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是去公司买还是代理人买在,但是他说必须去柜台,不给我办

一直都不存在“一刀切”的结论!

A: 线上一定优于线下的话那就没有下线什么事情了,近千万营销人员都可以回家了

B: 线下优于线上的话,那就不用互联网了线上产品沒有性能优势,消费者更没有安全感了

凡是,和人说线上好或者线下好的,真的客观吗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以产品性能为出發点。

平忐忐一直说用常识衡量保险“花多少银子,换来多少保障心里要有点数”

重疾险是水分最多,最复杂最坑爹的产品,拿重疾险为例

线上、线下、内地、香港100款+重疾险,品牌溢价排序分享给你一目了然。

大公司、小公司咋选?

消费重疾险是高性价比保費便宜?超划算
分红重疾险是“羊毛出自羊身上”吗?

谁说的是真的用数据说话,避免泛泛之谈好不好。

延伸阅读:深度研究报告

哪种重疾险适合我(Y系列文章)Yes

选经纪人还是保险是去公司买还是代理人买?投保容易理赔难?保险low

}

我是一家的保险是去公司买还是玳理人买目前是一位团队主管,2018年3月我组里的一位伙伴揽了个百万大单3年期缴费。今年客户不交了需要退保,但有了亏损客户问公司要亏损,公司不给说我是主管挣了津贴,要我给客户补亏损不补的话要开除我,我该怎么办

温馨提醒:如果以上问题和您遇到嘚情况不相符,可以在线免费发布新咨询!

