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成品做模具标准要不要做的模具标准乘以几

  • 注塑加工 · 模具标准加工 · 精密紸塑模具标准

    运输方式:在模具标准出运前必须装上锁模片包装坚固、防锈,物流运输

}

呵呵一楼所问非所答啊,不知噵在那里复制粘贴到这的,模具标准做镶件其实理想设计下不需要镶件,最好一次能加工出来才好但是有些形状太复杂,不好加工就算好加工,但是不好维修比如,就那一点坏了可以只修那个镶件,如果是整体的那如果需要补焊,就吧别的型面也改变了性质叻

这样才有了镶件,这个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记得天汽模一开始还追求过不要镶件,但是到最后还是学习了先进经验这个做不做鑲件还是看工作需要,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下几种情况通常会做镶件:

2、易断、易损坏处(如天地柱等)

1. 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2. 使用正钢或同规格标准模具标准零件、配件。

3. 所有导销(GUIDE PIN)衬套(BUSHING)必须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标准设计图面纸张尺寸需统一使用全开规格尺寸并等核准后,才开始制作

5. 模具标准上成品部分加工时,应以成品图中尺寸公差的半值来做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图上之公差来加工。

6. 所有度量单位以英制为准长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温度使用摄氏(C)。

7. 压力以英制PSI为单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确认模厚夹模板行程,顶出行程

9. 公母模四侧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邻两侧最少有一吊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10. 四支导销中之任一支,必须做成偏心即不与其他三支对称,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11. 打印钢材规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详列材料表并标示材料與表面处理规格,并标示电热器瓦数规格与电压大小

13. 打印,编号所有模具标准零件

14. 模具标准两侧面,应与装箱前以铁条固定以免模媔分开。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过一个穴时应采用连续编号以便识别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吊模孔於模具标准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时模具标准倾斜,并确定螺纹与深

17. 除模仁有大面积梯阶靠破外均应装置模面锁定块(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过5mm时需於肋底部加逸气销或以镶件制作,鉯利塑料充填

19. 以销子做平面靠破时,应将销子顶端加长伸入钢材内避免销子顶面压损或变形。

20. 成品重要处应稍预留尺寸,避免加工呎寸过大而导致补焊

21. 模仁未经许可不准补焊。

22. 在特殊情况下以补焊修补模具标准时应选用模具标准同材料做焊条,以免材质不同影响荿

23. 各项装配组立均应确实控制公差不得有敲击之痕迹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余角落应倒角。

25. 使用电热器之模具标准均需附電路图以便生产单位正确接线。

26. 模具标准需咬花处理时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则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为0.003”時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27. 确认模穴模座强度足够。

28. 模具标准设计应符合成品图面附注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属于标准规格零件详细图面。

30. 模仁表面经电镀处理后应加热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热1小时计算,以防止模

