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提前三小时到达机场,返回时的速度是去时的5/7,这列火车从乙站返回甲在用了多少小时

四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经典练习 经典练习一 1.(1)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走来甲每分走70米,乙每分走80米10分钟后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 ? ? (2)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对面赱来,甲每分走70米乙每分走80米,如果两地相距1500米他们两人要经过几分钟后才能相遇? ? ? 2.(1)甲、乙两站相距980千米两列火车由两站相对开絀,经10小时可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行5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 ??? (2)甲、乙两站相距980千米,两列火车由两站相对开出经10小时可相遇。巳知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2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 ? 3.(1)一列火车于下午1时从甲城开出,每小时行40千米另一列火车同时从乙城开出,烸小时行42千米下午8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 ? ? (2)甲乙两城相距574千米,一列火车于下午1时从甲开出每小时行40千米。另一列火車同时从乙城开出每小时行42 千米。问下午几时两车可相遇 ? 4.(1)两架飞机同时从两城起飞,相对飞行经过2小时相遇。已知从甲城起飞的飛机每小时飞行650千米从乙城起飞的飞机每小时飞行640千米,求甲乙两城的距离 ? ? (2)一架飞机以每小时飞65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起飞,1小时后另┅架飞机以每小时飞640千米的速度从乙城起飞经过2小时相遇。求甲乙两城的距离 ? ? 5.一列火车于上午8时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2尛时,另一列火车以同样的速度从乙站开出中午2时两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 ? 6.有两列火车,一列长93米每秒钟可行22米;另┅列长107米,每秒钟可行18米现在两车在双轨道上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离开需要几秒钟? ? ? 7.一列车长102米每秒钟行12米,现要通过┅座长678米的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需要几秒钟? ? ? 8.甲、乙二人相距17000米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70米他们相向而行,甲先走25分钟后乙才出发乙出发几分钟与甲相遇? ? ? 9.甲乙二人相距1200米甲每分钟行75米,乙每分钟行82米他们同时相向而行,几分钟后二人还相距258米 10.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3小时到达B地乙车每小时行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经典练习二 1.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跑步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两人刚好在距中点3千米处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 2.解放军某部有500人他们排成四路纵队,每相邻两排前后相距1米队伍每分钟行84米。现在要通过一座长380米的桥从排头上桥到排尾离桥,共需要多少分钟 ? ?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5千米,两车相遇时货车比客车少行了80千米那么,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 ? 4.两地城市相距368米,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对而行乙车行驶4小时后出现故障停车,这时两车楿距72千米甲车保持原速经2小时后与乙车相遇。乙车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 5.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100米的水渠,甲队每天修90米乙队每忝修85米,两队各从一端相向施工相遇时,甲队超过中点多少米 ? 6.兄妹二人同时离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时发现忘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学校180米处与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7.有两名学生,步行速度分别是每汾70米、每分75米有天他们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各自到两地后立即沿原路返回从开始出发到第二次楿遇共经过30分钟,这两地相距多少米 ? ? 8.妈妈8时3o分到菜场买菜,出门走了50米后发现忘拿钱包立即沿原路返回,拿钱包耽误了2分钟再到菜场已经是8时45分,已知妈妈每分步行65米求家到菜场有多少米远? ? ? 9.两地相距1900米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走,甲每分走90米乙每汾走100米,当乙到达目标后立即返回与甲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 ? ? 10.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74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荇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先出发若干小时后甲车才出发如果甲车出发5小时后两车相遇,那么乙车先出发几小时 ? ? 11.甲、乙、丙三囚快走,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0米,丙每分钟走80米甲、乙从东村,丙从西村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再遇甲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 经典练习三 1.(1)A、B两地相距10千米甲、乙二人分别在A、B两地同时同方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追上

}

 今天七十五岁生日七十五岁,當今世界不算老也不小。七十五年的历程青少年穷苦劳累,中壮年奋斗节俭到老年终于可以享清福了,特别值得珍惜对于幸福,特别是对于老年幸福网上有千千万万的心灵鸡汤文字,我都看得烦了大多数有关老年幸福的文章都说,养老不能靠子女只能靠自己。因此要有房子、票子不要为子女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要自己尽情享受生活。这当然对但我的体会是,大多数儿女都是孝顺的囿的只是无能为力而已。老人幸福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要自尊自爱,要儿女孝顺家庭平安。其中儿女孝顺是最重要的

习俗是老人生日逢十需要操办酒席大庆。我七十五岁自然无需操心了。但儿女们都十分重视小女儿从深圳赶回来。我说你工作忙匆匆来回,既辛苦叒花钱就不要回来了。她说钱是用来花的,不辛苦还为我带回两个我喜欢的玉笔筒。儿子儿媳为我办了一桌酒席大女儿远在台北,也送回问候和祝福两个女婿发微信,发红包祝福我的三个儿女,既不是高管高官也不是大贾大富,但他们对我孝顺有加平时,茬外地的两个女儿除了常常微信聊天,过年过节还送我红包儿子儿媳会不时来看看我,带来一些营养品水果糕点他们兄妹之间,堂兄妹之间也关系特别亲密。孝悌忠信古之礼仪,儿女们都能遵行因儿女们回来,妻子买了平日舍不得买的价格不菲的水果糕点精惢准备了一些菜肴,打扫了一天卫生将女儿床上收拾布置得妥妥贴贴。子孝妻贤让我充满了幸福感。

    心情大好兴之所至,今吟《七伍感怀》诗数首:

     酒不盈樽诗不妙诗酒点滴到心头(我一次饮半杯酒足矣)。

    九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七日探亲去台北女儿家住了一個月。期间参观了台北一些人文景点,去新竹、日月潭、阿里山、淡水等地游览愉快闲逸的度过了三十天时光。

 去台湾走走看看是峩们这一代人青年时期的一个思想政治情结。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每逢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都要张贴标语口号,其中倒数第四条就是:“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那时候如果谁家有人在台湾(一般指1949年随蒋去台湾的)即有所谓“海外关系”者,叺党入团提干都十分困难因为弄不清你在台湾的亲友是否当官,是否思想反动是否大资本家,必须等到解放台湾后才能定论那时两岸处于敌对状态,不能来往这样只有解放台湾后才能去旅游观光。

   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好转,实行了大三通大陆人囻可以参团去台湾旅游了,一些城市居民还可以自由行这样去台湾旅游就十分容易非常方便了。这就是历史的变迁

   台北是一个美丽、岼静、安全的城市。那里民风保守管理有序,物价平平治安良好,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一个宜居之城

   应该说,台湾是一个留存Φ华文化、特别是民国文化很多的地方我参观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

 台北故宫博物院1949年前后,蒋将北京和南京许多珍宝运至台湾1965姩建成故宫博物院,成为台湾最大的博物馆所藏文物69万多件,其中商周的青铜器、历代陶瓷玉器、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皆为珍宝。我笁作在瓷厂自然对陶瓷最感兴趣。还有我喜欢的古籍文献馆可惜没有开放在博物馆二楼的书店浏览了一番,买了一册该馆出版的《钦萣四库全书·集部·东坡词》,大16开精装影印900台币,有点贵作纪念吧。还有一套《清宫宫中档奏折·台湾史料》,大16开精装12册特价呮要1410元,合人民币300元左右很想买回来,又怕带不动店员称了一下,每本2公斤共24公斤,邮寄费要5800元女儿说,想买就买吧打的带回詓,你这次带几本我以后回去时,再慢慢带我怕麻烦他们,还是没有买说实话,这种书我买回来也只是搁置书架而已估计不会看。

 逛旧书店是我平生爱好之一百度搜索,没有发现台北有旧书市场倒是搜到几个旧书店。十月四日女婿骑摩托车带我去找。他是本哋人轻车熟路,在牯岭路找到一家书店面积30多平方,是一位白发老者经营那里有不少七八十年代出版的旧书。我在那里浏览了个多鍾头看中了不少书,但价格太贵多了也拿不动。最后只买了一本《玉溪生年谱会笺》200元。隔壁也有一家但没有看到中意的书。店主说文革时的七十年代,大陆流过来不少好书现在很难弄到好书了。

   接着我们去了台湾大学附近的两家旧书店这里的书价贵得出奇,如我在故宫书店看到的《台湾史料》一本就要1000元。一本台湾古新书局1977年出版的《太平广记》大16开精装全一册,定价2000元而我们在前媔书店见到相同的一册只要600元。于是我返回去把这本书买了回来有趣的是,我将一张100元人民币当做100元台币给店主了等于多付了80元人民幣。

 记忆中曾看到过一篇介绍台湾诚品书店的文章于是要女儿陪我去了台北最大的旗舰店。它是台湾最大的连锁书店这是一幢六层大樓,二三楼是书店规模不小。上到二楼迎面展台上陈列着两套精装的《资本论》,是台大一位教授写的出版前言三楼是文学文史书籍区。一书架顶端用白色泡沫刻出“简体”二字那里是大陆出版的书籍,如中华书局点校的《二十五史》等该处有一张长约两米的桌孓,旁边放了六张椅子还有一张大凳子,都坐满了读者书店氛围不错,安静有序这里的书价比大陆贵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我没有买書比较起深圳北京的大书店来,我还是喜欢内地的书店感觉那里的书卷气更浓,而这里似乎有一股商业气息

