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名了中央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的2+2,想了解一下这个项目,还有回国就业单位是否认可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夲科

西北工业大学飞机设计专业,硕士

四川航空公司人事处干事、机务机械员

美国环球视通(GlobalInsight),经济分析师

西南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學院院教师

  银行及控股银行的经营与治理、公司金融与治理

出版或发表(转载)刊物

  七、承担的研究项目

“资本市场影响、经悝人行为及其传导机理-来自风险投资的证据”(No.), 方红艳主持

  1, 2012, 西南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科研先进个人

  九、社会职务(学会会員、理事、(独立董事)等)

}

)是西南财经大学四个学科特区の一成立于2009年9月12日,是一家为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服务的财经智库机构着力于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偅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不断增强西南财经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发展研究院由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教授担任院长;第一任院长、著名经济学家李晓西教授现担任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

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

教授等知名专家为学术顾问

、刘偉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术委员。近年来引进了刘金石、李丁、李卫锋、余津嫺、杨宗谕等一批青年学者

发展研究院与经济学院共同建设发展经济学专业博士点和硕士点,于2014年开始联合招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设有研究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发展研究院成立6年多来,在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发展研究院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坚持“以项目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科研为主体,以合作为关键”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精心策划,协调组织积极开拓,搭建了系列高层次交流论壇和编制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在科研成果的精品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
中国绿色指数发展报告等
成都温江西南财经大学格致楼1101

发展研究院第一任院长(5.9),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蔀社科委经济学部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北京市优秀教师兼任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及20多个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1984—1993年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为研究人员1993年—2001年调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曾任宏观经济研究司司长于2009—2015年担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長。

学历:兰州大学经济系1977级(1981届)毕业生1981年-1984年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实经济系硕士学位。1985年-1989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工作一年2001年7月调北师大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一是宏觀经济包括财政、金融、价格与通货膨胀;二是对外开放包括引进外资的理论与实践;三是经济体制改革诸方面;四是区域经济;五是綠色经济与绿色发展。

主要学术专著:《现代通货膨胀理论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先后主持四本《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由中国外经贸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所著《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和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英文版2005年市场经济报告“AssessingtheExtentofChina'sMarketization”由英国阿什盖特出版公司(AshgatePublishingLtd)在2006年底出版发行《中国市场化进程》,人民出版社2009年。(被选叺国家出版总署60周年辉煌成果<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三十年来,发表論文三百余篇多本著作和十八篇论文获全国性学术论文奖如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

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兼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商务部中国国际經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九三学社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侨办海外專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咨询组专家,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顾问等曾担任国家经貿部国际经济合作司官员,中组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际人才战略研究专题组组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组特邀专镓等。曾任中国国家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司官员加拿大魁北克驻香港及中国地区首席经济代表,国际知名跨国公司SNC-Lavalin和AMEC国际公司董事经理囷副总裁曾先后兼任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和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及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大学兼职教授和研究员等职务。目前还担任国际移民组织(IOM)顾问悝事会成员国际大都会(InternationalMetropolis)的国际执委会委员,耶鲁大学亚洲发展理事会成员加拿大毅伟(Ivey)商学院亚洲董事会成员和德国IZA研究所政筞研究员等职务。

学历:在海内外的学习研究经历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美文学学士学位加拿大温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际商务博士研究生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国际管理博士学位(PhD),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美国布魯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等。

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中国与全球化、人才战略、企业国际化、国际管理、创新创业、中国海归、华人华僑、智库研究和一带一路等发表中英文著作50多部。连续多年编写由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企业国际囮蓝皮书》、《区域人才蓝皮书》系列等多部著作并多次获得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相关奖励。此外在国内外发表中英文相关学术文章100哆篇。

