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集1》怎么安利?

花间派: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嘚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

  花间词派产生于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1》。《花间集1》收辑、等十八人的词作共计500首词。其作者大多是蜀人词风近似,词作内容多为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因此被称为“花间词派”

  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牛峤、张泌、、、、顾夐、、、阎选、尹鹗、毛熙震、等都是集中在蜀地嘚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其中温庭筠、韦庄是代表作家二人虽都侧重写艳情离愁,但风格不同温词秾豔华美,韦词疏淡明秀其余词人,多蹈温、韦余风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格调不高。但鹿虔扆、欧阳炯、孙光宪也有一些较有现实意义的作品除少数暗伤亡国的作品和边塞词之外,花间词在思想上无甚可取但其文字富艳精工,藝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1》有绍兴、淳熙、开禧年间3种刻本今人李一氓《花间集1校》,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花间词人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艺风尚里产生的。陆游《花间集1跋》说:“斯时天下岌岌乃流宕至此。”是对他们的反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针见血的批评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都只能堆砌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和体态题材比温词哽狭窄,内容也更空虚在艺术上他们片面发展了温词雕琢字句的一面,而缺乏意境的创造花间词人这种作风在词的发展史上形成一股濁流,一直影响到的常州词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內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间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