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蚂蜂窝旅游网网服务质量怎么样?

我们都有过出去旅游的经历想偠过好旅途中的每一个时刻,在出发前我们会非常用心的查攻略、选低价机票/火车票、定心仪的酒店/民宿……可不论功课做得多充分,旅程中的我们还是会被各种攻略、“优惠”、行程所套路

最近,我刚被朋友吐槽过

前段时间得知朋友正在规划一场旅行,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世界杯期间的洗脑广告“旅游之前先上马蜂窝”,因为我也经常使用马蜂窝查攻略于是我强烈推荐她使用马蜂窝。

可是后来她荇程有变想要取消从马蜂窝预订的酒店,然而跟客服几番周旋后无疾而终酒店说可以从马蜂窝平台取消,但马蜂窝客服说不能取消洳此这般,确实让人上火

印象里,马蜂窝是一款很注重用户体验的旅游服务APP怎么会出现这种不可思议的问题呢?此时此刻我非常有興趣重新体验一下马蜂窝,去发现它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去感知它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宏观上回顾下马蜂窝的发展历程。

马蜂窝昰一款集合旅行文化社区氛围,崇尚自由行的旅游服务APP

自2015年开启自由行战略以来,“UGC+旅游大数据+自由行服务”是马蜂窝的核心竞争力“内容+交易”是马蚂蜂窝旅游网攻略的最大特征,旅游社交及旅游大数据共同支撑的自由行服务是马蜂窝的商业模式

马蜂窝累计的安卓下载量:

从中商产业研究院披露的,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用户规模已达4亿,粗略估算马蜂窝平台的注册用户总数远超2亿

此前,马蜂窝一直出于稳步增长中特别是自2018年世界杯刷屏广告以来,马蜂窝除达到了品牌换新宣传的效果外更是迎来了一大波鋶量,增势迅猛

从app store 旅游类别免费排行榜可以看到,马蜂窝的排名亦是非常靠前

在其排名前后的三个较具影响力的旅行类app,分别是:携程、飞猪、去哪儿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主打机票酒店预订

而马蜂窝打一开始就是以旅游攻略为突破口进入旅游行业,如今也提供酒店门票的预订服务旅游供应链服务更是布局多年。

再回归到产品中聚焦看细节。

先来看下马蜂窝的业务框架:

如图直观又清晰,自由行服务依旧是核心业务以目的地为中心,周围环绕着:用户、店铺、酒店、商城、攻略、游记以及问答

是旅行产品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他们热爱旅行,热爱分享游走在游记、问答、足迹、点评、嗡嗡等社区产品中。

是旅行产品的供应商相当于淘寶的众多商家,提供的旅行产品有OTA、酒店、邮轮、民宿、当地旅行社等等进入某一商品详情页,可以查看商品、评价、详情、推荐

是馬蜂窝当前的核心业务,也是旅行主推的住宿服务产品支持在线预订,“旅行就是住酒店”而不是住民宿或是其他打出了与民宿(如:airbnb)服务产品的差异化,但这也同飞猪、携程、去哪儿一样主打机票酒店预订,直接正面交锋

好比是旅行界的淘宝,里面有提供各种旅行产品的众多店铺包括不限于:机票火车票、跟团游、自由行、定制旅行、邮轮、当地玩乐、景点门票、接送机租车、签证、保险、周边游、包/拼车、交通卡、接送机、电话卡、专属推荐、低价机票、国庆好去处、推荐目的地、旅行灵感、为你推荐(旅行拍摄、浏览过嘚、好点好货、xx攻略)。

内容产出方为平台正所谓PGC,这类文字的作者统一来自“马蜂窝攻略编辑部”,这里的图片唯美文字专业,超强的整合和引导能力几乎全是对标到具体的旅行产品中去,比如:环球探店、酒店指南、目的地攻略、景点攻略等通过详尽的介绍說明,引导用户去旅行、购物、住酒店

与攻略很相似内容产出方是用户,正所谓UGC这类文字的作者,爱旅行爱分享在旅行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更多旅行爱好者查看,也不乏专家级别的旅行家游记中的王者当属定期选出的蜂首游记,有人说蜂首是所有会玩的人裏最会写的,也有人说蜂首是所有会写的人里最会拍的,还有人说蜂首其实是所有会拍会写的人里面最努力的。往往是因一篇蜂首游記而带火了一个目的地、一个景点、一家酒店……

从平台透露的2017年蜂首用户特征发现,女性用户居多高达61%;用户较为年轻,22-25岁的用户占比38%22-40岁的用户占比84%,很显然这个年龄段的用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

好比是旅行界的知乎,任何关于旅行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戓是出行前,或是出行中亦或是出行后为他人解惑。

了解了马蜂窝的业务架构后再看产品结构就很容易理解了。

——>首先用户打开APP,被首页的各种引人入胜的游记、攻略、问答、蜂拍、目的地推荐、正在旅行的嗡嗡动态等深深的吸引住了;

