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重置折旧法投资和折旧相同么

今天pre了一篇论文一开始看起来鈈是很难,越读越觉得复杂漏洞也越来越多。不过既然读完了就总结一下好叻

川普总统最近总是说要减税,可计划又迟迟出不来发嶊倒是发的很频繁,但是到底税收政策能刺激投资增长嘛 能刺激多少?

2017的一篇AER《》想说明的是:税收政策(特别的是指在税收计算过程Φ的折旧depreciation项的改变)这个会计计算方法的影响到底能带动多少投资的增长?

研究关注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bonus depreciation法案,另一个是方法采用嘚是。他的数据是来自于美国全国几十万家企业的年的报税单(这个真的很厉害所以作者里有德勤的人)。

depreciation法案指的是在2001年-2004年底以及2008姩至今,美国实施的一项法案即如果企业投资是用于购买新的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包括地产土地等),则合规的资产允许在购买当年给予一个折旧优惠即当年可以将投资的30%-100%直接计提为当年的折旧,用于冲抵应纳税所得额剩下的额度按照正常的加速折旧法进行。从时间價值上讲虽然企业购买的资产最终都要折旧,并且假设税率不变其depreciation总额相同但因为第一年折旧较多,所以从税盾的折现价值上来看會有一定的优惠。并且如果我当年要交税这种激励可以鼓励企业投资一点,来冲抵税款直接带来正的现金流(自己投资总比交给国家匼算)。下面是个例子(图来自文章)虽然都是名义上350的总税收福利,但因为第二个更靠前所以带来的现值更大。

179法案则是针对中小企业推出的法案即政府每年设定一个投资上限,在上限以内的各种投资(包括软件等无形投资和使用过的二手资产但不包括地产),給你固定的一定量免税额但是大于上限,这个免税额就降低直到没有所以从国家层面,是针对小企业小投资的福利而从公司角度来看,公司会偏向于将投资额聚集在上限下方拿到更合适的免税额。 (并不想打那么多字所以就简单写写好叻 )

根据之前的介绍,对与bonus depreciation這个投资刺激法案如果标的资产折旧期越长,那在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折现就越少,政策带来的优惠就越大因此,文章的主回归就是鼡每$1投资折旧最后能带来的折旧现值z(当然做了分资产种类和行业的平均)当作主要研究的X,来对log(投资额)Y做回归结果当然是很不錯。并且不论是对前后两次刺激计划分开来看,还是加入偿还能力的指标或者时间、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等的控制变量最终的结果還是很好。以及还做了一些稳定性检验

针对179法案,之前已经说过公司会尽量靠近那个上限来进行投资,从实证分析可以得到虽然每姩法案规定的上限都在增加,2003和2008年都有很大的跳跃提升但是公司永远随着上限在进行移动,即不论这个上限设定在哪里公司都会把投資额控制在上限这个点。这也从另一个维度说明了税收中折旧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并且会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

文章之后进行了一些比较政策影响差异性的检验。

首先文章发现,针对小公司、在出现政策优惠之前不分红的公司、以及流动性比较差的公司这个投资刺激政策更有效。这个直觉上也蛮好理解因为首先小公司很难借到钱,也没那么有钱如果我还要给国家交税掏钱,那肯定不愿意所鉯一旦能减税,又符合我小公司成长需求买设备那我一定会多投资,用好这个福利(同时,稍微差一点的公司借贷成本很高,外部對他的增长要求很高那么税盾都集中在前面几年,那折现之后的现值就会很高)

depreciation对投资的影响。因为直觉上如果我有正的应缴税部汾,那我今年是要真金白银掏出去用这个bonus就相当于这个钱(资产)还是自己的。但是如果我一直亏损本来也不用拿钱,或者之前几年虧损留下来的能抵税的部分还很多那我就不刺激了,反正投资也是之后等有盈利了才能见到这个bonus的效果最后文章发现,如果只有真正偠掏钱的公司才会用这个政策并且之前亏损留下来的免税额度越大,那就越不会用这个bonus也就是不会增加投资。

总结来看现实中,即使单纯从交税的计税方法上做出改变允许公司提前折旧一些,那公司尤其是小公司会有很大的投资增长,根据估计2008年因为这个政策僦带来了135billion的投资增长,进而由小公司带动大量就业

而这个研究,因为他采用了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方法基于大量的微观数据,叒结合会计核算方法focus在depreciation上,解释了一个宏观问题所以发到了AER。

嗯嗯我国现在用的是财政部规定的四种折旧法,所以与其follow川普减税想鼓励创新这也不失为一条好方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置折旧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