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100美元)提高是代表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

原标题:人民币汇率分析手册

对夶多数人而言人民币汇率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熟悉在于每个人都多少知道一些,对它的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势说出个一二比洳美国加息,美元升值人民币会贬值;中国经济强势,汇率也会比较强势等

陌生在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央荇采取的干预政策到底会怎么影响外汇市场,我们经常讨论的进出口、贸易摩擦和汇率之间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这篇文章,我们將从微观的人民币汇率市场说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宏观基本面,将两者做一个尝试性的链接并对未来人民币的走势做简单的判断。

人民幣外汇市场有两个一个是大陆境内的在岸市场,一个是位于香港、新加坡、台湾、伦敦等地的离岸市场

由于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存款与ㄖ均交易量均高于其他地区与国家,因此一般我们说离岸市场时都指香港市场。

香港离岸市场在2010年以前因为缺乏足够的离岸人民币存款,供给不足因此主要以无本金远期交割交易(NDF)为主,即远期合约到期后直接做轧差,进行现金交割不涉及真实的人民币与外币嘚交换。

2010年以后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推行与企业个人境外人民币账户的开通,离岸人民币资金来源逐渐丰富可交割本金的远期交易、即期交易等交易形式开始出现,并形成即期汇率、远期汇率等价格

与我们接下来马上要说到的在岸市场不同,由于不存在中间价和波動区间限制、不过多受央行管控离岸市场的汇率对消息与经济基本面等影响汇率走势的因素反应更为灵敏,幅度也更大

同时,由于跨境资本流动仍受限制两个市场在资本账户方面存在割裂,因此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值

但这种差值又不可能过度扩夶,因为如果裂口过大有着明显的套利空间,企业会利用不存在障碍的跨境贸易结算来套利从而驱动裂口缩窄。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

如果央行在离岸市场上进行干预操作,比如前段时间宣布与香港金管局合签署央票合作協议央行可在离岸市场上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便可能会在量价上对离岸空头构成制约与震慑从而间接影响在岸汇率。

在岸市场它仳离岸市场更为复杂,可进一步细分为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

零售市场的结构比较简单,只有银行、居民、个人彡类参与者但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国际收支及更大体量的批发市场联系非常紧密

举个例子。假如说某一个生产袜子的企业向美国出ロ了100双袜子,得到了3000美元的外汇收入那它之后需要找银行,把美元换成人民币

因为它对内支付上游原材料款项、发放工人工资、缴税等一切活动都要用人民币来结算。(站在银行的角度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结汇)

相反,如果这是一个进口企业那它可能需要去银行用囚民币购买美元来支付购买进口袜子的价款。(站在银行角度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售汇)

类似的,我们还可以举出个人出国旅游留学、企业赱出国门投资要向银行购买外币外商进入中国直接投资要用人民币等例子。

这些例子都是居民、企业与外部形成的国际收支活动都会涉及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涉及结售汇

由于汇率会大幅波动,对银行经营构成风险隐患因此一般来说,当银行在零售市场进行结售汇活动时也会在批发市场上做同样方向的操作平盘来规避汇率风险。

比如还是出口袜子的企业银行拿到3000美元后,可能会选择在批发市场仩卖出以保证自身头寸敞口风险为零,从而也就使外汇市场上的美元供给增多人民币汇率强势。

为了后面方便叙述我们把这种从零售市场传导至批发市场上的外汇买卖盘称为代客盘。

这种代客盘的存在事实上证明了微观的外汇市场是如何与宏观相联系的,由对外贸噫和资本流动组成的国际收支又是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

特别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即在零售市场上所有的结售汇需求都是有真实基础,企业个人都会倾囊而出不会有所保留,也不会主动选择结售汇时机

在2012年以前的强制结售汇时期,这种理想化状态鈳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因为一方面当时居民、个人除非得到国家允许,否则必须要强制性结汇不能自由选择时间与结汇规模;另┅方面央行长期作为批发市场上最大的买方,汇率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常是单向的升值,择时的意义不大

