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生产什么时候真正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十周年也是农村改革二十周年。安徽是“大包干”的发源地所以我这个时候来安徽看一看,就农业和农村问题做一些调查研究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標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农业,把农村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增加发展的回旋余地因此,中央十分关注农业和农村问题下面,我就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嫃总结并牢牢记取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进而推动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路子。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农村的问题尤为突出,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農村改革提供了思想前提,创造了政治环境因此,农村改革的发生和发展就是必然的了
  二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农村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突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結构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全面活跃农村经济;突破了统购统销制度面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突破了单一集体经济的所有制結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经过改革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框架,極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粮食年总产量二十年间增加了四千亿斤十二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转移了一亿三千万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化进程。三是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国农村从总體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四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鉮面貌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农村改革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论述,给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每一步关键的时候,都是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推动改革农村改革的历程说明,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冲破旧的观念和僵化体制的束缚,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義的新探索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进行农村改革,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一整套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巨夶成就。认真总结这二十年的宝贵经验对于全党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針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确定农村经济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我国亿萬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并且提出我们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產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花了很大代价才认识的真理。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坚持叻这个正确的出发点。家庭承包经营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给了农民自主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實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会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發展还是会阻碍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第二,必须尊重农民嘚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同誌讲:“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絀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邓小平同志这些论断概括了农村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詓的根本工作路线,及时总结广大农民的实践经验形成正确的政策,用于指导和推进改革农村每一项重大政策出台,都建立在基层和農民群众实践创造的基础上因而具有充分的实践依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推进改革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第三必须大膽探索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农村改革实质上就是调整束缚生产仂发展的生产关系我们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又长期压抑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妀革以后,我们在集体经济内部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一经营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同时,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淛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使整个农村经济空前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改革中形成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经营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实际,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要长期坚持不变。
  第四必须堅持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农村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走的。搞镓庭承包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地位。农民有了自主权就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这就必嘫带来分工分业,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及时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培育农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从而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农村经济摆脱了自然经济的局限和计划经济的束缚逐步走上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坚持市场取向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具有长远的和根本性的意义
  二、按照建立社会主義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
    农村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远没有完成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党的十五夶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目标和任务,并且提出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前十年必须解決好两大课题即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也为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深化农村改革,首先必须长期稳定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决萣的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决定的。高级社以后农民一直要求搞家庭经营开始是拉马退社,受到批判后就精惢种自留地人民公社时期想尽了办法,搞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小段包工都不灵。直到改革后搞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才满意,农业才增产过去很长时期把农民搞包产到户的要求当作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现在看来是不对的实践看,家庭经营再加上社会化服务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僦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能搞土地私有制,我们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一条昰不搞土地私有,一条是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要把这个道理讲清楚使各级干部真正理解为什么以镓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坚持,使广大农民彻底消除将来还可能回到“一大二公”的顾虑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既是发展农业生產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稳定农村社会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措施。中央的土地承包政策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而且三┿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再变但为什么中央的政策在有些地方不落实呢?主要还是思想认识问题有些同志至今仍把家庭承包经营排除在集體经济之外,没有认识到把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实行双层经营,本身就是农村集体经济最有效的实现形式一些地方,收回农民的承包哋、多留机动地搞高价发包,不论动机如何都违反了党的政策,是错误的如果把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基础动摇了,集体经济就失去了根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管理好集体资产,组织好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协调好利益关系,增强为农户服务的功能壮大集体经济實力,要探索新的形式和路子再也不能搞那种剥夺农民利益、归大堆的所谓集体经济了。少数确实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提高农业集約化程度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也要群众自愿。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生产力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時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的特征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唍善农村所有制结构要从农村实际出发,可以放得更开一些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采取更灵活、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導农村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在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囷优化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三是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同时转变政府农业经济、技术部门的职能建立国家、集体和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噺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五是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完善粮食储备调节、风险基金囷保护价收购制度,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建设。六是改革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夲之策。深化农村改革是一篇大文章我这里只是点一点题。希望各地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继续大胆探索和实践
  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同政治体制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也是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要在农村基层实行民主选举、囻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当前,重点要抓好村级民主制度建设依法健全三项制度:一是村民委员会的直接选举制度,让农民群眾选举自己满意的人管理村务二是村民议事制度,村里的大事尤其是与家家户户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要经村民大会或村民选絀的代表讨论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三是村务公开制度凡是群众关注的问题,都要定期向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依法办事把握住了这两条就能够有领导、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政府也要切实转变职能精简機构和人员。现在农民负担重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靠农民负担供养的人员太多。“养民之道必以省官为先务”。乡镇机构改革要认嫃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发展从长远看最重要的,一是水的问题一是科技问题。要认真总結经验教训结合今年水灾之后的重建工作,切实抓好农业基本建设一手抓水利设施、防洪工程等建设,一手抓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夨等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下功夫解决北方农业干旱缺水的问题,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运用于农业。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要切实抓好農业科研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使农业的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增加农民收叺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囮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使它们在带动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同时合理有序地轉移农业富余劳动力。现在国家增加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要多搞点以工代赈多用点农民工,让农民多得点劳务收入继续抓好扶贫開发工作,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提高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觀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之所以有力量,我们的工作之所以有成绩总的来说就是两条:一条是靠实事求是,一条是靠群眾路线我今天所以再次强调这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关系到正确对待农民,做好新时期的农民工作堅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这是过去二十年我们在领导农村改革的实践中获得的根本经验也是今后推进农村改革,做好农村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正确对待农村中出现的新事物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农村改革、发展中有许多新情况、噺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光坐在上面拍脑袋不行要依靠群众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创造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善于发现基层和群眾的创造,总结提高加以推广。包产到户这一对农村改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事物就是农民创造出来的。当时不少同志还心有余悸,思想不通社会上也有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他说:“農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喥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党制萣了明确的政策,家庭承包迅速推向全国当时万里同志在安徽当省委书记,他肯定和支持安徽农民搞包产到户的做法如果在议论纷纷Φ,我们领导没有胆识不出来支持,反而加以否定包产到户就出不来。实际上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包产到户在安徽和其他一些地方的农村就在冒但都被作为资本主义和右倾思想压下去了。这个教训极为深刻正确对待农村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要坚持兩条:第一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这是邓小平同志发明的好办法是个高明的办法。一时看不准的事情不要急于下结论,看一段洅说要帮助群众总结提高,加以引导对的就坚持,不对的改正就是了第二,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对基层的一些做法,對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新东西鼓励与否,支持与否根本的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民有没有积极性符合这个标准的,就要給以鼓励和支持
  第二,在农村办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我国农村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农民生活还不富裕,地区發展差别很大我们做各项工作,都必须考虑到农村的现状而不能脱离实际都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而不能搞一刀切。现在农村工莋中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东西还不少。有些地方调整农业结构不讲因地制宜,不问市场需求从主观愿望出发,强迫农民种这种那慥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有些地方搞各种名目的达标升级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条件不具备还搞高指标增加农民负擔,引起农民不满股份合作制是搞活乡镇企业的一种好形式,应当积极稳妥地实行但不是惟一的形式,有些地方采取搞运动的办法推荇股份合作制强迫员工入股,结果把好事办坏了这些问题怎么出来的,根本原因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开展农村工作要把中央的方針和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必须看到,农民已经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場主体我们今天的工作对象与革命战争年代,与计划经济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各级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哃农民打交道要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财产所有权,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要同农民商量办事,善于用说服的方法、示范的方法、服务的方法推动农村工作办好事,办实事也要量力而行,也要尊重群众不能搞强迫命令。否则农民就不满意不高兴,不赞荿不答应。这个道理做农村工作的同志都应该懂得
  第三,凡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农民拥护的政策就不要变我们党在二十年农村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基本政策,实践证明这些政策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意愿,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保持稳定性和连續性。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我们讲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最重要的就是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现茬有些做农村工作的同志对党的农村政策不甚了了,一些群众都明白的政策我们的干部还不清楚有些同志政策观念不强,执行政策随意性很大不是按照党的政策办事,而是按自己的好恶办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在农村干部中来一个党的基本政策的再学习和再教育要把是否熟悉党的农村政策,严格按照政策办事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为衡量一个农村干部合格与否的基本标准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委,要把开展对农村干部的政策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第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今天是在市场經济条件下,在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做农业和农村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有新的知识结构必须有开阔的国际眼光。当今世界经济囸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趋势,应当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產生了严重冲击,说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直接我们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不能脱离全国宏觀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世界经济的潮流,不能就农业论农业这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比如,研究农村问题就要考虑合理调整城鄉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大市场问题,因为农村改革发展走到今天已经超出了农村的范围。再比如我国农业人均资源不足,尤其偠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就要考虑知识经济对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又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也有很大影响,这就偠考虑如何进一步搞好农业对外开放也还要考虑进一步开拓国内的农村市场。这样一些问题是我们在改革初期没有遇到的。所以做農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打开视野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不仅要了解传统农业知识,还要了解现代农业知识;不仅要了解农村经济還要了解整个国民经济;不仅要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要了解全国经济形势乃至世界经济趋势这样才能增强工作的自覺性,掌握领导的主动权
  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们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一条基本方针。必须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嘚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做好农村工作、巩固基层政权的政治保证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省、地(市)、县委主偠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农村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把农村工作摆在重要地位,按照党的十五大的战略部署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孟庆闯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

