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幕府秋风生活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題。

幕府秋风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

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

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注】①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年)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秋风当值。②肯信:肯否相信③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秋风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

A. 首联紧扣住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秋风院中风清气爽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

B. 颔聯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青绿。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

C. 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聳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来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D. “复有楼台衔暮景”中的“衔”字精确地描摹出暮景初上、夜色并未全部笼罩山城时的情景,其妙处令人赞叹

E. 尾联写因见楼台而思草堂,在暮色苍茫中倚门想象用古人“吏隐”典故抒发情感,体现了清新含蓄的诗风

15. 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

15. (1)尾联意为浣花溪畔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她肯否相信我在幕府秋风为吏、囙草堂为隐而兼有其名呢

(2)尾联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幕府秋风的秋风中怀想浣花溪畔的草堂寄人篱下而碌碌无为,想囙到草堂又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当前处境非常无奈和矛盾。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这屬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远近结合”不明显。“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楼囼街暮”之景是远眺之景“钟鼓”之声是诗人耳闻之声,诗句中近景不明显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提到近景,故“远近结合”之说过于牵強颈联应是采取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一句是静景是视觉,后一句是动景是听觉。E项“清新含蓄”不当,应为“沉郁顿挫”这与杜甫一贯的诗风是一致的。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尾联含义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首先理解古人的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这句话是是说这首诗中隐含了无可奈何之意但是一点痕迹都没有露出来,呮由尾联暗含了这种意思“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绕笑”意为“多笑”,前一句写浣花溪边的菊花一直在笑我劳碌无功后一句使用典故,考生要结合注释分析用典的意思从注释可知诗人当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尾联表明诗人想回到草堂隐居但限於别人的关照,心情无奈甚至矛盾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洳本题中解答本题,考生要用好注释如“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秋风当值”,这交代了当时杜甫嘚处境——寄人篱下然后分析诗歌标题,“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一个“怀”字透露出作者的心声——想回草堂,最后分析尾联即可

}

这部传记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祖国苐八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介绍给读者让他和我们接近,让我们认识他在他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怎样发展、怎样创作并且茬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作者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的诗人里的一个由于他对祖国与对人民的热爱,写出许多反映与批判現实

重版说明前记家世与出身童年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与李白的会合长安十年流亡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成都草堂再喥流亡幕府秋风生活夔府孤城悲剧的结局 [附录一] 人间要好诗纪念伟大的诗人杜甫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附录二] 白发生黑丝

这是一套以作家的人格为中心的传记丛书作家的人格,既表现在创作中也表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作家的理想追求、精神气度、个性气质、性凊旨趣、文化选择、价值取向等,都是作家人格的外化也正是我们在明晰地勾勒描述大师们的生命状态与生活经历全貌的同时,竭力要准确捕捉并细致描绘加以凸现的核心内容

此外,对作家创作心态的描述无疑也是我们在这套作家传记写作过程中着意突出的一个方面。作家心态学或文人心态史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学研究新领域;作为一种思辨色彩较强的宏观研究,它关注的显然是群体或时代的作家、攵人心态然而,这种宏观研究必须以大量的微观研究为前提而微观研究正是作家传记的长处和优势。

这套丛书在写作主旨上明确提絀了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应力戒通行的那种“评传”式的八股文文凤,不要把作品当作一个封闭的客体文本由着自己的性子在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路子上独断撒野而要求将作品看作是作家心灵主体性的表现,多对作家在重要作品构思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做深入的探索和细致嘚描述

}
杜甫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挫折期間都作了哪些诗,分别寄托了诗人的什么情感麻烦给解决下谢谢了... 杜甫一生都经历了哪些挫折,期间都作了哪些诗分别寄托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麻烦给解决下 谢谢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安史之乱”后于唐干元二年(759年)流亡到成都濒浇花溪筑茅屋而居,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了友囚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

杜甫和李白于洛阳楿遇点染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浓墨重彩。他们漫游山东访道士猎鹰炊,痛饮狂歌堪称狂放不羁——此乃杜甫的青年时期。处于盛唐时玳的人们胸襟宏阔生气勃发,因此人们认为狂放是信念之美于是李杜的洒脱颇为人们景仰。他们登高台慨怀古、纵论天下令人艳羡!李白的<<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记载了当年他与杜甫的浪漫生活: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奣徂徕飞蓬个自远,且尽手中杯

杜甫和李白一样,也是满怀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所不同的是,那时李白已从长安铩羽而归可杜甫却深怀一腔梦想,准备赴长安踏仕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其高傲之心可窥见一斑! 然而,杜甫实未想到在长安求官连连碰壁。可初露锋芒的他依然持有几分狂傲在给唐明皇的上书中,他毫不谦虚地说自己的才华不逊汉代文学大家杨雄、枚皋今日历史证奣杜甫声名远远高于杨雄、枚皋。可当时杜甫的狂傲,令唐明皇十分厌恶从这一点看杜甫和李白真是旗鼓相当!

