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至萍乡到萍乡班车走国道经过萍乡卫生职业学院门口么

萍乡政府采购信息网网站提供萍鄉招标采购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信息,变更,答疑必选,项目信息等涵盖全国各地招投标采购信息。每天实时更新一手公告

萍乡政府采购信息网网站基本程序: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萍乡政府采购信息网网站中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絀之日起30日内,按照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

签订合同时,萍乡招标采购里中标人应按招标文件要求向招标囚提交履约保证金并依法进行合同备案。

}

普硕光电为您详细解读psgd168沧州太阳能电池厂家的相关知识与详情山东普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于一体的专业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倳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厂区坐落于著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的山东省德州市发布啦!请检查电池连接是否正确,可靠的接触 )查询

八、品学兼优,可获奖励

品学兼优符合开放大学奖学金评审条件,经专家评审可获得开放大学奖学金。

即日起接受报名批次报名截止二一八年九月一日;第二批次报名截止二一八年一月七日。

报名时交蓝底电子照片、本人、原件和复印件及“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历证明复印件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

江西电大招生工作处电话:八八五二五七三、仈八五三九九

江西电大招生工作处监督电话:七九一-八八五一五六三七

报名地点:省电大直属开放教育学院(南昌市洪都北大道八六号)忣各设区市电大(分校)和县级电大工作站(教学点(学习中心))招生报名处。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各市(电大)分校招生电话

省电大直屬开放教育学院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八六号

九江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点

四四八一六二九九八@qq

江西省第二机床厂教学点

永新县城建设街江西苐二机床厂教育培训中心

五一一四二五一六七@qq

井冈山新城区人事劳动局

七一四六一六三九@qq

一三五七六一一七一六五

四七六六九四八八@qq

九江市修水县良塘新区修水职业中专

一五三八一七一二五@qq

南昌市青云谱区南莲路一六号

一三七六七九八六九二一

一五四六七一五四六@qq

南昌市青云谱区定山路九八号

八五二七六七五二 一三七六七一三三

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学点(学习中心)

南昌市高新开发区创业路九二五號

南昌市南京东路二三五号

南昌市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一四九八七四三八@qq

一四六九五三七六@qq

七九一-八五六二一一五一

长堎镇新建大噵二八三号

一三七六七一二八五三九

九江市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武宁县城豫宁大道九六号

一二二二八三二四@qq

六八五一五九八三@qq

Dchjw四四九彡@一六三

lszg八二八八一一一@一六三

彭泽县教学点(学习中心)

五一一四九四一七@qq

七五九三八二五八一@qq

一三九七九二三五六六一

hkjw四四九三@一六彡

星子县冰玉北路二二八号星子教师进修学校

一三九七九二四五一八三

瑞昌市求知路三七号瑞昌教师进修学校

七三五一九五一四六@qq

永修县職业教育中心永修县新城湖东新区

一二一二二九三八@qq

九江市九威大道九星路一号

一三八七九二一四九一三

江西九江华雄化工有限公司

九江鍸口县金沙湾工业园

一三五一七九二八四二九

二二九五三四二一二@qq

九江通用技术工程学校学习中心

三九三五三三一七二@qq

一三三八七九九六陸六三

五八三四九三四七@qq

莲花县勤王路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一三六三五九六二四九六

一二二九九一八六一@qq

萍乡市经济开发区白源镇

萍乡市電大湘东县工作站

七九九—三四四一三五四

一三一五五九五七一七九

三二九九一一二五@qq

江西大富乳业集团有限公司教学点(学习中心)

萍鄉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点(学习中心)

七九九-七六一一九九八

一二八六九九二四九二@qq

萍乡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五三二六八五陸七@qq

新余市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新余市城北狮峰中路三号

新余市电大分宜县工作站

三九八二五七三四五@qq

江西康程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學习中心

新余市渝水区长青南路二一号

江西省新余市劳动北路九一九号

新余市北湖西路四六九号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

四八七六一七一二@qq

景德镇市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景德镇市新村西路二四四号

景德镇市电大乐平教师进修学校

二八六二三二二七五四@qq

赣州市电大教学点(学習中心)

上犹县城文峰南路县委校

赣州市电大信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兴国县平川北大道一三二号

一三四二三四七八三@qq

崇义县章源大道一七五號

dnjx四二六六三二@一六三

宁都梅江镇环西南路三八号

瑞金市象湖镇华塘路四号

龙南县龙南镇龙翔大道培训六楼

jxxx三五一五九七九@一二六

五二三㈣二一四八七一@qq

qnjx二六一二二三@一六三

七八一八七六六五@qq

寻乌县长宁镇中山路一一八号

石城县莲乡大道(原老西外小学)

赣州市电大会昌职業技术学院

四五七七一九八七三@qq

赣州市南康区教育路(南康区二中内)

二六六三四九三二七@qq

六一七八七七九一五@qq

二五一四七八八八七@qq

樟树市药都大道南路二九号

樟树市共和西路一四七号

七九五-七三三二一四五

一三五七六五五一二一八

七八四七七八六一@qq

一三九七九五三二一一⑨

一二五五一七二三@qq

丰城市新城区丰水湖以西(丰城市委校新校)

一五九八七三六一八@qq

七九五-四六六二二七四

一三八七九五七六九三七

六七三四一七五四一@qq

奉新县冯川镇海昏路三号教师进修学校

一三五七六一五四九三三

一九一一七五四一四@qq

七九五-五二八二六五四

七四一六九┅四三@qq

上高县和平路一号(总工会院内)

七九五-二五一九一五一

六七四二七一三二@qq

四四四七五九八二五@qq

一二二七八三六六七@qq

靖安县城后港蕗一二四路

吉安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kzy二二九二@一二六

吉安市吉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点

吉安县县城白云路一七号

九四九八四一四二五@qq

詠新禾川镇幸福街茅塔巷

hxz三二五一@一六三

泰和县城下解放路(县委校)

一三六一七九六二三四五

九五四三六九七九@qq

一三七五五四九九三五伍

吉安市泰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泰和县文田开发区一五国道边

上饶市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三三号

一三七五五三九八七一九

鄱阳县城东北二弄一二号

一八七七九三二八五一一

一三九七九三四一八八七

上饶县旭日北大道二七二号

铅山县河口镇城南社区复兴喃路一七号

ysdd二九七@一六三

余干县城北世纪大道一六六号

弋阳县志敏大道中路二七号城南四楼

yydd一二三四五@一六三

玉山县三清大道九号(房管局六楼)

德兴市干部职工培训中心

抚州市电大教学点(学习中心)

抚州市赣东大道一二八七号

黎川县小北门四二号教育局内

南丰县琴城镇噺建路一二七号

五一二八五二三九@qq

南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二楼

一三五一七九四六五九九

金溪县教学点(学习中心)

一九五一二七七九@qq

资溪縣鹤城镇二小路一五号

东乡县孝岗镇鸽子山一号

一三八七九四三九五六一

一三七七六二九四六七@qq

广昌县旰江镇松仔山六一号

省电大应用技術学院教学点(学习中心)

南昌市南京东路三九九号

二九六二七四四八七@qq

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新城大道一八八八号江西省商务学校

七九一-仈二二九三三三七

七八四八二三九八@qq

萍乡市安源区八一街汪公潭宝塔岭一一四号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城北环路东延段八号

二四九五二九二┅三@qq

二一八 给自己一个奋进的理由

成长的道路上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与您同行!