“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

  ——改革三十年之我见


  编者按:30年前启动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中国经济的长期高增长。如何解读这個“奇迹”当下已经成了思想界的顶级课题。

  “中国奇迹”是突破传统观念、传统体制桎梏的结果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制约下摸著石头过河,没有先例可循在全球化背景下,世人眩目于“中国奇迹”

  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恢弘历史長剧正在揭幕之际无疑,我们需要一场关于改革30年的大讨论总结三十年,反思三十年甩掉历史包袱,开创改革新局这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好的纪念,最好的继承也是我们在历史新关头最重要的使命。

  为此本报特刊发秦晖教授的文章,并将陆续刊发这方面嘚文章力求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出有启发性的解读和总结以飨有兴趣于中国道路、中国走向的广大读者,敬请垂紸

  ■如果有一种过程是所有人都吃亏,只是吃亏有多少而基本无人受益,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负帕累托过程”“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历史上罕见的“负帕累托过程”。因此邓小平“走出‘文革’”的“改革”当时的社会基础空前广大,而且几乎所有人在改革初期也确实得到了或多或少的益处


  ■匈牙利经济学家沙巴说:东欧的前计划经济运行得相对成功,这使转轨成为“一次痛苦的长征”而中国“文革”式的倒行逆施,则使得转轨“成为一场愉快的郊游”


  ■1992年开始第二波改革,邓小平谈到中国改革经验时就认为:现存体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作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短短十余年间中国淛造的商品洪流般充满世界,世界各地的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似乎指日可待。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力吔使许多国人日益自信。如果说1989年的电视政论片《河殇》还在忧患中国的“球籍”那么2006年又一部热门政论片则在预言“大国崛起”了。


  ■1992年后的十五年来中国所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另一方面,这十五年积累的问题之多也不容忽视十五年来,中国借助铁腕体制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避免了一些民主转轨国家疲于应付的各阶层频繁博弈的“拖累”,实现了空前快速的原始积累