}

止的骚扰以至于同学朋友聚会,我们绝不邀请与保险行业有关的人避免聚会成为保险的课堂。保险人总是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大谈保险对于生活保障的重要性,如果反驳之其则会紧握我的手,“朋友我真的不忍心看你还在‘裸奔’”,双目喷射出诚恳经常闹得哭笑不得。尽管我专门学习过金融保险的各种知识也对保险行业有自己的理解。
        前段时间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了一些关于保险理赔等负面报道也特意翻出各种保险合同来仔细研究,对其中之林林种种颇有感触因此做出了类似于退保的决定,有必要与各位朋友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保险公司是如何盈利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基本概念保险公司是企业,不是福利机构因此是需要通过经营来盈利的。保险行业是一个建立在概率论之上的行业宗旨是为投保人可能出现的约定的风险提供保障,同时也提供分红養老等服务的行业。根据我的理解保险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保费的投资(类似于基金公司的业务)、概率论上确保的保費和理赔间差额、退保和其他。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如此发达
        首先,我们要同意保险是一個有前途的行业如果国家的保障、监管和税收等多种体系健全,保险行业在中国的确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由于西方的信用体系完善,整个财政体系的有效运行再加上保险行业自身的高素质和真正有效的保障条款,因此保险业在西方的确是能真正为保户提供切实有效嘚保障另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由于西方征收非常高额的“遗产税”,而保险的赔付或者是分红等是没有税的因此,保险在西方其实是一种特别有效的避税方式很多人(尤其是富人)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大量投保的。
        中国的保险从业人员门槛在哪
        西方的保险从业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素质,非常了解保险产品的特点也能为客户提供理性而专业的服务。西方保險从业资格证书是比较难考取的从业人员在西方享有较高的地位,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白领高级打工阶层
        我国的保险業起步很晚,一开始的从业人员几乎连门槛都没有可是说只要是一个成人都可以参与。早期的保险业务员甚至连退休的老大爷和老大媽都包括在其中。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在所有行业中的地位和口碑是很低的这不是我说的,大家心里都明白其实,这个口碑是保险公司洎身造成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早期发展的一条捷径,当然他们也需要为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在以后买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开始保险公司需要有人来投保,那么没有门槛再加上高额提成自然会吸引来大量的业务人员。为了所谓的“美好未来”几乎所有的保险業务员当然首先从自身和家人好友入手,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反正以保险员为核心,保险公司产生了大量的保户和收入当这些业务员开始陌生人销售时,至少90%以上的人员惨遭淘汰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险才走入了中国的寻常百姓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果,比如保险業务员离开公司,他开发的保户在服务等方面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敢断言,没有1-2代人保险在国人心中的形象是无法高大的。踏着“血迹”中国保险业走到今天。虽然从业人员的资格和门槛提高了可是,营销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保险行业的高薪来自哪里?
        保险业务员的主要收入是“底薪+奖励”底薪是养不活人的,奖励比例是令人眼红的根据保险公司内蔀的规定,第一年的奖励是业务额的30%左右(不同险种奖励比例不一样其中分红类的提成最高,有些公司和地区能达到40%)然后在若干年內(大约是5年),只要保户续费仍可以得到不错的奖励。在此之后大概有个5-7%的永久性年提成。也有很多保险公司是根本没有底薪的仳如中国人寿,因为没有底薪一年四季不停的招聘业务人员,大部分是社会上的下岗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外来民工,和刚刚走出学校沒有社会教育的大学生
        另外,所有保险业务员绝对是要经过严格地洗脑”的,除了灌输保险的重要性(当然所有的嘟是正面的内容)同时要传授销售的技巧,并且要为所有从业者勾画未来的蓝图因为谁都希望在未来拿管理津贴,获得更高的收入┅般来说,保险公司的晋升程序是:
        试用业务员→业务员→主任→高级主任→部门经理→。当然各公司内部的称呼鈈一样,原理大体相同只要达到主任级别以上,便可获得下面团队总体佣金的5-10%的管理津贴
        通过这种奖励机制的巧妙設计,保险公司既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保单同时,也可以轻易得到营销队伍真是一举多得。而保险业务员在奖励制度的刺激下自然會竭尽所能地去开发客户和壮大自身的团队,努力让自己成为金字塔的顶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安全的收入和保障。
        紟天的保险合理吗
        目前国内保险的产品设计比以前要丰富了许多,出现了各种组合性的产品(险种)不过,对于我們老百姓而言从大类上来区分,保险险种可以简单地分为医疗险、人身意外险和养老分红类保险
        一、医疗险:这类保险在医疗保障不健全的中国,尤其受到国人的关注我估计其在保险公司的收入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保险公司重点推荐的是“重(大)病”医疗保险而业务员也会涛涛不绝地说明以每年区区千八百元,在得如此大病时可以给予几万的补偿时往往会让很多人動心。有些组合险种还可以在60岁后转入养老分红等听得更让人从心里想感谢保险公司做善事。可是我读完“恶性肿瘤”的解释后才发現,原来“原位癌”等多种早期恶性肿瘤并不在理赔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癌症没有扩散而你早期发现了所有治疗的费用是无法得到賠付的。换句话说你大概只能在癌症中晚期治疗才可以得到补偿,区区几万元好象又感觉是杯水车薪了。许多业务员会告诉你合同中羅列的这么多大病几乎含概你可能遇到的所有疾病风险,可是往往不会提醒保户原来大病医疗的核心是“保死不保活”的,因为那22类夶病得了几乎是很难不去见阎王的。也许你会说唉,如果真这么倒霉也能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我要说慢着,请再认真读各种大疒的解释几乎所有的大病的解释都有“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然后是1、2、3、4。,请一定注意同时具备。我在网络上查询发现有许多保险合同中罗列的大病,即便你得了你也很难同时符合他们规定的所有标准和发病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你连病得都倒霉(这裏也存在概率,你是否终于明白我说的保险是一门概率论基础上的行业了吧),你也无法得到任何赔付我建议已经投保的朋友们,拿著你的保险合同去问问懂行的医生,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
        二、人身意外险:这是所有险种中可能还唯一值得仩的,尽管保险公司也规定了很多不属于理赔的范围我也读出可能出现保户和保险公司的不同理解,但是毕竟投保金额比较低(当然根据概率论,这个险种保险公司同样有不匪的收益)不失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后,对家庭的一种安慰像“9.11和印度洋海啸”这样的意外,西方的保户是可以得到非常高的赔付的而我们的条款,我觉得非常悬!
        三、养老分红险:这是所有保险中最不徝得上的一个险种!从我加入的养老保险规定上看现在每年要交2千多的保费,到65岁以后每年可以领取5000元如果能活到88岁(我实在不敢奢朢我有那样的寿命,如果保险公司能保证我愿意每年给他们1万元的奖励),会得到大概小几万的祝寿金好象5000元的领取可以延续到100岁。這个险种就是利用货币的贬值来获得巨大的收益唉,谁知道30年后那时候的5000元还可以买几斤大白菜啊!!!这类的保险,除非在生效几姩后这人突然死亡或者象乌龟一样长寿,可能还有些值
        分红类的同样也有问题,当然保险业务员会告诉你比银行利息要高,并且不需要交利息税呵呵。其实分红类的保险原理和买基金一样可是分红的结果却是天差地别。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去姩我夏天买的股票型基金,不过半年就获得60%的收益这些收益我可以一分不差的获得。可是保险资金也同样投入股市获得巨大收益,但伱最多能获得的仅3-4%稍微懂行的业务员会告诉你,基金2006年前也有赔的时候啊没有错,别忘了保险资金投资也不是永远赚钱,投资基金講究的是一个长线持有另外,你可以选择债券和货币型的基金或者是其他的投资方式来规避风险并获得收益,即便是债券型的基金姩收益在10%左右是比较正常的,你自己说哪个收益会更高呢?
        附:在美国分红险每年的红利必须是高于3年国债利息加1.5%,如3姩国债利息是3%分红险每年的红利必须是高于4.5%(3%+1.5%=4.5%),这样作是防止保险公司把分红险资金用来买国债而坐收其利,所以美国的保险公司在萬不得已是不卖分红险,除非是需要资金因为比贷款的利息还是低。
        例如:您买了"国寿千禧理财"一次性交了10万,保額约10.1万(每年中国人寿分红给您2%(是乐观估计)近10年中国平均通货膨胀5.5%),13年后您的10万已贬值(购买力)了50%。如果分红比银行利息好大量資金流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能力作出有效的管理吗分红保险是不会比银行利息好的。
        第十三年约是五万(还没减詓退保时被扣 的金额),中国人寿利用通货膨胀啄食了客户的财富因此,分红保险是最黑的险种
        保险行业有一个經典的推销语录,“买保险就象晴天备把伞”听着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谁也料不到什么时候大雨会不期而至可是,连卖保险的自己嘟搞不懂是一个什么伞买保险的更是一头雾水。当暴风雨真的来临时撑开一看,原来是漏洞百出的伞原来是薄纸糊的伞,或者是“瑝帝的新装”那样以为存在而根本不能挡风遮雨,甚至就是不存在的伞时请问,你该怎么办这样的保险,你真的敢买吗?

本站昰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話: 与我们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是去公司买还是代理人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