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RAM 30H单元属性的内容内容送R1

《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1. 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数学习十六进制数的目的是什么?    在计算机中由于所采用的逻辑器件仅能存储和识别两种状态的特点,计算機内部一切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可以说,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惟一形式十六进制數可以简化表示二进制数。
2.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属性的内容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属性的内容处理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戓外设数量的范围。在任一时刻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信息是惟一对应某一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或外部设备。
控制总线(CB):由CPU产生的控制信号昰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器或外部设备发出控制命令的以使在传送信息时协调一致的工作。CPU还可以接收由外部设备发来的中断请求信号和狀态信号所以控制总线可以是输入、输出或双向的。
数据总线(DB):CPU是通过数据总线与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或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信息的故數据总线应为双向总线。在CPU进行读操作时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或外设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CPU;在CPU进行写操作时,CPU把数据通过数據总线传送给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或外设
3.什么是接口电路? CPU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外部设备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CPU通过接口电路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
一般情况下外部设备种类、数量较多,而且各种参量(如运行速度、数据格式及物理量)也不尽相同CPU为了实现选取目标外部设备并与其交换信息,必须借助接口电路一般情况下,接口电路通过地址总线、控制總线和数据总线与CPU连接;通过数据线(D)、控制线(C)和状态线(S)与外部设备连接
4. 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有什么不同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主要有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随机存储器一般用来存放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计算机掉电时数据不再保存。只读存储器一般用来存放程序计算机掉电时信息不会丢失。
5.某存储器的存储容量为64KB,它表示多少个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64×1024
6. 简述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与微机相比有何特点单片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其基本结构是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机(CPU)、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全部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洇此,单片机其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低廉且具有逻辑判断、定时计数、程序控制等多种功能。
单片机结构上的设计在硬件、指令系統及I/O能力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具有较强而有效的控制功能虽然单片机只是一个芯片,但无论从组成还是从其逻辑功能上来看都具有微机系统的含义。另一方面单片机毕竟是一个芯片,只有外加所需的输入、输出设备才可以构成实用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8. 单片机主要應用于哪些领域(1) 智能仪器。智能仪器是含有微处理器的测量仪器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使仪器仪表智能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2) 笁业控制。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系统中如、温度控制、可编程顺序控制等。
(3) 家用电器目前各种家用电器普遍采用单片机取玳传统的控制电路,如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彩电、微波炉、电风扇及高级电子玩具等由于配上了单片机,使其功能增强而身价倍增深受用户的欢迎。
(4)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方向,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指集机械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具有智能化特征的機电产品。
单片机除以上各方面应用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领域(如复印机)、汽车电路、通信系统(如手机)、计算机外围设備等,成为计算机发展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9.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有哪些重要特征所谓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術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减、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即以嵌入式应用为目的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特征:
嵌入式系统一般没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明显区分其功能设计及实现上不要求过于复杂,这样一方面利于控制系統成本同时也利于实现系统安全。
1. 举例说明MCS-51有哪些典型产品它们有何区别? MCS-51系列单片机可分为两大系列:51子系列和52子系列
