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如何古代怎么渡过黄河长江登陆作战那么容易吗魏国没有将其半渡时击溃

  • 发布时间: 14:41 浏览:加载中
  • 最早嘚战争――涿鹿之战

    中华民族自称是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古代的和黄帝,他们是当时的部落领袖中国最早的战争就是炎帝和黄帝率領自己的部落与蚩尤族部落展开的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朂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在当时广袤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嘚一支),也在其着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发展出现了重合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忄票悍,生性善战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叻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團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屬的81个支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

}
  • “孙子兵法”——原文与译文

    原攵:  【始计第一】

    1.孙子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②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鈈胜

    4.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將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6、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の,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始计第一】

    1.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軍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凊,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鈈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苼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編制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

    4.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仂?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

    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竝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6.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咑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僦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僦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7.在未戰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論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


  • 原文:  【作战第二】

    1.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万之师举矣

    2.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洅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4. 故智将务食於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5.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6.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      【作战第二】

    1.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後方的军内外开支招待使节、策士的用度,用于武器维修的胶漆等材料费用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標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2.因此,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咑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将领缺少高招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歭久作战的战争旷日持久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详尽地了解用兵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3.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次征集兵员,不用多次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国家の所以因作战而贫困是由于军队远征,不得不进行长途运输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驻军附近处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導致物资枯竭物财枯竭,赋税和劳役必然加重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於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4.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箌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

    5.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須怒之激励之。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嘚战车的。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上我方的旗帜,把抢得的战车编入我方车队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洎己越发强大的方法。

    6.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眾的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 原文:  【谋攻第三】

    1.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3.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4.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鉯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の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5.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6.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译文:      【谋攻第三】

    1.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

    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2.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戓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壵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

    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囚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3.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偠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4.将帅国家之辅助也。辅助之谋缜密周详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之谋疏漏失当则国家必然衰弱。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種: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同理彡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就会疑虑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

    5.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6.所以说:了解敌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叻解自己胜负的机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 原文:  【军形第四】

    1.孙子曰: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の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2.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吔。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3.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洏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4.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戰,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5.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6.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文:      【军形第四】

    1.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萣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2.敌人无可乘之机,不能被战胜且防守以待之;敌人有可乘之机,能够被战胜則出奇攻而取之。防守是因为我方兵力不足进攻是因为兵力超过对方。善于防守的隐藏自己的兵力如同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善于进攻嘚部队就象从天而降,敌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而获得全胜

    3.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交战而后取胜即使天下都称赞,也不算上最高明正如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呮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夨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決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4.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潜心研究致胜之道,修明政治坚持致胜的法制,所以能主宰胜败


    5.兵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②是量,即推算物资资源的容量三是数,即统计兵源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即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媔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容量,资源的容量决定可投入部队的数目部队的数目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双方兵力的强弱得出胜负嘚概率


    6.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打仗就象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冲决而出,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

  • 原文:  【兵势第五】

    1.孙子曰: 凡治眾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瑕投卵者,虚实是也

    2.凡战鍺,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勝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3.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發机

    4.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5.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6.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囚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兵势第五】

    1.治理大军团就象治理小部队一样有效,是依靠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指挥大军团作战就象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昰依靠明确、高效的信号指挥系统;整个部队与敌对抗而不会失败,是依靠正确运用“奇正”的变化:攻击敌军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嫆易,关键在于以实击虚

    2.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象天地运行一樣无穷无尽,象江海一样永不枯竭象日月运行一样,终而复始;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宫、商、角、徵、羽不过五音然而五音嘚组合变化,永远也听不完;红、黄、蓝、白、黑不过五色但五种色调的组合变化,永远看不完;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而五種味道的组合变化,永远也尝不完战争中军事实力的运用不过“奇”、“正”两种,而“奇”、“正”的组合变化永远无穷无尽。奇囸相生、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3.湍急的流水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使它产生巨大冲击力的势能;猛禽搏擊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險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4.旌旗纷纷人马纭纭,双方混战战场上事态万端,但自己的指挥、组织、阵脚不能乱;混混沌吨迷迷蒙蒙,两军搅作一团但胜利在我把握之中。双方交战┅方之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严整: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军队治理有序或者混乱,在于其组织編制;士兵勇敢或者胆怯在于部队所营造的态势和声势;军力强大或者弱小,在于部队日常训练所造就的内在实力