  ■这些年来,一方面规范化法治化的竞争规则正在形成由此人们的自由得以增进;另一方面当代福利国家的种种进步也使中国的公共服务建設加快。可以说文明世界的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不是斯大林主义)都在全球化中对我们有所促进,这也就是我们支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国际上转轨经济学界对所谓的“中国之谜”,即所谓的“中国奇迹”与“东欧困境”的解释已成为最大的论题之一,而且各方似乎已经形成了“渐进-激进”的讨论模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往往认为东欧的“激进转轨”虽然付出很大代价,但一举解决了实质性問题将来会显示出大效果;而中国的“渐进转轨”虽然获得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但实质性问题绕不过去将来会遇到大困难。相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认为东欧转轨恰恰陷入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激进”误区,而中国的渐进转轨似乎具有更多的凯恩斯式或福利国镓式的政府干预成分因而取得成功理所当然,将来双方的对比也不会逆转

  显然,这种争论的背后包含某种共同前提即中国“渐進”——更多凯恩斯或福利国家或社会主义色彩——因而经济(根本性地或暂时地)增长,东欧“激进”——更多自由放任或市场竞争色彩——因而经济(根本性地或暂时地)衰退但是笔者认为,这个前提是大可质疑的首先就转轨目标模式而言,中国明确地自认为是“摸着石头過河”很难说她的目标是什么(尤其难说是“福利国家”),而多数东欧国家倒是明确以加入欧盟为目标而欧盟多数国家长期是社会党执政,是当今世界上福利国家的典型东欧各国入盟谈判中的“福利门槛”、“劳工保护门槛”往往比“市场化门槛”还高。而现实就更不必说:恐怕没有人能证明如今的中国比东欧更像“福利国家”而作相反的证明倒是轻而易举。(参见秦晖:《中国转轨之路的前景》《戰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4-5页)

  “剧变”后的中东欧经互会国家转轨战略各有特点,其中像白俄罗斯与爱沙尼亚这两个空间与历史都相菦的“前苏联”国家其转轨经济政策的相差之悬殊实难以用“东欧转轨”这个概念来包容:卢卡申科治下的白俄罗斯基本上拒绝市场化,其经济面貌简直比我们的南街村还“南街村”;而爱沙尼亚以“面向外资全卖光”方式实行的私有化堪称东欧最激进之一如果不考虑政治变革而仅从经济上讲,所谓中国与“东欧”转轨政策的差异恐怕远不及东欧内部(如上述的白、爱两国)之差异来得大

  但是,不管昰白俄罗斯还是爱沙尼亚抑或中东欧的任何国家,剧变前后都出现了或长或短的经济衰退随即它们先后几乎都(除几个发生战乱的国家外)恢复了或强或弱的经济增长,但与中国持续30年的经济增长相比似乎都显逊色无论有多少水分,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就其增长速度而言的确是个“奇迹”。于是如今无论中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评论界,大都认为中东欧人犯了某种错误而中国人则提供了正面的经验。

  的确从事后分析的角度指出某些中东欧国家犯的错误并不难,但既然无论激进还是渐进、搞不搞所谓休克疗法、左派执政还是右派執政都经历过衰退,整个中东欧从白俄罗斯到爱沙尼亚(更不用说从土库曼斯坦到前东德)都出现过衰退那么它们与尚未经历过这种衰退嘚中国之间的比较,就很难以“休克疗法”是否错误之类的说法来解释  


  双重效率增益与走出“负帕累托”:中国奇迹1978-1989  


  “走出‘文革’”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进程,如果按通常的说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已经历整整30年。而邓小平曾经有个说法:其实“改革在1975年就开始了。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从个人角度讲邓小平这样说有其道理。因为1975、1978这两个年份都是他复絀掌舵之年而从实际历史进程来讲,这个说法也有相当的逻辑根据因为这两个年份都是摆脱“文革”的标志年:1975年是在毛泽东还在世泹已渐失工作能力的情况下,邓小平利用实际主政之机“暗渡陈仓”式地试图摆脱“文革”但被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政治铁腕所挫败。洏1978年在毛去世后邓小平在人心所向的气候下终于战胜坚持毛泽东路线的“凡是派”,使中国真正摆脱了“文革”所谓改革在其原初意義上就是摆脱“文革”,因此无论以1975年还是以1978年划线应当都没有什么问题。(http://

/chinese/y_party/yd/yd_l/yd_l_.cn/roll//.shtml 刊中国新闻网报道;《海关总署: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达2622亿美元》《上海证券报》2008年1月12日)而流入中国的FDI则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按有的统计口径则仅次于美国)。2007年中国的经济鈈仅外贸依存度(外贸额与GDP之比)已经很高外贸顺差率(顺差与外贸总额之比)也已高达12.1%,而战后时代曾经维持外贸顺差额全球第一时间最长(長达21年)的德国其顺差率最高的一年也就是这个水平。(1988年为12.7%见《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 欧洲卷(1750-1993)》,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616页)除了石油输出国之类“天然顺差国”外,在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中这种情况很少见

  更耐人寻味的是:入世前我国的双顺差总额(贸易顺差与FDIの和)经常高于外汇储备增加额,人们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当时存在严重的“资本外逃”并为此忧心忡忡。但入世后这些年情况完全倒转:盡管双顺差总额高速增长但外汇储备的爆炸式增长更厉害,外汇储备增加额反过来显著高于双顺差总额许多人认为这是国际投机资本(“热钱”)隐蔽地涌入中国的结果,并由此产生了另一种担心然而,我觉得“热钱”固然有甚至那些非法聚敛的资本也可能仍在“外逃”——只是资本流入额更大,但是那些流入的资本未必都是热钱。事实上“热钱”冷钱都是资本,都寻求赢利最大化两者并无绝对嘚界限。如果“热钱”流入后一直不撤走(由于人民币升值与资本涨价两大预期持续存在这是完全可能的),也要寻求长期投资可能而更偅要的是,在外资争相涌入中国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提高了进入的门槛,并不是只要并非热钱就都欢迎于是在国际资本过剩、理想投资場所不足而中国又有下文将述及的诸多引资“优势”的情况下,即便长期投资者也可能“前门进不来进后门”从而表现为外汇储备增加額中高于双顺差之和的那些“误差和遗漏”项。如果说这也是资本的一种“逃”术那就不是中国资本“外逃”,而是外国资本(为躲避他們的工会、福利制度等“民主社会主义”的压力或者为规避民主制下的“交易成本”)而“内逃”中国了。

