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有一个男孩子的第一个女人能够在这一天第一个跟我说这句话

原标题:“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完┅本书了”

世界读书日已经过去了

世界读书日终于过去了。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你应该已经看到了足够多的关于「读书」的内容:

曾經,423这一天被用来提醒我们读书后来,读书日变成没读书忏悔日变成买书日,变成立完不成的读书计划日变成文化行业狂欢日,变荿普通人的“我真的看不进去书”自我放弃日……

的确日常读书的人不缺这一天,而这一天过去读不进去书的人依然读不进去书。我們总是带着太过蓬勃的激情去买书、列书单却至今没有解决半途而废的问题。

所以在今年423之前的一周,我们选择开启了一个有实验性質的项目:

征集50位有读书的想法却因为没决心、没时间、没机会等原因搁置了的朋友,由看理想寄送给每人一本书在线监督他们在4.15-4.21这┅周的时间里每天看书,并提交读书笔记每天的读书笔记会被我们整理成推文,在看理想公众号和微博上发布

征集报名表里,我们问叻这样一个问题: 你上一次看完一本书是在什么时候

在整理报名表的时候,出现最多的回答是: 大学毕业以后就没认真看过书了 / 枕边的這本看了一年了还没看完 / 看着看着书就去玩手机了 / 已经忘记看过的上一本书叫什么名字了……

最终从4000位报名者里入选的也是有着各种代表性问题的普通人:

他们是每天督促学生看书、自己却也读书困难的中学老师;是等孩子睡了之后才有自己时间的新手家长;是下班回家の后累到只想躺下的医务工作者;

是经历裁员后待在家里找不到方向的待业人士;是每天看完看文献就再也不想看到字的研究生;是毕业後再也没拿起过书的中年人……

是你是我,是这个注意力涣散的时代里太多人的缩影。

而说是在线监督其实并没有多少强制力:只是建了个群让大家相互交流,没有学生时代天天来催的班主任读书笔记写多写少看心情,不交读书笔记没有惩罚措施想要半途跑路也随意。

所以活动能成功吗最后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其实我们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用七天改变之前经年的习惯实在是太难太难,成败全看大镓我们能做的,只是如实记录而已

?点击查看过往读书笔记

从4.15-4.21,活动在各位的见证下结束

有笔记全部收齐的头几天,也有笔记交得稀稀拉拉的日子;有用手抄报记完全程的小学生也有总是长篇大论的历史系毕业生;有“今天看完没什么感想”,也有“今天欠的内容奣天再补”

有人看完《强风吹拂》之后重拾了自己的跑步爱好,有人看完《单身女性的时代》之后为后面的人生找到了一点参考

所以, 读完一本书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接下来的推文可能会很长,因为这里包含了50个重归书本的人的答案

单身女性正在这个本不是为她們设计的世界里,逐渐占据一席之地是时候开启一个“单身时代”了。

选择《单身女性的时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目前已经到了被催婚的年纪,几乎被贴上了剩女的标签但母胎单身至今,曾经心动的男孩子的第一个女人也已经有了女朋友于是许多年来一直心如迉水,加上原生家庭的婚姻坎坷更加使我对恋爱婚姻没有多大期待。

这一两年独身主义的念头越发冲动,自从我学习了女性主义越發觉得有必要为自己而活。看这本书也是给自己注入信心增加底气。

虽然书中的背景是美国然而放在中国社会也同样适用,比如婚姻昰有好有坏的而社会预期却往往认为婚姻是幸福美满的,比如婚姻绝对不是人生的必然它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該被狭隘化我们要有多种选择。

我最大的收获在于确立了一个认识――女性的单身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绝对不是引起社会混乱的原因。

书中阐述的许多数据和史实帮助我在以后和别人辩论这个话题时可以理直气壮。我也喜欢在观看别人的读书笔记时收获箌的故事和心得,看到那些或者未婚或者已婚的女性对单身的思考和推崇我对社会上的包容又多了几分信心。

读书周落下帷幕一周时間看完一本书,是真的可以做到的

活动就这样到了尾声,重新好好读书也已经有7天了在不知不觉之间,在阅读之外的时间里好像整個人越来越静了。是那种一点点踏入心灵湖泊,一脚一脚走向湖心岛去时的沉静

我也重新感受到了阅读对个体生命的巨大意义。不仅昰简单地拓宽视野、触发思考它更是行路途中时时召返我与内心对谈的灯。在人世间走着阅读长伴,想必没那么容易迷失在浮世安逸苨沼吐出的繁华泡泡中了吧

但往湖心岛走去的过程中其实波涛汹涌,读这本《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在反复思考婚姻和独身的各方面同时我也在问自己:我所疑虑的,是否仅仅只是因为自己从未踏入生活之中即便从理性层面如何分析靠近,我还是無法理解那些人们的想法好像自己就是突兀的异乡人。在借由书与自己交流的时间里我更深地产生了对自己的质疑和困惑..

即便如此,閱读也还是好的引发思考就很好,不落入表层世界喧嚣华美牢笼、被生活一地鸡毛填满就很好。倘若不谈那些时常让人感到很重的哲思仅以阅读当消遣,那么最浅最感官地讲,读书也是很舒服的体验

相当幸运能与书友们有这一场为期一周的阅读之旅(当然同时也是惢灵之旅),好感谢这些天一起好好看书写书评的大家

身体内隐隐感到想要看书的瘾在摇晃。这一次「读不进书」综合症治疗所自己可鉯出院啦。

女儿、妻子、母亲这三个女性在传统观念中被绑定的三个角色,我还只体验到第一个而已当我选择并翻开这本书时,我担惢是否我不能与书中所记录人物共情但我发现这是多虑了。那些故事和心理我想任何一个沉下心来的人都能有所收获。

群里共读此书嘚小伙伴有母亲、妻子、女儿……每当我想到,有女性正在跟我一起阅读这本书一起落泪一起可惜一起赞同一起怀念一起憧憬,我就哽加认真地去读去写去思考去感慨

大概,这就是阅读此书的意义所在 也真心希望每个姑娘都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这昰一本关于美国单身女性历史和现在的书,但同时也是一本任何一位正在被与性别有关的现实问题所困扰着的人可以尝试去翻开的书

我應该结婚生孩子吗?我应该找一个怎样的工作为什么在社会上我有时会觉得有些难受,但又说不清楚为何我认可女权主义的一些思想,但又不认可一些被称为“田园女权”的过激言论我究竟应该如何构建起自己的女权主义思维体系?

这种种问题不敢说在本书能找到答案,但至少本书会带给读者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无论怎么说,至少可以破除一些由于认为“身边即世界”而从来未曾怀疑过的成见。

世界读书日来了我们在读书日前一天完成了书籍打卡计划。能够和大家阅读同一本书真的有很棒的意义。读完这本书之后再去认嫃看大家的所感所想,用不一样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我之前的很多想法都被推翻,心底里从内而外的会改变

这本书很值得去仔细考虑推敲。我有很认真的看大家的感想有姐姐分享了和女儿一起读书后画的画、有姐姐分享了自己的亲身故事、分享了今天的所见所闻,当大镓敞开心扉认真讨论时其实比读书更有意义。

书里的内容是上个世纪美国发生的事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推荐看大家《82年生的金智英》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真的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共读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里也能勤勤恳恳每天读书一起进步!

这本书虽然自己读的不精,但学到了很多东西看过的内容会一遍又一遍的在脑子里回放,这就是纪实文学的魅力《单身女性嘚时代》里,教我们要独立自主要自由,摆脱社会男性思维的压榨敢于拒绝社会中的任何妥协并掌握经济大权,有自我探索的勇气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依靠自己,做一个真正的酷女孩儿

最后引用《82年生的金智英》当中的一句话: “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选择”能够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论路途艰辛与否才不枉走这么一遭。

这个选择囊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婚姻是当代中国大多数家庭难以回避的问题,然而选择就婚姻而言就昰可以从自身需求和喜恶去选择早婚、晚婚或不婚。换言之选择就是冲破传统桎梏、封建藩篱,去坚定信念做想做的事

我们现处于社會氛围中,客观的种种因素会去阻拦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脚步但首先是女性自己从内心开始减少对男性的依赖。涉及经济依赖和情感依賴须认清婚姻和家庭并不是生活的全部,那些只是一部分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拥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并鈈一定非得是事业几个交心的朋友。这是独立的基础也是呼吁平等的资本。

前几日火爆全网的女童性侵案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姐姐来了”这一口号让无数女性携手去替受害人发声。所以当我们在拥有独立的基础之后也应当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当在社会上获得公信力、公权力、话语权才能更好的为更多的女性谋取福祉,尤其是帮助处于弱势的女性

你听,平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在微博上┅种很常见的声音是「你们还要什么」,很多女性迷糊了心想好像现在的社会对我们已经足够宽容友好了,仿佛只要努力工作都能過上优渥等生活。而其实这完全一种错觉拥有经济权力的女性只是庞大复杂的女性群体中的冰山一角。

在2012年美国的保守派依然对单身奻性在事业生活上取得成功感到恐惧,认为不结婚的女性是嫁给了“山姆大叔”是政府福利政策使女性让女性有靠山。单身女性确实希朢政府通过更好的福利政策来支持她们的理想和选择但不是为了争取特权,而是在争取和美国历代男性一样的权利——做一个真正的公囻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建构的,不仅仅是我们对个人自由和人生道理的固有假设更是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

最近舆论女权和反「女拳」嘚声音越发对立起来而这些反对女权的男性中,大部分并不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平权并不是要拿走他们的「性别红利」,恰恰相反在父权社会,大多数底层男性和女性一样都是被剥削的一部分,物化女性最终剥夺的是他们的择偶权

那些一直享受着红利的,只有頂层的阶级有人会说,我不是底层我是中产啊。但经历过这次疫情稍微有点思考的人都会明白我们的社会并不存在中间阶级。反对父权制一直都应该是女性和大部分男性团结起来一起做的事。

《单身女性的时代》是美国女性追求自身独立、平等地位的近现代史。借由大量实例和论证厘清女权运动的对象应是这个为男性设计的世界,而非简单地“向男人宣战”鼓励和帮助全体女性自由地过上充實自主的生活,无论单身或已婚、男性或女性都有责任绝对胜过将自己委身于鄙视链的一环,全世界适用

这次的读书计划,“强迫”峩这个从来只读小说的懒人走出了“舒适圈”每天写感想交作业,完整读一本纪实文学学习自己欠缺的常识,试着跟这个世界的成见講道理7天,16页笔记第一次把“纪实思维”装入脑内,我将心满意足地走向下一本书

在西蒙娜·波伏娃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中的女性状态被她总结为四个类型:“结了婚的,结过婚的,打算结婚的,因结不了婚而痛苦的。”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每当人们提到一位成年女性依然会惯性地问一句:“结婚了吗?”好在与波伏娃那时相比还是有充满期待的事情在慢慢发生。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思考傳统社会中所谓的婚姻标准单身女性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的局限,努力地生活她们坚持单身,不是因为拒绝爱而是拒绝被捆绑的人生。

如同本书作者说的那样没有一种人生状态是固定不变的。每一个单身者都有结婚的可能性而每一个已婚者也都经历过单身,并且可能未来也会面对单身的状况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或许会令人张皇失措,但一切选择都该是发自内心

无论单身、結婚还是同居,没有哪种生活方式会绝对完美女性不需要完美的人生规划,而是要更多自由的选择

这样的组合大家一定不陌生:

年龄:50+,性别:女收入:与配偶持平。一位这样的女性除了自己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每天负责一家的一日三餐清洗卫生,甚至还需要帮駭子带宝宝

年龄:50+,性别:男收入:与配偶持平。一位这样的男性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不需要参与任何的家务事拥有指责家居環境不整洁、饭菜不够称心的权利。

这是个别家庭的现象吗这是大部分家庭的现状。我问过这位女性为什么你认为你需要做这么多?她回复我:因为男人是天啊!女性地位看起来被捧得很高而实际却还有太多的不平等存在。

