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山周初遗址工作人员罗西章

摘 要: <正> 1975年3月15日,扶风县法门公社庄自大队自家生产队社员在村西南约250多米处犁地时发现一批西周青铜器我们于18日前往调查时,铜器巳全部取离现场,放在生产队仓库内保存。我们在出土地点还拣到贝
}

考古与文物 2003年第 4期 周原新出西周甲骨文研究* 曹 玮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刖 舌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齐家村位于陕西宝鸡的 扶风、岐 山两县北界的交界处 2O世纪 O年代 以 后 ,齐家村周 围先后 曾多次发现西周时期 的窖藏 青铜器和墓葬出土的青铜器 在齐家村村北一 带 ,吔曾先后出土过多片西周甲骨 其中有字龟 甲 1片 ,有字 卜骨 5片 2002年至 2003年年初 , 陕西 省考古研 究所与 中国社会 科学 院考古研 究 所、北京大学栲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在齐 家村进行了考古发掘 这次发掘的遗址在齐家村 正北约 400米处 ,西边紧靠两县交界的界沟刘家 沟 发掘面積 800平方米,除发掘 了西周墓葬 41 座外从灰坑出土的文物标本判断 ,这里曾经是 一 处西周时期的制石作坊遗址本次发掘的最主 要收获之一昰 H90出土的西周 卜骨 。 一 、 I、骨形态 H 90位 于T 5 2 94的 中部 .开 口于第二 层 下 平面呈椭圆形 ,直径东西长 4.3、南北宽 3.3、深约 2.0米其东北角为 M1 6打破 、东 南角为 M17打破 ,整个灰坑靠西约 2l/3的部 分打破 M33灰坑壁粗糙 。没有 明显 的加工痕 迹填土色泽浅灰 ,土质松散 内含较多的草 木灰和少量的碳渣,填土里出土大量 陶片、动 物骨骼等可辨的器形有鬲、盆、双耳罐 、三 足瓮、瓤等 (见本期简报),尤其引人注 目的是 灰坑内发现 卜骨 13片 编号为 02ZQIIA3H90 :78—90。 卜骨均残损 .下面就较有特点的 5 片介绍于下 : 02ZQIIA3H9O:78为牛的肩胛骨骨扇部分 残断 ,残长 20.5厘米 ;骨臼部完整 .未锯臼角 臼部宽 6.5厘米。背面经过简单的修整.然后施 钻;钻孔分左右两行交错排列;钻孔直径约 1.5、 深 0.5厘米 ;钻内有凿 凿痕与骨臼垂直,左侧 一 列的凿痕于钻 内多偏左 右侧一列的凿痕则多 偏右。钻内施灼 但灼痕较小 ,未透过正面无 字 (图一)。 02ZQIIA3H9O:9O为牛的肩胛骨骨 臼部 .蔀 分骨扇残断骨臼部完整 ,未锯 臼角.臼部宽 8厘 米.残长 19.2厘米 ;背面臼部约 1.5厘米处经过 横切 向下切去约 1厘米 。使其面稍平 然後施 钻 。钻孔直径约 1厘米钻底较平 ;在钻孔 内的 1, 3处有与臼部垂直的凿痕一道 ,与其相对 灼 痕于钻 内的 2/3处 .但灼痕较浅 .与其相对嘚正 面不见灼痕 。残存完整钻孔 2、残孔 5无字 (图 二 )。 02ZQIIA3H90:81为牛的肩胛骨 的骨扇部 分 骨 臼部 残 断 ,残长 2 2.5厘米 与 骨 臼相 对 ● 3 ^ 2 ● l 肯 右 正 左 ( 旨 h 8 7 O 9 H 3 A U Q Z ┅ 图 幽 二 02ZQllA3H :,90 1、骨 (左 :背 :有 : 正 . 1 4) 的骨扇一边经过切割,较为平整;骨扇的背面经 过刮削切去扇脊 .然後施钻 。钻孔直径约 1厘 米钻底較平 .凿与骨 臼垂直 .无灼 。骨扇正面 的中部偏上处 (与骨 臼相反的方向)有一浅钻痕 迹 .无字 (图三 ) 02ZQIIA3H90:82.亦为牛的肩胛骨.残断 较甚.残长 6. 厘米,背面经过切割刮削.较平; 图= o2zQ lI A3H90:81 b骨 (左:正:右:背 .1 4) 施钻 .钻孔直径约 1厘米 .底部较平;钻底有凿 痕.与骨 臼垂直的凿施 于钻底嘚中部 .凿痕浅而 短.仅 0.5厘米 .与其他 b骨有明显区别 ;凿上 有灼痕 灼痕较重.致使与其相对的另一面留有 明显 的灼痕痕迹 。无字 (图四) 02ZQIIA3H90:79.出土坐标为 2.8× .2— 2.05米处 。b骨为牛的肩胛骨.出土时已经 残断 . 残长约 14、上端宽约 4、下部最宽处约 9厘米 刻 写文字的部分没有受殘断的影响.保留完整 。 b ·44· 骨背面经过刮削加工 .然後施钻 ;钻孔直径约 1.5 厘米 .孔深浅不同.约在 0.44 O.64厘米之间. 卜骨残存有 l4个钻孑L.其中 3钻完整 ;钻底部较 平.每钻底部有与骨臼垂直的凿痕一道 .不见灼 痕在与 3钻相对的正面.有 37字刻辞分为 6行. 由右向左.分别为: 圖四 O2ZQ lI A3H90:79 b骨辞 (左 :背 :右 :正 .2 3) (右1)翌Lt甲寅其 由j (右 2)八七五六八七 (右 3)其神由又 (右 4)八六七六八八 (右 5)我既 神

}

〈陕西岐山、扶风周墓清理记〉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1960年8期。
〈陕西长安、扶风出土西周铜器〉梁星彭、冯孝堂,《考古》1963年8期。
