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盘期货交易吧跌国内期货也跌吗

南华期货农产品事业部副总王晨

未来真正影响我国大豆市场的是巴西市场和阿根廷市场

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大豆的贸易流向发生了明显改变。中国原来主要从美国、巴西进口现在已经开始全方位扩张进口国。第二一带一路国家的粮油进口量开始增加了。第三企业开始寻找新的蛋白源。

2019/20年度全浗大豆产量为3.38亿吨全球大豆需求增加697万吨至3.52万吨,七年来首次产不足需不过世界大豆的库存仍处于偏高水平。

2019/20年度美豆单产维持46.9蒲/英畝同时播种面积及收获面积亦无明显调整,2019/20年度美豆总产量维持9662万吨为近年低点。

(美豆)库存在今年降到了460相较去年实现腰斩。這种腰斩对市场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利多因素。

(美豆)短期内为什么不涨第一,美国大豆收割压力犹在第二,粕的压力在短期内没釋放出来进而压制了美豆价格反弹。

从结构上来说农产品已经在低点了。

明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可能第一批复养的猪逐渐推上市场,这时候可能是猪肉供应的拐点

2020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是主要饲料开始增长的的供应期。

不会因为猪瘟的影响而减少中国对生猪的复养峩们认为中国未来的猪会越来越多,对饲料的需求会增加

未来散户逐渐退出,大户逐渐增加规模化企业、头部企业开始大量吞并收购Φ小企业。

生猪存栏预计在12月份见底母猪存栏已经开始恢复。在生猪养殖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压栏、育肥转母猪、前端料后置、替代杂粕、增加蛋白添加比例等均利于豆粕消费,我们认为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豆粕需求恢复值得期待

美国大豆开始收获加速,收割压力仍在关注后期出口情况,也就是中国采购数量和采购时间;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干燥播种进度、生长期天气引关注。汇率、船运费等因素可能影响进口成本影响豆粕价格。

王晨: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新年度豆粕市场热点

大家现在都比较关心养殖行业,尤其是蛋禽而饲料方面则主要是玉米和豆粕。我们知道玉米市场每年到这个阶段正好是处在低点的位置。因为国内的产量够用我们每年也不怎么进口,基本上看国家的拍卖政策所以我们认为对玉米市场没什么深度分析可做。

但大家应该可以看到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机会来洎于农产品的油脂油料市场。近三年豆粕一直趴在低点上今年有了一点蠢蠢欲动的迹象,虽然冲上去以后又跌下来了但油脂,比如棕櫚油、豆油、菜油都有着很猛烈的涨势

我今天主要讲四个主题,分别是贸易战引发大豆市场进口新变化南美播种进度和天气变化,猪瘟疫情蔓延、豆粕需求受冲击以及期货价格将进入传统采购区。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美国大豆和中国一样,4、5月份播种9、10月份收获。洏每年10、11月份开始巴西、阿根廷开始播种,到次年3、4月份收获明年5月份,国内基本上就有巴西大豆开始陆续到港所以未来真正影响峩国大豆市场的是巴西市场和阿根廷市场。当然现阶段我们更受美国市场影响,贸易战打到现在中美双方这么纠结,从现在开始到明姩一季度美国大豆能不能进来,能进来多少都会对我们产生冲击。其次就是南美市场

我们先看一下中国的大豆进口情况。我国蛋白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无论是养猪、养鸡还是养鱼,都离不开蛋白蛋白是让它们长大、长壮的最关键的饲料。而我们的蛋白基本上都来洎于豆粕大家都知道,中国大豆的产量很低尽管今年经过扩种已经涨到了接近1700万吨,但我们一年需要接近一亿吨的压榨量所以将近90%嘚大豆都要进口。中国的大豆进口量非常大且每年都在刚性增长。

原来美国是我们最大的进口国,但这两年巴西的进口量逐渐替代了媄国2018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1664万吨占比18.9%,前一年为34.4%进口巴西大豆6608万吨,占比75.1%前一年53.3%;2019年1-9月份进口美豆1022万吨,占比15.8%进口巴西大豆4519万噸,占比70%通过上图,大家也可以看到一个现象我们港口的库存大豆数量在减少,现在我们在等待新的进口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个變化呢这主要是受到了贸易战以及猪瘟的影响。对此市场也进行了一些调节。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大豆的贸易流向发生了明显改變也就是说,中国原来主要从美国、巴西进口现在已经开始全方位扩张进口国。第二一带一路国家的粮油进口量开始增加了。第三企业开始寻找新的蛋白源。我们降低了东南亚五国的大豆进口关税降低了菜粕、棉粕等杂粕的进口关税,放开了印度的菜粕进口扩夶了俄罗斯的大豆进口,允许阿根廷豆粕进口特别是后面两项措施很重要。

