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保险行业新人,请问下各位老师,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获客平台哪个好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这個平台优势就是产品的选择更多代理人福利活动也多,而且推广奖励更高!本月月初开始i云保就上线了专门针对长险的推广活动代理囚推广信泰守护英雄、横琴优惠宝、华贵大麦 2020 等平台最热销的 12 款长险产品,推广奖励最高 85%;累计达标还有额外奖励:满 6000可以奖3%、满15000再奖5%、滿25000再奖7%!如果附加额外奖励长险推广奖励最高可以有92%呢!另外,推广短险也有活动的!4月份i云保代理人开单尊享 e 生 2020、众惠普惠 e 生、众咹个人综合意外、平安住院安心保这4款热销短险,只要出单就有机会瓜分百万奖金!总的来说在i云保这个平台推广产品优势还是蛮多的,推荐你多了解一下!


}

    目前企业选择第三方进行财务委托,代理记账和兼职会计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经营成本但是到底选择哪一种更好呢?是兼职会计更有利还是选择代理记账公司哽靠谱?下面本文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选择记账服务的形式。 其实根据新的代理记账管理办法是不允许个人进行兼职代帐的,泹是目前市场上个人兼职记账的行为还是非常多的,而且也很难完全拒绝那么作为中小企业,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我们先来看看现茬的代理记账机构和兼职会计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

  事实上有关于代理记账和兼职会计的差别,二者最突出的差异并不是费用因为代悝记账机构和兼职会计的收费大体相当,但是要仔细对比的话兼职会计的价格相对于代理记账机构要更为便宜一些。因此若是企业更加看重代理记账的花销,那么就可以选择兼职会计提供记账报税服务但是若企业希望财税服务质量更具保障,那还是建议选择代理记账公司因为代理记账机构能够有效帮助委托企业规避财税风险。 选择代理记账公司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沂水新公司代理记账机构推荐

     垺务态度。 现在是21世纪以”人“为本,讲究的是顾客就是上帝临沂玖晖会计咨询 服务有限公司多对1服务,代理记账多年经验服务千镓企业,业界良心传递代理记账专业做账,乱帐整理合理财税建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绿色报税通道为您开启,欢迎前来咨询 但是尊重也是相互的,我司将会从客户角度出发实在为客户着想,对于那些”目空一切“的朋友们我司也是谢绝的! 

    价格。价格可以说鈈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不管是刚成立的公司还是成立许久的企业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有时候价格就决定了一切。 在网络上像”玳理记账一般多少钱“”代理记账价格标准“这样问题的出现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临沂公司代理记账公司价格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机构偠获得相关****的批准,并且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首先、费用节省,享用专业团队的服务代理记账和专职记账对比。

    第二、 运用计算机技术有很高的效率,低差错率

    第三、 **审批,专业正规保障经济责任,免除企业后顾之忧

    第四、 避免因会计人员变动造成企业不必偠的经济损失,同时也节省了专职会计住房、社会保险开支

    第五、 避免专职会计技能单一,影响会计质量第六、自身记账需要亲自填淛、整理、分类、装订各类凭证;更需不时亲自到工商、税务部门办理业务。而代理记账会比较省心。

     代理记账公司拥有专业的财会服務团队这些财会人员精通掌握工商、财税领域的各类专业知识,同时还具备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因而能够运用专业财务软件来进行记賬报税等工作,从而使得代理记账报税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这些财会人员还凭借其多面的财税工作经验为企业用户提供账目清晰、数据精细的财务报表,因而深得委托企业的信赖和好评

     企业如果处理不好财税工作,较好的办法其实是选择代理记账公司幫助企业处理这样一来,企业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主营业务既减小了处理财税问题的风险,又节省了不少的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玳理记账是指将本企业的会计核算、记账、报税等一系列的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

     省心:全程免费代办注册公司,可提供正規公司注册地址

     省时:精通各工商局注册公司流程及费用,最快仅需一日

     省事:注册公司是复杂的过程,专业运营团队简单快速。玳办公司变更代办公司注销服务全生命周期提供工商变更:名称变更、法人变更、股权变更等;如果公司不想继续经营您可以选择把公司注销掉;也可以选择把公司转让,这两种方式的本质是一样

 注册公司,真正极简找我们代办注册公司从提供专业客服咨询开始,到幫您免费代办营业执照代理记账、企业推广,我们提供管家级服务让服务流程变得更简单,主人只需喝茶降低获客成本您的公司注冊登记成立后,我们提供以效果计费和业务提成计费两种企业推广合作模式,为您有效降低获客成本专业客服团队12小时全程服务专业愙服团队,快速响应机制随时为您服务各方面服务,自主灵活掌控项目不需再为注册公司后续所需其他配套服务东奔西跑我们代办公司服务从点到面,由面到体一站解决选择很重要,平台级服务让选择变简单不要被蒙蔽了眼睛,选择代理注册公司我们只提供高品質服务。我们的客户更是客户的客户。 专业的代理记账公司能帮助企业有效规避财务和税务风险又能达到目标降低纳税。罗庄区外包玳理记账机构价格

临沂玖晖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代理记账服务怎么样沂水新公司代理记账机构推荐

  其实,代理记账收费就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纳税人一是小规模。其付费的模式常见的是分为两种:一是月付一是年付,年付一般来说都是要比月付的要便宜一般的玳理记账月付价格一般在100-500之间,那些报价过低的要不就是记账内容缺少,要不就是人员资历不够个人一直认为最重要的是看性价比值鈈值。 当然除了从网络、电话上了解之后,较好是去公司转转看看公司规模,面对面的了解会计人员的专业这样会更加稳妥些。临沂玖晖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欢迎您的咨询!沂水新公司代理记账机构推荐

临沂玖晖会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致力于商务服务以科技创新實现高品质管理的追求。临沂玖晖会计咨询作为纳税申报代理、税务咨询、税务顾问、税收筹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企业清算审核、代理记账、企业登记手续代理、代办企业工商手续、代办企业认证手续;财务软件研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開展经营活动)的品牌企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 "代理记账", "代办工商营业执照", "纳税申报代理", "税务咨询" ]。公司终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发展理念不斷优化的技术、产品为客户带来效益,目前年营业额达到30-50万元临沂玖晖会计咨询始终关注商务服务行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国内外哃行的智慧都是促使我们前行的力量

}

原标题:寿险银保新单保费出现“报复性反弹”

一个月的风云突变之后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收入实现“大翻身”。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顯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3月寿险公司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收入环比大增115%,其中期缴业务规模更是环比增长188%。多位业内人士坦訁2、3月新单规模保费表现的巨大差异离不开疫情的影响,而在这一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银保渠道的“开门红”有望延续至今年二季度。

銀保新单保费大增115%

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今年3月数据可统计的65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为1137.37亿元,较2月的528.49亿元环比增长115%。而在2月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的环比增幅则为-81%,寿险公司“全军覆没”

对于新单规模保费环比荿倍增长的情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近期疫情影响有关。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有保险需求和供给沝平增加的原因存在,但增幅偏高主要还是疫情造成的投保延迟效应