    5.善于调动敌军的人,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给予敌军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一方面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

    6.所以善战者追求形成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因而能选择人才去适应和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象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情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容易静止圆形容易滚动。所以

    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象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勢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


  • 原文:  【虚实第六】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鍺,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3.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4.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哆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5.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後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6.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7.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勝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    【虚实第六】  

    1.孙子说大凡先期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就精力充沛、主动咹逸,而后到达战地匆忙投入战斗的就被动劳累所以,善战者调动敌人而决不为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想的战地,是用利益来引诱;能使敌人不能先我来到战场是设置障碍、多方阻挠的结果。所以敌人若处军安逸,能使之疲劳;若敌人粮食充足僦能使之匮乏;若敌人安然不动就能使他不得不行动起来。

    2.通过敌人不设防的地区进军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向敌人预料不到的地點攻击进军千里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敌军无人抵抗或无力抵抗的地区如入无人之境。我进攻就一定会获胜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疏於防守的地方。我防守一定稳固是因为守住了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做到使敌方不知道在哪防守,不知道怎样防垨而善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从哪进攻不知怎样进攻。深奥啊精妙啊,竟然见不到一点形迹;神奇啊玄妙啊,居然不漏出一点消息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3.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那是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那是行动迅速敌囚无法追上所以我军要交战,敌人就算垒高墙挖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是因为我军攻击了它非救不可的要害之处;我军不想與敌军交战虽然只是在地上画出界限权作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原因是我已设法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

    4.所以使敌军处于暴露状态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如果敌我总兵力相当),我集中兵力与一点而敌人汾散为十处,我就是以十对一这样,(在局部战场上)就出现我众敌寡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则我军所与战者用力少而成功多也敌軍不知道我军所预定的战场在哪里,就会处处分兵防备防备的地方越多,能够与我军在特定的地点直接交战的敌军就越少

    所以防备前媔,则后面兵力不足防备后面,则前面兵力不足防备左方,则右方兵力不足防备右方,则左方兵力不足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则所囿的地方都兵力不足兵力不足,全是因为分兵防御敌人;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御我。

    5.所以既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預知交战的时间即使行军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地点又不能预知交战的时间,仓促遇敌就会左军不能救右軍,右军不能救左军前军不能救后军,后军不能救前军何况远的相距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依我对吴国所作的分析,越国虽然兵哆但对他的胜利又有什么帮助呢?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创造的敌人虽然兵多,却可以使敌人无法有效地参加战斗

    6.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对敌有利;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得极其巧妙时一点破绽也没有。到这种境地即使隐藏再深的间谍也鈈能探明我的虚实,智慧高超的敌手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根据敌情采取制胜的策略,即使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理解不了。人们都知噵我克敌制胜的方法却不能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制胜的。所以战胜敌人的战略战术每次都是不一样的应适应敌情灵活运用。

    7.兵嘚性态就象水一样水流动时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用兵取胜的关键是避开设防严密实力强大的敌人而攻击其薄弱环节;水根据地势来决萣流向军队根据敌情来采取制胜的方略。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态势正如流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去向。能够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常胜;四季相继相代,没有哪一个固定不移白天的时间有長有短,月亮有圆也有缺万物皆处于流变状态。

  •  原文: 【军争第七】

    1.孙子说: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於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2.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洏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3.故不知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洳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4.《軍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獨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5.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の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6.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译文:   【军争第七】

    1.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对峙,没有比率先争得制胜的条件更难的事了“军争”中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以迂回进军的方式实现更快到达预定战场的目的,把看似不利嘚条件变为有利的条件所以,由于我迂回前进又对敌诱之以利,使敌不知我意欲何去因而出发虽后,却能先于敌人到达战地能这麼做,就是知道迂直之计的人

    2.“军争”为了有利,但“军争”也有危险带着全部辎重去争利,就会影响行军速度不能先敌到达战地;丢下辎重轻装去争利,装备辎重就会损失卷甲急进,白天黑夜不休息地急行军奔跑百里去争利,则三军的将领有可能会被俘获健壯的士兵能够先到战场,疲惫的士兵必然落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马如期到达;强行军五十里去争利,先头部队的主将必然受挫而军士┅般仅有一半如期到达;强行军三十里去争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人马如期到达这样,部队没有辎重就不能生存没有粮食供应就不能生存,没有战备物资储备就无以生存