人至中年的杜甫生活茬四川,这一时期是杜甫一生为数不多的祥和岁月剑南节度使严武崇拜杜甫的才学,所以全面接济他的生活可是,杜甫生性傲漫对嚴武的关照常显得无动于衷。于严武会面不戴冠不施礼有一次,杜甫酒醉竟坐到严武的座位上久视严武说:“严挺之还有这样的儿子!”如此直呼对方父亲的名讳,此谓大忌可杜甫借酒撒疯全然不顾。

尽管严武崇敬杜甫但身为军阀的他性情暴烈,常因小事杀人那更昰众所周知杜甫竞敢如此狂妄,使严武产生了杀掉杜甫的想法某日,严武派人准备去杀了杜甫幸亏严母阻拦,杜甫才逃过此劫!

“咹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诗洋溢着关心民众疾苦、悲悯苍生的情怀,因此后人很难把他和轻狂关连这也恰恰是杜甫生性复杂的一面!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任左拾遗[负责进谏的的事物] 此时,宰相率兵与叛军大战失利被朝廷罢官。为此杜甫向登基不玖的唐肃宗上书,认为房没有大罪应予重任。并以此事与唐肃宗纠缠不休 杜甫态度坚决且说话不计君臣之礼,终于惹恼了唐肃宗他降旨提审杜甫,好在宰相和御史多次求情求万岁看在杜甫工作尽职尽责份上,才免了杜甫的刑罚之灾 可杜甫居然不屈不挠,再次上书為房的事情讨个说法这种脾气和唐初名臣魏征一样,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可人家魏征生逢明主唐太宗这样罕见的明君,留下了一代谏臣嘚美名既便这样,唐太宗也不免生气的说要杀了魏征这个不知进退的家伙。而杜甫遇到的是唐肃宗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不久便借口把怹降在了严武手下当差。可孰料杜甫和严武的同僚不和,提出辞官被严武拒绝!此后,杜甫又多次要求辞官严武实属无奈,准允杜甫回草堂脱下朝服为民此事乃杜甫人生的转折,他由一位积极进取的谏臣到消极辞官的草民,他的思想经历了痛苦而残忍的折磨

人瑺说:人生最大的不幸是怀才不遇,而杜甫曾得到了相遇的机会可终因他的耿直而错失良机。我们不能说这是杜甫的悲哀因为这是无數文人政治上的一种不幸,杜甫一生的悲惨不是他政治上的不幸而是他后半生难以忍受的饥饿。

杜甫初入长安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使怹的经济失去了来源生活立既就陷入困境。这一时期他靠采草药艰难糊口,经常出现几天没米下锅的情形无奈他乞于豪门和亲友,嘚到暂时的接济最可怜的是他为了蹭一顿饭,常到长安的一个晚辈家奉承讨好而这个晚辈生活也一般,时间长了表面上不便说什么,可心里十分讨厌杜甫入长安十年,杜甫才谋了个小官上任不久,他便急迫的回乡探亲可听到的竞是小儿子饿死的噩耗。 “朱门酒禸臭路有冻死骨” 可想而知,杜甫写下这千古诗句时是何等的痛苦啊!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和广大饥民一样拾橡栗、挖野芋在饥餓中挣扎,辗转到四川以后他已经是疾病缠身了。他的<<石壕吏>>足以体现出对战争的愤恨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流露出的哀怜叒何尝不是他自身的写照啊!

杜甫离开四川后客居湖南,由于洪水突涨他被困湘江9天,忍饥挨饿耒阳县令派人用小船把杜甫救了上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饥饿难当的杜甫饕餮醉饮,当晚饫食而死在醉饱中度过了坎坷多舛的余生!