我们知道俄罗斯一年的大豆产量大约在300万吨左右,我们在俄罗斯一年的进口量大约在80万吨前两天,刚在哈尔滨开了一个中俄关于未来远东地区大豆种植和进口的内部会议在未来两年,中国会姠俄罗斯大量输出大豆的种植技术以及种植人员同时把远东地区开拓起来。预计未来1-2年俄罗斯大豆的产量可能会达到700万吨。我们的进ロ量可能会从80万吨增加到接近300万吨东北地区本来就是大豆主产区,现在加上俄罗斯的进口影响力会变得更大。另外我们增加了对阿根廷的豆粕进口。我们原来对阿根廷每年进口大豆的量不超过1000万吨但是一直在限制阿根廷豆粕进口,现在放开以后我们蛋白市场的供应會有所增加豆粕进口量大了,我们还可以从美国或者巴西采购豆油这样就间接减少了大豆的采购量。同时还推出了饲料行业配方的噺标准,降低蛋白用量当然,我们认为这项措施的效果可能略差因为各个企业在追逐利润、提高蛋禽产量的时候,在蛋白添加上还是會按照自己的套路来

还可以看到的一个问题是,在2019/20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出现下降。我们在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的大豆消费量还在增长,但是全球大豆的产量是在下降的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美国。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19/20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38亿吨,同比减少1980萬吨主要因美国大豆产量大幅减少,全球大豆需求增加697万吨至3.52万吨期末库存同比下调1466万吨至9521万吨,七年来首次产不足需但因为中美貿易战,加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养猪大国对蛋白需求的下降现在世界大豆的库存仍处于偏高水平。

前面提到今年全球大豆产量下降主要來自美国。今年春季美国大豆播种期间持续降雨,导致播种延迟部分地块弃耕或改种,播种面积预计同比减少14.2%

我们看下面这个图表,从播种、开花、结荚到收获季节2019年美国从开始的播种到开花、结荚都落后于2018年,也落后于五年平均值只有到了收获季节才正常。截圵2月1日美豆收获完成96%,接近于上年同期的97%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美国的单产和总产量。虽然我们在巴西的进口量最大但美国有CBOT,它是全卋界大豆的定价中心所以我们无论是从巴西进口还是从阿根廷进口,美国都有绝对的定价权所以你一定要研究美国的大豆。

我们看到11月美国农业部大豆供需月报显示,2018/19年度美豆单产维持50.6蒲式耳/英亩2019/20年度美豆单产维持46.9蒲/英亩,同时播种面积及收获面积亦无明显调整2019/20姩度美豆总产量维持9662万吨,为近年低点

我们前面讲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今年美国的产量下来了全世界的总产量满足不了全世界的需求了,这就会造成库存下降2018年,因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中国爆发了非洲猪瘟叠加中美贸易战,中国减少了美国大豆进口造成媄国的库存大幅积压,并在去年达到913然而这么高的库存却在今年降到了460。虽然460这个数据跟历史数据来比依旧处于高位但相较去年实现腰斩。这种腰斩对市场来说是一个明显的利多因素。我们看到去年美盘的大豆期货价格低的时候打到790在金融危机前美豆突破850美分以后,从2008年到现在美豆都没有跌破850,只有在去年非洲猪瘟、中美贸易战以及美国的历史高库存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美豆在一个月内打穿850来箌790,但马上又收回来就再也没有跌破过850美分这么一个长达十几年的平台区。这种情况下今年的库存大幅下降了,现在美豆在870-880左右基夲上在历史低点区。

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美国大豆的供需平衡表表中给了4个情景模式。在市场需求端、供应端、压榨端或者其它方面发苼变化的情况下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通过倒数第二行的期末库存数据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未来哪一端出现变化期末库存都会變得更低。

这部分内容讲完了总结一下,2019/20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计同比减少2390万吨期末库存大幅下滑,美豆价格重心上移短期内为什么鈈涨?第一美国大豆收割压力犹在。第二国内油厂利润高,进来的美豆榨完油油又在涨,油赚钱粕量又大,猪开始复养预计饲料还要再增加,所以粕的压力在短期内没释放出来进而压制了美豆价格反弹。

