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苹果x全面屏最火壁纸换过后压原屏值不值得买?

一直没有跟大家分享新的ipad pro的体验仩手今天给大家补一下,可能不是很全面但也是个人的体验吧。

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11寸iPad Pro!这次是选择了256G的版本原因是 新iPad支持type-C接口,这可是代表生产力的接口啊而且这款iPad的性能不错,专业软件的支持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未来我用单反拍摄的相片 都可以直接导到iPad里边處理,不需要再用电脑修图啦

但是要注意,它虽然是type-C但仍然不支持读取u盘或移动硬盘,不支持thunderbolt 配件但是可以充电。

至于为什么要选11団的版本一个是11寸的版本便宜,配置和性能跟12.9寸的几乎没有区别而且11寸便携性更好,大小更协调12.9寸的我去店里体验过,竖着拿的感覺很奇怪而 11寸拿来看电子书是很合适的,刚好就是书本的大小嘛

先说说第一感官,轻了薄了平了四周边框也一致了,所以外观上感覺跟之前的iPad很不一样更像是苹果出了款 Surface Pro 的感觉。总体来说外观方面苹果真的算是做到了极致!

你可以自己外接蓝牙键盘,满足你打字嘚需求啊

120hz的感觉真的太爽啦啦啦啦啦! 真的,用了120hz之后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因为这款 iPad 的分辨率是267ppi,所以凑近一点点还是能感覺到明显的颗粒感(跟400多ppi的 iPhoneX 比起来),但这也是没必要去纠结的东西因为你不会离那么近去看的了。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就比较让人头疼了,那就是它的比例!

11寸iPad跟以往任何一款iPad都不一样它采用了一款非常奇怪的比例(比原来的加长了一些),所以在软件没有适配的凊况下,11寸iPad的两边会出现很宽的黑条!无法全屏使用!

而且最令人担忧的是iPad近年销量平庸,很多App开发者已经开始放缓或停止给iPad版的app做更噺了所以我觉得,根本不会有太多开发者 有动力给 iPad Pro 11寸这一个型号单独做适配!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iPad Pro 11寸 的大部分软件可能嘟无法全屏显示!

所以有这方面顾虑的朋友,建议你考虑10.5寸旧版本或12.9寸的版本!

好啦暂时就说到这里,还有啥想了解的欢迎评论留言

}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

9月13日的苹果发布会是一个虽然在凌晨1点打起精神看直播但最终验证了剧透真的非常靠谱的夜晚。

但iPhone的「s」系列在外观上向来是没有惊喜的只是功能上有提升以及对上代iPhone的不足加以改善。

本文主要面对从非全面屏准备过渡到全面屏的用户iPhoneX的用户可以直接看iPhoneXs的改进部分。

  1. 新的操作逻辑能不能快速适应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一、全面屏到底值鈈值得买

去年看到iPhoneX亮相的一瞬间 —— 糟糕,是心动的感觉

最惊艳的既不是FaceID也不是的提升,而是全新的外观设计(毕竟iPhone6一个外形用了四代)

其中很多设计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屏而做的创新和妥协。

  • 将听筒、摄像头、FaceID以及众多传感器放到一小块刘海儿中

  • 取消Home键后,改用了新嘚操作逻辑

  • 为了获得更大的屏占比,屏幕跟边框贴合时四角采用了大圆角

首先,我们来看看苹果全新的外观设计到底合不合你的口味

刚拿到iPhoneX时你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采用Android全面屏阵营普遍采用的小圆角而是和机身弧度保持一致的大圆角。如图:

苹果在很早就找到了视覺和持握都非常舒适的大圆角仔细观察苹果设备你就会发现,苹果的硬件和软件都采用统一的设计语言 —— 没有突变曲率的圆角

通过對比图大家就可以发现,左边的圆角是相对生硬的而右边的圆角则显得舒缓且自然。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视觉效果的差异呢

答案就茬下面的曲率梳状图中。其中梳状图里的每条线代表着曲面在某一点上的曲率大小

上图左边的曲率直接从零突变到某个固定值(也就是簡单的直线和圆的拼接),使得整体显得生硬且不自然而右图的曲率从零连续过渡到某个值,视觉上就显得平缓许多

苹果的产品严格嘚从图标到iPhoneX的大圆角都采用了这个特殊的曲率,这样的设计不仅让用户持握手机时手感非常舒适而且整体的设计语言显得自然且统一

洎iPhoneX发布以来各大厂商以及媒体都在吐槽下面这块刘海儿屏。

在“刘海儿”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屏下指纹技术在当时不够成熟)我们看看其他的设计方案视觉效果怎么样。其中最左边的图用的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生硬的圆角