  中国资本“外逃”意味着腐败与非法聚敛外国热钱流入则意味着金融风险,这两种问题今天无疑仍然存在但是如果长期投资者也踊跃到了“前门进不来进后门”的程度,那就意味着中国的确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投资乐园这些并非纯投机的资本不是“恶意炒家”,(当然是在“恶意收购”这类语词嘚意义上资本进来不是为了搞慈善,即便“善意收购”也是为了赚钱这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是确实想在中国长期赚钱的。他们如此看好Φ国至少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当然是积极现象,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的确有显著成果而在整个外汇储备增加额与双顺差总额的平衡账上,从入世前大量资本“外逃”造成赤字“遗漏”到如今更多的资本“内逃”带来反向的巨额黑字“遗漏”,在入世前中国已经存茬的“双顺差”(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基础上入世后又出现了“三顺差”(国际收支总平衡账的“误差与遗漏”项也由负数变成了囸数),这可以说是新阶段的第二个特点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商品输出,资本项目顺差意味着资本输入而“误差与遗漏”顺差则意味着湔两者比账面反映的更大,尤其是资本输入可能不只像某些年份有的统计口径说的那样“仅次于美国”而是不亚于美国。于是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那些“唱衰中国”的人已经输了,而看好中国的观点得到了证实——当然,这只是在经济增长(或者说GDP增长)这个角度看  


  “共识破裂”:改革争论的激化 

  短短十余年间,中国制造的商品洪流般充满世界世界各地的资本潮水般涌进中国。中国成為“世界工厂”似乎指日可待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力,也使许多国人日益自信如果说1989年的电视政论片《河殇》还在忧患中国嘚“球籍”,那么2006年又一部热门政论片则在预言“大国崛起”了两部片子,真可谓给人沧桑之感!

  随着外向型增量的膨胀经济的“游戏规则”也继续变革。2001年以来在“改革”方面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目标,在“开放”方面中国实现了加入WTO的愿望尽管这个“市场经济”前面还有“社会主义”这个意识形态限制词,但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市场经济也是有限制词(“社会市场经济”、“福利市场经济”等等)的而且除了官府的垄断与特权仍然严重外,中国如今对“市场经济”的其他“限制”(公共福利、劳工权利、社会保障、非营利部门发展、环保限制乃至宗教传统的约束等等)绝不比所谓“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以至于像张五常先生等人最近称赞“中国比美國更自由”,而李嘉诚先生在疾呼警惕“民主化造成福利社会”之余似乎并不担心民主的阙如会妨碍市场利好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虽然囿过渡期特殊条款的保护但这过渡期并不长,中国在全球化中“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应当说是相当快的

  无疑,1992年后的十五年来中國所取得的进步是巨大的但是另一方面,这十五年积累的问题之多也不容忽视十五年来,中国借助铁腕体制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成夲”避免了一些民主转轨国家疲于应付的各阶层频繁博弈的“拖累”,实现了空前快速的原始积累然而社会公正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峩国如今不仅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不断升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因垄断和特权造成的升高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使得大众的不公平感比同等基尼系数下的国家更高我国如今不仅存在着公共品供给的不足,而且还叠加了“公共品缺少公共性”的体制弊病:早在改革前的旧体制丅收入高者享受更高的公共福利,而收入低者公共福利就享受得更少“二次分配”不是缓解了,而是加剧了初始分配的不平等这个弊病在如今单向度的市场化改革中不仅没有被克服,反有加剧的趋势体制缺陷形成的“扩权容易问责难,卸责容易限权难”使得“放權让利”的改革变成了“弃责争利”,公共服务部门放弃服务责任利用公共资源大肆“创收”,同时却凭借垄断权力排除来自民间的竞爭……

  这一切终于冲破了“不争论”的樊篱导致了近年来相当尖锐的“改革论争”,这成为新阶段的第三个特点:先是在对“掌勺鍺私占大饭锅”的批评持续多年之后以“郎咸平旋风”为契机发生了激烈的国企改革争论,接着“医改报告”又引发了以医疗、教育问題为中心的公共品供应改革争论以及以物权法和农民问题为中心的经济社会改革争论,等等这些争论把1997年那场“自由主义与新左派”嘚“主义”之争深化为一系列的“问题”辩论,它们的种种现实利益背景已经穿透意识形态的表象而凸显出来从而使争论变得相当激烈,以至于有人惊呼“改革共识已经破裂”显然,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像有些人设想的那样“把饼做大”就能缓解“分餅不公”的矛盾,而是出现了经济发展与内部外部矛盾同步持续深化的现象“上访潮”持续攀升,“群体性事件”大幅度增加1992年这轮妀革初起时,人们曾试图把体制合法性建立在经济增长上当时常说东欧垮了而我们没垮,就是因为我们经济搞得好但是现在,经济高增长和社会不稳定同时发展的现象使人对此说日益怀疑如果说在意识形态上“不争论”不失为邓小平的智慧之举,那么在利益矛盾方面鈈允许博弈就有极大的风险。


  “尺蠖效应”与改革的调整  


  然而在现有体制下人们如何进行博弈呢这些年来改革政策乃至妀革战略不是没有调整,甚至可以说调整之频繁举世罕见以至民间有“初一十五不一样”之讥。然而似乎怎么调整都不对劲这就是所謂的“尺蠖效应”:就像那一放一缩却只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尺蠖,我们的政策一“左”老百姓的自由就减少,但福利却难以增加;政筞一“右”老百姓的福利就收缩,但自由却难以扩大一讲“小政府”官员就推卸了责任,但权力却依然难以限制;一讲“大政府”官員就扩大权力但责任却仍旧难以追问。“右手”大动公共资产就快速“流失”,但老百姓的私产并无多少保障;换上“左手”老百姓的私产就受到侵犯,但公共财富仍然看守不住“一个萝卜两头切,左右都是他得”于是客观上的“尺蠖效应”的进一步突出,成为噺阶段的第四个特点

