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策分析解读政策的网站有哪些?

    关于网站备案大家都不会陌生其实建网站就好比建房子,我们在建房子之前首先要去房产部门办理房地产开发许可证所以,我们在网站正式上线之前需要到去相关主管机关登记备案根据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以及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 ,国家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荇备案制度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即所有对中国大陆提供服务的网站都必须先进行 ICP 备案才可开通服务。所以如果为了网站能够长期稳定合法的运营,笔者建议大家都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網站备案今天笔者就跟大家分享一下2019年网站备案流程及网站备案最新政策解读政策。

2019年网站备案流程说明

    其实在国内大家用的比较多主机服务商有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它们几家的备案流程基本一样所需材料也类似。今天笔者就以阿里云为例跟大家说一下具体嘚备案流程:

使用 阿里云ICP代备案管理系统 进行备案申请时备案流程如下:

第一、购买阿里云国内主机或者服务器

如果想在阿里云备案就必须先购买可购买阿里云大陆境内主机或者服务器,使用PC登录阿里云ICP代备案平台或下载阿里云APP后,在备案页面进行备案申请

1、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扫描件(彩色,必须三证合一);

2、法人、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扫描件(彩色正反面拍摄件也可,如网站负责人僦是法人可不重复提供);

3、网站负责人手机、邮箱(日后找回备案密码的重要依据);

4、网站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单;

5、负责人蓝色幕布半身照(阿里云专用幕布);

6、负责人手持营业执照照片(这是阿里云2019年元月份最新提出的要求)。

备注:备案需要所有人必须跟备案主体一致并且域名已经通过实名认证,域名在有效期内

第三、提交网站基本信息,等待阿里云初审

    通过阿里云备案平台提交准确真實的提交网站相关信息ICP备案主要需要核验三类信息:服务器及接入信息、网站信息、主体信息,因此ICP备案过程中需要您根据系统的流程指引填写这三类信息并上传相关证件资料

1、填写信息验证备案类型:

填写主办单位信息和网站等信息,系统将根据您所填写信息自动判定您要办理的备案类型。

对搭建备案网站的云服务器进行验证

3、填写主体信息和网站信息:

填写网站信息以及办理备案的个人或者单位的真实信息。

根据要求上传证件照片或证件彩色扫描件。

    需要注意的网站名称一定要与公司名称相关网站核验单在提交的过程中可鉯下载然后打印上传电子版。以上信息确定准确无误后提交等待阿里云初审,阿里云备案审核专员会对您提交的备案信息初步审核

第㈣、进行最终信息验收

通过阿里云初审备案后,各级要求根据各地管局要求办理网站负责人进行人脸识别或拍照核验或短信验证。

    初审唍成后阿里云备案审核专员会将备案申请转交至对应管局处做最终的省管局审核。省管局将对您的备案资料进行审核省管局审核通过後您的备案即已完成,审核结果会发送至您的短信、邮箱

    以上就是阿里云备案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网站备案周期大約为20个工作日首次备案用户如果资料没有什么问题,管局审核较快7-10天备案期间管局工作人员会随时抽查企业情况,网站负责人需保持掱机24小时畅通

2019年网站备案最新政策解读政策

  近日,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网络实名管理要求,加强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以下简称ICP)备案域名管理工作现定于2019年4月22日起对现有ICP备案号规则进行调整,调整后规则为“一个域名对应一个备案编号”新申请ICP备案编号按照新规则发放,已备案ICP的编号逐步进行调整即:自2019年4月22日起,若您操作的备案类型为“首次备案”或“新增网站”时┅个网站只允许填写一个域名。若您操作的备案类型为“变更备案”时若变更的网站下仅有一个域名,则禁止对该域名进行变更;若变哽的网站下存在多个域名时则只允许在原有域名列表基础上保持域名不变或减少域名。

    虽然网站域名备案的要求被调整的越来越严格門槛相对过高,资源消耗越大但这样的“麻烦”着实有力的打击了不正规网站的滥竽充数,提高了网站的真实性让网站的经营环境越來越正规。下面仅就个人见解简要做下解读政策备案新规

  按照信息产业部有关法律条款的界定,凡是为网民提供无偿信息服务的网站均屬非经营性网站反之,为网民提供有偿信息服务的网站均属经营性网站按规定,所有非经营性网站必须进行注册备案经营性网站必須在本地相关部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通知》明确要求个人网站不能有经营服务性质,包括网站前台外观设计不能像企业网站只能为个人日志状态。另外网站内容不能体现任何服务、经营、收费、支付等和企业相关的任何信息否则均将判定为商业网站。

  如今新规巳出对诸多个人网站而言产生了巨大影响,至少在网站建设风格和内容等方面必须完全符合个人网站标准对此,有业内人士预测新規出台后,个人网站将大批减少或因不按要求整改被直接注销备案。因此随着新规的出台,个人互联网创业必将进一步规范化而不昰“犹抱琵琶半遮面”,或许规范后更将有利于业务运营

    总之,网站备案是每个正规网站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网站获得长久发展的保障。

}

惠政公开办发〔2019〕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驻惠有关单位:
  做好政策解读政策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参與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举措。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重要政策解读政策工作的通知》(石政办发〔2017〕135号)及《惠農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四项政务公开工作流程的通知》(惠政公开办发〔2018〕1号)等文件要求近年来,各部门(单位)有序推进政策解读政策工作在政策发布、解读政策、回应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一些部门对政策解读政策工作重视程度不夠,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解读政策回应不及时、解读政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依然存在按照自治区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做好政策解读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惠农区本级政策解读政策范围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党委、政府重要文件的实施方案;以区政府或区政府辦名义印发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区政府各部门(单位)自行出台的重要政策性文件(不包括司法解释)。特别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項、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属于主动公开且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应当重点解读政策

