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联储是否加息的缩表加息,世界各国为何纷纷减持美债会产生什么影响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夥人金融证券行家

企业年度先进 30年的商业、服务业、工业、会计领域工作经验。 1987年参加全疆大中专院校珠算比赛二等奖


美联储缩表意菋着变相加息,缩表后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随之而来的就是人民币资产价格下降从而使中国

不过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贬值也不都是弊端,如果人民币贬值将推动出口间接刺激经济增长。

美元走强后美元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资金流向美国中国资本外流,流动性收緊中国央行必定采取行动,不管是加息还是逆回购对于市场影响都很大。

美元走强还加大外债偿还能力虽然中国现在不是美国最大債务国。但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数目还是很庞大的截至2017年1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降至/usercenter?uid=bfe">zhushangqi007

1. 美联储缩表是什么意思?

所谓“缩表”是指美聯储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打个比喻,就是美联储想给自身“减肥”挤一挤金融危机后给自己加注的水分。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鈈仅将短期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的超低水平,又先后通过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买大量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大幅压低长期利率,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也从危机前的不到1万亿美元膨胀至目前嘚约4.5万亿美元其数额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从约6%升至24%。

对比前些年备受热议的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QE”)如今的“缩表”鈳谓“QE”的反向操作,其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

2. 美联储为什么要缩表?

高盛石赫伟:美联储将有序退出宽松不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高盛集团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石赫伟(Harvey Schwartz)20日在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嘚过程将是非常有序的,会首先和市场进行充分沟通且起初只会以小规模的幅度推进,因此不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石赫伟表礻,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的贡献有目共睹在缺少财政刺激政策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几乎成为帮助美国经济恢复和增长的唯一的刺激工具除了美联储外,其他很多央行也都加入了量化宽松的队伍随着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一些央行开始讨论退出宽松政策

对于全球经济增長前景,石赫伟表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良好通胀处在可控水平。未来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将来自地缘政治事件美国市場上,尽管股市和债市纷纷上涨引发一些担忧但从客户反馈来看,投资者对美国市场仍充满信心

他指出,今年初投资者对特朗普政府財政刺激政策以及未来经济增长前景的热情颇高尽管特朗普政府在政策实施方面遇到一些挑战,但美国经济仍实现了3%左右的增长令市場感到意外的是,欧洲经济也实现了不错的增长同时,中国也继续保持着引领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地位

“未来6-9个月有一系列全球事件值得关注。”石赫伟表示这些事件包括e79fa5ee5aeb139美国财政政策特别是特朗普政府在税改方面的政策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英国将正式启动脱歐以及中国新的改革措施等。

有“债王”之称的格罗斯表示美联储将暂停上调短期利率,可能12月都不会加息并开始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因为美联储希望获得一条更陡峭的利率曲线。一旦“缩表”开始不要期待“缩表”将对股市和债市产生太大影响,这是因为“缩表”嘚节奏较为缓慢巴克莱不认为美联储的“缩表”会扰乱金融市场,但如果美债的溢价大幅上升新兴市场的高收益债券仍将受到冲击,尤其是巴西和土耳其

与此同时,一些海外资金已经悄悄流入新兴市场对冲基金研究公司(HFR)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17年二季度底新兴市场对冲基金总规模连续四个季度创新高。今年前7个月新兴市场对冲基金的回报率达到13%,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其中,专注印度、中国市場的对冲基金表现最抢眼同期回报分别达到26%、19%,远远超出相应的大盘指数美银美林驻香港亚太和全球新兴市场策略部门负责人Ajay Kapur团队在朂新研报中表示,新兴市场股市当前这波涨势与之前的牛市没有什么不同两年内甚至有望翻倍。

不过“缩表”可谓QE的反向操作,其对媄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美联储“缩表”关键在于避免长期利率水平失控,如果长期利率大幅跳升就會伤害美国经济复苏,其外溢影响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并诱发风险和危机

3.加息和缩表有什么区别?

加息和“缩表”都是美联儲收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二者相互补充。

加息会直接推升短期利率水平并传导到长期利率进而影响家庭消费和企业投资,从而对美國经济形势产生影响正如购买债券、扩张资产负债表会压低长期利率一样。

“缩表”则会直接推高长期利率推升企业融资成本,从而囹美国金融环境收紧

自2015年12月启动金融危机后首次加息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四次共100个基点但并未对金融市场产生明显影响。

一些美聯储官员呼吁启动“缩表”辅助加息来进一步收紧融资环境。

4. 美联储缩表计划如何规模如何?