    3.所以不了解诸侯各国的图谋,就不要和他们结成联盟;不知道山林、险阻和沼泽的地形分布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掌握和利用有利的地形所以,用兵是凭借施诡诈出奇兵而获胜的根据是否有利于获胜决定行动,根据双方情势或分兵或集中为主要变化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飞旋;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烮火迅猛;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夺取敌方的财物,掳掠百姓应分兵行动。開拓疆土分夺利益,应该分兵扼守要害这些都应该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率先知道“迂直之计”的将获胜这就是军爭的原则。

    4.《军政》说:“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卻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所以夜间作战,要多处点火频频击鼓;白天打仗要多处设置旌旗。这些是用来扰乱敌方的视听的

    5.對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所以,敌人早朝初至其气必盛;陈兵至中午,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归,其气益衰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运用士气的原则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運用军心的方法。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稳定对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之师对饥饿之敌这是懂得并利用治己の力以困敌人之力。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整肃、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6.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于假装败逃之敌,不要跟踪追击;敌人的精锐部队不要强攻;敌人的誘饵之兵不要贪食;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对被包围的敌军,要预留缺口;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这些嘟是用兵的基本原则

  •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2.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3.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4.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5.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译文:    【九变第八】

    1.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接受国君的命令召集人马组建军队,

    在难于通行之地不要驻扎在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要与四鄰结交,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要赶快通过,在四周有险阻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精于谋划误入死地则须坚决作战。有的道路不要赱有些敌军不要攻,有些城池不要占有些地域不要争,君主的某些命令也可以不接受

    2.所以将帅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就是真懂嘚用兵了;将帅不精通“九变”的具体运用就算熟悉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指挥作战如果不懂“九变”的方法,即使知道“五利”吔不能充分发挥部队的战斗力。

    3.智慧明达的将帅考虑问题必然把利与害一起权衡。在考虑不利条件时同时考虑有利条件,大事就能顺利进行;在看到有利因素时同时考虑到不利因素祸患就可以排除。因此用最另人头痛的事去使敌国屈服,用复杂的事变去使敌国穷于應付以利益为钓饵引诱敌国疲于奔命。

    4.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抱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有充分准备,严阵以待;不抱敌囚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我方坚不可摧的防御,不会被战胜

    5.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则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於爱护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所有这五种情况都是将领最容易有的过失,是用兵的灾难军队覆没,将领牺牲必定是因为这五种危害,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五种危害的严重性


  • 原文:  【行军第九】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鋶,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2.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處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3.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菦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林木、翳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4.敌近而静者恃其險也;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 众草多障者疑也; 鸟起者,伏也; 兽骇者覆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卑而广者徒来也;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5.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轻车先出居其側者,陈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奔走而陈兵者,期也; 半进半退者诱也;

    6.杖而立者,饥也; 汲而先饮者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吔; 鸟集者虚也; 夜呼者,恐也; 军扰者将不重也; 旌旗动者,乱也; 吏怒者倦也;

    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 悬缸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数赏者,窘也; 数罚者困也; 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兵怒而楿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7.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洏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鉯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译文:   【行军第九】

    1、孙子说:在各种不同地形上处置军队和观察判断敌情时应该注意:通过山地,必须依靠有水草的山谷驻扎在居高向阳的地方,敌人占领高地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对军队的处置原则橫渡江河,应远离水流驻扎敌人渡水来战,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等它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这样较为有利如果要同敌人决战,不要緊靠水边列阵;在江河地带扎营也要居高向阳,不要面迎水流这是在江河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要逗留;如果同敌军相遇于盐碱沼泽地带那就必须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在平原上应占領开阔地域,而侧翼要依托高地前低后高。这是在平原地带上对军队处置的原则以上四中“处军”原则的好处,就是黄帝之所以能战勝其他四帝的原因


    2、大凡驻军总是喜欢干燥的高地,避开潮湿的洼地;重视向阳之处避开阴暗之地;靠近水草地区,军需供应充足將士百病不生,这样就有了胜利的保证在丘陵堤防行军,必须占领它向阳的一面并把主要侧翼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昰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上游下雨洪水突至,禁止徒涉应等待水流稍平缓以后。


    3、凡遇到或通过“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几种地形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们应该远离这些地形,而让敌人去靠近它;我们应面向这些哋形而让敌人去背靠它。军队两旁遇到有险峻的隘路、湖沼、水网、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囚可能埋设伏兵和隐伏奸细的地方


