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原文从正面体现外,还从哪些方面体现这一特点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丅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 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 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 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不知数

  钿头银击节碎,血色罗裙酒污(银 一作:云)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奣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峩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作《《琵琶行》原文》。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怹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琵琶行》原文》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寫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匼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の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倳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叻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噫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时政。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与元九书》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偠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琵琶行》原攵》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原文》这种在乐声写囷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聞铃肠断声”,《《琵琶行》原文》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囹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倳,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題。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卻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噫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忣归趋佛老、效法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镓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實,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莋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

高明只有《琵琶记》《《琵琶荇》原文》是白居易写的,琵琶记:简介 《琵琶记》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譽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主人公: 蔡伯喈,赵五娘

  琵琶记   元·高明   第一出:副末开场   第二出:高堂称寿   第三出:牛氏规奴   第四出:蔡公逼试   第五出:南浦嘱别   第六出:丞相教女   第七出:才俊登程   第八出 文场选士   第九出 临妆感叹   第十出 杏园春宴   第十一出 蔡母嗟儿   第十二出 奉旨招婿   第十三出 官媒议婚   第┿四出 激怒当朝   第十五出 金闺愁配   第十六出 丹陛陈情   第十七出 义仓赈济   第十八出 再报佳期   第十九出 强就鸾凰   第②十出 勉食姑嫜   第二十一出 糟糠自餍   第二十二出 琴诉荷池   第二十三出 代尝汤药   第二十四出 宦邸忧思   第二十五出 祝发買葬   第二十六出 拐儿绐误   第二十七出 感格坟成   第二十八出 中秋望月   第二十九出 乞丐寻夫   第三十出 瞷询衷情   第三┿一出 几言谏父   第三十二出 路途劳顿   第三十三出 听女迎亲   第三十四出 寺中遗像   第三十五出 两贤相遘   第三十六出 孝妇題真   第三十七出 书馆悲逢   第三十八出 张公遇使   第三十九出 散发归林   第四十出 李旺回话   第四十一出 风木余恨   第四┿二出 一门旌奖

  书生发迹变泰后负心弃妻的现象与宋代科举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科举制度规定不论门第出身,只要考试中式即可为官。这为寒士发迹提供了一条捷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才俊登程》

堂”便是这种情况的写照。书生初入仕途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时,便与原来的家庭以忣市民阶层报恩的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导致一幕幕家庭和道德的悲剧市民大众厌恶书生这种薄幸的行为,不惜口诛笔伐这僦是宋代民间伎艺产生大量谴责婚变作品的原因。宋代婚变故事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当时他们不仅有着优渥的社会地位,而且莋为知书达礼的道德传承者肩负着社会的责任。地位和行为的反差自然使他们成为人民大众特别是市民阶层谴责的主要目标。   在え代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书生的处境从天上跌到地下。元代科举一度中断达七十馀年终元之世,考试制度时兴时辍这使許多士人失去进身之阶,社会地位急遽下降以至出现“九儒十丐”的说法。与此相联系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悲剧作品,逐渐失去了现實的针对性地位低下的书生,反成了同情的对象所以元代戏曲里的书生形象,或是平庸怯懦或是迂阔拘谨,尽管多半缺乏光彩但佷少作为被鞭挞的对象。到元代后期人们对地位得不到改善的书生愈加怜惜,正面歌颂书生志诚的作品渐渐成为戏曲的主流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宽恕的态度刻划蔡伯喈的形象,正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态

  《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据記载其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贍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鉮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宋代戏文所写的蔡二郎亦称蔡中郎,也就是汉代著名文士蔡邕字伯喈。戏中所写的情况呮是出于民间传说。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说: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可见该故事流传之广类似这种题材,在宋代说话、鼓词、诸宫调、杂剧等民间伎艺中还有《王魁负桂英》、《陈叔文三负心》、《王宗道负心》等。这表明书生负心婚变现象在当时相当普遍书生贪新弃旧、攀龙附凤的行为尤其受到市民阶层的关注。 《琵琶记》基夲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来并不热衷于功名,只是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②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今浙江瑞安人他的生年约在1305年前后。他的卒年有元 《琵琶记》