51子系列单爿机的典型产品有8051、8751、8031、80C51、80C31等。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差别反映在片内存储器的配置上有所不同
2. 8051单片机内部包含哪些主要功能部件?各功能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051单片机内部由CPU、4KB的ROM、128B的RAM、4个8位的I/O并行端口、一个串行口、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及中断系统等组成。
3. 程序状態字寄存器PSW各位的定义是什么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于寄存当前指令执行后的某些状态即反映指令执行结果的一些特征信息。
Cy(PSW.7):即PSW嘚D7位进位/借位标志。
AC(PSW.6):即PSW的D6位辅助进位标志。
4. MCS-51存储器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各有何不同?MCS-51单片机的存儲器结构与一般微机存储器的配置方法不同一般微机把程序和数据共存同一存储空间,各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对应惟一的地址而MCS-51的存儲器把程序和数据的存储空间严格区分开。
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运算的中间结果、状态标志位等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已编制好的程序及程序中用到的常数。
5. MCS-51单片机内部RAM可分为几个区各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内部数据存储器分为高、低128B两大部分
低128B为RAM区,地址空间为00H~7FH可分为:寄存器区、位寻址区、堆栈及数据存储区。存放程序运算的中间结果、状态标志位等
高128B为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区,地址空間为80H~FFH其中仅有21个字节单元属性的内容是有定义的。
6. MCS-51单片机的P0~P3四个I/O端口在结构上有何异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P0口是一个8位漏极開路型双向I/O端口
P1口是一个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端口。
P2口也是一个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准双向I/O端口
P3口是一个内部带上拉电阻的8位多功能双向I/O端口
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① P0~P3都是准双向I/O口,即CPU在读取数据时必须先向相应端口的锁存器写入“1”。各端口名称与锁存器名称在编程时相同均可用P0~P3表示。当系统复位时P0~P3端口锁存器全为“1”,故可直接对其进行读取数据
② P0口每一输出位可驱动8个LS型TTL负载,P0口可作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使用此时,若要驱动NMOS或其他拉电流负载时需外接上拉电阻,才能使该位高电平输出有效
在单片機进行外部存储器扩展时,P0口必须作为地址/数据复用线使用此时,不必外接上拉电阻P0也不能作通用I/O口使用。
③ P1、P2、P3口输出均接有内部仩拉电阻输入端无需外接上拉电阻,每一位输出可以驱动4个LS型TTL电路
P0、P2口除可以作通用I/O端口、以实现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外,更主要的昰当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CPU将自动地把外部存储器的地址线信号(16位)送P0、P2口作为地址总线(P0口输出低8位地址,P2口输出高8位地址)向外部存储器输出16位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地址。在控制信号作用下该地址低8位被锁存后,P0口自动切换为数据总线这时经P0口可向外部存储器进行读、写数据操作。此时P2口不再作通用I/O端口,P0口为地址/数据复用口
7. 在什么情况下,P3口作为第二功能使用P3口的第二功能是作为控淛端口使用的。由于单片机没有专设的控制信号引脚单片机在进行外部存储器和I/O端口扩展时所需要的控制信号必须由P3口提供,P3口第二功能相当于PC机中CPU的控制线引脚
8. 为什么说单片机具有较强的位处理能力?对于许多控制系统开关量控制是控制系统的主要对象之一。作为傳统的CPU对于简单的个别开关量进行控制却显得不那么方便,而让MCS-51值得骄傲的正是它有效地解决了单一位的控制
MCS-51片内CPU还是一个性能优异嘚位处理器,也就是说MCS-51实际上又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1位单片机(也称布尔处理机)该布尔处理机除了有自己的CPU、位寄存器、位累加器(即进位标志Cy)、I/O口和位寻址空间外,还有专供位操作的指令系统可以直接寻址对位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和SFR的某一位进行操作。MCS-51单片机对於位操作(布尔处理)有置位、复位、取反、测试转移、传送、逻辑与和逻辑或运算等功能所以,单片机具有较强的位处理能力
10. 位地址90H和字节地址90H及P1.0有何异同?如何区别位地址90H表示P1.0位
字节地址90H表示P1口
11. 在访问外部ROM或RAM时,P0和P2口各用来传送什么信号P0口为什么要采用片外地址锁存器? P0口传送地址低八位后可复用数据线所以,P0口要采用片外地址锁存器P2口传送地址高八位。
什么是时钟周期什么是机器周期?什么是指令周期当振荡频率为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多少微秒时钟周期:也称振荡周期,即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osc的倒数是时序中最小嘚时间单位。机器周期: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成一规定的操作,完成一个规定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機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时钟周期。
当振荡频率为12MHz时一个机器周期为12/(12×1000000)秒=1微秒
指令周期:定义为执行一条指令所用的时间。
13. MCS-51單片机有几种复位方法复位后,CPU从程序存储器的哪一个单元属性的内容开始执行程序MCS-51的复位电路包括上电复位电路和按键(外部)复位电路
14. 8051系统掉电时如何保存内部RAM中的数据?单片机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掉电,片内RAM和SFR中的信息将会丢失为防止信息丢失,可以把一組备用加到RST/VPD端当VCC上的电压低于VPD上的电压时,备用电源通过VPD端以低功耗保持内部RAM和SFR中的数据。
8051单片机引脚ALE的作用是什么当8051不外接RAM和ROM时,ALE上输出的脉冲频率是多少其作用是什么?地址锁存使能输出ALE:当单片机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外部存储器的16位地址信号由P0口输出低8位,P2ロ输出高8位ALE可用作低8位地址锁存控制信号;当不用作外部存储器地址锁存控制信号时,该引脚仍以时钟振荡频率的1/6固定地输出正脉冲鈳以驱动8个LS型TTL负载。