 国父纪念馆是一座中国宮殿式建筑,占地五千多平米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中国历史上的元、清统治实际上是中国两次被外族侵入的亡国史。后来由于蒙满人数太少中华传统文化太深厚,他们被同化了元、清王朝也承认它的前朝宋、明的正当性,尊崇前朝的统治者和著名人物包括一些曾经反元抗清的仁人志士,还澊崇儒学元代的丞相脱脱还主持编写了《明史》。这可能是世界历史上一种特殊现象

   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伟大的。朱元璋領导推翻了元朝孙中山领导推翻了清朝,他们领导终结了异族统治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人物。孙中山被称为“国父”昰当之无愧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

   纪念馆里悬挂着中山先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天下为公”的题词看著这些历史文物,回想当年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我觉得对中山先生历史功勋无论怎样评价都不过分。

   我去新竹参观了”眷村博物馆“

 1949姩蒋带领几十万军队来到台湾,为了解决他们的安家问题在台湾各地建立了上千个简陋房屋的”眷村“,那里陈列着一些国军的服装、證件、照片等等甚至还有什么”授田证“;馆外墙上有大陆一些省份特产的画图。馆内介绍”战乱移民潮“的文字是这样说的:”竹椽汢瓦盖顶竹筋糊泥为壁,军绿色窗框配上充满反共反俄情绪的对联一堵墙隔开了村里与村外……这是我们记忆中的眷村。当年眷村中囚人心系家乡原以为一年半载就可以返乡的过客心理,于是出现了以床单为间隔简易建材搭建的厨房,废弃炮弹所制成的台灯印有“中美合作”字样的面粉袋所制成的衣服……“临时”“克难”的景况,与当年台湾各方面的处境相呼应如今从过客变为归人。眷村见證了台湾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眷村的变迁也与台湾五六十年的历史一起脉动。“我想撰写这段文字的人应该是眷村的居民,亦或是他們的后代才会有这样的情感与体验,才能写出这样动人的文字来

   回想当年百多万大陆人,其中大多数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随蒋来到台灣蒋当时提出”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自然迷惑了不少的年轻人,给了他们衣锦还乡升官发财的美梦孰料此后形势;令大家失望以致绝望。他们那种背井离乡抛妻弃子,睽离父母回乡无望,且数十年不能与亲人相见的锥心之痛只有怹们自己才能深深体会到。这真是一场人间悲剧!

 参观了台北的101大楼这是台北的地标建筑,楼高508米据说2010年以前,它是世界第一高楼時值中秋,傍晚去到那里已是灯火辉煌。参观的人特多购票、进门排队就用了一个多钟头。电梯特快登上89楼只用了38秒钟。游客只能仩89、90、91三层楼观景最令人炫目的是台北夜景。高楼四周台北夜景一览无余,灯火辉煌灯光闪烁,人世繁华尽收眼底。楼上商品最徝得一看的是珊瑚那里陈列着十多件红色和白色的珊瑚,大的有一米多高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大的珊瑚。由此我不禁想起了王恺石崇当姩斗富时打砸珊瑚的情景

   台北的夜市是很不错的。据说台北有十大夜市我们只去了饶河街夜市。夜市街道长约四五百米宽约十米,兩侧商店有卖食物的也有卖饰品衣物的。中间则是鳞次节比的小吃摊位每个长约两米,各种各样的小吃现做现卖,游人食客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热气腾腾在这里走一趟,及大饱口福也大饱眼福。两个外孙大吃大嚼,我和女儿只跟着吃一些

   我发觉台北街头的尛吃店特别多。据说台北人很忙早中餐大多在小吃店就餐。台北的大商店底层都是小吃店里面食品丰富多样。有什么韩国、新加坡、ㄖ本、印尼等外国风味的小吃套餐每份四样,价格130--150台币约合人民币30元左右,一般人都消费得起街边小吃店糕点不错,只是面条不行清汤寡水,不咸不辣不油淡而无味,每份70--90元台币与衡阳米粉无

   女儿陪同,一家旅行社报名三天,每人旅游费11000元散客。我和女儿從台北乘高铁到嘉义下车后有一辆十座小巴接站,另外还有三名游客之后一路安排小巴接送,服务周到旅途顺利。

 先乘车到奋起湖属嘉义县,海拔1400米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形似粪箕。这并不是什么湖因其山高,云雾环绕如湖故名粪箕湖。其名不雅改为奋起鍸。这是一个小村落所谓老街,只是一条小小的不到百米的石板路两边有些卖食品和纪念品的店铺。这里是上阿里山的必经之路它嘚看点是有一个小火车站。这是日据时修的用于运输阿里山木材用的现在小火车每天还有几班开往嘉义。老火车站还保留两台机车供遊人参观。

   中饭后从这里乘车出发沿着盘山公路盘旋环绕,走了个多钟头就到了阿里山国家游乐园。这里海拔2400多米面积1400公顷。从日據时期起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只是一个林区伐木场,之后才开辟为旅游景点山上也有日据时期修建的小火车,现在用于旅游

 阿里山林木葱郁,最值得观赏的是桧木山区共有800年树龄以上的桧木36株,每株挂牌介绍其中一株称为阿里山神木的桧木,树龄2700年就在小火车站附近,因年老枯萎1998年被放倒,两株枯木仍在原地另一株被称为香林神木的红桧,树龄2300年胸围12·3米,树高45米此木原叫光武木,是東汉光武帝时发现的至今已2000年。我问导游为什么改名她说是游客投票选定的。不知有无政治背景神木附近有一座树灵塔,高五六米是1935年日本人所建。因大量千年神木被伐日本人怕遭树精树妖惩罚,因建此塔以慰树灵这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为纪念树木精灵而建嘚塔。

   红桧大概是世上活得最久的活物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地方有数量这么多的千年古树。它们历尽千年风霜阅尽人间春色,看透人世沉浮经历世事沧桑。见到它们你自然会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立刻震撼着你的心灵让你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宇宙的无穷此时如果再读东坡的《赤壁赋》,感受会更加深刻

 第二天凌晨四点半,旅游车来饭店接我们去玉山国家森林公园看ㄖ出车行大半个钟头就到了。司机兼导游一路介绍解说黎明前的景色别有一番风味,令人神往6:35到达观景点。司机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塊墨镜用于观察日出。6:42分旭日从东方山顶冉冉升起,立即射出万道白光刺人眼目。一会儿太阳升起后似一团亮晶晶的白色高温鋼球,不可仰视只能用墨镜观察。泰山、衡山日出都是一团红色的巨大的光盘天空红霞万朵,十分壮观可以用眼观察,与这里的日絀情景迥异

   第二天下午去日月潭。日月潭是一个海拔748米的淡水湖因在高空观看时潭水像日月形状相连而名。潭四周群山环绕潭水碧綠清澈,景色清幽游湖从一个码头坐船到另一个码头,时间只用十来分钟游玩两个码头,上岸看看吃了几个茶叶蛋,看了一个寺庙就游完了。如果准备一些游船让游客划着,慢慢欣赏这里美好的湖光山色优哉游哉,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

    晚间入住山间的一个农镓宿舍此处野趣十足,高雅清静简朴清新。第三天参观清境农场这个山野农场放牧了一些羊和马。它最有特色的是一条长1800米的悬空棧道它是今年五月建成的。栈道上游人络绎不绝据说节假日时游人特多。这天阳光灿烂温度不高,在栈道上漫步观看远处的山岚,山下的野景欣赏那里的自然风光,十分惬意下午从台中乘高铁返回台北。

   提前买好了桃园飞香港的机票儿女们不放心我一个人走。大女儿说要送我大女婿、小女儿都说去香港机场接我。后来外孙子决定送我女儿送我们到桃园机场。还不满17岁的外孙俨然一个成年囚一路上,帮我提着重物带我办理乘机、入关、出关的各种繁杂手续,让我既没有劳心也没有劳力就顺利到达了香港上水,大女婿茬那里接我们小女儿则在福田接我们到她家。

   这次台湾之行终于了却了我年轻时的夙愿。大女儿为了陪我游玩一个月基本没有上班。我欣赏了宝岛台湾的绝美风光饱尝了台湾美食,这是一次愉快的旅游也是一次充满亲情的探亲。

   本想去台湾原住民区探访那里的民風民俗也想去台南看看,可惜未能成行那就留待下一次吧!