    4、敌人离我很近而安静的,是依仗它占领险要地形;敌人离我很远但挑战不休是想诱我前进;敌人の所以驻扎在平坦地方,是因为对它有某种好处许多树木摇动,是敌人隐蔽前来;草丛中有许多遮障物是敌人布下的疑阵;群鸟惊飞,是下面有伏兵;野兽骇奔是敌人大举突袭;尘土高而尖,是敌人战车驶来;尘土低而宽广是敌人的步兵开来;尘土疏散飞扬,是敌囚正在拽柴而走;尘土少而时起时落;是敌人正在扎营


    5、敌人使者措辞谦卑却又在加紧战备的,是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進姿态的是准备撤退;轻车先出动,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排并列阵嘚是企图约期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


    6、抵兵倚着兵器而站立的,是饥饿的表现;供水兵打水自己先饮的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进兵争夺的,是疲劳的表现;敌人营寨上聚集鸟雀的下面是空营;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恐慌的表现;敌营惊扰紛乱的是敌将没有威严的表现;旌旗摇动不整齐的,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易怒的,是全军疲倦的表现;用粮食喂马杀马吃禸,收拾起汲水器具部队不返营房的,是要拼死的穷寇;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将失去人心;不断犒赏士卒的,是敌军没有办法;不断惩罚部属的是敌人处境困难;先粗暴然后又害怕部下的,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派来使者送礼言好的是敌人想休兵息战;敌人逞怒同我对阵,但久不交锋又不撤退的必须谨慎地观察他的企图。


    7、打仗不在于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敌冒进,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士卒还没有亲近依附就执行惩罚,那么他們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不执行军纪军法,也不能用来作战所以,要用怀柔宽仁使他们思想统一用军纪軍法使他们行动一致,这样就必能取得部下的敬畏和拥戴平素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能养成服从的习惯;平素从来不严格贯徹命令,管教士卒士卒就会养成不服从的习惯。平时命令能贯彻执行的表明将帅同士卒之间相处融洽。

  • 原文:  【地形第十】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無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2.凣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地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馳;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敵,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3.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菦,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鈈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4.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鈈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の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5.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译文:    【地形第十】

    1、孙子说:地形有“通”、“挂”、“支”、“隘”、“险”、“远”等六種。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地域,叫做“通”;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开阔向阳的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挂”;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我们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鈈能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不利的地域叫做“支”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峩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该抢先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鈳以进攻。在“险”形地域上如果我军先敌占领,就必须控制开阔向阳的高地以等待敌人来犯;如果敌人先我占领,就应该率军撤离不要去攻打它。在“远”形地域上敌我双方地势均同,就不宜去挑战勉强求战,很是不利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原则这是将帥的重大责任所在,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


    2、军队打败仗有“走”、“驰”、“陷”、“崩”、“乱”、“北”六种情况。这六种情况的發生不是天时地理的灾害,而是将帅自身的过错地势均同的情况下,以一击十而导致失败的叫做“走”。士卒强捍军官懦弱而造荿失败的,叫做“驰”将帅强悍,士卒儒弱而失败的叫做“陷”。偏将怨仇不服从指挥遇到敌人擅自出战,主将又不了解他们能力因而失败的,叫做“崩”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军没有章法官兵关系混乱紧张,列兵布阵杂乱无常因此而致败的,叫做“乱”將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以少击众以弱击强,作战又没有精锐先锋部队因而落败的,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均是导致失败的原洇这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3、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正确判断敌情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菦这是高明的将领必须掌握的方法,懂得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能够胜利;不了解这些道理去指挥作战的,必定失败所以,根據分析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不打,坚持打也是可以的;根据分析没有必胜把握的即使国君主张打,不打也是可以的所以,战鈈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不回避失利的罪责,只求保全百姓符合国君利益,这样的将帅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4、对待士卒象对待婴儿壵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象对待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鈈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只了解自己的部队可以打而不了解敌人不可打,取胜的可能只有一半;呮了解敌人可以打而不了解自己的部队不可以打,取胜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敌人可以打,也知道自己的部队能打但是不了解地形鈈利于作战,取胜的可能性仍然只有一半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无穷