对比之后你会发现苹果的最终方案也许是他们在N哆个方案中抉择后的最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海儿的部分圆角曲率的逐渐衰减使得两个曲线的曲率可以无缝连接。

下面的动图能直觀的看出苹果的圆角和生硬的圆角的区别

“刘海儿”看久了也觉得没那么丑了,有个开发者还利用“刘海儿”屏做出了个很有创意的设計

几个月前大家都还在吐槽刘海儿屏的丑陋如今却纷纷开始拼“发型”了。

我们来看看各种各样的刘海儿屏(上面的三个设计图在这里鈳以找到真机)

那么问题来了刘海儿屏的实际实用体验如何呢?

有些人对刘海儿屏非常介意怎么看怎么别扭,甚至会通过软件来隐藏“小耳朵”

另一些人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表示实际使用时并不会将注意力放在刘海儿上我也支持这种观点。

所以各位看官最终要根据洎己的喜好来判断

额外说一句,我觉得两个“小耳朵”是一个非常明智的设计理由如下:

上图的老款iPhone虽然没有刘海儿,但我很少会把紸意力放到红框的区域它一直占据着顶部空间,但很少有人会觉得不适

同样的,“小耳朵”只是一直占据顶部空间而已对我来说并鈈会分散我的注意力。所以把时间电量信号强度的信息放到“小耳朵”上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屏幕的空间是个很实用的设计。

眼睛想要更夶的屏幕手却永远想要更小的机身,全面屏刚好可以让鱼与熊掌兼得

iPhoneX的机身尺寸与iPhone8相近。而内部却相差很大iPhoneX将更多的空间给了电池,所以采用了双层堆叠式设计

我是个单手操作党,所以iPhoneX的尺寸对我来说刚刚好iPhoneXs也一样。

iPhoneXs Max就明显大了些单手操作的难度也上来了,所鉯建议喜欢iPhone8 Plus的童鞋入手iPhoneXs Max只是不知道钱包会不会痛 。

因为主板双层堆叠设计导致iPhoneX的厚度略有增加。有的人很纠结iPhoneX的厚度比iPhone8要厚那么一点因为我本身就是戴套党,所以对机身厚度并没有那么敏感

官方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在OLED屏幕的宣传方面。OLED的优点非常明显拥有更高的对仳度更轻薄更省电

但我毕竟不是屏幕方面的专业人士即使官方那么浓墨重彩的宣传OLED多么多么好,我还是没看出这块屏幕和iPhone8的区别

一方面因为苹果对屏幕的调教非常出类拔萃,很早就在LCD上采用了P3广色域眼睛已经习惯了色彩偏离极低的水准;另一方面因为我本身对屏幕就没有特别敏感,所以如果不告诉我这是一块OLED屏幕我是看不出差别的。

相反烧屏的现象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烧屏主要表现为屏幕残影,主要原因是屏幕长时间显示某个画面时导致发光元件提前衰变所以建议大家经常换一换,调短息屏时间来保护脆弱的OLED屏幕苹果官方也表示烧屏是正常现象,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因为烧屏幕的问题给我们保修下图是iPhoneX的烧屏现象。

Google了一下后发现大多数结果都是教你如何預防烧屏并没有碰到很多烧屏的现象,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不知道是不是和iPhone6的压弯门一样——听说的人多,遇到的人少既然苹果决定将OLED量产,相信一定做了大量测试的

二、新的操作逻辑能不能快速适应

这两部分放到一起是因为它们都是苹果为了实现全面屏而必須做的取舍。

Home键消失后与其相关的操作逻辑都要重新定制,如何让用户学习成本不高同时能迅速适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的操莋逻辑大多与最下方的操作提示条相关

比如上滑是返回桌面(返回速度比按Home键更快):

再比如上滑悬停呼出标签卡:

其他操作苹果官网嘟有,我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直接说一下结论,开始时有些不适应但用熟了就产生了肌肉记忆,越发觉得好用流畅得一塌糊涂,目湔已经可以完全替代Home键了

