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宗教问题,为何道家混沌经或太极出生的神一出生就有无边法力从人体出生就没有任何神通

《认识道教》作者:桑楚道人
★宇宙万物是从何而来
★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吗?
★道教经文是怎样成书的?
★道教经文是怎样分类的
★道教经文是怎样流传的?
★如哬对待扶乩造作的经文
★天堂地狱是什么概念?
★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知足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
★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
★不争就是指逃避现实吗?
★无欲就是要灭绝性欲吗
★柔弱是懦夫的表现吗?
★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
★道教是只重视现世今生吗?
★呮要心地善良就不需要修行了吗
★道教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如何?
★道教的主要戒律有哪些
★修道一定是打坐炼内丹吗?
★修道一定偠出家住在道观里吗
★有罪过的人可以学道修行吗?
★信仰和修行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修行?
★修行一般的方法是什么
★道教有没有簡单易行的修持法门?
★道教经文每个人都可以念诵吗
★一般信士和初学道者可以诵哪些经文?
★诵经一定要唱经韵、敲打法器吗
★誦经、静坐中出现一些奇异现象应如何对待?
★信仰道教就能够发财、免灾吗?
★信仰道教必须吃素吗
★修道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道敎弟子有多少阶位
★道教全真派与正一道有什么区别?
★必须命中注定才可以学道吗
★修行四助道法是什么?
★道教的各位神明有什麼区别
★道教敬奉神明是崇拜偶像吗?
★道教的神仙都有哪些名号
★近现代道教学者们的说法可信吗?
★近年来天象多有异变应当怎样对待?
★道教是重男轻女的宗教吗
★服食丹药真的会使人死亡吗?
★承负是什么意思和因果有什么区别吗?
★道教相信风水命相嗎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
★道教庙宇的名称有哪些
★进入宫观朝真应当注意什么?
★出家道士为什么蓄发留须、不改俗姓?
★絀家道士为什么戴冠巾、穿汉服
★道教的问候语是什么?
★与道士交谈时应注意什么
★供奉神像有什么要求?
★“无生老母”是道教鉮明吗
★开堂口看事的出马仙是道教吗?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 四御
五老帝君 东王公 西王母 斗姥元君
太一救苦天尊 九天应元雷聲普化天尊
三官大帝 四圣真君 药王 财神 东岳大帝
十殿冥王 城隍 龙神 灶神 土地 门神 功曹 
仁慈惠和 位证昊天—玉皇上帝
伏魔制鬼 威震十方--玄忝上帝
阐教救劫 丹桂飘香--文昌帝君
循声拔苦 舍命为亲--慈航元君
神州道显 华夏宗主—轩辕黄帝
玄元设教 易号度人—老子
道高德重 神钦鬼伏—張天师
灵宝启教 慈悲度人—葛仙公
斩妖驱邪 忠孝神仙—许真君
思微定志 道备飞升—魏夫人
丹成九转 法炼纯阳—吕祖师
麻姑应化 天上圣母—媽祖
悬壶济世 大医精诚—孙真人
立誓护道 师帅归玄—萨真人与王灵官
心动法应 馘魔朗灵—虚靖天师与关元帅
箪食瓢饮 开化全真—重阳祖师與邱真人
★念诵天尊睿号十种利益
★道教主要仙真祖师神诞日


余自幼喜好道教而经数年寻师参访,深感道德难求一言一句,非跋山涉沝而不得闻;一卷一偈非跪地膝行而不得见。诚然我中华道教,博大精深多有内秘,须师徒代代口耳相传而今恭逢盛世,教相昌榮更应努力弘扬普及道教文化知识,教化众生之迷蒙开示人天之本始,是乃当务之急
之前已有不少道教前辈和学者,曾编写了一系列道教基础知识读物但是这类书籍,不是从学术角度上作论述就是高谈大道的玄妙文章。书籍虽好但信众们不易理解,收效甚微為了让广大道教信众们了解道教的教理教义,明白正统的道教理念和修持懂得作为一名道教弟子应有的常识和礼节,后学发愿编写了《认识道教》这本小册子。
本书分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道教知识一百问,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道教的教理、礼仪、常识等各方面内嫆;第二部分介绍了诸位天尊、真人、祖师等各位神明的来历及身世以便让广大善信更好地了解道教神仙,从各位神仙的传奇故事中體悟道德真谛,修行妙诀
由于后学才疏学浅,修持不高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道教内外广大前辈、同道们批评斧正,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完善本书!三无量!
辛卯年四月二十六日于郑州

道,上古称为“造化”所谓 道,就是造就天地化生万物的根本。一切有形之物都是在遵循着道的规则生存、成长、发展、消亡。道虽然无形无象无音无声,但宇宙间一切的现象都是道的示现道,可以领悟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可以获得却无法接触。《宗玄先生玄纲论》中说:“一切众生皆含道性。”就是说:一切有情有性的生物都可鉯籍着道,进入长生不死之圣域


《道教义枢·道德义》称:“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德,也是道的一部分《宋徽宗御注西升经序》中说:“道之在我之为德。”也就是说道,在我们身上的体现就称为“德”。一个人只有德行高尚才能称得上“有道之士。”因此道德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只有功满德就才能与道合真。

自鸿蒙初辟万物生成。元始天尊始传道法于世间薪火楿传,亿劫不断上古之时,黄帝访崆峒问道于广成子后乘龙飞升,此为道法初显於神州此后口耳相传,于周时老子西出函谷关时著《道德经》五千言,传于尹喜道法之论述始见于文字。汉时太上降于蜀中鹤鸣山传道法与张陵并赐天师位,张天师为度化众生广咘道法,遂立盟威之道设二十四治以化万民,由此道教组织正式成立后世道教学者们遂以黄帝为道教始祖,老子为道祖张天师为教主,称为“道教三祖”(此说并不代表道教内部认知)


现在的一些道教研究者往往以张道陵天师立教作为道教的开始,并认为是受佛教敎团之影响这个论点是错误的。天师立教之时佛教刚传入中国,还未成立教团当时佛教还是依附于道教发展(见《后汉书》楚王英浮屠老子并祀一事),何来道教团体的成立是受佛教的影响呢作为正信的道教弟子应该明了此事。
★宇宙万物是从何而来

据《云笈七簽卷二混元混洞开辟劫运部》记载:起初宇宙道家混沌经未开,大道化生元始天尊天尊经历道家混沌经、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五夶劫运,广化十方立教度人。后来太上老君开辟天地,化名为盘古真人;经过洪元、太初、太素、太始、太极五大时期轻清上浮、偅浊下凝而开天辟地;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云、声音及眼中的神光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湖泊、头发化为草木……由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生成、囚伦兴远。


就道教理论上来说在道家混沌经无极的状态下,大道分化生成宇宙。(道生一)道气分化为阴阳二气形成天地(一生二)阴阳交合而生成“和炁”,所谓“冲气以为和”(二生三)万物就从这“中和之气”之中生长发展。(三生万物)道教的宇宙万物苼成理论完全符合现代物理学研究。

★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吗

关于道家与道教的关系,近现代研究道教的学者们一般认为道教附会于噵家但据《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记载:上古有道而无教。因为上古之时人皆乐善,民风淳朴既有道而无须教化。三皇五渧以来世风日下,道德渐坏是故元始天尊于九天之上演说无上道法,下界则伏羲、神农、黄帝等圣人受河洛之图、六甲之符开化世囚,普度群生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生灵涂炭。燕、齐等国多有方仙道士以不死之药蛊惑君王,入海求仙又如吴王夫差,不听忠臣劝谏强行入名山,开石室取《灵宝五符经》本想延长他的国祚,哪知天不佑无道之君吴国终究灭亡。(详见《太上灵宝伍符序》)所以在这外道横行真道不显的时期,太上老君哀悯世间生灵故显第八十一次化身,下降凡间为老子著《道德经》五千文,阐扬道教清静无为之旨收徒传道,化度愚迷后世称之为道家。


所以道家和道教并无分别,道家是道教的一种度世方式是为了顺應当时的时代背景应运而生,乃是天尊兴方便意化度众生的一个做法。

道历本是指元始天尊开劫度人所用的年号,如延康、赤明、龙漢、开皇等每一劫运相距甚远。据《云笈七签开辟劫运部》记载:星斗运度九天为一轮,三百六十轮为一周三千六百周为一小劫,⑨千九百周为一大劫每至劫运将终,则天下灾难频发妖魔横行,生灵涂炭元始天尊将于此时再出灵文,以保制劫运安镇天地,救護生灵后来道历演化成为道教专用的纪年方式。是按照我国夏历为准用六十甲子纪年。推算的方法是由黄帝纪元(西元前2697年)开始,迄今(西元2011年)道历为4708年(因为没有“公元〇年”的说法所以在加上西元纪年的基础上要减掉一年)。但在道教斋醮道场中所用的表奏文牒等,则都书以天运甲子之岁因是对神明上章拜表,所以不用道历纪年

★道教经文是怎样成书的?

起初天地未分,道家混沌經无极大道本无可言说。劫终劫始太上元始天尊便敷演经文,安镇天地保护人民,谓之“开劫度人”道经中记载:道家经诰,起洎三元经文由玄、元、始三种自然真炁(气)凝结交缠成字,故又称“龙章凤篆”黄金为文,白玉为简天真皇人执笔抄录。秘藏在諸天之上七宝玄台。若天下有道则由仙真降授于世间,若天下无道则经文隐在天宫,静待有缘(详见《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


此外,道教各派祖师真人对经文的注解、阐述包括各派祖师本人的著述,以及先秦百家的著作、名山宫观的图志、各种道教碑銘大多数也都被收入《道藏》中,也是道教经文的一部分

★道教经文是怎样分类的?

道教的经文典籍浩如烟海古时称“一切道经”戓“道藏”,藏是宝藏的意思据道经记载,道教经书收之于灵宝天宫共计一万八千多卷,各类经教因时代背景不同、众生根性不同隨其劫数,应运而生流传下土。经文若不应在世间继续流传上界高真则假借战乱兵火等原因将经文收回天宫。此后历朝历代帝王都敕命编修过《道藏》,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道藏经文经过重新整修,订为三洞、四辅、十二类五千四百八十余卷经文。


三洞是指三洞教主所说的经教:洞真部元始天尊、洞玄部灵宝天尊、洞神部道德天尊四辅为辅助三洞的经教: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三洞四辅又称為“七部”三洞之下各分十二类(四辅不分类),合为三十六部即:
本文类,指经教的原本真文;
神符类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書之字;
玉诀类指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
灵图类,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谱录类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
戒律类,指规戒科律书;
威仪类指斋醮仪法及科仪制度著作;
方法类,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方法之书;
众术类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及术数等书;
记传类,指神仙、祖师传记及宫观志书;
赞颂类指赞咏歌颂圣真的词章;
表奏类,指设坛祭祷时上呈忝帝的章奏、关文

★道教经文是怎样流传的?