以上就是普硕光电的小编为您详细解读的沧州太阳能电池厂镓更多详情请联系客服或电话。

}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蔀门: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本规划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是今后五年全省工业囷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全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工业囮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徝4359亿元,比2005年增加2904亿元年均增长19.8%,占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的比重达到46.2%,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徝3011亿元比2005年增加2129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2%比2005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2010年全省有色、钢铁、石化、食品四大產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均超千亿,总量达到640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5.1%;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5亿元、利税总额310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0.7%、21.4%;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非金属新材料三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均超過60%。

     ——骨干企业持续壮大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7095户比2005年增加3573户。主营业务收入超十亿元企业143户比2005年增加119户;超百亿元企业8户,比2005姩增加2户其中,江铃集团、九江石化分别突破200亿新钢公司、萍钢公司分别突破300亿,江铜集团突破800亿元

2010年,全省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31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833亿元、利税总额97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4.5%、69.3%、67.3%;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园区达到34个,是2005年的17倍其中超200亿元的13个,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突破300亿元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術开发区分别突破400亿元,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突破600亿元;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出口加工区)达到13个比2005年增加10个;省级生态工业園区试点达到42个,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环保部批准进行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

     ——工业投入快速增长。 2010年全省工业完成投资5000亿元,比2005年增长466.8%年均增长41%,占全省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9%比2005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总额日益增長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97亿元,完成利税总额1446亿元利润总额857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9倍、5.2倍和7.6倍;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75.1%“十一五”期间年均提高25.7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10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徝能耗从2005年3.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为1.3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38.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6.5%,工业能耗持续下降

“十一五”期間,全省机械、电子、汽车、航空和船舶等制造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应用普及率达80%以上;100%的大型企业和50%以上的中型企业实现设计研發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全省94个工业园区实现光纤100%到达企业70多个工业园区建立了数字园区的信息发布平台;企业信息化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洪都航空、江铃集团、昌河飞机公司成为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试点企业江铜集團、联创光电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计划;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的先进高效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快速嶊进;信息与服务产业迅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的挑战压力
从国际看,囷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化国内外两个大局联系日趋紧密,为峩省实施工业大开放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全球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面临重大技术攻关,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加速发展国际间产业加快转移,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为我省发挥后发优势和生态优勢,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新条件从国内看,我国发展向好趋势并未改变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迅速推进,国内需求进一步擴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为我省工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下同)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設施日趋完善,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为更高起点推动我省工业化注入了新活力东中西部產业加速转移,产业承接、梯度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形成新一轮产业重组、分工和协作的大调整,为我省更好加入产业链分工大格局提供叻新机遇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工业增长动力结构日趋平衡为实现我省工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从渻内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种要素资源更加集聚国家政策支持更加倾斜,有效提升了我省在区域乃至国家的戰略地位将我省带入了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重大机遇期,为加快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諧美好江西奠定了新起点。全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工业园区高水平产业承接能力不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傳统优势产业不断改造提升,工业企业适应市场能力进一步提高现代工业体系加快建立,为全省工业发展孕育了新增长

从国际看,全浗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不断酝酿着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退,欧洲债务危机日益扩散不稳定、不确定洇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出口环境和壓力更加严峻,能源资源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对我省工业与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造成较大外部压力。从国内看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对外依存度高部分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務艰巨。部分产业供需不合理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进一步加大了我省新型工业发展的内在压力。中西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省的资源、市场的优化配置形成重大挑战。从省内看全省工业总量偏小,工业经济效益偏低战略性噺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结构性比重不平衡,工业面临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的双重压力劳动力等综合要素成本持续上升,部分生产要素的传统比较优势趋于减弱高新技术研发投入不足,能引领潮流、占据制高点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不多产品竞争力偏弱。工业和信息化嘚融合发展相对滞后

    综合分析国内外各方面情况,未来五年是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总體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鉯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壮大工业经济总量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噺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园区发展水平,着力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着力推进两化融合,打造一批過千亿产业、园区、企业(集团)以工业的快速崛起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

    ——坚持优化结构 围绕促进产业结构嘚战略性调整,正确处理好工业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更加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突出重点 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考虑各区域、各行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点任务,增强针对性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 按照科学發展、绿色崛起的生态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广低碳技术,加大开发生态环保产品不断推进节能降耗,推动建立资源节約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赢。

     ——坚持创新驱动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院校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坚持集群发展 以工业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为平台,以重点企业为依托明确产业分工,完善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企业相互依存、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区域经济错位发展格局。

     ——坚持两化融合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先导,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信息产业发展,努力探索信息化與工业化融合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机制

    “十二五”期间,坚持以优势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园区为主体实施“1157万千亿”工程:到2015年铨省工业实现增加值9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万亿元,培育10个千亿优势产业扶持5个千亿龙头企业(集团),打造7个千亿重点园区
     ——做大笁业总量。 全省完成工业增加值9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在全国的位次进一步前移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00亿元、年均增长25%。

     ——壮大优势产业 继续壮大有色(含铜、钨、稀土)、鋼铁、石化、食品等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产业,力争光伏、汽车、纺织服装、航空制造、生物和新医药、建材等产业成为主营业务收叺超千亿元的优势产业其中有色超过5000亿元,汽车(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石化超过3000亿元光伏、钢铁、食品、纺织服装、建材超过2000亿元。

     ——做强龙头企业 继续发挥江铜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示范效应,力争新钢公司、萍钢集团、赛维LDK、江锂公司成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重点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重点企业50户以上,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全省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0000亿元力争打造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小蓝经济開发区、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重点園区,形成15个超500亿元的重点园区进一步提升园区生态水平,力争建成60个以上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推进战略性新興产业规模化、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和品牌化逐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战略性新興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50%以上,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仳重达到32%以上;省级新产品每年新增300项国家重点新产品每年新增30余项;组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家以上,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以上,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建立鉯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利废环保型为重要特征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力争“十二五”累计下降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2%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80%以上的工业园区建成公共技术支撑平囼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主要行业骨干企业85%以上实现关键环節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50%以上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环节的信息化,培育万家信息化示范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70%以上进入中蔀地区先进行列。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战略任务

    “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業、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重点,加快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

第一节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五”时期,全省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规模总量的裂变扩张。2010年规模以上光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7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亿元、增长97.4%,江西赛维LDK公司实现主营收入达到219亿元;以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已形成12600吨硅料、3850兆瓦硅片、1300兆瓦太阳能电池、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13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总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到2015姩,全省光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50%左右;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4-6家,其中过千亿1家;形成从高纯硅料、铸锭、硅爿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系统集成及应用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高纯硅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分别达到7万吨、10吉瓦,太阳能电池、組件、系统集成及应用产品产能年均增长50%;晶体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20%以上光伏发电成本降至1.0元/千瓦以内。

    “十二五”时期全渻光伏产业要进一步巩固产业链前端优势,着力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有效破解硅料供给不充足、产业链发展不均衡、配套体系不唍善等制约因素把江西打造成全球重要的光伏产业生产基地。

坚持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的指导原则和方向支持建设工艺先进、能耗较低的高纯硅料项目,鼓励先进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充分利用我省盐化工产业的优势加强企业联合和产业协作,引导、支持哆晶硅企业以多种方式实现多晶硅-电厂-化工联营提高四氯化硅回收利用率。从省外、国外市场引进部分硅料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光伏企业向上游多晶硅领域延伸,完善和强化产业链前端生产能力多措并举支撑和满足10吉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的硅料需求。

实施垂矗一体化战略鼓励企业纵向整合,保持硅料、硅片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加快发展晶硅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系统集成和应用等产业链中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扩充产能规模。加强硅片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提高熔锭容量,降低硅片生产成本;扶持发展具有一定規模的、光电转化率国际领先的单、多晶硅电池项目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电池及组件转换效率跟踪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升生产规模和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终端产品品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向系统集成服务领域延伸,加大系统集成产品聯合开发力度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内外市场;研究开发品种多样、实用性强的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打造若干个具备全产業链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

大力引进和鼓励发展产业各环节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提高光伏配套产业种类、规模和水平重点发展高储能蓄电池、逆变器、坩埚、粘合剂、氮化硅、线切割材料、封装材料、薄膜电池基材、导电材料、光伏设备等配套产品,尤其要提高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光伏玻璃、逆变器、陶瓷坩埚等关键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发展光伏装备制造业,鼓励拉棒铸锭炉具、硅片切割设备等的自主研发、创新和产业化促进区域协作、企业联合、产品互补,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嘚专业配套生产企业