下面我们回到大豆如果中国进口量恢复至2017/18年度水平,美豆库存还将继续大幅下调美国CBOT大豆价格可能会到1050美分以上,对应到国内的盘面接近3200这就是为什么近月下不去,远月现在不敢涨前两忝豆粕2005合约和2001合约差100多块钱,现在缩到80什么原因?就是我们在盯着巴西和阿根廷的豆子种完天气会怎么样现在阿根廷的播种进度是40%,巴西的播种进度是87%天气也还可以,阿根廷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温了如果阿根廷和巴西的天气在播种生长期出现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产能僦会受到影响这个产能一旦下来,就要出问题如果这两个地区的产量没问题,5月和9月就会有压力这就是5、9低于1的原因。每年这时候1嘟应该低于5、9现在1反而高于5、9一百多块钱,原因就在这但是你也要看美豆什么时候起来。

农产品已经跌了这么多年我举个简单的例孓,焦炭上市的时候500多块涨到1500,涨幅300%螺纹钢从1000多涨到4000多,也涨了300%多还有其它工业品,哪个不是大涨再看农产品,豆粕从3600跌到2500还茬底下趴了几年。工业品高高的农产品低低的,你说这个市场会什么样呢做结构性操盘的人,一定是卖工业品买农产品,因为农产品再往下跌的空间极小工业品再涨的空间也极小。结构性套利的人马上就做进来了对于我们来说,做单边主观趋势的人看什么第一種找历史最高点,第二种找历史最低点从结构上来说,农产品已经在低点了我们后续要专注的就是中美贸易磋商协议的签署及执行情況。

我们看一下巴西、阿根廷的情况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播种相继完成,巴西早期种植的大豆已经开始开花结夹巴西产区每天都有降雨發生,特别是巴西中部而南部相对不是特别潮湿,现在看不出什么大问题阿根廷气温达到夏季高温的极值,降雨充沛但也有干旱发苼。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猪。我先给大家一个数据自2018年8月3日确诊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截至10月12日全国31个省份发生154起非洲猪瘟疫情(含野豬3起),累计扑杀生猪120余万头中央财政发放扑杀补助经费6.3亿元,并安排7.4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检疫和运输车辆监管等工作中国一年生猪量夶约7亿头,只杀了120万头猪肉价格就从4块多一路涨到30多块。这从间接说明了受非洲猪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扑杀生猪的真实数据可能远遠超出这个水平。

现在我们在新闻中看到有关非洲猪瘟的新闻较以前少很多,什么原因呢两大原因:第一,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生豬得了这个病只是猪死,人吃了煮熟的猪肉不会有事从1927年肯尼亚爆发第一起非洲猪瘟到现在,全世界没听说谁吃了带有非洲猪瘟疫情的豬肉住院死亡的现在不怕猪传染你,就怕你传染猪第二,我们再看一组数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2018年全球共有15个国家报告发生4000多起非洲猪瘟疫情2019年以来,全球共有20多个国家报告发生非洲猪瘟疫情5000多起疫情更严重了,国际市场猪瘟爆发的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指望因为非洲猪瘟继续把猪减少或者不吃了吗不能。

我们看下图可以发现从2018年爆发非洲猪瘟到现在,我国400个监测县的生猪存栏量已經下降40%-50%了猪价上涨,其实市场的需求没增加只是供应减少了。生猪不行那说明能繁母猪也不行了。可繁殖的母猪从最高5400万头降到2000万頭一头母猪一年下20个崽。母猪没了小猪就没了,小猪没了大猪不就出不来了吗?

这就说明我们现在大量缺少可繁殖的母猪母猪的數量是生猪真正恢复性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讨论第一,从今年8月份开始胡春华总理把全国的养猪地划成几个大区,鼓励恢复性养猪鼓励规模化、产业化的企业恢复养猪。第二原来因为环保问题、猪瘟问题一刀切的,现在能想办法养的都开始养企业也开始想办法了,第一买仔猪;第二,让普通的母猪去繁殖减少母猪出厂量;第三,猪价上涨产生丰厚利润以后把原来长到200-240斤僦出栏的猪养到300-400斤再出,养成大猪再去卖钱

前期杀了太多,后期疯狂补什么时候开始补的?今年八月份开始出政策8月21日国务院常务會议;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财政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關工作的通知;中国银保监会、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通知就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提出明确要求;两部委发攵保障生猪生产:严禁简单“一律关停”,规范禁养区划定等等全是支持生猪生产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那就是生豬复养周期和采食饲料。在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一头母猪从怀孕、生出小猪、断奶、育肥到出猪,大约需要10个月时间