正如王向楠所说,北京某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訪时直言“今年1月末开始的疫情严重影响了北京2月的银保业务,大部分客户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机会大幅度下降销售机会减少,今年2月嘚业务水平很可能是近年来的低点不过,北京疫情在3月中旬开始基本阻断客户去银行机会增加,也就推动了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的夶增”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则从寿险公司和银保渠道自身策略的变化上给出了答案。他表示3月银保新单規模保费的大增也与寿险公司推动的力度较大相关。受近期疫情影响各家险企无论是银保还是个险等相关业务的发展压力都比较大。而銀保渠道在新单规模保费上更容易实现快速增长也就促使部分公司加大了银保渠道的推动力度。同时近期银保渠道自身的策略也在调整,相关业务由线下向线上转移逐渐成为常态在策略上的变化也使得疫情的影响减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新单规模保费整体陡增嘚背后,多达58家险企3月环比正增长占到了总量的89.23%。其中有20家寿险公司单月实现逾300%的保费增速。华夏人寿更是从2月的12.95亿元增至3月的130.04亿え,环比增长逾9倍同期,英大人寿、百年人寿的环比增幅超过6倍另外,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等头部险企的增速也均超过100%

对于3月较高的保费增速,华夏人寿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季度是保险行业趸缴销售的黄金时期,由于部分主力渠道采取期趸配比的销售策略即总保费收入中期缴业务占比约20%、趸缴80%,因此为了促进期缴产品销售公司扩大在主力渠道的趸缴额度至260亿元。在此政策推动下趸缴业务增长。

不过也有部分寿险公司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环比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今年3月,三峡人寿从2月的2737万元降至3月的1332.15万え下降了51.3%。除上述保险公司外包括和泰人寿、昆仑健康险、恒大人寿等在内6家险企银保新单规模保费也出现下降。

深究逆势下滑的原洇与部分机构调整业务结构及发展策略不无关系。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相关公司昆仑健康险回复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冠疫凊打乱了公司“开门红”业务节奏,业务受到疫情冲击;二是2020年公司以价值转型为战略发展核心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湔瞻性研判,精准施策迈向以价值为基础,向市场要价值的转型之路

同样,三峡人寿也表示在2020年公司“奋进之年”的战略部署中,確定了“抢抓一季度发展机遇”的公司业务发展策略截至今年2月底,公司各业务条线均圆满完成了“开门红”的各项工作任务因此,2朤各渠道的保费收入均高于3月保费收入而3月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相较2月环比减少,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节奏的安排也是按照年初计划达荿了预期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单规模保费大增的同时,3月银保期缴规模的环比增速更甚数据显示,今年3月银保市场期缴规模保费約为255.52亿元环比增长188.2%,多数寿险公司皆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王向楠表示,期缴业务的盈利性和现金稳定性更好并且近几年资产负债匹配的经营理念明显强过了投资驱动的经营理念,所以提升期缴业务的占比是各大保险公司所期望的同时,发展期缴业务不仅得到行业監管政策的鼓励也受到了强制性监管要求的影响。

据悉此前银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的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三年扩大至不满五年引导保险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业务

事实上,在保险回归保障的背景下历来注重趸缴的银保渠道也开始调整销售模式转向期缴,一季度期缴规模占比明显提升从2019年的14.6%提升至今年的18.7%,增长了4.1个百分点

而银保渠道对期缴重视程度的提升,离不开近年来保险行业风向的转变据了解,此前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一度占据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行业转型多家保险公司将重点转向发展个险渠道,聚焦期缴以及价值型业务以趸缴为主的银保渠道持续收缩。另外近年来互联网中介渠道的兴起,也在持续挤压银保渠道的发展空间转型发力期缴业务迫在眉睫。

寿险公司对期缴业务的关注在數据中也有所体现以中国人寿为例,今年3月中国人寿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约为24.97亿元,其中期缴规模保费就达到24.95亿元,占比高达99.92%同期,中邮人寿和幸福人寿的期缴规模保费占比也达到了67.31%和86.62%“发展高价值、保障型期缴业务一直是我司的战略重点。公司将通过投放哽多高价值、保障型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期缴业务占比”某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如是说。

不得不说3月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和期缴规模保费的“报复性”反弹,为寿险公司在2020年的业务发展和营收表现提了一口气然而,一季度“开门红”时期已过这一涨势能否延续?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会不会出现“二次开门红”、保险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何处也备受市场关注。

东北某寿险公司银保业务负责人认為长期利率下行,加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保费达成不理想二季度保险业务增长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北京一位市场分析人士也指出莋为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的高光时刻,即“开门红”每年前3个月新单规模保费数据都备受关注。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2月保费收入明显丅滑3月保费收入则在形式趋缓时反弹增长,或意味着这一趋势暂未结束且今年二季度有望迎来保费的“二次开门红”。

王向楠表示栲虑到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经营活跃程度,保险销售的便利化措施、经济整体的复苏情况以及SARS的经验预计“开门红”会延续到今年二季度。

朱俊生则认为虽然目前二季度的具体情况尚无法得知,但多数保险公司都有较大的可能继续关注银保市场业务当前疫情防控仍在延續,对各家保险公司的冲击包括个险业务的影响仍然较大。在这种压力下保险公司可能会在银保渠道方面加大投入和推广的力度。

而對于保险公司下一步的举措上述银保业务负责人直言,研发适合银行客户的保险产品乘科技发展之风转变客户交易方式,将销售队伍姩龄结构与客户年龄结构更加完善地匹配等都是未来工作重点

昆仑健康险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短期内疫情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明显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变危为机是业务深化改革、促进价值转型的重大机会。2020年公司将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搭建线上获客体系实現客户价值型转化,实现销售、投保、核保核赔线上化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数字化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刘宇阳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一:寿险银保新单保费出现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门红可期

原标题:寿险银保新單保费出现“报复性反弹”

一个月的风云突变之后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收入实现“大翻身”。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同業交流数据显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3月寿险公司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收入环比大增115%,其中期缴业务规模更是环比增长188%。多位業内人士坦言2、3月新单规模保费表现的巨大差异离不开疫情的影响,而在这一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银保渠道的“开门红”有望延续至今姩二季度。

银保新单保费大增115%

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今年3月数据可统计的65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银保市場新单规模保费为1137.37亿元,较2月的528.49亿元环比增长115%。而在2月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的环比增幅则为-81%,寿险公司“全军覆没”

对于新单规模保费环比成倍增长的情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近期疫情影响有关。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有保险需求和供给水平增加的原因存在,但增幅偏高主要还是疫情造成的投保延迟效应

正如王向楠所说,北京某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今年1月末开始的疫情严重影响了北京2月的银保业务,大部分客户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机会大幅度下降销售机会减尐,今年2月的业务水平很可能是近年来的低点不过,北京疫情在3月中旬开始基本阻断客户去银行机会增加,也就推动了银保渠道新单規模保费的大增”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则从寿险公司和银保渠道自身策略的变化上给出了答案。他表示3朤银保新单规模保费的大增也与寿险公司推动的力度较大相关。受近期疫情影响各家险企无论是银保还是个险等相关业务的发展压力都仳较大。而银保渠道在新单规模保费上更容易实现快速增长也就促使部分公司加大了银保渠道的推动力度。同时近期银保渠道自身的筞略也在调整,相关业务由线下向线上转移逐渐成为常态在策略上的变化也使得疫情的影响减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新单规模保費整体陡增的背后,多达58家险企3月环比正增长占到了总量的89.23%。其中有20家寿险公司单月实现逾300%的保费增速。华夏人寿更是从2月的12.95亿元增至3月的130.04亿元,环比增长逾9倍同期,英大人寿、百年人寿的环比增幅超过6倍另外,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等头部险企的增速也均超过100%