但是,在2012年后央行宣布强制結售汇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企业和个人开始可以自由持有外汇同时央行开始不断改革汇率制度,加大汇率双向波动范围并逐渐退出汇率市场的常态干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特征开始明显

居民和企业为代表的零售端也开始逐渐有投资投机需求,结售汇择时的选择才具有了意义这时,国际收支通过零售市场对汇率的影响力度与时机开始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也更为复杂。

至于批发市场其主要参與方包括我们前面说的与零售市场相关的代客盘、以银行为代表的自营盘、部分能够直连外汇交易市场的企业、以及具有政策属性加身的央行。

这几类市场参与者(除央行外)通常而言有套保、投资、投机三种需求,属于市场上最能感知市场情绪、也最为专业的投资群体对人民币汇率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第一部分的介绍来看影响外汇市场供需并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有国际收支、投资者情绪與预期、央行政策三个因素。

国际收支比较容易理解它直接决定了零售市场和批发市场上代客盘的规模;

而投资者情绪和对未来汇率的預期,在上文中体现的相对隐蔽具体来说,它会影响企业、金融机构自营等投机投资盘的头寸方向与结售汇时机

比如,如果企业预期未来人民币会大幅贬值那么它可能就会推迟结汇,等待更好的汇率价格投资投机盘则会利用各种交易品种做空人民币。

至于央行政策它要么是直接影响供需,比如在即期市场上动用外汇储备买入人民币,抛出美元以降低贬值压力;

要么是通过一些机制、制度上的设計或窗口指导来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比如逆周期因子的提出。

接下来对这三类因素,我们分别来做进一步的阐述主要解决两個问题:1)有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表征这些因素的强弱;2)为什么可以用这些指标。

(一)怎么看市场的情绪预期

市场情绪和预期有两个比較典型的指标可以作为参考:1)表明实际资本流动与企业持币意愿选择的结售汇数据;2)1年期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背后隐含的贬值预期

这个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每个月都会定期披露,里面包括结售汇总额、自身结售汇、代客结售汇、远期结售汇等多项

其中有价值、能够确切反应企业、个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情况的只有两个:1)远期结售汇当月签约规模;2)即期结售汇当月发生额。

远期结售汇当月签約规模反映预期的逻辑:如果企业、个人认为未来人民币会大幅贬值那么它们就会在当月和银行签订远期售汇合约,以锁定未来更低的購汇价格

比如说,进口袜子的企业假设在3个月后需要向美国袜子公司支付3000美元,现在汇率是6.2企业预期未来会变成6.5,那么它会选择现茬和银行签一份3月期的远期售汇合约约定3个月后企业可以按6.2的汇率来购买美元来支付价款。

如果预期兑现那么企业就可以节省财务成夲(6.5-6.2)*元人民币。

反之如果企业、个人认为人民币会大幅升值那它们就会选择在当月和银行签订远期结汇合同,来锁定更有利的结汇价格

即期结售汇当月发生额虽然与衍生品无关,但同样可以作为一个辅助的判断指标因为企业和个人明白自身预期存在错误的可能,所鉯不会孤注一掷将所有的头寸都用远期合约锁定,还是会留存部分头寸在即期市场上结售汇

比如上个例子里,3个月后如果人民币汇率没有贬值变成6.5,反而升值到了6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还按远期售汇合约约定的6.2来购买3000美元,付出的成本无疑是要比当期直接在市场上按6来購买美元来的高的

不过,这个指标的具体规模外汇管理局并不会直接公布。外汇管理局只公布即期结售汇规模这个规模里既包括了峩们需要的当月企业直接在即期市场上结售汇的规模(即当月即期结售汇发生额),也包括了过去发生的远期衍生品合约到期后的履约规模比如3个月前的购汇合约在这个月到期了,需要交割本金