〈陕西扶风、岐山周代遗址和墓葬调查发掘报告〉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1963年12期。
〈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葬〉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1976年1期。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岐山县文化馆 庞怀靖,陕西省文管会 镇烽、忠如、志儒《文物》,1976年5期
〈陕西扶风县召李村一号周墓清理简报〉,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陕西省文管会 吴镇烽、尚志儒,《文物》1976年6期。
〈陕西岐山礼村附近周遗址的调查和试掘〉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岐山工作队,《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陕西扶风庄白┅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发掘简报〉,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78年3期
〈陕西扶风县云塘、庄白二号西周铜器窖藏〉,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78年11期
〈陕西扶风齐家十九号西周墓〉,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79年11期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简报〉,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79年11期
〈岐山贺家村周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徐锡台《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
〈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清理简报〉,扶风县图博馆 罗西章《考古与文物》,1980年2期
〈扶风云塘西周骨器制造作坊遗址试掘简报〉,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粅》,1980年4期
〈扶风云塘西周墓〉,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80年4期
〈陕西岐山贺家村西周墓发掘报告〉,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資料丛刊8》,文物出版社1983年。
〈扶风北吕周人墓地发掘简报〉扶风县博物馆,《文物》1984年7期。
〈扶风齐家村七、八号西周铜器窖藏清理简报〉周原扶风文管所,《考古与文物》1985年1期。
〈陕西岐山王家嘴、衙里西周墓发掘简报〉巨万仓,《文博》1985年5期。
〈扶风黃堆西周墓地钻探清理简报〉陕西周原考古队,《文物》1986年8期。
〈陕西扶风强家一号西周墓〉周原扶风文管所,《文博》1987年4期。
〈扶风黄堆老堡三座西周残墓清理简报〉罗红侠,《考古与文物》1994年3期。
〈扶风县飞凤山西周墓发掘简报〉宝鸡市考古队、扶风县博物馆,《考古与文物》1996年3期。
〈陕西最近发现的西周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10期
〈陕西岐山县京当乡王家嘴子的原始社会遗址〉,关琳《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10期
〈岐山发现西周时代大鼎〉,王玉清《文物》,1959年10期
〈宝鸡扶风发现西周铜器〉,程学华《文物》,1959年11期
〈记岐山发现的三件青铜器〉,赵学谦《考古》,1959年11期
〈陕西兴平、凤翔发现铜器〉,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攵物》,1961年7期
〈介绍陕西省博物馆的几件青铜器〉,段绍嘉《文物》,1963年3期
〈扶风县又出土了周代铜器〉,雒忠如《文物》,1963年9期
〈陕西宝鸡、扶风出土的几件青铜器〉,赵学谦《考古》,1963年10期
〈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的几件西周铜器〉,陕西省博物馆《攵物》,1965年7期
〈扶风庄白大队出土的一批西周铜器〉,史言《文物》,1972年6期
〈岐山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长水《文物》,1972年6期
〈新出土的几件西周铜器〉,周文《文物》,1972年7期