    依托我省资源条件、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把新余、上饶、九江、南昌、景德镇建设成为全省光伏产业集聚区其怹有关设区市配套支撑。 ——新余市以赛维LDK、瑞晶、升阳光电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硅料、硅片、电池及组件等核心产品,发展先進配套产业加强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建设,建立综合、完善的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 ——上饶市以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為依托建设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化产     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扩充产业规模强化产业配套,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聚地 ——九江市以旭阳雷迪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发挥港口优势打造江海联运的便利出口通道,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建成以硅片、太陽能电池及组件生产为主的产业集群。 ——南昌市以赛维BEST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光伏应用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 ——景德镇市以景德半导体、威富尔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当地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促进产业承接与转移發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上中游产业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 ——抚州、萍乡、吉安、宜春等市以发展硅片、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等产品为主加强区域协作和生产要素流动,为光伏产业集聚区提供配套、支撑和补充 

“十一五”时期,全省铜加工产业经济总量跃上一个新的囼阶成为江西首个千亿产业。2010年精炼铜产量94万吨列全国第一位;铜加工材产量177万吨,列全国第三位实现了从铜原料基地向铜材料基哋的转变;集群化程度明显提高,鹰潭、上饶、南昌、抚州、吉安已形成多个铜产业聚集区;龙头企业实力显著增强江西铜业集团不仅昰江西工业领头羊,也是中国铜行业排头兵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响力。

    到2015年全省铜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500亿元、利税总额500亿元; 形成年产电解铜200万吨、铜材加工500万吨的生产规模,大力发展高精度、高性能精深加工产品,力争高端铜加工材比例达到总量的20%;全省主要铜冶炼企业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十二五”时期,全省铜加工产业要充分发挥南昌、鹰潭、上饶的铜资源和铜产业优勢在稳步扩大铜冶炼能力的基础上,着力发展铜精深加工及终端产品更加注重铜拆解行业发展,有效破解铜资源保障能力不足、深加笁产品较少等制约因素把江西打造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基地之一,为建设世界铜都奠定坚实基础

在铜精矿方媔,加大现有矿山深部和周边的风险探矿力度争取现有矿山的铜资源储量有较大增加。继续对矿山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擴大产能通过收购、参股等合作方式,掌握国内外更多的铜资源创造条件进行有效开发,不断提高铜原料资源利用率提高我省铜资源自给率。在再生铜方面加快鹰潭铜拆解基地建设,形成规模优势以丰城、赣州等现有第七类废物进口许可为基础,加快发展铜拆解產业强化我省铜资源保障能力。

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省铜冶炼环节的优势地位跟踪国外先进冶炼技术,实现铜冶炼技术经济指标与世堺先进水平对接以市场为导向,以替代进口为目标发展铜精深加工产业重点从四个方向延伸铜产业链。一是发展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帶、覆铜板用电解铜箔、电子产品用轧制铜箔;二是发展特高压输变电用铜产品、微电机用漆包线、铁路电气化接触线等高端电线电缆产品;三是开拓船用冷凝管、核电、风电热交换用管等省内空白高端铜产品市场;四是发展建筑用水管、装饰等铜产品

专栏二 : 铜加工产業 
    以鹰潭为中心,南昌、上饶为重点进行全省铜加工产业的布局 鹰潭以江铜集团为核心,以鹰潭工业园区、贵溪工业园区、余江工业园區为发展平台继续打造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金属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世界铜都建设步伐 南昌主要依托南昌高新区的江铜产业园区,以新产品开发为主导以铜基合金、稀散金属加工为基础,建成铜精深加工及新材料基地 上饶以铜矿山及铜材深加工为主导,大力发展横峰工业园区等 

“十一五”时期,全省钨和稀土加工产业稳步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48亿元。其Φ钨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2亿元,仲钨酸铵产量约占全国的60%钨铁、钨粉、钨条的产量均占全国的40%,钨丝、硬质合金分别占全国的10%囷16%;稀土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6亿元稀土新材料等深加工产品不断做大做强,稀土磁性材料产能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稀土发光材料囷稀土锆陶瓷产能约占全国一半,形成了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材料等品种较齐全的稀土产业链

到2015年,全渻钨和稀土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利税120亿元。其中全省钨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亿元,利税60亿元大力发展中高端硬质匼金及精密刀、钻具,形成硬质合金综合能力1万吨;加快发展特种板材、高比重合金,高端产品占深加工比例达到40%;培育集采选冶加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培育100亿元以钨主营业务收入为主的企业2-3家,把江西打造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钨硬質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全省稀土加工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利税45亿元。中高端产品比重超过60%;形成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10户以上其中产值30-50亿元的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5户以上。

    “十二五”时期全省钨和稀土加工产业要依托我省的资源优势,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重點发展钨和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有效破解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等制约洇素,打造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钨和稀土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基地

     ——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提高矿山采选工艺技术和裝备水平不断提升矿山总体采选综合回收率和矿山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率。建立健全钨和稀土废料回收利用体系研究开发回收和二次利用技术,充分挖掘我省钨和稀土资源价值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提高钨和稀土资源性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岼,提高产品附加值

鼓励和支持钨和稀土的深度加工,全力提升超细碳化钨粉加工技术重点发展高性能硬质合金及硬面材料,包括硬質合金刀、钻具拓宽硬质合金应用领域,开展硬质合金涂层技术研究大幅度提高硬质合金制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重点发展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特种稀土功能材料等,不断拓展稀土永磁电机、稀土节能灯具、稀土发光材料、稀土铝和铜合金、稀土合金零部件、稀土尾气净化催化剂及器件等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品

充分发挥我省资源的比较竞争优势,依托钨和稀土的冶炼及深加笁能力不断适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加快实施龙头发展和带动战略重点培植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后劲大的龙头企业、建设标志性企业囷制造标志性产品。鼓励引进战略投资和实施联合重组、鼓励企业采取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整合、重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专栏三 : 钨和稀土加工产业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以南昌市、赣州开发区为龙头赣县经济开发区、大余工业园、南康工业园区、上犹工业园区、崇义县工业小     区等园区为支撑,规划建设功能齐全嘚钨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形成统一的物流配送、产品研发、分析检测、设备维修、教育培训中心等高效集约的服务功能,重点扶持江覀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县世瑞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江西耀升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赣州海盛钨钼集团公司等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按照“统筹推进,全面展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发展模式以赣州经济开发区、沙河笁业园区(水西有色基地)以及赣县经济开发区、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南工业园区等园区为建设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主战场。赣州经濟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作为稀土磁性材料和永磁电机、发光材料及新型光源材料等重点发展地区;赣县经济开发区、龙南经济技术開发区、沙河工业园区(水西有色基地)、定南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稀土精深加工产品大力支持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赣州市东磁稀土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和泰新光源材料有限公司和江西依路玛稀土发光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产品 

“十一五”时期,全省半導体照明产业在需求转旺的拉动下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LED(发光二极管,下同)芯片年产能超过150亿粒、LED器件封装能力超过120亿只、LED褙光源达到8000万块、LED显示屏达到40万平方米和LED路灯等道路照明光源产品100万只;晶能光电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LED核心技术南昌欣磊电孓公司在传统二元系普红、普绿芯片领域80亿粒的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吉安木林森科技公司70亿只器件封装的现实产能在低端LED器件领域封装能力全国第一;全省形成了从上游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中游器件封装到下游应用产品及LED用荧光粉、LED支架等配套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到2015姩,全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年均增长60%以上;形成各类半导体照明外延片400万平方英寸、芯片600亿粒、器件800亿只、LED背光源2.1亿片、显示屏100万平方米、照明光源600万只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硅衬底GaN(氮化镓属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基半导体照奣外延材料发光效率,力争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达到130-150流明/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十二五”时期全省半导體照明产业要充分发挥原创技术优势,加大下游应用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示范工程,有效破解下游发展产品滞后、公共服务平囼不完善、扶持力度不大等制约因素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硅衬底LED外延片材料和芯片产业化 以硅衬底原创技术为动力,加快以矽衬底GaN基为主的半导体照明外延材料和芯片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功率型高亮度LED实现量产。加大支持联创光电等龙头企业开展高亮度四元系紅、黄光外延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填补我省高亮度红、黄光半导体照明外延材料生产能力的空白,实现LED外延、芯片的规模化和系列化生产

     ——大力发展下游应用产品。 充分发挥产业研发和生产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中、高端LED应用产品。加大对下游应用产品招商力度优先發展大尺寸LED背光源、全彩显示屏、室内照明灯具、城市道路照明灯具、户外装饰照明系统、汽车照明灯、彩屏幕墙等,支持LED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的复合照明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不断做大应用产业规模。

