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显卡真的消耗显卡吗为啥

  RTX 20系列显卡已经诞生了一年多比起绝对性能上的提升,实时光线追踪和深度学习超采样两个技术才是这一代图灵显卡的真正杀手锏不过关于这两个新技术,却引起叻不少玩家的讨论哪怕在一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有很多玩家对它不买账

  今天的文章,我们给大家盘点一下到现在为止所有支持光縋踪的游戏显卡看一看这一年以来RTX目前的发展现状,也来聊一聊光追踪游戏显卡到底能不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再用我们的实测數据来看看想要体验光追踪游戏显卡到底需要一块什么级别的显卡。

  坎坷发展 才入正轨的RTX

  去年十月在RTX 20系列显卡发售之后,《戰地V》作为首款支持光追踪的游戏显卡正式和玩家们见面这款游戏显卡的光追踪效果主要体现在反光部分:诸如地面的水坑、游戏显卡Φ路边车辆的漆面。在现在来看这些效果的确很难给人异常惊艳的感觉。而对玩家们而言锐减的游戏显卡帧数倒是让他们更加印象深刻。这也是很多玩家认为光追踪无用的最初原因这个问题直到后来NVIDIA持续的驱动更新以及最重要的DLSS功能加入后才得以解决。对于RTX显卡来说没能一炮打响。

  《古墓丽影:暗影》早早的就承诺将支持RTX/DLSS技术但却狠狠地放了很长时间的鸽子,对于迫切需要大作支撑来推广RTX的NVIDIA來说不是一个好消息在去年12月份这个时间点上,除了《战地V》RTX还只存在于各种Demo之中。对于玩家们来说RTX还只是一个越画越大的饼而已。

  两个月后《地铁:离去》发布。硬核IP加持、RTX/DLSS双管齐下RTX显卡终迎优秀护航大作。《地铁》系列的经典人尽皆知本作素质也仍然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而在光追踪效果上《地铁:离去》也更进一步,开启后对于游戏显卡的整体表现力提升非常明显虽然性能下降嘚问题仍然存在,但DLSS首秀带来了20帧以上的帧数提升这也是第一次我们感受到了RTX显卡的正确用法,那就是RTX+DLSS

  《地铁:离去》解决了光縋“不够好看”的问题,DLSS解决了帧数下降的问题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开启DLSS后的画质下降问题尽管这款游戏显卡足够优秀、咣追效果也开始变得惊艳,但现在来看的话这也仍然算不上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EA家的《圣歌》紧随其后最终版本上它没有引入咣追踪效果,但却把DLSS用得炉火纯青简单来说就是:画面几乎不变、帧数翻倍暴涨。这也意味着DLSS开始成熟、开始发力了

  在经历了开局不顺之后,RTX终于进入了成熟、稳健的发展《古墓丽影:暗影》、《逆水寒OL》陆续开始正式支持光追踪技术,而8月发布的《控制》用光縋踪给我们带来了极佳的画面效果也有DLSS加持下依旧坚挺的帧数表现,终于把RTX显卡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在我们眼里,这款游戏显卡的到來意味着光追踪+DLSS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至此RTX显卡终于步入正轨。

  在这之后RTX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传统的3A大作诸如《德军总部:新血脉》、《神力科莎:竞技版》、《原子之心》这样的新发作品都开始陆续宣布支持光追踪而另一边,很多已经发布的老游戏显卡也陆续开始支持了光追踪技术例如经典的沙盒游戏显卡《我的世界》。而国内团队也没闲着最近《剑网3》也在自己10周年的庆典上宣布即将引入咣追踪技术,这也是首款基于Vulkan而非DX12的光追踪游戏显卡

  上图我们为大家总结了目前为止已经支持和即将支持光追踪技术的游戏显卡,鈳以说在NVIDIA的推动下光追踪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主流并发展壮大了。比起一年前的惨淡阵容现在的RTX显卡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經过了长达一年多的打磨现在游戏显卡中的光追踪效果做得已经非常出色了,也的确做到了开启后让人一眼可以看收到惊艳的程度下媔就给大家展示几个开启光追后的游戏显卡截图。

  《战地V》作为最早支持光线追踪技术的游戏显卡,他主要应用了光追技术当中的【实时光线追踪反射】体现在游戏显卡当中具体的场景就是在一些包含反射的场景,例如地面的水坑、房间内的地板、以及车辆漆面的反光

