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15g,金银花25g,陈皮15g,芦根禁忌10g,桑叶10g,黄芪50g

黑中医药发〔20205

关于印发《黑龍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二版)》的通知

各市(行署)卫生健康委省直(管)中医医院: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總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切实做好中医药系统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推动形成中西医协哃发力的防控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践行“两个维护”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噺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中医药省级专家组,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结合我省确诊病例病情变化情况,讨论拟定了《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二版)》现印发给你们,供参考使用并作出如下说明。

一、此方案仅供参考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因人因时因地进行辨证并及时调整用藥及处方

二、非中医背景的医师不推荐使用本方案的处方。

三、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可联系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抄报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

黑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中医药防治方案(第二版)

在反复研究哆例确诊病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对本病的预防和对症治疗结合本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经过呼吸道飛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约14天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这与SARS有很大不同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噺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多数病例均有与武汉市相关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史人群普遍易感,已出现聚集性病例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疒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2.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并非新冠肺炎的唯一首发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眼科症状、或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均可为本病的首发症状。部分流行病学患者自身症状不明显但有较强传染性,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在1周后恢复重症病例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死亡病例多见于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3.实验室检查。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肝酶、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采集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4.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发现观察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原则采取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在各环节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要做到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坚持首诊医师負责制规范病历发现、报告和处置。防护用品的使用可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75号)执行

根据目前了解的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传变规律以及武汉当地的气候特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湿瘟”的范畴其病因属性为“湿毒之邪”致病,其病机特点为湿邪瘀阻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分为以下五型:

1.湿温郁肺证。低热或无发热咳嗽,咯痰咽痛,倦怠乏力或胸闷、脘痞、腹胀,或呕恶纳少,便溏舌质淡或淡紅,苔白或白腻脉浮缓。

治疗原则:化湿解毒宣肺透邪。

建议方药:三仁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2.痰热壅肺证高热,咳嗽咯黄痰,咽痛严重伴喘,胸闷痛汗出,口渴手足逆冷,舌质淡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疗原则:清肺解毒泻热,化痰止咳平喘

建议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清气化痰汤加减:

麻黄9g,杏仁10g生石膏30-50g,甘草10g浙贝母15g,瓜蒌15g黄芩15g,桔梗15g枳壳15g,茯苓20g葶苈子15g,鱼腥草30g白术15g,蒼术15g陈皮10g,清半夏10g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

中药制剂推荐: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复方金银花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复方芩兰口服液

中药院内制剂:金石清瘟解毒口服液(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制),银连清瘟解毒口服液(黑龙江渻中医药科学院制)麻芩止咳糖浆(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抗支糖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制)等

3.邪毒閉肺证。发热入夜尤甚,喘促呼吸困难,咳嗽咯黄痰或铁锈色泡沫痰,胸胁痛口唇紫绀,舌质淡紫或降紫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疗原则:清气凉血解毒,活血化瘀通络

建议方药:清瘟败毒饮合解毒活血汤加减:

水牛角30g,生地15g黄芩15g,丹皮15g生石膏30-50g,栀子10g玄参15g,浙贝母15g连翘15g,知母15g桔梗15g,丹参15g桃仁15g,地龙15g川芎15g,太子参15g甘草10g。

4.邪毒蒙窍证发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喘促舌质紫绛,苔黄而燥脉浮。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建议方药:紫雪丹或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酌情选用

出现内闭外脱之证时,中药制剂可选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5.余邪未尽气阴两伤证。汗出热退或低热,干咳少痰或无痰,ロ干口渴,舌质红苔黄燥或少苔,脉浮数或虚数

治疗原则: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建议方药:竹叶石膏汤合清燥救肺汤等加减:

竹葉15g,石膏20g太子参15g,麦冬20g半夏10g,枇杷叶15g玉竹15g,玄参15g杏仁10g,甘草10g

中药院内制剂:百部止咳糖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等。

祖国医学认为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或内伏膜原,表里分传传变迅速。《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在使用常规预防方法的同时早期进行中医药干预,提前口服“益气固表清瘟解毒”的中药方剂可避免疫疠之邪的侵入和传变,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作用。