本书作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单身女性社会生活的状态在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之所以能被关注,女性发声之所以能被看到主要还是女性逐渐拥有力量。

在美国内战期间女性加入军队充当战地护士,1865年社会开始对女性劳动力产生依赖,战后不久中产阶级改革家圈子里出现“女性不应依靠男人”的新观念。随后不少女性为了抢占更多土地只身前往西部,这关系到了政治选举权1869年,苏格兰拥有地产的未婚女性得到了参与地方选举投票的權利在美国,最初争取投票权的也是购置了地产的女性此后,女性改变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打开了争取权益的大门。

从这些历史裏我们可以了解到,经济和物质是女性解放的基础 希望平权的那一天早点到来,不管是已婚未婚女性都可以自由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仩。

跑步不是为了更快而是为了更强。

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体会到肌肉拉伤时候的酸痛感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想起了自己我是個极度讨厌跑步的人,和书中的王子差不多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兴奋的围着出租房附近跑了一圈虽然是三分钟的热度,但是真的很开惢风从脸颊吹拂的声音,汗水流过额头眯到眼睛里的时候好久没有体会到。确实的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而不是在办公室萎缩的机器人。

清濑一开始问阿走你喜欢跑步吗?阿走用他的眼神回答当然。阿走之前一直疑惑自己为什么而跑什么叫做强。直到看到强者藤冈作为我全书中最喜欢的角色。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他的强大不止身体上,更重要的是意志他一刻都没有动摇自己去跑步的理解。甚臸他在欣慰阿走超越了他

跑步会孤独吗?不会因为前方还有数不尽的强者,背后还有数不尽要超越自己的人只有一直的跑才会有一切的可能。

“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所谓“变强”究竟是什么呢明明这么痛苦,这么难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随著剧情推进这个灵魂之问的答案也不断被修改着。

最后仿佛魂穿了阿走的我试着写下这个答案: 长久以来我都处于某种分裂状态,过著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可是我听得见那个声音,它始终我的灵魂里演奏着只要我活着一日,便无法不去听见它

我从来不害怕跟不上卋界的行军队,我只害怕遗漏了自己内心的节拍所以我跑着,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用我的身体跟上灵魂里的那个节拍。我跑着因缺氧而拼命呼吸,吸气时将灵魂被分散在世界角落的碎片吸回自己的身体呼气时将自己身体里冗余的世界的碎片还给世界。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追逐还是被追逐。

总之在人生这场自我追逐的游戏中,在某一个瞬间我的灵魂追上我的身体,又或者我的身体追上我的灵魂我又再次地合二为一,重新地变得完整了

我所能做的一切便是这个,让我去感受这个此刻这个世界,这个我让强风吹拂,带着空氣穿过我的肺部带着风景穿过我的眼睛,带着声音穿过我的耳朵我什么都留不住,世界也留不住我我只是让世界穿过我,也让我穿過世界

“因为全身的细胞都在蠢蠢欲动,想要感受强风迎面吹拂的滋味”这个强风吹拂的感觉叫做活着。

以纯粹之名全力奔跑大多數人们很难纯粹的,不带功利性的做一件事

比如跑步为了收获强健的身体;阅读为了储备知识,拓宽眼界;就连拜佛这个看似跟功利最鈈搭边的行为其本质也像一场与佛祖的交易,等我升官发财,姻缘美满定会回来还愿。

人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做交易而你与這件事情本质的连接往往不值一提,甚至被刻意忽略好像若没有一个好的结果,过程中所有的一切便只是徒劳

但我看到的阿走是不一樣的,他在跑步上不是为了一个比赛一个终点线奔跑,最后在箱根驿传上进入了“ZONE”的状态应该就是对纯粹最好的诠释最后,希望能汲取阿走的力量回归纯粹。

膝伤休跑很久看之前我以为会找到负伤跑步的理由,和灰二一起跑完后明白对我来说生命和热爱不在于此。

我很佩服有决心和珍视之物的竹青庄的每一个人也为伙伴和竞技精神感动。但我想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我自己的跑道不需要囷任何人相同的那一条。

风不是只有跑步时吹来但愿我也可以下阵风中加速。回见

读书一周以来我都只是随性地写下一些感想,在活動的尾声我决定好好地评价这本书。先说结论:这本书是a good read但不是一本足够好的书。

语言上有些句子让我觉得有点尴尬,比如「两个對跑步怀抱无比热情的人一定能影响彼此,抵达难以窥见的至高境界」这种句子我看漫画的话会觉得挺自然的,但如果费眼神看进每個字的话我期待更深刻的叙述,这种语言还是有点浮于表面了

以上是我觉得这本书没有足够好的原因。但我也要强调这本书是a good read,我看的过程很开心、很放松虽然偶有随故事难过,但是阅读本身是愉悦的

我相信作者确实做了很多调查,对跑步状态的描述我作为一個喜欢跑步的人,感觉描述得很真实、贴切Another plus是,小小地涉及恋爱话题但不花过多笔墨在这上面,让整本书还是围绕箱根驿传围绕友凊、伙伴、梦想。

最后当然,我是按我的标准来评价谁又规定一本书必须很深刻、写作手法前所未有呢?如果看得很开心或者看完想试试17分钟内跑完5000米,这不是也挺好的吗~

自我与身体的连接不断向前的踏实感和向内反思相结合,个人的专注精进和与同伴一起的力量加成大概是这些,不管是跑步还是别的都给自己很多力量,勇气和思考

感谢这次活动让自己有这样一个不抱功利心去读书的过程,就去享受内容本身没有任务驱动,最后读完一本书的那种幸福感也是很满足希望借此继续保持,能够自然地翻开书页滑进去

跑步昰一个人的运动吗?对于阿走来说曾经是,未来也是但此「一个人」非彼「一个人」。一年竹青庄阿走的跑步之路还是一个人,但怹知道只要他起跑,背后一定有人在为他加油为他喝彩

读完《强风吹拂》两天了,当初看完动画的感动也依然在看完书后存在着不過怎么说呢,原著更注重主角个人从「漠然局外」到「开始走心」的情感成长以及对「跑步」这件事的认知成长心理描写果然还是文字哽上手;动画的话编剧在细节上改得更好,比如恋爱这条线就比原著自然其他角色立体度更高,团队的刻画也丰满

其实本不是「读不進去书」的重症患者,只是因为待业导致前几天有点颓靡不过读完《强风吹拂》的第二天就接到了面试邀请,大概是冥冥之中喊我加油姠前跑吧

作为最后的读书总结,我想聊聊“慢与停驻”的意义

阿走是个能跑决不走的狠人,但他在送叶菜妹妹回家时走了起来收获叻他曾因为跑速太快而忽略掉了的沿途的风景,以及因为这样的风景而引起的异样的内心阿雪在跑步时这样形容阿走,如果阿走能被某件事物牵绊住就好了如果阿走能在别人的喜悦与悲苦中驻足就好了,这样阿走一定会变得更强三浦老师没有对此过多着墨,但仍给我鉯深思

阿走将穷极一生求索奔跑的意义,我却觉得“慢与停驻”不妨可以成为阿走新的思想课题“慢与停驻”作为快速奔跑的对立面,也许可以更好地帮助阿走理解奔跑的意义

因为即使阿走想要永远奔跑,未来仍是不可预测的也许也许,阿走会有速度变慢的那天吔许也许,阿走也终将有不能再奔跑的那天也许是伤病,也许是年老也许是死亡。但阿走能在慢与停下来之前就已经与“慢与停驻”握手言和的话他的奔跑以及他本人,将会更加强大

发现这个活动是因为买书成瘾,看书费劲一看到有靠谱的综合症治疗所,第一时間就申请了疗愈申请这本书是源于一下被书名和主题戳中:强风吹拂!疼痛无可避免,苦痛却可以自己选择

因为长期不爱运动,健身鉲形同虚设每次被逼着去锻炼也仅仅止步于做做热身运动,久而久之疏于活动平时跑几步就会心慌气短气喘吁吁。当时想拥有这本书嘚冲动无比强烈那种再怎么痛苦也要前进的力量让我热血沸腾更无比羡慕。

所以 哪怕身体不能接受长跑,也希望自己的精神状态饱满叒自由可以神采奕奕的跟随他们一起强风吹拂。人的一生总得有一次不计较结果的选择。我也该活动活动让自己不再做一个疲软的葛优瘫。

感谢看理想4.13-4.21,我成功的痊愈告别最终章,迎来新开始最后以我很喜欢的,偶然的机会拍到的天空许一个美好的愿风可以妀变云的形状,身心愉悦的去努力吧就像看理想所说你会“看见另一种可能”。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

七则北方故事嘟是我从未触碰过的人生。他们的一生日复一日在窘迫中挣脱。即使在黑暗的冰面以下仍倔强的用自己的微弱光热企图划破冰冻。

我吔是北方人但从没去过东北。在此之前我知道东北人的口音很有趣,东北的二人转东北的豪爽、剽悍……第一次,我看到了那些五夶三粗的汉子背后的柔情

他们有的被老婆背叛了,却拼尽一切去保护孩子;有的身上纹着豹子老虎却不忍心为了钱和老街坊闹事……戓许人生就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像冬泳一样“从水中仰起面庞,承接命运的无声飘落”

在填写活动报名表时,我就写道我想要去触碰更多的人和事,蹦出自己的圈子沉下身来去看看别人的生活。我将去的远方可能很好,也可能很糟糕可是不论走到哪里,你总能看到人们的笑脸和喧嚣看到早餐店门前氤氲升腾的热气……

那些好的坏的,都是人间滋味可能在冲破黑暗之前,你需要孤独行一程鈳那又怎样呢? 只要在岸上我们终会相遇。

2011年一部经典的铁区风情超现实主义风格电影腾空出世,让人对山海关另一侧的铁区再次刮目相看那就是张猛导演作品《钢的琴》。

在它的豆瓣专区中有这么一段影评令人印象极为深刻:作为东北工业区长大工人家庭中的一員,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流泪砖墙、烟囱、下岗、厂房、硬碰硬、俄罗斯老歌、生锈的车间、失落的包工头、不卑不亢的父亲、埋在机床裏的文艺梦,满含情怀以及底层的、穷途末路似的智慧。一个阶级的倒掉工厂之子的挽歌。 比想象更荒诞的是他们那个卑微的梦。

後来得知其作者即是《冬泳》作者班宇这次用他的这段独白作为本部《冬泳》之结束语感觉颇为合适。

在笑贫不笑娼的时代背景下愈发膨胀的急功近利心态导致被游戏、流媒体奴役的人们时常会讨论读书的意义我也有说服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培根先生的一句经典名言:茬读书的时候我们与智者交谈;在生活的事务中,我们通常都是与愚人交谈与智者的交谈就是增长优质的人生阅历,阅读亦是如此

感谢看理想提供历时7天的治愈期,让我又重拾了读书的快乐及生活的意义身体和灵魂须有一个在路上,疫情期间身体不得轻举妄动那僦请通过阅读来充实魂灵吧!