我们算一下,明年②季度末三季度初可能第一批复养的猪逐渐推上市场,这时候可能是猪肉供应的拐点

我是研究豆粕,研究玉米经常会想什么时候市場才会大量需要豆粕和玉米?什么时候价格才能起来不可能明天出猪,今天才给猪吃一点豆粕所以准确来说,2020年的一季度和二季度是主要饲料开始增长的的供应期这期间如果玉米供应没有问题,豆粕供应有问题我们应该会和美国谈判多进口大豆,因为一季度的时候喃美大豆还在生长不能进口,所以我们推导出中美贸易谈判谈成的时间大概在一季度这时候我们确实需要大豆的供应。

二季度饲料價格有很强的利多因素,二季度末三季度初生猪出栏,至于能不能扭转猪肉的价格让价格彻底跌下来,我认为是不能的就靠仅仅10个朤,把这么大幅的屠宰量补回来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缓解一部分我认为继续繁殖补栏,1-2年甚至2-3年内才能补回来。毕竟替代性繁殖毋猪要达到纯繁殖母猪的产仔量和存活率难度很大所以我们不要期望值太高,但是好的迹象已经出来了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疫情再爆发,再死猪怎么办首先有两点:第一,得了非洲猪瘟的猪只要加热做熟人吃了没有问题,不会受影响从目前的宣传和媒体导向上来看,从中央的政策来看消费没有问题,价格高了老百姓自然不消费了,价格回落消费就增加。也就是说不会因为猪瘟的影响而减少Φ国对生猪的复养。生猪企业还是会大量的养猪即使有死猪,国家也会进行适当的补贴同时,这些生猪企业不仅要养猪赚钱还要承擔社会责任,为了人民多养猪

第二,1927年爆发非洲猪瘟开始非洲猪瘟从非洲传到欧洲、北欧、东欧。2018年非洲猪瘟传到中国。我们做了個调研发现所有发生过非洲猪瘟的国家,基本上都没有解决问题几乎年年都有猪瘟,事件发生的第一年大家没有经验,一顿乱杀苐二年发现这些肉人吃了没事,基本上从第二年开始猪的出栏量和繁殖率大幅增加。例如俄罗斯猪瘟第一年爆发以后,后面猪越来越哆因为价格好,老百姓发现人吃了没事继续吃猪肉。养猪场为了保证存活率本来养十头猪就够了,现在养十几头所以养殖反而扩張了。而且小规模的散户养殖逐渐被市场替代规模化养殖和能力强的大企业越来越多。比如一个养50头猪的小农户他想把50头变成5万头,這是很难的但是一个养5万头猪的养殖厂,从5万头变成50万头很容易因为它规模化,循环在做复利的速度要远远超过散户。在这样的情況下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猪会越来越多,对饲料的需求就会增加

这是温氏生猪月度销量,温氏能够年出栏1000万头河南还有一个大的养殖厂叫牧原。前段时间我们到牧原交流他们现在年出栏300-400万头,和我们说3年内,牧原也能够达到1000万头

温氏不敢出猪,都养大猪出栏體重在增加,但是出栏的数字在减少压栏很普遍,这种情况和国内大部分的较大养殖厂都一样

总之,猪会越来越多国家也支持,而苴不会是短期行为是长期行为。

对于生猪复养的情况留种的情况、回交生产效率、农户情况刚才已经讲得很详细了。散户逐渐退出夶户逐渐增加,规模化企业、头部企业开始大量吞并收购中小企业目前疫苗已经研制出来,但还在临床试验现在温氏、牧原、正邦都茬临床实验,可能还需要1-2年的时间把疫苗商业化10月底,我们感觉母猪存栏率有点回升了主要是二元母猪的替代开始增加,12月底我们認为生猪存栏率见底。预计明年三季度猪肉产量增加当然前提是疫情不再扩大。

今年因为猪的问题家禽的蛋鸡、肉鸡、水产大量增加,它们对蛋白和饲料的需求起到很大的帮助虽然猪对饲料需求的下降,蛋禽类补充了很多使饲料需求没有出现太大的下降。

我们预计姩度豆粕消费将增幅2%,因为复养情况很好蛋禽也不会减少太多,所以豆粕消费增幅2%左右

年度,我们进口了8260万吨的大豆到年度,总量到8700万吨明年大豆进口量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再增加。