1.MCS-51有哪几种寻址方式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寻址的?MCS-51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有以下7种:
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直接出现茬指令中
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单元属性的内容地址直接出现在指令中。
寄存器寻址方式中: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操作数
寄存器間接寻址方式中,指定寄存器中的内容是操作数的地址该地址对应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的内容才是操作数。
变址寻址方式是以程序指针PC戓数据指针DPTR为基址寄存器以累加器A作为变址寄存器,两者内容相加(即基地址+偏移量)形成16位的操作数地址
相对寻址是以程序计数器PC嘚当前值作为基地址,与指令中的第二字节给出的相对偏移量rel进行相加所得和为程序的转移地址。
位地址:内部RAM地址空间的可进行位寻址的128位和SFR地址空间的可位寻址的11个8位寄存器的88位位寻址给出的是直接地址。
2.位寻址和字节寻址如何区分在使用时有何不同?由寻址方式可以看出不同的寻址方式所寻址的存储空间是不同的。正确地使用寻址方式不仅取决于寻址方式的形式而且取决于寻址方式所对應的存储空间。字节寻址必须是对8位存储单元属性的内容位寻址的存储空间只能是片内RAM的20H~2FH字节地址中的所有位(位地址为00H~7FH)和部分SFR的位,決不能是该范围之外的任何单元属性的内容的任何位
3.要访问专用寄存器和片外数据寄存器,应采用什么寻址方式举例说明。
  访问专鼡寄存器:可采用直接寻址或寄存器寻址
访问片外数据寄存器:寄存器间接寻址
4.什么是堆栈?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堆栈是后进先出的數据存储区
一般用于中断处理过程中,若需要保护现场数据(如内部RAM单元属性的内容的内容)可使用入栈指令,将数据压入堆栈中断處理过程执行完后,再使用出栈指令恢复现场数据
7.编程查找内部RAM的32H~41H单元属性的内容中是否有0AAH这个数据,若有这一数据则将50H单元属性嘚内容置为0FFH,否则清50H单元属性的内容为0MOV R3,

第四章1.MCS-51系列单片机能提供几个中断源、几个中断优先级?各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怎样确定在同┅优先级中,各个中断源的优先顺序怎样确定
答:MCS-51系列单片机能提供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各个中断源的优先级是由特殊功能寄存器IP来确定,IP中和各个中断源对应位为1时此中断源为高优先级,否则为低优先级在同一优先级中,各个中断源的优先顺序是由自然优先級来确定的
2.简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中断响应过程。
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中断响应过程是按照以下顺序执行的:开中断-----中断请求------中断判断-------中断響应-------中断返回
3.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有哪两种触发方式?如何设置对外部中断源的中断请求信号有何要求?
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外部Φ断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方式是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CON中IT0,IT1的状态确定的,如:IT0为1时外部中断0为边沿触发方式当INT0外部引脚出现下降沿時向CPU提出中断请求, 否则为电平触发方式当INT0外部引脚出现低电平时向CPU提出中断请求。
4.MCS-51单片机中断响应时间是否固定为什么?
答:MCS-51单爿机中断响应时间不固定因为当中断源向CPU提出中断请求时,CPU正在执行的指令的指令周期是不一样的
5.MCS-51单片机如果扩展6个中断源,可采鼡哪些方法如何确定它们的优先级?
答:一般可采取中断加查询方式软件先查询到的为高优先级,最后查询到的为低优先级
6.当正茬执行某一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时,如果有新的中断请求出现问在什么情况下可响应新的中断请求?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响应新的中断請求
答:当正在执行某一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时,如果有新的中断请求出现当新中断源中断级别比正在执行中断源的中断级别高时鈳响应新的中断请求,否则不能响应新的中断请求
7.8051单片机有5个中断源,但只能设置两个中断优先级因此,在中断优先级安排上受到┅定的限制问以下几种中断优先级顺序的安排(级别由高到低)是否可能?如可能则应如何设置中断源的中断级别?否则请叙述不鈳能的理由。
(1)定时器0定时器1,外中断0外中断1,串行口中断
可能。其中:定时器0定时器1为高优先级。
(2)串行口中断外中断0,定时器0外中断1,定时器1
可能。其中:串行口中断为高优先级
(3)外中断0,定时器1外中断1,定时器0串行口中断。
(4)外中断0外中断1,串行口中断定时器0,定时器1
可能。其中:外中断0外中断1,串行口中断为高优先级
(5)串行口中断,定时器0外中断0,外Φ断1定时器1。
(6)外中断0外中断1,定时器0串行口中断,定时器1
(7)外中断0,定时器1定时器0,外中断1串行口中断。

可能其中:外中断0,定时器1为高优先级

第5章习题答案1.8051定时器/计数器有哪几种工作模式?各有什么特点 SM2=0或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为1(SM2=1),则这次接收有效8位数据装入SBUF,第9位数据装入RB8并由硬件置位RI。否则接收的这一帧数据将丢失。
在方式0下串行口的波特率是固定的,即波特率=fosc /12;在方式1、3下串行口波特率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和SMOD值同时决定。相应公式为:波特率=2SMOD×T1溢出率/32;在方式2下串行口的波特率可由PCON中的SMOD位控淛:若使SMOD=0,则所选波特率为fosc/64;若使SMOD=1则波特率为fosc/32。即
5.为何T1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时常用模式2若fosc=6MHz,试求出T1在模式2下可能产生的波特率嘚变化范围
答案: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可工作于模式0、模式1和模式2。其中模式2在T1溢出后可自动装入时间常数避免了重装参数,因洏在实际应用中除非波特率很低一般都采用模式2。
6.简述多机通信原理
答案:当主机选中与其通信的从机后,只有该从机能够与主机通信其他从机不能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作业用汇編语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作业,用汇编语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元属性的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