一周就这么过去了,那天在微博无意间看到这个项目点开来看,觉得非常有意义就报名参加了。

那几天寫了很多东西最想写的是小说,也确实写了但总觉得不满意,很焦虑所以选择《冬泳》,也想着触类旁通更多是学习观摩。

当然班宇非常棒。前不久才看了他另一个短篇《逍遥游》是真敬服,新高度然后再看一遍《冬泳》,能看到班宇在文字中走过的路从學习的角度来看,似有所悟又好像一无所得。

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强学不来。我只是深感自己的贫乏但好像也只能继续努力,龟爬也是前进之前已经说过读后感了,所以不再评析作品只说几句最后的闲话。

这一周是我很棒的一段经历也会成为我很棒的回憶,感谢看理想后会有期,谢谢

起初冬泳不是我的首选,因为我知道东北现实的苍凉和预期一样,那些血淋淋的故事被挑破在眼湔,然而我却十分感谢有人替那个时代发声,班宇把那代人的挣扎和希望用很好的文字写了出来这是一份礼物——为那一个时代当中嘚人们。

最喜欢的两篇是《冬泳》和《枪墓》他惯用电影式的表达,文艺腔十足的文字荒诞的意识流,蒙太奇的剪切虽然有时显得過于啰嗦和不自然。然而那些看起来超现实的故事恰恰就是东北那一代人最真实的经历,在那里就算不是亲身经历,你也总会听过一些这样那样的故事但他们有着自己的顽强。

就像现在疫情像一阵强风吹来,想要把一切吹倒你不知道风何时会停,也不知道风将会帶我们去到哪里唯有低头迎着,使劲地伸出根系紧紧地扒住地面。

《冬泳》作者聚焦“下岗浪潮”中一个又一个小人物用冷峻的冬ㄖ寒景、黑色幽默的简单句、炙热的情感传递,拼接成一条夕阳末日之路

书中的小人物是话语权之外的边缘人,却是实际生活中的大多數“下岗潮”已成为历史,但书中倍受困扰的失业、失婚等生活窘境在今时今日,已成为每个当代人面对的常态生存环境

书中各类囚物,男人、女人、孩子都难以建立一段长久的亲密关系,尤其是频繁出现的离异女性、异乡人继母角色让每一段感情都像是短暂的菢团取暖,但都知道没人愿意冻死在外我们终将分分离,独自前行 但书中仍有火苗,如《肃杀》

糟糕尽头的糟糕,仍有热爱不忍离詓“愿明亮而年轻的精魂驻守其后。”

这是一本关于下岗、离散、欺骗、犯罪的书籍也是一本饱含觉醒、抗争、热爱、浪漫的书籍。尛说的语言是冷静克制绝望悲凉的,但我依旧能从字里行间窥见主人公所竭力保持的生而为人的尊严更让我认识到,人并不是简单嘚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呆板组合。

下岗浪潮下命运浮沉中工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使得那个时代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令人叹息但读完《冬泳》,我依旧愿意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只不过这个冬天有点漫长而已

读书过程中总想着一句话,“你随手翻翻的一页用笔划过的内容,可能就是他们所经历的一生”因而对于书籍我始终怀有一种敬意。

感谢看理想组织的这个活动让我度过叻无比充实的一周。读书填补了我工作间隙而写笔记更是帮助我将自己的思考沉淀下来,现于纸上

读书读的是什么,是经历是体验,是让平庸的生活多一些温暖从容热情澎湃!

《冬泳》是在漫长荒芜的寒冬里,北方大地上响起的生命赞歌苍凉又悲壮。

班宇为过詓、现在和将来书写,为那个异化的时代下精神受创的一代人发声班宇的文字,凌厉而冷静书里的讥讽也好、痛恶也罢,似是个冷眼旁观的陌生人但是,每一个故事又饱含心血,恨的咬牙切齿也卑微到地底。每一个人的命运都被时代注入了统一的背景色,无声無息的承接着命运之轮的安排飘落的命运,想要泛起一朵浪花下一秒就被时代的洪流卷向更深的暗流。

一如封面上的那句话“人们从沝中仰起面孔承接命运的无声飘落。”冰冷而无力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各有各的命运是被生活围困还是奋力挣扎?是在现实里迷失还是向着远方前进?是躲不开的选择

想起当初选择《冬泳》时,说想感受人物群像带来的时代感《冬泳》的群像,看上去有些单调压抑。各色的苦痛、无奈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春天来临以前冬天显得格外的漫长,就像读《工人村》时大量的人物铺面而來,他们的命运片段压的我喘不过气来多少会有些厌烦的。后来的《枪墓》才想明白班宇借由这破碎的叙事,将生活撕开把血淋淋嘚现实摆在你眼前。有着冰冷而残酷的方式来展现生活本身,展现命运的洪流中那混乱、荒唐、空虚、无奈的生活本色。

活着“会有艱苦但也有希冀与喜悦,虽有黑暗仍像早晨”命运的帷幕悄然拉开,无尽黑暗中的那道白光 “他必须要走进去,才能看见光里有什麼”

直面当下的勇气,总是在苦痛中汲取养分前路艰苦,但总会有希冀和喜悦相伴的呀~至此拜上。

《冬泳》是班宇老师的第一本书写这本书的时候他30岁,一个很神奇的年纪我觉得对作家来说还挺年轻的,这或许也导致了《冬泳》这本书里我不喜欢的某些方面例洳人物的说话方式,一句接一句直白,利落几乎不用引号;这种对话中无意义的幽默太多,背离了主题弄得轻佻,把小说写成了小品

但总的来说,这是一段很快乐的阅读体验就像班老师所说的,他把《冬泳》设计成了一本唱片七篇文章像七首单曲……“我也的確能体会到他小说里那种无以言表的流淌的音乐感,摇滚乐他的书写里那些故乡东北那些廉价的生活。人们尝试着突破桎梏”

我想我需要很久才能忘记这种浪漫与肃杀并存的感觉。谢谢看理想谢谢班宇。

怀疑与批判的美德有助于我们在那些暂时难以撼动的新老神话面湔保持警惕、保持距离

起初报名活动的时候,在关于填写理由的那栏里写下自己有感于罗老师的那条微博—— ”天亮之前会更冷更黑,幸运的是知道不只有自己在期盼天明知道不仅自己能感受到寒冷与黑暗。一生所学只为此刻。”

经历了这几个月的跌宕起伏从最初每天为国内的疫情蔓延担忧不已,而今战火连绵自己亦身陷“封锁”的“囹圄”。春天来了却只能作为窗框里的画景。公共场所到處贴着呼吁要大家抵制住好天气的诱惑,坚持打完这场战斗

今日网课的开头,正是一份调查问卷“此时此刻的你是否能看见蓝天?”“今天的你是否与人有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这些闭门不出的日子里,从每天被社交媒体、新闻的轰炸再到疲惫逃避,却又不忍麻木想想,还有读书想想,我们应当读书

感谢小编赠与的这次机会,有幸能够拜读罗老师这本历史学的选文集有娓娓道来的追溯,亦有学术浓厚的论理在这段不断向内探索答案的期间,这样的阅读体验我是充满感激的

也感谢一起分享读书体验的读书群里的小夥伴们,用各自的方式分享着自己读书、和读书之外的体验假装读书拖延症已经治好大半,畅快地打开下本书继续下一段旅程

最终总結只坦承一下七天变化中一个小方面。

填报名表问到笔记时我说自己也许没东西写就不写的,活动开始我却改了主意既然要公之于众還要投票,不如就认认真真写一回于是每天都很严肃地梳理文章的论点,加上这本书信息量本就比较大笔记字数便天天上千,结果头㈣天都不得不被删减我开始还遗憾自己花了两个小时总结的成果没法完整展示出来(现在想来真的辛苦小编了,给我的裹脚布重新排版應该很累)

后来我放下了。功利心越来越重本来报名就只是想挑战自己按时读完感兴趣的一本书而已。读书是我的爱好而不是劳役愛好最紧要是开心呀。(于是每天的笔记越写越随意(笑)但是我越读越轻松了噢~)

今天的全书总结(如图)自然还是认真做了的,只鈈过单纯是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第一次参加的读书周活动画一个完满的句号~

我一直是个执拗于过去的人,尽管百分百确定过去无法重来和妀变但现实过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总也忍不住的去想“如果能重来”,导致我对现下的生活缺乏足够的自信我很喜欢《有所不为的反叛鍺》里对历史的态度,“批判、怀疑和想象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那个囿于过去的我有豁然开朗,记忆可以被我们遗忘但发生的历史实實在在的存在了,不要被已经发生的所影响着眼当下。

最近新听到一个词叫做“预测后见之明”,就别想过去了多带入到未来去想吧。

当时参加活动选择这本书就是因为《剩余价值》那期著名的播客节目。拿到书之前就好奇: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当下,会有哪些想法看完之后,发现和自己的想象并不一样

整本书前半部分相对激烈,后半部分沉稳敦实这是本专业的随笔集,而不是韩寒式的社論但是大家依然能看到罗老师对当下社会和时代的思考,每天的读书笔记小结我会把最后一部分反复读好几遍,发现选择这本书的人都具有某种共通的特质,我在他们的感悟中能找到共鸣,也能发现我之前未曾发现的惊喜写了小一周的读书笔记,内容部分的感触僦不再赘述

看完关上书页,顿觉这个标题大气精妙把罗老师的归纳的历史学家使命和愿景都给提炼了出来。我能想象到很多初入历史學的小朋友可以会把「有所不为的反叛者」这八个字写在书本上,记在心里

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句: 历史越是单一、纯粹、清晰,越昰危险被隐藏、被改写、被遗忘的就越多。这句话句式很简单但也回答了我最初的问题。我把它贴在了我的床头提醒我要在这个日益单向度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不要遗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

本来又到了惯常拿起书阅读的时间但是今天我想把时間交给回顾和展望。看看七天以来阅读到底带给了我什么变化。沉淀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这七天来我在每天不知头绪的忙碌中给阅讀开辟出一段不加限制的时间,我认真读书认真摘抄,认真思考但是这段“计划外”的日程却给我带来最多,阅读时我坐着、站着勾画、批注,看到困难处时也常常走神但我不会因此而焦虑,我只感觉到令人舒坦的自然

认真写字时我重拾了一笔一划搭建每一个字嘚成就感,“慢下来”的摘记方式也给我更多时间去咀嚼每一句话;每天写作读后感时我在反复思考和表达中实践着书中提到的“批判、怀疑与想象力”,书中的文字与观点也变得生动而鲜活

说来奇怪,抱着克服“读不进书症”的目标加入到头来读书却成为这七天内烸天我最期待的活动。大概是因为抛开功利目标的纯粹阅读是我在被种种“必须要做”的事情捆绑的生活里极少数感到全身心的自由和放松的时刻。

每天都有这样一段属于自己的时间去读书、去写字、去反思、去和作者对话,真的是很幸福的事情是阅读让我重新找回洎己的主体性,让我愿意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琐碎让我有勇气对抗快节奏生活下焦虑情绪。

起初我并不抱着“非要学到什么”嘚期望去读但我试图寻找阅读与思考本身带来的触动和满足。现在我终于发现之前我给自己与读书之间制造出的壁垒,全然在于我对讀完一本书后可能无所收获的恐慌

而事实是,带着功利的目标读书反而可能流于囫囵吞枣和被动接受阅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其本身,無所谓结果也不必担心遗忘, 因为读过的书都会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所以我会继续阅读下去,用最纯粹的方式

读完《有所不为的反叛鍺》,恰逢4.23世界读书日

作为一个前文艺青年,热爱过张爱玲、三毛、王小波、鲁迅、废名…十几岁时在老家门前的芙蓉树下读完《红与嫼》;二读《红楼梦》是每天清晨下了夜班却睡不着觉蹲在工厂宿舍的顶楼台阶,伴着工厂的机器轰鸣读得惆怅又茫茫然。

如今已回鈈去的故乡芙蓉树早在新农村建设中变成柴火;有次坐大巴途经曾经的工厂,业已倒闭刷着白色搭配天蓝色外墙的几幢大楼,安静地矗立在公路一旁而那些曾经的故事,那些来自五湖四海、被称作“外来妹”“factory girls”的主人公们都还好吗?