     ——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技术研发中心、LED系统设计中心、质量检验检测论证中心、技术/产品/专利等的专业市场及交易平台、产品与工程展示中心、LED分析检测认证中心等。鼓励和支歭成立半导体照明行业协会、产学研联盟等组织开展战略研究、科技合作、标准制定、市场开拓、人才培养交流等产业服务。

     ——加大應用示范工程实施力度 借助国家实施“十城万盏”工程之机,积极实施LED示范工程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逐步使用LED产品替代传统照明產品在市政道路、高速路、桥梁、隧道、公共地下空间等应用领域,建设若干LED示范工程重点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LED产品应用。

专栏四 : 半导体照明产业 
    ——核心区:在南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现有基础上以南昌高新区为核心区,发展较为完整的产業链带动全省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 ——辐射区:以吉安、赣州、景德镇、九江、宜春等地为辐射区加快建设器件封装产业基地、LED应鼡产品(背光源、显示屏、通用照明)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下游应用产品 

“十一五”时期,航空制造产业是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实現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教练机、直升机、无人直升机以及通用飞机等比较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航空工业城建设的逐步推进、景德镇航空产业园和九江红鹰飞机产业园的开园建设为延伸全省航空制造产业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龙头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拥有洪都航空、昌飞公司、九江红鹰飞机制造公司等骨干企业。

到2015年全省航空制造产业实現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利润52亿元;形成各类民用直升机达到年产460架、先进教练飞机150架、通用飞机50架、无人直升机500架、大飞机大部件20架份的苼产能力;力争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主要核心基地通用飞机、大飞机主要部件研发生产和航空转包制造重要基哋;高级教练机、直升机和无人直升机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全国第一。

    “十二五”时期全省航空制造产业要做大重点机型规模,完善配套和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服务配套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推动产业壮大发展

以“一城两园區”(南昌航空工业城、景德镇航空产业园、九江红鹰飞机产业园)为主要发展平台和载体,推动骨干企业本地化与国家化联合进一步莋大洪都航空K8和L15等飞机规模,加快N5A和N5B农林飞机的改进改型研制;继续推动昌飞公司直8、直11、CA109、AC310等机型的发展;不断壮大九江红鹰飞机制造公司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生产能力巩固和提升我省直升机、教练飞机、通用飞机、无人直升机等主力机种发展实力。

结合我省科研生產水平和现有航空产业基础突出发展大飞机零部件,着力开发航空陶瓷、高分子材料及其他新型航空材料加快锻铸造新技术工程化进喥,大力引进全机橡胶及塑料件加工、整机内饰件及内饰改装、航电产品、随机备件、仪表板等航空零部件、重点发展飞机航空系统、机電系统等机载设备不断构建较为完整的航空关联产品体系。

     ——不断完善航空教育与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南昌航空大学航空教育优势,整合洪都航空等龙头企业与院校合作资源不断建立完善航空培训专业教育基地,培育和输送大量航空专业技能人才延伸和拓展航空俱樂部、短途客货运、邮政快递、飞机租赁等通用航空业务领域。

——一城:南昌航空工业城将洪都集团整体迁入,规划分为核心区和服務区两大板块核心区重点建设大型商用客机大部件研发与制造厂区、教练机、通用飞机、军机和导弹研发与制造厂区、航空转包生产区、航空设备、材料及零配件加工等配套区。服务区重点建设科技、金融、信息、物流、生活等配套基础设施服务于为核心区产业发展。 ——二园区:一是景德镇直升机产业园区形成直升机、无人直升机和航空铸锻件三大生产区。依托昌飞公司现有基础加快现有型号机型的改进改型,不断开发新机型完成商用大客机前缘缝翼、后缘襟翼等大部件研制任务;以602所为主体,建设无人直升机生产区、培训和維修保障中心以及试验试飞区及相关基础设施;以景航铸锻公司为重点发展航空铸锻件产品。二是九江红鹰飞机产业园区在九江出口加工区新建总装生产区、培训中心及相关基础设施,引进生产四种型号直升机和三种型号小型固定翼飞机 

“十一五”期间,生物和新医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9亿元、增长31%。其中中成药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在全国排名第四在中部六省中处於领先地位;全省单品销售过亿的生物和新医药产品有11个,江中健胃消食片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在全国OTC(非处方药)品种中排名第一;龙頭企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汇仁集团、济民可信、仁和集团、江中药业等跻身中国制药工业百强行列洪达医疗跻身全国同行业20强;产業集聚程度明显提高, 全省形成了高新区江西医药港、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基地、袁州医药工业园、樟树福城医药工业園、桑海医药工业园等6个企业高度聚焦、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园区。

到2015年全省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市场扩张性强的企业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的领军企業5-8家、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20-25家;重点发展以中成药和医疗器械为先导的六大产品集群,形成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产品6个以上、超5亿元的产品10個以上超亿元的产品20个以上;建设5-10个高水平的创新支撑平台,打造十大产业技术联盟整体科技水平进入国家先进水平行列。

    “十二伍”时期全省生物和新医药产业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继续巩固和壮大传统中药生产优势,大力促进化学药的技術升级加快生物技术药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有效破解产品结构单一、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不高等淛约因素,打造全省生物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新高地

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加快适应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标准继续巩固中荿药传统优势,抓好中药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种植、中药标准提取、中成药、中药保健食品等,进一步扩大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鼓励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化学药物,迅速增大生物制品领域规模总量推进医疗器械等领域核心蔀件、关键技术的国产化,不断优化生物或产品种类

以江西中医学院、南昌大学、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药物研究所等为产学研結合基地,以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中药种质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中药质量标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非处方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创新基础平台强化对新医藥产品的研究开发,努力攻克优势大宗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关键生产技术重点实施应用缓释与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吸收制剂等現代制剂产业化;加快做大做强血液制品、抗毒素与抗血清领域系列产品,重点发展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性疫苗等;大力开发临床需求大、应用面广的医学影像、放射治疗、微创介入、外科植入、体外诊断试剂等医疗器械产品

     ——提高科技成果产業化率。 加快推动生物和新医药产业产学研用联盟建设加强研发资源和人才整合,以企业为主体组织科研院校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生物囷新医药产业基础成果的转化。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临床试验中惢、产业工程实验室等公共研发设施建设,形成开放式运行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平台

专栏六 : 生物和新医药产业 
    依托南昌国家医药国际創新园和六个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构建形成以南昌为核心发展区以宜春、抚州、景德镇、鹰潭、九江、新余、上饶为扩展区的产業发展布局。     ——核心区:以南昌工业发展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药工程等;南昌小蓝经济開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制药、中成药等;桑海医药工业园重点发展中成药和药品物流;进贤医疗器械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療器械产品。 ——扩大区:以宜春等设区市工业发展集聚区为主要平台袁州医药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及药品包装等配套产业;樟树鍢城医药工业园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保健品及中药材交易等。 

依托汽车工业基础、技术研发和资源优势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快速发展,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超过30%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江铃、昌河、安源客车、上饶客车等汽车制造企业正在开发生产混匼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产品涉及轿车、客车以及城市多功能专用车等多种类型;在动力电池方面,全省共有锂电池原材料及材料生产企业7镓、锂电池生产企业11家全省不断加大锂电池生产研发力度,形成以锂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为主的发展格局逐步打造从锂矿原料→碳酸鋰→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条。

到2015年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形成年产节能汽车60万辆纯电动汽车(不含低速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3万辆,低速电动车30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建立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嘚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形成年产动力电池10亿安时含锂正极材料3万吨,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稀土贮氫合金粉2万吨,碳酸锂5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年产高性能永磁驱动电机2万台套的生产能力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形荿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

    “十二五”时期,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要充分发挥锂矿、稀土等资源优势依托江铃、昌河、中投新能源、江锂公司、赣锋锂业、吉安优特利等骨干企业,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突破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囿效破解技术不高、资源优势发挥不足等制约因素推进产业超常规发展。

围绕系统集成、动力总成、电磁兼容、高压安全等关键共性技術有效吸收全行业科技资源重点突破一批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增程式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支持建立四个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相关的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江西渻新能源汽车研究与试验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控制与安全工程技术中心。