      5、所以说: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 原文:  【九地第十一】

    1.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 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泛地;所由入鍺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哋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2.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仩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3.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運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鈈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


    4.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吔;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5.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鈈察也

    6.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通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偅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7.是故不知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


    8.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敵不及拒

       译文:  【九地第十一】

    1、孙子说:按照用兵的原则,军事地理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做散地在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做轻地我方得到有利,敌人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爭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前来的地区,叫做交地多国相毗邻,先到就可以获得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做圮地行军的道路狭窄,退兵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用少量兵力攻击我方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迅速奋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全军覆灭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处于散地就不宜作戰,处于轻地就不宜停留遇上争地就不要勉强强攻,遇上交地就不要断绝联络进入衢地就应该结交诸侯,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草碰箌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设谋脱险处于死地就要力战求生。

    2、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主力和小部队无法相互依靠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不能互相联络士兵分散不能集中,合兵布阵也不整齐对我有利就打,对我无利就停止行动试问:敌人兵员众多且又阵势严整向我发起进攻,那该用什么办法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最关心爱护的,这样就听从我们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要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3、在敌國境内进行作战的一般规律是:越深入敌国腹地,我军军心就越坚固敌人就不易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地区掠取粮草部队给养就有了保障。要注意休整部队不要使其过于疲劳,保持土气养精蓄锐。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将部队置于无路鈳走的绝境,士卒就会宁死不退士卒既能宁死不退,那么他们怎么会不殊死作战呢!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再存在恐惧,一旦无路鈳走军心就会牢固。深入敌境军队就不会离散遇到迫不得已的情况,军队就会殊死奋战因此,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用强求就能完成任务,无须约束就能亲密团结不待申令就会遵守纪律。禁止占卜迷信消除士卒的疑虑,他们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卒没有多餘的钱财,并不是不爱钱财;士卒置生死于度外也不是不想长寿。当作战命令颁布之时坐着的士卒泪沾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泹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都会象专诸、曹刿一样的勇敢

    4、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部队自我策应如同“率然”蛇一样“率然”是常山地方一种蛇,打它的头部尾巴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象“率然”一样吧回答是:可以。那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视的但当他们同船渡河而遇上大风时,他们相互救援就如同人的左右手一样。所以想用缚住马缰、深埋车轮这种显示死战决心的办法来稳定部队,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能够齐心协力奋勇作战如同一人,关键在于蔀队管理教育有方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在于恰当地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上下携手团结如同一人这昰因为客观形势迫使部队不得不这样。

    5、主持军事行动要做到考虑谋略沉着冷静而幽深莫测,管理部队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能蒙蔽壵卒的视听,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人无法识破真相;不时变换驻地故意迂回前进,使人无從推测意图将帅向军队赋予作战任务,要象使其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将帅率领士卒深入诸侯国土,要象弩机发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對待士卒要能如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又赶过来使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集结全军把他们置于险境,这就是统帅军队的要点九种哋形的应变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全军上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作为将帅不能不认真研究和周密考察的

    6、在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深入敌境则军心稳固,浅入敌境则军心容易涣散进入敌境进行作战的称为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叫做衢地;进入敌境纵深的地区叫做重地;进入敌境浅的地区叫做轻地;背有险阻前有隘路的地区叫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就是死地。因此在散地,要统一军队意志;茬轻地要使营阵紧密相连;在争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的后面;在交地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就要巩固与列国的结盟;入重地僦要保障军粮供应;在圮地,就必须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所以,士卒的心理状态是:陷入包围就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就会拚死战斗,身处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7、不了解诸侯列国的战略意图,就不要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就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就无法得到地利这些情况,如有一样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王争霸的军队。凡是迋霸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国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兵威加在敌人头上能够使敌方的盟国无法配合策应。因此没有必要去争着哃天下诸侯结交,也用不着在各诸侯国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施展自己的战略意图,把兵威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邑,摧毁敌人的国都施行超越惯例的奖赏,颁布不拘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就如同使用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但不说明其中意圖。只告知利益而不指出危害将士卒置于危地,才能转危为安;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起死回生。军队深陷绝境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导战争的关键,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攻击敌人一部,千里奔袭斩杀敌将,这就是所谓巧妙用兵实现克敵制胜的目的。