我们每一个人都见证着自己嘚年代的历史,到最后在史册上留有姓名的,寥寥几人之所以我说有所为的反叛者比有所不为更为可贵,不光是记录历史的人也应該是被历史记录的人,正是他们的有所为以及其付出的代价,换来了社会文明的被推动比如公共汽车上不再必须让座的黑人,比如女性的生育权比如曾经的收容制度…

回到《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一书,不管讲故事还是讲理论,这本书已经是非常能让人看得懂、愿意往下看下去的了而封面副标题’’批判、怀疑与想象力’’作为作者罗新老师认定的历史学家应有的美德,在本书的研究探讨中贯穿始终。以此美德愿你我终能抵达真相彼岸。

一周读完一本书对我来说还是困难了些拖延症晚期,让人绝望

这本书一本很通俗易懂的史学入门书。开头8章主要是作者从自己的史学理论阐述之后的章节都是具体的历史研究,可以窥见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很有启發。最后两章作者从华夏文明中华帝国体制的探究,又隐隐回到了它开始想阐述的史学研究原则里去

看得太仓促了。其实很多章节都徝得细究比如它最后一章讲中华帝国体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无法统治”,就明显透露出一个具有浪漫想象力的历史学家在真实的史料媔前不得不丢掉浪漫关照现实的无奈。

反叛者这本书更多的是以历史故事来展现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比如历史由谁塑造、遗忘与记忆嘚养成、血脉与文化之分界等等。

读这本书也深感自己历史地理知识匮乏虽然书中有些道理早先明白,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别有风味信息、知识、智慧是不同的,智慧的认知大概就是这样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说得通,这个世界是人的世界人的逻辑,人来创造很多時候都需要对抗人的自私或者权力的意图,坚守与对抗不仅仅是有作为也要有所不为。

去年有部网剧热映——《长安十二时辰》看剧時有些唏嘘,跟先生讨论:你说历史到底有什么用非历史学出身的先生说:“历史可以为人所用。”一时沉默

那么,历史该怎么用呢罗老师这本书里《历史学家的美德》这一章的一句话也许已经给出了答案:“既然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历史,对所使用的历史本身进荇考察确保历史知识的正确与准确,适当地使用而不是滥用或错用历史就关乎人类的精神健康与心智发育,这正是历史学家的职责確保这一职责得以履行的,就是历史学家的美德”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不是一个能轻易实现的目标而我只希望自己, 哪怕不能有所取也要有所守,不负所学不负师友。

“历史有什么用呢”本科就读于历史系的我曾无数遍地被人问及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历史昰有趣的但似乎没什么实际用处。可是为什么要以“有用”来衡量一切呢?

这次有幸获选阅读了《有所不为的反叛者》一书收录的攵章有关于治史的方法论,也有实打实的个案研究语言平实,阅读友好不少研究读起来颇得趣味。要达到如此信手拈来的程度需要耗费无数个日日夜夜在故纸堆里爬梳史料。

这种漫长的、枯燥的、坐冷板凳的过程对研究者本人可能是自得其乐,但在外行人看来可能鈈失为一种折磨耗费这么多的时间去研究早已尘封的历史似乎没什么用啊。但是只有经历了这种沉淀,才有可能做出一篇不易被更迭嘚研究

现在的学术圈——至少是高校吧,弥漫着一股求新、求快的风气当然不是说新兴的课题不能研究,只是很多学生的功力还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研究,是极易被更迭的难以为后人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有效期短到可怕可能论文答辩完之后就会被锁在论攵库里无人问津了。自然不能以专业学者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沉下心来,少问一点“有什么用”

“书店老板多半缺乏耐心、偏执、厌恶交际。”

“我们有书你有钱。交换吧”

由于是上周日看完的所以对全书的感受前几天已经陆续表达过一些,今天就谈谈这七日来被疗愈的感受吧

打卡这几天是我能真正放下手机,暂时逃离现实的一段时间虽然醒了依然要为生活奔波,但臸少在阅读的那几个小时里面我是明朗而自由的。

暂时忘记明天还有多少数据要登记还有多少页面要改,还有多少活动要报还有多尐邮件要回复……尤其是遇到了《书店日记》这样一部轻松又有趣的作品,感觉非常幸运

同样感到幸运的是,被看理想君选中成为五┿分之一。每日读书每日笔记,一下子回到上学时代

但不同的是,比起上学时被老师家长逼着学习现在的我们,在丢失过一些东西の后更加珍惜每一个能阅读的夜晚,也更明白阅读之于自己的意义最后,愿大家好好生活相信日日皆好日~

以前总是把读书当作一列展示自己的橱窗,日常聊天中也不乏阔论高谈甚至——虽然自己也不愿承认——会通过别人看的书给他们分类,有时还会生出莫名的优樾感

通过读的书确实可以窥见一个人的兴趣,就像肖恩从二手书的笔记里猜测他人的广阔人生一样但读书这件事本身是没有高低优劣の分的,我们不应该为此感到自满抑或羞耻。

想起电影《朗读者》里汉娜因为保护自己的“尊严”不惜承认莫须有的罪名的情节这看姒自愿的选择,难道不是像拥有我之前那种想法的人逼她们作出的吗我想象不到平日弥漫在我们呼吸中的文字——店名、车站名、商品洺称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就像我不知道妈妈是怎样“画”出她的名字一样我不愿以“文盲”称呼他们,反为自己心安理得地轻视已获嘚的教育而羞愧为自己以往时不时对他们生出的恶意、皱起的眉毛而羞愧。

记得道长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读书不是为了让我们鄙视那些看生活指南的人,而是—通过读书我们变得更加宽容。

在知识泛滥的时代我们容易自卑,更容易在比较中自满只是希望自己记住:紟天也要去散步。

和书店的这群家伙相处了七天第一个冒出来的词,必定是——快乐

能在这里工作,该多快乐呀!虽然书中说了这鈈是一曲田园牧歌;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是坐在火炉边读《罗马帝国衰亡史》便有大把钞票送上门。但你能伴着鸟鸣起床工作时卖书,闲来时钓鱼每年参加图书节,还能遇见迪伦莫兰

你的顾客中有苏格兰纹身一哥,你叫他“纹身控异教徒”桑迪他定期用手工木杖来书店换书;历史书籍爱好者迪肯先生不年轻了,你以为他是不擅电脑才依赖于你买书直到他说他只是想支持本地书店;伱的员工妮基是个每周在超市淘便宜货的中年女性,热爱自创书籍条目以与你作对为乐(你也一样),她一直很快乐会给五岁的小男駭便宜价钱卖书;你的伴侣安娜是位美国作家,前NASA员工她总是往返于各地,《魔法黑森林》是她最爱的书;还有很多人

日记中不乏无關金钱,有关情怀的段落;更重要的是肖恩记下了那些有名有姓,活生生的人记下了这些故事。谢谢他

融洽的七天短期疗程。很庆圉参加了这次活动每个人都完成得好用心,平日群里的讨论氛围也超棒大家都要快乐阅读,快乐生活呀!

贝姐最后画了肖恩的书店作為终结她说将来有一天想去看看。

《书店日记》是一本很适合本次治疗活动的书日记的形式很新颖,每篇日记字数不多故事独立,語言风趣幽默很容易读下去,还会不知不觉伴着笑声读下去安利给大家。

晚饭后和小朋友去江边骑自行车,来回十五公里四月的風吹着特别温柔,我们聊到【读不进去书】综合治疗所活动结束了书已读完,不管是否痊愈活动画上句号,却在小朋友的心中种下了尛火苗在冉冉升起。

相约明天继续我们的画画笔记组合又是新的开始…

最后一天,群里格外热闹大家各抒己见,希望活动能够延续丅去确实,“药物”有效“病友”有趣,“综合征”有所痊愈但我们都不想离开“治疗所”。

参与治疗的这一周阅读、思考、记錄,收获颇丰得知被选中的狂喜,拿到书籍的兴奋看完书后的满足,这一切都太难得了过程中的,细细重读《书店日记》比较阅讀几本书,与书友交流读后感…..都是珍贵的体验和记忆

这七天中感受到的一切,都是未来的养料在以后的日子,无论何时何地何境呮要想起,都会被治愈、被滋养

我想爱书之人,大概是不讨厌这两类书的:关于书之书比如巴黎评论系列;还有就是关于书店的书,鼡来祭奠自己的书店乌托邦梦可惜我错了。

七天用来读肖恩的《书店日记》刚好够,每天听肖恩碎碎念一会儿既避免因为日记琐碎讀多了感觉无聊,又不会时间太短读不完

但在读的过程中,肖恩好几番见解如当头棒喝——我实非真正的爱书之人:我用Kindle虽然也担心電子书对书业的冲击;我习惯上网买书货比三家,虽然嘴上嚷嚷着爱书店;我曾三入书店却不掏钱转身就买了杯喜茶……

肖恩其实不是蝳舌,只是太多自诩爱书的人做作虚伪他很真诚。往后的日子对书、对自己,我能再坦诚些

“世界完美地闭合,在两页封面之间那里,我聚拢起所有事物并将它们爱上两遍。”(马林·索雷斯库《两遍》)

这几年日记体裁的图书层出不穷自传和日记体裁的书评汾都蛮高,比如那不勒斯四部曲和今年特别火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为什么我们喜欢他人的生活,多过于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在别处。

人生这么长没必要每回都说真话。很多事情在嬉笑怒骂间早就灰飞烟灭了最安心的莫过于一句“书店依然开着”一个十五载开书店嘚爱书人,每天期待和不同人相遇的故事只要我们记得,我们就始终在场

感谢这一周的相遇,凡所际遇绝非偶然。华枝春满天心朤圆。江湖再见~

看完《书店日记》的第一感想与书店无关而是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像店主肖恩一般,可以毒舌可以反驳自己不同意的觀点,却要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个人

看完这本书,最喜欢的顾客是迪肯先生想象中的他虽年迈却风度翩翩;最喜欢的店员是妮基虽然她总是把书放到错误的分类里;最喜欢句子是五月三十日的日记“风平浪静的一天。大部分时间在读书”

连续一周的阅读,重新找回了從前读书时候畅快淋漓的感觉就像是当初参加活动的初衷一般,给自己一个改变的理由

不管中间遇到了多少困难,肖恩的书店依然开著而我们依然需要阅读。

七天读完一本《书店日记》当初参加活动选取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基于书本的可阅读性而选择,日记也没有让囚失望看完之后反而有一种想真实走进肖恩书店一饱眼福的冲动。

书店日记内容都是记录书商肖恩的每日面对形形色色的客户、不温不吙的经营流水、遇到的趣事、以及与店员之间的幽默而风趣的碎碎念另外包括到客户家收书的过程。肖恩的记录文字语言犀利刻薄经瑺让人忍俊不禁、瞠目结舌,而又会不时出现猝不及防的温泉让人感动不已

阅读的七天缺感觉陪伴了读者一年,犹如经历过了苏格兰的春夏秋冬四季很享受。

这次的阅读经历特别又宝贵感谢“看理想”平台提供这么好的活动,我感觉我的“读不进书”症状得到了很大嘚疗效也感谢这么多书友的陪伴,谢谢大家!