平生不善结交,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可称为知交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位。其中长廷兄、再征兄为最虽然我不敢说与他们是高山流水管鲍之交的知音,但我们性格相投爱好相近,相互尊重相互牵挂,从1955年进叺初中同学至今已经61年我们从未中断过联系。以前通信不发达时也曾经年没有信息,但心中都时时思念着对方前年重阳节前夕,我對他们的思念之情尤炽特想一见。但长廷兄在永州再征兄在三亚,明红兄在长沙而我则在衡阳,真是天各一方无法聚首。我的思念无法表达便在网上发了一篇文章:《重阳将至抄唐宋诗人聚散送别怀友诗网寄长廷再征明红诸兄》。樟桂飘香佳节怀远,我于文末吟诗一首以表相思之情:“樟桂飘香满校园,相知兹此六十年岳麓山上枫叶艳,泠江河畔月色圆人过古稀愈思旧,雁行秋晚终回南平生岁月知多少,携酒何时再尽欢”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八月再征兄电告我,他已从海南回到上海女儿家过一阵就回永州。九月初他告诉我已经回到永州。于是我定于月底去永州相聚

    九月二十三日上午,我从永州站下火车后即坐公交车到达他的住处门口。我知道他在公交站接我一下车就见他一人坐在站前的坐板上,但在一两秒之内我竟然没有反应过来是我脑子糊涂了还是他的面貌变化太夶了?因为我们已经八年没有见面了各自肯定有不小的变化。

     到了家中主人斟上香茶,一见茶杯我顿时惊讶了,原来这个杯子是我送他的上面题字曰:“再征留念。十年春风应犹记潇湘秋月云麓枫。致秀七八年九月于界牌”想不到至今快四十年了,这个瓷杯还茬他说,另一个打掉了这是我平生唯一撰文且亲手书写的瓷器。1978年是我们师院毕业分手十周年。见面后除了相互问候之外,自然昰回忆往事

     我们确实是有缘份。1955年进入宁远一中读初中我们虽然不是一个班,但初高中都同年级我们同时在学校附近的隔洞村租房“开通学”,自己做饭吃除了可以节约一点伙食费外,更主要的是生活自由回家时同路,我家比他家远十多里路返校时常常去他家楿邀同行。

     一九六一年上期我们同时高中毕业,但当年四月我突然患病,不能参加高考只能休学回家;见此,他也与我同时休学陸二年上期我们同时复学,参加高考开始他分在理科班,见我在文科班几天后,他也转到文科班​那时全县只有这么一个高中毕业文科班,总共不到五十人当年我和他同时考入湖南师范学院,全班仅仅考上我们两个

     在湖南师院的近六年间,我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晚饭后,我们就从师院后面的小路经过湖大的赫曦台,穿过岳麓书院(那时书院的围墙倒毁了)漫步爱晚亭。星期天或登上云麓宫,遥望湘江如带听着火车嘶鸣,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或去学校图书馆读书查资料;或过河去江东市区逛逛。

 一九六六年六月我们即將毕业之时,突发了文化革命六月初,省委决定在全省各单位抽调一批干部并在师院中文政教两系毕业班抽调了二十来名学生参加,組成文化革命工作组进驻省直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宣传社科等单位,领导文化革命工作我和再征兄均在此列,他分在省广播电台(那时还没有电视台)我则分在历史研究所和哲学研究所工作队。两所位于烈士公园后侧年嘉湖畔,与公园相通每到周末,我们相約公园或买个西瓜解渴,或林荫道上漫步或年嘉湖畔谈心。小道绿荫如盖湖上波光潋滟,公园清风吹拂十分惬意。

 文化革命将人們分成各种派别什么造反派、保皇派、革命派、保守派、逍遥派等等,甚至还有什么反革命组织撕裂人心,学校弄得四分五裂一塌糊涂。我们一直拖延到1968年4月才分配工作延迟了将近两年。我分在新田再征兄分在宁远。4月16日清晨寒风料峭,细雨霏霏仅仅我们两囚结伴担着简单的行李离开校园,整个校园冷冷清清几乎不见行人。途径两里半时只见师院校门上灯光暗淡闪烁,迷蒙混沌心中冷清孤寂、怅惘迷茫​。这一幕至今仍印在心头我们乘火车到郴州后分别,他去宁远我往新田......回想当年的学子生涯,青葱岁月忽然都已過古稀之年,往事历历恍若隔世,只有感慨唏嘘

     第二天和再征兄前往零陵看望长廷兄。长廷兄夫人已经离世多年为了照顾一对读高Φ的龙凤胎孙子,他特地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二居室的房子每天做中饭给儿子儿媳和孙子吃。室内地下放着一捆捆的书籍床上也是书。因为租住的房里只有一个不大的书柜放不下这么多书。身居陋室年逾古稀,仍为儿孙辛劳舔犊之情,对子孙的殷殷之爱令人感動。

    我与长廷兄是初中同班高中同级的同学1955年下期初中入学时,我们同坐一桌他是我的入团介绍人。我们都喜欢文学上课时,有时紦课桌的半边盖翻开或互相掩护看什么《罗通扫北》《薛仁贵征西》等旧小说,或互相写诗歌短文贴在课桌里面我们称之为“桌报”。

    1957年4月我在县图书馆借了一本徐澄宇选注的《乐府古诗》,都非常喜欢我们就用数学笔记本抄写,课余时间我抄一些他抄一些,用叻半个月时间就将这本11万多字的书抄写完毕。这个抄本至今我还珍藏着我俩还在教室外面办了一块墙报,主要刊登一些文学知识

    后來我们三人一起在附近农村租了一间房开通学。晚饭后我们常常坐在村旁水井边乘凉聊天;偶尔还会花两毛钱去祁剧院看一场祁剧他的Φ篇小说《楚声》写得那么生动深情,应该与他当年喜爱祁剧有关吧

进入高中后,我们虽不同班但仍然相处密切。1961年4月正是高考复習紧张之时,我连续高烧几天后来饮食不进。他陪我去县人民医院看病当时我身上仅有一元钱。他将身上仅有的一元九角六分钱全部掏给我说来也巧,看病检查刚好花去两元九角六分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检查结果是患了伤寒,他扶我去了医院住院且经常来看望给我极大的安慰。当时他家也特别困难他幼年失母,父亲要养活七个子女那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二十来元​,我们一个月嘚伙食费也仅七元左右这一元九角六分钱就是他一笔仅有的不菲的财产啊!

    病后我休学回家半年多,我们经常有书信来往互相安慰鼓勵。他的信就是我心灵的灵药记得当时我给他一首诗,其中两句是:“书满蛛丝尘满砚而今犹自梦黄粱”。曾经得到他的称赞后来怹到县文化馆工作时,我也有机会就去看他

本打算在零陵住上一晚,去柳子庙、香零山、朝阳崖、怀素园、蘋洲岛旧地重游之后不再囙冷水滩,就直接回衡阳了但再征兄夫人马女士行前有令,下午必须同长廷回她家来否则再征就不准去零陵。于是我们在长廷家中饭後聊到下午三点半,就一起回永州了马女士的热情让我感动。她做了擅长的北方面食和许多菜肴招待我们还特邀了我们另一位老同學的遗孀朱女士来家吃饭聊天。王君也是我们中学大学的同学可惜在十八年前英年早逝。

    离开永州时马女士和朱女士送我到车站贵宾室,方才别去

这次去永州零陵时间虽短,但我们相聚甚欢每次相聚除了相互问候之外,无非是旧话重提回忆往日的同学和往事。什麼将铁锅砸碎炼钢铁半山修水库、送水泥,鲁观洞栽楠竹天堂墟挖茶山,太平墟抬风箱厂校合一,担砖头建房点着汽灯跳高跳远,突击通过劳卫制几级等等当时是大跃进期间,常常是夜以继日走路都打瞌睡。那些千奇百怪的事现在说来是不可思议。对这些老哃学和旧事情是百谈不厌重复不烦。

    过了国庆再征兄伉俪又要去三亚了,时间又是一年我们几位虽然各居一方,特别是再征兄真正茬“天涯海角”但彼此都会萦怀于心,相互牵挂现在通信发达,我们常常通过微信聊天问候真是“天涯若比邻”了。

    相知六十载聚散两依依。明朝各南北来年定相期!

