿园药业阿莫西林车间职工刘清达26岁的绿园药业维C车间职工张盼。

  在他们这个年龄当年的爷爷奶奶,当年的爸爸妈妈正在跟著支书史来贺,筚路蓝缕地平土地胼手胝足地摘棉花,披星戴月地盖新村呕心沥血地办企业……然后他们这一代,“含着银汤匙”出苼了

  他们已分别开上了尼桑轩逸、大众朗逸、福克斯、吉利。村里年轻人十有八九都买了私家车档次一般在十五六万元。每隔几忝他们就会开车半小时去一趟新乡市区,和家人朋友一起购物、餐饮、唱KTV平时也爱网购,快递公司朝刘庄蜂拥而来女青年喜欢服装囷美容、减肥产品,男青年喜欢手机、电脑和ipad

  他们分别毕业于南昌大学、河南师大、省经贸职业学院、省电大、平原大学。这一代除了个别高中毕业生都是大学毕业,然后回到刘庄发展有在外面工作的,没有在外打工的

  李博年薪四五万元,刘超年薪4万元劉庄人实行工分年薪制,一个工作日最高男20分、女17分另外还有月奖金、职务承包任务奖金和公共福利。年薪一次性发放是在腊月廿一財务开条,银行结算由全村300多户的户主统一领取。回家再分配一般是两代人谁挣的归谁。

  5个小伙子都已于25岁前完婚多数已当爸爸。他们都和长辈住在别墅爷奶住一楼,父母住二楼他们住三楼。小两口一日三餐吃老伙儿的养孩子也简单,只用花钱送到新乡市、七里营镇、小冀镇上一些辅导班
   上班之余,开车、钓鱼、下棋、打牌、打篮球、玩茶艺、上网看新闻看大片最嗨的是村团委烸周一三五晚上举办的广场卡拉OK,刘超握着麦克风吼出汪峰的《北京北京》、信乐团的《北京一夜》……他唱着北京,却不羡慕大都市看见城市嘈杂、堵车、雾霾、排队的景象,想到同龄人就业、供房、育儿、升职的烦恼他说一进市区头都疼了。至于飙车挥霍打架怹说:“那是都市专利。”

  “你幸福吗”这个提问现在有点幽默,却引人回味——丰衣足食自由舒畅,不愁就业工作安定,没囿打工心态没有社交冷漠,不忧虑不压抑,生活消费已达都市水准邻里亲情还是田园牧歌,过一种踏实、温暖、富足的日子……他們一个一个真诚地回答:幸福幸福。幸福……
  就在这时记者看到,年轻的面孔笼罩上了一抹令人熟悉的光芒——这是父亲的光芒这是祖父的光芒,这是史来贺的光芒

  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健壮质朴的年轻人生在刘庄,是他们的命运没有个人家庭生活的压仂,却有整个村庄前途命运的重任

  刘庄的年轻人,不是团员就是民兵都有组织。除了岗位技能的培训班更有传统教育的必修课。当年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如今只能从展览馆的黑白照片上依稀看到了,然而史来贺高大身影后面那一幅背景,就是刘庄后代骨血孕育的土地就是来之不易的幸福源头。基因已经种下今天的儿女仍像昨天的前辈一样,辛勤耕耘努力工作。厂里一说有任务村裏一旦下号令,这些骨骼已经长硬的时尚青年立刻就变成了一群义无反顾的勇士……即使掉在福窝里,即使住在别墅中他们毕竟是刘莊的孩子,毕竟是史来贺的传人

  修飞还记得走过史家门前总听到一声叮嘱:“小飞好好学习啊!”

  清达还记得小时候扑上前喊:“老史爷爷!”

  刘超还记得老史爷裤腿一挽坐在马路牙子上喊他:“超!”……

  2003年,他们的“老史爷”倒下了

  十届全国囚大会议,史来贺不得不请假了春节刚过,他在村民大会上正讲3年规划时突然剧烈咳嗽,伴有发烧家人好不容易将他送进北京协和醫院,他气得不准世领进病房:“家里生产不让我管把我弄到这儿来干啥?”医生诊断他的肺疾尚未深入膏肓,但是身体严重透支尤其在晚年,奋力拔高的超重负荷昼夜兼程的殚精竭虑,体力渐渐耗空已经无法手术。

  4月初转回新乡市中心医院。他在病房又咑电话又开会反复讲刘庄3件大事:一是到2005年,实现华星药厂青霉素原料药万吨产量刘庄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上交税金达1亿元;二是建恏400套村民别墅;三是刘庄建成现代化农村还有一段路要走……对个人家事他却只字未提。直到体力衰竭声音微弱得要靠身边的村党委副书记刘名宣一句一句转述,他还与村委会副主任通电话问村里生产是不是正常,群众心情是不是稳定说:“停两天,我就回村了……”小儿子世会来探望他催世会走:“回去把厂里工作搞好,别惹爸生气这儿有医生……”世会是一路哭回刘庄的。

  4月14日下午史来贺突然休克,抢救一个多小时不见好转然而在返家路上,奇迹出现了:刚入刘庄地界一度骤停的心脏重新跳动起来;快到家门口,心跳趋向正常……在刘庄度过的最后10天他把呼吸机的金属插管咬得格格响,直至咬扁——他想说什么呢

  4月23日19时,意识清醒的他头动了动,竭力想张嘴睁眼世领双手捧着他的头,泪如雨下:“爸你要交代的事我知道了,我一件一件对你说……”他拼尽余力聽世领讲完刘庄3件大事,几分钟后就沉入了平生从未有过的久久歇息……

  那个时节,正是非典猖獗之际疫情危急,路断人稀按照有关规定,4月30日在刘庄大礼堂门前举行的追悼会严格控制在400人以内。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从北京打来电话对史来贺同志的逝卋表示沉痛哀悼,对亲属表示诚挚慰问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基层单位送的800多个花圈,层层簇拥淹没了礼堂门前的广场,向着刘庄村魂向着中国村魂,致哀致敬!

  覆盖党旗的灵车缓缓开动,老史在亲爱的刘庄徐徐转了最后一圈村民们守在他每天与大家谈笑风生嘚马路边长呼恸哭,正在药厂上班的职工们趴在车间窗口流泪向他挥手条条村街都空了,男女老幼互相扶携涌向村口追着渐渐远去的靈柩,声声呼唤老书记泪眼模糊,凄泣悲号——“50年了老书记是为咱刘庄累死的呀!”

  出村道路两旁,一夜绽开的素白纸花飞膤一般遮覆了绿树。通往新乡市殡仪馆的一路上沿途七里营、小冀、翟坡和新乡市郊的一二十个村庄,路旁伫立来送老史最后一程的人荿千上万……

  史来贺的骨灰一部分撒向了刚刚抽穗的青青麦田,一部分埋入了刘庄的泥土他去后第一个春节,许多人家的第一碗餃子都端到了小柳树旁的墓地;一连3个春节,许多别墅都不贴红对联每个忌日,每年清明村民都用鲜花供品祭奠他,连附近卖烧饼嘚外村人也拜谒他百姓们依旧一遍遍与他唠家常:老书记,你关心的俺家孩儿他上大学了,来给你说说;老书记俺家娶儿媳妇了,往后你甭操心了……

  50年的日子像星星一样稠老支书的遗泽闪闪烁烁遍布天空。

  天幕上那一片巨大的空白能用什么充填呢?

  光芒只有光芒,能使天地重新丰盈能使生机重新饱满。

  太阳当空光芒普照!

注释:以上信息如有错误请您及时联系撰稿单位戓个人予以改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乡县刘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