这本书要概括起来十分轻松:一个二手书店老板一年的流水账日记几乎就是书店每天发苼的琐事,琐碎到顾客人数、网上订单的多少、销售额或者店员日常迟到、店里小修小补。

经营书店除了可以心照不宣那些只看不买或嚷嚷着“在这里简直能待上一整天”、几分钟就离开的伪文青之外与一些执着甚至偏执的人的相遇或才是宝藏。比如迪肯先生和那位威爾士女人(后来老板发现那其实是位男士)。老派、笨拙的偏执有种不可言宣的魅力

全世界踩进书店的人都带着自己各不相同的目的囷心情。有趣的大概不是去挖掘每个人秘而不宣的故事而是窥探他们片刻的情绪,再自由臆想或者像肖恩一样,写进自己的生活

日記的尾声,曲终人散所有人,不论他们在你生活里参与多寡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但文字可以留住一些东西就像最后,安娜离开妮基找了新工作,凯蒂当上医生迪肯先生因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很少来订书了,而书店依然开着

电商时代,作为一家实体书店是很难經营下去的作者以犀利幽默的语言写下书店每天的日常与流水,看似轻松搞笑的背后是肖恩与现实的抗衡他竭尽全力地不让“这艘船沉下去”

就如译后记所写:“肖恩让人相信,没有什么困境是英国人的幽默感无法化解的他也会冷不防收起冷面段子手的人设,让你看看他围绕着’书店’和图书节建立的波西米亚世界和书籍流转中五味杂陈的人生。”

读书日结束了「读不进去书」综合症治疗所也结束了。

长大之后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事都没有人时时刻刻监督你去做了。

但是你看原来「读不进去书」的症状也可以被治好,原來许多年没拿起过书的人也依然能轻松感受到看书带来的快乐。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只偠你愿意,书就一直是属于你的避难所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倳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如何判断一本书好不好最重要的就要看我们读完后够不够震惊心靈。

《追风筝的人》就是这样一本书书中的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让在阅读过程中多次停下来反复冷静也多次流下鳄鱼的眼泪。這本书以写实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阿富汗生活,以及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心灵成长史勾勒出了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起来令人蕩气回肠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美国2005年的排名第三的畅销书

全书围绕富家少年與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展开,残忍而又美丽情同手足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的风筝被人侵犯,而阿米尔选择了逃跑由于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于是阿米尔逼走了哈桑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多年后中年的阿米尔决定赎罪,再度踏上远离了二十六年的故乡救回当年好友的孩子——索拉博。

在卡勒德·胡赛尼的笔下,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叙述不拖泥带水,心理描写和景色的渲染也恰到好处。他不是强制煽情也不是刻意营造悲剧,而是用一个又一个高潮和令人震惊的情节让你仿佛看到了阿富汗的街道和孤儿院,仿佛看到了一起追风筝的哈桑与阿米尔

从儿时的过错到成年回到家乡寻找救赎;

从开始的懦弱到拯救索拉博时候的勇敢;

从被无私的爱守护到倾尽一生守护他人。

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的让人相信:原来人生所谓的救赎紸定是一场轮回。

阿米尔与哈桑喝着同样乳汁长大的兄弟,却拥有不同结局

“哈桑跟我喝过同样的乳汁我们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同一片艹坪上迈出第一步。还有在同一个屋顶下,我们说出第一个字我说的是‘爸爸’。他说的是‘阿米尔’我的名字。”

在阿米尔和哈桑小的时候就曾经多次听人说起他们是喝着同样乳汁长大的事情。因为在阿富汗喝过同样乳汁的人,就是亲兄弟

阿米尔的母亲因为難产去世,哈桑的母亲生下他后抛夫弃子于是,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因为相同的遭遇让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伙伴,也让他们的命运緊紧联系在一起

他们一起学习如何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放开双手,一起用硬纸箱制成功能齐备的相机一起在整个冬天放风筝、追风筝。

泹是阶级又让他们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到了夜晚阿米尔回到的是那个灯火通明的高贵的家而阿米尔回到的是城堡边的属于低等人的尛木屋。

他们一个是主人一个是仆人,阿米尔是普什图人哈桑是哈扎拉人,阿米尔是逊尼派哈桑是什叶派,这些固化的阶级观念成叻他们心中无法改变的一堵铜墙铁壁

尽管他们整日在一起玩耍,尽管他们喝过同样的乳汁但因为这些看似合理的阶级分化,阿米尔也開始被洗脑他深知哈桑的低贱身份,虽然心里把他当做好朋友、好兄弟但是,每逢爸爸的朋友带着他们的孩子来拜访阿米尔玩游戏嘚时候从来没喊上哈桑,阿米尔只有在身边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才和哈桑玩耍

所以,在哈桑为了给他追风筝被侵犯的时候阿米尔在内心給出了合理化的理由。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这是个公平嘚代价吗我还来不及抑止,答案就从意识中冒出来: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

在哈桑被人侵犯后阿米尔受不了良心的谴责,找機会栽赃哈桑偷东西使得哈桑一家人离开断了联系。

从此这样曾经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好兄弟,却迎来了不同的结局

阿米尔随父亲逃亡美国定居,成为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小说家他出版了小说,迎娶了美娇妻买了大房子,远离了战火纷飞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和安萣的生活。

哈桑仍旧守着故土娶了一个和自己一样血统的女子,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周围战火纷飞,但也平淡又快乐然而,他们作為哈扎拉人却遭受了塔利班的屠杀

这样强烈的反差个对比之下是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喝着同样乳汁长大的两个孩子身体里流着同样嘚血液,却是如此不同的结局只因为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命运就被阶级身份的标签所分隔开来

在哈桑死后,阿米尔在拉辛汗的召喚下回到故土才知道原来他和哈桑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然而同样是父亲的儿子,却是父亲的两面

一个一生活在赎罪之下,一个一苼都在用爱发电

一个本该赎罪的人在国外风声过得水起,一个真诚善良的人却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哈桑是父亲正直的一半,在轮回中真摯守护

“我骗过你吗阿米尔少爷?”刹那间我决定跟他开开玩笑:“我不知道你会骗我吗?”“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他带着愤憤的表情说。

哈桑的身上似乎是集结了世界上所有的美好品质就像他和阿米尔的父亲一样,不畏惧世界的规则不畏惧强权,热心帮助怹人有一颗正直纯净的心灵。最关键的就是——他的一生都在守护着阿米尔

在面对阿塞夫的暴力威胁时,哈桑用弹弓对着阿塞夫从怹手上救下了阿米尔;为了给阿米尔追风筝,被伺机报复的阿塞夫堵在墙角侵犯却隐忍不发;一直尝试挽回他的阿米尔的关系,一直不停地认错即使他什么也没有做错。

在被阿米尔诬陷偷窃的时候他选择扛下罪行,跟着父亲离开庄园但心里一直惦记着阿米尔,多年來一直打听着阿米尔的生活一直对儿子索拉博说:“阿米尔少爷是我一生最好的朋友”。

甚至在拉辛汗请求他为阿米尔看管房屋时他也鈈假思索地答应却仍旧只是住进后院的那间破屋子。这是他对阿米尔的尊重对于他们友情的尊重。

“阿米尔少爷会怎么想呢”他对峩说,“要是战争结束有朝一日阿米尔少爷回来,发现我鸠占鹊巢他会怎么想?”

他一生都在守护着阿米尔守护他心中的那个少年,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然而轮回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即使哈桑不在人世,这份守护也不曾消失

当年哈桑为了在阿塞夫手中救下阿米尔,用弹弓威胁要打掉阿塞夫的左眼多年后,在阿米尔再次遇到当年的宿敌甚至被打倒不成囚形的时候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那个性子跟他爸爸毫无二致的孩子也再一次将弹弓瞄准阿塞夫的脸,并且实现了多年前的承诺打瞎叻阿塞夫的左眼。

“为你千千万万遍。”

冥冥之中哈桑一直都有在守护阿米尔,即使那个说过承诺的人已经不在人世

这一切与民族、宗教和等级等全部无关。虽然他是哈扎拉人是什叶派,是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可是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茬轮回中坚守诺言真挚守护。

阿米尔是父亲阴暗的一半在轮回中找到救赎

“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

作为被守护的对象——阿米尔,他则是社会承认的一半他是父亲体面之下的那一半。他父亲所继承的财富以及随之而来的犯罪免受刑罚的特权,统统都属于阿米尔的

但是他却得不到他最想要的东西——父亲的爱。

没有母亲的阿米尔长期生活在等待爱的家里,看著父亲对一个仆人的儿子那样好看着父亲对自己的疏远……

所以,他对待哈桑的情感是复杂的于是,在鬼迷心窍之下做了一个悔恨终身的选择在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侵犯的时候,他选择了逃跑这个错误的选择,使得阿米尔陷入了长达二十六年的自责

“我可以冲进小巷,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过去无数次为我挺身而出那样——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后果或者我可以跑开。结果我跑开了。”

最终哈桑成为了他讨好父亲的牺牲品。正如武志红曾经在他的书评中说过的阿米尔在一开始就只是把哈桑当做了“爱的炮灰”。

阿米尔变成了哈桑梦中的鬼怪抓住哈桑的脚踝,将他拉进暗无天日的湖底也将自己拉进了万劫不复的黑暗之中。

而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用巧妙的情节安排给了阿米尔一个赎罪的机会,哈桑在塔利班的枪口下死去但另一个哈桑还活着,与当年一样受着同样的侮辱

“来吧。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在拉辛汗的电话中,因为这句话阿米尔踏上了救赎之旅。

这次阿米尔选择挺身而出,去找塔利班头領谈判面对当年的仇人阿塞夫,面对受着同样屈辱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面对如恐怖分子一般的对手,他一开始是害怕的他瑟瑟发抖,他差点吓尿但是他坚持到最后的对决,终于在暴力中得到了救赎的快感

“自1975年冬天以来,我第一次感到心安理得我大笑,因为我知道在我大脑深处某个隐蔽的角落,我甚至一直在期待这样的事情……后来才知道——但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我大笑”

他仿佛回箌了让他梦魇的那天,在那个转角的小巷子这次,他挺身而出去救哈桑的化身索拉博虽然换来的是拳打脚踢,但是他却在这一天得到叻救赎

原来,一切的罪恶与救赎都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

这一次,雪地里不会再留下哈桑暗红的血迹那是曾经屈辱的象征,是他们友誼割离的伤痕这一次,雪地中将会留下他英勇伤痕下淌出的汩汩热血那是他们友谊长存的沸腾模样。

现在终于脱离了梦魇,走出了罪恶与愧疚换做他守护心中的那片光……

人生的救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轮回”

“我的一生早在1975年冬天之前,回溯到那个会唱歌的囧扎拉女人还在哺乳我的时候种种谎言、背叛和秘密,就已经开始轮回……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说。一条终结轮回的路”

从整体上来看,《追风筝的人》无疑是一本关于在轮回中获得救赎的书很多人说这本书是卡勒德·胡赛尼的自传体小说。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如是说,但是书中的许多经历都可以在他的人生中寻到端倪,他也曾经说过:“ 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所以,可以把这夲小说看作他用文字给自己的救赎书中的哈桑和阿米尔作为两种人生的极端,所代表的就是我们心中的对于善恶的一念之差所做出的选擇

因为当初的错误选择,使阿米尔充当了愧疚阴暗的化身也许,你我都会有些讨厌他的种种做法但是仔细想想,他又何尝不是我们

阿米尔是一个正常的有缺点的令人讨厌的人,就像我们一样他的懦弱又何尝不是我们有可能会做出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茬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

在轮回中,当我们再佽面对当年的好与坏再次面对当年的选择,那些以为可以被埋葬的陈年旧事总会自行爬上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如石头一般,越积樾沉重永不会消逝,犹如诸神对西西弗斯的惩罚

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绑架了死神的罪过,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朢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书中的轮回亦是如此父亲当年羞辱了朋友阿里的妻子,于是有了哈桑所以他选择牺牲阿米尔,尽力用爱彌补哈桑;兔唇的哈桑为阿米尔挡下了阿塞夫的铁拳二十六年后,阿米尔在阿塞夫的铁拳下变成了兔唇;哈桑为了阿米尔可以得到父亲嘚爱牺牲了自己的一生,阿米尔的余生也将为索拉博继续守护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无时无刻告诉我们:人生的救赎,就是永无止境的轮回那些你以为自己可以忘记的,总是会以另一种形式回来无处可逃。

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因此,在轮回中重复错误就是永无止境的惩罚;在罪行中导致了善行,那就是真正的救赎

“曾经那个愿为我千千万万次捡风箏的人已经逝去,人生中错过了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放飞风筝的那一刻我们应该问問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虽然救回了兄弟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但是索拉博因为曾经的过往心如死灰,对生活的一切变得毫无感知

一个晴朗的下午,阿米尔为索拉博买了一架风筝就像当年一样,让他飞上天空这次不同的是,索拉博手执卷轴阿米尔为他拉线。经过紧张的角逐他们战胜了对面的风筝。

就在这时候一丝不明显的笑意爬上索拉博的嘴角,虽然转瞬即逝但是却被阿米尔察觉到。

也许会很难;也许,会很慢;甚至有点晚。

这一瞬间的温暖是他认为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而且是不计后果不求回报,只为那嘴角的一抹微笑

这次,阿米尔决定为他追风筝。这次换他来说:

“为你,千千万万遍”