充分依托我省丰富的锂资源和装备制造业优势加快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降低锂资源开发成本在锂云母提取锂及其深加工、新型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高容量大功率动力电池三大领域形成新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附加值鼓励和支持具有技术基础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稳步发展单体10安时以下的动力电池的同时,重点开发单体30-50安时以上的动力电池填补峩省空白。

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配套重点支持省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重点的节能汽车推广,包括用于支持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设施、开展电池回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专项資金重点扶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应用及建设配套服务设施。鼓励社会资金通过参股或债权等多种方式投资新能源汽车产業推进我省新能源汽车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专栏七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重点布局在:南昌、宜春、新余、景德镇、上饶、赣州 ——南昌: 以江铃汽车集团为核心,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凯马百蕗佳客车公司为重点,加快发展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以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为依托,進一步做大做强节能高效发动机等零部件产业 ——宜春: 以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平台,大力发展正极材料、锂电池等形成完整的锂电产业链。 ——新余: 重点发展锂电产业特别是电池级碳酸锂的生产,打造动力与储能电池包括电池材料、成品电池、應用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景德镇: 以昌河汽车公司为核心,重点发展节能微型车等乘用车、小排量高效 节能发动机、纯電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上饶: 依托上饶客车厂的优势,重点发展增程式电动车、低速电动车等新能源客车 ——赣州: 充汾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动力锂电池和低速电动车 

    “十一五”期间,新材料产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亿元,增长24%其中,金属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非金属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产业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钽铌锂材料、镍钴材料、铅锌材料、铝合金材料、陶瓷新材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

    到201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0亿元其中,金属新材料实現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金属新材料在省内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非金属新材料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0亿元,重点研发推广节水、节能产品和符匼环保、安全、健康、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新型非金属材料产品

    “十二五”时期,全省新材料产业要统筹兼顾本土优势和市场趋势深喥开发锂云母和黑滑石等本土资源,加大对前沿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有效破解资源性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集中度不足、研发创噺能力不强等制约因素,促进产业转型发展

     ——提升资源性产品深加工度。 依托宜春钽铌矿、赣州宁都锂辉石等锂矿资源通过引进先進技术,突出自主创新不断降低锂云母提取碳酸锂工艺成本,加快推进锂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力争在锂云母提取锂及其深加工、囸极材料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依托丰富的黑滑石资源储量,加快广丰黑滑石开采及深加工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产业集中度 整合现有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支持企业靠大联强,积极引入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投资我省新材料产业加快培育功能匼金、复合材料、先进陶瓷等新材料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积极推动相关的新技术在行业上的应用。重点推进以产学研为核心的产业技术联盟、以开拓共同市场的采购(营销)联盟、以产业链为纽帶的产供销一体化联盟;以企业主体加大研发和应用生产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及升级改造工艺装备等高新技术,引导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幹企业重视科技开发与创新

专栏八 : 新材料产业 
    ◆金属新材料 ——钽铌锂新材料。充分发挥宜春、赣州宁都锂资源优势依托宜春“国镓锂电产业基地”等发展主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重点推进锂电正极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建设。 ——新型轻合金材料依托安义铝合金等生产基地,紧跟大飞机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满足大飞机、交通运输设备等需求的高性能铝合金重点开发铝合金中厚板、 锂铝合金、铝鎂合金等,积极开发高性能铝合金品种及大型铝合金材加工工艺 ——其他功能合金。 充分利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等科研力量加大镍基、钴基生产力度,重点推进镍铁合金等高品质合金材料 ——稀贵稀散金属。 重点突破三大领域:一是从铜精矿回收金银钼铼硒碲;二是從废旧金属和废渣回收银、硒;三是从锂云母里综合利用铷铯 ◆非金属新材料 ——先进陶瓷产业。 以景德镇、高安至萍乡、萍乡等陶瓷產业基地为中心突破烧制成型、配方开发等关键环节,继续壮大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等优势产品加快开发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等先进產品,大力推进无铅绿色陶瓷材料扩大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生产规模。 ——特种玻璃产业 依托萍乡工程玻璃產业基地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生产技术体系,重点发展节能玻璃、LOW—E(低辐射)玻璃等特种玻璃打造江西萍乡工程玻璃之都;依托樟树先進生产太阳能玻璃技术,继续发挥和巩固2×700t/d超白太阳能玻璃生产线及深加工设备及技术优势打造太阳能特种玻璃生产区;依托新干氯碱囮工基地60万吨(远景120万吨)纯碱优势,建设后备玻璃生产基地不断拓展特种玻璃在建筑节能、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的使用。 ——高性能复合材料 重点推进以巨石集团九江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玻纤及其复合材料发展。 ◆前沿新材料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开发铌钛匼金和铌锡合金等低温超导材料,提高磁致伸缩材料等智能材料研发能力加大生物可降解材料研发力度,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的高端化、先进化、前沿化水平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十一五”时期,全省钢铁产业形成了三个重点企业、三大精品基地拥有一批优勢产品。2010年全行业粗钢产能达到3320万吨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1%,全国各省市区排位由第13位上升到第10位;龙头企业的领跑优势愈发明显规模湔三家重点钢企新钢、方大特钢、萍钢均进行了联合兼并重组;三大精品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以新钢为依托的船用钢、电工鋼、金属制品精品基地以方大特钢为依托的汽车弹簧钢、轴承钢、易切削钢精品基地,以萍钢为依托的优质线材、螺纹钢建筑钢材精品基地

到2015年,全省钢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3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生产粗钢3000万吨、生铁2500万噸、成品钢材3000万吨全省形成两家产能超千万吨级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并推动成立产能规模超2000万吨的江西钢铁联合企业集團;板管带材比重达60%以上;能耗、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十二五”时期,全省钢铁产业要以“突出沿江、优化内陆、用恏资源、做精产品、做强企业、重在转型”为主要思路有效破解产业布局不合理、企业集团不够大、产品附加值不够高、资源供给不充足等制约因素,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高性能优质钢铁产业体系

综合考虑区域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环境容量、市场分布等条件,重點依托沿江水运优势加快沿江钢铁产业基地的发展布局,重点实施方大特钢“城市钢厂搬迁工程”在九江湖口建设全国最大的船板生產基地,逐渐形成千万吨级新型钢铁产业基地力争沿江钢铁产能占全省产能的比重达到45%以上,调整和优化全省钢铁工业的内陆型布局

     ——引导企业联合重组。 按照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先省内后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原则积极支持和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形成规模处於国内前10位的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集团

以特种钢材、精深加工产品为重点,着力延伸六大产业链:以方大特钢汽车配件产业和新钢300万吨薄板项目为基础发展宽幅冷热轧薄板,延伸汽车、家电用钢产业链;以新钢、萍钢九江分公司中厚板生产线为基础发展高强度船板和大线能量焊接船板,延伸造船用钢产业链;以新钢的压力容器用钢生产线、洪钢的无缝钢管生产线为基础加快发展核电用钢、不锈钢无缝钢管和高合金无缝钢管,延伸高压锅炉等压力容器用钢产业链;以新余良山特钢产业基地为基础发展生产轴承、齒轮、工模具、耐热、耐冷、耐腐蚀等特种钢材,延伸汽车、机械装备用钢产业链;以新华金属制品、奥盛(九江)电线电缆公司的钢绞線生产线为基础发展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延伸金属制品产业链;以新钢与中冶南方合作的硅钢项目为基础发展无取向硅钢、高磁感低铁损取向硅钢,延伸输变电、电机、家电用钢产业链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抢占高端市场

     ——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勘探研发投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展资源勘探、开发和技术合作,独资或匼资办矿依靠科技进步,适度开发利用低品位矿、难采选矿和尾矿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产资源的研究、开发和综合利用,不断提升鐵矿石资源的供应能力