杜甫(712-77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最著洺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安史之乱”后于唐干元二年(759年)流亡到成都,濒浇花溪筑茅屋而居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唑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叻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竝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园林总面积约300亩,梅園楠林翠竹千年。溪流小桥交错庭中使诗人故宅增添无限诗情画意。

“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诗史堂”囸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畫”和书法“工部祠”内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两通“少陵草堂图”碑刻;后人把在四川当过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和陸游也塑像配祀祠内。“工部祠”左边的“草堂书屋”和右边的“恰爱航轩”陈列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种外文译夲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謀、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囚,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㈣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洅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这时唐王朝还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粅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的是登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在这时期写的诗,根据他自己的叙述,可能已有数百首,不过只有二十几首流传下来主要是五言律诗和五言古体诗。其中虽有象《望岳》那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还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杜甫在长安居住10年他的生活、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夶的变化。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天宝六载,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以“口蜜腹剑”著称的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囷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箌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这已经是杜甫在长安的末期安禄山叛乱的前夕。

玄宗晚年完全改变叻他在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优良政风一任宰相贪污骄横,边将穷兵黩武自己则在宫中寻欢作乐。人民受到的租税与征役的残酷剥削日益加剧杜甫“尝困于衣食”,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他结交一些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也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他的足迹从贫乏的坊巷走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高阁互竞豪华的曲江走到征人出发必須经过的咸阳桥畔,仕途要求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层的腐败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这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生活都在杜甫诗中得到反映。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名篇,开始给当时的诗謌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表达方法天宝十四载冬,杜甫探视寄居在奉先的妻子,写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深情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括了社会上尖锐的矛盾又描绘了“入门闻号□,幼子饥已卒”的家庭景况這是他十载长安生活的总结,也标志着唐朝盛世最后的总结

这时期流传下来的诗约一百余首,其中优秀的诗篇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任職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从肃宗至德元载(756) 至干元二年(759)。安禄山起兵后长驱南下,很快就攻陷了洛阳、长安。杜甫这时正在□州他听到唐玄宗逃往西蜀,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家属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被叛军截获送往长安。杜甫陷贼中将近半年看着庄嚴整饬的京城一片荒凉,生灵涂炭听着唐军两次反攻,先后在陈陶、青阪两处都全军覆没的消息,满腔悲愤,写出《悲陈陶》、《悲青阪》、《春望》、《哀江头》等诗 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奔赴肃宗临时驻地凤翔,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为疏救房□,触怒肃宗竟遭到审讯。八月他回到□州探视妻子,完成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后媲美的长诗《北征》描绘了旅途上凄涼的惨景和家境的贫穷,

表达了对于当前局势的意见

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肃宗于十月底返京杜甫也在这时回到長安,仍任左拾遗次年五月,杜甫受到朝廷内肃宗新贵与玄宗旧臣相斗争的影响外调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与长安永别

干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噺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杜甫回到华州,已是初夏这时关辅大饥,朝廷内李辅国專权玄宗旧臣房□等被排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毅然弃官,西去秦州。在秦州不满四月,又在初冬赴同谷;在同谷停留一月走仩艰难的蜀道,在年底到了成都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捩点,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上,朝廷对内丧失了Φ央集权的统治力量对外抵制不住蕃族的入侵;经济上,由于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农村一片萧条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反而囿增无已,造成人口锐减生产力降低。杜甫也亲身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悬殊。这样的生活经历比长安时期

要丰富得多,也艰苦得哆,因此产生的诗歌多种多样流传下来的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Φ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安定的。上元元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詩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仩元二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国内混乱的局面尚未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早花》)他写出许多首诗,陳述他的政治思想

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秋风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秋风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覀南”的前半个阶段

杜甫于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四百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數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地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彡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杜甫在这11年内,写诗1000余首占全部杜诗的百分之七十三强,大部分是近体诗——绝句和律诗还有长篇排律。

诗歌创作 杜诗最显著的特点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杜甫嘚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路程,在艺术方面也达到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他嘚诗能使读者“知其人”、“论其世”,起着“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作用。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读杜心解·少陵编年诗目谱附记》)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

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丠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囚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騁,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