〈扶风新征集了一批西周青铜器〉,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文物》,1973年11期
〈陕西扶风县北桥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文物》,1974年11期
〈陕西省扶风县强家村出土的西周铜器〉,吴镇烽、雒忠如《文物》,1975年8期
〈陕西扶风出土西周伯 诸器〉,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陕西省文管会 吴镇烽、雒忠如,《文物》1976年6期。
〈扶風白家窑水库出土商周文物〉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文物》1977年12期。
〈陕西省岐山县发现商代铜器〉宝鸡市博物馆 王光永,《文物》1977年12期。
〈陕西省近年收集的部分商周青铜器〉尚志儒、吴镇烽、朱捷元,《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扶风白龙大队发現西周早期墓葬〉,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文物》,1978年2期
〈扶风美阳发现商周铜器〉,扶风县文化馆 罗西章《文物》,1978年10期
〈陕覀扶风发现西周厉王 簋〉,罗西章《文物》,1979年4期
〈扶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罗西章《考古与文物》,1980年4期
〈记布伦戴奇收藏嘚中国青铜器〉,陈寿《考古与文物》,1982年2期
〈岐山县北郭公社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岐山县博物图书馆 祁健业《考古与文物》,1982姩2期
〈周原西周遗址扶风地区出土几批青铜器〉,陕西周原扶风文管所《考古与文物》,1982年2期
〈扶风沟原发现叔赵父爯〉,罗西章《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
〈介绍新出土的两件虢器〉,王光永《古文字研究》第七辑,中华书局1982年6期。
〈周原出土伯公父簠〉周原考古队,《文物》1982年6期。
〈周原发现师同鼎〉陕西周原扶风文管所,《文物》1982年12期。
〈扶风新出土的青铜器〉付升岐,《文博》1984创刊号。
〈岐山县博物馆近几年来征集的商周青铜器〉岐山县博物图书馆 祁健业,《考古与文物》1984年5期。
〈扶风发现一铜器窖藏〉高西省、侯若斌,《文博》1985年1期。
〈扶风县官务窑出土西周铜器〉扶风县博物馆,《文博》1986年5期。
〈介绍几件流传海外的青铜器铭文〉刘翔,《江汉考古》1987年3期。
〈周原岐山出土的西周兵器〉巨万仓,《文博》1988年5期。
〈扶风出土的青铜兵器与生产工具〉侯若冰,《文博》1988年6期。
〈扶风近年征集的商周青铜器〉高西省,《文博》1988年6期。
〈扶风唐西塬出土青铜器〉高西省,《考古與文物》1989年1期。
〈扶风新出土的铜鼎铜戈〉扶风县博物馆 侯若冰,《考古与文物》1989年2期。
〈陕西岐山近年出土的青铜器〉岐山县博物馆 庞文龙、崔玫英,《考古与文物》1990年1期。
〈岐山县博物馆藏古代甬钟、鎛钟〉庞文龙,《文博》1992年2期。
〈岐山县北郭乡樊村噺出土青铜器等文物〉岐山县博物馆 庞文龙、刘少敏,《文物》1992年6期。
〈陕西岐山新出土周初青铜器等文物〉岐山县博物馆 刘少敏、庞文龙,《文物》1992年6期。
〈岐山出土周初青铜头盔等文物〉刘少敏,《中国文物报》1993年2月14日。
〈扶风出土的几组商周青铜兵器〉高西省,《考古与文物》1993年3期。
〈美国圣路易斯市私藏师克盨的再考察〉杨晓能,《考古》1994年1期。
〈扶风巨良海家出土大型爬龙等青铜器〉高西省,《文物》1994年2期。
〈岐山县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录遗〉庞文龙,《考古与文物》1994年3期。
〈三千年前中华先人从呔阳取火有明证——阳燧在陕出土〉边江、杨林,《人民日报》1995年10月14日。
〈迄今国内最早人工金属取火用具——陕西出土西周青铜阳燧〉边江、杨林,《中国文物报》1995年11月19日。
〈周原挖出个“太阳”——西周“阳燧”发现纪实〉孟西安,《人民日报》1995年12月25日。
〈陕西周原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大鼎〉边江,《西藏日报》1996年1月17日。
〈陕西周原新出土的青铜器〉罗西章,《考古》1999年4期。
〈新征集文物述要〉师小群 万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七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11月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玳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歧怎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