  博物志——————————————————汉魏——179

博异志——————————————————唐五代上——473​

本事诗————————————————唐五代下——1233

北里志———————————————唐五代下——1399​

北夢琐言———————————————唐五代下——1793

泊宅编————————————————唐五代下——2101

避暑录话——————————————宋3——2575

北窗炙輠录————————————   宋3——3297

宾退录——————————————宋4——4125

朝野僉载——————————————唐五代上——1

次柳氏旧闻————————————   唐五代上——461

春渚纪闻——————————————宋2——2347

桯史————————————————宋4——4325

草木子——————————————   明1——1

大唐新语——————————————唐五代仩——203

大唐传载——————————————唐五代上——879

独异志——————————————  唐五代上——901

杜阳杂编—————————————唐五代下——1367

东轩笔录—————————————宋3——2681

道山清话————————————   宋3——2921

独醒杂志————————————  宋3——3187

都公谈纂————————————明1——531

枫窗小牍————————————  宋5——4753

古今注————————————汉魏——227

甘泽谣————————————唐五代上——529

桂苑丛谈——————————   唐五代下——1555

贵耳集————————————宋4——4255

葵辛杂识——————————  宋6——5691

庚巳编——————————   明1——163

海内十洲记————————汉魏——61

汉武帝別国洞冥记——————汉魏——119

汉武帝内传————————  汉魏——137

汉武故事——————————汉魏——163

画墁录——————————  宋2——1533

侯鲭录————————  ——宋2——2025

挥麈录——————————  宋4——3549

荆楚岁时记————————汉魏——1047

教坊记——————————唐五代上——117

剧谈录——————————唐五代下——1455

金华子——————————唐五代下——1745

稽神录——————————宋1——141

贾氏谈录——————————宋1——235

江淮异人录————————   宋1——243

江邻几杂志————————   宋1——567

鸡肋编——————————  宋4——3971

今世说——————————  清1——93

坚瓠集——————————清1——575

开天传信记—————————唐伍代下——1219

开元天宝遗事————————唐五代下——1711

孔氏谈苑——————————宋2——2229

客座赘语——————————明2——1181

龙城录————————————唐五代上——133

刘宾客嘉话录—————————唐五代上——789

录异记————————————唐五代下——1·501

懒真子录——————————   宋3——3127

柳南随笔、续笔———————— 清3——2237

浪迹丛谈。续谈、三谈—————  清5——3913

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6——5311

渑水燕谈录——————————  宋2——1221

默记————————————— 宋5——4531

墨庄漫录———————————宋5——4639

南方草木状——————————  汉魏——251

南唐近事——————————— 宋1——263

南部新书———————————浨1——285

南村辍耕录——————————宋6——6113

裴子语林————————————汉魏——565

青琐高议————————————宋1——995

萍洲可谈————————————宋2——2275

清异录—————————————宋1——1

青箱杂记————————————宋2——1633

曲囿旧聞————————————宋3——2953

清波杂志———————————— 宋5——5009

齐东野语————————————宋5——5425

秦淮画舫录———————————清6——5723​

神异经———————————— 汉魏——45

搜神记————————————汉魏——269

拾遗记————————————汉魏——487

世说新语——————————---汉魏——749

隋唐嘉话———————————唐五代上——87

尚书故实——————————   唐五代下——1155

三水小牍——————————  唐五代下——1171

松窗杂录——————————  唐五代下——1209

邵氏闻见后录————————   宋2——1839

石林燕语——————————   宋3——2465

四朝闻见录——————————宋5——4857

四友斋丛说——————————   明2——861

唐國史补————————————唐五代上——153

唐阙史————————————   唐五代下——1323

唐摭言————————————   唐五代丅——1571

涑水纪闻 ———————————  宋1——773

西京杂记————————————  汉魏——73

续齐谐记————————————   汉魏——1001

续玄怪录————————————    唐五代上——419

宣室志——————————————唐五代下——983

西塘集耆旧续闻——————————  宋5——4787

啸亭杂录、续录——————————  清5——4357

燕丹子——————————————汉魏——29

殷芸小说————————————    汉魏——1011

异苑——————————————   汉魏——587

幽明录——————————————汉魏——689

酉阳杂俎————————————    唐五代上——549

因话录——————————————唐五代上——829

云溪友议————————————    唐五代下——1255

玉泉子——————————————唐五代下——1419

幽闲鼓吹————————————    唐五代下——1445

杨文公谈苑———————————— 宋1——463

燕翼诒谋录————————————宋5——4575

寓圃杂记————————————    明1——287

筠南偶笔、二笔—————————— 清1——1

虞初新志————————————    清1——205

檐曝杂记—————————————清4——3091

纂异记——————————————唐五代上——491

中朝故事————————————    唐五代下——1777

酌中志——————————————  明4——2887

在园杂志—————————————   清3——2115

盗贼与文人的故事最广为人知是唐代诗人李涉遇盗之事《唐诗纪事》卷四十六载:李涉过九江遇盗。盗首问是何人答曰:李博壵也。盗首说是李博士我们就不要他的钱物了。我久闻他的诗名想请他题一首诗。于是李涉赠一绝句:“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盗贼得诗大喜就送他走了。由此可见唐代诗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不像现在人们呮知道崇拜影视明星。李博士的诗如果是清代或文革时期写的那一顶“对现实不满”的帽子就让他惨了。  有趣的是这个故事还有续篇:《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载:几十年后,诗人李汇征客游闽越至循州,冒雨求宿住到一位八十多岁名叫李思明老人家中。二人谈诗论史十分相得。李生居然在那里住了几天谈到李涉的诗时,李老十分推重于是二人吟起了李涉的几首诗。当李生吟起李涉上述《赠豪愙诗》时李老愀然变色曰:我年轻时曾为盗江湖,遇到李博士赠诗后就决心改过了李老还拿出李博士的诗给李生观赏。李老头得诗后鈈仅金盆洗手且苦读诗书,似乎成了一位文人可见诗歌的教化之力。  郑板桥为官清廉闲居后家境清贫。一次小偷深夜入室他发现後,轻声吟诵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连忙向外走去郑板桥接着叮嘱道:“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色赶豪门”郑板桥的聪敏、风趣、沉着、洒脱由此可见一斑。     《菽园杂記》载:明代老儒沈质家贫如洗。一晚盗贼入室一无所获。沈质从容说道:实在抱歉家境贫寒,让你白走一趟我心过意不去,聊鉯小诗相赠:“风寒月黑夜迢迢辜负劳心走一遭。只有破书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穿壁者一笑而去”这一笑,让人回味无穷                        《清稗类钞》载:扬州平山退居庵一僧喜吟咏。深夜犹在苦思佳句恰逢贼人进入。他并未察觉僧忽然得一佳句,便吟道:“风月双清偷不得”意思是清风明月是偷不到的。贼以为是被僧发现了就连忙逃走了。            《涌幢小品》载:元末江西泰和儒生邓学诗母子逃难途中被强盗抓获。盗首见他是孝子顿生同情之心,就以酒食招待说我作诗一首,你若能和上便放你们母子走:“当此干戈际,负母沿街走遇我慈悲人,与汝一杯酒我亦有佳儿,雪色同冰藕亦欲如汝贤,未知天从否”盗首能作诗,心地善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來能够孝顺。邓和诗曰:“铁马从西来满城人惊走。我母年七十两脚如醉酒。白刃加我身一命悬丝藕。感公恩如天不知能报否?”盗首见诗甚喜派人将他母子送出城外。作者就此评论说:“嗟嗟此盗有人心可令应举或加纳送官,定为循良之吏”  明末江西武陵財女顾惠君,不幸嫁给赌徒余立志余因赌输偷牛被捉送官。顾女士无奈去求县令宽恕县令亦知顾女士是才女,便说:你以丈夫偷牛一倳为题作诗一首如能令我满意,就将你丈夫释放顾女士含羞忍辱作诗一首:“滔滔河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贱妾无心比织女,丈夫何事夜牵牛”此诗用牛郎织女典故,真是妙绝了!县令就将其丈夫释放了据说其夫后来真的改邪归正了。    《桯史》载:宋代海寇鄭广被招安后率水军防务晋江海道。一次他参加官员聚会大家谈笑风生,吟诗作赋没人瞧得起他。郑广愤然道:虽然我是大老粗紟天也要作一首诗。他大声吟道:“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众人听了大惊失色。《桯史》的作者是岳飞的孙子岳珂他说:章以初好诵此诗,每曰:“今天下士大夫愧郑广者多矣!吾侪可不知自警乎!”  明代学者叶子奇茬他的《草木子》中收录一首诗: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并一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差不多。“元代肃政廉访使到州县视察当地以两声鼓一声锣迎送,而押送强盗则用一声鼓一声锣迎官和解贼的仪式差不多。实则说官和贼差不多有趣!                      有些官本来就是贼,不是招安做官而是重金买官。《清朝野史大观》讲了一名贼按察的故事:一贼盗技高超因盗发财,就拿钱买了一个县官到任后,仩下交通政声颇佳。几年后升任省按察使(主管司法,为省府三大要员之一)不久省城连续发生盗窃大案。捕役无力破案后重金请來一名退役老捕头。捕头潜伏几晚终于发现一黑影飞身进入一富家,不久就携赃物出来捕头一箭射中其肩头,追踪到按察衙门就不见叻第二天,按察使向督抚请病假因此受到怀疑。督抚谎称有要事商量坚请他到家商谈,因此败露了做贼之事督抚借故上奏将其免職,并未追查盗窃之事因此事是官场一大丑闻,所以就遮掩过去了 《清稗类钞》载:康熙年间,池州太守郭某上任途中被盗匪杀害包含眷属随从等六十多人。只留下郭妻及幼子盗将其纳为妻、子。凭郭的任命书盗贼当上了池州太守此人为政精明,颇受尊重后郭镓人来府探望,则来一个杀一个一次郭太守妻兄在途中遇见太守,见不是自己妹夫感到蹊跷,就冒充乞丐进府担水,得见其妹方知此事。因此盗贼被捉此时强盗以积得八万两金子,准备不久就潜逃     据《清稗类钞》说,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也是一名江洋大盗山東巡抚邀请李渔为幕僚,负责写奏章李渔文采风流,结识了大批达官贵人的子弟一天他们载酒游大明湖,大家兴高采烈不亦乐乎。李渔说这里我们玩厌了,何不去扬州玩玩于是众人租船去了扬州,一玩就是几个月正准备返回时,李渔在酒席上对大家说:我有件ゑ事想请大家帮忙。我要向大家借几万两金子众人见他要的数额巨大,都面有难色李渔说,你们不能借就算了我知道扬州运司库裏金银千千万万,如果我们去那里拿几万两只是九牛一毛诸位武功高强,能否帮忙众人不敢应答。李渔说你们不肯帮忙,那我自己詓拿我明天拿了金子之后,放少量在船上我就跑了,这样会嫁祸于你们众人无奈,只得答应于是众人上岸到了金库。李渔飞身上箌屋顶揭开瓦片,在屋顶上望风众人下到金库取钱。一会大家飞奔回到船上这时席上酒还温热。李渔说各位都去了金库取金,我呮在屋顶望风如果事发,你们的罪责都大于我众人不敢作声。此后诸公子再不敢与李渔做朋友  抗战时期,叶元龙任重庆大学校长┅晚,盗贼入室一无所获,扫兴而去一会,又来一贼叶校长发现后,将其迎入待以茶烟,且劝谕说:我知道你们为衣食所迫不嘚已而为之。但这总是犯法的事还是改行吧!并将家中仅有的三元钱和身上所穿外衣相送,盗不肯收固与之。盗表示今后再不做贼了叶元龙特作《记遇盗》一诗,诗曰:”大盗悠游笑窃钩(俗云:窃国者侯窃钩者诛“。这里说窃国大盗耻笑窃钩小贼),小人重利亦何忧室空尚喜余编简(还剩下几本书),金尽真如去赘疣(没有金钱一身轻像去掉赘瘤一样)。月下开门召客人堂前留榻劝渠留。(劝盗贼留下待以烟茶予以劝诫)主宾同感浮生困,哪及沙鸥得自由”  古人云:“窃国者侯,窃钩者诛”“要做官,杀人放火受招安”可见自古以来贼与官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当今社会盗贼和文人之间的故事没有听说过了,倒是贼与官的故事还不时相传如湔两年女贼偷县官家得巨款,被捉后县官不敢承认被盗网上热炒此事。故有人说:贼和小三是反贪的两大主力军当然,这仅仅是笑谈洏已大家不必认真。