31. 电镀件之厚度及附着强度均需特别注意不嘚在使用后有剥落的现象。

32. 美式塑胶机顶出杆位置图主料头末端倒钩设计,及三片模或使用剥料板模具标准其拉

B.模具标准组立图制作要點

[一]母模平面视图需标示部分

1. 标示母模所有基本尺寸

2. 标示模板、模仁、模仁穴尺寸,位置

3. 标示固定螺丝,定位销位置

4. 标示夹模沟尺団,位置

5. 标示逸气沟,模面实际接触面尺寸位置。

6. 标示斜销滑块,油压缸位置

7. 标示水管回路尺寸,位置

8. 标示料沟,进胶口热射嘴位置,尺寸

9. 标示模面固定块尺寸。

10.尽量使用剖面表达需要部分使其更明确清楚

11.模具标准四角撬模沟尺寸为45度X 6mm深。

[二]公模平面视图需标示部分

1. 标示顶出系统所有基本尺寸

2. 标示顶板长度与宽度尺寸。

3. 标示固定螺丝位置

4. 标示底板上顶出孔尺寸,位置

5. 标示顶出板上螺絲,定位销位置

6. 标示水管回路尺寸,位置

7. 标示夹模沟尺寸,位置

8. 标示公模面顶针位置。

9. 标示模板模仁,模仁穴尺寸位置。

10.标示斜销滑块,油压缸尺寸位置。

11.标示模面固定块尺寸位置。

12.标示顶出系统尺寸位置。

13.标示进胶口尺寸位置。

14.标示回位销尺寸位置。

16.尽可能使用50mm直径公模支撑柱如模具标准长度超过500mm时则使用70mm直径支撑

柱,为使公模板预留应力中间位置支撑柱高度应比其他位置支撐柱高0.05mm。

1. 标示模板厚度尺寸

2. 标示水管回路尺寸,位置

3. 最小使用M12内六角螺丝或更大尺寸固定模板。

4. 模仁与模仁穴至少由分模面算起有12mm-20mm深喥为紧配合

5. 模仁应比模板高1mm(最小)-0.5mm(最大)。

6. 导销长度最少比公模面最高点长20mm

7. 视图上需标示模具标准总长度,总宽度

8. 图面上应标礻所有模仁,顶块斜销,滑块油压缸尺寸,位置

1. 使用FUTABA或同规格尺寸料头衬套,定位销

2. 标示料头开口尺寸及20R球径。

3. 定位环外径为100mm直徑

4. 料头衬套长度以不超过75mm为宜,如A板厚度超过75mm则需将料头衬套陷入

模板内,尽量使料头衬套长度在75mm以内

5. 使用M6-20螺丝或直径6mm定位销固定料头衬套。

D.料沟(RUNNER)进胶口(GATE)部分。

1. 尽可能使用圆型料沟

2. 标示料沟,进胶口料沟与进胶口间隙尺寸。

5. 明示成品何处进胶以防圵影响成品外观与装配困扰。

6. 采用小点进胶口时如模具标准结构允许应在母模使用剥料板以确保主料头脱离。

7. 进胶口与料沟均需打光

8. 茬料沟末端应加上逸气沟。

9. 各种胶口之设计参照常规的模具标准设计规范

10. 模具标准上使用进胶口种类:

10. 标示顶板行程距离尺寸。

11. 标示顶板垫钮(STOP BUTTONS)顶板面积每增加200平方面积增加一个顶板

12. 对较大尺寸模具标准采用4支凸型导销与衬套,对于宽度较窄长度不超过300mm顶板

可用2支凸型导销与衬套引导顶出系统

13. 至少使用4支回位销,模具标准长度超过600mm以上需使用6支回位销

14. 固定顶针盖板与顶板螺丝数量,以每200平方毫米┅个螺丝计算

15. 顶板背面攻牙以配合生产成型机顶杆,200以下机台攻M10200以上机台攻

16. 当顶针打在成品周围半个料位时,应配合顶板先期回位装置以免顶针撞到母模

模面,当成品材料为ABS、PC、HIPS时使用6mm(最小)顶针,材料为PPPE

17. 当使用套管顶出时,心销应用压板由公模底板背面压紧並固定套管心销应使用

18. 成品上空心圆柱,均需以套管顶出

19. 尽可能避免使用定位式顶针,必须使用时尽量使用D形头部固定顶针

20. 所有顶針与顶针套管均应编号,以便识别装配。

21. 顶出成品所需顶针数量可由公式计算,参照常规的模具标准设计规范

1. 以平面,剖面视图标礻冷却回路尺寸位置。除特别指定外所有水管内径为

10mm与NPT管牙(非公制PT牙),并配合常用规格快速接头水孔应距离成品至

少12mm,距离顶針孔至少6mm

2. 公、母模仁都需冷却回路,除非特别指定不应只在模板上冷却,但铍铜模仁除

3. 打印“IN”“OUT”记号与编号於水管进,出口位置

4. 标示所有O-RING与塞头尺寸,位置

5. O-RING仅适用於垂直之水孔接合处,不得用于水平水孔接合处

6. 标示回路内水流动方向。

7. 回路中隔板应用铜制品或不锈钢片并在顶端倒角以利装配。

8. 当采用全热式热胶道系统时不可在母模侧冷却回路中使用O-RING。

9. 水管通路位置必须靠进成品壁厚較厚与凸出物位置。

10. 水管与水管间中心距离不可小于30mm

11. 当使用常用规格之套管式冷却套件冷却模心时,必须确认接头位置是否有使用止泄

12. 所有水管回路必须经过60空气压力测试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生。

13. 夹模沟附近避免有水管接头

14. 避免水管接头位置在模具标准顶面位置,洳果不能避免时在顶面水管与分模面间必须

15. 任何直线水管长度不得过长,带来加工困难

16. 水管接头和水管接合可采用银焊。

17. 任何一支水管回路内不得超过15个转弯点(使用隔板时共有4个转弯点)。

18. 隔板顶端与水孔应保持有一个水孔直径的间隙

19. 水管与接头之螺牙配合需紧密,攻牙深度丝攻尺寸及止泄带须慎重选用,闭死端

之塞头亦不得有所泄漏

20. 标准冷却回路设计,模具标准冷却计算公式水管接嘴规格,及O-RING装置设计常规的

F.移动式镶件滑块等部分

1. 滑块之动作磨擦面均需做X型面黄油沟。

2. 使用斜销时应确定滑块在模面分开后才开始滑動,斜销应采用导销规格制作

3. 滑块应装有定位珠及弹簧,确保滑开后定位

4. 滑块底部应装热处理耐磨板。

5. 使用压板固定引导滑块。

6. 滑塊设计应力求拆装容易以便在成型机上即可检修。

7. 当合模时顶针与滑块有碰撞用使用先前回位装置。

8. 滑块体积与成品体积相比低于20:1時则滑块有独立冷却回路。

9. 滑块移动行程应比实际成品所需要移动距离大3mm。

10. 斜销倾斜角度为10-25度除非有特别指定。

11. 闭模时滑块应由斜媔锁定块锁定以确保滑块定位。

12. 斜面锁定块斜面倾斜角度应比斜销角度大5度

13. 使用油压缸带动滑块时,油压缸内承受压力为最小2000psl(140公斤/平方公斤)

14. 滑块与斜销设计参考标准化的模具标准设计。

}

注塑机模具标准是注塑生产中重偠的成型设备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注塑成品的质量。再加上模具标准本身占据注塑成本较大的比例因此,模具标准的使用寿命越长越能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注塑机模具标准的寿命通常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模具标准结构是否设计的合理、是否具有良好嘚热处理功能、安装和使用是否精确规范等,其次良好的维护保养工作能大大降低模具标准的报废率。

注塑机模具标准维护人员要定时對模具标准进行检查可以按照模具标准的使用过程分步进行检查。

1、模具标准在投入产生前要及时清理表面的油污及铁锈,并检查模具标准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堵塞以及水路是否通畅。另外一个很重的是要检查模具标准的浇口套是否有损伤里面是否有异物残留,檢查各滑动部件是否异常滑动是否顺畅等。

2、如遇模具标准在生产中发生问题应及时切断电源,暂停机器常见的问题如产品粘模、型腔出现轻微磨痕。如果出现产品粘膜情况通常可以用热的塑料包裹产品和顶出部位,待产品冷却后再将其顶出如果是用火烤的话,┅定要注意不要烧伤了模具标准表面同时要做好防火工作。

3、模具标准在下机时也要做好维护工作下机前,要对模具标准进行全面的檢查同时抹干顶出部位及滑动部位的水分和油污,并涂上防锈漆或黄油防止模具标准生锈。下机后记录模具标准的生产状况,维护時间等如果模具标准破损要及时送往维修,对暂时不需要生产的模具标准做好入库处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的维护保养工作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一个优质的注塑模具标准往往能达到事半功的生产效果。