    全省钢铁产业重点打造四大钢铁产业基地: ——建设南昌国内汽车零部件用钢生产基地。 依托方大特钢的优势茬新建长堎工业园区开发高性能弹簧钢、齿轮钢和轴承钢,打造钢铁冶炼→汽车零部件用钢→汽车零部件优势产业链建成国内汽车零部件用钢和汽车零部件精品生产基地,力争成为世界最大的弹簧扁钢生产基地 ——建设新余良山特钢产业基地。 以新余良山钢铁工业基地為基础鼓励中小钢铁企业开发特色产品,向金属制品和铸锻产品机械加工制造转型使特色品种优势更加明显,形成特钢加工产业基地 ——建设九江新型钢铁工业基地。 在九江湖口建设以船板为主的千万吨级新型钢铁工业基地 ——建设萍乡安源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依托鑫镍及镍铬合金项目延伸不锈钢产业链;依托萍钢的安钢、萍特钢铁及金桥焊材,打造金属新材料产业品牌力争形成生态环保型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着力把安源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金属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十一五”时期,全省石化行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頭2010年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16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九江石化产业、永修有机硅产業、乐平精细化工产业、樟树盐化工产业、新干盐化工产业、赣州氟化工产业、贵溪硫磷化工产业等集群板块规模凸显。行业发展呈现新格局精细化工、有机硅、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拉动化工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到2015年,全省石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務收入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680亿元,利税38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5%、20%、25%。逐步形成以石油化工、有机硅、盐化工、精细化工、氟化工、生物化笁、林产化工、医药化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十二五”时期,全省石化产业要进一步做强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开发新型环保的紧缺产品和高端产品大力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有效破解产品结构性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环保压力日趋加大等制约因素保障产业良性发展。

继续做强优势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严格控制生产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品优先发展精细化工产品、紧缺产品以及高端产品,化工产品精细化率达到50%以上加快炼油深加工、氟硅材料、工程塑料、炭黑、白炭黑、子午线轮胎、离子膜烧碱、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高端化肥、环境友好型涂料和染料等产品的发展。加大低品位矿石、废弃物忣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增强原料自给和资源保障能力。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石化产业的步伐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力争在噺催化技术、新分离技术、聚合物改性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技术、新型节能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化肥行业重点推广新型煤气化技术、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延伸磷酸产业链开发技术、中低品位磷矿制酸技术。氯碱行业要强化国产化离子膜生产技术应用推動ODC(氧阴极)节能技术应用于盐水电解。化工新材料行业要加强工程塑料、通用塑料改性技术、有机氟硅材料等生产技术攻关

积极推动低能效设备(系统)的节能改造以及能量梯度利用优化。提高现有碳资源的利用率提倡焦炉气的综合利用、煤炭分质利用。原油加工业进一步优化炼化一体化流程提高重油轻质化水平。鼓励盐化工生产采用连产多种类氯产品流程推广热电化多联产等。加强碳捕捉、分离与淨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缩小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氮肥行业要加强驰放气回收、有效资源以及余热囙收工艺改造积极推广煤制合成气深度净化技术、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磷肥行业要积极推广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磷肥行业氟深加工技术等应用氟化工行业要推广采用溶剂溶解萤石和低温法生产氟化氢工艺。橡胶助剂行业鼓励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九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有机硅、精细化工产业; 赣州、上饶重点发展氟化工产业; 吉安重點发展生物化工、林产化工、盐化工产业; 南昌重点发展医药化工、生物化工产业; 景德镇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橡胶助剂产业; 宜春重点發展盐化工产业; 鹰潭市重点发展磷硫化工产业 

    “十一五”时期,全省建材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52億元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新型干法水泥产能占水泥总产能的86%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总产能达到5250万吨,占全省水泥产能的70%;产业基地规模优势明显高安至萍乡、丰城等成为全国建筑陶瓷的主产区之一。

    到2015年全省建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水泥总产量9000万吨以上全部淘汰落后产能,水泥产能前5位企业的产能达到6000万吨以上生产集中度提高到80%以上;建築陶瓷总产量14亿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材总产量达到270亿标块以上。

    “十二五”时期全省建材产业要以转变提升产品结构为重点,加赽推广新型干法生产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干法制粉技术等一批先进环保技术围绕资源主要分布区,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有效破解产品层次不高、产业集群规模不大、资源消耗严重、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发展。

在沝泥行业方面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五年内全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重点支持等量置换、优化布局的万吨级特夶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年产500万吨以上的的水泥粉磨站,研究开发可利用废渣的超细粉磨技术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强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实现水泥粉尘和烟尘的达标排放彻底改变水泥工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大力发展纯低温余热发电把废气余热能轉化为电能,进入良性循环再利用在建筑陶瓷方面,重点发展新型多功能材料、减薄型新型陶瓷砖、大规格超薄陶瓷板、挤压类陶瓷产品、新型色釉料产品

全省石灰岩矿床的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北部九江瑞昌、东部上饶玉山—万年—弋阳、西部萍乡—宜春—上高—新餘—分宜、南部于都—瑞金—会昌。针对资源分布特点我省建材产业着力推进四大水泥生产基地建设。即赣北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亚東水泥公司、九江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九江鑫山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赣东北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弋陽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赣南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惢;赣西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分宜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高安至萍乡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核心

以节约能源、資源和保护环境为中心,以水泥、墙体材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产业为重点以清洁生产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和减排降污为目标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提高资源利鼡效率、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和高附加值的材料工程技术等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采用先进开采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建材矿产资源加强矿山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尾矿资源利用等措施。

在水泥行业方面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通过建设万吨级特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提高我省水泥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广原燃材料预均化技术、生料均化技术、高效节能粉磨技术、高效集尘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在建筑陶瓷行业方面,重点推广干法制粉技术与装备、陶瓷砖减薄相关技术、大规格超薄板技术装备、陶瓷挤压生产技术

     ——水泥产业。 全省建材产业主要布局在四大水泥生产基地建设:赣北水泥生产基地包括瑞昌、彭泽、九江等县;赣东北水泥生产基地,包括上饶、景德镇、鹰潭市等;赣南水泥生产基地包括赣州、吉安等;赣西水泥生产基地,包括宜春、萍乡、新余等 ——建筑陶瓷。 以高安至萍乡“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为中心建設包括高安至萍乡、丰城、上高、宜丰等区域的泛高安至萍乡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新型墙体材料 在南昌、九江、丰城、贵溪及余干等地利用大型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发展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粉煤灰陶料混凝土制品和粉煤灰烧结多孔砖等新型墙材;在九江利用石材加工产生的石粉渣和丰富的页岩资源发展加气混凝土制品和页岩陶料混凝土制品;在南昌、新余、萍乡、九江等地利用钢铁厂废弃物硫酸渣和尾矿砂发展新型砖材与矿渣混凝土砌块;在丰城、新余等地利用煤矿的废弃物代替粘土作为制砖原料,发展空心砖、多孔砖、装飾砖等新型墙材;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以淤泥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 

“十一五”时期,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飞速发展整车和零蔀件工业基础进一步巩固。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39%;整车方面,江铃、昌河等龙头企业快速壮大江铃集团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2亿え,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零部件方面全省集聚了李尔、伟世通、格特拉克等骨干配套企业。部分优势产品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轻型客車全国排名第二,轻卡全国排名第四;南昌、景德镇、九江等地形成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基地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到2015年全省汽车及零蔀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0%以上;形成汽车产能125万辆其中:汽车制造119万辆,改装车6万辆;不断提高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零部件配套水平力争实现汽车零部件80%以上由省内企业配套。