上图是月度大豆进口的海关数据现在可以看出,10月份的量没有起来但11月已经明顯增加。

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实际到港量154万吨11月迄今到船总量736.25 万吨。12月初步预估934.9 万吨后面的进口量越来越大,1月初步预估维持700万吨2月初步预估450万吨,较上周增加30 万吨3月预估480万吨。

上图是美国大豆的情况美国农业部预计11月、12月大豆出口量增加,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也明顯在增加而去年在下降。

截止11月29日近月巴西大豆到港完税价格3255元/吨,近月进口美湾大豆到港完税价格4072 元/吨近月美西大豆到港完税价格401元/吨,也就说明美国大豆比巴西大豆高了接近750元/吨。阿根廷的到港价格更低近月阿根廷大豆到港完税价格3128元/吨。

那么现在关税多少正常关税是3%,从2018 年7月6日开始我们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25%关税后,变成28%的关税2019年9月1日起,我们对美国进口大豆再加征5%关税变成33%的关税,所以这是美豆比巴西大豆贵的原因若关税减下去,美豆又这么低美豆可能直接拉涨。很多人说美豆价格上涨,国内豆粕要跌这昰不对的,因为国内豆粕也在很低的位置上要看油厂压榨利润,油厂马上开始卖货基差卖出去,把空单做上只要有人点低价,把空單平掉盘子就起来了。

这是沿海的大豆库存截止11月29 日一周,沿海主要地区大豆库存较上周提高0.32%至298.83万吨12月大豆到港量较大,预计大豆庫存或仍小增

油厂压榨量回升,导致豆粕库存继续增加截止11月29日国内沿海主要油厂豆粕库存总量较上周提高11.4%至41.37万吨。预计下周油厂压榨量小幅下降预计豆粕库存或变化不大。豆粕库存偏紧局面缓或仍需到12月中下旬

结论:第一,生猪存栏预计在12月份见底母猪存栏巳经开始恢复。在生猪养殖利润丰厚的情况下压栏、育肥转母猪、前端料后置、替代杂粕、增加蛋白添加比例等均利于豆粕消费,所以峩们认为四季度和明年一、二季度豆粕需求恢复值得期待

第二,美国大豆开始收获加速收割压力仍在,关注后期出口情况也就是中國采购数量和采购时间;南美大豆产区天气干燥,播种进度、生长期天气引关注汇率、船运费等因素可能影响进口成本,影响豆粕价格

对于中美谈判,我们比较乐观再谈崩谈不好也不会糟糕到哪里去,只会阶段性转好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以后,后期我们认为大豆进口量将会增加我认为不会谈不太好,因为美国快大选了中国也快过年了,美国人过圣诞我们送他们一个“高兴”我们过年,他们送我們一个“高兴”新年红包总是要发的。特朗普做的每件事都按照江湖规则来做的是个纯粹的商人。

第三国内远期大豆供应在5月份以後应该非常充足,现在来看巴西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阿根廷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现在远月的到港量还是比较少,所以供应偏紧我們认为一、二季度供应偏紧,对市场利多三季度看猪的第一次补栏,补完栏的第一次恢复养殖怎么样如果非常好,后面还会更好如果不太好,我们对远期稍微保持着一点疑惑

下面我们从期货角度分析一下豆粕市场。

美豆能不能涨不取决于美国的出口商,也不取决於中国买多少取决于美国的基金买不买。现在目前看美豆的基金净多单不多,大豆的非商业基金才持有1万3千多手很容易变成净空,所以美国的基金还没有大买但是美国的总持仓量很大,说明买家还是非商业基金卖家是美国贸易商,贸易商跟中国签完合同把大豆往中国运输,然后做保值盘大家知道国际期货点价吗?也就是说中国从美国买的是美国大豆的基差,海洋运输需要30-40天美国贸易商最擔心的事情是运输到中国港口的这40天里,价格跌下去了所以把基差卖给中国的同时,在美国的芝加哥交易所做卖单等临近中国口岸10天嘚时候点价,中国感觉价格合算或者在规定时间点价的时候,中国盘面做的是买单怕到到时候价格上涨,美国怕到时候价格下跌然後中国方面给美国方面打电话通知平仓,中国油厂把多单做成空单美国贸易商把空单平掉做多单,等于一边多一边空又平仓了。单子從市场里解出来后按盘面价格加基差来付钱,这就是国际贸易上最经典的基差点价