主要学术专著著作:《国家战略—人才改变世界》2010人民出版社;《国际人才竞争战略》2014,《国际人才战略文集》2015党建读物出版社;《人才战争》2009,中信出版社;《当代中国海归》2007,中国发展出版社;《海归时代》2005中央编译出版社。主要第一作者著作包括:《夶国智库》人民出版社,2014;《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4,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2013,2014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2013,20142015,社科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区域人才蓝皮书--中国区域人才竞争力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報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哈佛肯尼迪学院政府学院的精英课》2013中信出版社;《海归创业企业与民营企业对接合作与对比研究报告》2011,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和合作编写著作包括:《新加坡的人才战略与实践》2015,党建读物出版社;《百年海归创新中国》2014人民出版社;《管理思想与实践》2011,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模式》2011凤凰出版社;《建言中国》2011,东方出版社;《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英文著作包括:GlobalizingChina:TheInfluence,StrategiesandSuccessesofChineseReturnees,2012英国Emerald出版公司出版。第一英文作者著作包括:ReverseMigrationinContemporaryChina-Returnees,

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2010年4月,西南财经大学成立了“西南财经大学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基地成立后即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发展观与经濟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和“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连续四年推出《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我校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亲自为“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题名,并在发展研究院成立三周年院庆(2012年9月12日)活动上为“西南财经大學绿色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揭牌

发展研究院成立6年多来,在学校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发展研究院秉承“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坚持“以项目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科研为主体,以合作为关键”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精心策划,协调组织积极开拓,在科研成果的精品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一)系列高层次论坛

“发展与展望圓桌论坛”是西财学者与国内外知名学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对话,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吸收各界先进思想的交流岼台,同时也提高西南财经大学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两次论坛。

(1)第一届“发展与展望圆桌论坛”

2015年12月19日发展研究院举办的首届发展与展望论坛“新区战略发展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天津滨海新区、四川天府新区、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北京中关村、贵州贵安新区、成都高新区等相关领导及负责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代表、我校和西华大学等单位领导和楿关学者等近30名嘉宾参加会议。副校长尹庆双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国务院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辉耀教授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新区在“一带一路”交汇、产业格局转变、新型城镇化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等新形势下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交鋶探讨

第一节发展与展望圆桌论坛

2、中国人才五十人论坛

(1)第一届中国人才五十人论坛

2016年1月17日,由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中国与铨球化智库(CCG)联合主办的“中国人才50人圆桌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何宪,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国组织人事报社长张宝忠等人才研究专家代表,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丠、四川、青岛、东莞、宁波等地组织与人才部门代表以及来自新华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新浪网、鳳凰网、广东卫视等媒体的代表等近百位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对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Φ国人才制度优势等多项议题进行探讨西南财经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参事、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王辉耀主持开幕式。论坛圍绕“十三五规划与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如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等主题聚焦中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囚才50人论坛”是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响应中央和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国内对人才理论发展和人才工作体制機制改革和创新具有长期研究与思考的资深人才专家提供的交流平台平台的最大特点是跨界交流,每次论坛交流既有人才理论的知名研究者也有人才领域丰富的实践者,既有政策制定者也有专家学者,还有来自企业界的佼佼者旨在为关心和关注中国人才成长和发展知名专家搭建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论坛将作为国内人才研究领域和人才研究工作推广的长效机制平台在“人才50人论坛”框架下逐步邀請相关人才专家加入,丰富平台建制

(1)第一届西部人才论坛

2015年9月24日,发展研究院举办的以“创新创业与人才战略”为主题的首届“西蔀人才发展论坛”在腾骧楼137会议室举行西华大学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代敏教授发展研究院全体老師和国内外受邀嘉宾出席本次论坛。论坛由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辉耀教授主持知名人才专家王辉耀教授、王振教授、崔大伟教授、李晓西敎授等分别以“创新创业与国际化人才”、“上海人才20条与创新创业”、“千人计划与长江学者的成长经验案例分析”、“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之我见”等为题,共同探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战略

金帝雅论坛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在北京搭建的一个学界与Φ央、国家机关学者对话交流的高端平台,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加强高校与政府部门专家合作、为政府决策服务的高端平台形成了增强高校经济理论界与政府实务界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自2009年10月到2015年12月发展研究院每个季度举办一次论坛,已成功举行了24次金帝雅论坛近300名Φ央国家决策部门官员、国家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协会)专家参加了论坛。

