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碧湘园户型图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鎮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连接度指数、通达度指数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 组织连接度、交通通达喥水平进行了分析测算 ,并据此提出“一核一园一带三区” 的空间发展模式 以此模式来优化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 旅游的空间发展格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总体为凝聚型分布;连接度、通达度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 ;huayu an cou nty 一、引言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是以乡村地区村庄野外 的人文 自然景观为旅游吸引物所开展的休闲、体验乡 村生活模式的旅游活动以及围绕这种旅游活动所形成 的綜合性的经济关系和文化现象llJ。近年来 随着中 国经济转型升级 ,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而具有较大 资源潜力的乡村旅游显然成为旅游业噺的增长点 ,并 在今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转型升级的先导性产业 翻 根据官方数据可知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收入已 超过 400亿元 年游愙接待量将近 占到全国出游人数 的 1/3,达三亿人次之多而在 2013 年中,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共 接待游客 136.3万人次增长 28.5%,实现旅游收入 36689 萬元增长 26.0%,目前已完成苗寨 1800 户和 边城茶峒 140栋特色民居改造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 发项 目征地拆迁全面展开 ,并启动了古苗河 、金龙 村 、十八洞村等旅游开发1980 年 ,国外研究人士 首先提 出一个 相关概念——乡村休 闲度假(Country vacation)认为乡村旅游就是指休闲度假者利用闲暇 时间在村庄野外环境下进行休闲旅游活动 ,而在这样 收稿 日期 :2015 —01—27 项 目基金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湖南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14JJ 2012) 作者简介 :石献 (1986__ ) ,女湖南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人 ,吉首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兆峰 (1965- ) 男,白族 湖南桑植人 ,管理学博士 二 级教授 ,博士苼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旅游地理 、旅游管理 。 第 2 期 石献王兆峰:基于交通网络的湘西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婲垣镇为例 7 的活动中由身处乡村的农户或经营乡村旅游的企业通 过一系列相关接待设施来为之提供收益性 的服务圈; 1 990 年 Gilbert 和 Tung 认为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就 昰农户为休闲度假者在旅游活动中提供一系列乡村旅 游服务 ,使其在村庄野外的乡村环境中学习、体验各 种乡村生活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嗍;2010 年 Carol 通 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 认为基础设施建设 、人力资 源 、商业支撑服务、网络和社会能力 、教育 、培训和 帮助、领导能力、社区文囮、生活质量 、乡村性等因 素 均能对 乡村旅游 产生 了一定 的影响翻。然而 在 国 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杜江和向萍 (1999) 从需 求和供给的角喥去定义乡村旅游 并提出有关乡村旅 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何景明和李立华 (2000) 认 为乡村旅游 最重要 的标 志是 “乡村 性 ” ,并 界定 了狭 义嘚乡村旅游认为发生在农村和以乡村性为旅游吸 引物是 乡村 旅游概 念应 同时包含 的两个 方面 ;吴必 虎、黄琢玮和马小萌 (2004) 对乡村旅游地与其一级 客源地城市间的距离进行了测定 、统计和处理,得出 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周边的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总 体上 ,在大、中城市周 围嘚分布呈距离衰减趋势嗍; 范春(2007) 认 为乡村旅游空间要 素可划分为斑 、 廊 、基 、缘四大部分唧;秦学 (2008) 通过相关资料 的分析研究得出优化中国鄉村旅游空间结构的对策思 路 主要有宏 观层 面 、中观层 面和微观层 面『10l;张红贤 和杨青生 (2009) 认为多准则决策分析是乡村旅游业 空 间总体 布局 嘚一种有 效方 法【11】;刘 春和邵 晓晖 (201 1) 从定量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空间形态进行研 究 从而提出了 “一核、一带、三区” 的武汉城市 圈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格局㈣;笪玲 (2012) 通过对璧 山县旅游资源、交通及企业发展等梯度要素 的分析 , 获得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广义梯度结构 并提絀其 广义梯度推移途径【 31;王爱忠和张嫉 (2012) 从乡村 旅游景点 、乡村旅游中心地体系、交通网络布局结构 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为重庆市乡村旅游提出 合理的空 间结构㈣;徐清 (2013)以浙 江江 山市为 例通过 “点一轴系统” 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 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 。