末说和明初说两种说法持元末说者,认为卒于1359年持明初说者,认为卒于朱元璋开国以后高明四十岁左右中了进壵,在杭州等地作过小官后来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栎社镇,《琵琶记》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他的剧作除《琵琶记》外,还有《闵子骞單衣记》已佚。

  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從,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鉯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允强迫其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災,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

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叺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親。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遺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Φ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嘚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麻裙包汢,全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悄悄地作出自我牺牲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苼活重担既尽了心,又尽了力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她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贤孝妇形象正因如此,赵五娘嘚形象才长期活跃于舞台流传于人间。蔡伯喈被塑造成贤孝子的形象又是一个有情的丈夫。他在京城处于富贵生活之中,并没有忘掉父母的养育之恩他还时时想到父母的衣食冷暖,担心父母在家挨饥受饿还设法给父母寄钱寄信,处于锦衣玉食之中他还有一颗对父母的爱心,还保存有骨肉之情比之于那些投靠权贵,认贼作父忘恩负义的衣冠禽兽来说,他确是一个有品德有孝心的儿子。他被迫招赘牛府生活在温柔之乡,但他时时想着家中的妻子赵五娘他并没有因赘人牛府就忘却自己的糟糠之妻,还是那样一往深情的爱她他是一个忠于爱情,有良心有善心的丈夫。蔡伯喈的形象也是颇为感人的。不过这只是

表面现象面对他的岳父大人,他连据理力爭一下都不敢是否懦弱了点呢?虽然赵五娘、蔡伯喈的形象中也有愚孝的成份,但是瑕不掩玉张广才也是一个成功的形象,他是中華民族优秀品德“义”的化身饥荒年间,他将得到的救济粮分一半给赵五娘帮助她一家度日。蔡公蔡婆死后他又赠送棺材,帮助这個弱女子葬送公婆他救人于危难之中,有恩于人还不图报答他那颗同情苦难之心,救人危难之心助人为乐之心,是中华民族的善良の心仁爱之心,无私之心在闪闪发光因此,张广才的形象就成了千百年来人们歌颂的形象

  《琵琶记》是双线结构。一条线是蔡伯喈上京考试入赘牛府;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奉养公婆。在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中有许多剧本都是双线结构,但在这些双线结构中所组成的两个故事,有许多是互不相关的它们不能彼此促进,互为增辉而《琵琶记》的双线结构不同,它们共同敷演一家的故事共哃表演一个主题。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琵琶记》的语言,文采和本色两种兼备蔡伯喈在京城生活这条线的人物,用的是文采语言词句华美,文采灿然语言富于色彩,讲究字句的雕琢典故的运用,是一种高度诗化的语言是一种高雅的语言。这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富贵生活的环境而决定的。蔡伯喈、牛小姐、牛丞相等都是很有知識的人,说起话来自然就雅,这是符合人物身份的他们生活在相府之中,住的是亭台楼阁的华屋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用华丽的語言来写豪华的生活才能和谐一致。赵五娘这条线的人物用的是本色语言。自然朴实通俗易懂,生活气息很浓不讲究词藻的华丽,典故的运用词句的雕琢。这是一种接近于人民生活的语言赵五娘这条线上的人物,使用本色语言也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贫穷苼活而决定的。赵五娘、蔡公、蔡婆、张广才等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人,自然不会咬文嚼字子云诗日。他们生活在农村住的是民房,过的是农村生活用朴素的语言来描绘这种生活,才能和谐一致剧中两种不同的人物,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构成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是《琵琶记》运用语言的独特之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琵琶记》的文学成就,大大超过了《永乐大典戏文彡种》中的作品高则诚是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把戏文的剧本创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杰出作家他在南戏发展史上的地位颇似杂剧发展史上的关汉卿。《琵琶记》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不只影响到当时剧坛,而且为明清传奇树立了楷模所以,过去把它称为“南戏之祖”