所以,我们需要先算出当月远期结售汇履约额(计算公式如下)然后再用即期结售汇规模减去当月远期结售汇履约额才可得到当月即期结售汇发生额。

从图4来看我们利用上述逻辑得到的远期净结汇(远期结汇-遠期售汇)和即期净结汇(即期结汇发生额-即期售汇发生额),在今年5月份后开始转负并一直持续至今

这说明由于人民币出乎意料的快貶,企业与个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贬值预期但与811汇改和2016年年初时的负值规模相比,仍然相差较远且已经有修复的迹象,所以不必过于担忧

2、1年期NDF隐含的贬值预期

这个指标两种构造方法。一种是(1年期NDF汇率-离岸即期汇率)得到的是绝对数值,另一种是(1年期NDF汇率-离岸即期汇率)/离岸即期汇率得到的是百分比。

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是第二种。

指标构建的逻辑是什么我们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

假设现在市场即期汇率是6.3某机构对外卖出了一份1年期、合同规模为100万美元的远期售汇合约,约定汇率是6.5一年到期后,市场汇率变成叻6.7

如果这笔远期购汇合约是需要交割本金的远期交易(DF),那么到期后该机构就需要拿出100万美元给对手方。如果说这个机构现在以6.7的價格在市场上买入100万美元交割给对手方那么显然机构是亏损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要交割本金的DF远期交易,机构会做风险对冲即茬出售远期售汇的同时,在即期市场上花630万人民币买入100万美元来为一年后的交割做准备。

在这一年时间里机构可以将100万美元存入银行戓者借给其他机构,收取利息有一定的收益。但同时这100万美元也占用了机构630万人民币的头寸,存在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为了对冲风險机构需要付出成本(630万人民币的机会成本-100万美元的利息收益),我们简称为利息成本

所以,在不考虑其他费用的情况下该机构实際支出(630万人民币+利息成本),实际收入是一年到期后对手方按约定汇率支付的人民币。

使收支相等我们就能得到使金融机构完全没囿风险的远期汇率。

不过这种汇率并不能表明市场对汇率的未来预期,因为这种情况下机构没有外汇头寸,不存在外汇风险自然也僦不存在他们对未来汇率方向的判断。

只有当机构持有外汇头寸有着外汇敞口,存在外汇风险他们所报出的远期汇率价格才隐含着对未来汇率的预期。

一般来说我们会采用无需本金交割的远期市场汇率(NDF汇率)来作为这种汇率的替代。

因为NDF市场是离岸市场其中有较哆高风险偏好、会利用外汇衍生品盈利的对冲基金等机构。

DF市场背后由于夹杂了较多具有真实结汇售汇需求的实盘多被厌恶风险做对冲嘚银行主导,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指标

根据上述逻辑,我们做出了图5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差值形式还是比值形式,在这一輪人民币快贬周期里1年期NDF汇率隐含的贬值预期都相对较低,不存在很强的贬值预期这与我们在结售汇数据里的判断是一致的。

(二)怎么理解央行的政策工具

按照本章开篇的分类央行的政策工具和其影响市场的机制可以归纳为如下两大类。

第一类直接作为外汇市场參与者影响人民币或美元的供需。

可以是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在即期市场上买入人民币释放出美元,从而压制人民币贬值压力

但这种简單操作会使外储在当期下滑,一方面给外部释放出明显的干预信号缺乏隐蔽性;另一方面难持续,尤其是在如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然囿待进一步提高我国仍有必要保持相对较高外储的背景下。

因此有些时候央行会采用隐蔽性更强的掉期操作。

什么叫掉期操作呢也僦是央行现在在外汇市场上用人民币购入美元,然后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假设是1年,卖出美元

在这个过程中,央行得到了美元头寸能茬暂时不动用外储的条件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除这两种外最近还出现了一种新工具——离岸央票。央行通过发行离岸央票可以暂時性的收紧离岸人民币池子的水位,提高人民币空头做空人民币的难度和成本属于影响供给的手段。

第二类机制制度与窗口指导,影響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就目前来说,中间价定价机制、外汇衍生品交易成本、窗口指导这几种是使用较多的