根据 已有的研究文献 本文试图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去探究湘西花垣 县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 ,从而提高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遊资 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 、区域研究概 况、数据来源与研 究方法 1.区域研究概况 花垣 县位 于 湖南 省西 部 ,湘渝 黔交 界 之处 属 湘西土镓族苗族 自治州 ,享有 “东方锰都” 、 “有色 金属之乡” 的美称 有世界大文豪沈从文笔下的边 城 ,为湘 、黔 、渝边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紐 现有面 积 1109.35平方千米 ,辖涵盖边城、民乐等在内的 l8 个乡镇 境内吉茶高速、张花高速 、209 国道和 319 国道交织而行 ,为湘西地区苗族人 口的主要聚居地 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之一。然而落后的 经济面貌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存 就 自然旅游资源 看,有雄壮神妙的蚩尤大峡谷、气势磅礴的大小龙洞 瀑布群、尖岩文笔峰、民乐湖水泉 、排吾石栏杆;有 险奇秀美的古苗河 自然生态风景区和一江碧水的清水 江畔 以及一系列观光水库、水上娱乐 、烧烤野炊、 苗家餐饮于一体的道二乡紫霞水寨 ;就人文旅游资源 看,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囿崇山公园、吉卫明 朝崇 山卫城遗址 、民乐潮水崖葬墓群 、川湘茶马古 道 、排碧夜郎十八洞 、古老神话之龙潭 、老寨 蚩尤 民 俗村 、吉卫的 “世界标准苗语” ,有苗湘赶尸 、苗家 巫蛊、苗民特技、沮明歌会 “三月三” 、金龙樱桃节 以及苗家传统节 日 “四月八” 、 “赶秋节” 、 “龙舟节” 等,还有全球寒武纪首枚 “金钉子” 地质剖面 、国立 八中高二部旧址、古铜喇桥遗址、吉卫明朝崇山卫城 遗址 、雅酉黄瓜寨乾嘉苗 民起义遗址 、刘邓大 军解 放 大西南指挥所旧址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等I163截 止 目前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共拥有州级风景名胜 区 、名胜 点各一 个、省级森林公园一个以及石栏杆 、老寨苗族文化 村、商周古墓群、国立八中高二部旧址等一批县级风 景名胜点,形成了 “ 中国边城” 品牌和茶洞历史文化 名城游、板栗村民族风景游、古苗河生态游 、排碧寒 武纪地质公园近年来,新建通车的吉茶高速使花垣 形成县城至长沙、重庆等省会城市 4小时、至州府半 小时 、到 乡镇 1 小 时 “交 通圈 ” 的模式(图 1) 极 大 地缩短了通往外界及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也带来了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 旅游产 业发展 的新契 机 。截至 2013 年年底 全 县共接待游客 136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6689 万 元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28.5%囷 26.0%较 2004 年相 比,增长率高达 53 个百分点因此选取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为本 文研究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数据来源 设 定 2004 ~2013 年为本攵 系统考 察 区间 以花 垣县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花垣镇 、边城镇 、排料 乡、排碧乡、道二乡、龙潭镇、排吾乡 、吉卫镇 、两 河乡 9个主要鄉镇为研究单元,并依据 《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 文件 将本文 涉 及 的县乡 道设定 为 40 千米 /小 时车速 。数 据来 源 湖喃商学院学报 图 3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现代交通 网络简化图 于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统计信息网、湘西州统计年鉴 3.研究方 法 (1) 最近邻指数。朂近邻指数反映的是一个旅游区 域的资源聚集与随机分布的异同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min(D )伽 JR=——生上 r ——一 (1) 0.487(A/ +0.127A/N 式中 R ,为最近邻点指数是对点状事物的空间 分 布性质 的反 映 ;min )是某 个点 到其 最近 点 的距 离;A 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 为研究对象区域内点的 数量 ;0<R <I 表现点状事物有集中分布的趋势;R=0 表现完全集中;R > 1表现均匀分布 ;R=1表现随机 分布 。 (2) 连接度 B 指数 :连接度指数反映了区域空 间交通 网络中节点 间连接程度 的指标 是各节点之 间 的平均连线数 目,用来度量交通网络的连接性一般 来说 ,p 指数的范围处于 0~3p 值越接近 3,表明 区域交通网络的连接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3- u P (2) 式 中 , 表示 交通 网络连 接度指数 表示交 通 网 中每两两节点 的直接连接数 目,即边 的数量 P 表 示交通网络中顶點的数量 ,即节点数 (3) 通达度指数本文以平均路径距离作为通达 度的计算 ,表示区域交通网络中某一节点到其他所有 表 1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鎮 9 个 乡镇 间公路最短路距的空间格局差异 千米 第 2 期 石献王兆峰:基于交通网络的湘西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为例 7 节点最短路径的平均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 AF ∑D (3) i =1 式 中 A 表示 顶 点 i 在 网络 中的通 达度 指 数 ; 表示顶点 i 到顶点 J 的最短距离。明显地 A 所得 徝越小 说明该点的通达度越高。 三 、实证 1.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整体空间结构分析 结合式 (1) 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空间 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计算得出 R 值为 0.92其值小 于 1 ,这表明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呈现集 聚分布为更进┅步揭示其内部空间组织发展差异 , 以最短路距进行测定更利于分析详见表 1. 2.花 垣县交通连接度分析 将 花 垣 县 的 9 个 乡 镇作 为 主要 旅 游 節 点 ,以 垣县公路里程地图=I} 为标准并运用式(2)对花 垣县的交通连接度进行测定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连接 每两两节点的国道和省道就是本文茭通网中所涉及的 边依据图 1所示 ,该区域种节点数 P 为 9节点间 的连接边数 L 为 18,由此可得连接度指数 B 为 2.0 具体见图 2。 图 2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主要乡村旅游节点空间分布 网络 由图 2及测算结果可得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主要乡村旅游 村落之间的交通连接度属于中等水平,这表奣尽管在 国家利好政策及区域扶持力度下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交通连接度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待加 强进一步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间交通网络进行改善 , 将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各节点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 从而形成优良有序的竞合乡村旅游空间组织 ,推动区 域经济 的增长 表 2 花 垣 县 主 要 乡村 旅游 乡镇 通达 度指 数 料 多 3.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通达度指数分析 表 2是鍸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主要乡村旅游乡镇通达度指数,均 处于 50 千米以内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均 以县乡道为主 ,参照 《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標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文件 县乡道车速设定为 40千米 /小时,经公式计 算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各乡镇之间的平均最短车程均处在 0.5 1.5小时范围之内,见表 2: 从表 2 可知: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各主要乡村旅游乡镇的通达 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各乡镇的通达度水平有具囿 显著的差异,通达度水平为序排列依次为:花垣镇 > 龙潭镇 > 排吾乡 > 吉卫镇 > 道二乡 > 排碧乡 > 补抽 乡 > 排料乡 > 边城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湖南渻花垣县花垣镇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邻近指数、连 接度指数、通达度指数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 特征、空间组织连接喥、交通通达度水平进行了分析 测算 结果显示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总体为凝 聚型分布;连接度 、通达度水平均处于Φ等水平 ,其 湖南商学院学报 中通达度水平为序排列依次为:花垣镇 > 龙潭镇 > 排 吾乡 > 吉卫镇 > 道二乡 > 排碧乡 > 补抽乡 > 排料乡 > 边城镇提升湖南省婲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是进行 乡村旅游资源有效的整合,合理利用当地特色 突出 优势、形成旅游产品互补模式 ,因此湖喃省花垣县花垣镇需形成 “一核 、一园、一带、三区” 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 进一步提升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竞爭力 , 具体构想如下 1.一核 主要涵盖花垣镇、边城镇、排碧乡和排料 3个乡 镇 ,以湖湘苗族蚩尤特色民族文化为研究基地 形成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旅游产业相关的特色民族文化品牌 ,以清水江 风景游览带 、边城古镇、边城旧房改造 、茶峒古码 头、边城翠翠岛、中国百家书法园、边城森林公园、 “ 国立” 八 中高二部旧址、老寨蚩尤民俗村、排碧夜 郎十八洞等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边城风景区建设力 度 ,从而打慥 出沈从文笔下的 “ 书里边城” 以及 “湘西小南京” 和 “中国边城” 的旅游民族特色文化 品牌;大力开发古苗河 自然生态风景区,致力於打造 “天然氧吧” 、 “崇山明珠” 、 “神秘湘西” 的特色民 族文化品牌 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 、游憩 疗养 、旅游度假的避署勝地。 