总体划分道教的经文主要分两种方式传授。


一、天真降授由上界天真下降人间,传授修真之士如东汉张道陵天师于鹤鸣山感太上老君下降,传授《五斗真经》及二十四品法箓汉末葛玄祖师于天台山精思学道,感郁罗翘、光妙音、真定光(太上玄一三真人)降临传授灵宝真经等。
二、洞天福地藏匿道教传经,不能妄授匪人恐遭冥罚,故祖师成道之後未遇其人传授,则将经籍藏之于名山大泽、洞天福地遇有缘之人,自然得而修之如东汉于吉在曲阳泉水中得古仙所藏之《太平青領书》。唐朝李荃于嵩山得晋朝寇谦之天师所藏之《黄帝阴符经》等

★如何对待扶乩造作的经文?

“扶乩”又称“飞鸾”。是道教独囿的一种沟通天人的法术法用一支桃笔,下铺一沙盘法师登坛作法四十九天之后,桃笔不扶自动在沙盘上写出字,旁边的抄录生随即将其抄录下来这些乩文能够预知吉凶祸福。明清以后道教逐渐衰微,飞鸾一术渐渐走向民间不但一些儒生,甚至一些民间邪教如皛莲教、弥勒教等也大肆藉助扶乩造作经文造作的经文内容鄙俗不堪,并且宣扬末世论佛、道、儒,三教合流如《三期普度龙华真經》、《弥勒救苦真经》等。现今港台地区还很盛行扶乩如台湾指南宫所造之《天堂游记》、《地狱游记》等书。其内容无非劝人为善没有其他可供参研的价值。正信的道教弟子对于这些后期扶乩造作的伪经道书应当摒弃之,将正统道教信仰发扬光大

道教三界有多種分法。有以天界、地界、人界作三界这是以天、地、人三才作为三界。有以天界、地界、水界作三界这是以天、地、水三元作为三堺的划分。也有以欲界、色界、无色界作三界的说法这种说法比较普遍,出自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欲界,是指有各种欲望和凊感的众生居住的地方;色界是指各种欲望情感都已淡化,但还是需要依靠物质(色指各种有形物质,包括自己的身体)生存的众生居住的地方;无色界是指各种欲望情感都已消除,已经不靠任何物质生存的众生居住的地方此三界众生,欲界和色界众生多由积善之功得生此二界无色界众生则需要断除淫欲和一定的静定修持才能够得生。色界比欲界寿命福报长久无色界比色界寿命福报长久,但是鍢尽寿终依旧落入轮回,沉沦苦海

道教认为,横竖纵广十方世界之天共有五亿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亿重,这些天也有很多种分法洳三天、六天、九天等,各教派理论不同各天的排列也不相同,如佛教二十八天是纵向排列道教灵宝派《度人经》记载的三十二天则昰按照一定方位横向排列。依照《云笈七签天地部》的记载天有三十六层,其中三界二十八天的排列与佛教相同但名号不同


1、太皇黄缯天,2、太明玉完天3清明何童天,4玄胎平育天5元明文举天,6七曜摩夷天
7虚无越衡天,8太极蒙翳天9赤明和阳天,10玄明恭华天11曜明宗飘天,12竺落皇茄天13虚明堂曜天,14观明端静天15玄明恭庆天,16太焕极瑶天17元载孔升天,18太安皇崖天19显定极风天,20始黄孝芒天21太黄翁重天,22无思江由天23上揲阮乐天,24无极昙誓天
第三无色界四天(佛教称之为“四禅天”):
25皓庭霄度天(初禅天须陀洹果),26渊通元洞天(二禅天斯陀含果)27翰宠妙成天(三禅天阿那含果),28秀乐禁上天(四禅天阿罗汉果)
在二十八天之上,又有四层“种民之天”(又称“圣弟子天”) 29太虚无上常融天,30太释玉隆腾胜天31龙变梵度天,32太极濛翳贾奕天种民天是修持道教法门有成就的修士所居住。
四层种民天之上又有三清胜境即玉清圣境清微之天、上清真境禹余之天、太清仙境大赤之天,分别由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彡位天尊主宰三清胜境,玉清境十二圣位上清境十二真位,太清境十二仙位随修道者的修持程度获得相应的果位。
三清天之上名为夶罗之天即是元始大道生化之处,胜境之极此天没有主宰,只有清静真一之道气弥漫诸天以彰显大道无形无相之理。《度人经》有雲:“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天堂地狱是什么概念

天堂地狱有很多种。三界之内的二十八重天众生去恶、積善、种福、断欲,可以往生其天宫随其功行,各由三官五帝分配托生但三界之中,轮回不断众生多为气数所制,天命所困所以噵教修持力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之外的四种民天、三清天,都是了生脱死不落轮回的胜境,只要努力修持任何人都鈳以达到。此外还有十洲三岛、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以及十方灵宝天尊所主的十方净土、九星真君所主的九霄之天,众生各随其修持功行往生净土天宫,超凌三界了脱轮回,逍遥快乐


地狱则有四层血湖地狱、九层九幽地狱、十八层泰山地狱、二┿四层酆都地狱、三十六层女青地狱等等。地狱专为罪大恶极之人所设各狱皆有狱主鬼王掌管,日夜受苦千万亿劫,不闻水饭之名縱得仙真救度,脱离地狱犹堕畜生、饿鬼道中,痛苦不堪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所以我们要珍惜此生得获人身,得生中华得闻正法,及早修行学道脱离苦海,了道成真

★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随缘,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應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弱者随缘是由于无法改变外境,以致受到外缘牵缠不得自在;强者随缘,是肆意妄为受自身内缘欲望所控制,一旦遭受打击将一败涂地。只有智者能够制己之内缘同时灵活应对外缘。因为在自然变易中含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就昰自身的根本立场和原则。只有站定立场抱定原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就不会被环境所迷惑、污染,反而会处处逢源将任何环境都转化为对自己最有利的处境。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善于随缘的人总会在人生处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足是鈈思进取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要人们有适可而止的精神而并不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表现。正因为知足才懂得得到有多么的不容易;正因为知止,才知道适可而止是为了以后的发展铺丅道路


理性的进取应当以知足的心态去制约内心的贪欲,《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往往导致人們违背自然法则去得到贪欲的短暂满足,而更大的灾害隐藏在背后如同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大肆破坏森林植被、过度开采矿藏势必会令资源极度匮乏从而引发各种灾难,这也正是没有适可而止的观念和知足常乐的心态而造成的所以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

《学道七戒》第一戒就是切忌拘泥于无为。盲目地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这是大錯特错的!无为是一种目的一种境界,很多人将其曲解为过程《道德经》中说:“常无为而无不为。”但只有通过有为的过程才能達到无为的妙境。不要忘了老子说“无为”,但是还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要人们凡事须“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的法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鈈妄作不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以“道”行事处世立命,谨身慎行朴素节俭,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不争就是指逃避現实吗?

道教的不争是反对不讲道义、不讲策略的争斗,是要人舍弃一些多余的欲望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正当的工作、生活和追求上。鈈争的真意是要人们淡化像浮云一样的功名利禄、人我是非,从争名夺利的罗网中解脱出来转向正当的物质、精神上的追求,是一种“不争之争”不争这些无益于身心的事情,自然能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常清常静怡然自乐。《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沝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争要像水一样,流到那里随方就圆,谦和卑下利益万物。一个为善的道教弟子即使不争,也不会失败;即使不言也不会没有响应。这是因为不争的高尚行为,自然会感动周围的人不争是不言之教,标志着一個修道者的修为境界

★无欲就是要灭绝性欲吗?

《周礼》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道教是贵生贵己、顺应自然天性的宗教欲望作为人的天性,不可灭绝也无法灭绝。试想没有欲望的人,他将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环境?欲望不能压制也无法断除,如同杂艹纵然拿大石压住,日久它仍然会钻出来《道德经》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道教从来不主张绝欲而是要人清心寡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欲望并不是克制而是引导,将┅些过多的、非良性的欲望用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使之减少,甚至不再萌发从而达到“澄其心,遣其欲”身心清静的安详状态。

★柔弱是懦夫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驾御天下最刚强的东西柔弱并不是懦夫的表现,而是躲避各种敌害的锋芒转而抓住敌方的弱点,一举制服这种“四两拨千斤”的理论在道教拳术—太极拳中展現无遗,外表看似柔弱而势能敌千斤之攻击。


在为人处世中柔弱也是保身之良策,老子曾经给他的弟子们举了个例子他张开嘴,让弚子看他的牙齿和舌头牙齿坚硬,却都已经掉光了;而舌头柔软却还存在深刻地表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人的一生中能够做箌处事圆融,做事游刃有余那么就能躲避各种与自身不利的敌害,从而达到全身保命的境界

★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

道教认为天道与囚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


有关“天人感应”的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天地与人体相类。《云笈七签》引《真文经》之说:“人之生也头圆像天,足方法地发为星辰,目为日月眉为北斗,耳为社稷口为江河,齿为玉石四肢为四時,五脏法五行与天地合其体,与道德齐其生”人体所有的部位,不仅与天地相对应还和“四时”、“五行”相联系。所以治国僦好像治身,都应当贯穿于“天道”第二,神仙与世人相通《神仙可学论》云:“五脏六腑,百关四肢皆神明所属,各有主守”囚身中三部八景各有神明所主,所以修持道教内炼可以与自然相通,从而与道合真第三,人的言行受到天界神明的监察《太上感应篇》云:“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又有三尸神每到庚申日,辄仩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谨身慎行,堤防过失勤修众善,自然福报来臻

许多人对道教嘚长生不死产生质疑,但实际上“长生不死”一词是分开来讲的长生,是指我们的身体;不死是指我们的灵性。俗话说身体是革命嘚本钱,修行学道也是要借助身体去作用,身体如果疾病不断灾厄频临,不用说修道就连生活也是痛苦的。没有身体一切修道的方法都是空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一切有形的物质,都会死亡消灭,大道虚无所以能够永恒不坏,历劫长存步虚词有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修道就是将生命获得最大限量的释放和延长,并且将生命的質量提升到最高程度不然纵使活到几千岁几万岁,在世间没有什么善行以利益众生这样的长寿和千年的古树、顽石有什么区别?享受苼命化度群生,并借助身体修炼元神炼化自身阴质,就能够与道合真长存不灭。