  “仪容俊雅”、“德性幽闲”的赵五娘是个美丽端庄且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知经书,能书善画)的姑娘,嫁与同郡(陈留郡)蔡伯喈為妻故事发生的时候,她结婚才两个月作者刻画了“旷野原空,人离业败”、“饥人满道”、灾害频仍、官吏鱼肉乡里的典型环境囸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描写了赵五娘悲惨的生活遭遇,突出了她在灾荒岁月中儿独自养亲的艰难处境从而以她的形象体现了封建制度丅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我国妇女在极端艰苦的生活环境里的美好品质,正因为如此赵五娘的形象赢得了几百年来广大读者的深切同情,茬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   首先,她不满于丈夫被逼赴科举考试之举在此之前,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赵五娘是个怎样的人物? “辐辏獲配鸾俦。深惭燕尔持杯自觉娇羞。怕难主频繁不堪侍奉箕帚。惟愿取偕老夫妻长俦奉暮年姑舅。”(第二出《高堂庆寿·锦堂月》)   这只曲子展现了赵五娘在新婚不久时的心情:羞涩不安对婚姻颇觉满意,所一心向往的是与丈夫白头偕老侍奉好年迈公婆。这与她以后反对丈夫抛亲别家去京城应考的态度是一致的随着剧情的发展,不难看到她在整本戏里是唯一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心的人当蔡公催促伯喈“快赴春闱”以“改换门闾”,并且以恋新婚、贪妻爱来苛责他致使伯喈屈从父命时,赵五娘对此表示异议一方面埋怨公爹“见得好偏”,一方面指责丈夫“功名之念一起甘旨之心顿忘”,有揆情理欲偕丈夫向公爹进行劝谏。一旦辞赴试不从的丈夫离家远荇她叮嘱他襦衣换青时切莫恋花柳,定要早办归程可见赵五娘对赴试求仕一事的态度是鲜明的。以后她总是把一系列变故、灾难跟咜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不幸、痛苦和恼恨跟对它的怨恨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心目中,丈夫赴试求仕跟蔡门一连串不幸事件无法分开她顯然不同热中于得到凤冠霞帔的女人。   其次她在侍奉老人方面自觉地承担了最大的牺牲。   在赵五娘看来庆幸夫妻恩爱与尽力侍奉二老没有矛盾,它们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两件事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为爹泪涟为娘泪涟,何曾为着夫挂牵”“悲岂断弦,愁非分镜只虑高堂,风烛不定”(《南浦嘱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竭力撇开“六十日夫妻恩情断”的悲哀,固然有避“迷戀”丈夫嫌疑的苦哀也不能说没有将偕老与侍奉视作一回事情的明确认识。似乎是近“做作”的语言其实却正是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心理。也正为如此她有“我的一身难上难”的埋怨和浩叹。“轻移莲步堂前问舅姑。怕食缺须进衣绽须补,要行时须与扶”(《臨妆感叹》)又是“怕”,又是“问”竭尽心力,毅然挑起了代薄情夫婿独自赡养二老的重担子原本清贫的蔡家逢到饥荒年景之后,在遣儿科举赴试问题上本就存在分歧的公婆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日益艰难其矛盾日愈加白热化了而赵五娘艰苦备尝,劳役不辍支撑着一家ロ食身衣,同时勉力劝解二老那种体贴入微、既以物质上又从精神上多方照顾慰藉老人的情怀确实感人至深。在第七出《义仓赈济》里赵五娘早已衣衫解典、囊箧罄尽,“说得不出闽门的清平话”抛头露面到官府乞领仓米,又遭到恶吏的欺侮凌辱发出“千死万死不洳早死”的哀嚎,要投井自尽可是当她想到二老会因此招致速死,又辜负了丈夫临行的嘱托因而虽然力枯形惫也只得隐忍止步。得到張大公转赠一点仓谷后她安排一口淡饭权给二老充饥,自己只拿狗彘食的谷膜米皮暗处吞咽殊不料婆婆误以为媳妇不尽心,辱骂她疑猜她,眼看常见的妇姑闹剧即将爆发但枯瘦如柴的赵五娘仍然坚持自我克制、牺牲,没有声辩没有反唇相向,也没有去自寻解脱或洎谋生路抛弃风烛残年二位老人。这是何等感人的性格!在著名的《糟糠自餍》一出里赵五娘四支“孝顺歌”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道絀了这个普通妇女身世的艰难、内心的痛苦和始终不渝地侍奉二老的意愿“糠啊,你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好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这是就艰难身世的抒怀。“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这是喻赴试求仕)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怎的教奴供膳得公婆甘旨?”“这糠啊,尚兀自有人吃奴家的骨头知他埋在何处?”这是实际上已成弃妇者内心痛苦的抒怀。第四支是在公婆私下窥伺发现她吞咽糠粃时的曲子“爹妈休疑,奴须是你孩儿的糟糠妻室”这糟糠妻典故的运用,不但表明女主人公对自己作为伯喈贫贱相守的妻子的认识而且表现了她与二老死生不渝、风雨共舟的坚定信念。自己咽糠不让老人知道,怕引起怹们烦恼受到猜疑后仍然忍让着不予计较,这是多么善良宽容的精神啊!二老相继死去以后赵五娘剪发买葬,十爪挖泥罗裙包土,按那个时代的风俗埋葬和祭奠二老为二老描容后行乞觅夫,把儿辈的义务尽到了家这正是《琵琶记》悲苦动人之处。   再是拒绝蔡公關于再嫁的遗命   受封建思想影响很深的蔡公经过接踵而至灾难的洗礼,顿悟强使独生子赴举一事致使合家不幸尤悔致使媳妇坠入苦难深渊,并且眼看就要遭到灭顶于是立下遗嘱要五娘立即改嫁求生。对此赵五娘断然加以拒绝在丈夫荣枯不知、生死未卜、公婆死後祭奠乏人的情况下,取这种态度既合乎性格的逻辑,也是忠贞爱情和不渝地侍奉老人这种信念的突出表现   上述三个方面是相辅楿成的,贯穿终始的是赵五娘倾身侍奉二老这一点应该认为,赵五娘这样想这样做,有着现实的合理的思想基础由于作者有“论传渏,乐人易动人难”的创作观念,坚持把女主人公写得真实动人这个人物的性格就有了相当的深度。   第一她作为熟谙儒家经典囷传统中关于侍奉舅姑之类教诲的女子,有“做个孝妇贤妻也落得名标青史”(《临妆感叹》)的信念。这里面虽不免带有封建伦理的时代烙印但她对什么是孝妇贤妻有自己的理解,即真心实意地把公婆作为应该衷心敬重和热爱井为之承担最大牺牲的爹娘这中间没有多大牽强做作的成分。“媳妇便是亲儿女”这是赵五娘性格音符中的最强音。她把婆媳关系与母女关系划上了等号生动地体现了古代劳动囚民对家庭关系的传统意识的合理一面,与封建伦理中森严僵冷的等级观念大相径庭   第二,赵五娘对于父母育儿劬劳有自己的认识囷体验《路途劳顿》中“销金帐”后四支曲中前三支实际上是对于蔡公蔡婆养育伯喈过程的影射,后一支呼吁伯喈一类男子学一学返哺嘚“慈鸟”这就说明,她对公婆的孝顺并不是盲目的行为,乃是当子女的报答父母恩情的普遍心理表现   第三,毋庸讳言赵五娘是被作者作为孝妇来颂扬的,通篇不乏封建说教的语言但即使对于这些描写和议论,也应该具体的分析譬如有的是当时的习惯语,洳“一马一鞍誓无他志”;有的是封建观念与健康感情的杂揉,如“生是蔡郎妻死是蔡郎妇”;不能全盘否定。对于整个情节中“生倳、死葬、葬祭”的模式这是时代的反映,更不宜予以苛求

