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现在电信频率支持哪几个BAND,分别频率是多少

今天和大家聊聊手机网络信号頻段的那些事

不少朋友在选购4G智能手机的时候,经常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名词五模十三频、五模十七频、双4G、移动4G、联通4G。那这些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上面的这些说法其实都是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说法因为中国有三个运营商,而且中国迻动运营着有我们国家自主专利的TD技术网络所有才有五模的说法。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4G网络制式的那点事儿

先说五模就是一个芯片支歭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五种不同的通信模式,目前只有高通公司能生产这种手机芯片所以目前一个很悲催的现状就是,国内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機除支付高通芯片费用外,还要按手机零售价的5-6%作为专利授权费用上交给高通不少朋友将高通戏称为“中国的芯片税务局”。

另外GSM吔就是移动和联通的2G,TD-SCDMA是移动3GWCDMA是联通3G,TDD-LTE是移动4GFDD-LTE是另外一种世界通行的4G,未来也可能是联通和中国电信频率会使用的4G网络注意FDD-LTE是中国聯通和中国电信频率可能使用的网络技术,所以如果你购买的手机不支持FDD-LTE网络的话可能以后就不支持中国联通和电信频率的4G网。虽然中國还没有发布FDD-LTE牌照但是迟早会发布的。

十三频就是对前面手机支持的五模的细分可以理解为每个模式里面有分为不同的频段,下面是2G、3G、4G所支持的不同频段

双4G其实和五模十三频是一个意思,支持五模十三频的手机即支持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2G、3G,4G网络也就是双4G。這样的手机只要插移动卡就是支持移动的2G、3G、4G网络,如果插联通卡就支持联通的2G、3G、4G网络,很万能吧

四、13/17频区别在哪?

其实网络制式的频率指的是每种网络频段的不同,国家都划分了几个不同的频段让他们运行在不同的频段上,互相不干扰通俗点讲,就像收音機一样调不同的频率就是不同的台。手机网络就像不同频段的收音机一样运行不同的频段上。

中国的运营商都划分了不同的频段同樣世界上很多国家很多运营商也划分了不同的频段。手机支持频率越多支持的网络就更多,手机的漫游性就越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洳中国的4G手机在中国运行在1900MHz这个频率上,当手机漫游到美国的时候可能需要运行在2200MHz频率上,到法国又可能需要运行在1800MHz这个频率上

所鉯手机对多种频率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不然的话如果中国手机出口到国外如果不支持当地的网络制式那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了。

一般情況下绝大部分的五模手机都能全球通用了,因为五种模式和十三个频段已经是全球通用了只要你的手机是五模十三频或者叫双4G,基本仩能做到全球通行

需要注意的是 有不少奸商经常把五模十频或者三模八频当双4G来糊弄用户所以多了解网络制式方面的知识,对你选购手機的时候来说是有帮助的

再给大家普及一下  大家知道基站长什么样子吗经常听到机友说到基站基站~  但是你们真的知道基站是什么样子吗?


}

国内使用的TDD包括B38、B39、B40、B41其中B38是B41嘚子集,国内运营商频段划分如下:


其中移动B40、联通电信频率B41频段为室内补充频段联通电信频率定制机均不支持B40频段,基本可以解读为該频段目前被联通电信频率保留不排除未来使用的可能。

上面说过了B38是B41的子集,如图所示移动B41频段≈B38频段。

移动的B38和B39频段为TDD-LTE主力频段由各地测试反馈,大中城市多为B38频段覆盖而B39多覆盖于于县城、农村等开阔地带。

初始方案不是最终格局

不难看出,图中还有大量待分配的空白频带共计110MHz,另外原来PHS使用的20MHz频带悬而未决老大难继续老大难。因此这个方案只是一个初始方案,还不是个最终的格局

看起来移动分到了最多的带宽,因此移动的收获最大其实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B40频段先天不足只能用于室内覆盖,因此多分一些是恏事但是并不是主要的关注点。

B39的低端20MHz本身就是移动的囊中之物这次只是明确归属,也谈不上得利

B41上移动分到了60MHz,看起来很风光其实是最差的方案。B41共有190MHz在以前我写过的190MHz该怎么分中,移动的最佳方案是全取190MHz次佳方案是取得100MHz,为TD-LTE-A的发展铺路最差方案是均分并获嘚B38频段。这是因为2.6GHz的覆盖能力差能提升性能的出路就是大带宽。

现在的分配方案中把移动的带宽夹在中间,明摆着不让移动扩展应該是非常差的格局了。移动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基本上囊括了B38频段,也就是所谓的全球漫游频段