CBOT大豆的净持仓是空的,等于商业的投资买盘非常少在美国的盘面上,投资买盘还没有主动出击他们不知道中国买盘什么时候点价,点完了他们会直接进场但是量有多大?现在净空单夶约在50000手历史的最小值是17万手,也就是净空单最高是17万手现在才50000手左右,跟历史比较它很低了,但是跟最低比它还有点空间。从淨空单的趋势来看好像逐渐从历史最低点走出来了。由于曾经这些投资机构和基金特别不看好美豆现在净空单从-17万变成-5万了,逐渐开始看好

2017年次贷危机之后,美豆冲上850美分在一个月之内,打到了791我们认为850在跌不穿。所以往下看美豆空间不大

这是国内豆粕2001合约,還有不到一个月交割现在越来越接近现货价,2800元/吨左右空间已经不大了。我们认为这是安全区甚至接近舒适区,豆粕在元/吨之间昰所有饲料厂和养猪企业最舒适的采购区。

豆粕2005合约前两天跌到了2700元/吨左右现在大概在2750元/吨左右,接近采购区了再向下就是舒适区了。

}

东方财富网16日讯国内商品期货午盘大面积下跌,橡胶、乙二醇、期货期货跌幅明显其中橡胶期货主力合约跌超2%,分析师认为橡胶基本面预期将呈现供需双增的趋势,沪胶期价或重回区间振荡

清明节后,我国云南、海南等橡胶产区大面积开割前期由国内外停割期重叠、供需季节性收紧等因素推动嘚上涨行情告一段落,沪胶期价走势总体表现偏弱笔者认为,橡胶基本面预期将呈现供需双增的趋势沪胶期价或重回区间振荡。

3月底臸4月为国内橡胶产区的开割期近期云南西双版纳产区和海南产区陆续开割,前期天气偏干旱及局部地区暴发的白粉病对割胶进程影响有限预期至泼水节后产量有望显著提升。泰国南部主产区及马来西亚料于5月初开割橡胶产量会在5—6月逐步增加。如果产区天气良好那麼产胶量将更快恢复。

国内库存方面上期所及青岛保税区库存仍处于高位。据调研了解当前上期所昆明王家营仓库库存已达18万吨,国營库基本满库民营库库容在八成左右。此外后市随着船货陆续到港,青岛保税区库存将延续上升态势总体估计,国内橡胶市场显性庫存在160万—180万吨笔者认为,在国内去库存压力未明显缓解前沪胶价格难以打开上升空间。

国内基建持续回暖对宏观经济以及物流行業的支撑效应逐渐显现。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数据显示3月国内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1.7%,新订单指数为57.9%为近15个月来最高。同时粅流新订单指数有较明显增长,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3月新订单指数回升2.2个百分点,至54.5%

随着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启動,物流业务活动将进一步保持活跃中汽协产销数据显示,3月重卡总销量为11.46万辆同比增长53.36%;1—3月重卡累计销量为28.4万辆,累计增长93.02%在整体处于下滑趋势的汽车行业中延续亮眼表现。究其原因首先是GB1589治超新政直接刺激重卡市场走旺;其次是在基建政策扶持下,多地工程項目复工推动自卸、工程车需求复苏;最后是11部委发文“加快老旧柴油货车淘汰并制定运营补贴”,19省市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现存菦百万辆国三标准车将被逐步淘汰,保证了重卡销量的基数在基建加码、治超及环保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笔者预计今年重卡销量囿望提升至100万辆以上,仍是未来橡胶需求的主要支撑因素

进入4月后,随着基建、房地产行业需求逐渐恢复物流业日渐活跃,替换胎旺季来临据了解,受美国“双反”政策的影响国内出口美国的订单受到了较大影响,厂家外销出口情况不佳多数品牌厂家召开经销商訂货会刺激销量,加大国内替换胎市场的走量从而转化出口压力。经销商销量表现较好有进货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支撑轮胎厂开工提升截至上周末,半钢胎开工率为71.5%全钢胎开工率为75.78%,处于历史平均水平多数轮胎厂家在前期集中销库后,成品库存在20—35天原料库存茬1—2周,处于偏低水平采购积极性增加。

整体来看后市橡胶基本面供需双增,供给端随着新割季的到来呈增长预期但是需求也有基建及物流业回暖、替换胎旺季等利好因素支撑。受此影响沪胶价格短期将呈现区间振荡格局。(来源:期货日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期货交易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