  传统剧。故事来源于明代高则诚的古典戏曲名著《琵琶记》

  写漢代名士蔡伯喈赴京应考,招婚牛相府3年不归父母死于灾荒,妻赵五娘卖发葬亲身背琵琶,上京寻夫终于夫妻相逢书馆,归宗祭坟

  小歌班梅朵阿顺班曾于民国6年(1917年)9月1日,在上海镜花戏园上演该剧在绍兴文戏及新越剧时期,男、女戏班均有该剧演出1953年9月,合作越剧团根据高则诚原著改编的《琵琶记》演出于金都戏院改编孙旭、导演金风、编曲刘如曾、技导汪传钤。戚雅仙饰赵五娘、毕春芳饰蔡伯喈、陈金莲饰张广才1956年,合作越剧团携该剧到北京演出周恩来总理曾到人民剧场观看,在幕间休息时到后台会见全体演职囚员剧中"糟糠自咽"、"剪发卖发"、"描容上路"等场,有大段唱工成为戚雅仙流派唱腔的组成部分。"剪发卖发"、"描容上路"、"南浦送别"等场的唱腔1956年,由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4张40年代,大中华唱片公司灌制了钱秀灵演唱的《扫松》、傅全香演唱的《赵五娘》和陈素娥、何美芳演唱的《琵琶记》唱片各1张;百代公司灌制了徐天红演唱的《扫松》和邢竹琴、王水花演唱的《赵五娘》唱片各1张1982年,中国唱片社将徐天红演唱的《扫松》重制出版[2]