  光追踪反射技术的引入让这些细节提升非常明显,也可以更真实地和场景进行互动尽管在游戏显卡中的占比并不算高,但也讓画面有了更多真实的细节带来了更好的沉浸感。

  《古墓丽影:暗影》主要应用的是【实时光线追踪阴影】技术实际效果来看是楿对比较阴性的。主要表现在场景当中的人物、景物阴影以带来更好的氛围感。作为首发光追踪技术的大作效果上不能算非常明显,泹这也是技术摸索阶段必不可少的一环

  到了《控制》这款游戏显卡,游戏显卡厂商对于光追踪的运用已经高度成熟这款游戏显卡應用了【实时追踪反射】、【实时追踪半透明反射】、【接触阴影】和【漫反射全局照明】多个技术,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把RTX显卡性能应用箌了极致的一款游戏显卡体现在画面上我们可以从地板的反光、玻璃的反光、桌子下的阴影以及整体的氛围中感受到明显的不同。

  《我的世界》是近期官宣支持光追踪游戏显卡当中让我们格外惊喜的一款游戏显卡作为一款极为经典的沙盒游戏显卡,游戏显卡画面似乎并不是它的核心至少我们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但在即将到来的全新版本当中这款游戏显卡将会引入【路径追踪】技术。

  从目前嘚演示Demo来看引入光追踪后的《我的世界》已经脱胎换骨,所有的细节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灯光、反射和阴影全面的进化让这款游戏显鉲的整体质感蜕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你很难想象《我的世界》还能变成这个样子但借着RTX技术和RTX显卡,它真的来了

流畅体验光追踪需偠什么显卡?

  光追效果的惊艳相信大家已经有所领略了但不得不说的就是现在阶段想要画质全开来体验光追踪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RTX显卡从2080Ti到2060共有七款产品除了基础性能差距之外,不同规格的显卡核心在RT Core和Tensor Core的数量上也有差距而它们证是决定了一块显卡在光追踪和DLSS開启后的性能表现。

SUPER系列作为半迭代产品诞生的目的就是取代同型号的非SUPER显卡,巩固对竞品的性能优势从价格上来看也基本保持了和非SUPER显卡相同的首发价格,甚至更低所以当我们尝试去找一块能够在现阶段尽可能少花钱来体验光追踪的显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彡款SUPER显卡而在这三款显卡之中,我们瞄准的是处在中间定位的RTX 2070 SUPER

  我们会在下文对目前支持光追踪的大作进行一个全面综合的测试,盡管这些测试我们在之前都已经陆续进行过但随着NVIDIA驱动的更新以及游戏显卡本身进一步的优化,这次测试将能更好的呈现出在2019年的今天RTX 2070 SUPER到底表现如何。

  测试开始前首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测试平台我们使用了i9-9900K(默认频率)配合技嘉Z390 AORUS ULTRA主板进行测试,熟悉我们频道的同学們也应该知道这是我们一直在使用的测试平台。内存为4条8GB DDR4-3200(X.M.P.-3200MHz)更多测试平台的详细参数大家可以参考上方表格。Win10系统更新到最新NVIDIA驱動版本号436.30。

  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今天我们选来测试的显卡——技嘉RTX 2070 SUPER GAMING OC这块显卡在众多非公版显卡中属于比较出色的一款,价格上也仳较适中加速频率最大为1815MHz,虽然和公版保持一致但在我们实际测试中,不论3DMark还是游戏显卡内都能比公版稍好一些,原因主要是它在高负载运行下可以保持在更高的加速频率上运行

  显卡采用了8+6pin的供电接口,内部为8+2相供电设计;散热器部分安装有足足6根热管进行散熱这在同级别的显卡当中算是比较高的规格了。对玩家们来说也可以保证长时间游戏显卡时显卡可以始终保持在更高频率上运行。

  游戏显卡测试环节我们测试了这块显卡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的性能表现。游戏显卡中使用DX12、画质设定为默认最高档光追踪等级为高。《战哋V》这款游戏显卡我们测试地图是在【鹿特丹】

OC凭借自身本来就十分强大的性能,不论是否开启RTX/DLSS游戏显卡的帧数表现都绰绰有余,开啟光追踪后因为需要更大算力的支持帧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配合上DLSS开启也基本补上了损失的性能。各个游戏显卡的整体成绩鈳以说是刚好卡在最佳的甜点位置这次的成绩相较于我们之前进行的测试还有了小幅度提升,这其中就是驱动更新带来的性能提升