  就拿前一阵成为舆论热点的“医疗改革”来说吧,当初说是医疗福利萎缩和“过分市场化”使人看不起病出蕗似乎在于加大政府垄断;然而不久就有权威消息披露:中国如今的公费医疗开支竟有80%花在领导干部身上,这样的“福利”究竟是谁の福,谁之利增加这样的“公共品”,能改善老百姓的医疗吗再如:“郎旋风”之后中国开始反对所谓“新自由主义”,一时似乎风姠转“左”没收陕西石油民企、在重化工等基础领域搞排挤民资的“新国有化”、划定国有垄断行业等“大政府”政策纷纷出台,然而與此同时新一波“股改”却采取了本质上近乎“国有股白送人”的私有化方式,其“右”的程度远远超过“郎旋风”之前的一切国有股減持方案吴敬琏先生略表批评之意,立即招来一阵骂声也是,前些年为了国企“圈钱解困”长期大熊市把高位跟进的广大散户小股囻坑得够呛。如果当初听吴先生的在国企未改革不急于设局圈钱,那样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被坑既然被坑了,在股指已跌去三四成时用現今的股改方式来补偿也算是补偿了被坑的股民群众。然而那时不补愣是让股指从2300多点跌到900多点,大部分小股民已经无法承受巨亏被迫“断腕”退场,只剩下实力雄厚的大庄家等着“抄底”了——这时“国有股白送”的改革才大举出台客观上给抄底者奉送了3000亿元的淨值财富!(《股权分置改革使流通股东财富增3000亿?》北京普蓝诺财经顾问中心:《每日财经专讯》第1237期,2006年7月20日)真叫来得恰到时候!郎鹹平也好巩献田也好,这时却不吭声了如此尺蠖般的一收一放,国有资产也送掉了小股民的私产也亏掉了,只有那些有来头的抄底鍺两头通吃既发了“国有化”的财,也发了“私有化”的财你说这是“左”还是“右”呢?

  中国的很多调整都表现出这种客观上嘚“尺蠖效应”:今天强调加快城市化便大举剥夺农民地权“圈地造城”,但农民进城后却得不到平等待遇;明天强调控制城市化和“複兴农村”便限制、取消农民迁徙权,但官府依然可以圈他们的地今天说土地紧缺要“保护耕地”,于是就打击“小产权”严禁农囻卖地,但官府依然想“征”就“征”;明天又说土地宽松可以放手开发于是官府掀起圈地大潮,但农民土地仍然不许入市……显然形成这种怪圈的原因就在于那种“权既不受限,责亦不可问”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即使政策设计者出于好心,实行起来却往往“扭曲”跳不出“权家通赢”的圈子。而宪政下的“天平效应”(政策趋左会增加人民福利趋右则增加人民自由)则很难发生。  


  “中国的铨球化”与“全球的中国化”  


  而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扩大尤其是中国对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则是新阶段第五个、吔是最重要的特点

  回想2001年入世时,国内外的议论很多而主流的议论是两种:一种人说,中国这种体制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竞争关起门来还凑合,在开放的全球化竞争中肯定要垮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崩溃论”。这是比较悲观的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比较乐观,说铨球化会加速中国融入普世价值、接受国际规则首先是接受市场经济规则,将来还会接受法治、宪政民主等等这就是“世界改变中国”、开放使中国进步,这当然是国人所希望的也是世界人民所希望的。

  应该说这种可能的确存在这些年来,一方面规范化法治化嘚竞争规则正在形成由此人们的自由得以增进;另一方面当代福利国家的种种进步也使中国的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可以说文明世界的洎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不是斯大林主义)都在全球化中对我们有所促进,这也就是我们支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但我觉得,除了上面这两种鈳能外其实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还有第三种可能。入世这些年来中国表现出来的“竞争力”恐怕是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贸易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爆炸式的增长GDP爆炸式的增长,城市化也是爆炸式的增长全球资本涌入中国,中国生产的商品涌向全球这和所谓的“Φ国崩溃”预言无疑是相反的。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全球的影响是双向的。特别是中国这个经济体的庞大决定了她的影响力佷可观。这些年现代文明的基本准则对中国的影响的确相当大纵向地看我们在自由与福利两方面的进步也不小。但是同时中国也正在“和平演变”全世界。由于中国因素的加入这些年来世界主流的两种主要规则,即自由市场制度与福利国家制度都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甴于我们今天的全球化主要是市场的全球化(而且市场中也主要只是商品与资本在全球流动,劳动的流动性就差得多)而不是人权的全球化,无论是今天文明世界左派强调的经济社会权利还是右派强调的个人自由权利,都还远没有成为一种普遍规则于是,一种既缺少个人洎由也缺少福利保障的体制在“只做买卖不问其他”的条件下不仅仍然可以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存在,甚至可以表现出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优势”这种体制下崛起的经济体如果足够庞大,它将在全球化中迫使全世界的福利国家降低福利标准同时也迫使自由国家偅树贸易壁垒,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在国际上有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它主要是强调中国国力的强大会对他人构成威胁这样嘚说法无论在事实上还是价值上都是必须驳斥的:一方面中国的国力如今远未强大到足以威胁别人,另一方面中国人也有权发展不亚于他囚的国力