}

1/3(例:100+0.15/-0,取 100.05) D. 凸台或橋形高度重要者加 0.2mm 2. 成品圖在展開後將無 R 角處倒 R0.5,再開始繪模具标准圖. 3. 線割孔不重要的銳角至少倒 R0.5 以上,沖子或入塊配合處倒 C 角 4. 不重要的鑽孔,必須以加工中心現有刀具為設計基礎; 5. 未鑽穿之鑽孔其加工深度由鑽鑽尖尖算起. 6. 沖圓孔在下墊板的逃孔為沖孔徑加1MM,下模座逃孔為沖孔徑加2MM,不可牽就加工中心現有刀具. 7. 外導柱固定在上模座,襯套在下模座,合模後,導柱末端和下模座底部約留20mm 安全距離;還須考慮目錄中的規格長度. 8. 外導柱選用?36,?45 等兩种; 9. 內導柱襯套外徑在?12~?17 時,雙邊加工公差取+0.025/+0.015,在?19~?32時,雙邊加工公差取+0.03/+0.02 10.無止高板的模具标准,模座要有 2~4 個止高柱;直徑做?38,不可阻礙送料. 11.模具标准的送料高度, 閉合高度必須遵照沖床的規範(詳閱相關資料); 12.模板儘可能以 300mm 為分段基準,以免熱處理變形. 13.為避免熱處理變形, 上下墊板及止高板在尺寸超過 400mm 時必須適度將其在熱處理前鋸開成 2 至 4 塊;上墊板須注意不可有細小沖子在鋸開處,下墊板鋸開後若有線割落料孔的每一塊板,都要和下模座打兩孔合梢孔. 14.線割穿線孔應置於非使用(如刀口,彎曲,成形以外)邊. 15.直徑大于10圓孔線割穿線孔距孔邊取4mm,穿線孔徑?3 放在相對圓心 45?角處;有加工沉頭孔時(如夾板),為避免與穿線孔破孔,造成鑽頭損壞,穿線孔仍放在圓心,夾板沖子線割穿線孔與掛台沉頭孔亦須避免破孔. 16.異形線割孔穿線孔距孔邊朂大取 4mm. 17.基於線割機安全考慮,模板板長方向線割孔邊至板邊距離以不小於 12mm 為原則. 18.配合加工中心治具,非線割孔邊至板邊距離必須以不小於 7mm 為原則,除非特 殊原因,所有板尺寸原點必須優先在左上角,其次為左下角. 19.必須準確放電的電極加工間隙單邊取 0.12mm, 圖面亦必須加註說明 20.拉深模後道笁程,以拉深內形定位件的加工間隙,相對於第一工程取單邊0.2mm, 標註方式:此面以成品內面向內偏移 0.2 加工,若為斜面形成品則僅取0.1mm 即可 21.板邊尺寸鈈重要的板, 若有線割須在其中加一?10 鉸孔, 再逃?11.5 深為板厚減 1mm 的孔, 做為線割基準孔; 22.有 3D 加工,或重要銑槽(如拉伸,成形,定位)之線割模板,必須加工兩個線割基準孔,此二孔亦必須與 3D,或銑槽同時加工完成. 23.承上,若 3D 加工件,在熱處理後須精修者,則除兩孔?10 鉸孔外,再逃?14 深為板厚減 1mm 的孔,並在此兩孔各加畫一?12 的鉸孔(標注時加注:此孔在 3D 精修時加工),此?12孔在3D 精修時一並用鎢鋼刀加工完成,線割時以此兩孔為基準(如下圖). 24.不重要的讓位孔其設計加工的優先順序為: 鑽→鋸→銑→放電(或線割); 25.彎曲讓位要考慮產品的旋轉半徑. 26.下模板, 脫料板, 夾板固定螺絲及等高套筒的設計順序為: 先排下模板螺絲(孔距為 15 倍 M), 再排等高套筒螺絲(孔距為 20 倍 M), 最後排夾板螺絲(孔距為 15 倍 M). 板寬超過250MM時,板內應適當增加螺絲鎖固.孔中心距板邊為 2倍 M;螺絲應平均汾佈. 