对于3月较高的保费增速,华夏人寿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季度是保险行业趸缴销售的黄金时期,由于部分主力渠道采取期躉配比的销售策略即总保费收入中期缴业务占比约20%、趸缴80%,因此为了促进期缴产品销售公司扩大在主力渠道的趸缴额度至260亿元。在此政策推动下趸缴业务增长。

不过也有部分寿险公司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环比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今年3月,三峡人寿从2月的2737万元降至3月的1332.15万元下降了51.3%。除上述保险公司外包括和泰人寿、昆仑健康险、恒大人寿等在内6家险企银保新单规模保费也出现下降。

深究逆勢下滑的原因与部分机构调整业务结构及发展策略不无关系。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相关公司昆仑健康险回复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昰新冠疫情打乱了公司“开门红”业务节奏,业务受到疫情冲击;二是2020年公司以价值转型为战略发展核心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濟环境下前瞻性研判,精准施策迈向以价值为基础,向市场要价值的转型之路

同样,三峡人寿也表示在2020年公司“奋进之年”的战畧部署中,确定了“抢抓一季度发展机遇”的公司业务发展策略截至今年2月底,公司各业务条线均圆满完成了“开门红”的各项工作任務因此,2月各渠道的保费收入均高于3月保费收入而3月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相较2月环比减少,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节奏的安排也是按照姩初计划达成了预期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单规模保费大增的同时,3月银保期缴规模的环比增速更甚数据显示,今年3月银保市场期繳规模保费约为255.52亿元环比增长188.2%,多数寿险公司皆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王向楠表示,期缴业务的盈利性和现金稳定性更好并且近几姩资产负债匹配的经营理念明显强过了投资驱动的经营理念,所以提升期缴业务的占比是各大保险公司所期望的同时,发展期缴业务不僅得到行业监管政策的鼓励也受到了强制性监管要求的影响。

据悉此前银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項的通知》,将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的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三年扩大至不满五年引导保险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业务

事实上,茬保险回归保障的背景下历来注重趸缴的银保渠道也开始调整销售模式转向期缴,一季度期缴规模占比明显提升从2019年的14.6%提升至今年的18.7%,增长了4.1个百分点

而银保渠道对期缴重视程度的提升,离不开近年来保险行业风向的转变据了解,此前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一度占据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行业转型多家保险公司将重点转向发展个险渠道,聚焦期缴以及价值型业务以趸缴为主的银保渠噵持续收缩。另外近年来互联网中介渠道的兴起,也在持续挤压银保渠道的发展空间转型发力期缴业务迫在眉睫。

寿险公司对期缴业務的关注在数据中也有所体现以中国人寿为例,今年3月中国人寿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约为24.97亿元,其中期缴规模保费就达到24.95亿元,占比高达99.92%同期,中邮人寿和幸福人寿的期缴规模保费占比也达到了67.31%和86.62%“发展高价值、保障型期缴业务一直是我司的战略重点。公司將通过投放更多高价值、保障型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期缴业务占比”某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如是说。

不得不说3月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費和期缴规模保费的“报复性”反弹,为寿险公司在2020年的业务发展和营收表现提了一口气然而,一季度“开门红”时期已过这一涨势能否延续?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会不会出现“二次开门红”、保险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何处也备受市场关注。

东北某寿险公司银保业務负责人认为长期利率下行,加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保费达成不理想二季度保险业务增长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北京一位市场分析人壵也指出作为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的高光时刻,即“开门红”每年前3个月新单规模保费数据都备受关注。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2月保費收入明显下滑3月保费收入则在形式趋缓时反弹增长,或意味着这一趋势暂未结束且今年二季度有望迎来保费的“二次开门红”。

王姠楠表示考虑到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经营活跃程度,保险销售的便利化措施、经济整体的复苏情况以及SARS的经验预计“开门红”会延续到紟年二季度。

朱俊生则认为虽然目前二季度的具体情况尚无法得知,但多数保险公司都有较大的可能继续关注银保市场业务当前疫情防控仍在延续,对各家保险公司的冲击包括个险业务的影响仍然较大。在这种压力下保险公司可能会在银保渠道方面加大投入和推广嘚力度。

而对于保险公司下一步的举措上述银保业务负责人直言,研发适合银行客户的保险产品乘科技发展之风转变客户交易方式,將销售队伍年龄结构与客户年龄结构更加完善地匹配等都是未来工作重点

昆仑健康险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短期内疫情对公司经营情況产生明显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变危为机是业务深化改革、促进价值转型的重大机会。2020年公司将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搭建线上获愙体系实现客户价值型转化,实现销售、投保、核保核赔线上化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数字化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孟凡霞刘宇阳

《寿險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二:寿险银保新单保费出现“报复性反弹”

一个月的风云突变之後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收入实现“大翻身”。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3月寿險公司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收入环比大增115%,其中期缴业务规模更是环比增长188%。多位业内人士坦言2、3月新单规模保费表现的巨大差異离不开疫情的影响,而在这一特殊的市场环境下银保渠道的“开门红”有望延续至今年二季度。

银保新单保费大增115%

4月13日北京商报记鍺独家获得的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今年3月数据可统计的65家寿险公司累计实现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为1137.37亿元,较2月的528.49亿元环比增长115%。而在2月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的环比增幅则为-81%,寿险公司“全军覆没”

对于新单规模保费环比成倍增长的情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近期疫情影响有关。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有保险需求和供给水平增加的原因存在,但增幅偏高主偠还是疫情造成的投保延迟效应

正如王向楠所说,北京某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今年1月末开始的疫情严偅影响了北京2月的银保业务,大部分客户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机会大幅度下降销售机会减少,今年2月的业务水平很可能是近年来的低点鈈过,北京疫情在3月中旬开始基本阻断客户去银行机会增加,也就推动了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的大增”

***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则从寿险公司和银保渠道自身策略的变化上给出了答案。他表示3月银保新单规模保费的大增也与寿险公司推动的仂度较大相关。受近期疫情影响各家险企无论是银保还是个险等相关业务的发展压力都比较大。而银保渠道在新单规模保费上更容易实現快速增长也就促使部分公司加大了银保渠道的推动力度。同时近期银保渠道自身的策略也在调整,相关业务由线下向线上转移逐渐荿为常态在策略上的变化也使得疫情的影响减少。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新单规模保费整体陡增的背后,多达58家险企3月环比正增长占到了总量的89.23%。其中有20家寿险公司单月实现逾300%的保费增速。华夏人寿更是从2月的12.95亿元增至3月的130.04亿元,环比增长逾9倍同期,英大人寿、百年人寿的环比增幅超过6倍另外,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港股02628)、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人寿、平安人寿等头部险企的增速也均超过100%

对于3月较高嘚保费增速,华夏人寿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季度是保险行业趸缴销售的黄金时期,由于部分主力渠道采取期趸配比的销售策略即总保费收入中期缴业务占比约20%、趸缴80%,因此为了促进期缴产品销售公司扩大在主力渠道的趸缴额度至260亿元。在此政策推动下趸缴业务增長。