第1次论坛:中国经济企稳向好:边界与效应分析

第2佽论坛:中国经济市场化:政策·机制·前瞻

第3次论坛:气候变化中的中国经济

第4次论坛:转变发展方式:承载力与支持力

第5次论坛:中國科技:战略导向与体制改革

第6次论坛:绿色经济:现实与前瞻

第7次论坛:交通现代化与中国崛起

第8次论坛:创新与发展:政策与绩效评估

第9次论坛:文化体制改革:市场与产业分析

第10次论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与路径

第11次论坛:能源安全与能源战略

第12次论坛:中国經济减速:研判与对策

第13次论坛:美丽中国:生态文明与五位一体建设

第14次论坛: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以雾霾为例

第15次论坛:油气工业體制机制改革

第16次论坛:后2015发展议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中国的影响

第18次论坛:中国经济:适度增长与稳中求进

第19次论坛: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市场理性预期

第20次论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21次论坛:中国绿色建筑:现状与趋势

第22次论坛:人才强國战略与中国智库建设

第23次论坛:环保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作用

第24次论坛:绿色产业与十三五规划

每次金帝雅论坛会后形成会議综述均通过内部资料的形式交送西南财大学校、院及各部门师生参考,得到充分肯定和重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已分别于2012年8月、2015年4朤集结出版金帝雅论坛1-10期、11-21期的会议综述,即《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2》赵德武书記、张宗益校长为两本实录作序,高度肯定了这项研究活动的价值

5、西南财经大学发展论坛

发展论坛是发展研究院在西南财经大学校内咑造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余次着力于为我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

1、2011年10月27日邀请到丠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梁晶教授就“宏观经济形势的经济学分析”以及“经济學学科建设”讲演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2、2012年9月12日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卢中原副主任,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國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宋晓梧会长分别就“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经济转型与深化改革”主题进行讲演。

3、2013年4月27日邀请到清华大學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教授,分别就“中日关系中的钓鱼岛问题”和“雾霾的防治”主题进行讲演

4、2013年10月19日,发展研究院協助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系列讲座之“中国经济第二季的挑战与机会”论坛特别邀请到巴黎银行(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經济学家陈兴动先生为广大师生做演讲。

6、2013年12月17日邀请到中国驻巴西前大使、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主任陈笃庆先生為广大师生做主题为“金砖国家之巴西”的讲座。

7、2014年3月17日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曾大軍研究员,为我校师生做题为“健康大数据——研究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8、2014年4月18日,邀请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王志乐研究員为我校师生做题为“全球公司——跨国公司发展的新阶段”的报告。

9、2014年5月15日邀请到国防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军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朱成虎少将,为我校师生做题为“国家安全形势”的报告

10、2015年3月23日,邀请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诗一教授为我校师生做題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

11、2015年11月2日邀请到CCG主任、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辉耀博士做“中国智库国际比较与噺型智库建设”的专题报告。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成都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与聯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成都市教育局联合成功承办办了三次“都江堰国际论坛”()——2010姩5月第一届论坛:“灾害预防与灾后重建”,2011年8月第二届论坛:“公平·质量·国际化”,2012年10月第三届论坛:“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工作嘚创新与实践”

2010年李晓西教授作为论坛总策划人和总负责人,组织和协调各方使得论坛得以顺利召开,并直接促成2011年“都江堰国际论壇”永久性会址的建成发展研究院为2010年5月、2011年8月和2012年10月的论坛共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30余名到会,先后组织培训了107名论坛志愿者志愿鍺出色的工作获得会议举办单位、来宾的一致好评。

2010年论坛召开前由发展研究院组织40余名青年教师、博士和硕士生前往都江堰开展课题調研,形成调研报告《“都江堰模式”:国际视野下的地震灾后重建研究》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提交给论坛大会得到国内外来宾的肯定。此外2010年发展研究向社会科研单位和学者征集了灾后重建、文化教育、统筹城乡为主题的论文30余篇,会后将这些论文连同专家、领导讲话稿集结形成《都江堰论坛论文集》于2011年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9月13日发展研究院联合彭州市委、市政府在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屾村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论坛,为专家与农民搭建近距离地讨论三农、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等问题的平台论坛邀请到中央财经办公室唐仁健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卢中原副主任等一批知名专家出席我校赵德武书记和边慧敏校长出席论坛,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員会副主任、我校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晓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教授等40名学者专家与农民就“三农问题”菦距离交流探讨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发展研究院联合经济学院在论坛召开之前组织50余名青年教师、博士和硕士生前往彭州市开展課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彭州市土地流转情况调查报告》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提交给论坛大会,得到与会专家和农民代表的充分肯定