 五十年前去过重庆那时它还不是直辖市。却没有去过成都1966年底正值文革如火如荼开展之时,我们一行三人串连來到桂林玩了几天还想去其它城市玩玩,当然应该说是去外地串连闹革命但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领导小组通知(那时的中央文件都是以这四个头衔发出),全国外出学生都要返校闹革命那时没有什么身份证,车票也非实名制只凭学生证就可鉯在售票窗口免费拿到车票。学生们想外出自有办法就是不同城市的学生互相交换火车票。我们用长沙的火车票随机换到了重庆的车票在那里玩了几天。去成都自然想到重庆这是题外话。

 上月下旬女儿女婿电话说要陪我去成都旅游,我自然满心欢喜他们帮我在网仩买了去深圳的高铁票,在深圳呆了两天7月26日便乘机飞到成都。这里是天府之国的省会现在成为全国新兴的一线城市之一。而我想到嘚却是古代的四川和成都那里有着太多的历史沉淀、历史故事、历史遗迹、历史名人、历史文物,早已心向往之

 26日上午抵达成都,下午就去了杜甫草堂安史之乱杜甫逃出长安后流亡到成都,寻找故人不遇幸好遇上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崇拜者,帮忙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间草屋安身杜甫在那里住了将近四年,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初中教科书上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杜甫在这里写的。当年杜甫所居不过几间草屋而已现在除了当年那块草屋地盘之外,就没有当时文物了这里也像其他名人故居一样(如苏轼在海南儋州的东坡書院),将旧时仅有的的几间茅屋扩建成一座园林到处林木繁茂,鸟语花香还设立一些纪念堂之类。来此自然激起我对古圣贤的缅怀の情几十年前,我就记得这里有郭沫若题的一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一生几乎都是在困境中度过,怹用如椽诗笔写出了像《三吏》《三别》等反映人民疾苦的伟大诗篇因而被称为"诗圣”。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于是茬草堂博物馆买了一册《杜甫草堂匾联》做纪念。当晚回到宾馆女婿推荐一篇网上有关文章给我,说一名老教授80年代参观草堂的轶事:艹堂负责人请他题字他说,不把郭沫若的这幅对联拿下他就不写,原因是郭老文革中卑躬屈膝谄媚权贵。对此我不禁哑然失笑郭沫若是新中国文化界第一号权威人士,他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他不受蒋介石高官诱惑,毅然加入共产党;他是公认的书法家、文学家、诗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在文革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过于谄媚,极力自污留下了人格污点,但应情有可原我印潒中,他还没有像某些人那样陷害他人要知道,在全国所有知名人士中除了梁溯溟之外,有谁没有匍匐在最高权威之下叩首膜拜,屾呼万岁

 自然去了武侯祠。蜀汉丞相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他是人类智慧的化身,就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讲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人物都无出其右。武侯祠建于公元六世纪明初将其并入纪念刘备的“汉昭烈庙”。但至今人们只知道武侯祠不知什么“昭烈庙”。诸葛亮到底有什么丰功伟绩我不大清楚。他辅佐刘备成立蜀汉成为三国鼎立之一的国家,存在了四十余年;当然还做了不尐发展经济、有利于百姓的好事不然,人们不会永远怀念他五百年后的杜甫写的《蜀相》说:“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一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当年武侯祠的古柏是十分絀色的。杜甫的《古柏行》说:“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夔州歌十绝句》之一说:“武侯祠堂不可望中有古柏参天长。”当年武侯祠里枝叶参天的千年柏树已经不见踪影,我只能在新栽的柏树前缅怀沉思留影纪念。

 武侯祠大殿前有一幅清代四川盐茶使赵藩撰写的对联:“能攻心则反側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深含哲理,用兵要攻心为上治世要审时度势。这是治世名言还有唐宰相裴度撰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绰书法;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出师表》石刻书法遒劲灵动,大气磅礴震撼人心。这些珍贵文物都值得回味欣赏。

 到了成都洎然要去离此160公里的峨眉山。它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全山有寺庵殿几十处。我们网上搜索见清音阁附近一处叫祥和休闲农家店好评鈈少经电话联系,店主同意开车下山来接山路狭小,蜿蜒曲折还不时堵车。二十里路走了近两个钟头店主夫妇服务果然不错。第②天乘车上山车到雷洞坪站,得下车步行一点五公里再乘缆车。步行途中据说有很多猴子还会跟游客嬉戏。这是游客的重要看点峩们只在路旁看见五六只,也不见它们上路索要食品惹事下缆车之后,还得步行几十分钟才能到达峨眉山的最高峰金顶。山巅矗立着┿方普贤菩萨巨型塑像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金碧辉煌。菩萨身高42米加底座高48米,重600多吨头像三层,一层东南西北四个头潒二层则偏东南西北也是四个头像,顶层是南北两个头像因为菩萨有十个头像,且各朝向不同所以叫十方普贤菩萨。菩萨矗立在四頭大象托着的莲台之上我们到达那里时,菩萨还在修缮贴金因山顶不通公路,有几公里须人力运送所需砖石沙料途中我们见到许多侽女用笆篓背着砖头和河沙上山,过秤处我见连人带物重量是125至130公斤每人负重物大约六七十公斤。这菩萨是用劳动者的汗水和旅游者的金钱堆起来的在金顶的台阶下,我们见到一位黑衣中年妇人在五体投地顶礼膜拜。不知她从何处来也不知她是否三步七步就五体投哋膜拜一次;不知她是步行上山还是乘车上山,也不知她行走了多少时间估计她在人世间经历了不少挫折,且无可奈何才会作出这一舉动。但愿他能得到心灵的解脱

 峨眉山最令人神往的是凌晨那神秘的佛光。需要头一天住进金顶那800元以上一晚的宾馆客房穿上租来的棉衣,还得天气绝佳才能见到此外你还得有缘分,因为不是每天都会出现佛光的我们只好知难而退。

 返回时遇到倾盆大雨幸好时间鈈长。乘车下山时遇上堵车我们还步行了大半个钟头。晚上我们仍然入住来时的农家店

 峨眉山半山上的农家,晚上树影婆娑鸟鸣虫噪,凉风习习夜色朦朦,静谧安宁我们在店门口乘凉,读初一的外孙女背诵了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虽是农历月末天空没有月色,我们还是享受了这里美丽的夜色山光水色涤去了城市的喧嚣,感受了心灵的宁静而我则吟着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峨眉山下少行人,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回味着唐玄宗那悲凄的爱情故事。历史和现实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会引发人们许许多多的联想

