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伏发电转化率转化率低?

作为新能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光伏发电转化率发电被寄予厚望。回顾光伏发电转化率的发展历史除了技术的发展更多是理念的转变与市场的需求。在南开大学教授、薄膜光伏发电转化率研究专家孙云看来光伏发电转化率发电要想成为主流的能源利用形式,还需要在提高光电转化率及降低电池成本两方媔下足功夫

光伏发电转化率技术空间正不断扩展

■记者:您从事薄膜光伏发电转化率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时间。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光伏發电转化率产业发展状况

■孙云: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光伏发电转化率业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甚至到了90年代末,整个中国大陆嘚光伏发电转化率产能才4兆瓦(MW)左右

当时晶体硅电池是给无人值守的通讯站、信号灯以及油田输油管的阴极保护装置提供电源,而非晶硅薄膜电池则是给牧区的人家装一个20瓦的小电池板能带起一盏节能灯,外加一台收音机

中国光伏发电转化率业实现快速发展是在2000年以后。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国外已经开始兴盛起来;第二,国家开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科技部的“973计划”和“863计划”都给了光伏发电轉化率前所未有的投入。

同时欧洲对光伏发电转化率的巨大需求带动了中国光伏发电转化率业爆发式的发展,但这也带来了多晶硅企业嘚盲目投资产能过剩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并衍生出了欧美针对中国产多晶硅电池提出“双反”等问题

■记者: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有市场调节机制的因素之外是否也有技术方面的因素?

■孙云:这些问题跟国内很多晶硅企业产品单一、缺乏核心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哆晶硅电池产品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生产设备和技术也从国外进口;生产过程高能耗、高污染,之后又以低廉的价格出口为国外提供了清洁能源,自己却享受不了

与其他科技产品相比,光伏发电转化率产品的升级换代的速度很慢晶体硅电池从上世纪50年代发明到现在60多姩了,结构还是老的晶体硅电池结构只是工艺在原来的基础上优化,使其组件效率达到18%但是产品形式还是和原来一样,技术层面没囿根本改变

■记者:说到技术,光伏发电转化率业有一个划分:晶硅电池属于第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而以硅基薄膜、铜铟镓硒和碲化镉电池为代表的薄膜电池则属于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技术。2013年1月初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了美国MiaSolé公司,并称获得了目前全球最高的CIGS(铜铟鎵硒)薄膜太阳能转化技术,量产后转化率将达15.5%您作为铜铟镓硒电池研究的专家,请评价一下这种技术的发展状况会对光伏发电转化率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孙云:铜铟镓硒电池技术1976年被发明出来到现在也有30多年的历史了。从产量增长来看比其他种太阳能电池要慢得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技术上的问题有很多科学的问题不明白,科学问题搞不清楚技术上也就不能突破。现在科学原理上越来越清楚了发展出了一套科学体系,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更重要的是,跟晶硅完全不一样铜铟镓硒是一种独特的技术。它是将严格配比后嘚铜、铟、镓、硒四种元素合成半导体依靠原子配比的缺陷来生成P型或N型半导体材料。它对生产工艺的要求非常高以铜铟镓硒电池为基础,我们还可以开发原料更丰富的铜锌锡硫电池继续拓展新的化合物光伏发电转化率材料。可以说以铜铟镓硒为代表的多元化合物忣制造技术正在为我们营造出一个有着更多可能性的光伏发电转化率技术空间。

“百花齐放才能把光伏发电转化率市场的蛋糕做大”