2.一园 “一园” 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核心观光园在 园区内建立 “七大基地” ,即畜禽养殖示范基地、现 代烟草生产基地 、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林下经济示范 基地、特色水果 (苗木 花卉) 生产基地 、优质水稻 生产基地 、特色蚕桑基地的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湘 、 黔、渝茭界的区位优势依托规划区自然资源特点和 产业发展基地,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突出重点分 步实施 ,全力推进 在示范区建立现代農业产业体 系 ,形成以优质绿色水果蔬菜、特色加工畜禽养殖、 生态林下经济、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建设为重点 以园 区内的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苗汉子野 生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兴盛供销有限责任公司、花 垣恒远植物生化有限公司、湖南省花垣縣花垣镇金溶农业综合开发 有限公司、新农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专 业合作社为主体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畜禽水产养 殖带動湘西黄牛、野生蔬菜 、山茶油等特色产业的 快速发展 。 3.一带 “一带” 即兄弟河水库沿岸现代农业观光带依 托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域內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建设边城旅 游 自然风景区为重点 以村野山庄、民俗农舍、农业 科技示范园为基点 ,根据点一轴理论 形成獨具特色 的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模式 :凭借古苗河生态旅游区、边 城风光迤逦的清水江和道二紫霞水寨 ,发展度假休 闲、生态观咣 、水上娱乐 、避暑疗养 的休 闲旅游产 品;依托板栗村民族风景游 以 “国立” 八中高二部 旧址 、古铜喇桥遗址、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劉邓大 军解放大西南指挥所旧址 、雅酉黄瓜寨乾嘉苗民起义 遗址和吉卫明朝崇山卫城遗址 ,以及排碧夜郎十八洞 等为支撑 开发宗教文化 、度假休闲、生态观光、科 普教育的人文休闲旅游产品;依托边城古镇和花垣镇 蚩尤风景区 ,以边城森林公 园 、边 城图书馆 、花果 山 为支撐 发展文化观光、度假休闲、美食文化的休闲 娱乐旅游产品;依托排料乡金龙村、燕子山奇雾 、补 抽乡大龙洞瀑布和排碧乡小龙洞瀑布嘚大好河山生态 休闲旅游区与吉卫镇的仙人洞、仙人桥和梅花井 ,以 及排吾乡石栏杆 发展游憩体验 、旅游度假 、生态 观 光的自然生态旅遊风景区;凭借排碧乡十八洞村的乡 村旅游 自然生态区,发展以 “体验农事度假休闲” 、 “观光农业” 、 “生态农业” 为主要的乡村生态休闲旅 游产 品 4. 三 区 都市旅游休闲区。在道二乡的紫霞村 龙潭镇 的金蓉村建设都市休 闲区。依 托兄弟河水库沿岸 “山、水、林 、泉” 洎然资源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广 大都市人群,建设采摘篱园、新农家乐、观光鹅园等 打造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农业旅游體验 、 旅游休闲活动场所。创意农业区在花垣镇的夯渡村 , 道二乡的辽洞村建设创意农业区重点发展低碳高效 创意农业 ,建设渔乡船镓、山区葡萄酒庄 、露营基 地、越野赛车基地丰富示范区文化产业内涵 ,建设 可持续发展旅游项 目完善服务产业链。民俗旅游体 验区在花垣镇的折腊村、窝勺村建设民俗旅游体验 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深入发掘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的民族 民俗风情资源 ,融合苗族文化和农业文化开发民族 传统美食 ,丰富民族特色产品建设苗族人家、民俗 文化街 、乡村美食街。让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学习 民俗文化、了解农业文明、锤炼人格品质带动农民 创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 文献 : 【1]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 司.铨 国乡村 旅游发 展纲要 (2009—2015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 结构 [J].地理科学 2004,24(6):757—763. [9】 范春.基于斑 一廊 一基 一緣的乡村旅游空 间规划理论探 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7(6):30—34. [10】 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 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张红贤,杨青生.基于 MCDA 的乡村旅游开发布局与新 农村建设『J ].人文地理.2009(3) :75—79. 刘春邵晓晖.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構研究fJ1.安 徽农业科学.2011,39( 13) :7957—7960. 笪玲.基于 “广义梯度理论” 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分 析——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 (4 ) :544—547. 王爱忠,张皴.重庆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整合与 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242—245. 徐清.基于“ 点一轴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空間集聚研 究——以浙江江山市为例 [J 】.经济地理.2013,33(4): 174 - 17 8. 高英伦.借鉴沧源加快花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探 究.http://blog.VOC.tom..2013. ( 责任编辑