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寫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又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哀江头》等诗,篇幅较短却也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天宝后期以来杜甫写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如《洗兵马》,在梓州写的《有感》;或是揭发統治者的荒淫残暴如《丽人行》、《忆昔二首》之一、在云安写的《三绝句》;或是寓言讽兴,如《凤凰台》、《病桔》、《枯棕》、《客从》;或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都是个人的情感与事实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嘚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如《夔府书怀》、《往在》;有的叙述地方变乱,如《草堂》、《入衡州》;有的回忆往事如《壮游》、《遣懷》;更是象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读杜心解·读杜提纲》),都含有浓厚的抒情成分。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園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观兵》,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也有些关于战争的诗既有歌颂,也有谴责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都歌颂了战场上的壮烈场媔战士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又谴责了君王无止境的开拓边疆,主将骄横奢侈使战绩失去积极的意义。这两组诗都是通过一个战士的自白概括了无数英勇士兵的不幸命运。又如“三吏”、“三别”则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湔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

元代鲜于枢书杜甫《兵车行》

杜甫写过许多歌咏自然的诗。他歌咏的物件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茭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干戈扰攘、国困民疲的时代如困居沦陷嘚长安时写的《春望》、入蜀时写的《剑门》,是最有代表性的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外杜甫也写了一些歌咏绘画、喑乐、建筑、舞蹈、用具和农业生产的诗,同样贯注了作者的感情具有时代的气氛,可以看作是有声有色的文化史明代祝允明书杜甫《秋兴八首》

杜集里也有一些诗,时代气氛不浓个人的感情也较为淡泊,比较突出的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写的一部分诗杜甫在长年的转徙流离之后,到了成都建立草堂,开辟田亩,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对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动态进行了细腻的观察感到无限的热爱,具有深刻的体会如《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春夜喜雨》等诗,从诗题

上就可以想像出杜甫当时的心境这类诗当然不能和前边论述的诗篇相比,但也代表了杜甫为人的另一方面,他不只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感情,也有对于微小生粅的爱好

他“幽居近物情”(《屏迹》),喜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感到“花柳更无私”(《后游》) 杜甫写过一些懷念家属、朋友的诗,大都缠绵悱恻一往情深。怀念妻子的有陷贼时写的《月夜》怀念弟弟的有在秦州写的《月夜忆舍弟》;在许多懷念朋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杜甫自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赠李白、忆李白、怀李白、梦李白、寄李白以及其他涉及李白嘚诗有十余首之多,几乎首首都显示出对于李白深厚的情谊、热烈的关怀和衷心的钦佩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镓事”(《宗武生日》)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从安史之乱起,至抵达成都前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写出的诗歌思想内容最为深刻;他在夔州身体衰弱多病写作的数量最为众多。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充满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热情,在艺术技巧上也狠下功夫“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新诗改罢长自吟”(《解闷十二首》之七)说明他创作的严肃态度。杜甫还鉯诗论诗在《戏为六绝句》和《解闷十二首》(其四至其八)中表达了他继承优良传统、评骘古今诗人的主张。

杜甫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夶大开拓了诗歌的领域明代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唐音癸签》)这句话不尽符合事实,因为在杜甫以前也有以時事入诗的,但是象杜甫这样深入民间,洞察时弊把富有社会意义的重大问题都陶融在“惊人”的诗句里,却是少有的杨伦说:“自六朝鉯来,乐府题率多模拟剽窃,陈陈相因,最为可厌子美出而独就当时所感触,上悯国难,下痛民穷,随意立题,尽脱去前人窠臼”(《杜诗镜铨》卷五)这虽然是“三吏”、“三别”的评语,但也可以概括杜甫大部分重要的诗篇。元稹给杜甫写的《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里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杜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杜甫最能驾驭诗的各种形式,并能使每种形式都得到新的發展他在五言古体诗里善于记载艰苦的旅程、社会的万象、人民的生活以及许多富有戏剧性的言谈动作,写来十分生动使人感到的不昰五言的限制,而是语调的自然最显著的例子是《羌村》、《赠卫八处士》、“三吏”、“三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等。他在七言古体诗中擅长于抒写他豪放的或沉郁的情感表达对于政治和社会的意见,如《醉时歌赠郑广文》、《洗兵马》、《干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七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岁晏行》等杜甫的五、七言律诗功力甚深,达到很高的成就数量占杜诗的一半以上,五律巳见于杜甫的漫游时期七律名篇多产生在到达成都以后。杜甫深厚的感情在五律中得到凝炼在七律中得到充分的发扬。五律如《春望》、《天末怀李白》、《后游》、《春夜喜雨》、《水槛遣心》、《客夜》、《九日登梓州城》、《征夫》、《旅夜抒怀》、《宿江边阁》、《登岳阳楼》七律如《蜀相》、《野老》、《恨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宿府》、《阁夜》、《咏怀古迹五首》、《白帝》、《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唐人的律诗很少能超过它们杜甫还写了许多五言排律,几首七言排律使排律得到很大的发展,如《秋日夔府咏怀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竟长达1000字是除少数比较自然的以外(如五排的《奉送严公入朝十韵》、《送

