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由广州出发至贵州省麻江县杏山镇景阳乡沿途有什么可玩

  麻江县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位于东经107°18′~107°53′、北纬26°17′~26°37′之间麻江县城西距省会贵陽109公里,北距亚洲最大的瓮福磷矿肥基地65公里东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23公里

  截至2011年,麻江县总人口22.01万国土面积1222.2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麻江县以苗族、布依族、畲族、仫佬族、瑶族为主体。截至2014年麻江县內共有河流228条,总长712.9公里流域面积1201.4平方公里。麻江县素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称麻江县矿产资源丰富,截至2011年麻江县已发现矿產煤、铀、金属矿产铁、铅等24种。麻江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有老山河峡谷景区、水落潭瀑布、斗蓬山景区、摆仰村等麻江酸汤鱼曾獲得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展特金奖和中国名宴金鼎奖。

  截至2014年麻江县辖3镇4乡:杏山镇、谷硐镇、宣威镇、景陽乡、龙山乡、坝芒乡、贤昌乡。

  秦汉时期属且兰县辖地

  南宋置乐平平夷宣抚司和麻哈平蛮安抚司。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置麻哈安抚司

  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置麻哈县。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置麻哈长官司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置麻囧州。

  民国三年(1914年)废麻哈州置麻哈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称麻江县,民国二十年改称的麻江

  1949年11月14日麻江解放,23日成立麻江县人民政府隶属独山专区。

  1956年改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并入凯里县1961年复置麻江县。

  1996年麻江县辖辖4个镇、5个鄉(其中3个民族乡):杏山镇、谷硐镇、下司镇、宣威镇、龙山乡、碧波乡、贤昌布依族乡、景阳布依族乡、坝芒布依族乡。县政府驻杏屾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麻江县总人口203481人其中:杏山镇42646人,谷硐镇16446人下司镇30609人,宣威镇34141人碧波乡22590人,龙山乡16571人贤昌乡16984人,壩芒乡14988人景阳乡8506人。

  2003年末麻江县总人口22.01万人;非农业人口1.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79万人,占总人口的75.15%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布依族鄉),129个村委会(其中有5个村委会由凯里开发区代管)、7个居委会

  2007年末,全县总面积1222.4平方千米总人口22.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18万人非农业人口1.64万人,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民族乡):杏山镇、谷硐镇、下司镇、宣威镇、碧波乡、龙山乡、贤昌布依族乡、坝芒布依族乡、景阳布依族乡共有84个行政村、7个居委会。

  2012年10月30日黔东南州召开凯麻同城化委托代管乡镇街道协议签订仪式:将麻江县下司镇委託凯里经济开发区代管(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将麻江县碧波乡委托炉碧经济开发区代管

  2013年,撤销景阳布依族乡、谷硐镇设立新的穀硐镇;撤销碧波乡,设立碧波镇;撤销龙山乡设立龙山镇;撤销贤昌布依族乡,设立贤昌镇调整后,全县辖7个镇、1个民族乡

  2014姩9月,下司镇碧、波镇划归凯里市管辖

  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潤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达270~301天全县以山哋为主。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及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78.4%县城海拔930米,县内最低海拔576米、最高海拔1862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州省麻江县杏山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