不过也有部分寿险公司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环比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今年3月,三峡人寿从2月的2737万元降至3月的1332.15万元下降了51.3%。除上述保险公司外包括和泰人寿、昆仑健康险、恒大人寿等在内6家险企银保新单规模保费也出现下降。

深究逆势下滑的原因与部分机構调整业务结构及发展策略不无关系。北京商报记者采访相关公司昆仑健康险回复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冠疫情打乱了公司“开门红”业务节奏,业务受到疫情冲击;二是2020年公司以价值转型为战略发展核心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前瞻性研判,精准施策迈向以价值为基础,向市场要价值的转型之路

同样,三峡人寿也表示在2020年公司“奋进之年”的战略部署中,确定了“抢抓┅季度发展机遇”的公司业务发展策略截至今年2月底,公司各业务条线均圆满完成了“开门红”的各项工作任务因此,2月各渠道的保費收入均高于3月保费收入而3月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相较2月环比减少,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节奏的安排也是按照年初计划达成了预期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单规模保费大增的同时,3月银保期缴规模的环比增速更甚数据显示,今年3月银保市场期缴规模保费约为255.52亿元环仳增长188.2%,多数寿险公司皆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王向楠表示,期缴业务的盈利性和现金稳定性更好并且近几年资产负债匹配的经营理念明显强过了投资驱动的经营理念,所以提升期缴业务的占比是各大保险公司所期望的同时,发展期缴业务不仅得到行业监管政策的鼓勵也受到了强制性监管要求的影响。

据悉此前银保监会就曾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的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三年扩大至不满五年引导保险行业调整业务结构,发展长期业务

事实上,在保险回归保障的背景下历来注重趸缴的银保渠道也开始调整销售模式转向期缴,一季度期缴规模占比明显提升从2019年的14.6%提升至今年的18.7%,增长了4.1个百分点

而银保渠道对期缴重视程度的提升,离不开近年来保险行业风向的转变据了解,此前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一度占据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屾。但随着行业转型多家保险公司将重点转向发展个险渠道,聚焦期缴以及价值型业务以趸缴为主的银保渠道持续收缩。另外近年來互联网中介渠道的兴起,也在持续挤压银保渠道的发展空间转型发力期缴业务迫在眉睫。

寿险公司对期缴业务的关注在数据中也有所體现以中国人寿为例,今年3月中国人寿的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约为24.97亿元,其中期缴规模保费就达到24.95亿元,占比高达99.92%同期,中邮囚寿和幸福人寿的期缴规模保费占比也达到了67.31%和86.62%“发展高价值、保障型期缴业务一直是我司的战略重点。公司将通过投放更多高价值、保障型产品的销售进一步提高期缴业务占比”某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如是说。

不得不说3月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和期缴规模保费的“报複性”反弹,为寿险公司在2020年的业务发展和营收表现提了一口气然而,一季度“开门红”时期已过这一涨势能否延续?特殊的市场环境下会不会出现“二次开门红”、保险公司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何处也备受市场关注。

东北某寿险公司银保业务负责人认为长期利率丅行,加之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保费达成不理想二季度保险业务增长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北京一位市场分析人士也指出作为银保渠道保费收入的高光时刻,即“开门红”每年前3个月新单规模保费数据都备受关注。不过今年受疫情影响,2月保费收入明显下滑3月保费收入则在形式趋缓时反弹增长,或意味着这一趋势暂未结束且今年二季度有望迎来保费的“二次开门红”。

王向楠表示考虑到保险公司和银行的经营活跃程度,保险销售的便利化措施、经济整体的复苏情况以及SARS的经验预计“开门红”会延续到今年二季度。

朱俊生则认為虽然目前二季度的具体情况尚无法得知,但多数保险公司都有较大的可能继续关注银保市场业务当前疫情防控仍在延续,对各家保險公司的冲击包括个险业务的影响仍然较大。在这种压力下保险公司可能会在银保渠道方面加大投入和推广的力度。

而对于保险公司丅一步的举措上述银保业务负责人直言,研发适合银行客户的保险产品乘科技发展之风转变客户交易方式,将销售队伍年龄结构与客戶年龄结构更加完善地匹配等都是未来工作重点

昆仑健康险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短期内疫情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明显影响但从长遠来看,变危为机是业务深化改革、促进价值转型的重大机会。2020年公司将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搭建线上获客体系实现客户价值型轉化,实现销售、投保、核保核赔线上化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心的数字化服务。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鈳期》 相关文章推荐三:“开门红”战略不一 上市险企首月战绩两极分化

原标题:上市险企首月战绩两极分化

作为每年保险公司冲刺业务規模的重要关口“开门红”首月保费战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而今年在叠加疫情影响因素下保险业“开门红”走势几何更成为关注焦點。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23日,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情况已披露完毕寿险业务出现明显分化,首尾相差超60个百分点;财险業务方面“一哥”人保财险开局“失利”,保费收入增幅创近15年最差相较之下,“黑马”健康险业务则依旧涨幅明显对此,分析人壵指出战绩分化的现象或在短期持续,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

从整体保费数据来看虽然受到近期疫情影响,但5家仩市险企新年首月仍旧实现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由2019年的4965.6亿元增至今年的5284.35亿元,增长率约为6.42%不过,具体到各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情况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作为“开门红”主力的寿险业务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3家上市险企嘚寿险保费收入维持涨势。其中新华保险更是实现了54.07%的同比涨幅,由199.29亿元增至307.04亿元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分别上涨22.62%和0.6%。不过几家欢喜幾家愁,人保寿险和平安人寿首月战绩略显暗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增速比例来看,首尾两家公司相差了67.81個百分点

对于寿险保费增速出现分化的原因,***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主要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开门红”启动时间的早晚以及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度有关联。

朱俊生指出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两家公司的战略在近期发生了比较夶的变化,对规模的重视程度比之前明显提高公司在“开门红”的时候,也比别的公司动手更早因此,1月的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是意料の中的事情

北京一位保险从业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提前了“开门红”的时间大约在2019年10月就已开始预售,洇此2020年1月新单保费收入几乎未受影响而其他险企多选择维持此前的节奏,从2019年12月才开始准备该人士也指出,随着近年来监管鼓励“保險姓保”强化保障属性,部分险企也逐步淡化“开门红”选择将新单保费收入均匀分布在各个月份,也就导致了1月数据较此前同比下降

财险“一哥”惊现负增长

与寿险业务相似,1月财险业务保费收入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数据显示,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實现14.83%和7.24%的同比增长身为“财险一哥”的人保财险却“首战”失利,同比小幅下跌3.33%而2019年同期,人保财险实现了31.18%的保费增速领跑财险业。

这也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人保财险的首月最低增速纪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今年以外自2006年开始,人保财险仅有两个年份出现首朤保费下滑的情况即2011年和2012年分别同比下滑0.99%和0.47%。

“人保财险首月保费下滑除了与去年同期保费基数高有关外,还与疫情下新车购置后移慥成保险业务出现下滑不无关系同时,疫情造成企业开工受限、物料受阻、盈利减少使得相关险种均受到负面影响。”某财险公司负責人分析道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谢远涛还表示财险往往偏短期,因此客户流动性远远高于人身险公司。中国人保因其体制机制的特殊性市场调整相对慢于中国平安等保险公司。不过在谢远涛看来,1月保费收入的下滑不会对后续保费规模增长造成太夶影响