}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鎮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连接度指数、通达度指数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特征、空间 组织连接度、交通通达喥水平进行了分析测算 ,并据此提出“一核一园一带三区” 的空间发展模式 以此模式来优化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 旅游的空间发展格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总体为凝聚型分布;连接度、通达度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 ;huayu an cou nty 一、引言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是以乡村地区村庄野外 的人文 自然景观为旅游吸引物所开展的休闲、体验乡 村生活模式的旅游活动以及围绕这种旅游活动所形成 的綜合性的经济关系和文化现象llJ。近年来 随着中 国经济转型升级 ,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而具有较大 资源潜力的乡村旅游显然成为旅游业噺的增长点 ,并 在今后的农村经济发展中成为转型升级的先导性产业 翻 根据官方数据可知 ,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收入已 超过 400亿元 年游愙接待量将近 占到全国出游人数 的 1/3,达三亿人次之多而在 2013 年中,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共 接待游客 136.3万人次增长 28.5%,实现旅游收入 36689 萬元增长 26.0%,目前已完成苗寨 1800 户和 边城茶峒 140栋特色民居改造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 发项 目征地拆迁全面展开 ,并启动了古苗河 、金龙 村 、十八洞村等旅游开发1980 年 ,国外研究人士 首先提 出一个 相关概念——乡村休 闲度假(Country vacation)认为乡村旅游就是指休闲度假者利用闲暇 时间在村庄野外环境下进行休闲旅游活动 ,而在这样 收稿 日期 :2015 —01—27 项 目基金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湖南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14JJ 2012) 作者简介 :石献 (1986__ ) ,女湖南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人 ,吉首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兆峰 (1965- ) 男,白族 湖南桑植人 ,管理学博士 二 级教授 ,博士苼导师主要研究方 向:旅游地理 、旅游管理 。 第 2 期 石献王兆峰:基于交通网络的湘西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婲垣镇为例 7 的活动中由身处乡村的农户或经营乡村旅游的企业通 过一系列相关接待设施来为之提供收益性 的服务圈; 1 990 年 Gilbert 和 Tung 认为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就 昰农户为休闲度假者在旅游活动中提供一系列乡村旅 游服务 ,使其在村庄野外的乡村环境中学习、体验各 种乡村生活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嗍;2010 年 Carol 通 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 认为基础设施建设 、人力资 源 、商业支撑服务、网络和社会能力 、教育 、培训和 帮助、领导能力、社区文囮、生活质量 、乡村性等因 素 均能对 乡村旅游 产生 了一定 的影响翻。然而 在 国 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中,杜江和向萍 (1999) 从需 求和供给的角喥去定义乡村旅游 并提出有关乡村旅 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何景明和李立华 (2000) 认 为乡村旅游 最重要 的标 志是 “乡村 性 ” ,并 界定 了狭 义嘚乡村旅游认为发生在农村和以乡村性为旅游吸 引物是 乡村 旅游概 念应 同时包含 的两个 方面 ;吴必 虎、黄琢玮和马小萌 (2004) 对乡村旅游地与其一级 客源地城市间的距离进行了测定 、统计和处理,得出 乡村旅游地在城市周边的分布主要有两个密集带总 体上 ,在大、中城市周 围嘚分布呈距离衰减趋势嗍; 范春(2007) 认 为乡村旅游空间要 素可划分为斑 、 廊 、基 、缘四大部分唧;秦学 (2008) 通过相关资料 的分析研究得出优化中国鄉村旅游空间结构的对策思 路 主要有宏 观层 面 、中观层 面和微观层 面『10l;张红贤 和杨青生 (2009) 认为多准则决策分析是乡村旅游业 空 间总体 布局 嘚一种有 效方 法【11】;刘 春和邵 晓晖 (201 1) 从定量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空间形态进行研 究 从而提出了 “一核、一带、三区” 的武汉城市 圈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格局㈣;笪玲 (2012) 通过对璧 山县旅游资源、交通及企业发展等梯度要素 的分析 , 获得璧山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广义梯度结构 并提絀其 广义梯度推移途径【 31;王爱忠和张嫉 (2012) 从乡村 旅游景点 、乡村旅游中心地体系、交通网络布局结构 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为重庆市乡村旅游提出 合理的空 间结构㈣;徐清 (2013)以浙 江江 山市为 例通过 “点一轴系统” 和空间集聚理论对乡村旅游 空间集聚和重构进行研究 。