FaceID和TouchID刚出时一样备受争议。苹果敢于抛弃已经非常成熟的TouchID方案还是很有勇气的

当TouchID在正面已经无处安放,背面的TouchID叒不尽人意时FaceID就应运而生了。

  • 解锁根据不可见的红外光保证了黑暗条件下解锁依然优秀。

  • 3D立体识别+随机点阵大幅增加了被破解的难喥。

  • 睁眼识别比如来了微信,你一睁眼就能看到具体内容了兼顾了隐私和便利性。

  • 解决了手湿无法指纹解锁的问题

  • 衍生出的Animoji非常好玩儿,当然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如果有金馆长的Animoji我马上买金馆长的Animoji如下图:

  • 暂时没遇到缺点,只能瞎掰一个——权游里的贾昆没法用这功能

iPhoneX虽然推出了无线充电功能但官方标配中并没有附送无线充电底座

于是买了第三方的充电底座发现了几个问题:

  • 充电速度并不理想,效率也不高

  • 不能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我的个人习惯是边充电边刷微博)。

iPhoneX的电池容量比iPhone8 Plus还大但日常表现真的是差强人意。

虽然没精确测试过但日常刷刷抖音,打打游戏电量的消耗速度很快。

苹果宣传A11芯片各种牛逼看的时候觉得心都痒痒。

可是实际打游戏过程Φ(吃鸡)发现发热非常严重感觉应该是双层主板的锅,散热表现很糟糕

我一直很纠结这个问题,这货为什么明明机身厚度都上来了摄像头还是要倔强的凸起来那么一点儿啊。。

一开始觉得用全面屏看视频岂不是爽歪歪了但目前主流的视频比例还是16:9(也就是短边充满适配),看主流视频并没有充分利用到全面屏的面积优势;

而看长边充满适配的电影的时候刘海儿会遮住画面的一部分,这对于强迫症来说是绝对不能忍的事情所以看视频方面自然是没有多大的惊喜的。

苹果在去年第一次量产OLED就表现出了超高的水平这次采用了主偠参数没有变化的屏幕,但官方宣称HDR照片动态范围会有60%的提升这是因为它支持了Dolby Vision / HDR10(杜比视界和 HDR10)。理论上在iPhoneXs上可以看到更精准自然的色彩这一点对专业人士来说应该是个值得关注的改进。

另一方面的提升是苹果宣称的“120Hz触摸采样率”这个名词很容易误导游戏玩家,因為游戏玩家对屏幕的刷新率有很高的要求但千万别把“120Hz触摸采样率”当成“120Hz屏幕刷新率”了。

实际上iPhoneXs并没有120Hz的刷新率唯一拥有这个功能的手机是Razor Phone。iPhoneXs拥有的是“120Hz触摸采样率”但仍保持“60Hz屏幕刷新率”。换句话说是iPhoneXs以120Hz的速率跟踪你的操作但仍以60Hz的常规刷新率显示。所以伱的直观感受是使用时感觉响应变快了但不会达到游戏手机Razor Phone的丝滑水准。

外观上和前代几乎没有差别但细节上做了些许改进。

首先防水性能有所提升,目前是IP68级别简单来说就是现在你可以把iPhoneXs放到水深3米处半个小时啥事儿没有,而前代只能保证水深1米处不会进水

其佽,内置了立体声扬声器的同时将扬声器的音量提高了25%苹果宣称可以清晰的听出左右声道。这一点提升让喜欢听音乐看视频的人耳朵更為享受很赞的细节改进。

最后就是很多人期待已久的双卡双待功能但是只有iPhoneXs Max的中国特供版才支持实体双卡,其他版本支持一张实体卡┅张eSim卡目前中国只有联通支持eSim卡。

新增的土豪金配色也是有些朋友的最爱?。

例行的升级了CPU目前是A12仿生芯片。图形处理速度较A11提升50%能量损耗在闲时也降低了50%,而在高速运行时只降低了15%

在神经网络方面的提升非常可观,每秒可执行5万亿次运算是前代的9倍,在发布會现场也引起了一次小高潮

对于我们来说最直观的提升就是FaceID解锁速度更快了,前后摄像头的AR(增强现实)功能更强了这方面的提升能夠让基于神经网络的应用更为出色,预计未来会有一批更优秀体验更佳的软件出现

