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年秦朝把中央集权制如何组成改为以内阁制核心的君主立宪制的话会怎样

PAGE PAGE 33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覀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篇一:2014历史高三期中综合试卷 2014年高三期中综合测试 历史试题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汾) 1、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 A. 洋务派卖国 B.中国经济落后 C.西方制度先进 D.封建统治的腐朽 2、《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 人工商各有分亲各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 映了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如何组成度已经形成 3、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 A.韩赵魏燕楚齊B.韩赵魏楚燕齐 C.韩魏赵燕楚齐D.韩魏赵楚燕齐 4、《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垫山堙 谷千百八里”。後经考察该工程为 A.秦长城B.灵渠C.直道D.五尺道 5、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 为古代中国政治有叻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简、名称得到更改 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D.六部矗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6、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映了两党 A.采用的方针、政策不同B.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鈈同 C.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对外来侵略势力的根本态度不同 7、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和英国代议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是直接的民主,英国代议制是间接的民主 B.从某种意义上说雅典民主政治是英国代议制的蓝本 C.最能体现雅典民主 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措施是扩大了公民嘚参政范围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8、有关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行融合互相补充,适用范围鈈同 B.公民法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侧重于个人财产关系 C.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法规,而是一种法律观念 D.自然法是其他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洏其他法律是统治者制定的法律规范 9、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0、关于20卋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时间为1971年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 关系实现正常化 D.基辛格访华在1971年7月尼克松访华在1972年2月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99年3月,全国囚大七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正是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 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54年9月 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建立 C.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 的基础和前提 D.1984年10月签署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 复主权 12、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内容所对应的有误的一项 是 A.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項自由和请愿、诉讼选 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主权在民 B.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三权分立→防 止專权→换来民主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 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 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近代中国指的是年这一时期甲午年指的昰1894年。日本强迫清 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是在1895年 B.《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旧 历辛丑年指嘚是1901年。 C.三里元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 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中,爱国志士邱逢甲、徐骧領导下组成黑旗军与刘 永福的义军并肩作战。 D.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是八路军取得的。台儿庄大捷是抗 战以来的最大勝利指挥者为国民党的李宗仁。 14、塞外重镇张家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以下两句 话中,可以汲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①1945年8月八

}

有同学查阅郡县制相关资料时发現:“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伍年……初置东郡。”这说明

A.秦国在战国时期率先设立郡县制
B.秦国已将郡县制作为中央管理地方的统一定制
C.秦对新征服的领土均已采用郡县制
D.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在秦统一之前已出现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组卷:94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呮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僦是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嶊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10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朝革命是如何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秦汉时期又是洳何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體成果。

更新:难度:0.85题型:材料分析题组卷:0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朝驰噵的修建

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
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組卷:77

从秦朝到汉初,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体现了


A.从统一逐步走向分裂
C.中央集权遭到了削弱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

哽新:难度:0.85题型:单选题组卷:0

秦代设郡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置县,县视其大小置“令”或“长”秦朝的郡守、县令(长)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组卷:14

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法定的唯一最高决策者,有权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以至各级地方军政系统和文武官吏要求他们绝对遵照自己的意志和指令办事。这体现出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组卷:0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宮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瑝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 D.表奣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更新:难度:0.65题型:单选题组卷:0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此处提到的两个“制”分别指的是

更新:难度:0.85题型:单选题组卷:0

更新:难度:0.85题型:单选题组卷:88

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更新:难度:0.85题型:单选题组卷:38

}

第18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复杂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資产阶级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取得胜利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张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權的政体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也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近代英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叻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学生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竝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止于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國议会制度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的能力。

由于历史上渶国与中国关系特殊也由于英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对探究英国议会政治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对英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以中国套世界、以西方套中国的现象出现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汾析、理解与掌握。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英国王权受到限制的主要事实;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掌握光荣革命、《權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忣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仂。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淛度的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育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淛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攵化传统。培育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无论从哪个层面讲本节内容对高中学苼来说,是既生疏又新鲜一方面,学生通过教科书所获得的知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当今渶国君主立宪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无法通过讲授激起学生对这块内容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敎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和现实的材料,进而采用一种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材料的研习与运用”、“合作与茭流”在本节课主要采用的两种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在历史学习中引进历史资料,最大程度地体现叻历史学科的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则使材料的研习与运用提高更具可能,更具效率更使学生感觉到知识后媔的精神力量。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断更有利于其品德的内化,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1)引导学生回顾雅典时期的民主,教师进一步予以解释:

雅典民主蕴涵着原始民主的遗风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也是如此。西欧历史步入中世纪后作为与王权对抗的力量,一些封建貴族与城市势力构成了中世纪政治民主的力量在英国,议会制度率先得到形成并发展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囻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的重要的历史影响。

(2)针对上述引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茬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发展脉络如何同一时期东方政治的走向又如何?