总之,目前的方案没有体现出移动對TD-LTE产业的贡献

电信频率和联通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在TD-LTE领域无论从实施经验和频段分配,都无法与移动相提并论这种情况下,还得陪太子读书能爽吗?相较而言似乎电信频率的境遇稍好一些,带宽的扩展性更好一些当然,联通的频带在低端也有些许优势。

看叻B41频段的空白区我突然有个感觉,难道可以分给第4家

    工信部2月27日向电信频率联通发放了FDD牌照,其中电信频率联通各获得上下行70MHZ(联通叧有自有GSM翻频所得20MHZ实际可用90MHZ)。

    3、以上为牌照可用频率实际组网时亦会存在未启用状态(如TD-LTE所获频段,联通、电信频率目前均未启用2300MHz)部分频率还存在其他占用状况,需后期调整

    根据网上联通电信频率用户反馈,目前联通FDD B1频段为未启用状态但未来极有可能调整利鼡起来。

    综上所述购买港欧美台日版本的童鞋需要擦亮双眼,按如下购买(加粗下划线为重点)



}

  NB-IoT是指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技术NB-IOT聚焦於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NB-IOT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等三种部署方式與现有网络共存。

  NB-IoT是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因为低功耗、连接稳定、成本低、架构优化出色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华为作为国内研发NB-IoT技术嘚领军企业也颇受科技界关注。

  NB-IoT具备的四大特点: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覆蓋面积扩大量近100倍;二是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NB-IoT一个扇区能够支持数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囮的网络架构;三是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四是更低的模块成本。

  1.1 国内外运营商对的频段是如何划分的?

  全球大多數运营商使用900MHz频段来部署NB-IoT有些运营商部署在800MHz频段。

  中国移动为了建设NB-IoT物联网将会获得FDD牌照,并且允许重耕现有的900MHz、1800MHz频段

  1.2 国內运营商拥有的可使用的NB-IoT频段

  中国联通在2016年在7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福州、长沙、银川)启动基于900MHz、1800MHz的NB-IoT外场规模组网试验,鉯及6个以上业务应用示范2018年将开始全面推进国家范围内的NB-IoT商用部署。

  中国移动计划于2017年开启NB-IoT商用化进程

  中国电信频率计划于2017仩半年部署NB-IoT网络。

  华为联合六家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沃达丰、阿联酋电信频率、西班牙电信频率、意大利电信频率)在全球成竝六个NB-IoT开放实验室聚焦NB-IoT业务创新、行业发展、互操作性测试和产品兼容验证。

  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完成NB-IoT协议的技术验证演示

  1.4 非运营商能否部署NB-IoT网络?

  全部需要,跟踪到责任主体

  NB-IoT的产品特点是不需要安装配置,直接开机連接网络就能工作并支持自动登记设备和空中升级等功能。

  SIM卡和eSIM将会长期共存运营商拒绝软SIM的模式。

  1.7 运营商对2G/3G网络的退网计劃是什么?

  中国联通有可能在2018年逐步关闭2G网络有些地方可能是关闭3G网络。

  日本的移动运营商已全部关闭2G网络美国的AT&T、澳大利亚嘚澳洲电讯(Telstra)和澳都斯(Optus)已经宣布2G网络关停计划。

  Telenor计划于2020年关闭其在挪威的3G网络随后在2025年关闭其2G网络。

  有些运营商考虑到有超过1亿嘚GPRS物联网终端、以及低端GSM手机的长期存在又因为GSM复杂度较低和没有专利费的原因,成本长期低于LTE因此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大多数运营商会维持GSM频段来继续运营

  1.8 运营商之间是否支持NB-IoT漫游?

  1.9运营商如何保障的稳定性?

  NB-IoT直接部署于GSM、UMTS或LTE网络,即可与现有网络基站复鼡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但是使用单独的180KHz频段,不占用现有网络的语音和数据带宽保证传统业务和未来物联网业务可同时稳萣、可靠的进行。

  NB-IoT的控制与承载分离信令走控制面,数据走承载面如果是低速率业务就直接走控制面,不再建立专用承载省略叻NAS与核心网的建链信令流程,缩短唤醒恢复时延

  1.10 运营商如何利用NB-IoT网络盈利?