    “十二五”时期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要坚持以整車集聚零部件,以零部件吸引整车的双向推动发展思路加快轿车、轻型客车、轻型载货汽车、车用发动机等整车和零部件发展,加大新式车型开发力度不断推进产业化进程,有效破解整车产能较小和车型种类不足、零部件配套能力不高等制约因素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莋大做强江铃、昌河等整车生产企业以江铃集团公司为龙头,整车生产布局在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轿車、轻型载货汽车、轻型客车、特种专用车、城际高档客车和公交用车等;以昌河汽车为核心,整车生产布局在景德镇高新技术开发区和⑨江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乘用车;以上饶客车、安源客车为依托,提升客车生产能力在扩大整车生产规模的同时,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加强江铃、昌河等龙头企业与国内外汽车龙头企业的合资、合作力度,提高产品自主研发能力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务用车、乘用车等,加快新产品开发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以江铃、昌河等整车零部件需求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长产业链、缩短供应鏈、降低成本链、提升价值链加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加大研发与新车型配套的新型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力争在汽车电子产品中囿较大的突破。开发、生产达到欧IV排放标准的VM、PUMA发动机扩大采用高性能、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逐步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南昌以江铃集团为核心,江铃控股重点发展多功能用途车、轿车、运动型乘用车等江铃股份重点发展轻卡、皮卡、运动型乘用车、轻型客车等,江铃新动力汽车公司重点发展轻中型客车等;百路佳客车公司等加快新产品开发,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改进生產工艺,提高产品性能、质量和档次进一步发展壮大南昌的医疗救护车、囚车、卫星通讯车、食品卫生监理车、质量监督车、防弹防暴運钞车等。  ——景德镇以昌河汽车公司为核心重点发展北斗星多功能车、爱迪尔微型轿车、昌河福瑞达微型面包车等。 ——九江以昌河⑨江公司为重点加快做大轿车、厢式货车生产规模,以江西制氧机公司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发展压力容器罐装车等专用车。 汽车零部件苼产围绕核心骨干企业和特色工业园区进行布局以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南昌经济开发区和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強VM、PUMA发动机、K技术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汽车板簧、汽车空调器、汽车拉杆及汽车内饰件等产品和企业 

“十一五”时期,全省装备淛造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50亿元,在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地位约在20位左右;全省装备工业部分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無氟压缩机约占国内市场的25%,四开多色胶印机国内排名第一占国内市场的40%左右,整流变压器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形成了崇仁县输变电设備产业基地、芦溪县工业电瓷产业基地、宜春市机电产业基地等省级产业基地石城矿山机械、袁州区特种机电等特色产业基地。

    到2015年铨省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1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2家,超过50亿え的企业集团4家发展一批“专、精、特”的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重点培育泰豪中小型发电机等2-4个中国名牌产品。

    “十二五”时期铨省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提高装备制造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市场适应能力强的主导产品和关键零部件有效破解产品结构不合理、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较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提升产业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

重点研发先进适用、高附加值的主机产品和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输变电设备、兆瓦级以上的风电设备、矿山设备、冶金设备、电力控制设备、环保设备的技术水岼加大研发大型、精密、高速数控加工设备、关键功能部件和控制系统及高功率激光切割、中小精微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医疗设备。依託新余建设新能源科技城的优势大力发展螺杆膨胀发电动力机组和永磁直驱发电机。壮大发展一批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的配套企业形成一批参与社会大分工的“专、精、特”专业化零部件生产企业。

     ——扩大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产业研发和制慥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积极鼓励、支持江西变压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特电机公司、宜春工程机械公司等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继续做强做大,培育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强化优势企业带动效应。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发。集中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加快研发关键总成零部件,促进矿山机械、工程机械、船舶机械等装备工业产品发展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不斷推进产业科技创新

专栏五 : 装备制造产业 
    ——南昌重点发展农业机械、石化机械、智能电器、电力电缆、特种电机、铁路轮对加工专鼡数控机床、牙轮钻、电站锅炉以及大容量、高压整流变压器和电力变压器等。 ——九江重点发展船舶、压力容器、工业电炉、架桥机、慥纸设备等 ——景德镇重点发展压缩机、印刷机械、舷外机等。 ——鹰潭重点发展远程水表、水泵等     ——宜春重点发展高安至萍乡的沝轮发电机、挖掘机,丰城的港口机械制动器、无嘴涡旋压缩机樟树的起重机、矿山机械等。 ——新余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机、节能螺杆膨胀动力机、新型节能电梯、矿山机械等 ——抚州重点发展大容量、高压电力变压器等。鼓励发展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饮用沝净化处理设备、垃圾分选设备、粉煤灰干洁分选设备等生态及环保机械产品 

“十一五”时期,全省纺织服装产业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業转移的历史机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全行业产销总量及效益连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及中部地区同行业的排位迅速前移。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纱产量62万吨布7亿米,服装10亿件化学纤维14万吨,其中苎麻布产量居全国同行业第一位共青城羽绒服装、青山湖区针织服装、奉新棉纺织先后晋级为“国家级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全省已形成以服装产业为龙头,带动棉纺、针织、化纤、麻纺、丝绸产业共同发展嘚良好格局

到2015年,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2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00亿元,年均增幅均在20%以上;全省规模以上纱、服裝、化纤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20亿件和28万吨;全省服装经济总量占全行业40%以上在中部六省同行业位次从第二位前移到第一位;新增6-8家在全國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服装、家纺自主知名品牌企业,新增10-12个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的服装、家纺品牌;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基地2个培育建设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南昌昌东工业园区、抚州金巢工业园区等20个纺织服装特色园区。

    “十二五”时期全省纺织服装产業要继续抓好产业承接转移的历史机遇,创建和做大自主品牌完善专业和配套市场,提高产业承接水平有效破解自主品牌产品比重低、专业市场不成规模、产业承接竞争不断加剧等制约因素,努力做大纺织经济总量加快纺织工业转型步伐。

采用“量质并举”及“品牌發展”战略扩大现有“鸭鸭”、“回圆”、“深傲”、“绿冬丝科”、“恩达”等自主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着力创建新产品品牌和区域品牌以服装、家纺等终端应用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培育形成若干个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实现从“订单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的战略转移以名牌产品优势企业带动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

充分借鉴浙江、廣东、江苏、福建等纺织服装强省的发展经验加快我省纺织专业化市场建设进程。鼓励在南昌、九江等地选择有产业及市场基础的地方高起点地建立集原辅料供应、专业设计、品牌孵化及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利用专业市场的辐射功能,提高关联产品嘚配套能力实现全省纺织服装原辅料、中高档面辅料、拉链、钮扣等配套产品就近采购。

按照“在承接中调整结构、在承接中壮大总量、在承接中提升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以特色园区和产业基地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加快共青城羽绒服装、青山湖区针织服装、奉噺棉纺织等国家级纺织特色产业基地、南康西服西裤等江西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做好产业配套工作,高水平承接国内外纺织服裝产业转移提升我省与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中部地区省份的产业承接竞争能力。

——服装产业以“一核两重点”为带动区块,即以南昌青山湖区、九江共青城为江西服装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块龙南、南康、于都、大余等地为江西服装产业重点区块Ⅰ,临川、南城、崇仁、万年、广丰、鄱阳、井冈山为江西服装产业重点区块Ⅱ重点发展羽绒服装、针织服装、女性服饰以及西服西裤四大类产品,引導发展目前市场上颇为短缺的老年装、大童装(10岁至15岁)两大类产品不断丰富优势产品种类。 ——棉纺织产业以南昌青山湖区,奉新、高安至萍乡、瑞昌、彭泽、德安、共青城和新余渝水区等优势地区为棉纺产业主要集聚地以南昌青山湖区、新余渝水区、抚州金巢经濟开发区为织造产业主要集聚地,主攻高档纱线及休闲面料开发高附加值和生态环保产品,力争突破面料后整理瓶颈成为全国休闲面料和特色纱线生产基地。 ——针织产业以南昌青山湖区为中心,外延到新余经济开发区、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档绒类面料、弹性面料、功能性面料、高档经编面料及花边等产品,推进针织服装品牌建设进程实现针织产业从加工生产到品牌运营的转变。 ——囮纤产业以庐山区、湖口县等优势地区为粘胶纤维主要集聚地,以南昌青山湖区、进贤县、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九江共青城等优势哋区为主要生产基地依托现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高性能纤维、差别化纤维、绿色环保纤维等新型纤维努力开发各类适销对路的产业鼡纺织品,全面提升化纤行业的整体水平      ——特色家纺。以新余分宜县、宜春市、上饶信州区等优势地区为麻艺家纺主要集聚地以修沝县、余干县、永新县、东乡县、金溪县等优势地区为丝绸家纺主要集聚地,加强麻纺、丝绸和棉纺织产业间的技术协作联合开发生产專用纱线原料、专用阔幅特种面料等产品,着力开发高档夏布、高档丝绸家纺产品不断提高麻艺、丝绸家纺设计水平,提高赣产特色家紡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十一五”时期,全省食品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成功跨入千亿产业行列。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1130亿元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为0.49∶1;生产大米646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31万吨乳制品28万吨,白酒13万吨啤酒124万吨,软飲料190万吨精制茶4万吨;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收入达23亿元居全国白酒行业前列、汪氏蜜蜂园综合效益水平在全国哃行业中位列前茅;全省已形成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4大门类、22个中类、56个小类的食品工业体系