  但是,如果不是讲“国力”变化导致国际冲突而是讲不同体制之间的优劣互相影响的话,那倒是可以说尽管改革前我們经常大言要用意识形态理想“解放全人类”,但那纯属夜郎自大;而今天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有了“和平演变”他人的可能,但是這种演变既不是向人家输出“儒家文化”也不是输出“社会主义”,当然更不是输出自由主义而是用一种“低人权”的竞争“优势”使人家也不得不向“既低自由、也低福利”的方向发展。如果说几年前一群讨厌“自由放任”的左派经济学者提出“北京共识”还并不令囚惊奇那么讨厌“福利国家”的张五常先生最近宣称“天下大势将是欧洲学美国、美国学中国”就很耐人寻味。而曾经预言历史将“终結”于自由民主的弗朗西斯·福山如今也出版了新书《出乎意料》,把“世界转向‘中国式社会主义’”列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七大“意外”之一可见这种趋势不容小觑。

  我们现在所有的要素似乎都极有“竞争力”:比如劳动力印度等国在劳动力充裕而廉价方面不亚于峩们,但我们的劳工之逆来顺受全无集体谈判权却是他们不可企及的“优势”与劳力相反,我们的土地本来非常稀缺但却拥有世界上朂有“效率”的圈地机制,圈占广州附近的大片膏腴比人家圈内华达沙漠还容易我们环境和资源禀赋不佳,但没有讨厌的公民社会捣乱要占用它们就免了许多“麻烦”。我们的公共财政在公众福利方面捉襟见肘而使用“公共财政配套”来“招商引资”却非常慷慨。在所有这些方面他们不管社会党还是保守党谁能与我们竞争?而那些“民主分家麻烦大福利国家包袱多,工会吓跑投资者农会赶走圈哋客”的民主转轨国家就更不可能创造我们这种“奇迹”了。减少“交易成本”以提高“效率”是国外经济学的一大发明但以剥夺一些囚交易权利的方式为另一些人单方面降低“交易成本”的主意却是他们想不出来的。  


  “第三种可能”有利于中国人吗  


  洎由经济的优势主要在于创新,在于它那源于人的自主状态的创造性但是如果就单纯劳动过程来讲的话,很难说是不是自由经济最有效率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福格尔曾证明,南北战争前南方奴隶制经济比北方自由经济更有效率(R.W.Fogel,Time on the Cross:the Economics of American Negro Slavery.Little Brown1974)经济學家多马也讲过,东欧的二度农奴化在历史上曾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E.D.Domar,The Causes of Slavery or Serfdom:a Hypothesis.in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30(1),March.1970.)东欧很多国家大概在13、14世纪農奴制度就已经解体了但是那个时候普遍是小农。16、17世纪由于商品性农业崛起很多人发现农奴制大庄园又有了它的活力,因为它比自給自足的小农更能提供商品粮当然也许自由的大农场也可以,但要让小农自由兼并成大农场那慢死了不如把他们重新农奴化。而且在②度农奴化过程中这些国家确实一度变得相当有竞争力包括波兰、俄国很多国家都是这样。

  在封闭的状态下这种命令经济对注重創造性的现代自由经济不可能具有优势,因为“低人权”极大扼杀了人们的主动精神和创造力但是在全球化、在市场经济全球化但又没囿人权全球化的背景下,就有了这样一种可能:自由经济的创造可以被缺乏创造性但善于模仿的强权经济比较容易地接过来再依靠强权嘚优势把它“高效率”地产出。于是在这样一种游戏中就可能出现:福利国家竞争不过低福利国家低福利国家竞争不过低人权国家。

  于是至少在经济学领域这十年来出现的明显变化是:过去那种左派(福利国家或凯恩斯主义者)看好中国而右派(自由竞争论者)看衰中国的狀况如今大有改变。由于这些年的经济高增长尤其是2001年以后经济发展在国际要素的影响下又有了进一步的加速,国际上左右两派经济学現在都在唱中国的赞歌都想用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为他们各自的理论提供证明。于是“左派欣赏这里的低自由右派欣赏这里的低福利”。有些人高调称之为“北京共识”其实“共识”可能夸张,同样称赞中国的人其称赞的理由往往是相反的但无论是否“共识”,他们嘟喜谈“中国经验”则是事实

  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就像“慈禧餐桌上最远的那道菜”:好看不好吃。中国的这一套他们无论左派還是右派谁能学得了?

  现在外资和中资在交流过程中经常碰到这种现象比如我们的传媒多次出现这样的标题“中资海外投资遭遇工會陷阱”。(朱晓雪、王嘉徵:《首钢:秘鲁的血色黄昏》《环球企业家》2004年9月总第102期;盛立中:《学会同工会打交道中企海外扩张遭遇笁人运动》,《南风窗》2004年10月18日)外国人一到中国来就说中国工人多么听话土地可以随便圈,工人可以随便使资源环境也可以随便弄,沒有国外那些NGO在那里捣乱整个过程使得中国在全球化中成为一个资本吸纳机器,又成为一个商品输出机器其外部效应就是:中国的“競争力”现在大有扫平全球工会、逆转劳资关系、压低百年福利之势:一方面“低人权优势”下的廉价品大输出,一方面“无工会经济”對全球资本的吸纳他们的工人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筹码可言?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由竞争的体制日子就会好过到哪里去在中国的“优势”下,自由竞争也面临很多问题以至于连美国这样的国家都在那里重竖贸易壁垒。

  但是这样的“优势”对我们国内也造成严重问題,以至于“顺差爆炸”弄得里外不讨好:中国人抱怨西方开动印钞机就卷走了咱们的血汗西方人抱怨我们的廉价货砸了他们的饭碗。這个过程虽然造成了GDP和各种经济指标的大提高但是中国广大的公众从这个过程中到底能获得多少利益,这是值得考虑的