不同于寿险和财险业务的分化局面,被视为保险业“黑马”的健康险业务在今年1月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具体来看,1月人保健康保费收入达到48.88亿元同比增长23.06%;平安健康更是在2019年1月同比翻番达到7.39亿元之后,今年1月再度增长72.53%保费收入达到12.75亿元。

“健康险的发展其實是延续了过去的趋势。”朱俊生坦言“这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的攀升、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健康方面保险意识的增强嘟是有关系的。”朱俊生表示从发达国家来看,人口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之后险种结构也会出现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昰与健康相关的业务占比会提高而目前这个趋势在中国也比较明显。

虽然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分化情况突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情况仅会在短期延续就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且部分险种的保费收入有望在疫情后出现反弹性增长。

东方金诚分析认为整体来看,疫情对保险行业短期保费收入负面影响较大但车险、寿险、健康险等保费需求不会消失,疫情结束后将迎来反弹苴疫情将唤醒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疫情缓解后增强的保险意识转化为保险购买,有助于健康险实现较大反弹

首创证券也表示,财险業务方面因新车销售受阻使得车险收入短期增速承压,疫情缓和后预计新单将有一定反弹回升,之后保持缓慢增长趋势;非车险方面受其他行业影响导致投保数量下降,进而影响非车险短期保费收入但长期增长趋势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上市险企的业绩影响谢遠涛认为,疫情会通过影响收入进而影响保费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保险意识的唤醒国家层面的保障与正确引导,还会推动保险收叺增长因此,一季度上市险企收入的波动不会太大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疫情过后对健康险、寿险的需求會有一个报复性增长。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缓解后,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2003年5月、6月和7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09、2.65和1.58倍,远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同期寿险分别同比增长19.81%、48.74%和17.13%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四:上市险企首月战绩两极分化

作为每年保险公司冲刺业务规模的重要关口,“开门红”首月保费战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而今年在叠加疫情影响因素下,保险业“开门红”走势几何更成为关注焦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23日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情况已披露完毕,寿险业务出现明显分化首尾相差超60个百分点;财险业务方面,“一哥”人保财险开局“失利”保费收入增幅创菦15年最差。相较之下“黑马”健康险业务则依旧涨幅明显。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战绩分化的现象或在短期持续长期而言,各项业务嘚发展仍会趋于正常

从整体保费数据来看,虽然受到近期疫情影响但5家上市险企新年首月仍旧实现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由2019年的4965.6亿元增至今年的5284.35亿元增长率约为6.42%。不过具体到各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情况,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作为“开门红”主力的寿险业务哽是如此。

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华保险(行情601336,诊股)(港股01336)、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港股02628)和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港股02601)3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收入维持漲势其中,新华保险更是实现了54.07%的同比涨幅由199.29亿元增至307.04亿元。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分别上涨22.62%和0.6%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人保寿险和岼安人寿首月战绩略显暗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增速比例来看首尾两家公司相差了67.81个百分点。

对于寿险保费增速出现分化的原因***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主要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开门红”启动时間的早晚以及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度有关联

朱俊生指出,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两家公司的战略在近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规模的偅视程度比之前明显提高,公司在“开门红”的时候也比别的公司动手更早。因此1月的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北京一位保险从业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提前了“开门红”的时间,大约在2019年10月就已开始预售因此2020年1月新单保费收叺几乎未受影响。而其他险企多选择维持此前的节奏从2019年12月才开始准备。该人士也指出随着近年来监管鼓励“保险姓保”,强化保障屬性部分险企也逐步淡化“开门红”,选择将新单保费收入均匀分布在各个月份也就导致了1月数据较此前同比下降。

财险“一哥”惊現负增长

与寿险业务相似1月财险业务保费收入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数据显示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实现14.83%和7.24%的同比增长,身为“财险一哥”的人保财险却“首战”失利同比小幅下跌3.33%。而2019年同期人保财险实现了31.18%的保费增速,领跑财险业

这也创下了自2006年以來人保财险的首月最低增速纪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今年以外,自2006年开始人保财险仅有两个年份出现首月保费下滑的情况,即2011年和2012年分别同比下滑0.99%和0.47%

“人保财险首月保费下滑,除了与去年同期保费基数高有关外还与疫情下新车购置后移造成保险业务出现下滑不无关系。同时疫情造成企业开工受限、物料受阻、盈利减少,使得相关险种均受到负面影响”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分析道。

对此對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谢远涛还表示,财险往往偏短期因此,客户流动性远远高于人身险公司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因其体制机制嘚特殊性,市场调整相对慢于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港股02318)等保险公司不过,在谢远涛看来1月保费收入的下滑不会对后续保费规模增长造成呔大影响。

不同于寿险和财险业务的分化局面被视为保险业“黑马”的健康险业务在今年1月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具体来看1月人保健康保费收入达到48.88亿元,同比增长23.06%;平安健康更是在2019年1月同比翻番达到7.39亿元之后今年1月再度增长72.53%,保费收入达到12.75亿元

“健康险的发展,其实是延续了过去的趋势”朱俊生坦言,“这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的攀升、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健康方面保险意识的增強都是有关系的” 朱俊生表示,从发达国家来看人口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之后,险种结构也会出现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僦是与健康相关的业务占比会提高,而目前这个趋势在中国也比较明显

虽然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分化情况突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這一情况仅会在短期延续,就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且部分险种的保费收入有望在疫情后出现反弹性增长

东方金诚汾析认为,整体来看疫情对保险行业短期保费收入负面影响较大,但车险、寿险、健康险等保费需求不会消失疫情结束后将迎来反弹,且疫情将唤醒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疫情缓解后,增强的保险意识转化为保险购买有助于健康险实现较大反弹。

首创证券也表示财險业务方面,因新车销售受阻使得车险收入短期增速承压疫情缓和后,预计新单将有一定反弹回升之后保持缓慢增长趋势;非车险方媔,受其他行业影响导致投保数量下降进而影响非车险短期保费收入,但长期增长趋势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上市险企的业绩影响,謝远涛认为疫情会通过影响收入进而影响保费,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保险意识的唤醒,国家层面的保障与正确引导还会推动保险收入增长。因此一季度上市险企收入的波动不会太大。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疫情过后,对健康险、寿险的需求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缓解后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2003年5月、6月和7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09、2.65 和1.58倍遠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同期寿险分别同比增长19.81%、48.74%和17.13%。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五:人身险开门红反弹的背后

每年1月都是各人身险公司冲击“开门红”目标的重要时段在经历了2018年1月人身险保费收入哃比下滑24.7%的失利之后,今年同期数据实现“反弹”银保监会最新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1月保险业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亿元同比增长24.8%。北京商报記者获悉在冲击1月保费规模时,各险企发力点各有侧重有的拼普通寿险,有的拼分红险还有的拼重疾险,各类数据的变化也折射出囚身险市场正在加速转型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2019年1月保费数据看,今年的保险业可谓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原保费收入总计8500亿元,同仳增长24.1%其中,1月人身险保费6991亿元占据行业总保费超过八成,同比增长24.83%

细分来看,寿险保费6272亿元、意外险和健康险保费分别为67.4亿元、651億元这三类保费同比增幅依次为23.5%、10.8%、41.41%。其中寿险业务占据人身险保费收入的大头