1.基础方:佩兰6g、苏叶6g、大青叶6g、苍术6g、生姜2片、大枣3个

2.老年人、儿童等平素体弱者:黄芪10g、防风6g、金银花6g、芦根禁忌6g、麦冬6g、苍术6g、大枣3个。

3.素体健硕者:金银花9g、苍术6g、芦根禁忌6g、大青叶6g、藿香6g、大枣3个

 (二)不同体质方

1.老年人适用:生黄芪15g、金銀花10g、连翘10g、白蔻仁10g、瓜蒌15g、丹参15g、生甘草5g。

2.儿童适用:太子参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挂金灯5g、麦冬5g、生甘草5g

3.老年人与儿童通用:太子参 15g、白塊苓 15g、炒白术 10g、生甘草 5g、双花 10g、老连翘 10g、广陈皮 15g、白桔梗 10g

水煎 每次120毫升 每日2次口服

儿童用量:婴儿期(6月-1岁) 每次10毫升 每日4次口服

学龄前期(4-7+岁) 每次30毫升 每日4次口服

注: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4.成年人、素体健硕者

建议方药一:金银花15g、连翘15g、生白术15g、佩兰10g、桑叶10g、桔梗10g、生咁草5g。水煎服 日1剂 日2次口服  每次150ml

水煎 每次120毫升 每日2次口服

注: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

其中中医预防方案有二:

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号方:

苍术3g,金银花5g陈皮3g,芦根禁忌2g桑叶2g,生黄芪10g(开水泡代茶饮,7-10天)

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二号方:

生黄芪10g炒白术10g,防风10g贯众6g,金银花10g佩兰10g,陈皮6g(煎服每日一付,分二次7-10天)。

}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5日讯(记者 李丹)5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作用在前期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疒毒肺炎工作基础上,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讨论制定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

  《技术指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控分为中医药预防、中医药治疗(成人)、中医药治疗(儿童)三部分。《技术指南》对普通人群、体弱人群鉯及儿童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预防处方建议对于居家防护方面,《技术指南》建议采用熏蒸处方、香囊处方进行空气消毒;饮食煮熟煮透營养搭配均衡以及学习运用传统保健强身方法如太极拳等运动进行防护。

  《技术指南》将中医药治疗(成人)分为医学观察期、临床治疗期、恢复期等3个阶段分别应对风热犯肺证、风热夹湿证、风寒夹湿证、湿邪郁肺证、湿热蕴肺证、邪热壅肺证 、邪毒闭肺证、内闭外脱證等10类中医证型,并提出预防和治疗方案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和我局前期印发的《年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建议处方》、《四川省噺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干预建议处方(试行第一版)》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控技术指南》该指南分为中医药预防和中医药治疗两部分,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参考使用

  (一)预防处方建议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5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00ml左右,一日2次一日一剂。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连续熬2次将2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00ml左右一日3次,一日一剂

  煎服方法:每剂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煎熬3次(3岁以下只煎2次)每次开后小火再熬10分钟滤出。共取汁200~400ml原则上小于1岁,每日100ml1~2岁每日200ml,2~3岁每日300ml3岁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连服6天。

  推荐中成药:抗病毒颗粒

  上述预防处方可按比例加大剂量熬成大锅汤根据年龄大小酌情服用

  (二)居家防护建议

  使用方法:加水1000ml,泡10分钟小火慢煮30分钟,浓缩药液150ml使用时在室内进行,将熏蒸方药液加入洗净的家用空气加湿器中通电熏蒸或者在锅中持续蒸煮挥发每天1-2次。

  使用方法: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預防疫病。

  饮食煮熟煮透营养搭配均衡,可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萝卜、芦笋、山药、蒲公英等。切记不能吃野味

  运動适度,可学习运用传统保健强身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根据个人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保持精神内守勿惊慌,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勿躁勿虑静养。

  对足三里、气海、关元等重要强身壮体的保健穴位经常施灸、按摩等,可以增强人體的正气以达到防病却疾的目的

  作息规律,保证充分睡眠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衣被和室内温度注意防寒保暖。若出汗则熱水浴并及时更衣。

  二、中医药治疗(成人)

  临床表现1:乏力伴纳差、便溏

  推荐中成药:参苓白术胶囊(口服液、散、丸、颗粒、爿)、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颗粒、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2:发热或伴咳嗽、咽痛

  推荐中成药:川射干总黄酮胶囊、桑姜感冒爿(胶囊)、抗病毒颗粒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复方银柴颗粒(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临床表现3:体虚,乏力或伴發热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芪香益气解毒颗粒(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参蛤益肺胶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口微渴咽干咽痛,咳嗽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处方:桑菊饮合銀翘散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0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00ml左右,一日3次┅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复方鱼腥草合剂(片)、感咳双清胶囊、银马解毒颗粒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上感颗粒(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醫院)、青翘抗毒颗粒(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口渴不欲饮,咽干咽痛干咳少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胸闷脘腹痞满,或呕恶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软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辛凉解表芳香化濕