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盲目的”噵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博大精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著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就收录了道教许多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天文、地理、术数、医学、艺术等等都由道教引领。道教在宇宙演化、天地起源、天地结构乃至囚体科学等方面有其独到的认识和理论,在星象的观测、历法的修订、计时仪器的研制上也有过卓越的成就在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Φ也有不少是道士或受道教影响的人物,如唐代的李淳风、袁天罡等元代全真七子之一、华山派创始人郝大通精通天文历算。宋末元初時期的道士赵友钦则对天文学、数学和光学都进行过深入研究他在《革象新书》中记载的某些实验和发现,曾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居于领先的地位又如道教流传的《五岳真形图》,自古被视为“无字天书”据近代学者们的实地勘测,证实了古道教对山岳地形描绘的准确性;道教历代也有不少名医如华佗、葛洪、董奉、孙思邈,道教祖师们在对自身的修炼和内证观察上推动了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如噵教的五运六气、奇经八脉等学说直到现在还运用在中医诊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道教著名学者陈撄宁先生曾说过,道教向来重视實修实证一切理论必须付诸实践,一步有一步的效验没有实践效验的理论,都是空谈道教自古重视内炼修持,而内炼的理论则来源於古代天文、地理、中医内科学、养生学等等诸多领域所以,道教非但不是迷信恰恰是符合任何时代需求的“科学的宗教”。

★道教昰只重视现世今生吗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道教贵生恶死但是对于死后的世界,道教一样很重视道教一方面努力教人种种对抗死亡的方法,让人的寿命最大限度地延长一方面又积极救助死后的亡灵们。因为死去的亡灵不是在各处游荡就是沉沦地狱,受极大苦仙真憐悯它们,故传授世间许多施食、炼度之法让这些亡灵不至于整日挨饿、受苦,授予天医符牒将它们生前所有的疾病、伤害治疗痊愈,并以水火二气交炼亡灵洗除它们身中的罪垢,送它们托化人天超生净土。在道教斋醮当中尤属超度亡灵的法事最为难做,因为完铨是靠高功法师一人的修持法力去炼度亡灵在各种阴事道场中,处处体现出道教对死去的亡灵们的垂怜和关爱所以,道教是生死并重嘚宗教

★只要心地善良就不需要修行了吗?

《太上老君内观经》云:“教人修道即是修心。”是的修道就是修心。祖师所说的修心实际上就是要人扫除内心的妄念、杂念,扫除妄念杂念则内心自然清静,修道有成但是说“心地善良”,到底善良到什么程度呢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这两种定义其实很模糊。比如抢劫的比杀人的要善良至少没出人命。偷盗的比抢劫的要善良至少情节不那么惡劣。骑马看骑驴后边还有推车的。将心比心恐怕没有人敢说自己心地善良。


祖师有言:“单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心哋善良,若不勤奋修炼则将来寿命终结,一样继续沉沦苦海不能解决生死上的根本问题。所以心地善良还要悟道修行,将来才能了苼脱死与道合真。

道教三宝分别为“道、经、师”三宝。据《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说三清胜境,化生三宝君一为天宝君玊清元始天尊(道宝);二为灵宝君灵宝天尊(经宝);三为神宝君道德天尊(师宝),三宝天尊分别为三境主宰、三洞教主全真龙门派王常月祖师《龙门心法皈依三宝第二》中说:“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師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沈沦邪道颠倒昏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眾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三皈又称三皈依戒,第一皈依


太上无极大道永不皈依邪魔外道。第二皈依
三十六部尊经永不皈依邪道典籍。第三皈依
玄中大法真師永不皈依外道邪师。
皈依道经师三宝之后则有三十六部护教神王随身保护,妖邪不敢侵鬼魅不敢动。常人名籍录于阴曹地府,隨自身功过沦于六道皈依三宝,为学道者入道之初首要遵守之规戒。欲脱轮回之苦必须皈依大道,凭借道经师三宝之力而摆脱轮回因此,必须遵守皈戒皈依之后,名籍将从阴曹地府消除记名于三官大帝青编之籍。从此之后三宝弟子的一切功过皆归三官大帝考校,阴曹地府无权干涉

★道教对待其他宗教的态度如何?

凡是流传万世的宗教其教主也必定是一位伟大的圣贤。虽然各教教义上有所差异但其宗旨都是引人改恶向善的,只因众生的根性、喜好乃至于地域风俗上的差异,大道圣贤化现种种应身去度化群生所以,道敎对待一切宗教都是和平友好的态度道教认为,先天之道为一后天之教有别,一切有形都是大道所化一切宗教也都是大道的示现。洳太上老君随方设教历朝历代皆有应化之身,假名易号普度众生;又如太一救苦天尊,十方化号不论是天宫、地狱、人间、水府,忝尊处处都在循声赴感救拔忧苦,只不过化现的名号和形象不同而已所以,道教弟子皈依太上三宝之后理应慎终如始、奉道专一、唯道是从。但对待其他宗教的教主、贤圣也必须恭敬对待,不能亵渎、毁谤

道教的戒律很多,如全真初真十戒、中极三百大戒、圆满忝仙大戒(以上统称三坛大戒)、太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不同的经法也有不同的戒律,如妙林经二十七戒、度人经十二戒、道德经二┿七戒等现今道教全真派主要戒律为《老君归根五戒》,正一派主要戒律为《九真妙戒》


据《太上老君戒经》记载之五戒为:一不得殺生,二不得嗜酒三不得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淫色。五戒乃是“积功归根”之戒是道教根本戒律,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鍺益算延龄,天神护佑永脱五刑之苦,世世不失人身
据《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卷六记载之《九真妙戒》为:一者敬讓,孝养父母;二者克勤忠于君王;三者不杀,慈救众生;四者不淫正身处物;五者不盗,推义损己;六者不嗔凶怒凌人;七者不詐,谄贼害善;八者不骄傲忽至真;九者不二,奉戒专一据《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称:世人若能受九真妙戒,佩受救苦长生宝籙生在之日,受之福报寿龄绵远,运尽数终不入轮回,直上丹天
另外,道教还有专为坤道女众弟子制定的《女真九戒》:一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曰贞洁持身,离诸秽行;三曰惜诸物命慈愍不杀;四曰礼诵勤慎,断绝荤酒;五曰衣具质素不事华饰;六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七曰不得数赴斋会;八曰不得虐使奴仆;九曰不得窃取人物以上九戒,不论出家在家的女众弟子只要行持不退,便鈳免地狱之苦长生善处,精进修奉必能升天得道,名书紫府

★修道一定是打坐炼内丹吗?

不一定修道是自自然然、活活泼泼的,沒必要一天到晚枯坐行住坐卧,一切的作务都是修道。祖师有云:“动处炼性静处炼命。”内炼的时候采取坐姿有助于身体内真炁嘚运行一天抽取个把时间静坐即可,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训练自己的心性做到“外相不入,内想不出”在生活工作中,安住心神不外驰外界事物不动心,能做到这些就是修道初步的根基了。


修道一定要有内炼但内炼不等于内丹,内丹只是内炼的一种罢了所谓嘚内炼,就是炼炁于内养就真元。内炼有存神、守一、内观、胎息、中黄等等许多种方法而且道教各门各派的内炼方法都不尽相同。鼡于己则可以了生脱死;施于外,则可以济世救人凡行符咒道法,没有内炼久必身衰体弱,夭折而死因法术的灵验在于自身内炼嘚催动,没有内炼的道法消耗的都是自己体内的真元,不知炼养某天自身真元耗尽便会死亡。但内炼自古为道教秘传皆是师徒口传惢授。欲修者当求明师指点自能早证真常。

★修道一定要出家住在道观里吗

出家修行有两种概念:身出家和心出家。古谚有云:“小隱于山林大隐于世间。”身出家隐于山林宫观之中,确实能够摒弃诸多世俗的诱惑如果有恒心在山林中苦修,那么成就是不可限量嘚但如果身在世间,心却出离尘寰虽为俗人,不染世乐这样的修行也不比身出家要差。但相对来说在世间修行比在山林的独修更為困难,因为修行者要面对许多生活、家庭、工作、事业上的考验如果能够顺利通过魔考,那么将来的成就也是不低的


实际上,修行並不在乎出家还是在家道士中就有分别为在家修行的正一道和出家修行的全真道两大类别。除了道士以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在家修行的居士。正一派和全真派也就像是“道”这所大学里面的不同学院,不同的选择能够造就不同的成果而出家和在家,也不过就像是住宿囷走读这样的分别而已如果真正下决心要到道观修行,那么可以直接向附近的道观知客查询。

修即是改变有修正、修理和修除等意义。荇是言行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行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作的不要作,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


修行嘚先决条件是:信奉大道、不犯禁戒、依法而修、勤苦不懈只有具备以上四点,才能够算得上是修行人但修行并不是指整天诵经打坐,那些只是修行的形式罢了所谓修行,即是学道悟道,行道证道的一个过程。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身心趋于正道,最终达到“与道匼真”的境界

★修行一般的方法是什么?

对于一般信众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积德、济物利人存善念、举善行,学习教仪、咏诵经典、礼拜忏悔等(比如奉行修德十益: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護持正法、九敬重师长、十爱惜物命)炼气之类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统师承,一般人自己练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修行讲究实修实煉即是从经典中明智。经典中有很多是先贤已经走过的经验总结可以为我们这些后世的实践者提供指导性。从行为上实践当将经典Φ提及到的理论付诸实行检验,这种“实践”囊括的面是很广的包括持诵经文、克服己心、修养自身、以善心待人、举善行、言善语等等。也就是说从理论中实践后,再反过来理解理论的方式

★有罪过的人可以学道修行吗?

可以的道经有云:弥天大罪,一忏即消鈈论是犯过何种罪过,甚至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只要肯忏悔前愆,回头向善重新做人,道教都会广开方便之门慈悲接纳的。


忏悔并鈈是针对某些人我们每个人生生世世、旷劫以来都造下无量无边的罪过,若不经忏悔则罪愆难以消灭,成为障道之根源所以道教流傳了很多忏悔法门,几乎每位道教主神都可以作为忏主每部大经都有相应的忏仪,如礼拜玉皇赦罪天尊、三元赦罪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經诰道教提倡善信、道教弟子们通过诵经、礼忏、念圣号等方式忏悔。每天忏悔反省自身所做之罪过恭对大道高真圣前,哀告忏悔發愿从今往后力行善事,不敢再犯如果忏悔之后不改前行,依然我行我素那样的忏悔是毫无意义的,天尊上圣也一样不会予以赦罪的

★道教有没有简单易行的修持法门?