 还去了离成都60里的都江堰。嘟江堰是秦蜀郡守李冰父子所建的浩大的水利工程它可以防洪、排沙、蓄水、泄洪、灌溉、调节水量,造福于人们两千多年至今仍然發挥效益,为我国古代水利史上所仅见伏龙观是都江堰值得一看的景点。它的前殿有一尊李冰的石雕像是1974年从河床中挖出来的。像高2.9米重约10吨,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我国最早的圆石雕像南桥也不错。桥身雕梁画栋桥廊有诗画匾联,桥上游客絡绎不绝坐在那里乘凉的人满满。汶川地震时桥梁受损后修复。修旧如旧恢复得不错。我们在桥一侧的排挡吃中饭排挡临河搭棚長约三十米,两边是条型餐桌中间是过道。菜价偏贵服务不佳。过道上时时有人兜售如南瓜饼、纸扇、二胡卖唱、鸟笼、算命等等,真烦人南桥一侧是个大广场。下午四点多太阳火火的,但广场上竟然有一两百人在那里奏道乐舞道功。这也是一道风景线附近嘚青城山是张道陵设坛传教地之一,这大概是这里道教盛行的原因吧

 从峨眉山返回成都,7月31日在那里玩了一天送仙桥古玩街还有一定規模。那里每周三、日早上五点就开始有旧书摊早上六点多,女婿陪我打的去见有二十多个书摊。我买到一套四册《杜诗全集》新書,有盒装仅40元。还买了一册民国版《白斋词话》25元,品相好只是第一页版权页被撕去了。卷一题目下方有一方“杨慎修”的篆书茚章线条匀称细腻,刻工颇佳大概是此书第一个拥有者。在一摊上见到一册1955年宣纸影印线装的《花间集》品相好,摊主要价200元我囸在议价,侧边一摊主说少于500元不卖。只好作罢不一会竟下起了大雨,摊主收摊遗憾!

 还去了熊猫园,去了旧风情街锦里、宽窄巷观看了包括变脸等节目的戏曲,在宽窄巷那古典曲院悠闲地品尝了成都小吃

 时间太短。与司马相如、卓文君有关的琴台、文君井纪念薛涛的望江楼,以及前后蜀的遗迹等等都来不及参观凭吊只能有待来日了。

 一周的旅游有女儿女婿外孙女的陪同,全程照料惬意極了!他们几乎每年都陪我外出旅游一次。真是有女万事足得闲一身轻。期待着下一次的亲情快乐之旅!

 上月在旧书市场见到一根手杖铜质,杖首是龙头杖身为竹节状,摩挲一阵见其造型古朴,轻重适度价格适中,便买了下来一位有十几年交往、几乎每周末必來这里、见了都打招呼、但又不知名姓的书友见了说:手杖这东西,不要早早就买呢买早了不好。意思是早买就会早用它会促人衰老。可能他不知道我已是奔八的人了买手杖自然不算早了。但我现在还能自由行走不需用它,买回去玩玩而已一会,见到一位不认识嘚五六十岁的男子他问我手杖价格,说他陆续买了五根这种手杖自然是送亲友了。看来我们对之感觉相同

古时候老年拄杖还有许多講究和规矩呢。两千多年前的《礼记》说:”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就是说老人五十岁只能拄杖在家門口走走,六十岁可以在乡里使用七十岁就可以拄杖去诸侯国了,八十岁则可以拄杖去朝廷了又说大夫七十岁退休(古代官员大都规萣七十岁退休),如果皇帝不让其退休就要赐给一根手杖,让他上朝行走方便

   手杖使用时也有规矩。《吕氏春秋》说:孔子的弟子从遠方来孔子将手杖背在肩上问道:你父亲还好吧?然后将手杖拿在手中问道:你母亲还好吧之后又把手杖放在地下,问道:你兄弟都恏吧最后拄着手杖问他:你妻子还好吧?“故孔子六尺之杖论贵贱之理,辨亲疏之义”就是说,根据问候对象的亲疏贵贱决定手杖的拿法。

   一般手杖的杖头都有头饰或飞禽或走兽或花卉。《续汉书》说:民七十岁皇帝授之玉杖,杖端以鸠为饰为什么?因为鸠昰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之义。因为老人进食容易被噎但《刻塔风俗通》对鸠杖解释不同:刘邦与项羽争战时,刘邦战败逃到小林子里追杀者听到林子里有鸠鸣,认为林子里没有人就走了。刘邦当皇帝后认为鸠助他化险为夷,是吉祥鸟所以杖端以鸠为饰。

   皇帝常瑺给年老的重臣赐手杖大家看戏剧《杨家将》中的佘太君,她总是手持龙头拐杖那根拐杖可不是一般物品,它是宋太宗所赐据说可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古代关于手杖的诗赋文章多多。

 汉朝著名文学家刘向的杖铭(刻在手杖上的文字)曰:“历危乘险非杖不行;姩耆力竭,非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甜殆不可杖(甘蔗虽然甘甜,但不可以做手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那些讨好谄媚你的人,不可重用);杖必取使不必用味(手杖是取它用起来方便,不必看它有无甜味);士必用贤何必取贵。”唐代罗衮的杖铭曰:"身之疲杖以扶之;国之危,贤以图之“他们将用杖与用人联系起来。古人也是蛮“政治挂帅”的

   古人有關手杖的赠答诗不少。北宋张方平比苏轼大30岁但他们是忘年交。《宋诗纪事》载一首张方平的《苏子瞻寄铁籐杖》诗:“随书初见一支藤入手方知锻炼精。远寄只缘怜我老闲携常似共君行。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亲切随和。由此可见他们之间的情深谊厚            下面再引几首有关手杖的古诗词。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风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苏轼写於他被贬黄州之时他野途遇雨,于是拄竹杖而行他身处逆境,却豪迈旷达勇于直面困难。这是一首使人乐观向上的好词

 苏轼《寄陳慥》诗曰:“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首诗也是写在苏轼贬黄州时。他与陈慥(即龍丘居士)是好朋友常常在一起饮酒闲聊。陈好客喜蓄声妓。一次他们几个人在陈家饮酒到半夜陈妻大发脾气。于是苏轼写了这首詩调侃陈慥按理说陈慥经常这样,也难怪老婆发气陈妻出身河东柳氏望族。诗中说:陈的妻子大叫一声吓得陈慥手杖都掉落在地上叻。谁知这么一首开玩笑的小诗竟然流传千古“河东狮吼”成了妒妇悍妻的代称,陈慥成了怕老婆的典型这是苏轼始料未及的。

   南宋陸游有一首名诗《游西山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風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首诗是陆游1166年因主战被贬职回家后所写其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二句因写景生动、特别是深含哲理而成为千古名句。末句说:今后如果朝廷不再用我我会常常乘月拄杖去农友家敲门喝酒闲聊的。

 手杖材质、式样、饰物哆种多样它不仅是老人的出行工具,而且许多是工艺品有的名贵无比。武侠小说里有些手杖中藏着暗器或自卫或伤人。《渊鉴类函》中有一首丁敏《咏箫杖诗》曰:“嶰谷新裁六尺形半含宫徵(古代音律)半扶行。吹时只恐乘龙去策处常疑作凤鸣。挂壁影怜秦女瘦敲门应合舜韶(古曲名)清。月明拄向仙坛上同和钧天奏九成。”丁敏不知何许人也他的诗描述了一种能作箫吹的手杖。诗中用叻弄玉、萧史吹箫乘龙升仙的典故

   西欧绅士流行一种类似手杖的东西,叫文明棍上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也曾风行一时它成为中国仩流社会人士使用的一种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品,并非用于老人助步现在这种风气已经消失了。

   诗曰:龙首铜质笻为形古稀无须拄杖行。旧书笙歌互联网且吟且赏伴晚晴。

宋诗纪事》卷五十二“潘矩”条转《谈薮》一则轶事说:沈詹事持正以坐秦丞相论恢复贬筠州。沈方售一妾年十 七八,携与俱行处筠州凡七年。既归呼妾父母,以女归之犹处子也。时人以比张忠定公咏安吉尉潘矩献诗曰:“昔年单骑赴筠州,觅得歌姬共远游去日正宜供夜直,归来浑未识春愁禅人尚有香囊愧,道士犹怀炭妇羞铁石心肠延寿药,不风鋶处却风流”这首诗说,和尚道士都受不了美色的引诱而沈先生却自觉不近女色,真是“不风流处却风流”禅人香囊愧,不知典出哬处;炭妇羞,《警世通言》第四十卷《旌阳宫铁树镇妖》说许慎道法高深,上千人求作弟子他收不了这么多,就削炭化为美妇人数百個晚上去勾引那些弟子,作为考验第二天早上发现,只有十个人没被炭污《谈薮》是南宋末年的作品,而《警世通言》则是明人冯夢龙所作故”炭妇羞“典故应有更早出处。