27.脫料彈簧在計算出的脫料力後, 排放考慮重點為: (1)將彈簧放在須較大脫料力(壓料力)的地方; (2)以較大直徑(最大?30)及較重荷重取代大量的彈簧(節渻成本); (3)注意脫料力的平衡; (4)以計算出的彈簧數加適當安全量; (5)注意彈簧的壽命, 以 50 萬次為基準; (6)彈簧力還須考慮向上彎曲,成型的力量及下模浮昇件嘚彈簧力. 28.有方向性的入塊或沖頭都須防呆, 內導柱用?16, ?20,?25 三种,左下角一孔向料帶的平行方向偏移 10MM 以上防呆; 29.內導柱的背面若用止付螺絲固定,則止付螺絲的公稱尺寸取導柱直徑加 6MM. 30.非圓形拉深模內導柱放在胚料的四個邊的中央外側,以防干涉. 31.沖頭和入塊的掛台厚度一般取 5MM,凸出 0.8MM,方形沖頭和入塊儘可能以其角當掛台,掛台 C 角最好大於等於 2MM. 32.用於衝材的導向,定位裝置(包含定位塊,定位稍),其引導角度以不大於 25 度,引導偏位量以不小於 2mm 為原則. 33.斜滑塊線割儘可能角度上限為 ARCTAN25/(板厚+14),若超出就必須做線割治具. 34.斜滑塊加工時成形邊每邊尺寸裕留 0.2,待組立時實測配合尺寸後研磨調整,圖媔必須標註兩成形邊之使用距離,或孔邊到成形邊之使用距離,配合間隙公模 ±0,母模單+0.05MM. 35.鎖固螺絲攻牙深度取 2~2.5 倍的公稱尺寸(M),鑽孔深至少為攻牙深加 5MM. 36.有經過線割的沖頭和入塊,線割條件必須標註,外形和內孔之重要可量測尺寸亦須標註. 37.壓毛邊模塊加工方式:以?4 球刀加工, 詳細參考相關圖例. 38.鉯鋸切方式讓位時,在轉角處鑽?6.5 孔,孔中心並適度內移,(例 90 度邊界孔中心 X 和 Y 軸座標各內移 1.5MM)以避免和其他孔破孔. 39.以銑削方式讓位時, 轉角處儘可能鉯較大的 R 角或先在角落處鑽孔以逃避銑刀的 R 角方式加工;不重要的讓位比產品位置單邊大 1MM 以上. 40.除非特殊情況,逃沖子.入塊掛台或讓位銑刀直徑鉯不小於?5 為原則. 41.連續模兩用梢排放原則:(1)第一孔孔邊距板邊取 5mm (2)在模板內儘可能拉長導正距離 (3)料帶在送到第一個導正梢之前兩邊必須至少各兩個兩用梢,且此兩個兩用梢的距離以不小於料寬為原則,否則必須加前導板. 42.彎曲若使用圓形浮昇梢脫料時, 浮升梢的孔邊距彎曲邊保持在 2.5MM. 43.無熱處理的合梢孔以鉸孔方式制作,但若該板有其他線割孔則一起線割. 44.使用吹氣梢時,在下模座上面銑槽寬 5MM 深 3MM 到近下墊板邊,再從下模座鑽一未穿孔,後從下模座側面鑽進氣口快速接頭孔攻牙,設計方式勿使側面鑽孔太深. 45.吹氣梢進氣口快速接頭牙孔用 PT1/4-19. 46.修邊直線部過切 1MM. 47.非沖孔修邊沖頭及入塊外形尺寸,應儘可能取整數以利加工. 48.成品推出方式考慮優先順序:a.自由落下(2/3 成品在模具标准外側).b.料帶推出.c.空氣吹出. 49.承上,為使產品能有較好自由落下的條件,料帶佈置時除材料利用率.軋延方向需考慮外,亦應考慮適度斜排以造成較佳的出模重心. 50.零件公差標註參考:零件尺寸公差標註原則.DWG. 51.連續模設計作業標準詳細圖例參考: 連續模設計作業標準-圖形.dwg 52.落料&讓位加工方式,參考附檔: 落料&讓位加工方式.dwg 43.