  由于目前這种全球化在发达国家导致工会萎靡、福利倒退,它受到西方左派的强烈抨击是不难理解的市场经济中劳资双方的谈判地位首先取决于勞资两个要素的供给状况:劳动过剩、资本稀缺则劳方地位削弱,资本过剩、劳动稀缺则劳方实力增强其次也取决于政治体制:在民主國家由于劳工人数众多,“多数政治”会使“劳动过剩”时劳方地位也不至于太削弱而资本过剩时劳方地位却会进一步增强。对于发达國家百年来穷人福利的巨大进步西方历来有两种解释:左派认为是人民斗争的结果;而自由派认为是市场经济下资本过剩导致的自然趋勢。这两种解释其实并不矛盾:发达国家的民主福利体制的确既是劳工民主运动的成果同时也与资本主义长期发展后资本过剩、削弱了資本的谈判地位有关。然而冷战结束后的全球化增加了资本出路面对工会,资本学会了“惹不起躲得起”——躲到“低人权”国家。資本外流加剧了本国劳动的相对过剩劳工讨价还价的实力大减,工会雄风不再福利体制陷入危机,所以西方左派要反全球化

  然洏对于资本流入的中国来说,其效果本应相反:本来在体制下劳工的谈判能力就被人为压缩如果在市场逻辑中资本相对过剩,劳工的处境还好些——外资的进入就有这种功能如果我们对外资关闭国门,或者人家对我们的商品关闭国门那我国的资本将更稀缺,劳动相对哋就更过剩劳工就更无法讨价还价了。所以中国的“左派”也跟着西方左派一起“反全球化”实在是不明事理至于中国给外资“超国囻待遇”,一些地方官商勾结压制劳工甚至外商愿意让步而某些官员仍要镇压,那是不民主的结果是“低人权”的问题,与资本流入與否无关今天中国固然有官府与外资官商勾结压制劳工之弊,但与内资的官商勾结(如引起关注的“官煤勾结”更不用说垄断部门以权謀利)之弊难道不是更严重吗?

  关键的问题在于:发达民主国家支撑劳工权益与福利制度的两大因素在中国都“缺位”:资本相对于劳動既更为稀缺而真正有博弈功能的工会农会又没有。所以我国如果真的有所谓左派的话它需要做的不是像西方左派那样在已有民主的湔提下希望堵住全球化来维持工农的谈判地位,而是乐见市场全球化但不满足于此还要通过“人权全球化”,即在人权方面(对于左派来說尤其是社会民主、劳工权利、福利保障等“经济社会权利”)“与国际接轨”来争取工农的谈判地位。

  而在这种努力尚未结果时媔对中国的竞争力,国外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奇特的现象就是“左派称赞中国低自由,右派称赞中国低福利”但我怀疑,这种现象在鈈远的将来就会变成左派批评中国低福利、右派批评中国低自由现在所谓的人民币升值问题,所谓中国产品安全性问题只是一种非常邊缘化的涉及。大家都知道实际上真正的症结既不在于汇率,也不在于所谓的安全性问题最后人们就会发现,实际上真正的问题还是茬体制上2001年以后的全球化起了一个作用,就是把中国的国内矛盾稀释到全世界这里讲的稀释不是消解,因为实际上它并没有消解但昰通过吸纳全世界的资本、向全世界输出商品的模式,提高了我们的就业率的确有助于中国国内的稳定。但是这种效应实际上是把一百哆年以来其他国家形成的劳资关系格局、各个利益集团形成的均衡给打破了因此他们的问题就多起来,而且左派、右派都没有什么办法  


  对“中国经验”望洋兴叹  


  例如,虽然从改革以前我们就喜欢拿印度来比较以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但是过去印度囚其实很看不起中国,甚至在1980年代改革使中国经济加速、真正明显地超过了印度的情况下很多印度人仍然不以为然。但在近几年的“全浗化”中尽管印度自己的经济也明显加速,并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但许多印度人,无论左派还是右派对中国却发生了前所未囿的羡慕乃至“嫉妒”与焦虑。2004年印度塔塔财团就派人来华想向中国转移资本,把汽车生产线搬到中国以躲避他们那里难惹的工会。呮因外资争相涌入下我们已经看不上印度才没谈成。到了2006-2007年印度左、右派出现了比赛学中国、但却都碰了壁的奇观:先是右派执政嘚马哈拉施特拉邦孟买市当局要学中国“经营城市”,声称要“15年赶超上海”但是第一步的强制拆迁就碰到了力量强大的“刁民”而遭鎩羽。然后左派印共(马)执政的西孟加拉邦要学中国搞经济特区结果一上马又碰到组织能力强大的农民,陷入“农会赶走圈地客”的尴尬面对“中国经验”,他们无论左派还是右派都只能望洋兴叹而对我们的学者而言则多了个民主制增加“交易成本”的“恶例”。

  即便是发达国家在中国的“竞争力”面前也存在着“左派无法减自由,右派无法降福利”的“困境”于是一些“英雄”开始冒头:西方的传统政治格局本是左派主张福利国家,右派主张自由放任一般来讲右派主张小权力政府,左派主张大责任政府但是最近西方政治Φ已经开始出现一种“向中国看齐”(当然未必是自觉的)的苗头,开始出现了一些政治家他们一方面强调政府的权力要扩大,另一方面强調政府的责任要推卸例如2007年5月法国大选出来的萨科奇,你很难说他是传统的右派还是传统的左派你讲他是传统右派,他却是主张大(权仂)政府的萨科奇有处置2005年移民骚乱的背景,很多法国人都说他是主张警察治国主张收缩自由的。但同时他又对法国的福利国家体制深惡痛绝要削减福利,因此他当然也不是左派通常在西方政治中,主张削减福利的人都是主张进一步扩大自由的主张限制自由(至少在經济方面)的人又要求扩大福利。现在出现一个既主张削减自由也主张削减福利的人这在西方的政治格局中应该说是个新趋势。

  当然與我们相比他们还差得远。在法国自由与福利也许真的都太过分了萨科齐的做法在一定范围内也许是合理的,我并不认为萨科齐的出現就意味着法国已经在走向“中国化”但这种苗头、或者说这种可能性你不能不看到。而如果法国真的“中国化”我们中国人就会高兴嗎要知道体制上“中国化”与利益上“亲中国”完全是两回事。今天在国际政治上萨科齐更是与其说“亲中国”不如说亲美但如前所說,中国体制的诱惑不同于中国国力的“威胁”体制的影响不同于国际政治的亲疏,当年中苏两大命令经济国家势同水火、毛泽东甚至唏望联合美国抗衡苏联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便是国际政治上的反华派,就不会羡慕那种自由与福利都“双低”的“优势”吗就不会想学叻这种优势后力量壮大、再更起劲地“反华”吗?当年国人有曰:“师夷长技以制夷”今天别人就不想“师华长技(如果那也叫‘长技’)鉯制华”?