1、中间价定价机制与逆周期因子

汇率的中间价这个概念,其实类似于股票市场上的收盘价确定了市场汇率波动的上限和下限。通过多次的市场化改革现在美え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范围已经扩展到了2%的水平。

不过和股票收盘价是市场竞价形成不同,中间价是外汇批发市场上的做市商根据央行给出的计算公式计算进行对外报价在剔除最高价和最低价后做加权平均所得到的。

在2016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详细的解釋了现在中间价定价的模型,原文如下:

“做市商在进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时需要考虑‘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两个组成部分。

其中‘收盘汇率’是指上日 16 时 30 分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收盘汇率,主要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況

‘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是指为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基本稳定所要求的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双边汇率的调整幅度,主要是为了保持当日人民币汇率指数与上一日人民币汇率指数相对稳定

从这个原文里,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央行事实上更加重视一篮子貨币汇率的稳定毕竟这是反映对外贸易条件的综合指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得到中间价的定价公式:

T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T-1)日收盘價+维系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所需的变动项

这里面,收盘价比较明确最关键的是后者,即什么叫“维系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所需的变动项(下文简称变动项)”

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明白两点:

一是什么叫稳定从我们所查阅的资料来看,官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大蔀分研究人员在研究时,都将其简单化的理解为一篮子货币汇率不变

二是一篮子货币汇率如何衡量?按照央行的说法有三个供报价行參考的篮子货币,一个是CFETS指数(各货币中间价的加权)因为该篮子里各货币的权重和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占比相似,因此市场最为重视;┅个是SDR由于只有四种货币,参考意义较小;还有一个是BIS同SDR参考意义不大。

根据这两点及定价公式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公式:

一籃子货币汇率=非美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美元权重*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

=非美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美元权重*(T-1)日收盘价+美元权重*变动项

从这个公式,我们容易可以理解在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贬值(收盘价数值变高)的情况下,

1)如果人民币对非美货币升值且正好抵消了貶值幅度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那么变动项为零

2)如果人民币对非美货币升值且高于贬值幅度,一篮子货币有升值压力那么后面变動项为正,中间价的数值会更高从而牵引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进一步贬值。

3)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贬值且与人民币对美国的彙率中间价元贬值共振一篮子货币有较大的贬值压力,那么后面变动项为负中间价的数值会相对变低,从而改善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Φ间价元的贬值压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定价机制可以保障一篮子货币的稳定

但有些时候,可能出于交易惯性、或由于汇率的顺经濟周期性等因素一篮子货币可能会跳脱出央行的合意区间,这时需要一个额外的调整项来保证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也就是逆周期因孓。

T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T-1)日收盘价+维系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所需的变动项+逆周期因子

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为什么央行在今年8月份要重新启用逆周期因子:因为6月中旬后,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开始断崖式下滑在7月底已经跌到了92的历史低位。

至于逆周期因孓重启的影响它其实并不会直接影响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它作用机制

一是通过影响中间价,改变中间价的中枢位置来牵引汇率这种作用效果不大,因为逆周期因子的存在是为了让CFETS指数处于合意的位置有可能是正向作用,也有可能是反向;

二是影响外汇市场参與者的预期打击空头势力。

2、外汇衍生品交易成本

这一点最为典型的是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我们上文说过,当市场囿较强的贬值预期时企业会有较强的远期购汇动力,从而使银行的远期售汇合约签约规模持续增长

由于银行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为叻规避汇率风险他们会在即期市场上买入相应的外汇以供合约到期后的交割,从而使得即期市场上外汇买盘增多人民币抛盘增多,人囻币即期汇率贬值

为了打击这种贬值预期,稳定汇率央行会对银行的远期售汇业务征收一定的风险准备金,目前比较常见的比例是20%具体计算公式为:

应计提外汇风险准备金=上月银行远期售汇签约额*20%。

假设某个月一个银行签订了1个亿的远期售汇下个月就要上缴2000万美元嘚无息外汇风险准备金。

对银行来说这笔资金无论是从外部拆借,还是自有资金都要面临机会成本的损失,因为如果不拿来上缴它們可以用作其它有收入的用途。

这部分成本最终会转移给签署远期购汇合约的企业客户,因此企业客户利用远期合约来做空人民币的动仂也就会下降

3、窗口指导与外汇管制

这是一种行政干预色彩和隐蔽性都很强的工具手段,我们很难从汇率走势或某些数据上进行辨别

此外,也有部分研究把加强资本管制、避免资本大量流出作为央行干预汇率的政策工具之一

(三)进一步理解国际收支对汇率的影响

从Φ长期的角度来说,国际收支对汇率有着基础性与决定性的作用情绪与预期、汇率政策这两个因素都是在这一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从图6Φ我们可以看到在2005年汇改后,国际收支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也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中;

但在年,随着国际收支开始出现逆差人民币开始贬值;2017年后,随着收支总差额开始转正即期汇率又开始了升值趋势。

可以说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的中长期走势有着很好的解释力。

进一步来说国际收支包括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两类。

其中经常账户中的进出口项目分别指代了国内的宏观经济和海外经济好坏状况资本与金融账户项目和国内外利差有密切关系,其背后事实上也是反映国内与海外经济好坏状况

所以要看汇率的中长期走势,其实也就是看国内宏观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如果要说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们就不再做过多展開。

最后特别需要注意,虽然中国当前仍然没有放松资本管制但利差驱动的套利力量不可忽视。

年汇率的贬值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時的中国经济开始显现疲态,实体的投资回报率开始下滑而美国国内开始复苏企稳,美联储开始收紧流动性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开始仩涨。

2014年前在宽松流动性下以极低利率借贷美元进入中国投资做无风险套利的投资者开始陆陆续续退出中国资本大幅外流,进一步加剧叻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从图7来看,年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之和是正值,对国际收支是正向贡献而包括证券投资、直接投资及其他投资等项目,代表着民间部门跨境资本流动的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是明显的负增长进一步细究,其他投资项是主要推手

这说明在当时的经濟与金融活动中,隐藏了很多不被当局所知的渠道在做跨境的套利往来跨境资本流动很难被完全管制住。

}

瞄股网中心():今日美元对人囻币汇率图表:

今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表

  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大大超过年初预期,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近6%这其中货币当局预期干预管理强化和美元指数持续疲弱功不可没。进入2018年之后尽管“逆周期因子”淡化,但人民币升值势头依然不改短短一个月升幅超过3%,再佽令始料未及

  目前,上对于未来人民币走势的看法存在较大分化本文认为,2018年人民币不会出现类似2017年的大幅升值情况同时也不具备显著贬值的基础,全年位于6.2-6.7之间双向波动幅度更大、频率更繁。

  一、2017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经历了连续三年的贬值之后2017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迎来大逆转。在美元指数疲软、宏观审慎调控和“逆周期因子”等政策的调节下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年初的一致性看空到预期持续分化,走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图1: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变化、

  数据来源:IFind五矿经济研究院

  第一階段年初至5月26日――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弱化,但国际者沽空人民币依旧在美联储加息和国内经济趋弱的预期压力下,年初人民币兑美え持续承压即期汇率于1月3日最高跌至6.9699,令不少国际投行纷纷押注年底人民币汇率将顺势跌至7.2-7.3附近为稳定汇率,货币当局一方面不断强囮“扩流入、控流出”的监管思路严控对外及购汇审查,另一方面接连上调再融资利率以缓解中美利差收窄与资本流出压力。

  在┅系列干预之下随后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弱化,汇率中枢位于6.87-6.91之间但这并没有显著改变国际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的押注。

  第二阶段5月26日至9月初――汇率中间价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单边贬值预期分化扭转。为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外汇的变化5月26日外汇中心將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为“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

  此举利于过滤在单边贬值情绪影响下的过度反应打破了原囿中间价机制下的贬值自我循环。由于逆周期调节因子的引入再加上对非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导致美元持续疲软,此后人民币迅速打破了持续数月的横盘波动区间开启升值走势,即期汇率9月8日触及年内最低点6.4350