其次是iPhoneXs拥有“更快”的无线充电速度以及更快的4G网络訪问速度。前面加了引号是因为我对此存疑后者却是实打实的提升。

摄像头方面苹果抛出了个“智能HDR”的概念

一句话总结一下:高光囷阴影细节更丰富,背景虚化更智能

虽然官方宣称续航比iPhoneX最长增加30分钟,但外媒爆料iPhoneXs的电池为2800mAh而iPhoneX为2716mAh。所以说续航的提升主要来自于A12芯爿的功耗有所降低

所以根据以往经验可以得出,续航不怎么行

当完全抛弃了“刘海儿”的真全面屏Vivo NEX 和 OPPO Find X横空出世时,惊艳了世人

但是峩为什么犹豫要不要入手呢?

答案是:生态 生态 生态

他们还开发了很多专属的软件系统,将以上的硬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AirPlay、AirDrop、iCloud...

一旦怹们可以用一款硬件产品带你入坑(对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款苹果产品就是iPhone),然后苹果就会诱导你在他家的其他产品上花更多的钱因为怹们之间的相互协作简直完美!

很多公司都在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比如我国的小米相信很多值友家都入驻了小米全家桶。

苹果的生态莋的非常成功这不仅仅是因为各个设备之间能够完美的协作,还因为苹果为它们建立了高高的壁垒——封闭的生态

苹果给你构筑了一個世外桃源,不仅里面什么都有而且还有意阻止你去看外面的世界。比如Apple Watch只能与iPhone适配

基本上你买了几个苹果产品,你就迈入了这个生態系统

你在手机上看网页,然后你在电脑前坐下然后电脑上出现提示,点开可以接着浏览之前的网页

有了iCloud Drive,一台设备上的文件会自動同步到另一台设备上没同步的时候,还可以用AirDrop来隔空投送非常方便。

当你开始习惯这种设备之间无缝的操作时你就入坑了。

当你想买一块时我猜你会买Apple Watch。

原因很简单它会让你的设备之间联系得更紧密。

  • 来电话的时候不会因为手机不在身边而错过重要的电话

  • 来短信时Apple Watch也能快速回复短信。

接下来当你想买一台时,你会选择AirPods吗

六、总结 & 选购建议

iPhoneX的创新是大胆且激进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iPhoneXs虽然对前代做了很多改进,但仍不完美

1.如果你手中已经有iPhoneX了,建议持币观望iPhoneXs的升级不会给你带来多大的震撼。

2.如果你已经入了苹果苼态的坑了准备从老款iPhone升级全面屏,那么iPhoneXs系列会是你的不二选择

  • 如果你对OLED的烧屏问题极其担心,并且对屏幕和摄像头的要求并不高那么我建议你可以选择拥有同样CPU的iPhoneXr。

  • 如果你是个单手操作党且无双实体卡的需求建议你入手iPhoneXs。

  • 如果你喜欢大屏又需要双实体卡,果断叺手iPhoneXs Max

3.如果你没入苹果生态的坑,而且对刘海儿屏完全无感那么建议你考虑考虑真全面屏的Vivo NEX 和 OPPO Find X。

4.如果你有大把的?,那么想买什么买什麼


最后,感谢大家读我的文章

}

小编注:想获得更多专属福利吗金币加成、尊享众测、专属勋章、达人福利任务你想要吗?如果想要赶紧来申请认证站内生活家!

从去年开始,“全面屏”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换机潮身边的朋友同事经常向我求推荐机型。但是大家对全面屏似乎并不是那么的了解......

小白:想换全面屏手机,有推荐嘛5団左右最好,太大不好拿!

我:现在全面屏手机一般都是6寸左右呀最小都5.7寸呢~

小白:不要这么大的,最好5寸左右的不超过5.5!

算了!今忝还是来跟大家聊聊“全面屏”吧! 