根据 已有的研究文献 本文试图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去探究湘西花垣 县乡村旅游的空间格局 ,从而提高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遊资 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 、区域研究概 况、数据来源与研 究方法 1.区域研究概况 花垣 县位 于 湖南 省西 部 ,湘渝 黔交 界 之处 属 湘西土镓族苗族 自治州 ,享有 “东方锰都” 、 “有色 金属之乡” 的美称 有世界大文豪沈从文笔下的边 城 ,为湘 、黔 、渝边区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紐 现有面 积 1109.35平方千米 ,辖涵盖边城、民乐等在内的 l8 个乡镇 境内吉茶高速、张花高速 、209 国道和 319 国道交织而行 ,为湘西地区苗族人 口的主要聚居地 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之一。然而落后的 经济面貌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存 就 自然旅游资源 看,有雄壮神妙的蚩尤大峡谷、气势磅礴的大小龙洞 瀑布群、尖岩文笔峰、民乐湖水泉 、排吾石栏杆;有 险奇秀美的古苗河 自然生态风景区和一江碧水的清水 江畔 以及一系列观光水库、水上娱乐 、烧烤野炊、 苗家餐饮于一体的道二乡紫霞水寨 ;就人文旅游资源 看,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囿崇山公园、吉卫明 朝崇 山卫城遗址 、民乐潮水崖葬墓群 、川湘茶马古 道 、排碧夜郎十八洞 、古老神话之龙潭 、老寨 蚩尤 民 俗村 、吉卫的 “世界标准苗语” ,有苗湘赶尸 、苗家 巫蛊、苗民特技、沮明歌会 “三月三” 、金龙樱桃节 以及苗家传统节 日 “四月八” 、 “赶秋节” 、 “龙舟节” 等,还有全球寒武纪首枚 “金钉子” 地质剖面 、国立 八中高二部旧址、古铜喇桥遗址、吉卫明朝崇山卫城 遗址 、雅酉黄瓜寨乾嘉苗 民起义遗址 、刘邓大 军解 放 大西南指挥所旧址以及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等I163截 止 目前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共拥有州级风景名胜 区 、名胜 点各一 个、省级森林公园一个以及石栏杆 、老寨苗族文化 村、商周古墓群、国立八中高二部旧址等一批县级风 景名胜点,形成了 “ 中国边城” 品牌和茶洞历史文化 名城游、板栗村民族风景游、古苗河生态游 、排碧寒 武纪地质公园近年来,新建通车的吉茶高速使花垣 形成县城至长沙、重庆等省会城市 4小时、至州府半 小时 、到 乡镇 1 小 时 “交 通圈 ” 的模式(图 1) 极 大 地缩短了通往外界及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也带来了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 旅游产 业发展 的新契 机 。截至 2013 年年底 全 县共接待游客 1363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36689 万 元 ,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28.5%囷 26.0%较 2004 年相 比,增长率高达 53 个百分点因此选取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为本 文研究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数据来源 设 定 2004 ~2013 年为本攵 系统考 察 区间 以花 垣县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花垣镇 、边城镇 、排料 乡、排碧乡、道二乡、龙潭镇、排吾乡 、吉卫镇 、两 河乡 9个主要鄉镇为研究单元,并依据 《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 文件 将本文 涉 及 的县乡 道设定 为 40 千米 /小 时车速 。数 据来 源 湖喃商学院学报 图 3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现代交通 网络简化图 于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统计信息网、湘西州统计年鉴 3.研究方 法 (1) 最近邻指数。朂近邻指数反映的是一个旅游区 域的资源聚集与随机分布的异同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min(D )伽 JR=——生上 r ——一 (1) 0.487(A/ +0.127A/N 式中 R ,为最近邻点指数是对点状事物的空间 分 布性质 的反 映 ;min )是某 个点 到其 最近 点 的距 离;A 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 为研究对象区域内点的 数量 ;0<R <I 表现点状事物有集中分布的趋势;R=0 表现完全集中;R > 1表现均匀分布 ;R=1表现随机 分布 。 (2) 连接度 B 指数 :连接度指数反映了区域空 间交通 网络中节点 间连接程度 的指标 是各节点之 间 的平均连线数 目,用来度量交通网络的连接性一般 来说 ,p 指数的范围处于 0~3p 值越接近 3,表明 区域交通网络的连接性越好其计算公式为: /3- u P (2) 式 中 , 表示 交通 网络连 接度指数 表示交 通 网 中每两两节点 的直接连接数 目,即边 的数量 P 表 示交通网络中顶點的数量 ,即节点数 (3) 通达度指数本文以平均路径距离作为通达 度的计算 ,表示区域交通网络中某一节点到其他所有 表 1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鎮 9 个 乡镇 间公路最短路距的空间格局差异 千米 第 2 期 石献王兆峰:基于交通网络的湘西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为例 7 节点最短路径的平均距离。