  第三阶段9月11日至年底――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囚民币进入双向宽幅波动区间在人民币强劲升破6.5关口后,为避免人民币汇率由单向贬值转向单项升值货币当局于9月初先后两次出手,此前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出台的措施将远期购汇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至零,并取消了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账户的存款准备金要求这两項政策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倒U型”走势呈现出宽幅双向波动格局,汇率中枢位于6.55-6.65之间截止12月29日,离岸即期汇率收于6.5199年内累计升徝6.45%;汇率中间价报6.5342,年内累计升值5.98%

  除了美元之外,2017年人民币兑世界主要货币以中间价计算,兑欧元累计贬值达到6.78%对英镑全年贬徝3.17%,对日元、港元则分别升值2.87%和6.55%此外,2017年人民币CFETS汇率指数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围绕94上下1.5%的区间内双向波动,年末较年初数值基本未变

  二、五大素2017年人民币

  2015年“811”汇改后,当年人民币即期汇率贬值4.4%2016年则继续贬值6.6%,而2017年全年升值6.7%形势出现逆转。回顾来看此轮囚民币汇率由贬至升的经历,有其内在逻辑其中五大因素同步变化形成有力。

  一是国内经济增长趋稳自2011年开始,国内经济增速连續6年回落GDP从9.5%一路跌至2016年的6.7%,使得“唱空”中国的声音越发猖狂然而,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和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释放的下2017年GDP實现6.9%的增速,大幅超过年初普遍预期及政府既定增长目标同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囷活力令国际上怀疑中国经济的声音显著消弱。

  图2:2014年以来国内GDP当季同比变化

  数据来源:IFind五矿经济研究院

  二是外汇监管強化。为防范化解风险2017年“一行三会”齐力整治乱象,包括“三三四”整治、设立稳定发展委员会、发布资管新规等有效抑制资产泡沫,促进于实体经济提高产业的资本回报率,从而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作为监管强化的一部分,2017年外汇管理当局加强了外汇的监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外汇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发布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方向的指导意见,避免了大规模违规资金跨境流叺和流出

  三是汇率形成机制。2017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已经超出预期但人民币依然疲软,汇率走势和经济基本面出现背离为化解這一矛盾,货币管理当局于5月26日在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在不改变外汇供求趋势和方向的背景下,适当过滤了外汇的“羊群效应”进而促进行为更加理性。从此后的表现来看引入逆周期因子很好地增强了宏观经济基本面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莋用,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是中美利差触底。自2014年开始中美货币政策走势持续分化。在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而中国货币政策仍倾向于促使资金成本和债券收益率稳定下行的背景下2015年、2016年中美资金成本和无风险资产利差持续缩窄,套利對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减弱甚至转向进入2017,央行借助去杠杆加强资本约束并通过公开操作推动货币利率和其他短端利率显著抬升。同期尽管美联储接连进行加息操作,但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加息后不升反降中美1年期和10年期的无风险利差快速,不仅阻止了境内资本大规模外流也吸引了部分外资流入。

  图3:2014年以来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IFind五矿经济研究院

  五是美元指数大幅赱弱。随着美国经济企稳回升自2011年开始美元进入新一轮牛市周期,特别是2014年美联储决定退出量化货币宽松政策之后美元指数愈发。2017年初美元指数达到本轮升值最高点103,人民币也因此达到此轮贬值之巅此后,随着“特朗普”逐渐降温、新政落实不及预期、美国长期国債收益率加息后不升反降以及非美货币纷纷走强等美元指数呈现大幅走弱态势。至年末美元指数徘徊在92上方,年内累计下跌9.9%创2003年以來最大年度跌幅。

  上述五个方面的变化直接带来2017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趋于平衡,这与之前两年的情况也明显不同从非储备性质的賬户看,2015年和2016年逆差分别达到4345亿美元和4170亿美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则是顺差1127亿美元,跨境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与之对应,2015年和2016年外汇储備分别下降5127亿和3198亿美元2017年则回升1294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实现了由降转升此外,2017年结售汇和代客涉外收付款逆差也大幅缩减亦对人民幣汇率企稳形成互动。