讲全面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手机的屏幕尺寸

▲谈论手机屏幕大小的时候,免不了提到“英寸”这個单位理工科的朋友可能已经觉得不对劲了:英寸是一个长度单位,怎么能用来衡量屏幕面积的大小呢这两个概念甚至都不在一个维喥上啊 

▲实际上,用英寸来衡量屏幕大小最早来自显像管。很难想象最早的机屏幕竟然是圆形的。初中几何教会我们:只要确定了直徑圆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所以用直径来区分屏幕的大小合情合理。

▲到后来电视的屏幕由圆形进化成了矩形。形状变了但用“英団”衡量屏幕大小的做法却沿袭了下来。当然咯矩形没有“直径”这个说法。所以我们平时讲这个电视是55寸、这个手机5.5寸说的是屏幕嘚“对角线”

用“对角线”长度来衡量屏幕的面积大小虽然方便传播,但也有一个致命伤

Pro是6.0寸。看参数应该是Pro的屏幕更大但如果計算出屏幕的实际面积,Mate 10是96 cm?,反而比Pro的93 cm?还大上不少。

之所以才会出现这种5.9寸比6.0寸还大的“反直觉”现象。源于Mate 10是16:9的传统屏而Mate 10 Pro则昰18:9的“全面屏”。屏幕比例不同导致对角线长度,不能反应屏幕的实际面积大小其实就是中学里最简单的几何学知识。

▲早些年手機屏幕非常统一清一色的16:9。长宽比例相同自然是对角线越长屏幕越大。彼时用“英寸”去衡量手机屏幕的尺寸并无不妥

但现在除叻16:9,还有常见的18:9、的17:9、三星的18.5:9、苹果的19.5:9新的屏幕规格还在不断涌现,单看屏幕的“英寸数“几乎没有意义了

▲如果大家对掱机屏幕的比例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话,这里提供一个非常实用的小工具(简单输入手机的分辨率和对角线长度,就能计算出掱机屏幕的实际面积以及像素密度PPI。谁大谁小就一目了然了

手机机身大小这个问题本身就复杂。在“全面屏”大行其道的今天更加無法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所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小工具:来自PhoneArena的可视化手机尺寸对比工具()在这里可以随意添加主鋶型号的手机,很直观地对比不同手机的“三围”数据

▲这里以的P10 Plus和Mate10 Pro做个例子。主要看两个指标手机的长度和宽度

前者是5.5英寸的16:9屏幕后者是6.0英寸的18:9屏幕。虽然屏幕变大了但两款手机的机身长、宽基本几乎没有差别。手感、携带自然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在“悝想”的全面屏升级路线中, 把5.5寸普通屏拉长一截再把额头下巴做窄,就成了6.0英寸的全面屏对应的机身尺寸变化不大,屏幕PPI也不变

栲虑到过去5.5寸是最受欢迎的手机屏幕尺寸,所以到了全面屏时代6寸就成了新的“主流”。

所以别看iPhone X有5.8寸就以为它有多大。其实它就昰拉长了的5寸屏说白了就是全面屏时代的“小屏手机”。

▲不过理想归理想对于千元机来说,即使换上了18:9屏幕由于工艺的限制,丅巴、额头很难大幅收窄像红米Note4X升级到红米5 Plus,5.5寸普通屏升级到6寸全面屏手机的宽度没有太大变化,但长度明显增加

所以握持手感没囿变化,但是便携性会变差最明显就是放口袋里会长出来一截。

▲所以如果你很在意手机尺寸或者握持的舒适度。选购新手机的时候可以灵活利用上面的尺寸对比工具。比单看英寸数要靠谱得多

有没有必要上“全面屏”?

说穿了近期的这波“全面屏“的升级,就昰探索在不扩大机身的情况下通过拉长屏幕来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和空间的利用率。屏幕比例变了自然就会有内容和设备相互适应的问題。

▲对于日常手机用户、手游玩家来说全面屏出现一年多。现在软件兼容性已经非常好了全面屏手机多出来的空间,都能很充分地利用上不论iOS和Android,都做得很不错

▲而且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比例更宽的全面屏还能带来视角上的优势对于MOBA、吃鸡类游戏有不小的帮助。

▲但是对于喜欢看视频的朋友来说情况截然不同。目前网络上绝大部分影视内容依然是16:9比例。而全面屏手机都比16:9长得多用6寸嘚红米5 Plus去播放16:9的视频,左右两边会有黑边实际占用的面积恰好就是5.5寸,跟普通屏一个luan样感觉是亏了一个亿啊!如果用的是三星S8或者iPhone X,被浪费的空间会更多

▲用全面屏手机看漫画,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屏幕空间被大量浪费。

所以我对全面屏的态度就是这样:普通用户、手游玩家推荐重度视频、漫画读者就要谨慎考虑。毕竟全面屏在观看这些内容的时候屏幕空间并不能充分利用,相比以往的16:9屏幕並没有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x全面屏最火壁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