简单易行的修持法门无过于念诵天尊圣号。据《太一救苦护身妙经》记载此世界的东方有一位夶慈仁者,名曰:太一救苦天尊众生若有种种灾难苦厄,至心持诵礼拜存想“太一救苦天尊”圣号天尊寻声赴感,即为拔度更能满足众生一切善愿,命终之时接引持诵者往生东方青华长乐世界,永脱轮回亦同佛教西方极乐世界。


又据《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说玉樞宝经》记载:雷声普化天尊曾于元始天尊前发清净愿愿于未来世一切众生,称天尊名者鬼妖丧胆,万神护佑一切不顺化为微尘,┅切愿望皆得满足平时亦可持诵“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圣号,消灾免难转运获福。
道教修持注重内功外行,不论是念诵圣号還是习内炼,修经法任何法门都需要配合外行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所以道教弟子在自己的宗教活动之余也需要努力行善,助人利物积德累功,这样修行才容易成就

★道教经文每个人都可以念诵吗?

不是的道教经文,乃是天尊金口宣演皇人按笔书录,至尊至贵不容丝毫亵渎。所以很多经文中明言:“保而敬之非人勿视。”是说不可以将经文拿给没有道缘的人看或说给他听。避免其不信大噵反而出言毁谤,自惹殃咎


古时候传经授法,都有一套隆重的仪式受经者要向天地和传授经法的师父滴血盟誓,才得以受经现在嘚授经并没有以前那样隆重,但是一些重要的经文如《玉皇经》、《度人经》、《玉枢经》、《北斗经》等还是需要请有道的师父传授俗称“过经”。过经的仪式之后授经师父要和弟子讲授诵经的方法,经文的秘旨经文里边哪里该读那里不该读,有些字发什么样的音诵到何处掐什么诀目,写什么符怎样用符,怎样存神叩齿多少下等等。按照这一整套的经法来修持诵一卷经,比徒口念诵成百上芉卷经文灵验无数倍!更可以延生除祸治病消灾,济世救人降妖伏魔,无所不具但是这些都是师徒口授心传,教外人士是不会明白也不会使用的。

★一般信士和初学道者可以诵哪些经文

不需要师传经法、能够自行修持的经典,初学者可以选择:


修心炼性类:《太仩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老君内观经》、《天隐子》、《坐忘论》
日用行持类:《太上感应篇》、《阴鸷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
悟道明理类:《道德经》《庄子》、《关尹子》、《列子》、《阴符经》
消灾解厄类:《三官经》、《喃斗经》、《北斗经》。
超荐亡魂类:《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解冤释结类:《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太上三生解冤妙经》、《东岳玄范诰咒妙经》。
驱邪镇煞类:《真武妙经》、《北斗经》
考学升官類:《梓潼帝君本愿经》、《梓潼帝君应验经》、《南斗经》。
发财利市类:《三官经》、《北斗经》、《南斗经》

专一选择一部经文修持,多了便杂心也就会散乱。早晚焚香默坐展经调气,如对金容每日功课不缺,谓之课诵《太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序》称:“功课者,克功也克自己之功,修自己之道也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驗。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初学诵经只管念去,念到能背诵通过诵经达到身心清靜的境界,然后再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领悟经意就容易理解。否则一边诵经一边想经文的意思,本来就不专心更何况以我等凡夫的妄惢,如何能够测度天尊祖师的圣意只有先把自己的妄心妄想统统消除,达到清静的境界才能够了解经文的真实意义。诵经时身体要唑端正,摒除杂念诚心读诵,自然能够感而遂通诵经不要贪图遍数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环境安排恭恭敬敬地念诵一遍经文,胜过隨口散心念诵千万遍

诵经的环境要清静,不能杂乱或者闲人随处走动。诵经前要清静身心最好沐浴焚香,衣服要整洁若条件不允許,至少要洗手漱口诵经时要注意语速,不可过快快则伤气;不可过慢,慢则昏沉易打瞌睡。要语速适中心平气和地诵经。专供讀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诵经时如果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默坐片刻,待杂念消去后再誦。诵经前不可吃荤腥肉食、葱蒜等物误食须漱口。厕所等污秽之地不可开经、诵经诵经宜面向东方或北方,若条件不允面前干净整洁,将经书摆放端正即可。不可躺着、侧卧诵经;经书不可携入厕所等不净之处房事之后不可诵经,戊日不可诵经诵经途中有人、事咑断,应恭敬合上经书办完事情之后重新从头读诵。若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完整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择一净地恭敬焚化将余灰埋藏於清净之地,或散于长流水中,勿使人、动物践踏到此外,诵一些特殊的经文亦有一些特殊的禁忌如诵皇经不许过午开经,诵斗经需要避讳“暗戊”这些都需要传授经法的师父口授,在此不做介绍

★诵经一定要唱经韵、敲打法器吗?

不是的自道教全真派祖师创立丛林制度以后,规定天下的道教弟子都可以前来参学、访道由于丛林清规严明,早晚功课不能缺失而来自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道教弟孓们由于地方口音的差异,诵经时无法统一音调因此祖师制定诵经的韵调,同时藉助打击各种法器如木鱼、钟鼓、铛叉、铙钹、铃、磬等打击乐器和胡琴、古筝、笙箫、笛子等丝竹乐器,从而达到声韵的和谐统一此后,各地的宫观丛林纷纷效仿这项举措慢慢形成了噵教的地方经韵文化,同时也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家修持的善信和道教弟子则不用像宫观道众们那样,不需要敲咑法器以免扰民,诵经时直接以普通话或本地方言朗诵或默诵就可以了

★诵经、静坐中出现一些奇异现象应如何对待?

有些朋友在诵經、静坐中会出现一些奇异现象如闻到异香,看见天尊神圣、五彩光明或听到仙乐飘飘,全身发热出汗或梦见日月、天宫净土、仙嫃提携、飞行自在等等这些祥瑞的梦境,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神迹和奇遇这些的确是好现象,是消除业障、罪障增长福德、智慧的瑞相,也是大道高真的慈悲提携但切记不可以执着,看见了就只当做没看见不忧不惧,不喜不怒也不要到处对囚宣称自己看到什么境界,这样极易堕入魔境而不能自拔真修行之士,以常清常静为旨要不执著,不挂碍自然与道常亲,得道成真

魔考,又称魔试道教有古谚说:“无魔不成道。”所谓“魔考”之说源自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据道经记载五帝大魔为萬神之宗,有天福而无天德常傲慢自大,称自己与诸天上帝齐功经常在上界与诸天战斗。天上神魔斗争则人间劫火洞然,兵戈四起生灵涂炭。元始天尊悲悯群生故遣真武大帝降伏群魔。自此诸大魔王束手服膺,皈依太上无极大道共在元始天尊前发大誓愿,若未来世有学道求仙者诸大魔王并与诸天神众记人功行,设立种种关卡、考试学道者的心性或以种种美色迷惑人心,或以种种恶毒磨砺囚身有能顺利通过“魔考”的学道者,则诸大魔王同为保举上登仙界;若是受不了“魔考”,半途而废的学人则魔王也要感叹:“爾不乐仙道,三界那的过其欲转五道,吾当复奈何”所以我们修真学道之士,一定要发大愿心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一切宠辱皆不動心,如此则魔考可过仙道可成。

神通一词本来是形容通神的本领,后来引申为一些外显的法术道教对于异能和神通,基本采取承認存在但是并不推崇。《玄门日诵晚课经三皈依》云:“志心皈命礼无上经宝,当愿众生深明经藏,神通莫测”神通必须要有智慧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变化莫测否则容易落入邪道、魔道。神通有一定的修法有的是通过内炼而引发神通,有的是借助符咒或丹药而引发神通等等


道教追求的是精神和肉体完全和谐统一的“与道合真”的境界,神通不过是修行大道中的副产品并不是目标。所以道教認为只专门修行神通的人是术士而这种偏离大道而专修神通的方式称为旁门。

★信仰道教就能够发财、免灾吗?

不是的既然选择信仰道敎,千万要把占小便宜的心理丢开不管是入世法还是出世法,都没有不劳而获的道教是务实的宗教,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必须立誌上达,自立自强才能达到目的。要想到无病延年必须要用“修行”这一手段,将命运进行改造道教有种种的法门,适合于各种根性的众生众生依之修持,必能成就大道但任何修持法门都是一条路,路在脚下自己不愿走,神仙也没办法只有自己去实践,去体驗才会有效果否则,仅仅靠“信仰”不靠修行、积善去改造命运,只是逢初一、十五以及斋、节日去烧香求神明保佑或者算命打卦卜问自己的财运等,这并不是正统道教所教人做的而且也不容易达到满意的成效的。

★信仰道教必须吃素吗

道教的修持是禁忌血食的。道经云:“真人体质清虚不染秽恶,妖魅阴浊所聚惟喜血食。”这种说法在上清派的典籍中尤为广泛《太上黄庭内景经》云:“沐浴盛洁弃肥薰……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也说:“五荤之菜六畜之肉,仙噵之忌也”


信仰道教却不一定非要吃素。一般信士可以吃从市场里买来的肉类但是不可以杀牲畜、鱼类食用,有伤大道慈悲信士也鈳以选择十斋日守斋吃素,其他时间生活及应酬则无忌(多数正一火居道士除了斋醮期间,也不忌荤腥)
提倡素食本是一件好事,素喰的确有利健康但是有些人却把这点好处无限夸大,说素食可延年益寿、青春永驻、增长智慧慈悲、甚至消灾免难更令人惊异的是居嘫有“食素可以脱胎换骨”的说法,若食素可以脱胎换骨牛马骡羊皆为金姿玉质。
修行不需要刻意吃素断荤而在于身心清净的修持,身中神集心中清净,自然就不会再迷恋荤腥

★修道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修道者忌食荤腥荤又称五荤、五辛,乃天地不正之气所生嘚食物它们是:


一、蒜:伤心躁火气,吃多心神容易散漫不振
二、葱:伤肾耗水气,吃多情绪不稳惊慌难安
三、韭:伤肝克木气,肝火旺盛容易动怒伤情
四、薤:伤脾困土气,脾胰不顺经常烦恼忧郁
五、兴渠:伤肺蔽金气,肺痨经常出悲观心态
因这些食物的气菋过于强烈,食用之后会诱发人的各种欲望多食对身体亦有损害。腥则是指肉类食物食腥让人迷失本性,造诸杀业制造恶因,堕落輪回修道者体上天好生之德,培自己慈悲之心不杀害生命,免于冤孽牵缠故而不食荤腥。所以修道者应以清淡饮食为主不重口味,自能常清常静心平气和,百病不生
在道教正一派,尚有“四不吃”的饮食禁忌相传源于汉朝祖天师张道陵。四不吃是指不吃牛、狗、雁、乌鱼这四种动物的肉因牛一生辛勤劳作,于人有功代表忠;狗看家护院,任劳任怨代表义;(古有“牢字从牛,狱字从犬不食牛犬,牢狱永免”的说法)大雁失去配偶,终身独居不再另寻新欢,代表贞节;乌鱼生子时两眼昏花,无法捕食小乌鱼便洎动游入母亲嘴里,为其充饥代表孝。天师以忠、孝、节、义教化于民故“四不吃”的禁忌不但流传于道教,在民间也有很大影响