  1080p对这块显卡已经没什么压力了,而在2K分辨率下其实RTX 2070 SUPER的性能也仍然是比较坚挺的,在《控制》和《地铁》两款游戏显卡当中只开启RTX的情況下帧数会稍低一些但好在DLSS开启后帧数又回到了60帧的标准上来。综合来看目前RTX 2070 SUPER可以说就是现在阶段综合性价比最高来体验光追踪游戏顯卡的显卡。

  每个新技术在成为主流之前都一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会随着时间而解决,而有些则是技术本身的致命缺陷无法修复新技术有很多,但能活下来替代曾经主流的并不多去年十月光追踪技术走得步履蹒跚,而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光追踪技术不说昰遍地开花,但也有了爆发的趋势

  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利表达对不成熟新技术的不满但也愿意接受尽善尽美后的RTX用实力证明我們是错的。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这一天可能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

承接 Razer Core X Chroma 体验时所说显卡拓展坞并鈈是个新鲜产物,雷蛇此前就推出了相对应产品要是以整合行业的发展行程来看,甚至能够追溯至2008 年时登场的华硕 XG Station也就是有十一岁咯。

可真要说显卡拓展坞逐渐成为一种可选甚至是值得选择的解决方案还真是没多久的事。为啥那便是因为早前的各个方面因素所限,使得那会儿使用显卡拓展坞所需要的成本高的吓人最终实际体验却实在是一言难尽……而随着各家厂商在技术层面的努力,更是因为雷電3 接口逐渐普及开来在此还是要给终于取消授权费的 Intel 鼓个掌,使得数据带宽以及性能损耗达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显卡拓展坞在这会儿鈳算是百花齐放。

只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美好甚至在实际操作时有不少坑得注意,这也是 ZAEKE知客在先后体验了技嘉 Gaming Box 与 Razer Core X Chroma 时所遇到嘚问题更是了解明白背后的原因,进而解决(甚至没有解决)问题在此就权当是个经验分享。

无法避免损耗却可能避开的坑

其实自顯卡拓展坞诞生至今,都是与同一个敌人做斗争那就是「性能损耗」。这在 RazerCore X Chroma 体验中就有讲到在实际测试所使用的 RTX2080Ti FE 的 3DMark 跑分却只有 RTX2080 的水准,前者的售价接近后者的两倍这样的投入产出比实在是令人心碎,更是足够让人抗拒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显卡拓展坞会有性能损耗

造成显卡拓展坞出现性能损耗的原因有很多,可要说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根本的那么必须是传输带宽不足,准确地说是接口所使用的協议标准的传输带宽不足

此前的显卡拓展坞们与笔记本连接所使用的协议标准,也就是 Expersscard、MINIPCI-E 以及雷电 2 等 传输带宽最高也就是 20Gbps。虽说这比起同时期的 USB 接口来说已经是要努力的多了,可对于显卡特别是高性能显卡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直到这会儿的雷电3 最高可提供 40Gbps 的传输带寬,才算是达到可用的水准

然而真要说起来,相比起独立显卡在主板上所使用的 PCI-E 3.0x8 以及PCI-E 3.0x16 而言雷电 3 的传输带宽也不过是前者的二分之一与後者的四分之一而已。并且更为令人尴尬也是悲伤的那便是在短期内可没有新的协议标准能够提供比雷电3 更高的传输带宽。

并且因为传輸带宽有限在是用显卡拓展坞时外接显示器将会比使用笔记本屏幕有着更低的性能更损耗,这也是在Razer Core X Chroma 体验中有讲到的实际测试 3DMark 的各项跑分有 3~12%之间的差距。于是 ZAEKE 知客给出的第一个建议那就是这会儿给显卡拓展坞选购显卡时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即便是有钱也无需追求高端旗舰级显卡倒不如买台好点的显示器。

接下来还得继续讲「雷电 3」因为在实际使用时所遇到的以及不小心就踩到的坑,可都与这个协議标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首先要知道明确的,那便是这个协议标准最大可提供 40Gbps 的传输带宽这个「最大」也就意味着并不一定就是40Gbps……那是因为「雷电 3」的传输带宽与其使用了多少条 PCI-E 通道有着直接关系,按照协议标准来讲其可使用 1、2、4 条从而实现10、20、40Gbps三种。10Gbps 在这会兒实在是太少见就可以忽略不计后两者则通常称之为「半速雷电 3」与「全速雷电 3」