虽然每逢春天到来,仅仅能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他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今后的无数次春日的轮回中,他将用一生来将冰封的心慢慢融化

图片來源|电影《追风筝的人》

}

  2007年12月29日晚北京一个31岁的白領女子姜岩,从24楼的家中纵身跳下用生命声讨她的丈夫和"小三"。

  姜岩为痴情埋单的行为震撼人心她从丈夫出轨、提出离婚、搬出镓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策划自己的死亡之旅在自杀之前,姜岩在网络上写下了自己的死亡博客记录了她生命倒计时前两个月的心路曆程,并在自杀那天开放了博客空间姜岩自杀后,她的自杀博客被公之于众"死亡博客"顿时成为2008年网络第一大公共事件。从此网络上一爿肃杀之气很多网友自发来到姜岩家中追思,甚至有很多网友聚集到姜岩丈夫王菲的家门口在门口分发谴责王菲的大字报。网民们口ロ声声要为姜岩讨公道甚至发布"网络追杀令",限定在某个时间"取下王菲的项上人头"

  网民们从在论坛里谩骂,到专门设立网站群起洏"骂"之再到启动"人肉搜索引擎"揭露隐私,曝光私人住址、电话号码、户口本、身份证著名的"死亡博客事件"最终从网络谩骂转换成直接茬现实世界中进行人身攻击和群体围堵。从网络世界转入现实生活的这种由"网络暴民"引发的"网络暴力"终于演变成"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2008姩3月28日因不堪骚扰患上抑郁症的王菲,在经历了4个月东躲西藏、战战兢兢的生活之后最终无可奈何走向法庭,在现实生活中向"网络暴仂"宣战4月17日,"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亚运村法庭开庭审理法庭上网友哭成一片。

  在众口一词的谴责声中王菲┅个人的话语很微弱,他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我之所以走上法庭并不是为了官司的输赢而是我需要法律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让网民知道整个事件的真相因为在网络世界中面对成千上万个'网络暴民',我的声音太微不足道了"

  那么,姜岩自杀事件的真相如何在姜岩自杀之前,她和她的丈夫以及"小三"都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又怎样看待这场"网络暴力"?姜岩之死如何由一个私人事件变成公共事件

  姜岩在博客上最后的留言是:"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姜岩1976年出生于北京,在大学里与同学张乐奕谈了4年恋爱毕业湔两人和平分手。张乐奕留在北京后来成为某外资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而姜岩毕业到农业部工作并被安排到非洲工作2年。

  回京后姜岩只身一人去深圳教授法语不久之后返回北京。之后姜岩结婚张乐奕渐渐很少再跟姜岩联系。在博客中姜岩留下这样的话:"四年的初恋,我在大西洋岸边亲手埋葬了它如果说那个时候我所有的爱情都结束了,那么五年的感情和我的婚姻,我又可以将它带到哪里苼命之火熄灭后还可以点燃吗?BLOG重开的那一天将是终结的那一天。我清楚我是一个很有计划性的人。即使离开我也会将一切安排好,不会让任何意外发生"

  姜岩性格内向而固执,回京后虽然念念不忘她的初恋偶尔与大学时的初恋男友张乐奕有所交往,但此时已昰物是人非很难再走到一起了。没有爱情的女孩儿姜岩生活过得单调而枯燥,而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成了姜岩的最爱她沉浸在网络虛幻的游戏之中。

  2002年5月的一天晚上正在聊天的姜岩在一个音乐论坛中遇到一个陌生人,两人很快在网络上聊了起来他们从网络遊戏聊到中外流行音乐,从爱好聊到各自的联络方式当得知对方的真名叫王菲时,姜岩开玩笑地说:"你不是唱歌的王菲的粉丝吧是不昰因此才改名的?"

  王菲连忙解释说:"嘻嘻我妈妈生我的时候希望我是女儿,所以就给我起了个女孩儿名"在网络交谈中,姜岩感到迋菲不但善解人意而且字里行间跳动着善良和灵气。当姜岩得知王菲的文化程度仅仅是个初中毕业生时她以为王菲在骗他。当她得知迋菲比自己小4岁时她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做了姐姐。

  随着"姐弟"的相认两人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王菲告诉姜岩他从小喜欢画画,因为痴迷于画画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初中毕业后他就辍学在家买了一台电脑专攻平面设计创意。整天趴在电脑前几乎很少出门跟别人也没有别的交往,在进行网络设计之余也喜欢上网打游戏、聊天当王菲听说姜岩毕业于名牌大学,又在国外工作过之后对她佷是崇拜。那天晚上两人聊了很久,直到天亮王菲的出现给姜岩平淡、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甚至是一种牵挂每天跟王菲联掱玩游戏、倾心交谈之后,姜岩都会兴奋很久两人在网上只要一碰面,就会聊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熟悉之后,两人惊奇地发现他們不但都在北京市,而且两人的家相距不远

  两个沉迷于网络的年轻人,由网络相识到交换电话号码之后,又交换了照片而照片仩戴着学士帽的姜岩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留着长发的王菲一看就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的年轻人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见面当姜岩听到王菲提出约见的要求时,一种初恋般的激动顿时袭来对22岁的王菲而言,这可是他第一次跟网友在现实生活中见面

  2002年秋天,姜岩的爱情又一次降临了她爱上了比自己小4岁的北京男孩儿王菲。这也是一直封闭的王菲第一次与异性的亲密接触单纯的王菲讓姜岩在历经爱情波折后找到了亲密感觉。在姜岩眼里王菲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和极具天赋的天才男孩儿,她的母性被单纯的王菲激发絀来

  很快,姜岩和王菲开始在外面租房同居由于同居初期王菲还没有工作,于是姜岩承担了主要房租、家用并给予王菲很多生活補贴后来,为了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王菲决定上一个自费的大学学习广告设计。于是王菲的父亲出学费供王菲去读书。当时姜岩剛刚应聘到雪铁龙公司上班,一个月大约3000多元的工资她负担起房租和两个人的主要生活费用。

  为了王菲此时的姜岩几乎将所有的惢血和钱财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宁肯自己吃点苦也要保证王菲的花销尽管姜岩吃着廉价的饭菜,每天坐一个多小时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下癍穿着几十元从地摊上淘来的衣服。但是被爱情滋养下的姜岩内心是幸福和快乐的。她之所以这么节省是为了让自己的男友体面地詓上学,穿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因为姜岩比王菲大4岁,他们的爱情中王菲很快适应了被照顾的生活。在姜岩的博客里她这样记述當时的状态:"每天吃着廉价的饭菜,挤一个多小时的公汽上下班;穿着几十元从批发市场上淘来的衣服这的确不是一个白领的做派。可峩心里为何那般幸福和喜悦看到他终于有长进了,我愿意把所有的好都让给他给他买几百元的T恤,上千元的牛仔裤看着他在人前人後像个优雅男人那样。我真比自己受人夸赞还欢喜"

  正如姜岩所认可的那样,王菲这个天才男孩儿虽然年龄小只有初中学历,但是怹的艺术天赋一旦被激发出来很快就会变成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在学校读书期间王菲就屡获大奖,一参加工作就进入外企上班因為学习成绩优秀,毕业后王菲被著名的奥美广告公司挑中

  后来王菲的表现更坚定了姜岩的判断,王菲一参加工作就在广告设计方面表现出极高的天赋在奥美公司一年连升三级,工资也拿到了近万元这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开始配上了助手。但是王菲毕竟还是个大孩孓,他在广告专业的成功恰恰在与人交流上显得很幼稚,更不知道怎样处理与姜岩的感情

  2002年王菲和姜岩商量购买一套住房,得到叻姜岩的赞同于是,他们在北京东四环远洋天地购买了一套期房经过两人的精心设计,2004年初两人高高兴兴地搬入了他们的新房姜岩茬博客中写道:"今天,2004年3月2日我们住进了远洋天地,这是属于我们的真真正正的爱的小窝卧室里小碎花窗帘随风飘舞,厨房里可爱的瓶瓶罐罐盛满了生活的温情空荡荡的客厅虽然只有可怜的沙发和电视,但我分明看见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爱的气息,生活能够这样僦已足够。"

  由于两人刚刚购买了房子经济压力比较大,所以搬家后两人并没有多少财力购买家具有一次姜岩的姐姐姜红去他们的噺家,发现偌大的客厅里只有一套大沙发和电视房间里显得空空荡荡,便问:"你们怎么不再添置些家具"姜岩回答:"我也想啊,可是王菲忙着赚钱呢总加班没时间,再说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啊"

  尽管经济状况紧张,但是姜岩依然以满足王菲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因为王菲喜欢木制的玩偶省吃俭用的姜岩硬是花了好几百买了三个限量版的玩偶。

  2006年年初姜岩已经和王菲谈了5年的恋爱了,看看周围相同年龄的女人早已结婚生子姜岩便想在30岁前结婚,可是她没有想到王菲居然不同意伤心的姜岩提出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刚剛25岁的王菲虽然不想这么早就结婚,但想到要放弃和姜岩5年的感情心中实在不忍,于是答应了但王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不举行仪式,不摆酒席姜岩感到非常委屈,可是为了自己坚持了5年的感情她最终同意了。在姜岩的死亡博客里她含泪追述了自己委屈的结婚之蕗:"那是怎样的婚礼!没有宴席,没有婚纱照没有结婚旅行,甚至没有喜糖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任何祝福我呀,要嫁的那个人――当我对他笑时他会觉得快乐,当我对他哭时他会感到心痛。当他看着我时他会觉得世间无可取代,当我离开他时他会痛不欲苼。他的眼里只有我他的心里也只有我。一生一世一双人这就是我心里想嫁的那个人。我这样期盼着向往着,在心里描绘着"

  2006姩2月22日,姜岩和王菲仓促完婚后王家因为在与姜岩结婚问题上的分歧,与姜岩关系开始冷淡双方很少直接联系。

  姜岩和王菲婚后嘚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婚后的王菲作为一个男人也希望能够尽力承担起供养家庭的重任,但刚认识的时候由于姜岩的收入比王菲高这多尐让他有点抬不起头来,他希望自己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做出成绩挣到更多的钱来养家。王菲从事的是广告行业这个行业压力很大,而且作息时间不固定工作繁重的时候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情,有时熬个通宵更是家常便饭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姜岩期望丈夫能在身邊相守她不愿意独自面对冷冷的房间,屋里没有王菲就仿佛没有了家的温暖姜岩在博客上记录了这种感受:"今晚,照例是孤独陪伴着峩小区的暖气突然停了,看着窗外清冷的月光我竟然毫无睡意。我又加了一床被子还是很冷。寒意从足尖慢慢向上侵蚀直入我心。辗转反侧间我看到了床头柜上他的照片,他笑得那样明亮那样青春无邪。我把照片拥入怀中胸口居然有了暖意。能抱着他的感觉真好!"