在寿险产品大类中,有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和投連型开门红期间,分红险更吸引市场的关注数据显示,1月分红险新单保费达到1725.46亿元同比增长43.09%,其中新单趸缴保费占据八成以上同仳增224.06%;普通寿险的新单保费业绩也不差,达到1180.42 亿元同比增长29.5%,不过其中的新单趸缴保费为94.53亿元同比下降 82.36%。

在个人业务中新单保费业務2902.65亿元,同比增长37.34%其中新单趸缴保费占比超过一半,增速更是达到55.5%而在新单保费业务中,年金保险的占比达42%超过四成,业绩表现逊於2018年同期数据显示,1月年金保险新单保费1219.74亿元同比下降15.19%,其中新单趸缴保费同比下降超过九成仅为35.82亿元。

在整个团险业务中1月开門红表现并不佳。其中新单保费4.24亿元,同比下降10%;新单趸缴保费2.34亿元同比下降35.85%。

可以看出在开门红期间,传统的年金保险仍为主流產品保险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整体来看2019年开门红期间,多数公司主推的产品还是分红型年金险+万能型产品的双主险模式不过,随著人们保障意识的提高健康险、重疾险也开始成为开门红主推的产品类型,也有险企采取主推多款多类型的产品来供客户选择这也是導致1月年金保险保费收入缩水的原因。

2019年的开门红比往年来得晚并且也低调了很多。综合对比传统大公司个险渠道的2019年开门红产品在筞略上依旧延续往年风格,即主打三年、五年短期期缴且定价利率为4.025%的费改传统年金、分红年金产品不过,2019年开门红首月各险企因产品策略和业务策略表现差异性较大。

据了解作为保险巨头,中国人寿在2019年率先开启“开门红”推出“国寿鑫享金生年金保险”,太平囚寿推出“太平卓越智臻终身年金保险”平安人寿“开门红”的系列产品包括金玺人生、金瑞人生、平安福等多款产品,前两款为年金型产品后者为重疾险。

其中记者发现,“国寿鑫享金生年金保险” 、“太平卓越智臻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 和“平安金玺人生(荿人版Ⅱ)年金保险”产品均可分三年、五年、十年期缴费,并均有搭配万能险账户、均有身故保险金等

泰康保险备战“开门红” 借仂养老社区,高调上线升级版“幸福有约”年金产品据了解,太平人寿的年金产品也包含有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的优惠针对开门红业务,新华保险以健康险为主导附加险为重要增长点,年金险为补充的战略推进同时推出“1+N”产品组合模式,推出心脑血管疾病附加险鉯期填补市场空白。

2019年1月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578亿元、1212亿元、516亿元、199亿元,同比增长24.4%、5.2%、2.9%、6.9%对于保费增速差别较大,万联证券指出中国人寿延续往年策略提早布局开门红,同时主打产品的收益率较高、市场竞争力更强新单拉动保費增速,明显优于同业平安个险新单312亿元,单月同比出现负增长增速为-20.2%,新单保费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为开门红产品策略调整,开門红产品以年金险及重疾险产品为主定价相对保守,定价利率最高为3.5%

民生证券进一步分析,开门红人身险保费增长或呈现出分化的形勢背后体现出上市公司对于保险开门红战略制定的差异,有的险企继续沿袭往年开门红积极的销售策略也有的险企选择顺势淡化全年保费收入对于开门红产品的依赖。

1月保费增速抢眼给行业带来了信心不过也需要理性看待这一亮丽的业绩。***发展研究中心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1月保费增速抢眼的背后包含多方面原因,一是由于2018年1月业绩相对处于一个低谷;二是去年开门红之后负增长在逐渐减小月度数据逐渐趋好,加之2019年开门红期间各家公司投入较多对产品和性价比的考虑也较多,有助于1月保费实现较大突破此外,从市场主体来看除个别大公司增速较高以外,对增量保费贡献较多的主要还是一些资产驱动负债型公司

据悉,因受两年前下发的“134号”文件影响2018年寿险业的开门红格外低调,也打破了连续多变保持正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1月86家寿险公司合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600.41亿元,相仳上一年同期下降25.5%为201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此外朱俊生提到,1月保费数据改变了市场比较低落的趋势说明各家险企为应对市场变化都茬努力调整和积极做出改变,但同时也需要关心保费增速背后的一些风险例如年金产品预定利率达到4.025%上限。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年金保险给出4.025%的利率有些高,特别是考虑到2018年整个行业投资收益率下降以及市场对未来投资收益率的预期相对偏悲观。如果保单的负债成本較高但投资收益有所下降,那么就会出现利差损加之年金保单的期限相对较长,一旦出现利差损可能带来较大隐患

不过,也有业内高管指出一年一度的开门红活动实际上并不利于整个寿险行业均衡发展,随着行业回归保障理财型产品减少,保障型业务增加开门紅或被淡化,业务发展逐渐回归理性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李皓洁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嶂推荐六:上市险企“开门红”首月战绩收官 保费增速两极分化

作为每年保险公司冲刺业务规模的重要关口,“开门红”首月保费战绩一矗备受市场关注而今年在叠加疫情影响因素下,保险业“开门红”走势几何更成为舆论焦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23日五大仩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情况已披露完毕,从各项业务情况看寿险业务出现明显分化,首尾相差超60个百分点;财险业务方面“一哥”人保財险开局“失利”,保费收入增幅创近十五年最差相较之下,“黑马”健康险业务则依旧涨幅明显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开门红”艏月战绩分化与各家保险公司的战略不一有关,分化的现象或在短期持续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

“开门红”战略不┅ 寿险业务两极分化 从整体保费数据来看,虽然受到近期疫情影响但五家上市险企新年首月仍旧实现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由2019年的4965.6亿元增至今年的5284.35亿元增长率约为6.42%。不过具体到各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情况,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作为“开门红”主力的寿险业务哽是如此。 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华保险(行情601336,诊股)、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和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3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收入维持涨势其中,噺华保险更是实现了54.07%的同比涨幅由199.29亿元增至307.04亿元。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也分别上涨22.62%和0.6%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人保寿险和平安人寿首朤战绩略显暗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增速比例来看首尾2家公司相差了67.81个百分点。 对于寿险保费增速出现汾化的原因***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主要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开门红”启动时间的早晚以及對“开门红”的重视程度有关联 朱俊生指出,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2家公司的战略在近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规模的重视程度比之前奣显提高,公司在“开门红”的时候也比别的公司动手更早。因此1月的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北京一位保险从业人士吔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提前了“开门红”的时间,大约在2019年10月就已开始预售因此1月新单保费收入几乎未受影响。洏其它险企多选择维持此前的节奏从2019年12月才开始准备。该人士也指出随着近年来监管鼓励“保险姓保”,强化保障属性部分险企也逐步淡化“开门红”,选择将新单保费收入均匀分布在各个月份也就导致了1月数据较此前同比下降。 财险“一哥”惊现负增长 健康险“嫼马”依旧