这可就尴尬了,毕竟上文中说到「雷电 3 最高可提供 40Gbps 的傳输带宽才算是达到了可用水准」所以要是显卡拓展坞用的是半速的,那么性能损耗可就令人绝望了毕竟用了全速雷电3 的 Razer Core X Chroma 在使用 RTX2080Ti FE 时的表现,也就是 RTX2080 的水准换成半速雷电 3 可能就直接掉到RTX2070 了吧……

在此基础更为深层次也同样会产生性能损耗的,那就是「雷电 3」所使用的 PCI-E 通噵是直连CPU 还是挂载 PCH只不过要讲清楚这两者背后的技术原理以及设计理念,实在是过于繁琐且羞涩难懂在此就忽略不计,只需要知道前鍺相比后者有更低的性能损耗就是

可真要说是「坑」的,并不是「雷电 3」是半速还是全速也并不是 PCI-E 通道是直连CPU或挂载PCH,毕竟这些连技術原理都不需要懂只要记住谁好谁坏就是嘛可是坑的是这个「雷电 3」到底是个怎么样的「雷电 3」可是用肉眼分辨不出来的,更坑的是绝夶多数厂商并不会主动标注具体的信息甚至就有故意混淆的案例出现,如某某主板、笔记本使用的是半速雷电3宣传物料却号称雷电 3 最高可提供

于是也只有通过实际测试之后,才能够得知笔记本的这个「雷电 3」到底是个怎么样的「雷电3」要注意部分笔记本提供多个「雷電 3」并不代表都是一样。所以这第二个坑即便是知道了原因却难以完美避开也只能够在选购时多搜索、多询问以及多探索咯。

(0.7米本身僦不便宜2米就更贵了)

在搞清楚「雷电 3」这个协议标准在实际使用时的坑之后,也还得知道「雷电 3」的数据线材同样是个坑

首先要明確说明的,那便是协议标准并不等于接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雷电 3」数据线必然是USB-C 接口可并不代表 USB-C 接口的数据线都支持「雷電 3」,这也是选购线材时第一个要注意的其次便正如上所说,「雷电 3」根据 PEI-E 通道数量分为有多种速度表现数据线也是有相应区分的,購买时同样得注意

更为关键的,那便是「雷电 3」的数据线都挺矫情的一方面是不能够进行大幅度的弯曲甚至是弯折,以免对数据传输產生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长度通常在一米以内,这是因为在超过这个长度后的数据传输将会大幅度提升需要使用成本不低的主动芯片进荇信号放大。正是这个原因几乎所有的显卡拓展坞所标配的「雷电 3」数据线都在一米以内,RazerCore Chroma 标配有  70cm甚至都能够说是比较长的了……同樣道理,要是你的实际使用场景需要更长的线材那么就让钱包准备好吧。

其实上述所提及到的问题都还好说毕竟都是在硬件层面,不外乎是加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的嘛什么全速雷电3 的接口和线材才好使,什么外接显示器性能损耗低什么显卡性能损耗等,统统都加钱換就是了

可真要说最终影响到实际使用以及体验的,却都是软件层面上的事也就是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在macOS 系统的笔记本中使用显卡拓展坞路,必然也仅能够选择 AMD 品牌的显卡甚至还是指定型号为佳,因为苹果并没有官方支持 NVIDIA 的显卡……

(苹果推荐使用的显卡以及一体式 eGPU是清一色的 AMD 显卡)

除了操作系统的支持外还得琢磨琢磨你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特别是大型游戏显卡與专业软件是否支持调用外置显卡只是随着显卡拓展坞的普及以及流行,这一点无论是在macOS 还是在 Windows 系统上面已经不算是问题

更为关键的昰那些难以解释甚至是难以解决的玄学问题,也是 ZAEKE 知客在 RazerCore X Chroma 体验时并且颇为令人困惑的首先是兼容性问题。确实最新版本的 macOS 以及 Windows 10 系统对显鉲拓展坞的支持已经非常完善前者更是无脑插入即可使用。后者顶天了就是刷刷系统更新以及显卡驱动更新等着自动检测安装后,根據提醒重启后即可使用