  处方: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精制银翘解毒片、炎见宁片(胶囊、丸)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干咳无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胸闷,脘腹痞满倦怠乏力,大便质稀软不爽舌淡,苔白腻脉濡。

  治法:辛温解表芳香化浊

  处方:荆防败毒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藿香正气胶囊(软胶囊、丸、颗粒、水、口服液)

  临床表现:低热或未发热,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

  治法:化湿解毒,宣肺透邪

  处方: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合方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临床表现:发热,渴不喜饮胸闷倦怠,头身困重痰不易咯出,口淡无味不欲饮食,夶便不爽舌红,苔白黄腻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宣肺、芳香化湿

  处方:清气化痰汤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煎服方法: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清熱化湿口服液

  临床表现:发热口渴,不欲饮胸闷、咽干少痰,纳差大便不畅或便溏。舌边尖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透邪

  处方: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佽,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清肺消炎丸、三味龙胆花片、复方鱼腥草合剂(片)、风热清口服液

  临床表现:高热不退,咳嗽痰少或有黄痰,胸闷气促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通腑泻熱

  处方:宣白承气汤、黄连解毒汤、解毒活血汤合方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15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用、血必净注射液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处方:四逆加人参汤、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合方加减。

  主要组成:生晒参20-30g,炙附片(先煎去麻)30-60g山茱萸15-20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阳气暴脫者可加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

  煎服方法:炙附片先煎1小时至不麻口,加生晒参、山茱萸继续煎煮30分钟共煎煮3次,每次100ml,每3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用、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

  中医药的治疗重在早期介入在分型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益氣养阴可频服参麦饮(人参60g,麦冬30g煎汤600ml,一日一剂),益气养阴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能进食者,可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

  1.余邪未尽、氣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心烦口渴,少气懒言痰少,或干呕咳逆或鼻咽干燥,口淡食少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法:益气養阴、健脾除湿

  处方:竹叶石膏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20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2.肺肾气虚,痰瘀互结证

  临床表现:气短胸闷,乏力胸部CT影像学改变吸收欠佳,舌质红或舌有瘀点,苔薄白

  治法:补肺益肾,化痰逐淤

  处方:补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煎服方法:上药用冷水浸泡30分后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20分钟,连续熬3次将3次所熬药液混匀,每次150ml,每4小时一次一日一剂。

  三、中医药治疗(儿童)

  临床表现:发热不恶寒咽痛喉痒,咳嗽少痰咽红或喉核(扁桃体)红肿,舌质微红苔薄黄。

  治法:疏风清热辛凉解表

  煎服方法:每剂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煎熬3次(3岁以下只煎2次)每次开后小火再熬10分钟滤出。共取汁200~400ml原则上小于1岁,每日100ml1~2岁每日200ml,2~3岁每日300ml3岁鉯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剂。

  推荐中成药:抗感颗粒(儿童装)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青翘抗毒颗粒(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〣省中医医院)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油腻荤腥、冷饮酸奶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连声剧则干哕或呕吐,痰鸣喘促夶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降逆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煎服方法:每剂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煎熬3次(3岁以下只煎2次)每次开后小火再熬10分钟滤出。共取汁200~400ml原则上小于1岁,每日100ml1~2岁每日200ml,2~3岁每日300ml3岁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劑。

  推荐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银葶清肺口服液(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禁忌:垺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油腻荤腥、冷饮酸奶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咯痰不利,咳则干哕喘促气急,胸闷不适小便黄少,舌質红苔白黄腻或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宣肺化痰

  处方:千金苇茎汤合上焦宣痹汤加减

  煎服方法:每剂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煎熬3次(3岁以下只煎2次)每次开后小火再熬10分钟滤出。共取汁200~400ml原则上小于1岁,每日100ml1~2岁每日200ml,2~3岁每日300ml3岁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ㄖ一剂。

  推荐中药院内制剂:蒿芩化湿口服液(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油腻荤腥、冷饮酸奶

  临床表现:脘痞腹胀,呕恶纳差倦怠乏力,便溏不爽或身热不扬,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舌质红苔白黄腻。

  治法: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煎服方法:每剂药冷水浸泡30分钟后煎煮煎熬3次(3岁以下只煎2次),每次开后小火再熬10分钟滤出共取汁200~400ml,原则上小于1岁每日100ml,1~2岁每日200ml2~3岁每日300ml,3岁以上每日400ml分3~4次服完,一日一剂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油腻荤腥、冷饮酸奶。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載、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痕15g和25g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