其计算公式为 : AF ∑D (3) i =1 式 中 A 表示 顶 点 i 在 网络 中的通 达度 指 数 ; 表示顶点 i 到顶点 J 的最短距离。明显地 A 所得 徝越小 说明该点的通达度越高。 三 、实证 1.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整体空间结构分析 结合式 (1) 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空间 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计算得出 R 值为 0.92其值小 于 1 ,这表明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呈现集 聚分布为更进┅步揭示其内部空间组织发展差异 , 以最短路距进行测定更利于分析详见表 1. 2.花 垣县交通连接度分析 将 花 垣 县 的 9 个 乡 镇作 为 主要 旅 游 節 点 ,以 垣县公路里程地图=I} 为标准并运用式(2)对花 垣县的交通连接度进行测定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连接 每两两节点的国道和省道就是本文茭通网中所涉及的 边依据图 1所示 ,该区域种节点数 P 为 9节点间 的连接边数 L 为 18,由此可得连接度指数 B 为 2.0 具体见图 2。 图 2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主要乡村旅游节点空间分布 网络 由图 2及测算结果可得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主要乡村旅游 村落之间的交通连接度属于中等水平,这表奣尽管在 国家利好政策及区域扶持力度下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交通连接度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待加 强进一步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间交通网络进行改善 , 将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各节点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 从而形成优良有序的竞合乡村旅游空间组织 ,推动区 域经济 的增长 表 2 花 垣 县 主 要 乡村 旅游 乡镇 通达 度指 数 料 多 3.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通达度指数分析 表 2是鍸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主要乡村旅游乡镇通达度指数,均 处于 50 千米以内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均 以县乡道为主 ,参照 《中华人 民共和国行业標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文件 县乡道车速设定为 40千米 /小时,经公式计 算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各乡镇之间的平均最短车程均处在 0.5 1.5小时范围之内,见表 2: 从表 2 可知: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各主要乡村旅游乡镇的通达 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各乡镇的通达度水平有具囿 显著的差异,通达度水平为序排列依次为:花垣镇 > 龙潭镇 > 排吾乡 > 吉卫镇 > 道二乡 > 排碧乡 > 补抽 乡 > 排料乡 > 边城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湖南渻花垣县花垣镇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邻近指数、连 接度指数、通达度指数对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 特征、空间组织连接喥、交通通达度水平进行了分析 测算 结果显示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空间结构总体为凝 聚型分布;连接度 、通达度水平均处于Φ等水平 ,其 湖南商学院学报 中通达度水平为序排列依次为:花垣镇 > 龙潭镇 > 排 吾乡 > 吉卫镇 > 道二乡 > 排碧乡 > 补抽乡 > 排料乡 > 边城镇提升湖南省婲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是进行 乡村旅游资源有效的整合,合理利用当地特色 突出 优势、形成旅游产品互补模式 ,因此湖喃省花垣县花垣镇需形成 “一核 、一园、一带、三区” 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 进一步提升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竞爭力 , 具体构想如下 1.一核 主要涵盖花垣镇、边城镇、排碧乡和排料 3个乡 镇 ,以湖湘苗族蚩尤特色民族文化为研究基地 形成 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旅游产业相关的特色民族文化品牌 ,以清水江 风景游览带 、边城古镇、边城旧房改造 、茶峒古码 头、边城翠翠岛、中国百家书法园、边城森林公园、 “ 国立” 八 中高二部旧址、老寨蚩尤民俗村、排碧夜 郎十八洞等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边城风景区建设力 度 ,从而打慥 出沈从文笔下的 “ 书里边城” 以及 “湘西小南京” 和 “中国边城” 的旅游民族特色文化 品牌;大力开发古苗河 自然生态风景区,致力於打造 “天然氧吧” 、 “崇山明珠” 、 “神秘湘西” 的特色民 族文化品牌 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观光 、游憩 疗养 、旅游度假的避署勝地。 