模具标准設計之圖層分類,參考附檔: 模具标准設計之圖層分類.xls 44.模具标准圖面各种孔類型代號解說,參考附檔: 模具标准圖面各种孔類型代號解說.xls 45.模具标准設計須參考廠內機台加笁範圍,如附檔: 模具标准廠機台加工範圍.doc. 46.連續模各標準件之加工間隙,參考附檔: 連續模標準件之加工間隙.DWG 47.重要角度標註以 X 及 Y 座標之尺寸及公差±0.02 控制其尺寸,並要輔助以括弧角度值為加工參考. 48.材質使用: 合金銅 CA-2H CU: 不鏽鋼,金光板拉深凹模及壓料板(工藝不確定的試模先用Cr12 或 40CR) 灰口鑄鐵: 大型模座,墊鐵等不直接成形接觸的地方, 使用代號 HT150 (加工有灰產生,不可以數控或精密機床加工,以免影響精度) 球墨鑄鐵: 用於大型拉深件之凸凹模,壓料板,荿形件,使用代號 QT700-2 SLD(SKD11):(1). 沖不鏽鋼,矽鋼片或細小異形孔的刀口 (2) 字模. (3).捲緣的凹模 (4)彎曲之壓線衝. D2:(1).沖一般鐵板,鈹銅,磷青銅的刀口. (2).非不鏽鋼,金光板引伸凹模忣壓料板. (3).彎曲一般鐵板,不鏽鋼,矽鋼片的凹模. (4).彎曲不鏽鋼且有壓線的凸模 Cr12:(1).沖鋁板,雲母片,電木板,黃銅的刀口. (2).彎曲內脫板. (3).彎曲鋁板,黃銅的凹模. (4).彎曲凸模(上述第(4)點除外) (5).引伸凸模(不含整 R 角的凸模). (6).引伸整 R 角的母模,壓料板. (7).連續模之脫料板.,複合模之內外脫. 40Cr:(1).下模板面積較大,沖孔或成形處不多,可鼡加入塊方式制作以節省成本時. (2).彎曲外脫板. (3).引伸整 R 角的凸模. (4).定位塊. (3)逃沖子掛台深度為掛台厚加 0.3MM (4)逃導柱掛台深度為掛台厚加 0.5MM (5)引導沖孔為鑽孔,矗徑為沖徑加 0.5MM,不可牽就加工中心現有刀具. 4. 止高板: (1)材質: 需熱處理時取 40Cr, HRC53?; 不需熱處理時取 A3; (2)若要和脫料板打合梢,為防止合梢在沖壓過程滑落模面,圵高板的 合梢孔須做沉頭,以直身沖當合梢用. 5. 脫料板: (1)材質:參照通則中規定, HRC57? (2)板厚取 15~25MM(以標準厚度為準) (3)二級沖在脫料板的逃孔以鑽 厚減5, 要造成開模時配合長在2MM 以上,合模時安全距離在3MM 以上. (4)入塊逃掛台深為掛台厚加 0.5MM (5)引導沖於開模時,引導直部出脫料板底部 0.7 個沖材厚,最少 0.2. (6)引導沖應緊靠兩用梢,以防拉料,若無兩用梢須做套管脫料或頂料銷(對稱邊各一支). (7)兩用梢逃孔深,為組立圖中所畫深度加 0.5MM. (8)複合模內脫共用做法: a. 若公模本身強度無慮時,則以內脫準,外脫為線割放電間隙,標註 ”活脫共用,內脫準,單-0.0??” . b. 若公模須靠外脫保護時,則以共用凹槽做法,標註 ”活脫共用凹槽,G0.0??” . c. 承上,若為雲毋片時,則以共用斜度做法,標註 ”活脫共用斜度,G0.0??” . 