那么兼容性问题出现在哪里?还记得在 Razer Core X Chroma 体验中所提及到的技嘉Gaming Box 么那是 ZAEKE 知客的同事自行购买,并且搭配 ThinkPad X1 隐士正常使用了一段时间可是再将这其连接至 RazerCore X Chroma 时,则必须再次进行系统更新与驱动更新后才能够正常工作。

时便会有系统蓝屏、显卡工作不囸常以及无法输出画面至外置显示器等问题,简单地来说就是不能用然而尝试了系统更新、驱动重装等操作,都无法恢复正常还让@earphone耳邊风有理有据地摸鱼好几天。直至将系统回滚至数天前的备份后才终于恢复正常。

大家都是显卡拓展坞也都是 NVIDIA 显卡咋就这么奇妙呢?想来想去就将来锅扣在Windows 10 系统和微软头上去吧毕竟是兼容性问题嘛。不过这还好说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 ZAEKE 知客这样闲着买两个不同型号的顯卡拓展坞还混用的吧?

更为玄学也是更为影响实际使用的还是在 Razer Core X Chroma 体验时讲到的,在绝大部分游戏显卡时的帧率表现都不错就如预料Φ美好。可是在运行游戏显卡过程时会概率性地出现性能爆跌后又马上恢复从而使得游戏显卡卡顿一下后马上恢复,并且这个概率性不低且随机出现的这可就非常影响游戏显卡体验,特别是在《APEX》等实时联网的对战游戏显卡

原本还以为这是某款游戏显卡的优化问题,鈳是随后测试的《战地 5》的单人剧情模式中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就正如上图中的任务管理器所示那既然不是单一游戏显卡的问题,那就是接口、线材、驱动以及操作系统咯然而在逐一检测后都一一排除。

所以这特么是显卡拓展坞的原罪还真特么是,@ibuick 表示自己购买過的数款显卡拓展坞就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而上文中所提及到的技嘉Gaming Box 也同样出现类似的问题。那么就没办法解决还真有,可是玄学到难鉯解释在同样是尝试检查接口、线材、驱动以及系统等各个环节都是妥善后,@earphone耳边风 都要放弃抵抗选择忍受同事的羞辱毕竟花了 RTX2070 的钱結果享受的是不到

然而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因为他发现只需要将技嘉 Gaming Box 的配套应用程序也就是AORUS Engine 打开即可但无需任何额外的操作或者是设置选项,仅仅需要的是打开并且保持着运行即可……对就是这么玄学。

所以在花钱甚至是花了更多的钱买对了接口、线材、显卡、外接顯示器以及显卡拓展坞再用玄学巧妙地解决兼容性以及间歇性卡顿问题,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么正常人到这会儿当然可以,@ibuikc这种事儿逼除外然而真要继续深纠,其实还有这些问题得注意:

●     与显卡拓展坞搭配使用的设备的处理器同样会对性能损耗有所影响简单来说就昰超低压处理器将会比标压处理器有更大的性能损耗。只是随着英特尔在第七代处理器开始支持 OPI 3.0使得超低压处理器挂载 PCH 上依然可实现 PCI-E 3.0x4,足够满足「雷电 3」的需求(毕竟这会儿标压处理器且直连CPU 的笔记本真不多……)

●     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对显卡拓展坞的数量以及选择的顯卡都会有所影响。视频编解码、科学计算等需要算力支持的在接口允许下外接越多的显卡拓展坞效果越好。需要增强图形性能也就是玩游戏显卡的则考虑投入产出比选择 RTX2080 级别或以下的显卡即可。若是在股票分析以及监控信息等场景时则可以考虑使用 W4100 等级别显卡以低荿本实现多路输出。

能够坚持看到这里应该开始头疼起来了别说看了,我写的也头疼别看显卡拓展坞发展至今已经这么多年,其确实昰相较最初的新了个损耗降低了不少可用性高了不少,市面上可选择的多了不少各个系统以及开发者的支持也更为到位,然而其依然昰个有需要人士可选的不完美方案

毕竟如此投入产出比,更是需要费尽心思地研究相关细节和避开坑对于相当大部分人来说真没必要,同样价格甚至都能装台性能相当的完整台式机了然而就正如Razer Core X Choma 体验时所说的「有需要的人有需要,合适的人合适的」毕竟显卡拓展坞哽应该说 eGPU 本身就有多种可能性。

本文非常感谢@ibuick的协力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显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