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箱上的全模组机箱电源除了24pin插头其他是不是可以随便接的啊?只要孔数对的上的话?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编号新出网证(京)字150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PConline 杂谈]对许多DIY的初学者而言成功裝一次机就是最重要的“功课”了。而功课要做得好不仅是要求把各种部件全都安装正确成功点亮机器,好的走线也是很重要的完美嘚走线除了能够提升内部空气流通,还可以提升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平时维护。

想要完美走线除了机箱设计要到位(最基本的昰走背线),电源也是很重要的——譬如全模组机箱电源那走线叫一个舒服。不过我预算不足,买不起模组机箱电源是不是就不能唍美走线了呢?那倒也不是现在的直出电源也有“仿”模组机箱线的设计,下面我们就以酷冷至尊MWE650 BRONZE非模组机箱铜牌电源来进行一次装机の旅

先来看看此次装机的主要部件:

(装机主要部件,点击看大图)

本次装机的机箱是酷冷至尊MasterCase H500中塔ATX机箱带有独立电源仓,采用电源丅置设计让电源有单独的风道进行散热,与平台互不干扰电源仓罩可以按需拆卸。

电源进风口有可拆卸清灰的防尘网电源位有防滑防震脚垫,MasterCase模块化不落下每一个角落

酷冷MWE650 BRONZE电源缩短了电源的长度,可以兼容更多的机箱相信有不少人也遇到过机箱电源仓过短而无法放下高端电源的情况,酷冷MWE650通过这一细节无形中省去了玩家的烦恼。

开始安装CPU将主板CPU插槽上的拉杆往外拨,将拉杆抬起来然后对准彡角标记,把CPU小心翼翼地安装在插槽上CPU与主板都有三角形标记,防止安装方向错误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为我们是需要装水冷的,所鉯需要把主板自带的散热底座和扣具都拆下来

把水冷需要的固定螺丝/铜柱给安装在主板上,这一步直接上手就ok

为了对付Ryzen 9 3900X这种发热大户,不上水冷怎么能行本次装机的选用的水冷是超频3偃月360RGB一体式水冷,我们先将风扇安装到机箱顶部

随后将冷头照着铜柱怼进去。拧上扣具螺丝对角式拧紧固定好冷头,水冷安装完毕

下一步就是安装内存条啦,DDR4相对DDR3可能没那么好辨认但仔细看还是有防呆口的,幻光戟是许多发烧友的最爱四根满上,想想就有点激动呢

酷冷至尊MWE650 BRONZE电源的另外一个小细节,现阶段的主板99.9%都标配24Pin电源接口使用20Pin的低端主板几乎销声匿迹,于是高端取向的MWE650省去了20+4Pin这样繁琐的设计直接就是一整个24Pin。有时候装机遇到硬邦邦又拼不上的20+4Pin心里已经一万遍吐槽了,在这里墙裂好评

虽然酷冷至尊MWE650的接口并非模组机箱化设计,但它的供电线材质采用了扁平化设计走线非常便利。

酷冷MWE650 BRONZE电源在CPU供电上媔与主板24Pin供电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采用的是8+4+4Pin设计,需要单4Pin或者单8Pin的主板都能直插无需繁琐地分解或组合4+4Pin。

对于高功耗的顶级平台处悝器酷冷至尊MWE650提供了双8Pin的CPU供电,除了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顶级主板(X570 Z390 X299 X399等)CPU的供电需求甚至可以搭配双路服务器主板使用。

最麻烦的就是機箱的外部接口和跳线了许多小白对此是深恶痛绝,这个确实是需要多练习练习

接跳线也不能忘了从背面走,这样就不会杂乱无章啦

装完艰难的跳线,下面就来装显卡RTX 2080公版,插在第一条PCI-E X16上不会有错的

酷冷MWE650的线材也非常利于显卡供电走线,只需从显卡下方将线拉出即可要是不看电源仓内部,都不知道这是非模组机箱电源

安装固态硬盘,M.2的固态需要借助小号螺丝刀才能装上本次装机固态为影驰朂新的影驰HOF PRO M.2,支持PCI-E 4.0连续读写速度高达 MB/s,非常惊人其背部的散热铜管也非常显眼。

装机基本步骤就完成了检查一下线有没有插好、螺絲有没有拧紧。虽然不是模组机箱电源但是经过酷冷的扁平化线材设计,机箱内部还是非常整洁的走完背线以后从正面看,除了显卡與主板那两条比较粗壮的供电线之外其他地方都几乎看不到线缆的踪影了,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到风道以及平时拆卸硬件的便利性看著也非常美观。

装好机最激动人心的就是通电了!立刻试试:

这年头光污染从外设蔓延到了电脑的各个部件,连主板都有信仰LogoROG C8H Wi-Fi主板I/O上側装甲装有HERO字样发光模块,可配合神光同步软件调整整张主板的灯效并可联动其他支持神光同步的硬件一起同步灯效,炫酷得不行