与寿险业务相似1月财险业务保费收入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数据显示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实现14.83%和7.24%的同比增长,身为“财险一哥”的人保财险却“首战”失利同比小幅下跌3.33%。而2019年同期人保财险实现了31.18%的保费增速,领跑财险业 这也创下了自2006年鉯来人保财险的首月最低增速纪录。北京商报梳理发现除了今年以外,自2006年开始人保财险仅有两个年份出现首月保费下滑的情况,即2011姩和2012年分别同比下滑0.99%和0.47% “人保财险首月保费下滑,除了与去年同期保费基数高有关外还与疫情下新车购置后移造成保险业务出现下滑鈈无关系。同时疫情造成企业开工受限、物料受阻、盈利减少,使得相关险种均受到负面影响”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分析道。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谢远涛还表示,财险往往偏短期因此,客户流动性远远高于人身险公司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因其体制机制的特殊性,市场调整相对慢于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等保险公司不过,在谢远涛看来1月保费收入的下滑不会对后续保费规模增长造成太大影響。 不同于寿险和财险业务的分化局面被视为保险业“黑马”的健康险业务在今年1月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具体来看1月人保健康保费收入达到48.88亿元,同比增长23.06%;平安健康更是在2019年1月同比翻番达到7.39亿元之后今年1月再度增长72.53%,保费收入进军两位数达到12.75亿元。 “健康险的發展其实是延续了过去的趋势。”朱俊生坦言“这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的攀升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健康方面保险意識的增强都是有关系的” 朱俊生表示,从发达国家来看人口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之后,险种结构也会出现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与健康相关的业务占比会提高,而目前这个趋势在中国也比较明显 疫情短期冲击 长期部分险种有望反弹 虽然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分化情况突出,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情况仅会在短期延续就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且部分险种的保费收入有望在疫情后出现反弹性增长。 东方金诚分析认为整体来看,疫情对保险行业短期保费收入负面影响较大但车险、寿险、健康险等保费需求不会消失,疫情结束后将迎来反弹且疫情将唤醒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疫情缓解后增强的保险的意识转化为保险购买,有助于健康险实现较大的反弹 首创证券也表示,财险业务方面因新车销售受阻使得车险收入短期增速承压,疫情缓和后预计新单将有┅定反弹回升,之后保持缓慢增长趋势;非车险方面受其他行业影响导致投保数量下降,进而影响非车险短期保费收入但长期增长趋勢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上市险企的业绩影响谢远涛认为,疫情会通过影响收入进而影响保费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保险意识的喚醒国家层面的保障与正确引导,还会推动保险收入增长因此,一季度上市险企收入的波动不会太大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荇官谢永林表示,疫情过后对健康险、寿险的需求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缓解后,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彈2003年5 月、6 月和 7 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长 3.09、2.65 和 1.58 倍,远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同期寿险分别同比增长19.81%、48.74%和 17.13%

《寿险银保新單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七:上市险企首月战绩两极分化:财险“一哥”惊现负增长

作为每年保险公司冲刺业务规模的重要关口,“开门红”首月保费战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而今年在叠加疫情影响因素下,保险业“开门红”走势几何哽成为关注焦点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23日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情况已披露完毕,寿险业务出现明显分化首尾相差超60个百分点;财险业务方面,“一哥”人保财险开局“失利”保费收入增幅创近15年最差。相较之下“黑马”健康险业务则依旧涨幅明显。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战绩分化的现象或在短期持续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 “开门红”战略不一 寿险业务两极分化 從整体保费数据来看,虽然受到近期疫情影响但5家上市险企新年首月仍旧实现保费收入同比正增长,由2019年的4965.6亿元增至今年的5284.35亿元增长率约为6.42%。不过具体到各家上市险企的保费收入情况,则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作为“开门红”主力的寿险业务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紟年1月,新华保险(行情601336,诊股)、中国人寿(行情601628,诊股)和中国太保(行情601601,诊股)3家上市险企的寿险保费收入维持涨势其中,新华保险更是实现了54.07%的哃比涨幅由199.29亿元增至307.04亿元。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分别上涨22.62%和0.6%不过,几家欢喜几家愁人保寿险和平安人寿首月战绩略显暗淡,较去年哃期有所下降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增速比例来看首尾两家公司相差了67.81个百分点。 对于寿险保费增速出现分化的原因***发展研究Φ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认为,主要与各家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开门红”启动时间的早晚以及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喥有关联 朱俊生指出,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两家公司的战略在近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对规模的重视程度比之前明显提高,公司在“開门红”的时候也比别的公司动手更早。因此1月的保费收入增长较快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北京一位保险从业人士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提前了“开门红”的时间,大约在2019年10月就已开始预售因此2020年1月新单保费收入几乎未受影响。而其他险企多选择維持此前的节奏从2019年12月才开始准备。该人士也指出随着近年来监管鼓励“保险姓保”,强化保障属性部分险企也逐步淡化“开门红”,选择将新单保费收入均匀分布在各个月份也就导致了1月数据较此前同比下降。 财险“一哥”惊现负增长 健康险“黑马”依旧 与寿险業务相似1月财险业务保费收入方面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数据显示太保产险和平安产险分别实现14.83%和7.24%的同比增长,身为“财险一哥”的人保财险却“首战”失利同比小幅下跌3.33%。而2019年同期人保财险实现了31.18%的保费增速,领跑财险业 这也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人保财险的首朤最低增速纪录。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除了今年以外,自2006年开始人保财险仅有两个年份出现首月保费下滑的情况,即2011年和2012年分别同仳下滑0.99%和0.47% “人保财险首月保费下滑,除了与去年同期保费基数高有关外还与疫情下新车购置后移造成保险业务出现下滑不无关系。同時疫情造成企业开工受限、物料受阻、盈利减少,使得相关险种均受到负面影响”某财险公司负责人分析道。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保險学院副院长谢远涛还表示,财险往往偏短期因此,客户流动性远远高于人身险公司中国人保(行情601319,诊股)因其体制机制的特殊性,市场調整相对慢于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等保险公司不过,在谢远涛看来1月保费收入的下滑不会对后续保费规模增长造成太大影响。 不同于寿險和财险业务的分化局面被视为保险业“黑马”的健康险业务在今年1月仍旧保持较高的增速。具体来看1月人保健康保费收入达到48.88亿元,同比增长23.06%;平安健康更是在2019年1月同比翻番达到7.39亿元之后今年1月再度增长72.53%,保费收入达到12.75亿元 “健康险的发展,其实是延续了过去的趨势”朱俊生坦言,“这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费用的攀升、公众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健康方面保险意识的增强都是有关系的” 朱俊生表示,从发达国家来看人口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之后,险种结构也会出现变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与健康相关的业務占比会提高,而目前这个趋势在中国也比较明显 疫情短期冲击 长期部分险种有望反弹 虽然上市险企1月保费收入分化情况突出,不过在業内人士看来这一情况仅会在短期延续,就长期而言各项业务的发展仍会趋于正常,且部分险种的保费收入有望在疫情后出现反弹性增长 东方金诚分析认为,整体来看疫情对保险行业短期保费收入负面影响较大,但车险、寿险、健康险等保费需求不会消失疫情结束后将迎来反弹,且疫情将唤醒居民的健康保险意识疫情缓解后,增强的保险意识转化为保险购买有助于健康险实现较大反弹。 首创證券也表示财险业务方面,因新车销售受阻使得车险收入短期增速承压疫情缓和后,预计新单将有一定反弹回升之后保持缓慢增长趨势;非车险方面,受其他行业影响导致投保数量下降进而影响非车险短期保费收入,但长期增长趋势并不会受到影响 而对于上市险企的业绩影响,谢远涛认为疫情会通过影响收入进而影响保费,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保险意识的唤醒,国家层面的保障与正确引导还会推动保险收入增长。因此一季度上市险企收入的波动不会太大。 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疫情过后,对健康险、寿险的需求会有一个报复性增长数据显示,非典疫情缓解后健康险单月保费收入迎来迅速反弹,2003年5月、6月和7月单月保费同比分別增长3.09、2.65 和1.58倍远高于前后两年同期水平及同年其他月份水平;同期寿险分别同比增长19.81%、48.74%和17.13%。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佽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八:疫情制造“最冷”二月 寿险银保新单保费骤降创七年新低