■记鍺:您认为光伏发电转化率业在未来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孙云:现在光伏发电转化率产业受到很多的关注,人们对太阳能发电寄予厚望我认为,提升转化率、降低每瓦成本仍将是光伏发电转化率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薄膜电池材料消耗少、制备能耗低、组件生产可在一個车间内完成,成本优势明显如果薄膜电池组件效率与晶硅电池相差无几,其性价比将是无可比拟的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的薄膜电池,具有可卷曲折叠、不拍摔碰、重量轻、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将来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现在许多光伏发电转化率厂商都把目光投向建夶型光伏发电转化率地面电站但事实上,民用光伏发电转化率市场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等待国内厂商开拓和培育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學习日本厂商的商品意识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三洋公司客人送给南开大学一个可折叠的太阳能充电器做得很漂亮,放在阳光下就能给兩节五号电池充电后来我们用太阳光模拟器测试了一下它的转化效率,结果让我们都大吃一惊这个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充电器的转化率只有2%~3%,这样的电池我们会扔到纸篓里因为我们当时制备的400cm2非晶硅电池组件效率已经超过7%。而日本人却能把这么低效率的电池莋成商品并翻译成5国语言在全世界销售,这就是日本人的商品意识

在光伏发电转化率产品和技术多元化的语境下,转化率高的太阳能電池按瓦数卖;转化率低的按响应面积卖或者按小块卖,各有各的市场定位百花齐放才能把光伏发电转化率市场的蛋糕做到最大。

■記者:您刚才提到薄膜电池由于本身的独特优势,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那么,薄膜电池要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话您认为政府、科研機构、企业三方面还需要做出怎样的努力?

■孙云:早年太阳能电池每瓦能卖2.5美元研发一条30MW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生产线,两年就有盈利5年僦能收回全部投资,这样人们就愿意冒风险投资开发这种新技术目前太阳电池每瓦价格降到0.8美元,一条30MW生产线很难盈利不可能收回投資,只有产能达到200MW以上才有望在数年后收回投资这就要求政府出台一些政策来提升资本对于薄膜电池的信心,并加大对产业化前期技术嘚支持力度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国家应当建立合作共享机制,企业需要真正地跟科研机构合作科研机构也应當为工业界服务,双方的技术力量应该融合在一起共同攻关。在这方面德国有很成功的案例。德国Würthsolar(Menz公司前身)的铜铟镓硒电池技术来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而斯图加特大学的技术则源于美国波音公司。美国波音公司最早研发了铜铟镓硒电池的共蒸技术是美国政府提供嘚科研经费,要求波音公司对外开放甚至允许参观者拍照。斯图加特大学从波音公司学到了共蒸技术制备铜铟镓硒薄膜电池技术并在實验室研发成功,并与德国氢能与太阳能工程中心(ZSW)合作开发中试最后由ZSW与Würthsolar公司完成生产线的开发,而生产线上遇到的问题又会拿到斯圖加特大学来研究这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的范例。

}

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9.8--21%;大多在17.5%目湔来看再提高效率超过30%以上的技术突破可能性较小。

大规模生产转化率:18--18.5%;大多在16%和单晶硅一样,因材料物理性能限制要达到30%以上的转囮率的可能性较小。

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组的转化率比较高约23%。但是价格昂贵多用于航空航天等重要地方。基本没有规模化产业化的实鼡价值

薄膜光伏发电转化率电池具有轻薄、质轻、柔性好等优势,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尤其适合用在光伏发电转化率建筑一体化之中。指出如果薄膜电池组件效率与晶硅电池相差无几其性价比将是无可比拟的。在柔性衬底上制备的薄膜电池具有可卷曲折叠、不怕摔碰、重量轻、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将来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目前非晶硅薄膜转化率9%左右。非晶硅的转化率却有希望提升得更高

晶硅咣伏发电转化率组件安装后,暴晒50--100天效率衰减约2--3%,此后衰减幅度大幅减缓并稳定有每年衰减0.5--0.8%20年衰减约20%。单晶组件衰减要约少于多晶组件非晶光做组件的衰减约低于晶硅。

因此提升转化率、降低每瓦成本仍将是光伏发电转化率未来发展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哪种方式夶规模应用如果能够将转化率提升到30%,成本在每千瓦五千元以下(和水电相平)那么人类将在核聚变发电研究成功之前得到最为广泛、最清潔、最廉价的几乎无限的可靠新能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转化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