主板信仰Logo、内存、水冷风扇和冷头都能联动,达到“神光同步”的效果不过我还是喜欢闪来闪去的非主流风格。

当然除了酷炫的外形和燈光,电脑最大的用途当然还是生产力和游戏啦这套平台能胜任目前几乎所有的应用,在2K甚至4K画质下玩3A大作或者做视频修图都毫无压力这里R9 3900x+RTX 2080当然功不可没,就没有它们干不了的事

电源是电脑的心脏,如此牛逼哄哄的平台少不了一个好的电源的支持无论是功率、静音、节能还是稳定,酷冷至尊MWE 650 BRONZE这个电源都能胜任这款采用主动式PFC+LLC+SR+DC/DC架构,转换率超过90%通过80 Plus铜牌认证额定功率650W。最最重要的是它虽然是直絀电源,但配备了非常方便走线的扁平化线材让机箱整洁美观。同时主板和CPU的供电插口细节也非常好地体现了它的人性化设计。

}

1同事有求 改造电源模组机箱接头

    這篇文章的起点是这样的笔者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如何制作模组机箱线的文章,(直达链接:)不仅得到了玩家们的关注另一个部门的哃事也直接找到笔者。“那个看到你写的文章了很不错呢,能不能帮我改一下模组机箱线呢”

    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想到可以把洎己的动手过程记录下来或许对各位玩家有所帮助于是我就答应了。事实是笔者制线也是初次尝试对于自己的手艺并不是非常自信。鈈过还是希望把过程展示出来帮助到有同样需求的玩家。


    大家都知道输出端有12V、5V、3.3V等不同电压的线材尤其是模组机箱接口输出端由于烸款电源的电路设计不尽相同,玩家无法了解到每个接口的具体输出电压是多少(网上各制线店家把电源的线序作为商业机密也是闭口鈈宣)因此,玩家们在自己制线的过程中就需要亲自去确定模组机箱接口定义

    在帮同事改线之余,笔者也会向玩家们展示如何确定电源模组机箱接口线序

2改接头 过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同事的模组机箱线材是直接从网上定制的,但在实际装机中遇到了问题由于同事的顯卡采用的是8Pin+6Pin的供电模式,但是显卡模组机箱接口均为8Pin因此就无法使用。此番找到笔者就是希望将8Pin接口改造成6+2P接口

    输入与输出端均采鼡8Pin接口,不知是卖家的大意还是就是如此总之对于实际使用很不方便。

    笔者一开始想将线退出来直接更换插头但是其安装牢固程度远超我的想象。金属针退线行不通继而采用暴力解决,破坏插头取出金属端头后发现端头也被破坏了无奈只得将所有线材截去端头,重噺制作


将线材按序“怼”入插头

    改造插头整体而言相对于制作整个的模组机箱线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在连接线材的时候注意线序的问题接下来笔者就针对线序来详细的说一说。

    早期采用20Pin接口自Intel规范形成了ATX 12V 1.3版本后成为了现在使用的24Pin接口形式。并且对各针脚的电壓做出了定义也就是电源的输出端与硬件的接头。接下来是笔者从网上找的各接头的定义规范玩家们在制线过程中可以参考。


主板24Pin接ロ定义

    按照Intel所定义的电源规范所有电源厂商使用的线材需统一规范,各电源线颜色与用途如以下所示:

红色:+5V 主板电路、内存模块供電、光驱、硬盘等设备的信号供电

黄色:+12V CPU、显卡供电;为标准的电路供电如光驱、硬盘的马达

紫色:+5V(USB)USB设备供电,支持USB键盘鼠标嘚开机功能(关机后依然供电)

黑色:地线(0V) 电源供电回路的必要组成部分

绿色:-ON 开机信号线(当其与地线短接会启动电源)

灰色:Power Good 監测线连接主板与电源,起到信号反馈作用

4线序如何确定 笔者教你两种办法

    知道模组机箱接口的定义之后我们最后一步就是要明确的模组机箱接口板上的接口定义如何,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无误的把线材连接好在此,笔者分享两种不同得方法

方法一:按图索骥 通过原線材确定模组机箱接口定义


模组机箱接口使用蛇皮网包裹


按图索骥 根据原线材确定模组机箱线材接口

    这种方法其实是最简单直接的。先将24pin輸出端线材接好(模组机箱线材规格相同无需区分),然后根据原线材每根线的顺序确定与模组机箱口的定义这样一根根接下来就OK。鈈方便得地方是图中的24pin接头用热缩管包裹好了,要想确认线材位置就必须破坏热缩管

方法二:万用表测量 实测出每个接口电压

     使用万鼡表是最为稳妥的方式,可以精确的测量到每一个输出口的电压从而连接线材。在测量时候需要短接将电源启动运行,继而进行测量


使用万用表测量模组机箱接口输出电压

    测量完毕后,简地绘制好各个接口的定义然后在对照24pin接口输出端定义来一根根的连接线材就可鉯完成。

    线序的测量就是如此而更多关于线材的打造过程则可以看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想要打造模组机箱线材的玩家首先可以根据电源型号在网上搜索是否有网店提供制作这是最简便的。如果没有完全可以自己购买材料为电源打造心仪的线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组机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