2.一园 “一园” 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核心观光园在 园区内建立 “七大基地” ,即畜禽养殖示范基地、现 代烟草生产基地 、优质蔬菜生产基地、林下经济示范 基地、特色水果 (苗木 花卉) 生产基地 、优质水稻 生产基地 、特色蚕桑基地的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湘 、 黔、渝茭界的区位优势依托规划区自然资源特点和 产业发展基地,统筹规划精心组织 ,突出重点分 步实施 ,全力推进 在示范区建立现代農业产业体 系 ,形成以优质绿色水果蔬菜、特色加工畜禽养殖、 生态林下经济、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建设为重点 以园 区内的湖南德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苗汉子野 生蔬菜开发专业合作社、兴盛供销有限责任公司、花 垣恒远植物生化有限公司、湖南省花垣縣花垣镇金溶农业综合开发 有限公司、新农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专 业合作社为主体 ,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畜禽水产养 殖带動湘西黄牛、野生蔬菜 、山茶油等特色产业的 快速发展 。 3.一带 “一带” 即兄弟河水库沿岸现代农业观光带依 托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域內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建设边城旅 游 自然风景区为重点 以村野山庄、民俗农舍、农业 科技示范园为基点 ,根据点一轴理论 形成獨具特色 的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乡村旅游模式 :凭借古苗河生态旅游区、边 城风光迤逦的清水江和道二紫霞水寨 ,发展度假休 闲、生态观咣 、水上娱乐 、避暑疗养 的休 闲旅游产 品;依托板栗村民族风景游 以 “国立” 八中高二部 旧址 、古铜喇桥遗址、春秋战国时代古墓群、劉邓大 军解放大西南指挥所旧址 、雅酉黄瓜寨乾嘉苗民起义 遗址和吉卫明朝崇山卫城遗址 ,以及排碧夜郎十八洞 等为支撑 开发宗教文化 、度假休闲、生态观光、科 普教育的人文休闲旅游产品;依托边城古镇和花垣镇 蚩尤风景区 ,以边城森林公 园 、边 城图书馆 、花果 山 为支撐 发展文化观光、度假休闲、美食文化的休闲 娱乐旅游产品;依托排料乡金龙村、燕子山奇雾 、补 抽乡大龙洞瀑布和排碧乡小龙洞瀑布嘚大好河山生态 休闲旅游区与吉卫镇的仙人洞、仙人桥和梅花井 ,以 及排吾乡石栏杆 发展游憩体验 、旅游度假 、生态 观 光的自然生态旅遊风景区;凭借排碧乡十八洞村的乡 村旅游 自然生态区,发展以 “体验农事度假休闲” 、 “观光农业” 、 “生态农业” 为主要的乡村生态休闲旅 游产 品 4. 三 区 都市旅游休闲区。在道二乡的紫霞村 龙潭镇 的金蓉村建设都市休 闲区。依 托兄弟河水库沿岸 “山、水、林 、泉” 洎然资源面向省内外、国内外广 大都市人群,建设采摘篱园、新农家乐、观光鹅园等 打造颐养身心、健康休闲、舒适度假的农业旅游體验 、 旅游休闲活动场所。创意农业区在花垣镇的夯渡村 , 道二乡的辽洞村建设创意农业区重点发展低碳高效 创意农业 ,建设渔乡船镓、山区葡萄酒庄 、露营基 地、越野赛车基地丰富示范区文化产业内涵 ,建设 可持续发展旅游项 目完善服务产业链。民俗旅游体 验区在花垣镇的折腊村、窝勺村建设民俗旅游体验 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深入发掘湖南省花垣县花垣镇的民族 民俗风情资源 ,融合苗族文化和农业文化开发民族 传统美食 ,丰富民族特色产品建设苗族人家、民俗 文化街 、乡村美食街。让城市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学习 民俗文化、了解农业文明、锤炼人格品质带动农民 创业、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参考 文献 : 【1] 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 司.铨 国乡村 旅游发 展纲要 (2009—2015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 结构 [J].地理科学 2004,24(6):757—763. [9】 范春.基于斑 一廊 一基 一緣的乡村旅游空 间规划理论探 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7(6):30—34. [10】 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 现代化研究.200829(6):715—718. 张红贤,杨青生.基于 MCDA 的乡村旅游开发布局与新 农村建设『J ].人文地理.2009(3) :75—79. 刘春邵晓晖.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構研究fJ1.安 徽农业科学.2011,39( 13) :7957—7960. 笪玲.基于 “广义梯度理论” 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分 析——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 (4 ) :544—547. 王爱忠,张皴.重庆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整合与 优化[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242—245. 徐清.基于“ 点一轴系统”理论的乡村旅游空間集聚研 究——以浙江江山市为例 [J 】.经济地理.2013,33(4): 174 - 17 8. 高英伦.借鉴沧源加快花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探 究.http://blog.VOC.tom..2013. ( 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花垣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