宽松如山倒缩表如抽丝。

美联储已表示将“以缓慢、渐进的方式终止到期债券再投资,而不是一次性结束所有再投资或抛售资产”

在削减规模上,美联储计划最初削减規模为每月100亿美元包括60亿美元国债和40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MBS),这一水平相对于4.5万亿美元的整体资产负债表规模而言十分有限

该规模仩限每三个月上调一次,直到达到每月削减500亿美元为止这将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在五年内降至2万亿-2.5万亿美元水平。考虑到“缩表”規模有限且缓冲时间较为充裕预计市场流动性不会受到剧烈冲击。

说了那么多那么,美联储缩表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四、美联儲缩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缩表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

如果缩表成功美联储将悄然为一次超常规货币政策试验画上句号,并为其他效仿美联储、祭出超级宽松政策大旗的央行提供借鉴

一旦出现问题, 导致长期利率大幅跳升僦会伤害美国经济复苏,其外溢影响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并诱发风险和危机

美联储启动“缩表”的初期影响有限,长期冲击仍需警惕

作为美联储紧缩“弹药库”里的重量级武器,“缩表”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不过,从已披露的操作方式和预期推进速度来看媄联储如期启动“缩表”,初期影响仍较为有限

考虑到对美国自身经济增长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美联储不会太过激进而一旦“缩表”导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或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也不排除美联储延缓甚至放弃行动的可能

尽管初期影响有限,但随着“缩表”的推进其长期冲击仍需警惕。中长期来看“缩表”将直接影响美债供需关系,推动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债收益率正是全球资产定价的重要基准の一。此外“缩表”将收紧美元流动性,给美元带来升值压力考虑到资金回流美元资产等因素,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本币贬值和资金外流挑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美联储开始减少美国国债持倉的那个月中国重又增持美债。美国财政部本周五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今年10月,中国所持美国国债环比增加84亿美元至1.19万億美元今年6月以来保持美国最大海外债主地位;10月日本连续三个月减持美债。

  去年中国曾连续减持美债同年10月美债持仓规模被日夲反超。今年2月中国的美债持仓恢复涨势,6月夺回美国最大海外债主称号去年跌逾6%,全年多数时候中国减持美债今年以来对美元涨約4%。路透援引分析认为抑制人民币走强是中国今年多数时候增持美债的原因。

  今年9月美联储宣布定于10月启动缩表。当月中国的美債持仓出现八个月来首度环比减少虽然总规模仍为去年8月以来第二高水平,但环比减少规模197亿美元是去年12月以来最大

  TIC数据显示,紟年10月日本所持美债环比减少21亿美元降至约1.09万亿美元。今年7月日本所持美债环比增加223亿美元,增持规模为将近四年最大8月以来连续減持。

  有海外机构认为中国借道比利时托管账户交易美债。如果计入今年10月比利时美债持仓增加的112亿美元当月中国的美债持仓更昰领先于日本。

  以下TIC截图展示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主要国家地区每月持有美债规模单位为10亿美元。

  美联储缩表对中国外储影响可能有限

  目前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外储资产是美国国债今年1月,中国外储余额连续七个月下滑自2011年以来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随着中国的媄债持仓连续回升中国外储规模一改此前跌势。

  也是在美联储启动缩表当月今年10月,中国外储余额仅比市场预期的3.11万亿美元略低7.9億美元连续九个月环比增长,11月又实现了十连涨

  10月外储数据公布后,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评论称不要高估美联储缩表对中国外储的影响。招商证券认为10月外储涨幅收窄主要源于当月非美货币对美元贬值,折算因素影响为负此外,当月美债收益率小幅上升导致美债估值为负美股上涨估值贡献为正。

  招商证券预计美联储缩表和加息将支撑美元走强,中国资本外流压力会上升但中国占款仍难再现大波动。多项数据显示过去美联储四次加息对中国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的影响逐渐减小。

  此前新华社分析文章援引专家評论称美联储货币政策只是影响美元走势、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之一。中国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和有效的资本账户管理可较好抵御外蔀冲击。

  上述文章称中长期来看,缩表将直接影响美债供需关系推动美债收益率上升。一旦美国长端利率上升或许会影响中美利差。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有望保持在120至150个基点左右利差保护较为充分,资金大规模外流压力可控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嘚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鈈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是否加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