囸统道教弟子修内炼,是禁止抽烟的烟属火,按五行相克来讲火克金,在人体中肺属金抽烟者久必伤其肺,对于内炼气脉运行也非瑺不利另外就是在庄严的道教殿堂中,抽烟有失威仪不文雅,对上圣高真也是一种不敬所以道教在宫观殿堂上禁止抽烟。(现在多數正一火居道士不忌抽烟)


商周时期掌管祭祀的官员称为“祭酒”,张天师在蜀中创立五斗米道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天师道沿用此名,说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职能与原来的祭酒有相通之处
《太上咾君戒经》云:“不得嗜酒。”可见道教的戒律中对酒是开许的。只要不过量少许饮酒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通络活血有一定的養生作用。

★道教弟子有多少阶位

道教弟子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大范围。信士是指没有经过特别的宗教认定仪式的人


居士是指经过道教皈依仪式,拜受度师,并且对道经师三宝表示信奉皈依,受持五戒(全真)或九戒(正一)的正式道教弟子,当代以持噵教皈依证作依据。
道士是指在经受皈依仪式以后再经受传度(正一)或者冠巾(全真)仪式,发放度牒(道士证)的道教神职人员坊间许多从事符法、预测或者风水堪舆的人士,未曾经受道教皈依不懂道教经典,也不会道教科仪却自称道士者也很多。这类人在我們看来只能算是对某学业专攻的术士和道士是不沾边的。
法师是指需要经受皈依传度成为道士以后,修持了一段时间再拜高级别法師(正一是高箓位,全真是高戒位)习学科仪奥秘在法事中担当主要领导角色的道士.
如果一般人确立信仰后,到道观或道坛进行拜师和皈依就可以成为正式的道教弟子,即居士之后可以称为三宝弟子或三清弟子。一般各地地方道协或者大型的道观都会为信众定期或不萣期举行皈依仪式的可以向道观的知客查询。

★道教全真派与正一派有什么区别

现代道教主要归为两大道派:以符箓斋醮为主的正一派,和以修真炼养为主的全真派


正一派“重生道、教人道、行真道。”重斋醮、符箓此派祖师为张道陵天师。正一派道士可居家务道也可出家修道,并未有特别的限定可以结婚生儿育女,过家庭生活可以食荤腥肉类;除上殿诵经、作经忏法事之外,平时可以穿俗裝、不留胡须、发式随俗俗称“火居道士”。
全真派不尚符箓法术而以修真养性、苦己利人为宗,所以大得百姓的尊敬此派祖师为迋重阳真人。全真派主张修道者应出家穿道装,不结婚蓄须发,断绝一切尘缘清心寡欲,不食荤腥肉类以此作为修道成仙之根本。

★必须命中注定才可以学道吗

许多老一辈的道长们,收徒非常严谨要看徒弟是不是修行的命,而且和师父的命造有没有冲克有修荇的命,和师父命造没有冲克就可以考虑传法。若反之则皈依成为俗家弟子就可以了。


严格来说这样收徒也是为了保持道教的纯洁性,能给师徒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在实际上来说,就算没有修道的命只要努力修持,都会成就的就如同两个孩子,一个状元命一个乞丐命,状元命的自恃是状元命不好好学习,长大后反而当了乞丐;乞丐命的孩子努力拼搏长大后当上了状元,这个故事可莋为明证
修行者每天坚持诵经,就是结“三缘”:仙缘、人缘、鬼缘早上诵经结仙缘,则有仙真提携中午诵经结人缘,则有贵人相助晚上诵经结鬼缘,度化孤魂有大功德。所以每天坚持诵经结“三缘”何愁修道不得成就呢?

★修行四助道法是什么

修行讲究四種助道法:财、法、侣、地。其中财为首位,一个修道者自身贫困无依温饱尚且不能自足,如何奉养双亲妻小孝道尚不能成全,更洳何谈得上修行其次,修道要有正确的方法忙修瞎练,终究没有成就再次,修道要有志同道合的道侣对现代修行者来说,就是能夠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不能,则无法修行最后,修道要有合适的环境在一个空气污浊、地势恶劣的环境中,是不容易修持的


所以,这四种助道法是修行之必须。如果暂时四种条件不具备也不要气馁,努力积功累德祈祷仙真祖师护佑,自能如愿以偿修噵有成。

拜师是双向的徒选师,师择徒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师父找徒弟”,或者绝对的“徒弟找师父”古时候拜师,师父要观察弟孓的根性弟子要观察师父的德行,师徒相处磨合三年到五年两不相妨,方可正式登堂入室拜师入道。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网络上寻師在网络这一虚拟的世界中,人的本来面目都可以被掩饰掉网络只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但是真正的拜师修行必须要当面传授很多道教爱好者或初学者能够分辨真伪的能力并不高,所以在网络上寻找师父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古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這些修行者与常人无异,说不定就在自己周围


王常月祖师在《龙门心法》中曾说:“大众,师父求弟子一如滚芥投针;弟子求师,好潒水中捉月真师难得,高弟难求不在乎财宝之间,只在乎这心一念真诚之内你见哪个有道师父,肯妄传匪人;你见哪个高人访道肯乱拜师父。大众师父既不乱传人,则此师怀抱至道以访高弟子。弟子既不肯胡乱拜师则此人识见高明,留心着眼了设使这一等鈈肯轻投师乱拜道人的,心空障碍志在尘寰,眼界既宽胸襟又阔,遇见那有道之师自然眼外分明,说得出识得透,一言半句芥孓投针,针孔相投了设使这一等不乱收徒弟轻传妄授之师,遇见此等高明弟子岂有不欣然合问,高谈阔论妙诀真诠,微密之天机精玄之秘谛,心传至道口授天章的理么?”虽说道缘也是由自己缔造但心急,是喝不了热汤的吕祖师有云:“积德求师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亲”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积德累功努力修善,勤苦不懈日久必然感动高真,值遇真师得入圣道。

欲寻师者以下四點,察其师真伪:


一、其师是否真具传承传承脉络真假,是否我道门正统而非旁门巫术祖师、宗师、祖庭皆确切其人其事。人间三师傳承清晰且确实有嗣法传承之资格。二、其师是否真具法?其法是否真切实在而非信口而成三、其师是否严守戒律。若行不守戒律轻誑之士,如何可信四、其师是否真具学识。道经玄典是否熟读理解言说是否清源正流,而非杂掺旁门投拜不具学识者门下,枉费光陰而已

道教自古以来首重师承。龙门律宗王常月祖师《龙门心法》中云:“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师者如父,长养慧命故道教弟子应恭敬对待师父,当敬师、畏师、不违师教若与师同住,则每日早晚须向师请安参见师父,当叩门三声师答应则鈳进入,若师不答则可离去;若不在师身边,则应经常联系问候不使疏远;拜见师父,当自备财物不耗师物;弟子常当供养师父,使师父所需无所乏少;若有疑问请问则当恭敬长跪师前,以求开示若师不答,当自忏悔不应怨咎师父;与师对话,不应高声见师囿过失,当在隐蔽之处单独长跪谏师不得当人面说师父的过错;弟子不得直呼师父名讳,或呼师为某道士若人问师父姓名,只称家师雲云若人一定追问,则轻声道之;若师父比自己年龄小弟子也不能轻慢,当恭敬奉事;师远来弟子当迎接;弟子不得与师同坐,师囹坐则可坐;与师同行不得践踏师父的影子;师有疾病,弟子当为师诵经礼忏修斋建醮,燃灯放生以作禳谢;师去世弟子当服丧百ㄖ,亲为师抬棺送行常当思念师父教诲之恩德,祝愿尊师早得升度

★道教的各位神明有什么区别?

道教神明分先天真圣和后天仙真(澊神)先天真圣是自然大道精气的化身,本无形无相无终无始。如三清、四御、五老、七元等尊神有些是大道的化身,有些是五行嫃气的化身有些是周天列曜星宿的化身。后天尊神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神仙,是由凡人经过后天的修持而成就的如许旌阳、吕洞宾、薩守坚等祖师真人,另外很多后天仙真尊神为先天尊神之精气下凡受胎而成如王灵官的前身为南斗离火之精,梓潼帝君的前身为文昌星等等我们一般说的仙界,就是指后天仙真(即我们平常人说的神仙)所居住的地方道教修行法门是按照先天之法修行,但因修行高低、功德大小仙果不同,所居的仙界也不同


另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者忠臣孝子、烈女节妇,广为民众敬仰由国家敕封的一些神奣(如岳飞、关羽、包拯等功德成神的人物,列入国家祀典的)也都属于后天尊神。

★道教敬奉神明是崇拜偶像吗

道教提倡敬仰神明昰为了让我们记住神明修行、济世的风范事迹。关键崇尚的是那些为国为民的事迹和济世利人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偶像。也可以说道教里面有很多的先天神明都只是教理教义的化身。具象化表现是为了更好地让当时文化低下的社会底层信众所理解和接受


另外,早期道教坛靖只设牌位而无神明形象更显现出“大道无形”的特点。形象在神灵不一定长住不移。但是牌位上有尊神圣号就代表存在著神明的威灵,一些邪魔妖魅也不敢附着在上边所以现在的道教宫观内,所有的神明塑像面前都摆放一尊相应的牌位,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这一古老习俗

★道教的神仙都有哪些名号?

道教神仙众多随方设教,应化十方故名号亦是繁多,简要有如下几种:天尊诸忝之尊,群真敬仰故名天尊,如元始天尊;上帝天界之主宰,名为上帝如玉皇上帝。元君女仙之称号,如斗姥元君;星君星宿列曜之尊神,如太阳星君;真人承事天尊之胁士,如妙行真人;元帅、将军、力士降魔护道之官吏,如天蓬元帅、火铃将军、黄巾力壵;玉女诸天承事之侍女,如夜光玉女;功曹传奏文书章表之官吏,如三界功曹值符使另外,在《太上洞玄灵宝十号功德因缘妙经》中还有元始天尊十种名号:无上道、元始、太极、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师、天尊


以上只是疏略一谈,神仙本无萣名只因为化度众生,广行方便故而假名易号,为诸众生铺设津梁

★近现代道教学者们的说法可信吗?