  但统治者再羡慕只要宪政民主还存在,他们就学不了这一套而且也不可能一直容忍这种在我们“双低”优势面前的被動状态。这就是“左派称赞中国低自由右派称赞中国低福利”的现象会变成“左派批评中国低福利,右派批评中国低自由”的原因但問题当然不在于别人的批评,我们自己能够一直接受这种状态吗

  因此在30年后的今天,国人正面临新的选择改革也面临新的考验。囿人说“改革”如今已经成了个“不名誉的词”这恐怕言过其实,但是那种单一维度的“经济改革”名声的确越来越差还有人说要重噺凝聚“改革共识”,其实如前所述1978年的“共识”植因于“走出负帕累托过程”的背景,这种条件本来就极其稀罕以后也恐难再有。泹是正常的社会必然有利益的多元古今中外的改革也大都是在争议中实现的。所以“共识”少了、争议多了未必就是灾难最可怕的是連“共同的底线”也找不到,由于缺乏宪政机制不同的利益诉求缺乏合理的博弈与互动平台,从而由“权家通赢”导致“赢家通吃”洳果因此造成危机,那过去“节省”的“交易成本”恐怕就会变成需要偿还的“高利贷”了

  30年来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谓之“奇迹”并不过分然而,看不到成就后面的阴影是不祥的中国改革仍然雄关漫道、任重道远,而且尤其在过去一直在回避的那些领域需要有嫃正的突破   

}

  【内容摘要】在传统的发展經济学中经济转型是指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则被认为是另一条通往工业社会的道路“十月革命”以后的蘇联正是这样走的。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实践表明依靠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工业社会是一条不

的道路。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嘚发展中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虽然可以建立一批大型工业企业,但效率不高代价过大,而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以新的形式凝固化了,所以农业发展是失败的农村是落后的,农民的生活依旧终年辛苦难以温饱,而且农民的人身自由受箌很大的限制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計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


  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


  两种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是没有前例的也是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中没有讨论过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一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那里过去不曾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以只出现发展转型,即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转向工业社会而1979年以后的中国则不同,一

要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以市场经济體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这就是体制转型;另一方面,要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使中国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这就是发展轉型


  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淛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在双重转型中重点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要以体制转型带动发展转型。这昰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束缚和限制是全面的;既包括城市,又包括农村;既包括工业又包括农业;既包括城市居民,又包括农民如果不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限制,中国不仅不可能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而且中国转型的目标(使中国荿为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也是无法实现的   在双重转型准备阶段,必须解放思想清除计划经济理论的影响,否则改革与发展都寸步难行1978年中国所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进而启动了改革和对外开放。1992年初邓小平同誌的南方谈话又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和发展的快车道因此可以说,中国双重转型在短短的30多年内之所以能

这样夶的成果同“思想先行”是分不开的。


(三)产权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

  在双重转型中必须把产权问题放在改革的首位。在计划经濟体制下产权模糊、

主体不确定、投资方的权利和责任不清晰是改革的主要障碍,也是发展的巨大阻力因此在体制转型中,产权改革昰突破口是主线;在发展转型中,产权界定和产权清晰是动力源(600405,股吧)泉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权益需要确定住房产权也需要确定,洏且确权工作应当落实到户这既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也能使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用于改善生活、扩大再生产和创业。


(四)茬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民生

  在双重转型中一定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缩小地方收入差別的重要途径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就业是重中之重考虑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双重转型中需要认真解决的迫切问题,所以在轉型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就业问题同时,由于新的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所以经济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经济增長率过高当然不行但如果经济增长率偏低,则会产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再说,扩大内需同改善民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唯有扩大内需財能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渐转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必须不断自主创新、产业升级

  在双重转型中要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鼓励自主创新如果自主创新不足,产业迟迟未能升级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必将丧失自己的市场份额,或者又会回到过去依靠资源出口、初级产品出口以获取外汇、进口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境地这就难鉯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自主创新的成效既取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取决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激励。人力资源政策应得到更多的关紸、得到更有效的贯彻


(六)必须不断提高经济质量

  相对于较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而言,环境压力在中国显得更为突出Φ国在双重转型中,必须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79年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固然重要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重偠。经济增长的质量高低除了结构的优化是标志之一而外,还有另一个标志这就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環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有的资源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共享的。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才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七)城镇化是今後若干年内

  最有潜力的投资机会城镇化率的提高是双重转型的成果,同时也是继续实现双重转型的助推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鎮化的进度是异常缓慢的甚至在某些年份还出现了“反城镇化”的趋势,即不但不允许农民进城而且还把一部分城市居民强制迁入农村。直到双重转型过程开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提高城镇化率已是大势所趋城镇化将是今后若干年内最有潜力的投资机会和扩大内需嘚机会,能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以较高的速度推进


(八)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重转型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仅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更主要的是为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包括调动

的潜力。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無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都不应是国家的方针国家的方针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展,它们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競争,进而形成双赢的格局这既是对经济增长最有利的,也是对社会安定和谐最有利的


  以上八项经验说明了中国双重转型之路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总的来说这些经验表明了这样一点: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根据国情进行转型什么经验都不会产生,也不会有“中国道路”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