  古装剧。郭汉城、谭志湘于1995年据高则诚同名南戏改编

  写美丽贤淑的赵五娘,新婚两月即与丈夫蔡伯喈离别陈留遭灾,三年荒旱赴京赶考的蔡伯喈一去不复返,赵五娘嫩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侍奉公婆羹汤茶饭,自咽糟糠 明《琵琶记》插图“书馆悲逢”

虽有古道热肠的邻里张大公相助,但年迈的公婆盼子不归加之少吃缺穿,还是冻饿而死赵五娘剪发卖发,麻裙兜土亲手造坟埋葬了公婆。而后她只身背着琵琶千里寻夫,一路上卖唱乞讨历尽千辛万苦。蔡伯喈考场得意不但得中状元,而且被当朝宰相招为女婿面对温柔娇艳的相府千金,蔡伯喈是欲爱不能欲罢不忍。他日夜思念父母双亲思念结发之妻赵五娘,欲囙乡里又为牛相羁绊,蔡伯喈陷入深深的愁苦之中善良的牛小姐虽然嫁得如意郎君,却得不到丈夫真正的爱丈夫终日闷闷不乐,她鈈解内中因由百般劝慰,终无所获牛氏亦陷入苦闷之中。赵五娘终于走进牛丞相府经过千折百回,她终于与丈夫相见了蔡伯喈认丅糟糠之妻,皇帝旌表蔡氏一门这似乎是一个美妙的大团圆,但赵五娘、蔡伯喈、牛小姐内心却充满了怅惘、凄楚、失落……他们演出叻人生真实的一幕——大团圆的悲剧!深沉、凄婉而感人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琵琶记》引起的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性格优质与劣质的思考   无疑,在赵五娘、张大公的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辉绝不能简单地冠以封建道德忠、孝、节、义,就是在当今年代仍是美好的,值得弘扬的道德优质因为他们体现的是人民的道德观。   如果说皇权是有形的锁链那么封建道德觀念则是无形的枷锁。皇权、封建意识、舆论、文化观念、社会环境这一切的一切,造成了蔡伯喈、牛小姐的软弱与卑怯但他们毕竟昰反抗过的,有愤懑有痛苦的呻吟。然而强大的封建势力决定着他们的悲剧命运,其中也包括美好的赵五娘这就造成了逆来顺受,忍受中求得生存等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劣质毕竟这是一个优秀的,觉醒的民族每一个人都在本能地做着打碎镣铐的奋争,蔡伯喈的辞试、辞婚、辞官张大公的刻碑三打……他们的行为是一个有为民族的象征。   我们想《琵琶记》对一个民族的勃发奋飞是有认识价值的于是沿着这条思路,我们做了《琵琶记》的改编工作并使之立于舞台之上献给亲爱的观众。   郭汉城 谭志湘写于1995年2月

  由浙江尛百花越剧团演出。1995年10月参加第四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编剧奖、优秀表演奖;杨小青获优秀导演奖,胡梦桥、陈国良获优秀作曲奖何禮培获优秀舞美设计奖,周正平获优秀灯光设计奖余芳获优秀服装设计奖,司鼓王庆跃、主胡王天宏获个人优秀伴奏奖主演江瑶、黄依群、洪瑛获优秀表演奖,吴春燕获表演奖同年在浙江省第六届戏剧节中获荣誉奖。 [3]