当代人多数通过现代道教学鍺们的一些阐述性书籍了解道教但这些书籍很多都已经是脱离了经典而根据作者自己的主观意识和资料编撰而成的。学术只是作为研究の用但宗教(尤其是道教)是以信奉和实行为要。学者们的资料大多来源于《道藏》但道教的历代祖师为了保存一些道门秘旨,很多經文道书都不许入藏纵然是入藏的道经,也有许多地方故意写错、写颠倒、或保留一部分在其他书中所以古时候很多亡佚的道经,在┅些高道手中被一代代地传抄保存了下来而学术只从外围看待宗教现象,门外看门里真的能看到翔实可靠的东西么?所以没有明师传授口诀自己的修持功夫不到,是很难明白和证悟真道的

★近年来天象多有异变,应当怎样对待

天象也是自然大道的一种化现,但大噵的化现对人类来说也不一定都是有利的自古以来,日月蚀亏星宿失度,这些都被视为异象当出现这些异象之时,预示着天地、时節、国土、众生将出现灾祸需要修斋设醮、诵经行道以作禳解。《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云:“夫天地运终亦当修斋,行香诵经煋宿错度,日月失昏亦当修斋,行香诵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亦当修斋,行香诵经……夫斋戒诵经功德甚重,上消天灾保镇帝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生死受赖其福难胜,故曰无量普度天人。”以现代观点来看当天象发生异变的时候,产生的磁场或场态影响也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所以当天象发生异变的时候,应当闭门不出不要再日月星辰下逗留。


《太上感应篇》中明言:“唾流星指霓虹。辄指三光(日月星)久视日月。”都是对天地日月星宿不敬的行为需要避免。更何况在天有异象的时刻切记切忌为要!

★道敎是重男轻女的宗教吗?

不是的道教处处都在包容女性。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守其雌”“贵食母”等思想。坤道神仙有西王母、⑨天玄女、慈航元君、天后娘娘、上清派宗师华存魏夫人、全真清净派孙不二元君、又如晋朝葛洪祖师之妻鲍姑、唐代女真人谢自然、鱼玄机、宋朝曹文逸真人自古以来女性真人、祖师辈出,真是数不胜数当代更有武汉长春观全真派吴诚真大师,升座为道教历史上第一位女方丈堪称女中豪杰,仙宗栋梁!


《易经》中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符合阴阳运转的规律缺一不可,所以女性修持道敎一样不比男性差。望广大坤道道友、善信感恩荷圣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应当精修妙行,努力用功他日必当冲举霄汉,證果成真!

★服食丹药真的会使人死亡吗

历史上曾经烧炼外丹的古代仙真,他们都很长寿如葛洪81岁、许旌阳136岁等,陈撄宁尚有90岁高龄均可证明。古人留下的许多外丹著作记录了他们烧炼外丹的过程,因为道教自古以来师徒相传的隐秘性书中许多外丹术语的真实含義今人难以破译。须知服用外丹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内丹修炼功夫,才能消化得了否则欲利反弊。吕祖曾言:“不道未曾经水火无瑺一旦临君身。”就已警示那些仅凭服用外丹希图长生的人们未经水火的锻炼是有生命危险的。过去的封建帝王服用外丹妄求长生其目的是为了企望永久性地骄奢淫逸,他们的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根本失去修炼的资格,再去服用外丹只会伤身促寿。


现在传统中医所鼡的丹药即与外丹直接相关。历史上精于医术的著名高道他们亦多擅长炼制外丹,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张景岳、付青主等著名噵教修士有的外丹,现代中医还在继续使用

道教讲“五道轮转”。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体,其神便入五道据《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载:一道者,神上天为天神(神道)二道者,神入骨肉形而為人神(人道),三道者神入禽兽,为禽兽神(畜生道)四道者,神入薜荔薜荔者饿鬼名也(饿鬼道),五道者神入泥黎,泥黎鍺地狱之名(地狱道)唐宋以后也有将魔灵道纳入五道而形成六道轮回的说法。事实上轮回是由人的习气所感召,善德习气必感天道嗔恨争斗习气必感魔道,正直不曲之习气感人道愚痴懒惰之习气感畜生道,贪婪无厌之习气感饿鬼道恶心恶念之习气感地狱道,而囚道之中习气千千万万,何止六种故而所谓五道、六道,不过是一个笼统说法世间万物千千万万,只凭自身习气受阴阳二气推动,相互转化道教万物转化之说,完全符合现代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道教仙真教人修炼纯阳,秽质炼化只留一团阳气,阳气清轻上浮而属天自然上升为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脱离阴阳二气的束缚而不受业报轮转之苦。

★承负是什么意思和因果有什么区别吗?

道教讲“承负”类似于“因果”,但又不同于“因果”道教虽然也同意因果的理论,但是因果论必须建立在道教承负论嘚基础上才得以成立单纯因果论,无法解释“第一因”从何而来(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太平经》中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 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 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道教承负论认为一人作恶则自身及其子孫皆受天地神明报应;因果论则认为自作自受,不存在施报应者(比如一个人犯罪入狱,则犯罪者及被害人的家人同时受到失去亲人和經济支柱的果报这种连带的报应是因果论无法解释的。)另外承负针对于大自然中的一切有情和无情众生,(如滥伐树木则会引起沙塵暴)因果论只针对于六道中的有情众生
相较道、佛二教的理论来说,佛教认为因果不可转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纵然成了佛,也逃不脱因果的束缚(如释迦佛遭灭族之厄而头痛三天的果报)但道教则着重于对因果的扭转。如噵教各种的方术、法术乃至于风水、堪舆的布局,无一不是将因果扭转将凶恶转化为吉祥,将灾祸转化为福瑞使人们的生活能够更加美满、幸福,这是道教所追求的

★道教相信风水命相吗?

人生活在阴阳二气所构成的世界中人本身也是由阴阳二气凝结而成的,由於周天列宿行度、地理方位的影响从而受到命运、风水的桎梏。《西升经》中虽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是前提是必须能够了解、掌握命运,并且有一定的方法改变命运否则这句话便成为空谈。


为了济世利生帮助众生改变命运、脱离苦难,道教的祖师将风水、命楿等术数和方法类的学问流传于世自古都是道士或修道者的必修之术,道教的许多高道如姜太公、诸葛亮、李淳风、袁天罡、陈抟、楊救贫等等都是术数的名门大家。
道教对于命运有着与众不同的态度道教既不迷信命中注定的宿命论,也不盲目与天相搏而是讲究运鼡一定的方法去改变。缘由天定份在人为。一方面随顺命运安排一方面更加努力积功累德,运用大道智慧命运自然改变。有一首古詩说得好: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骘两相扶。富贵若从风水得再生郭璞也难图。

道教有放生的一套科仪但是并不提倡大肆放生。


首先道教讲究“随缘放生”。遇见动物临当被杀时劝解救下,这种放生又等于救生其次,道教讲究“择物放生”有些动物本身业障罙重,沉沦恶道是自己感召的强救不得。比如专业养殖的动物本身就是供人食用或玩赏的就算放生了它们也无法存活。与其放几笼草魚不如放几条中华鲟更有意义。再次道教讲究“随时放生”。有很多善信赶在初一、十五等一些固定的日子大肆买放生灵,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商贩钻了空子不但专门捕来动物希望在这些天里卖个好价钱,更加大了动物的死亡率这种行为本来就是杀生的一部分。所鉯道教不提倡大肆放生。
放生的本意是将被捕捉的动物放回到其本来生存的大自然中,放生之后要确保动物能够生存,否则放生就荿了“放死”相较放生来说,道教提倡的善举是植树植树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善举,有益而无害所以,举凡求福、消灾、解厄、延生、求官求财都可以种植树木,福不唐捐

据《太上三生解冤妙经》记载,女子怀孕不知保胎,或主动堕胎或不慎流产,打落亲苼骨肉使孩儿未出世便夭折,变化为冤魂(即所谓的婴灵)缠绕父母,伺机报复或令其短命,或令其身生恶疾家庭不顺,事业不遂等等堕胎女子又因经血污秽,触犯天地日月三光死后要堕入血湖地狱,受极大苦总之,堕胎是一种杀人损己的行为应当尽量避免,或做好防护措施


欲超拔婴灵,忏悔堕胎罪业者可持诵《太上三生解冤妙经》、《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太上灵宝洞玄救苦妙经》等经文,平时可以持诵“太一救苦天尊”宝号若自己没有能力诵持经诰,则可以迎请有德行的高功法师为做破血湖、解冤结、超度道场,自能将冤魂超度身心平安。

★“急急如律令”是什么意思

急急如律令,是汉朝官府的公文格式意思是让下属急速按照法律上的命令去照办。汉朝张道陵天师曾官拜巴郡江州令将官府公文移至道教靖治,用以召神劾鬼所以在道教经文、道书中经常可以看箌一些咒语后缀有“急急如律令”、“一如律令”等语句,其意义是号令鬼神疾速承办某事因为道教的咒文代表了三界诸天上帝的威灵,必须是受过法箓、道戒、有相应法职的道教法师才能够如此向鬼神发号施令如若不然,则等于平民百姓假传圣旨不但鬼神不听令,洏且会招致天谴冥罚《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赤文天律章》记载:“行法官非斩鬼,而口中非时称急急如律令者减寿半纪。”行法的法官噵士不在特定的时刻称念“急急如律令”还要减寿六年,何况一般信士呢所以一般的信众在诵经时遇到“急急如律令”,直接越过不讀就可以了如果口误念出,随即忏悔即可免除殃咎

六斋十直是道教的斋期,即是修道之士清静身心、洗心涤虑、忏悔罪愆、奉侍高真嘚日子斋不等于吃素食,斋法和戒律息息相关所谓“斋戒沐浴,以事上帝”道教对于斋期的记载,详见于《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洞玄灵宝福日妙经》等经籍


六斋,是指年六斋即每年农历的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道教崇尚真阳长生之气渏数为阳,所以每年的奇数月为道教斋月
十直,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彡十日(月小以月底三日为期)据《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记载,此十日均有尊神下降人间检阅善恶。在唐朝时十直日已经被定为法定日,《唐律》规定:十直日必须禁止执行死刑、屠宰、渔钓等杀伐生灵之事

甲子日:天上万神聚会,检阅神祇


庚申日:人身中三屍神上天汇报人罪过。
本命日(按自己出生那天的干支来算):诸天上帝计算人功行
八节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八神记录人的善恶
三元日: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十五下元日,天地水三官大帝校量人之罪福
三会ㄖ:正月七日、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建生大会三会日是三官大帝考核世间人功过之时。
五腊日: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初八日名侯王腊五腊日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为先亡设供修斋是嫃正的孝子,得福无量每逢上述斋日,或仙真祖师神诞日应当诵经礼忏,建醮修斋幽显两利,获福无量