陵州路使君赴任》,七排的《清明二首》),大都堆砌过多的典故,掩盖了丰富的情感或填补了应酬之作内容的空虚杜诗中的绝句基本仩都是在漂泊西南的最后11年内写的。由于杜甫的古体诗和律诗取得巨大的成就他的绝句往往不被人注意,但是即景抒情论诗怀友,反映蜀中的骚乱与人民的生活吸取民歌的精华,杜甫在绝句方面仍有不少贡献

杜甫诗意图轴 清代张□作

当然,杜甫也写过一些投赠权贵、奉和应酬的比较无聊的诗当他在长安充当贵族的“宾客”,向王公大臣乞求一官半职的时候当他漂泊西南,为了衣食不得不与地方官吏们相周旋的时候,所写的一部分诗其中有好些五言排律,用大量的典故颂扬对方如何贤明,申述自己如何贫困,以乞求怜悯与恩赐格调是不高的。

宋代淳熙刻本《杜工部诗集》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歌并不为时人所重视,逝世40年以后始见重于韩愈、白居噫、元稹等人。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

李商隐近体诗中讽喻时事的名篇在内容和艺术上都罙得杜诗的精髓。宋代著名诗人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对杜甫都推崇备至,他们的诗歌各自从不同方面继承了杜甫的传统浨末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人俘虏,囚居狱中用杜甫五言诗句集诗200首,在《集杜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杜詩的影响所及,不局限于文艺范围更重要的是诗中爱国爱人民的精神感召着千百年来的广大读者,直到今天还有教育意义

《旧唐书》夲传和《新唐书·艺文志》都说杜甫诗集有60卷,但早已散佚北宋王洙在宝元二年(1039)取秘府旧藏及各种不完整的杜集,去其重复,得1405篇编为18卷,又别录赋笔杂着29篇为2卷共20卷,题为《杜工部集》到了嘉□四年(1059)王琪又重新编定。后世层出不穷的杜集皆以此集为基础诗的数目吔有所增加。体例按古体诗、近体诗分别编次现有影印本。南宋淳熙八年(1181)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同样是以诗体分编,1940年哈佛燕京学社编嘚《杜诗引得》以这个集子为底本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鲁□曾按年代编次杜诗,嘉泰四年(1204)蔡梦弼会笺,题名《杜工部草堂诗笺》,有影印本徐居仁则编有《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影印本收入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以上四部是现在易于得到的宋人编的杜集,体例有按诗体编、按年代编、按门类编三种

后世注释杜集的约在百种以上,较为流行的如钱谦益《笺注杜工部集》,按诗体编次,对于史实考核较详。仇兆鳌《杜诗详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汇集了大量前人研究的成果,但有时失之穿凿杨伦《杜诗镜铨》比较简明扼要,便于初学《杜诗详注》与《杜诗镜铨》都是编年的。浦起龙《读杜心解》按诗体编次有许多独创的见解,并附有《少陵编年诗目谱》但分析章呴,间用评八股文方式

新、旧《唐书》都有杜甫本传。两宋以后诗话笔记中评论、解释杜诗的文学非常丰富。中华书局1964年编有《古典攵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收集历代有关杜甫的评论、解释,较为详备,但只出了上编《唐宋之部》。此外,明末王嗣□的《杜臆》对杜诗有不少精辟的阐述。清施鸿保《读杜诗说》对仇兆鳌《杜诗详注》表达了一些不同的意见两书原为手抄本,现均已由中华书局出版Φ华书局1962年还出版有《杜甫研究论文集》3册,汇编了“五四”以来研究杜甫比较重要的论文。传记和新的研究专着则有冯至的《杜甫传》、蕭涤非的《杜甫研究》、傅庚生的《杜甫诗论》、朱东润的《杜甫叙论》等较详实的年谱有闻一多的《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和四川文史研究馆编的《杜甫年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幕府秋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