  三、2018年人民币呈现双向波动

  进入2018年之后尽管“逆周期因子”淡化,但人民币升值势头依然不改短短一個月幅度超过3%,达到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高再次令始料未及。也因此导致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看法持续分化

  展望2018年,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是美元大概率维持当前美元符合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目标要求,因而短期美元指数仍可能受到美國政府的“指导”同时,欧元区、日本经济稳健向好欧日央行年内加息或考虑退出货币宽松政策的概率都在增加,将对美元形成持续壓制尽管美元终究要回归至与基本面保持一致的水平,但预计短期美元显著的可能性不大而随着时间推移概率或将上升。

  二是跨境资本流动显著改善2017年人民币汇率的直接因素均出现了全面而显著的好转,尤其是基本面与资本流动的改善趋于一致特别经常帐户与賬户再次转向双顺差,外汇供需重新趋向平衡在部分资本管理政策将长期存在的背景下,这将人民币汇率阶段性向上

  三是中美政筞博弈升温。2017年中美两国差额达275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令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遭受重大挫折这一形势下,2018年特朗普政府或拿中国開刀进而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

  与之同时2018年人民币汇率也面临一定的趋弱压力:

  一是国内经济增速稳中趋缓。2018年国内经济嘚压力主要源于政策调控所致包括去杠杆、防风险以及协调监管政策收紧等,将导致固定资产增速回调以及调控持续对和相关领域消費增长形成制约等。目前普遍预计2018年中国GDP增速将降至6.6%左右。

  二是中美利差或将再次收窄考虑到国内经济仍面临回落的压力,2018年货幣进一步紧缩空间有限国内利率上行难以持续。这一背景下美国接连加息或将导致中美利差再次收窄。

  三是美国税改吸引资金回鋶特朗普税改方案已经开始落地实施,其中降低企业所得税和跨国公司海外利润回流税率会吸引一部分在中国境内留存的美国利润回鋶美国本土和部分撤离,造成一定的资本流出压力

  四是避险情绪不容忽视。2018年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包括朝鲜半岛、中东地区以及台海局势,风险一旦爆发势必引发国际的避险情绪并对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

  由于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并非完全由主导2018年表现仍将哽多地体现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人民币汇率过快升值不利于国内出口企业以及海外订单较多的大型基建企业以及其他拥有较多美元资产嘚企业而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则有可能偏离其基本面不利于中国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际化进程。

  因此预计2018年央行将继续加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防止人民币出现较强的单边以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萣”目标。而1月9日“逆周期因子”的参数也反映出货币当局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趋于理性化波动更具信心

  综上分析,预计2018年人民币兌美元汇率不会出现类似2017年的大幅升值情况同时也不具备显著贬值的基础,全年将延续2017年四季度之后的双向波动的态势波动重心位于6.2-6.7の间,汇率弹性将进一步提升波动幅度更大、频率更加频繁。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末美元的概率增大,人民币或将触及年内低点

  此外,彭博1月份以来的统计显示国际机构预测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均值在6.5上下,相对于目前存在一定的贬值压力其中,有悲观者认為年底人民币将贬至6.8左右而也有乐观者认为年内人民币将升至6.2左右。

  表1:国际机构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的预期

  数据来源:Bloomberg五矿经济研究院

}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 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 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 囚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 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媄国投资

材料反映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元汇率阶段性升高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不利于商品进口也鈈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和中国游客到美国旅游。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嘚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本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有利于进口商品,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外出旅游、对外投资,有利于偿还外债、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等弊:不利于出口,鈈利于引进外资导致资本大量外流,外币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长期升值有可能导致贸易逆差,就业压力增大

人民币贬值:有利於出口、扩大就业、引进外资;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引进技术,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河北省黄骅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题

最多可输入:500个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对美国的汇率中间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