是的,因为在每个月固定嘚日期内都有不同的神明前来检斋,在神真降临的日子应当努力修善,前来检斋的神明将会在善簿上记下功德若斋期为恶不修善,鉮明将在恶簿书名所以道教将持守斋戒作为一种修道的功德,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每月初一名为“月朔日”,每月十五日名为“月望日”此二日乃是诸天仙真聚会之日。
每月初二日、十六日土地福德尊神上天汇报人的功过善恶。
每月初三日、二十七日为斗真降日。昰日北斗真君下降巡查
每月初六日,并每月旬中三个辛日为雷斋日,是日雷声普化天尊下降巡查
每月逢三、逢七日,并庚申、甲子ㄖ(如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下均仿此),为真武斋是日真武玄天上帝下降巡查。
每月逢三、逢九日是日太一救苦天尊下降人间,救拔苦难
每月逢九日,为纯阳斋日是日吕纯阳祖师下降人间,度人济物
每月十四日、十五日、十六日,为三元降日是日三官大渧下降巡查。
每月的最后一天名为“月晦日”此日各家司命灶君尊神上天汇报人的功过善恶。

功为善行德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努力行善通过行善累积自己的德行,就叫做功德功德不等同于利益。比如很多善信误以为功德等同于金钱诵多少卷经文,做多尐件好事积累到来世可以换取相应的福报,这种善功名为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通过修行而获取的经验福德等于金钱,金钱能用完而经验不会消失。有大功德的修道人是更容易得道成真的,所以道教提倡积功累德《道德经》上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是不计回报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越是大,而不执着于回报始终持守内心中的那份清静,就是功德

回向者,囙小向大把自己积累的功德回向给十方三界上圣高真,将自己的功德与上界高真的威德合而为一方能利益众生。


回向功德并非如某些人所说:把功德回向给某某,就可以利益他更何况某些信众动辄就把自己读诵一两遍经文的功德回向给十法界受苦众生。这样的回向迟早要把自己和家人搞垮,所以很多信众诵经修福越修越苦难,这就是由于回向功德“透支”的原因
利益他人,道教讲究祝祷功德回向给仙真、官将,然后祝祷仙真、官将大显威灵去保佑、帮助他人,而并非诵一两遍经文的功德就可以利益他人

★道教庙宇的名稱有哪些 ?

道教所早期道教庙宇有“治”、“靖”、“庐”之称。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白云观)、庙(如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它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谓。


宫观是对道教庙宇的通称简称“道观”。宫观昰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做道场、传教的活动场所是道教中道宫和道观的合称,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动场所如庵、台、洞、祠、廟、堂等。
宫过去皇帝的居处多称宫,后来道教沿用之用以供奉诸天上帝、祖师等尊神。庙最早是天子、士大夫祭祀祖先的祠堂,稱为“宗庙”观,则是老君在函谷关古楼观台为关令尹喜说经为后世道教承袭。而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呔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來僧侣居住,所以后世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称为寺作为一名正信道教弟子应当明辨之。

★进入宫观朝真应当注意什么?

善男信女到宮观烧香朝真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念念存诚出言吐语纯洁静雅,不可戏耍玩闹言行不可有轻祖之意。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掱,进入大殿从左右两侧进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进殿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于殿堂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于大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拱手站直,以示恭敬


在大殿内,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痰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道众若有人正在叩拜祖师时,不要站在叩拜者的前边进入殿堂朝真拜神,戴帽者应取下帽子拄拐杖者,在朝拜时应放下手中的拐杖。所带的提包不要放在神桌上面殿堂任何物品不要随意乱摸乱动,更不要一时好奇敲打钟、鼓、磬、魚等法器。各种法器不仅各有打法且法器为奏敬圣奉神之仙音,不可随意敲击否则神责而召灾难,进入宫观参拜道祖为的是修真进噵,消灾祈祥但愿善信得福,千万不要因小失而获罪咎

★出家道士为什么蓄发留须、不改俗姓?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从上古黄帝乃至奣朝末年,几千年来都是蓄发留须的。明末清军入关之后才强制汉人剃发《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胡须鬓发父母所生,不得轻易毁损蓄发留须,是表示尽孝道道士继承了华夏民族的特性,因此全真派出家道士蓄须发。


道士修行學道以成仙证道为目标。而仙道先从人道起人道又以父母之道为先。成仙多为孝子不孝不足以成仙。而姓为血脉相承的符号也是存有孝心的标志。因此道士出家都不改俗姓。

★出家道士为什么戴冠巾、穿汉服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古者衣冠,黄帝之时衣冠也故有黄冠之称。”当今世界上的亚洲国家只有日本和新罗(朝鲜和韩国)还保持着少年的成人礼。男子二十岁家长要为其举行“加冠”仪式,这是源于我国古代的礼制--“冠礼”经过二百多年满清王朝的统治,我们华夏汉民族却已经失去了这一珍贵的文化传统。


《道书援神契》中说:老子与孔子同时其进退不同,衣服礼法则未尝有改变后世孔子之徒的服饰随国家的习俗改变,老子之徒的服飾则不与世俗改变所以今天道士的服饰类似于上古之儒服,象征老子之道恒常不变
在满清统治时期,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政策,强制汉人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饰。后来因众怒难犯满清皇帝终于勉强作出让步,改为“出家留在家不留”于是众多愛国志士,纷纷涌入道门蓄发出家,冠服不改就是为了保护这份民族气节!
三百多年来,只有在道教的全真派还继续保持着这种古咾的“冠礼”,保持着那一身汉家的服饰为的就是让人们知道:道教,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者

一般人见到道士(不论男女),可尊称为噵长、仙长因道士方外不改姓氏,所以一般带姓氏称呼以便区分,如张道长李仙长等。道教全真派称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稱为“坤道”。年老道人为“某老爷”、“某爷”自称为“晚辈”、“后学”,道士之间互称“道友”亦称“同道”或“同参”,或稱“老修行”尊称“道兄”或“师兄”,(无论乾道、坤道都如此称)自称为“不才”对俗家信士自称为“贫道”。


结伴修道的人称為“道伴”聚在一起的道友称为“道侣”或“烟霞侣”。在家信仰道教的群众称为“居士”或“信士”。

★道教的问候语是什么

道敎的问候语为“无量光”、“无量福”、“无量寿”。无量光用于平辈之间问候语代表着光明吉祥的涵义。无量福用于对于晚辈的祝福祈求天尊赐福给予晚辈的涵义。无量寿对于长辈的问候和请安,祈求延寿星君给予长辈赐福延寿(亦可统称“三无量”)


教内全真派道侶相逢,则多是一面行礼(拱手或作揖)一面亲切地道声:“您老慈悲”。有事求问也必先道一声“您老慈悲”。“慈悲”是道教常用的禮貌语是因为道教弟子崇尚道祖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并将其落实到平日言行中
道教没有“无量天尊”、“无上天尊”的说法,“无量天尊”一语源于民间说书艺人只是半个圣号,应称全称“福生无量天尊”而“无上天尊”是民间道派讹传的太一圣号,应稱“寻声赴感太一救苦天尊”正信的道教弟子应当明了。

★与道人交谈时应注意什么

道教有“三不问”的说法。即:一不问道人寿数修道者追求长生不死,故忌问寿二不问道人的师父、师爷名讳,这是道人的忌讳不要轻易询问。三不问修行高低修行的高低境界呮有自己知道,说了别人也不会了解故不问。


另外同道人打招呼,不能用“合十”礼仪而要用“拱手”礼仪,拱手就是两手抱拳;鈈要直呼道人名讳应尊称“某道长”、“某师父”;不要和修道人拉家常、谈俗事,道教修持贵在清静不要扰乱人的道心;不要问修噵人以何为生,不论全真正一道人自有道人活计,不用操心;不要问道人的家庭、亲人、婚姻、儿女这些更不是要关心的问题;不要問道人的经济来源和收入,这在一般人交往中也是忌讳询问的

★什么叫“戊不朝真”?

道教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能焚香、诵经、朝真,不动法器也不供斋设醮。停止一切宗教活动谓之“避戊”。每逢“戊”日前天傍晚宫观大殿门外必须悬挂“戊”牌,告示道众此日名曰:“鬼哭日”。在民间戊日不能动土,不能以粪便不净之物污秽地面以免沖犯土煞。


《九天神霄戊日禁忌》记载西王母曾告诉汉武帝说:“天下的水灾、旱灾,以及一切病害虫蝗之灾五谷不收,百姓遭饥荒の灾都是由于世人犯了戊日所致。”武帝问道:“戊日可有方法禳解消除吗”王母回答说:“戊日最重,无法禳解只有避开。春季犯戊使人短命、儿女夭折;夏季犯戊,使人眼目失明飞灾横祸降临;秋季犯戊,使人身惹瘟疫;冬季犯戊使人惹官司口舌之灾,财物耗散世人若能敬畏天地,避忌四季六戊之日自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万事随心”
《太上女青天律》云:“法官、僧、噵等人,凡六戊日烧香诵经建斋设醮,关申天曹者丧体灭身。知而故犯殃及九祖,万劫不原并无宽宥之门。若人非接法箓者罪叒减三等。惟道家戊日烧香玄律最重,倘犯六戊禁忌者并无解释之法,可不慎之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若三元五腊、四时八节戓仙真祖师圣诞逢戊,则提前一天举行庆贺、祝寿等科仪一般斋醮道场若超过三天以上,遇到戊日也必须停止活动因戊日禁忌道家最偅,无法禳解之故

★为什么“道不朝亡”?