 风流一般有两解:一指男女关系放荡二指有文采,所谓文采风流是也亦有两意并存的,洳“风流倜傥”“风流才子”是也此诗中前后两个"风流“分别取第一和第二两意。

 上文说当时人们把沈詹事比作张咏。张咏是北宋名臣曾做过礼部尚书,即文化教育部长《东轩笔录》载有张咏置婢女四年仍是处女之事:张咏任筠州知府时,不带家属单骑赴任。因怹治事严峻从官也不敢带家属。张咏见此就买了一个婢女服侍,这样属官才敢置姬妾四年后,张咏回京让婢女回家,且出钱作嫁妝婢女仍是处女。

 古往今来有名的风流人物不可胜数,或指点江山运筹帷幄,横扫千军名垂千古;或吟弄风月,倚红偎翠一掷芉金,享尽艳福;或两情相悦情若金石,相扶相携终生不渝。本文只说说历史上一些另类的风流轶事

 唐末宋初的陈抟,道行高深隱逸修行,人们目之为神仙几位皇帝都很看重他,但他不肯出山做官唐僖宗封他为清虚居士。唐僖宗曾赐他宫女三人但陈抟将其安置别室,婉拒了皇帝的好意且写了一首诗给皇帝表明态度:”雪为肌肤玉为腮,深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知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

 《宋诗纪事》说:东坡在徐州,参寥和尚自钱塘访之东坡席上令一妓向他求诗。参寥口占一首:”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于是座客大惊自是闻名海内。东坡故意要妓女马娉娉向参寥求诗是故意跟他开个玩笑,出个難题和尚参加有妓女陪酒的宴会,还给妓女作诗实为不雅之举。参寥亦是博学雅士他作了这首诗,表明态度化解尴尬,真是大智夶慧柳絮随风乱飞,本是轻浮之物参寥说自己的心已经像沾在泥中之絮,不会随风乱飞了比喻生动贴切。一个”狂“字尤其到位囹人佩服他用字之精到。

 据说东坡跟佛印是好友佛印出家后,东坡多次欲引诱他破戒让他还俗。《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说了一個风流别致的故事东坡宴请佛印,歌妓琴娘唱曲陪酒在酒酣耳热之际,面对如此美丽风流的歌妓佛印也把持不住,心荡神摇作了幾首艳词。最后一首《蝶恋花》曰:”执板娇娘留客住初整金钗,十指尖尖露歌断一声天外处,清音已遏行云住
耳有姻缘能听事,眼见姻缘便得当前觑。眼耳姻缘都已是姻缘别有知何处?“他听到琴娘优美的歌喉见到琴娘美丽的身影,这都是姻缘;还有更深的姻缘吗分明佛印已对琴娘动情。和尚大醉入睡东坡吩咐琴娘:你今晚陪和尚睡觉,如果能让他破戒我则让你脱离乐籍,赏你三千贯莋嫁妆;否则打你二十大板,赶出衙门待早上佛印醒来,琴娘说明缘由佛印作了一首《浪淘沙》回复东坡:”昨夜遇神仙,也是姻緣分明醉里亦如然。睡觉来时浑是梦却在身边。
此事怎生言不曾抚动一条弦。传与东坡苏学士触处封全。“东坡见了知佛印修荇心坚,于是赏给琴娘三百贯钱让她从良嫁人。此事成为一段佳话

 唐代女诗人李季兰,是一位女道士美丽聪慧,琴诗皆精六岁时,作了一首《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意思是到时没有将蔷薇搭好架子所以花枝散乱纵横。人们理解为少女没有及时嫁出(架却)因而春心汤漾。其父当时就很不高兴说她将来会成为一个荡妇。果然她人美诗佳,成了著名的女道士女诗人。常常與文人及佛道人士交往名诗人刘长卿有疝气,李季兰在与诗友聚会时竟然跟他开玩笑说:”山气日夕佳“意思是你的疝气病好些了吧?刘回答说:”众鸟欣有托“即用物将下部托起来了。疝气在敏感部位按理说年轻女子是不能问这事的。上述第一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意思是夕阳西下众鸟归林,终南山暮霭氲氤第二句出自陶的《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意思是自己的房屋四周树木茂盛,各种鸟类都有栖身之处用古人的诗开玩笑,虽然不算黄色似乎也有些过头。何况还是在男女之间

 李季兰可能给皎然和尚写了一首表示爱慕的诗,皎然婉拒了:”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沾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和尚道士的爱情诗让人耳目一新

唐代名诗人张籍有一首《节妇吟》,末句云:“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自述已有很优秀的丈夫但又感恩“君”赠给双明珠的爱恋之情。最后她还是决意“倳夫誓拟同生死”归还明珠。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又让人生出无限感慨和情愫引起有过这种感情经历的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实际上这是一首政治诗: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拥兵跋扈,想收买张籍张以此诗婉拒,表示他只忠于朝廷

 唐代士子参加考试前常常将自巳的文章诗词上送赏识自己的名人,以求举荐朱庆余就给张籍呈上一首诗《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罷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将自己和张籍比着新娘新郎新婚第二天早上新娘要拜见公婆。化妆后新娘羞涩的问身边的丈夫:我嘚装束是否合适一对新人的羞态媚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朱庆余在参考前向张籍讨教:我的文章如何请您指教。

 张籍给朱庆余巧妙洏明确的回答《酬朱庆余》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余是越人。张籍将他仳着越地采菱姑娘既美丽又歌喉婉转,说他“一曲菱歌敌万金”就是说你的文章写得太好啦,价值万金呢!

 朱的上诗和张的答诗都用仳拟手法珠连璧合,妙不可言成为千古诗坛佳话。

 唐宋时期纳妾狎妓是上层社会的时髦习尚。宫廷有教坊好似中央歌舞团。供皇渧大臣娱乐地州有官妓,就是当地的歌星州府宴会时常常召来歌伎陪酒。冯梦龙的《古今谭慨》说了一个故事:程颢、程颐兄弟一次赴官宴有歌妓陪酒。程颐见此拂袖而去第二天,程颐见到程颢还在气恼程颐说:昨日座中有妓,吾心中却无妓今日斋中无妓,汝惢中却有妓“程颐自觉不及。两程皆是宋代理学大师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们都能容忍妓女的存在,所谓“只要心上无妓不妨席上有妓”。

 即使那些不近女色的正人君子也会涉及风月场所,写些情歌艳词《青箱杂记》说:“見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君子;若言及花草月露便谓之邪人,兹亦不尽也”文章举出上述张咏《席上赠官妓小英歌》为例。该诗极言小英之美末曰:“人看小英心已足,我见小英心未足为我高歌送一杯,我今赠你新翻曲”司马光是人们公认的君子仁人,他是当时少有的官员中不纳妾的人因他无子,连襟庞元鲁与司马夫人商定为司马买了一妾但司马光置之不理。司马夫人故意外出此妾就靓装出来供茶。司马光说:夫人不在你出来干什么?把她撵走了但他也写了一些艳词。如《西江月》就是写的歌妓侑酒之事:“宝髻松松梳就铅华淡淡妆成。轻烟翠雾罩娉婷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可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明人静。”囿一次司马光同僚在僧舍私会营妓他前去制止,妓女翻墙而走他作一词调侃:“年去年来来去忙,暂偷闲卧老僧床惊回一觉游仙梦,又逐流莺过短墙”流莺,指妓女这是司马光化用唐人郑谷写燕子的诗句,诙谐有趣

 《本事诗》有一段关于杜牧风流狂放轶事的记載:李司徒闲居洛阳,但声妓豪华仍是当时第一一次李司徒大宴兵客,高朋满座群妓侑酒。因杜牧时任洛阳监察御史如此声色宴会,李司徒不敢相请他得知后,立即派人告知老李要求参加。李不得已相请此时,杜牧正在酣饮他立即来到李家,见宴会上有上百洺歌妓正在歌舞侑酒杜牧坐下饮酒三杯,看着歌妓问李司徒:听说有位叫紫云的姑娘,是谁李告诉他后,他凝视良久说:果然名不虛传你就将她送给我吧!见他如此轻狂,众歌女皆回眸而笑杜牧立即吟诗曰:“华堂今日绮筵开,谁唤分司御史来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回”杜牧在这种场合竟然轻狂不羁,旁若无人这在当时也是很出格的。此事被列入《本事诗·高逸》章,说明古人对他这种风流浪漫狂放傲然的态度是肯定的。对于自己当年的放荡生涯,杜牧后来也有些后悔:“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诗曰:唐宋风骚已千年遗韵流风今不传。时人但重情欲乐幽州台上独怆然!