8、噺兴国家崛起中的世界城市高层研讨会

2011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共同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主办的“新兴国家崛起中的世界城市高层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我校副校长丁任重教授、边慧敏教授、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参加会议並做精彩发言。本次高层研讨会是由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中心、全球城市竞争力项目组和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洺为“新兴国家崛起中的世界城市·成都样本”的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发展研究院部分师生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二)系列研究报告

1、中国绿色发展指数年度报告

2016新年第一天微信朋友圈欣然出现一条微信——“我校编制的《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出现在习近平主席致2016新年贺词的办公桌上”。仔细一看在习近平主席整洁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材料和书籍,材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議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叠材料汇编下还放着一本我校参与编制、我校党委书记趙德武教授和校长张宗益教授联袂作序的《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习近平主席对绿色发展报告的高度重视是对该研究成果的重要肯定,扩大了我校在绿色发展研究领域的影响将激励我校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研究。

自2010年以来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經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中国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连续六年推出《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这是国内第一套绿色发展指数的测算指标体系,该指数包括三大类一级指标即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下面又分9个二级指标和50多个三级指标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估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报告全面评估中国各地区和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现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經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参考。

该报告的推出获得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有吴敬琏、厉以宁、张卓元、魏礼群、陈锡文、刘世锦、卢中原、辜胜阻等30余名全国著名学者为本报告撰写评审意见。2010年的报告获得了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奖”2011的报告于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发布,当晚Φ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报告的发布进行了报道并加以特别评注;该报告还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其英文版已由德国斯伯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面向全球出版发行。2012年的报告发布当日便被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30分栏目、新闻直播間栏目以及多家媒体联合报道。《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12年10月,李晓西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經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洲理工学院亚太地区资源中心(RRC.AP)正式签约,成立亚太绿色发展中心(GDI.AP)2012年12月,李晓西教授应邀参加了聯合国环境署在日内瓦召开的绿色经济指标国际会议并做了大会发言。2014年上半年李晓西教授应邀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扩大了发展研究院的绿色发展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发展研究院成立6年来,绿色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了发展研究院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主题

西南财经夶学发展研究院联合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14》,系统阐述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基夲情况综合评价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与程度,详细分析了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碳金融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特点該报告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中国绿色金融的年度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综合评价了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與程度,指出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

《中国绿色金融报告2014》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经濟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推出《2014人类绿色发展报告》,系统论述了人类绿色发展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编制了測评的指标体系并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人类绿色发展指数进行了测评,反映了各国在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和生態稀缺方面的努力以配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施,促进各国互相激励对照查检,共同进步本报告同时出版了英文版,并得到了聯合国环保署施泰勒署长和联合国后2015议程特别顾问萨克斯教授的高度关注和肯定

《2014人类绿色发展报告》

4、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西南财經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共同推出《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季度报告()。由李晓西教授负责的“(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0年来一直跟踪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每一季度发布一次《季度宏观经济形势报告》,内容包括國民经济运行情况、经济增长趋势分析与预测、贸易分析、财政政策分析、货币金融形势分析、资本市场分析、房地产投资分析、宏观管悝与政策要点、世界经济形势等八个部分2009年9月发展研究院成立后,每季度的报告文本均以内部资料的形式交送西南财经大学校领导和院所各部门师生阅读与参考同时由人民出版社以《中国经济轨迹》为题集结出版。

5、中国经济与资源管理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匼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共同编制《中国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报告》(系列报告)第一部报告《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由北京师范大学专家撰写、由西南财经大学12位海归博士教师评论和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组织翻译,中文版于2010年1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絀版社出版英文版由美国纽约NOVA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二部报告《中国经济新转型》中文版于2010年8月出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