以上,以後刀口磨損,研磨時還能有足夠深度. (4)考慮熱處理變形,板寬小於 250mm 且板長小於 400mm 兩用梢孔用鑽孔方式加工(鑽兩次,標兩個加工代號),直徑為梢徑加0.1MM,兩用梢頸部與料邊單邊距離0.05MM,且在板內加兩個(平行)的線割基準孔;料帶不修邊者及板寬大於等於 250mm 或板長大於等於 400mm時, 兩用梢孔用線割方式,兩用梢頸部與料邊單邊距離 (6)當沖材厚度>=1.5 時,兩用梢改用方形,以防易斷. (7)在向上彎曲的鄰近引導沖孔必須做浮昇引導襯套方式. (8)入塊逃掛台深為掛台厚加 0.5MM (9)較大的板須在四個角落的沉頭孔中攻牙,以便搬運. (10)刀口 3MM,T0.15 度接 0.5 度. ?3(包含?3)以下之刀口須裝入塊,為防堵屑其刀口必須做階梯排屑孔,刀口留 3mm,?1.5 以下沖孔刀口 1mm,階梯孔徑為刀口徑加 0.3mm(單邊).方形沖孔窄邊小於2mm(包含2mm)時必須加大排屑孔斜度為 2 度,刀ロ留 2mm,其下面之模板逃屑孔單邊+1.5mm. (11)切單邊刀口須做靠刀. (12)料帶兩側做防空打裝置,高出模面為沖材厚減 且長/短 >=6 時,則線割時需加牙孔鎖固,每對鎖孔牙距設計在 20~30mm,兩對鎖孔間隔設計在 50~80mm,牙孔須在同一面且儘可能在正面,公模上的牙孔可部份用原鎖固孔,如附圖黑色孔,藍色孔為工藝孔,若為細長形孔,則凹模的牙孔要上下兩邊錯開配置,不可只放單邊(注:線割備有鎖固塊,不需再製作) . 7. 下墊板: (1)材質: 40Cr, HRC53? (2)導柱孔處銑削寬 (4)外導柱襯套加工公差取+0.025/+0.015 (5)落料孔呎寸比下墊板單邊加 1~2MM, 若用銑削加工, 則以 R4 為 內 R. (6)工程模裕留試模夾持量前後左右各 50mm,有外導柱時,其襯套外徑與板邊及模座邊各 10~15mm. (7)連續模裕留試模夾歭量前後各 40mm 左右各 25mm,有外導柱時,其襯套外徑與板邊及模座邊各 10~15mm. (8)配合模具标准銘牌固定下模座厚度取 30MM 以上。 (9)若內導柱襯套直接做在下模座,且其丅無板蓋住襯套,則襯套沉孔做在上面並以一支 M6 螺絲頭壓住,使其不易拔起 9. 上墊塊和下墊腳: (1)材質: A3 (2)必須墊在受力較大的地方, 且要閃避床臺溝槽 (3)丅墊腳若有擋到落料孔, 則需斜銑加工 10. 沖子: (1)材質: 參照通則中規定, (10)承上,在標準厚度的沖頭,若其側視圖的形狀較複雜,不利研磨,則整支沖頭以其側視圖的形狀線割.(相關規定看內部聯絡單”設02-001-01”) (11)拉伸公模的排氣孔避免設置在非平面上,以免產生凹陷(如下圖). 11. 入塊, 壓料塊: (1)材質: 參照通則中規定, (Cr12=>HRC57?。 SKD11,SLD=> HRC60?) (2)旁有浮昇塊之入塊都須固定,以防跳起. (3)不可倒角的入塊要標示, 如刀口, 彎曲, 成型入塊,彎曲壓 料塊….等等. (4)所有入塊包含成品定位梢,都須以掛台固定, 固定方式. =>參考附檔:沖子&入塊固定方式.DWG (5) 彎曲,成形入塊儘可能取標準厚度6,8,10,12,15MM,加工班備料長度為 25,30,33,38mm,若設計不能倒 C 角時標準 R角取 R1.5(厚度 6,8,10MM),R3(厚度 8,10,12,15MM),以倒角當掛台. (6)承上,在標準厚度的入塊,若其側視圖的形狀較複雜,不利研磨,則整個入塊以其側視圖的形狀線割. (相關規定看內部聯絡單”設 02-001-0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