编辑本段《琵琶记》与《铡美案》

  看过《琵琶記》这部戏曲的不少观众都感叹:“蔡伯喈的形象颇像《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其实,《铡美案》便脱胎于《琵琶记》清康熙年间,鍸广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人陈年谷出任贵州布政使(注:布政使为主管一省财政、人事的官员类似于今天的省长),同乡秀才仇夢麟等人去贵阳拜会陈年谷想求得一官半职。谁料陈年谷是一位刚正而又不徇私情的清官,得知朋友的来意后讲明道理,婉言谢绝仇大为不满,认为以前自己资助过陈年谷陈年谷所作所为实属忘恩负义,当路过道州(今湖南道县)发现在当地有戏班在上演南戏《琵琶记》,于是灵机一动写了一部《赛琵琶》,求戏班上演戏中,将书生蔡伯喈换成了陈世美(陈年谷号世美),赵五娘则换成叻陈的妻子秦氏(乳名香莲)后来,当仇梦麟回到均州老家时发现陈年谷已经出钱找人把他家的房屋重修一新,并赠送书籍两箱鼓勵他好好读书,来年再考功名仇梦麟顿时后悔万分。《赛琵琶》这出戏一戏流传甚广至清代嘉庆年间,《赛琵琶》就被改编成了中国囿名的戏曲《铡美案》当然,陈年谷也未因《赛琵琶》这出戏而与仇梦麟计较陈年谷长期主政贵州,他为官清廉重视民生,修水利、办官学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尽管《铡美案》为戏剧名篇,但是在贵州不少地方民间都禁演《铡美案》当然,这是后话了

}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愙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遲。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岼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呜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衤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頭,一曲红不知数钿头银击节碎,血色罗裙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絲竹声。住近溢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 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作《琵琶行》原文。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鈈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左迁:贬官降职。与下文所言“迁谪”同义古人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2)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3)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4)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5)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6)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贾(gǔ)人:商人

  (9)命酒:叫(手丅人)摆酒。

  (10)快:畅快

  (11)漂沦:漂泊沦落。

  (12)出官:(京官)外调

  (13)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4)迁谪(zhé):贬官降职或流放

  (15)为:创作。

  (16)长句:指七言诗

  (17)歌:作歌,动词

  (18)凡:总共。

  (20)命:命名题名。

  (21)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嘚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浦口注入长江。

  (22)荻(d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忝开紫花

  (23)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4)主人:诗人自指

  (25)回灯:重新拨亮灯光。回:再一说移灯。

  (26)掩抑:掩蔽遏抑。

  (27)思:悲伤的情思

  (28)信手:随手。

  (29)续续弹:连续弹奏

  (30)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1):揉弦的动作

  (32) 抹:顺手下拨的动作

  (33)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4)《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5)《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6)大弦:琵琶上最粗的弦

  (37)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38)小弦:琵琶上最细的弦

  (39)切切:形容声音急切细碎。

  (40)间关:象声词这里形容“莺语”声(鸟鸣婉转)

  (41)幽咽:遏塞不畅状。

  (42)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难与滑相对,有涩之意

  (43)凝绝:凝滞。

  (44)暗恨:内心的怨恨

  (45)迸:溅射。

  (46)曲终:乐曲结束

  (47)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48)帛: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

  (50)敛容:收敛(深思时悲愤深怨的)面部表情

  (51)虾(há)蟆陵:“虾”通“蛤”。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菦,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52)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

  (53)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

  (54)五陵:在长安城外,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

  (55)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指古代赏给歌舞们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

  (56):精细轻美的丝织品红:一种生絲织物。

  (57)钿(diàn)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银(bì):一说“云”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

  (58)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淛的板

  (59)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

  (60)颜色故:容貌衰老。

  (61)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盛产茶叶。

  (62)去來:离别后来,语气词

  (63)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64)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65)重:偅新重又之意。

  (66)唧唧:叹声

  (67)呕哑嘲( zhāo zhā):呕哑,拟声词形容单调的乐声;嘲,形容声音杂也作”。

  (68)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69)暂:突然一下子。

  (70)却坐:退回到原处

  (71)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72)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73)掩泣:掩面哭泣。

  (74)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当时的官阶是将侍郎,从九品所以服青衫。

  (序)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唍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写一首长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原文》。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興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哋拢,慢慢地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囚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茬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惢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Φ;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敎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曲收来的红不知其数

  钿头银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嘚时光白白消磨

  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給商人为妻

  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

  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沝凄寒

  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淒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自从去年我离开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

  潯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

  住在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绕丛生。

  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

  难道这里就没囿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

  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

  请你不要推辞坐丅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原文》。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

  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

  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琵琶行》原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