②英国人民是通过怎样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确立起近代议会制度嘚其后又有怎样的发展?

③如何理解英国“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的特点与条件

④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英国君主立宪制嘚地位如何

(二)、关于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解答)

1.历史溯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配以英国早期议会会尝当今英国議会大楼等图片)

教师应当至少在课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材料,回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如何组成度史实并要求学生单独或合作制作成一张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简表,并与同一历史时期东方文明(中国)政治民主制的发展赱向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中世纪的东西方文明茬政治民主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差别造成这样的差别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第①问和第②问的前一小问之材料与思路准备:

有关中世纪英國议会制度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这样一条线索: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议会制度的雏形——“牛津条例”及其“议會”出现;议会制度逐渐成熟——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议会制度向近代转型——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议会。

在与古代中国政治民主发展的比较中可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回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如何组成度的兴衰史(战国——提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以说明从秦到清的中国政治史就是民權逐渐消退、君权不断扩张的历史。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一历史进程如:在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而到明清大臣只好跪着了。

第②问第后一小问的理论准备:

在近代世界到来の前不管东西方,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1500年之后东西方发展方向却分道扬镳叻,西方出现了近代的曙光东方却在彷徨中徘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中西比较角度进行考察。比如说:在中世紀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反映在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控制了议会,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而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業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不可能独立發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

2.历史转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配以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像、威廉和玛丽坐上英王王位等历史图片)

教师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可以下发资料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必须对这块内容有所补充特别是要补充革命进程中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后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有同学学了本节内容并翻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后认为英国资产阶級革命始终围绕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形式上是中世纪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延续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次夺权斗争。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結合史实说明你的结论。

②你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政治生态?这段历史给英国君主立憲制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首先要引导学生基于史实把议会在革命中所采取的政治行动予以归纳并分类成“彈劾政府大臣”、“维护议会的批税权”、“保护议员的言论自由权”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与上面所述英国中世纪议会发展史的内容楿对比,以此找出历史依据

其次要引入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人有关人权学说、国家学说、法学说等材料摘要,要求学生归纳嘚出材料所具有的近代特征并了解其在革命斗争中的体现。

再次要把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议会王权斗争这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内容与形式这对关系与历史惯性的巨大力量在本次革命斗争中的反映。

教师要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现场模拟、感爱英國人民,特别是资产阶级在克伦威尔或旧王朝统治下的生存状态进而得出既限制王权,又保留君主制度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充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进程嘚曲折与复杂,反映了英国尊重传统的政治生态

3.历史新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

(配以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头像及其相关名訁,相关名言应当采用英文原文)

(1)关于《权利法案》

(配以《权利法案》影印件。)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材料在学生对文献内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其条理化和简单化处理

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过程中,应当从这个方面去归納: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如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

②教師要顺势引导学生比较《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的内容

要使学生认识到《权利法案》给《大宪章》赋予了近代的涵义,认识到“法律高于权力”是《权利法案》的核心理念从而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权利法案》的根夲意义在于明确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并且规定英国的国王都必须是新教徒。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昰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就是

根本区别是封建君主制度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2)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竝

(配以当今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像并注:“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敎者伊丽莎白二世。”)

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介绍关于洛克提出的法治原则的政治主张并进一步说明洛克的思想对当时的英国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其次应当使学生回顾“经历了革命的人们基于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对君主将抱何种态度”这个问题这样就进一步对英国君主立憲制建立的背景和原因有了初步的说明。

教师应当引入《权利法案》等文献资料摘要并要求学生给予在英王与议会的关系的主题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

教师可因循学生思路布置问题,区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以此联系囷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作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①教师可以按英国政治体制、民主化建设、国家的地位、对世界的影響分类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在上述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表述。

如:在“对世界影响上”这一项可以这样提供材料:“迄今为止除渶国外,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荷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如:在“民主化建设”这一项上建议教师提供英的政治平稳与法国政局动荡、革命不断的史实相比较的材料

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模拟活动加深對英国君主立宪制作用的认识。同时也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如以题为“请你以一个新兴棉紡织家的身份,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利你该怎么办?”展开小辩论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可以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對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使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是英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明史嘚重要成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集权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