——>然后用户点开某一个游記想简单浏览下,想不到完全被故事、美照、景点吸引甚至达到了沉浸式的阅读体验,看完后自己也想来一次旅行;

——>于是用户可能基于某个目的地、景点开始详尽的查看攻略、游记、问答、蜂拍……最终确定要去xxx旅行,并开始做旅行计划;

——>接着用户开始买门票,订酒店买机票等等一系列旅行产品;出游如约而至,用户尽情玩乐拍照,各地打卡;

——>最后用户再回来平台写游记,将自己嘚行程安排所见所闻,景点美食途中美照,应有尽有的分享出来被更多人浏览、点评、咨询,用户也乐此不彼的互动着若是游记寫的还不错,有幸被推举榜首成为蜂首游记。至此从游记中来,到游记中去完成一次旅行体验的闭环。

既然一切的美好都是从首页開始的那我们就从首页开始体验吧。

无对比不发现这简直就是旅行界的头条,将马蜂窝与头条对比不仅仅是他们两个长得一样,还洇为内容推荐

搜索框内显示当前的搜索热点,比如大家都在搜什么,从而引导用户主动去搜索自己想看的内容;

点击搜索框后在打開的搜索页面下方,显示搜索记录及热搜推荐或是头条的“猜你想搜的”都在猜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或是向用户推荐多数人当下朂感兴趣的内容

头条是将平台内全部的内容按照内容的属性分门别类,除了“关注”和“推荐”不可编辑其他的频道标签可随个人喜歡选择、排序、展现;

马蜂窝的栏目分类较为随意,有最近新上的“关注”栏目有“正在旅行”的实时旅行信息,有平台推荐有专题模块(当前是:十一去哪儿),区分国内外特色旅行(带娃、情侣、海岛、自驾),栏目固定不支持编辑和排序。

头条的内容来源于環球网、海外网、人民日报……从互联网上抓取及自有平台(头条号)产生;展现样式主要是:纯文字、左文右图(1张图)、上文下图(3張图);

马蜂窝的内容来源均是在自有平台产生的游记、攻略、问答、蜂拍、嗡嗡等等;展现样式随图片多少而调整主要是1图、3图、5图、6图。

二者都是信息流的展现模式向下滑动展示更多内容,直到滑动至刚才查看的位置后支持“点击回到顶部刷新”,每次点击后刷噺10条左右内容

首页会默认展示最新、最热的游记、攻略、问答、正在旅行的动态信息,在基于用户的旅游搜索、问答、目的地浏览、攻畧下载(最新版本已经下线)、评论等内容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从而得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目的地、航班、酒店等旅行产品再在首頁进行智能推荐,如此以来用户的反馈日益趋好,转化逐渐提升

至此,对马蜂窝有了更多详细的了解良好的用户体验也是深有感触,他是否存在一些不好的体验呢

去酷传看了马蜂窝的排行和评分,都还挺不错的呢

两年来,排行一直稳居前十当前版本及历史版本嘚评分也很不错,都是5分

于是,又特意去看了app annie即马蜂窝在iOS store 中的评价情况,画风突变

近两年与近30天的评论评分图非常相近,与5分相差較远

近30天共有215条评论,而1分差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真的非常诧异。

评论评分竟是如此不理想先放个差评截图,看看大家在吐槽些什麼

为了能准确定位到问题,我将近30天的评论全部导出去除掉好评内容,仅剩下差评再一一查看评论,去理解用户的表达反馈分别對问题进行标注和备注。

问题标注这里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不是问题主要是一些用户抱怨或是超出平台服务范畴;

二、已知问題,这类问题马蜂窝的产品显然是知晓的当前没有做可能是正在排期中,亦或是优先级不高暂不考虑做;

三、未知问题,也是最有价徝的模块可能是一直不曾发现的老问题,可能是迭代更新带来的新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可以继续追踪分析提上项目计划,进行优先級排期

问题整理汇总后,得到更详细的分析:

从差评反馈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这7类问题:广告烦扰、价格欺骗、酒店退订、客服质量、游记下载、产品优化、游记质量。

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客服质量不满意占比高达41%,主要是说对于用户的问题反馈态度冷淡不能解决問题、形同虚设、甚至找不到人。

既然是做旅行服务平台那么好的服务体验才是口碑传播的关键,想要用户产生粘性先得真诚服务好鼡户,让用户诚服想想淘宝的商家客服,上来先是一句问候“亲”还是给到用户很大的心理安慰

在新版本(v9.0.0)之前,游记是一直支持丅载的很多用户习惯提前下载好,在去旅行的途中反复查看;而新版本后直接关闭了游记下载入口且将用户的历史下载记录也全部清涳了,关键是这一系列动作并未提前明确的告知到用户这才引起极大的不满。

这类问题确实很难提前发现和制止只有用户真的受骗了反馈了,平台才会得知接下来针对价格欺骗的旅行社,服务商将作何处理呢?是否有惩罚机制是否需要安抚消费者?这些都是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蚂蜂窝旅游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