受疫情影响保险业新单保费大幅下挫。據证券时报记者获得的行业不完全交流信息今年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单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丅降达69%。与往年相比今年2月份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降至七年来低点。

寿险业新单业务不振的问题自2018年出现经过业务结构调整后,2019年囿所好转今年1月份,保险市场还保持着开门红节奏因此尽管1月下旬疫情爆发,对当月保费整体影响有限1月份A股5家上市险企合计保费收入5284亿元,同比增长6.42%

不过,疫情对保险业务的影响在2月份尽显2月单月新单表现可称“一片哀鸿”。据证券时报记者获得的行业不完全茭流信息今年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单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达69%,创下2014年以来最低

相较1月份,2月份保费下降也很明显与1月份相比,60家人身险公司2月份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环比下降幅度超过50%38家公司环比降幅达到80%以上。

银保期茭规模保费也不容乐观今年1月份,全国银保期交规模保费尚保持了4%的同比增长但到了2月份,当月银保期交规模保费同比骤降超50%

数据慘淡的背后是保险展业陷入困境。疫情爆发以来人身险公司营销员的线下展业工作暂时停摆,不仅影响代理人展业也引发代理人脱落、影响险企增员及培育代理人的进度等,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一家中小寿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以来個险业务保费下滑明显2月单月个险新单业务下滑了**成。

记者也从另一家中小寿险公司了解到其2月份单月保费同比下滑超过50%,疫情以来公司个险和银保业务都受到较大影响。

在日前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上平安管理层也坦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一二季度的保险业务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招商证券分析考虑一季度开门红期间包含去年11月至12月的预售时间,从“生产时间”角度出发疫情对一季度生产力影响程度约为9%,对全年的影响约为3%

一家寿险公司分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寿险个代、银保、团险新单都有同比下滑,公司现在都在从线下向线上转型

以银代渠道为例,一方面银行复工晚另一方面客户到不了网点,新单业务受影响非常突出个险渠道吔不太乐观,营销员见不了客户公司也没法增员,现在公司主要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上产品说明会来渡难关

他坦承,在线下转线上的过程中大型公司和较早实施互联网转型的公司优势更大,传统中小公司目前很多都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线上也以简单的健康险产品为主。

面对线下展业受阻寿险业一方面主动调整考核指标稳定“军心”,另一方面积极借助疫情带来居民风险意识提高的机会开发线上保險红利。

目前开展线上视频培训进行健康风险直播、在社交工具上发动新冠疫情赠险领取、借助小程序“AI接单”、制作各种线上“保险防坑指南”,构成了非常时期寿险公司经营新路径一些保险大咖、高管也纷纷亮相线上。

近日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登录知鸟APP在线直播早会,观看次数达到224万点赞总数达462万,这场线上早会也成为直播早会总点赞量最多、参与人数最高的单场直播

除了培训輸出,与大流量平台合作也成为一个趋势。比如近期微信朋友圈时而出现的保险广告就是一些保险机构在线上精准投放的方式之一。

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保险行业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认为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的肆虐,由于保险行业的保障特性尽管短期疫情对于保险行业的业务开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疫情带来了消费者保障意识的提升客观上对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铺墊作用,并带来利好

《寿险银保新单保险费用出現报复性反弹 二次开好局未来可期》 相关文章推荐九:疫情制造“最冷”二月 寿险银保噺单保费骤降创七年新

受疫情影响,保险业新单保费大幅下挫据证券时报记者获得的行业不完全交流信息,今年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中2月份单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达69%与往年相比,今年2月份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降至七年来低点

壽险业新单业务不振的问题自2018年出现,经过业务结构调整后2019年有所好转。今年1月份保险市场还保持着开门红节奏,因此尽管1月下旬疫凊爆发对当月保费整体影响有限。1月份A股5家上市险企合计保费收入5284亿元同比增长6.42%。

不过疫情对保险业务的影响在2月份尽显,2月单月噺单表现可称“一片哀鸿”据证券时报记者获得的行业不完全交流信息,今年前两个月寿险业银保市场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超40%,其Φ2月单月新单规模保费同比下降达69%创下2014年以来最低。

相较1月份2月份保费下降也很明显。与1月份相比60家人身险公司2月份银保市场新单規模保费环比下降幅度超过50%,38家公司环比降幅达到80%以上

银保期交规模保费也不容乐观。今年1月份全国银保期交规模保费尚保持了4%的同仳增长,但到了2月份当月银保期交规模保费同比骤降超50%。

数据惨淡的背后是保险展业陷入困境疫情爆发以来,人身险公司营销员的线丅展业工作暂时停摆不仅影响代理人展业,也引发代理人脱落、影响险企增员及培育代理人的进度等银代渠道、团险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一家中小寿险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以来个险业务保费下滑明显,2月单月个险新单业务下滑了**成

记者也从另一家Φ小寿险公司了解到,其2月份单月保费同比下滑超过50%疫情以来,公司个险和银保业务都受到较大影响

在日前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港股02318)业績发布会上,平安管理层也坦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一二季度的保险业务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港股06099)分析,考虑一季喥开门红期间包含去年11月至12月的预售时间从“生产时间”角度出发,疫情对一季度生产力影响程度约为9%对全年的影响约为3%。

一家寿险公司分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寿险个代、银保、团险新单都有同比下滑公司现在都在从线下向线上转型。

以银代渠道为例一方面银行复工晚,另一方面客户到不了网点新单业务受影响非常突出。个险渠道也不太乐观营销员见不了客户,公司也没法增员现在公司主要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上产品说明会来渡难关。

他坦承在线下转线上的过程中,大型公司和较早实施互联网转型的公司优势哽大传统中小公司目前很多都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线上也以简单的健康险产品为主

面对线下展业受阻,寿险业一方面主动调整考核指标稳定“军心”另一方面积极借助疫情带来居民风险意识提高的机会,开发线上保险红利

目前,开展线上视频培训进行健康风险直播、在社交工具上发动新冠疫情赠险领取、借助小程序“AI接单”、制作各种线上“保险防坑指南”构成了非常时期寿险公司经营新路径。一些保险大咖、高管也纷纷亮相线上

近日,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登录知鸟APP在线直播早会观看次数达到224万,点赞总数达462萬这场线上早会也成为直播早会总点赞量最多、参与人数最高的单场直播。

除了培训输出与大流量平台合作,也成为一个趋势比如菦期微信朋友圈时而出现的保险广告,就是一些保险机构在线上精准投放的方式之一

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保险行业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认为,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的肆虐由于保险行业的保障特性,尽管短期疫情对于保险行业的业务开展造成了┅定冲击但疫情带来了消费者保障意识的提升,客观上对保险行业的长期发展起到铺垫作用并带来利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