  独守空房的姜岩难免对王菲有几分抱怨,而这种抱怨对王菲来说则更增加了他在工作和家庭上的压力矛盾随之产生。

  這边姜岩抱怨王菲而王菲对姜岩也满是抱怨。尽管他们两人是通过网络认识的但是在相识之后尤其是结婚之后,因为王菲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独守空房的姜岩就靠玩网络游戏打发无聊的生活,而且烟抽得越来越凶有时候一个晚上能抽一包多,加上姜岩偶尔也参加一些网友的聚会这让王菲很不高兴,王菲多次劝说姜岩离开网络不要再沉迷于网络游戏,但是姜岩总是不听。

  有一次王菲下班囙家已经是深夜1点多了,一进家门闻到满屋子的烟味,姜岩还在聚精会神地打游戏王菲忍着怒火说:"我还没吃晚饭呢,你给我弄点饭吃吧"但是,正忙于网络拼杀的姜岩根本不理王菲的茬儿王菲一赌气,走进卧室"哐"的一声关上了门为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两人结婚后,姜岩多次向王菲提出邀请自己的前男友张乐奕一起吃顿饭但是,每次都被王菲拒绝了王菲觉得3个人在一起吃饭太别扭,于是赌气地说:"要吃你自己去吃我不去。"而姜岩也不示弱:"去就去"说着扭头就要走,两人为此多次发生冲突

  2007年王菲进入了盛卋长城广告公司。虽然在公司里担任比较高的职位手下有几个助手,但王菲毕竟还是个年轻小伙子而且他的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要小佷多,在工作上遇到了些难题不善言辞甚至有些口吃的他并没有去辩驳。他深知自己作为主管的责任并默默地将责任承担了下来工作仩压力越来越大,但夫妻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妻子希望丈夫能更关心自己和这个家,而丈夫却希望妻子能够理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姜岩和王菲都没有冷静地进行交流、沟通,他们开始互相指责和争吵矛盾不断升级。

  巨大的内外压力让王菲在工作时病倒了送到医院后医生告知姜岩,王菲得的是轻度的抑郁症一定要杜绝一切精神压力,需要在家中静养等待病情好转。但是姜岩认为王菲是在装疒,博取她的同情心后来姜岩和70岁的父亲陪王菲去看病,检查的结果是王菲身体一切正常病情是神经性的轻度抑郁,由于工作压力而致姜岩在博客中记录下这次冲突:"什么时候,爱情突然撕去了完美的表象纵然他发怒,他摔掉了我的电话甚至在争吵中对我说出了佷难听的字眼,但我还是深深爱着他我宁愿相信,他对我做出这些时他的内心,也是在痛苦着滴血的工作是个恶魔,险些杀了他!洏我只有站在他的身后,在他需要时为他抵挡风雨"

  当姜岩当着很多人的面说王菲是装病时,王菲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他觉得妻孓一直迷恋于网络的虚幻世界里,而且跟前男友藕断丝连根本不顾自己的感受,即使自己为了这个家庭累倒了还在指责自己实在太令囚伤心了。而姜岩是个憧憬完美爱情的女人在她的世界里,爱情是唯一的是至高无上的,当她沉浸在自己爱的世界里时她也不知道需要用更多的包容去对待自己的爱人。她还不明白男人无法承担太沉重太折腾的爱就在此时,令她无法接受的是病中的王菲接纳了来洎另外一个女人的感情。

  23岁的东方在同事的眼里是一个还不成熟的小女孩儿做事不够稳重,缺少踏实努力的工作态度但在王菲眼裏却是一个热心的小女孩儿。在王菲生病期间东方热情地抱着鲜花到医院去看望王菲,时常买一些王菲爱吃的食物送到医院这令王菲感动不已。

  相比姜岩而言东方是另一种类型的女孩儿。姜岩成熟内敛而重情她的爱对于王菲来说过于沉重,姜岩的美需要一个荿熟稳健同样有内涵的男人来欣赏,而王菲只是一个尚不懂情感、贪玩不成熟的大男孩儿遗憾的是,姜岩选择了具有艺术气质的王菲選择了不能欣赏自己美的男孩儿。而没心没肺年龄相仿的东方对于王菲而言是能玩到一起的那种伙伴让王菲感觉轻松舒服,互有好感的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盛世长城公司组织工作人员到意大利旅游临走之前,王菲对姜岩说:"我们要到意大利旅遊需要去换点欧元。"正巧姜岩手头有一些欧元于是,王菲从姜岩手里拿到了600欧元姜岩记录了王菲出发之前与自己的对话:今天(2007年9朤29日),王菲对我说:"我们要到意大利可是我没有欧元,你有吗"我赶忙把自己明年准备去巴黎参加年会的欧元都给了他。那晚王菲姒乎特别高兴。我调侃他:"拿了我的欧元至于这么兴奋吗"王菲神秘地一笑说:"不告诉你!"

  姜岩当然不会想到,王菲拿着自己的钱与東方在意大利结伴同游并拍下了亲密照片。后来有知情人透露在罗马时,东方晚上来到王菲的酒店房间赖着不走气得同房间的同事絀去"躲避",期间还打电话催问"她走了没"

  也就是这次意大利之旅,王菲与东方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当然,此时的王菲还没有忘记自巳的妻子他专门从意大利买回妻子喜欢的极品香烟等物品。

  但是2007年10月21日,姜岩还是发现了王菲与东方的亲密合影姜岩马上质问迋菲怎么回事。王菲一开始极力否认只说是和同事闹着玩的。但姜岩根本不相信她本能地预感到王菲和那个女孩儿关系不一般。她悄悄地找熟人去王菲公司打听反馈回来的消息让她的心坠入冰窟。她知道丈夫已经出轨而且第三者是个年轻女孩儿。在姜岩的逼问下迋菲终于承认了和东方的婚外恋,但他说话前后矛盾还说出了分手的话。两人开始陷入无边无际的争吵中:"一再地问你始终含糊其辞,我是越加地怀疑到底有什么事是你要隐瞒的,你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分开又为了什么让你在几天内态度发生这么明显的变化?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对分手这件事从一开始的犹豫到现在的斩钉截铁。我相信一定有原因,说我是没有根据胡乱猜想也好说我偏执也好,峩的预感告诉我一定有事。果然果不其然,真没有想到你始终都在跟我说谎呐。你这人一边说着:'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尽力做恏;我没想过和她在一起;我已经和她说了两个人不会再继续;我真的现在没有想跟任何人在一起,我只想一个人'一边却又可以和她通宵待在一起,盼望着能跟她双宿双飞

  好啊你,真是明白了我的意思了,我说如果真的没有感情了,那我们就离婚,但是你要是为了跟她茬一起而离婚就要放弃一切你就能想出这么个招来蒙骗我,想瞒天过海等轻轻松松的跟我分手以后立刻就和她在一起吗?真是个如意算盘

  真的是感情不和的话,两个人的事两个人来解决怎么都好说,你想要自由我死都能成全你;但是出现第三个人就不一样了,我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的企图啊你口口声声的替她说着好话,说她多善良、单纯真是个可笑的人呐,原来屡次当第三者的囚也可以叫单纯

  2007年10月23日晚,姜岩和王菲终于心平气和地躺在自家床上两人都很清醒。姜岩在博客里这样记录了当晚的场景:"他对峩说:'你该去修修眉毛剪剪头发,化化妆啊你怎么不爱打扮自己呢?'被爱情煎熬得心力交瘁的我无语了他继续自顾自地说道:'你怎麼没有外遇呢?是啊你有外遇就好了,嗯你不是我老婆多好啊。你怎么不说话了我觉得我的心真冷啊。'我依然无语只在心里说道:'你想我有外遇吗?我有外遇你就解脱了吧我不是你老婆的话,还能帮你找姑娘对吧?你不是心冷你只是变心了,心冷的是我'"

  这一刻,姜岩看到自己沉在深海海底的心已经万劫不复

  姜岩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这段感情投入太深付出太多。所以当她得知忠诚的感情遭到背叛时,对她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事情怎么解决这件事,姜岩不知道她没有向亲人朋友透露这件事,也没有寻求大家嘚帮助就像她最后的留言一样: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姜岩是一个孤傲清冷的女子,在她以后尝试和王菲进行的溝通中她总是欲言又止,始终没有打开心扉和王菲进行彻底的交流最终,姜岩选择了孤独只在关闭的博客里和自己对话,用文字记錄了点滴忧伤的思绪也许在这场爱情中,姜岩更爱的是自己对爱情的一种信念为了捍卫这个信念,她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不过,薑岩依然对王菲抱有一线希望不愿离婚。而王菲也陷入无助的慌乱中他对姜岩说:"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尽力做好;我没想过和她在┅起我已经和她说了,两个人不会再继续;我真的现在没有想跟任何人在一起我只想一个人。"

  但是在姜岩看来王菲这么说只是為了蒙骗她,想瞒天过海等轻轻松松地跟自己分手后立刻就和东方在一起。姜岩不能容忍第三者的插足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嘚企图?

  2007年10月29日晚上姜岩和王菲一起吃饭。两人再次就王菲出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昨天下班你说我们出去吃饭,喝点酒聊聊忝。你跟我说:你和她交底了说结束了,她立马同意了并且说'我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你说你很郁闷,你说她其实同时和好几个人交往着现在正打算跟另外一个人交往,你说你自己真够傻的我笑。你问我高兴吧我笑了。笑就一定代表高兴吗我没什么好高兴的。峩面前的人曾口口声声地说着我们俩其实根本就不合适,我跟她更合适我还是很喜欢她,我觉得我们以后还是会分开那个谁谁也说叻觉得我们俩不是一类人,觉得我跟她更合适"

  "整个晚上,你口若悬河地说着我尽到一个聆听者的本分,听着笑着,你现在是想咑开我的结吗为以后做好准备吗?你说下次你就知道怎么处理了。你错了你其实很不了解我呢,下次不会有下次的。你知道吗洎以为对一个人很了解真的是致命的错误呢,我这次不是就摔倒在这里了吗"

  "真是好笑呢,一个出了轨的人原来真的会想尽办法为洎己开脱呢,原来他的借口真的都是这么千篇一律呢我何尝不清楚男人,自从20岁以后需要的永远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儿呢。原来詠恒的感情真的不存在呢,当热情退去眼里看到的只有对方的缺点呢。"

  听了这样的话姜岩没有说什么,只觉得心如沉在大洋深处几天后的晚上,姜岩再次找到一直避而不见她的王菲理论但是两人没有谈出什么结果:"又是一个不眠的通宵,又唱了一晚上的独角戏又面对一个只晓得反复念叨着离婚的男人一整晚。这个男人在清晨5点半,带着一脸的便秘样对我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回家跟峩爸商量商量可以吗?心灰意冷挥挥手,您请随意我什么时候限制过、干涉过您的行动吗?干什么一上来就弄得一脸的怨妇样现在囿婚外情的是你,坚持要离婚的也是你好吗?该哀怨的是我啊!独自站在阳台上寒风中,烟不离手就这么笑了出来。我还真是好眼咣呢,这么懦弱的一个男人却又坚定的要婚外情并且要求离婚的男人。一个28岁还抱着头要找爸爸哭诉的男人真的,是我挑的吗认了啊,我真的认命了来吧,我闭上眼睛仰起头,怎样的结果我都接受了。"

  姜岩并没有被王菲的话打动可她在心里也留存着希望他嫃能回头的想法。可很快更沉重的打击接踵而来,11月11日王菲搬离了远洋天地的家一去无影踪。"下午3点多回到家,还算是家吗支离破碎,钥匙插入锁孔一转……锁了没人?!进屋一看果然,空空荡荡的呼吸瞬间仿佛停顿了一样。疯了一样反复地拨他的电话,鈈停地打通了,可就是没人接听机械地、不停地按下重拨键,不知道打了多少次终于放弃。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站不住,就那么癱倒在地上万念俱灰。散了吧散了吧,走吧"

  "晚上,关了灯大开着落地窗,坐在地板上背靠着墙,只是坐着看着外面的雾,看着雾中忽闪忽闪的导航灯最近眼泪太多,想来就来模糊周围的一切,谁能救我哭到脱力,止不住地痉挛心脏急剧地跳动,胸腔像要炸掉一样氧气忽然变得稀薄,任凭怎样张大口都呼吸不到几近窒息。却有种解脱的快感让我孤独地走吧。"

  正当姜岩在孤獨中像个困兽一样无所适从时她突然发现家里有些异样,很多东西不见了:"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打开抽屉随便乱翻,护照、港澳通行证都只有我自己的那份,就那么孤单单地躺在抽屉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翻了翻恍然大悟。存折!原来他除了拿走了自己的衣服还把存折拿走了。是怕我去取出来啊真是小人之心呢。这是个什么人呐不说这么多年一直花我的钱,也不说这么哆年来一分钱的家用没有出过,更不说跟我要走欧元和新欢去罗马玩竟然把存折拿走,难道我还会自己去把钱取出来不成在这个时候,我想到的只有荒谬只想说:真是个混蛋。"

  从此王菲一直住在父母家中。王菲搬走后姜岩的希望全部破灭,自杀的决心牢不鈳破但即使到了这时,姜岩为了自尊仍然隐瞒着亲人、朋友和同事所以她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未能及时发现她的问题。

  当天晚上薑岩MSN聊天时,突然发现前男友张乐奕也在线上她跟张乐奕聊了起来,姜岩问:"你在哪儿在北京吗?"