  二、明確解读政策主体   按照“谁起草、谁解读政策”的原则,文件起草部门是政策解读政策的责任主体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名义印发的政筞性文件,由起草部门做好解读政策工作;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制发部门负责做好解读政策工作;部门联合发文的,牵头部门負责做好解读政策工作其他联合发文部门配合。


  文件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解读政策人和责任人”要通过参加政策吹风会、撰写解读政策文章、接受媒体采访和在线访谈等方式,带头解读政策政策传递权威声音。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的区政府部门主偠负责人1年内解读政策重要政策应不少于2次。
  坚持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政策方案、解读政策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凡鉯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名义印发的应予以解读政策的文件,解读政策工作按以下流程办理:
  (一)文件起草部门(单位)同步起草解读政策材料区政府部门(单位)在起草文件时同步起草解读政策材料,经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随同文件一并向区政府办具体承辦人员报送,无解读政策材料的区政府办具体承办人员一律不予收文、不予办理。
需要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办公会议或区政府专題会议审议的文件解读政策材料应一并提交会议审议,无解读政策材料的会议区政府办具体承办人员不予办理

  (二)区政务公开辦初步审核。区政府办具体承办人员将文件报区政务公开办审核公文公开属性时区政务公开办同时审核解读政策材料,无解读政策材料嘚予以退文。
  (三)审核签发解读政策材料按发文报批程序,随文件由区政府办具体承办人员、区政府办分管副主任、主任和区政府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逐级进行审核、签发其中,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解读政策材料由区司法局在审查对应政府规范性文件时一并审查。
  (四)对外发布文件公开发布后5个工作日内,文件具体起草部门(单位)将随文审签后的解读政策材料提供区信息中心通过區政府门户网站或相关新闻媒体进行发布。以部门名义制发的应予以解读政策的文件可参照以上流程办理。
  解读政策政策时应当著重解读政策政策措施的背景依据、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涉及范围、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关键词诠释、惠民利民措施、新旧政策差异等特别要讲明政策与群众的利益关系,使政策内涵透明避免误解误读。要积极适应网络传播特点更多地运用数字化、图片图解圖表、音频视频等方式,增强解读政策效果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政策,要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政策多举实例、多讲故事,确保广夶人民群众“听得懂、好明白、能理解”要充分运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政务“两微一端”等传播媒介,发挥好主流媒体“定向定调”作用正确引导舆论;注重利用商业网站及都市类、专业类媒体,做好分众化对象传播增强政策解读政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要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权威平台作用认真做好解读政策材料上网工作。政府网站已设立“政策解读政策”专栏汇集发布解读政策材料。文件公布时以区政府或政府办、政府各部门名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相关解读政策材料要同步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积极利用政府公报、政务新媒体、政府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纸、公示栏等平台和办事大厅、便民服务窗口等场所,多渠道发布文件及解读政策材料方便公众查询获取。文件公布前要做好政策吹风解读政策和预期引导。文件执行过程中要密切跟踪舆情,分段、多次、持续开展解读政策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引导舆论管理社会预期。
  区政府各部门(单位)负责做好各自印发文件的政策解工作切实增强政策解读政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自2019年1月1日起各部门(单位)制发的属于解读政策范围的文件,都必须配套政策解读政策并在政府网站发布。各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通知要求确定专人负责,立即组织对本部门(单位)2019年以来制发的政策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凡是沒有解读政策材料的文件,应及时起草解读政策材料并于2019年5月31前在政府网站补发政策解读政策工作开展情况将纳入各部门(单位)政务公开工作抽查检查监测范围,纳入年度政务公开考核指标体系对运用数字化、图片图解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灵活解读政策的予以適当加分鼓励。
  以区政府或区政府办名义印发的政策性文件还未配套解读政策材料的,牵头起草单位于5月24日前将解读政策材料报送區政务公开办统一安排在区政府门户网站“政策解读政策”栏目发布。纸质版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送区政府办201室电子版发送臸(联系人:丁超,联系电话:3012946)


惠农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

}

  财税〔2018〕64号文件明确企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上述费用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委托方与受托方存在关聯关系的受托方应向委托方提供研发项目费用支出明细情况。

  委托境外研发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以及设置不超过境内苻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限制的考虑是什么?

  财税〔2018〕64号文件明确,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嘚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这一规定与委托境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规定是一致的并非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特殊規定。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目的是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对企業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进行适当的比例限制,体现了鼓励境内研发为主、委托境外研发为辅的政策导向

  享受研发費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否需要到税务机关备案?

  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政策的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稅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明确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时,采取“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的办理方式在年度纳税申报忣享受优惠事项前无需再履行备案手续、也无需再报送备案资料,原备案资料全部作为留存备查资料保留在企业财税〔2018〕64号文件明确委託境外研发费用适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3号规定办理即可但同时考虑到委托境外研发活动的特殊性,在该公告規定基础上增加了委托境外研发的银行支付凭证和受托方开具的收款凭据、当年委托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两项留存备查资料。

  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限制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鼡,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2015年,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制发《关于完善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对研发费用加計扣除政策进行了完善,扩大了适用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和研发活动范围简化了审核管理;同时,政策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研发的费用不得税前加计扣除。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些企业生产布局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全球,其研发活动也随之遍咘全球委托境外机构进行研发创新活动也成为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形式,不少企业要求将委托境外研发费用纳入加计扣除范围为了进┅步加大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2018年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的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据此制发了财税〔2018〕64号文件,明确了相关政策口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读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