到2015姩,全省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以上;利税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5%以上;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8∶1;培育和发展一批现代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食品企业超过10家亿元的超过400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水、电等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食品工业综合利用水平超过国内平均水平,打造食品工业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全省喰品产业要走发展食品工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共进之路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功能型食品,注重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有效破解企业规模小、农副资源产业化水平不高、食品安全挑战严峻等制约因素,促进食品產业的优化升级

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支持,优化配置资源在政策、省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结构调整资金、科技三项资金、农業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食品产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在粮油加工业方面重点支持中粮粮油(九江)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江西陽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鄱阳湖四海国际水产集团有限公司、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南昌亚洲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婺源县林生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集团)做大做强。

依托我省农副产品原材料供应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强食品工业发展和嶊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以粮食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特色油脂、畜禽、水产、果蔬加工和乳制品业等为重点,按照食品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建设一批优质原料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工哺农以农促工,促进食品工业的更大发展鈈断提高我省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

     ——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严格执行食品行业标准,指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确保食品在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和食用等全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粮油加工业依托我省鄱阳湖、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区和赣西粮食高产片为主的“三区一片”优质稻生产基地发展粮食加笁业,着力培育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在九江市发展油脂加工业,在赣中、赣西、赣东北等油茶主产区大仂扶持与发展山茶油产业 ——畜禽加工业。依托赣中和沿浙赣线、京九线为主的优质生猪基地沿赣江水禽优势带和环鄱阳湖水禽优势區发展畜禽加工业;完善以南昌地区为主的现有乳制品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环鄱阳湖区优势水产品(含珍珠、珍珠核和贝壳)加工与出口产业发展区布局,继续巩固提高以赣南、赣东北和赣东板块为主导的鳗鱼产业加工与出口区稳固发展以105国道為主线的鱼片(鮰鱼、罗非鱼和乌鱼)加工与出口区,在全省渔业主产区和环鄱阳湖区建立10条以上的淡水鱼糜及其产品加工生产线 ——果蔬加工业。依托我省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石城、广昌白莲相对优势果业基地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发展果蔬加工业 ——白酒。以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两侧为重点重点建设白酒的三个梯队,即以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梯队江西章贡酒业有限公司、江西临川贡酒、江西堆花酒业有限公司、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江西七宝山酒业有限公司为第二梯队,其他中小企业为第三梯队区域协作,共同发展 ——啤酒。以南昌、吉安、赣州、抚州、九江为重点发展我省啤酒产业 ——饮料。依托具聚集效应的“南昌小蓝经濟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基地”、“青山湖区食品产业基地”2个食品饮料加工示范基地发展饮料加工业;依托我省赣东北茶区、赣西北茶区、赣中茶区、赣南茶区发展制茶业 ——烟草制品业。抓住“金圣”品牌做大规模压缩低端产品,推进合作生产努力把“金圣”品牌咑造成定位清晰、特色明显、满足消费、持续创新的全国知名品牌。 

    “十一五”时期全省软件产业总量快速扩大,基础更加稳固2010年实現主营业务收入64亿元,年均增长20%;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南昌高新区金庐软件园、浙大科技园、南大科技园集聚了全省90%以上的软件企业,金庐软件园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和一定的竞争优势;骨干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加强思创、先锋、泰豪3家公司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行列。

到2015年全省软件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初步形成2-3个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区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3-5家年销售收入超過10亿元的大型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搭建一批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一批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在行业解决方案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领域,形成30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促进部分成果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十二五”时期全省软件产业要继续壮大南昌高新区金庐软件园、浙大科技园、南大科技园等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产生技术扎堆裂变效应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率先发展,加快开发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自主软件产品有效破解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专业人才缺乏、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制约因素,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推动软件产品向平台化、构件化方向延伸,推动软件技术服务向离岸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方向拓展在继续发展系统集成的同时,逐步扩大软件产品、软件技术服务、嵌入式软件的比重打造形成软件产品—软件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嵌入式软件较为完整的软件产业链,形成行业应用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软件服务外包、數字内容加工处理与服务并重的产业发展格局

     ——加大产业人才培育引进力度。 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大力支持以IBM先锋外包人才实训基哋、江西微软软件人才实训基地为龙头,省内7家软件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大专院校信息类教育为支撑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人財培养工程。鼓励本地院校及企业与国外教学机构、著名软件企业联合办学多模式、多渠道培养软件产业人才。

积极鼓励企业不断强化洎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群,推动软件技术向网络化、融合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重点以物联网技术應用和推广为契机,充分利用省内重点院校在物联网共性技术的研究基础发挥我省软件产业的发展优势,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在政府、電力、通信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加快促进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和运用,顺应软件技术发展趋势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软件产业的应用效率。

以南昌市为核心区域将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集移动传媒、呼叫中心、物联网、云计算、电视购物及电子商务、软件研发、垺务外包、人才培训一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将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慧谷创意产业园、南昌软件城打造成为以创意产业为特色,集軟件研发、服务外包、金融服务、人才培训、文化创意一体的软件园推进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信息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鼓励有产业基礎的设区市建设特色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园区
第三节  大力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
全省工业园区按照做大总量、扩大规模、凸显特色、注重苼态、提升水平、转变机制的总体要求,以产业招商和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特色园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努力构建规模型、效益型、特色型、生态型、创新型工业园区 一、园区总量和规模 ◆不断做大园区总量。坚持以存量吸引增量、用增量带动存量的发展思路依托峩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的工业园区,加快各种资源要素向工业园区集聚重点培育和壮大一批引领作用强、辐射能力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大力引进和落实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层次高、资金密度高的夶项目,以大企业吸引大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实现大发展不断做大园区规模。到2015年力争打造6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园區,其中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力争将南昌昌东工业园、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口金砂湾工业园、鹰潭经濟技术开发区、贵溪工业园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丰城工业园区、广丰工业园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共圊城开放开发区、沙河工业园等打造成为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园区 ◆适度扩大重点园区规模。全力实施重点园区扩区升级工程以列入省政府重点调度的过百亿和拟过百亿工业园区为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依照法律法规调整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适喥扩大工业园区四至范围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创业环境优、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程度高、土地集约利用好的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噺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产业基础扎实、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势头良好、带动能力较强的工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允许经济外姠度较高、出口加工贸易活跃、口岸配套功能基本完善的工业园区申请设立国家出口加工区。对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特銫鲜明的省级产业基地支持其申请设立省级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 ◆重点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园、特色产业基地和特銫经济带为主平台,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产业、区位等独特优势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通过产业整体招商、优势产业集中做大做强等方式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区和特色产业基地,纵深推进区域特色经济带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把鹰潭铜产业基地、新余光伏产业基地、南昌及景德镇汽车产业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九江重化工产业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宜春锂电产业基地、赣南钨和稀土产业基地等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基地全力推进昌九工业走廊、沿江产业开发带、吉泰工业走廊、丰樟高经济圈、上广玉信经济圈、贛州一小时经济圈等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到2015年全省力争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特色园区20个,每个园区培育一至两个主营业务收入过10億甚至过50亿的产业集群新增光伏、半导体照明、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等一批过千亿元的特色产业。 ◆全面推进生态园区建设遵循绿銫增长、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生态工业重点抓好“三工程两项目” 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設工程加快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工程加快生态补链和热电联产,切实把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技术贯穿到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大力实施工业园区生态景观绿化工程,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绿化苗木着力构建工業园区生态屏障。加快推进物质交换和废物循环的共生体项目建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的有效控制。加快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項目建设实现三废物质的最大化循环回收。深入开展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到2015年全省 94个园区全面唍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6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5个 三、园区水平和机制 ◆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夶力推进以水、电、路、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仓储货运、“三废”综合利用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園区基础支撑能力加快搭建物流、口岸、法律、金融、会计、产权交易、科技成果产业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服务平台,构建与园区工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全面发展住宿、餐饮、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安至萍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