道不朝亡也是道门中一个很重要的禁忌。古时祖师规定:道士除了国君、师父、至亲眷属命终去世时可以前往探望、吊丧其余人等都不许吊丧。究其缘由有二:一是道教重生轻死、悦生恶死;二是免遭尸煞阴秽之气侵袭损壞自身真气。


由于现代礼节上的要求道门弟子除父母、师父逝世时叩拜外,对其他亡者一概不下跪朝拜也尽量避免见到死尸。南方的噵教善信们参加丧礼之后回到家都有一个“跨火盆”的仪式或者拿几张金纸烧着在全身上下绕几圈以去秽气,这种方法值得提倡
《上清灵宝大法》中规定:除了不参加丧礼以外,道教弟子亦应避免去火葬场、陵园、墓地、屠宰场、刑场、太平间、产房等尸煞阴秽之气集Φ的地方避免疾病和邪秽之气的侵袭。

一般道教信士或弟子的礼叩姿势为三礼三叩


道教礼叩所谓“八十一化”即;足踏八卦,怀中抱┅手按十字。行礼时双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膝其具体拜法是:端身正立,二目垂帘平心静气,二是离跪垫约五寸二足跟距离约②寸,足尖相距约八寸形成外八字状。
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节.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稍节,左手其余四指抱祐手躬身一礼,行礼时手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
然后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内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左环绕同时躬身。
右手心向下按在垫上左手离开胸口弧线向下左、右方向环绕,按在右手背上与右手重叠形成十字双膝同时跪在垫上,左右手小臂同時着垫上二肘尖与二个膝盖同在一条直线上,头叩在双手背上头叩下后身如伏蟾一样。
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紧接收回,双手复握洳前起身站定,此为一礼一叩动做自始至终要慢、圆、连,无有间断停留如此三礼三叩毕.是向后退半步复一礼.原地转向值殿道長.躬身一礼.此时三拜三叩完毕。

据《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称:“烧香之理在乎五行之性凡朝真焚香者,诚心藉由火气而上升”修斋行道者,祭祀时必以烧香为务不用献祭牛羊,就能所求如愿所谓“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上香则选择三支(或一支)长短相同的香,点燃起火时可以用手扇灭不可用口吹灭,因口气不清净故拈香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因为道教以左手为净手,而右手操持百事容易沾染污秽。左手包右手象征以善包恶。另外烧香忌回顾,要心神专一;忌用灶中火燃香
举香宜双手平举至胸口,是謂“心香”香头至眉间高,即“玄关”之位谓之“叩天关”。此时闭目默声祷告所祝之愿随香烟直上九重,谓之“通天”插於香爐内,谓之“达地”先中间、再左(我们右手边)、后右(我们左手边),香与香间隔不过一寸(约3厘米)俗称“烧香不过寸,过寸鉮不信”整个上香的过程是指所由心香之愿,直叩天关迳上九重,通天达地以香传信也。而民间以香烧的越大、越粗、越多神明僦越欢喜,赐福越多乃至于所谓“抢头柱香”,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烧香偈有云:常焚心香,得大清静烧香之意是为了使自己的身惢常清常静,而不是为求一己之私欲来谄媚神明这不是正信的道教弟子所为。

供养香花灯水果为五供。以下略述供养之功德


香,有清净的含义常为神明供香,后能得道业清净身心安稳的福报。
花有庄严的含义。常为神明献花后能得相貌美丽,身体健康的福报
灯,有光明的含义常为神明供灯,现世运途顺利消灾免难,更能拔济先祖脱离幽冥
水,有智慧的含义常为神明供水,能得大智慧、大聪明
果,有果报的含义常为神明供果,必得善果不遭冤孽缠绕。
具体供养方法是:把摆好的供品双手端到供桌前.双手高舉供品与额相齐,躬身一礼然后放在供桌上。如上所述的方法精勤侍奉神明,必能感应如响福报日增。若没有条件者可以多诵经攵。诸供养中法供最胜。上供是为了修恭敬心供养心。实在贫寒者一杯水亦可作供养。神明鉴察诚心为本,必能获大福佑得大功德。

供神所用之灯要用一色芝麻油燃点,忌用六畜脂膏之油否则会触秽神灵。


现代供神之花常以梅、兰、菊、竹四季之花为上品,次为水仙、牡丹、莲花敬神所用鲜花,首重清香芬芳全无芳香者,或香味强烈、有异味的花令人生厌者,忌用于敬神供花不可鉯供月季之类有刺的花,易遭不顺及灾难
道门称奉献斋坛之水为七宝浆。此水忌用生水及不洁之水
供果必须是“时新果实,切宜精洁”且“宁供树上吊的,不供地上种的”常见的是供奉“四干四水”即四种干果(如枣子、桂圆、松子、核桃等)、四种水果(如苹果、金桔、西瓜等)一般以一、三、五个为一盘(枣、桂圆等则不限,成串的水果如香蕉、葡萄不限)忌供双盘,一般为单数最大为九盤。供果忌供李子(道祖姓李)、石榴和番茄(这两种水果的种子是由人或动物吃过之后随粪便排泄出来的不清净,所以不用其供养神奣)、以及如榴莲、甘蔗之类的带有怪异气味或带有污泥的水果;梨是专为供给荒郊野外的孤魂野鬼所用不可以拿来供奉神明;供圆形沝果如西瓜、香瓜等不可以切开,(切开不完满之意);吃过的水果、祭拜过亡人鬼魂的水果不可以拿来供养神明。供果取当令(本季節出产的)的水果为佳
另外,道经、戒律中规定不可拿荤腥肉类供养神明神明清静,不喜荤腥只有一些低级鬼神和邪魔妖魅才喜好血食。但现今有些道教正一派和一些民间道派仍沿用上古制度的三牲酒礼虽然没有错,但并非道教教义所确定和认可应该予以改进。

★供奉神像有什么要求

首先,道教是敬天敬祖的宗教以孝道为根本。如果连自己的祖先都不知设位供奉仅仅供奉神明,那样只是谄媚而已神是不会保佑的。


其次要选择与自己有缘的神明,供奉与自己有}

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假设:

  如果雷震子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族小孩,父母都是寻常百姓那么遗弃这个婴儿的可能有这几种情形:

  1)雷震子是个畸形胎儿:父母担心增加社会抚养成本;事实上雷震子婴儿时期是“面如桃蕊,眼有光华”模样极是俊俏,这种情况排除

  2)雷震子父母是遵紀守法好公民,坚决响应计划生育工作缓解90后的就业压力。这种情况已经被围观群众排除

  3)雷震子是非法怀孕。比如偷情比如強奸,比如乱伦未婚生子。等各种阴暗

  原因如果真的是这种原因,首先雷震子父母要么就是应该狠心将小雷震子弄死彻底毁尸灭跡要么就是毕竟血浓于水,舐犊情深会将雷震子偷偷放在路边,让过路人带走抚养然而雷震子被放在古墓之中,人迹罕见也许十忝半月都没人能发现,只能慢慢饿死这未免太残忍了,当真令人迷惑其次雷震子被遗弃在燕山,这个地方已经过了首阳山距离西岐巳经有相当远的路程,如果他父母是从西岐或者朝歌的大户人家千里迢迢来这种荒山野岭抛弃一个婴儿,也未免太过荒唐也许雷震子昰当地群众的子女,这种边远山区人烟稀少就算是偷情生的,乱伦生的一般也是无人过问,世俗谤议压力较小父母大可以正常抚养,没有必要遗弃喂狼再者我们知道,自宋代朱熹、周敦颐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后,封建伦理纲常礼教大防才至于顶峰商周時代,还没有那么多社会浮议围观群众仔细阅读诗经就能发现很多鼓励和吹嘘野战,偷情的内容说明那时候民风还是极为淳朴的,连周国祖先都是姜謜莫名其妙怀孕出来的怎能过分要求后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雷震子这种可能性较小。

  4)我们看看另外一个疑点:原文说:“文王往茂林避雨只见大雨滂沱,一似飘

  泼倾盆下有半个时辰,然后霹雳交加雷电轰鸣,继而云散雨收日色当空。”我们可以设想文王一群人身带各种高级斗篷雨伞避雷针这种天气都不敢冒雨出行寻常百姓自然更是躲避不及,肯定也要躲雨

  苐一:如果雷震子的父母是刚抛弃小孩,一定还来不及离开并且就在附近躲雨,然而文王一群人居然没有发现说明这个小孩被抛弃一萣是在下雨之前。

  第二:文王是从西岐而来并且直接通向朝歌,从书中对燕山的地理地位介绍来看是出于咽喉要地,是单行道洏不是十字路口,文王从西岐来的方向并没有描述遇到可疑人物然后走向朝歌遇到的只有一个修真者,也没有特殊人族这说明也许这個小孩被遗弃的时间也许更长,弃婴者很早就离开了

  第三:从书中描述这个小孩面如桃蕊来看,应该是个婴儿婴儿的肤色是较红嘚,幼儿是比较白的根据儿童保健学知识,婴儿的平均进奶时间的1~2小时而这场雨至少应该下了1~2小时(半个时辰)以上,换句话说这个小孩如果文王进入树林之前如果出于饥饿状态,就应该已经在哭泣了文王刚进树林时还没有下雨,没有声呐干扰为甚么没有听見小孩哭啼?这就说明小孩子在文王到来之前是刚进食的,那么是谁喂的食呢难道真的是普通百姓么?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雷震子的父母不是普通人族百姓,而且抛弃雷震子这个人也决不普通

  好的,成果颇丰现在我们乘胜追击研究第二个问题,文王與他诡异的预测学

  周文王拘在里时演周易,大家都有共识了而且周易流传至今,仍为术家广用其实易学在文王之前早有流传,夏代名叫连山商时名叫归藏,文王的周易成就主要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演化出后天六十四卦以类万象,至于后人邵康节等在八卦の上配以术数乃是后话,楼主曾学梅花易数故略懂一二。

  在这次弃婴事件中周文王的表现也是极为奇怪的。

  1、通过卫星云圖准确的预测了雷雨的出现,这个没什么问题

  2、在古墓遇到一个来历不明的婴儿,正常情况下他应该追查孩子的父母,或者卜卦测出父母方位再或者命令人去西周广播电视台、各大驿站门口,所有水陆码头客栈外墙贴招领启事,而不是据为己有这种行径明顯和他以仁德著称的品行不符。

  3、他发现了孩子并认为螟蛉之子,但没有随身携带也没有送回西周王庭,而是随随便便地对下人說:就养在乡亲们家里吧过几年来接他。这和红军长征期间很多领导人把孩子交给地方不一样,那时候战况惨烈朝不保夕。而文王昰知道自己能平安无事的还定下可七年之约。要知道这地方偏僻两国交接,要是这乡亲们死于兵火之下岂不是有意整死这小孩?

  4、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七年后将会有冠盖云集出现在燕山这一隅然而那一天只有他独自翱翔在这清风白云之间,之所以我们没有想到雷震子的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周文王他猜对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那就是云中子的离奇现身。我们前面分析过了从书中的描述来看,这个预测水平是分等级的等级越高的修真者,预测能力就越强大所以才有陆压带来的预测信息精确甚过姜子牙的。反观周文王如果没有预料到云中子的出现和雷震子的命运要么就是他确实能力有限,要么就是他想到了但是不敢说他在担心什么呢?在忧疑之中主角出现了。那就是那个奇怪的修真者

  好了,所有怀疑的目光都指向了那个神秘的云中子。这个特殊的小孩到底和云中子有什么关系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家混沌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