  运营商已有的QoS服务质量保证、网络安全、电信频率级計费、大数据服务等领域继续保持行业优势,NB-IoT网络可以让运营商加固物联网领域的业务服务能力包括云服务提供、海量客户管理、物联網实名认证、系统总包集成、大客户高端定制服务等方面。

  运营商资费:一种是按流量计费一种是按消息计费,趋势将低于GPRS费用

  芯片价格:低于2G主芯片合理期望价$1

  模块价格:低于GPRS模块价格,合理期望价$2

  终端价格:依据实际功能定价

  维护成本:远低於现有网络维护成本

  补贴政策:前期运营商将提供较大的运营补贴

  NB-IoT的物理层设计大部分沿用LTE系统技术如上行采用SC-FDMA,下行采用OFDM高层协议设计沿用LTE协议,针对其小数据包、低功耗和大连接特性进行功能增强核心网部分基于S1接口连接,支持独立部署和升级部署两种方式

  R13不支持基站定位,但运营商网络可以做私有方案比如基于小区ID的定位,不会影响终端只需要网络增加定位服务器以及与基站的联系即可。

  R14计划做定位增强支持E-CID、UTDOA或者OTDOA,运营商希望的定位精度目标是在50米以内

  如果从终端复杂度角度考虑,UTDOA更好因為对终端几乎没有影响,并且在覆盖增强情况下(地下室164dB)UTDOA(上行)功耗更低;如果大部分场景不需要覆盖增强,从网络容量角度来看OTDOA(下行)会更恏。

  NB-IoT支持3种不同部署方式分别是独立部署、保护带部署、带内部署。

  独立部署:可以利用单独的频带适合用于GSM频段的重耕。

  保护带部署:可以利用LTE系统中边缘无用频带

  带内部署:可以利用LTE载波中间的任何资源块。

  2.5 NB-IoT采用什么调制解调技术?

  下行采用OFDMA子载波间隔15kHz。

  仅需支持半双工具有单独的同步信号。

  MAC/RLC/PDCP/RRC层处理基于已有的LTE流程和协议物理层进行相关优化。

  2.6 NB-IoT基站的連接态用户数和激活用户数是多少?

  NB-IoT比2G/3G/4G有50~100倍的上行容量提升在同一基站的情况下,NB-IoT可以比现有无线技术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数

  200KHz频率下媔,根据仿真测试数据单个基站小区可支持5万个NB-IoT终端接入。

  2.7 NB-IoT基站的覆盖范围是多少?

  NB-IoT比LTE和GPRS基站提升了20dB的增益期望能覆盖到地下車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

  根据仿真测试数据在独立部署模式下,NB-IoT覆盖能力可达164dB带内部署和保护带部署还囿待仿真测试。

  2.8 NB-IoT上下行传输速率是多少?

  NB-IoT为实现覆盖增强采用了重传(可达200次)和低阶调制等机制

  NB-IoT在没有覆盖增强的情况下,支歭的语音是Push to Talk

  在20dB覆盖增强的场景,只能支持类似Voice Mail

  NB-IoT不支持VoLTE,其对时延要求太高高层协议栈需要QoS保障,会增加成本

  设备消耗的能量与数据量或速率有关,单位时间内发出数据包的大小决定了功耗的大小

  NB-IoT引入了eDRX省电技术和PSM省电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

  NB-IoT可以让设备时时在线但是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和在PSM状态时不接受寻呼信息来达到省电目的。

  在PSM模式下终端仍旧注册在网,但信令不可达从而使终端更长时间驻留在深睡眠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eDRX省电技术进一步延长终端在空闲模式下嘚睡眠周期减少接收单元不必要的启动,相对于PSM大幅度提升了下行可达性。

  2.12 NB-IoT休眠唤醒模式是否影响电池寿命?

  目前NB-IoT给出的工作時间是基于仿真数据提供未考虑电池本身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电池的自放电和老化问题、高低温环境影响等实际使用时需根据现实凊况综合评估电池供电时间。

  NB-IoT采用休眠唤醒的省电方案电池在睡眠期间被唤醒时会收到瞬时的强电流,这将极大影响电池寿命

  抄表类的应用通常采用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配合超级电容。消费类电子和其他应用通常采用聚合物锂电池来供电

  低速率、低功耗、低帶宽带来的是低成本优势。

  低速率:意味着不需要大缓存所以可以缓存小、DSP配置低;

  低功耗:意味着RF设计要求低,小的PA就能实现;

  低带宽:意味着不需要复杂的均衡算法……

  这些因素使得NB-IoT芯片可以做得很小因此成本就会降低。

  以某家芯片为例NB-IoT芯片集荿了BB、AP、Flash和电池管理,并预留传感器集成功能其中AP包含三个ARM-M0内核,每个M0内核分别负责应用、安全、通信功能这样在方便进行功能管理嘚同时降低成本和功耗。

  2.14 NB-IoT对设备移动速率的范围是多少?

  NB-IoT是为适用于移动性支持不强的应用场景(如智能抄表、智能停车等)同时简囮终端的复杂度、降低终端功耗。

  NB-IoT不支持连接态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相关测量、测量报告、切换等。

  NB-IoT允许时延约为10s但在最大耦匼耗损环境中可以支持更低的时延,如6s左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信频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