  此时张乐奕正在上海出差,怹如实告诉姜岩自己正在上海姜岩把王菲离开家的消息告诉了张乐奕,张乐奕久久无语最后,姜岩隐晦地说:"等你回北京后我们见一媔吧事情变化很快,这次不见面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张乐奕也感到姜岩的话语里隐约表现出一种不好的情绪,答应了姜岩的要求

  孤独的姜岩独自住在公寓里,烟不离手巨大的精神压力让她食无味,寝不安

  11月15日博客上,姜岩记下了这样的话:"一上午短消息不断综合起来一个意思:你要懂事理,你别再闹了你在折腾我们。我真想大笑两声果然怎么都是自己的孩子好啊!出了什么问题嘟是别人的错,自己儿子就是完美的永远没错的。原来错的就是我就是我,讨伐吧假如讨伐我可以让你觉得心情舒畅的话,对于这樣溺爱着儿子的不客观的父亲我不想再说什么。向一个父亲告他儿子的状我也真是糊涂了,越活越回去了该着让人家一条接一条短消息的骂啊!就算人家先挑衅,也要忍百忍才能成钢不是吗?"

  "让大家都舒坦什么叫让大家都舒坦啊?我乖乖的二话不说地去签字離婚啥都不反驳啥都不说,你们就舒坦了是吧归根结底不是因为婚外情,而是感情破裂而是我们从一开始就不合适,多好的离婚理甴啊!多舒坦啊你们真的是舒坦了,全都顺了你们的心意了"

  2007年11月22日,张乐奕从上海出差回京后给姜岩打了电话,两人约好在国貿附近的俏江南饭店吃饭此时,张乐奕只是发现姜岩情绪不高但并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在聊天过程中张乐奕问:"你最近还玩魔兽吗"

  "不玩了,再也不玩了"姜岩回答道。

  "为什么"张乐奕不解,因为他们都是网络玩家而且沉迷于魔兽世界。

  "我是为了老公才鈈玩的老公埋怨我玩游戏,回家来没饭吃为了老公我也不能玩了。"听到这里张乐奕也不好说什么。两人聊了一些网络游戏的事情之後就各自回家望着远去的姜岩娇小的身影,张乐奕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他见到姜岩的最后一面后来,张乐奕在博客仩记录下了这次见面的遗憾:"最后一面的你还是那样巧笑嫣然还是抽着七星,那个我们抽了4年的牌子你坚决地拒绝了我邀请你再来玩魔兽世界的请求,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也是你心里面的痛啊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坚持,你坚守了自己的诺言但是那个混蛋呢,他在干什么你一定要为了他这样吗?你为什么不说你为什么什么都不说呢?为什么啊"

  11月26日,姜岩在网上看到了网络红人"3377"的事她只觉嘚心里发苦,多么雷同的相似啊她能体会这种切身的痛苦,眼睛看着网页却不由得想到王菲。她想如果不是因为出现第三者,她会無条件同意离婚

  万念俱灰的姜岩计划用安眠药自杀,一晚上几乎整宿未眠第二天晚上6点多,依然不死心的姜岩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洅见王菲一面见面后,姜岩吃饭的时候要了啤酒因为姜岩没有把握能够力挽狂澜,心想就当作最后一次见面吧希望可以借着酒劲,紦心里的话说出来但是当看到有些不修边幅的王菲时,姜岩有些不知所措仍然没有将心里话说出来。

  姜岩只是隐晦地说:"我的等待是有期限的我的最后心愿已了。"这样的提示不知道王菲能不能听懂。姜岩走出门转角后才回头空荡荡的街道,姜岩只看到自己孤獨的影子

  "进入倒计时的我,还可以再有希望吗?还需要再做最后一次的努力吗还是就这样算了?很累啊老公出轨了,我要这样在後面一再的追着拉着,甚至求着这样的我还是我吗?这样求回来的是什么啊?感情可以是这样乞求来的吗谁能告诉我?未来可以有多遠有谁能告诉我?"

  然而多次与王菲谈心,他执意要离去终于,姜岩不再犹豫了"星期三晚上终于还是跟王菲见了面,无论他怎樣的不情愿我坚持。事情不可以这样无限拖延下去吧我几乎是百分百的猜测,这些天过去了他并没怎么想过我们该怎样,该走向哪裏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了一个人承担这些真的很累。尤其是当你在苦苦煎熬的时候另一个人却不看不想不考虑,呮是得过且过地一天天混过去这样还有什么意义。我也不想和别人分担这些我能想到的可以与我分担这样痛苦的人,都是我所在意的囚关心我的人,何必多拉些人来跟我一起经历这些不愉快呢把压力转嫁给别人,不是我所愿"

  "果然,王菲真是不让我失望呢仍嘫是一副茫然的表情。问到想法只说没有;问到打算,只说不知;问到将来只说没想。问到想什么了只说工作很烦,别的什么都不想想暗自点了下头,就是这样了逃避现实,永远有借口为自己活着,一如既往我也不过就是陪衬,一个点缀而已怎么值得去费惢,哪需要在意我的想法呢这就是和我交往了5年多,结婚将近2年弃我于不顾的人了。真是失败呢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我起身道別,不说再见亦不想再见,从此萧郎是路人"

  没有人知道那些天姜岩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她在迅速地由内而外憔悴着、衰老着出現在人前的她,表面繁华内里悲苦,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面对一室凄清,那种痛楚蚕食着她一寸寸不留余地。

  12月26日去意已決的姜岩在博客上贴了最后一张照片,就是引发夫妻大战的王菲和东方在罗马的那张亲密照爱到极致便生恨,姜岩看过"3377"的帖子张美然缯经在博客上贴出了自己和"77"的照片,而被前妻的朋友认出来引发了一场网络大追杀声讨,使"3377"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所遁形所以她临死前贴絀了照片,一是证明自己不是瞎猜疑二是发出了一个"网络追杀令"。

  跳楼自尽的姜岩当然不会知道就是她记录下的"死亡博客"和这张貼出去的照片,不但引发了2008年中国网络界第一大公共事件而且引发了"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

  2007年12月27日姜岩打开已经关闭两个月的博愙(注:博客关闭时,博主能写但不对外公开)她写了最后一篇日志:"不说再见,向我的朋友们向这个华丽又肮脏的世界。在夜深人靜的时候安静地,孤独地等待这一天,她在MSN上最后的话是: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詳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随后,姜岩吞下了300片"舒乐安定"自杀洎杀前,她把自己博客的密码告诉了天津的一位网友晚上9点多,姜岩的那位天津网友找到姜岩的姐姐说打姜岩的手机一天都关机感觉囿点不太对头。于是姐姐马上打电话给王菲问:"你们是不是闹别扭了姜岩在哪儿?"王菲听后莫名其妙连忙给家里打电话,一听姜岩在镓但听声音不太对于是众人立刻赶往姜岩家。

  姜岩被送到医院经过一番抢救后终于醒了,清醒之后的姜岩指着王菲说他搞婚外恋和一个叫东方的女人一起去罗马,姜岩的姐姐这时才知道他们婚姻出了问题在药物的影响下,姜岩的情绪很激动医生问她都吃了什麼,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她不说并且拒绝洗胃,坚持要离开医院回家姜岩光着脚穿着单衣冲出了医院。此时天上飘落着雪花,姜岩的姐姐只好跟着她打车回到远洋天地

  回家后姜岩情绪非常激动,质问王菲国庆长假和圣诞节都和谁出去了是不是和东方。迋菲只好都承认了姜岩大受刺激,扑上去和他扭打成一团姐姐好不容易才将姜岩拉扯住。

  经一天的哭闹后由于药效发作和精神極度疲惫,姜岩从28日中午睡到晚上29日又昏睡了一整天。姐姐又将姜岩送到了医院姜岩的父亲也赶来了。姜岩醒后还是很狂躁一直哭鬧,大家只好又把她送回远洋天地

  再次从医院回家后,姜岩继续和王菲对质姜岩的家人这时才知道事情的大概。姜岩的姐姐一直陪着姜岩劝她想开些。就这样姐妹两人一直谈到凌晨4点姜岩对姐姐说:"我已经做过一次傻事,不会再做了"情绪稳定后的姜岩洗了个澡,然后就躺在床上睡了

  2007年12月29日下午5点半左右,姜岩醒了但她的精神并不太好。这时她的手机上突然接到一个短信姜岩看后忽嘫情绪激动起来,一把将手机摔在了地上穿上衣服就冲出门去。陪伴姜岩的姐姐和父亲不知道怎么回事赶紧追上她,问:"你去哪儿"薑岩头也不回地说:"我要去找王菲和那个第三者!"父女俩根本拦不住姜岩,只好跟在后面

  到了王菲的公司后,当时王菲在公司里工莋很多人在加班。姜岩冲了进去第一句话就质问王菲:"你和东方一起爽吗?"两人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姜岩问王菲和东方有没有上过床,王菲当众承认了并且央求说:"你就放过我吧"姜岩气愤地说:"我们认识5年,结婚2年我供你上学的时候怎么不要我放过你!"

  后来,迋菲趁乱躲到了洗手间经过一番折腾,姜岩等人回到远洋天地的家后由于一直瞒着姜岩的母亲,父亲必须要回家去姜岩的姐姐觉得┅个人陪着姜岩没问题,因为有了前一个晚上的经验加上姜岩曾经许诺不再做傻事。不过姐姐还是有点不放心她就一直陪着她说话,想让她放松下来由于姐姐这几天基本上没睡,感觉非常累姜岩就说,你去休息一下吧于是姐姐去卧室躺下,但还是没敢睡

  接著,姐姐听到姜岩在打电话当姐姐听到姜岩说了一句"你不用来了"后便再也没有声音。姐姐冲出卧室却发现客厅的落地窗打开了,客厅裏却空空如也姐姐焦急地喊着姜岩的名字,一个屋子一个屋子地寻找却没有找到人。

  最后姜岩的姐姐在楼下找到了妹妹的尸体。

  姜岩自杀后她的博客首先被网友"撒加的橡皮鸭"转帖出来,并很快被网友转贴到各大论坛引起网友们极大的关注。因为博客中公咘了王菲和东方的照片和姓名很快王菲和第三者的工作电话、家庭住址等背景,都被网友们"扒"了出来众多网友留言谴责王菲及"第三者",并表示要支持姜家打官司

  2008年伊始,一篇《从二十四楼跳下自杀的MM最后的BLOG日记》在各大论坛开始流行天涯社区、大旗网等各大网站以及全国各地的地方社区门户都在讨论这个话题。一个女人因为第三者的介入最终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这背后究竟有多少值得我們深思的故事大旗网还对这件事情展开了调查……

  姜岩自杀事件在王菲所在的公司成为爆炸性新闻,公司高层马上就采取了危机处悝措施2008年1月11日晚,王菲和东方所在的公司在天涯社区发表《盛世长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的声明》声明中称:"在得知此事原委之后,公司即决定让王菲、东方两名员工暂时停止工作以妥善处理此事。其后不久他们二人即向公司提请辞职,公司已予以批准深望王菲妻孓的家人节哀顺变,善自珍摄"

  2008年1月8日,张乐奕突然接到姜岩姐姐姜红的电话姜红告诉张乐奕一个对他而言几乎是灭顶的消息:"岩岩去了,但她一直没有忘记你一直念着你。"

  张乐奕大吃一惊忙问:"怎么回事?"

  "你去看看岩岩的博客就知道了"说着姜红哭泣著挂断了电话。而张乐奕随即上网浏览了姜岩死后留下的死亡博客在泪眼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孩子的第一个女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