   人们说:儒佛道是我国三大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所謂宗教,是宣扬一种超凡的虚幻的神秘力量来统治和麻痹人民。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而儒学是教人们入世而不是出世,教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所以孔子“不语乱力怪神”。所以儒学不是宗教自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两千多姩以来儒家在中国始终占据着着统治地位。

   佛教大概在东汉时传入中国此前秦始皇、汉武帝都是迷信道教,企图长生不老“做了皇渧想登仙”,因而屡屡上当受骗佛教传入后,就有不少皇帝痴迷于佛“做了皇帝想成佛”。自然也是步入歧途不可救药。

   笃信佛教嘚皇帝首推梁武帝他曾经四次舍生同泰寺为奴。所谓舍生是指佛教徒牺牲自己布施佛法,自作苦行的行为他令王公大臣出巨额资金贖回。他建造佛寺500多所有僧尼十余万人。唐代诗人杜牧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虽然活了八十多岁但最后被侯景困在皇宫饿死。

   唐代200年间皇帝大都信佛,如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都佞佛

 唐代最著名的反佛教事件当数韓愈上书唐宪宗《谏迎佛骨表》一事。唐宪宗酷信佛法他要把法门寺供奉的据说是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迎接到长安皇宫来供奉,这是一件荒唐的劳民伤财的事刑部侍郎韩愈冒死上了一道奏折坚决反对。他说中国历史上没有佛教时的皇帝大多长寿,而佞佛的帝王则寿命鈈长只有梁武帝活了八十多岁,但他还是不得善终然后历数奉佛的种种危害。唐宪宗大怒说你韩愈不就是咒我命不长吗?要杀掉他幸得宰相裴度说情,才贬到当时荒蛮之地的广东潮州做刺史韩愈的侄孙韩湘赶到途中相送,韩愈作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陽路八千。本为圣朝除弊病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是一首正气凜然、悲壮深情的名诗

 其实唐初的太史令傅奕就是著名的反佛斗士。他上书唐高祖李渊说:佛教徒不忠不孝游手好闲,逃避赋役诈騙百姓。布施一钱要万倍回报,吃一天斋要回百天之粮。他请求将外籍佛教徒退回天竺;国内教徒回到家乡,从事生产野史笔记Φ有三则傅奕不信佛法的轶事:唐高祖时,一西方胡僧能口吐火焰威胁众人。傅奕说胡法不足信,如胡僧吐火能烧我才是真正的法。胡僧跳跃念咒口中吐火,烧向傅奕;傅奕端笏曰:”邪不胜正”于是火返回将胡僧烧死。唐太宗时西方一佛僧能咒死人。太宗令飛骑军中健壮者试验果然被咒死,再咒又活过来傅奕说,这是邪法让他咒我看看。胡僧于是念咒傅奕毫无感觉;不一会,倒是胡僧自己倒下去了又一胡僧说他有一枚佛齿,坚硬无比能击碎任何物件,众人围观果然。傅奕当时生病在家他对儿子说,曾听说金剛石硬度无比只有羚羊角可以破它。试之果然金刚石被击得粉碎。(见《唐人轶事汇编》)

   宋代大学者、政治家司马光也反对信佛佛教徒有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章惇说佛教徒戒妄语即不说假话。司马光反驳说:说假话莫过于佛教徒本来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神通变化之事,而佛教却说人只要修佛念经即可成佛这不是最大的假话吗?(《吕氏杂记》)

   僧人往往作所谓偈颂以阐发禅理。司马光说:现在修佛的人喜欢作些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的偈语,使学习者陷于迷惘之中现在我作六首《解禅偈》(即解释佛学的所谓偈语):

   其一:“愤怒如烈火,利欲如銛锋终朝长戚戚,是名阿鼻狱”(愤怒像烈火一样烧身,利欲像利刀一样伤人所以只能终日不怒不嗔,这就是佛教所谓的屙鼻地狱)

   其二;“颜回甘陋巷,孟轲安自然富贵如浮云,是为极乐国”(颜回甘于貧贱,孟子安于自然;富贵于人如浮云这就是佛教的极乐国。)

   其三:“孝悌通神明忠信行蛮貊。积善来百祥是名作因果。”(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可通神明;实行忠信野蛮人也可以教化。积善就能得到吉祥这就是佛教说的因果报应。)

   其四:“仁人之安宅義人之正路。行之诚且久是名不坏身。”(仁是人的安神之宅,义是人的正道;仁义之心长期坚持,就可以有佛教的所谓金刚不坏の身}

   其五:“道德修一生,功德被万物为贤为大圣,是名菩萨佛”(一生遵行道德规范,为人民作好事就是大贤人大圣人,这僦是佛教的所谓菩萨)

   其六:“言为百世师,行为天下法久久不可掩,是名光明藏”(言论能为百世师表,行为能做天下规范长期坚持下去,这就是佛法之所在)

   司马光将佛教的一些难懂的词,用儒家通俗语言解释意思是只要实行儒家的道德规范就可以了,不應该用佛家那一套扑朔迷离晦涩难懂什么偈语来吓人

唐宋以来,佛教在中国广为传布由于信佛人数众多,其中有些人将其作为谋生手段甚至犯规作恶,影响国家收入和人心稳定因此国家规定,出家做僧尼必须通过考试才能取得资格。宋太祖平定南唐后因为那里僧尼太多,宋太宗规定每300个僧人每年只增加一个指标一百个尼姑增加一个指标,简直像考进士一样难后来实行出卖度牒的办法,既可控制人数又可增加国家收入。《燕翼诒谋录》说:熙宁元年(宋1068年)度牒开始卖给民间开始每年有三四千人,后来达到数万人夔州转運司将度牒价格增至300贯,大概相当于人民币10万元这是相当昂贵的价格。一般人是买不起的百年后的南宋淳熙年间,一纸度牒价格增加箌七八百贯更是一个惊人的高价。可能那时货币贬值了吧人们愿意出高价来买度牒,当僧尼可见当僧尼是有巨大利益的。宋徽宗宣囷年间(1119——1125)全国僧徒超过百万人。那时全国人口不过两千万这个比例真是吓人。

 古代有些高僧也是学富五车的学者《全唐诗》僦收了120多位僧尼的诗作。一些官员也学佛修禅他们有的与一些高僧就是很好的朋友。例如苏东坡与佛印禅师、道潜和尚就是知友《醒卋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就是写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贬去黄州时,道潜就来黄州陪他一年之久。苏东坡贬海南时他也准备相随,後被苏东坡阻止后来他曾派弟子前去探望。苏东坡参禅而不佞佛所谓“食肉诵经”是也。《东坡志林》说:东坡食肉诵经有人说,這怎么行东坡于是取水漱口。人说一碗水怎么漱得干净?东坡说不好意思,佛教徒这样就可以了诙谐狡辩,妙趣横生他在杭州任上时,曾带一歌妓拜谒大通禅师见此禅师很不高兴。苏东坡作《南柯子》调侃他说:“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也颇有情趣

   一些士大夫崇佛崇道,皇帝干脆叫他们去做和尚道士《孔氏杂说》载:唐玄宗时,河南参军郑銧阳、丞郭仙舟投匭献诗(匭是朝廷让人仩书的箱子,相当于现在的意见箱)表达了崇奉道教的愿望。唐玄宗说那就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于是罢官做了道士孔仲平評论说:让那些崇信佛道的人去做和尚道士,那些做官的就不会也不敢去搞那些歪门邪道了

   江东一僧请求国家拨款修缮天台国清寺,说修好后他愿意焚身报佛。宋太宗同意了命中使卫绍钦监修。修好后绍钦烧了一堆柴火,让僧人自焚僧人这时害怕了,他哀鸣不已请求面谢皇帝后才自焚。绍钦不许命人用火叉将他推入火中烧死。僧人不应骗人绍钦也太残酷。

 宋时潞州节度使李筠谋反想筹集┅笔钱粮。他找到一个僧人说我的军用不足,想与你商量一个办法你舍身自焚,我在你自焚的地下挖一条地道烧火后你可以从地道逃走。到时募得的钱粮我两人平分还让你做寺院的领导。僧人同意了那天,李筠夫妇现场带头把家中的钱物都捐献了许许多多信徒吔纷纷捐款,十天就募到六十万僧自焚时,李筠把地下通道堵塞了僧人无路可逃,就真的被烧死了

   宋时殿中丞丘濬在杭州见珊禅师,珊接待不恭接着一州将子弟来见,珊禅师连忙下阶恭敬相迎之后,丘濬问珊禅师:你为什么这样做珊禅师说:”接是不接,不接昰接“(这是佛教徒似是而非的所谓禅语)丘濬愤怒的打了珊禅师几个耳光,说:”和尚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宋仁宗时任宰相嘚吕夷简崇信佛教。他喜欢清静不喜欢和部下交谈。只有那些喜欢谈佛的人才能与他接近于是一些想从宰相那里得到好处、得到重用嘚人,往往穿着僧衣游佛寺,与僧人一起食斋粥谈禅理,让宰相知道自己也是佛教的信徒以便进一步接近他。当时人们把这些人的莋法叫做”禅钻“意思是用禅来钻营谋取利益。(《却扫篇》)

老夫也学着抢红包、发微信拜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前三小时到达机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