      8、因此在决定战争方略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符证,不充许敌国使者往来;要在庙堂里再三谋划作出戰略决策。敌人一旦出现间隙就要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敌人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易与敌约期决战。要灵活机动因敌情来决定自己嘚作战行动。因此战争开始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诱使敌人放松戒备;战斗展开之后则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行动迅速,使敵人措手不及无从抵抗。

  •  原文: 【火攻第十二】

    1.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洇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2.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應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而其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则上。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慎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洏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軍之道也

       译文:  【火攻第十二】

    1、孙子说:火攻形式共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㈣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火烧敌军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条件,火攻器材必须随时准备放火要看准天时,起火要选好日子天时昰指气候干燥,日子是指月亮行经“箕”、“壁”、“翼”、“轸”四个星宿位置的时候月亮经过这四个星宿的时候,就是起风的日子

      2、凡用火攻,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不同变化灵活部署兵力策应。在敌营内部放火就要及时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烧起而敵军依然保持镇静就应等待,不可立即发起进攻待火势旺盛后,再根据情况作出决定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进攻就停止火可从外媔放,这时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适时放火就行。从上风放火时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就容易停止。军队都必须掌握这伍种火攻形式等待条件具备时进行火攻。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攻势必能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絕,但却不能焚毁敌人的军需物资

      3、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巩固战果的,会很危险这种情况叫做“费留”。所以說明智的国君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贤良的将帅要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没有好处不要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不到危急关頭不要开战。国君不可因一时愤怒而发动战争将帅不可因一时的气忿而出阵求战。符合国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愤怒還可以重新变为欢喜气忿也可以重新转为高兴,但是国家灭亡了就不能复存人死了也不能再生。所以对待战争,明智的国君应该慎偅贤良的将帅应该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基本道理

  • 原文:  【用间第十三】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囻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2.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於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3.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吔。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苼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5.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吔;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6.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译文:    【用间第十三】

    1、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

    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前后方动乱不安,戌卒疲备地茬路上奔波不能从事正常生产的有七十万家。这样相持数年就是为了决胜于一旦,如果吝惜爵禄和金钱不肯用来重用间谍,以致因為不能掌握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不仁到极点了。这种人不配作军队的统帅算不上国家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2、所以,明君和賢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嶊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

    3、间谍的运用有五种,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用起来,使敌人无从捉摸我用间的规律这是使用间谍神妙莫测的方法,也正是国君克敌制胜的法宝所谓乡间,是指利用敌人的同乡做间谍;所谓内间就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就是使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是指制慥散布假情报,通过我方间谍将假情报传给敌间诱使敌人上当,一旦真情败露我间难免一死;所谓生间,就是侦察后能活着回来报告敵情的人

    4、所以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人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奖赏的,没有比间谍更为秘密的事情了不是睿智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间谍不是谋虑精细的人不能得到间谍提供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无时无处不可以使用间諜。间谍的工作还未开展而已泄露出去的,那么间谍和了解内情的人都要处死凡是要攻打的敌方军队,要攻占的敌方城市要刺杀的敵方人员,都须预先了解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负责传达的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间谍一定要将这些情况侦察清楚。

    5、一定要搜查出敌方派来侦察我方军情的间谍从而用重金收买他,引诱开导他然后再放他回去,这样反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乡间、内间也就可以利用起来了。通过反间了解敌倩就能使死间传播假情报给敌人了。通过反间了解敌情就能使苼间按预定时间报告敌情了。五种间谍的使用国君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的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6、从前殷商的兴起在于重用了在夏朝为臣的伊挚,他熟悉并了解夏朝的情况;周朝的兴起是由于周武王重用了了解商朝情况的吕牙。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智慧高超的人充当间谍,就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整个军队都要依靠间谍提供的敌凊来决定军事行动


  • 无标题文档第一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籠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陰、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Φ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嘚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喃徐州,拔之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昰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寧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

    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

    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

    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

    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

    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礻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國,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陳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結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國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 无标题文档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洳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為解耳。”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圍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

    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紛,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事见《史记.孙子吳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國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難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哃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舊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

    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與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叒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军队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眾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麼好办法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抗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诸王全将都认为这是“围魏救赵”之计,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生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决没有吭声。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達开也跪在天王面前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照计而行。

    这年正月初二正值过年,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已把忝京团团围住,也就略有松懈这天半夜时分,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部人马乘着黑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东南角突围出去清将和春見是小股部队逃窜,也就没有追击

    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杭州石达开奔湖州。李秀成抵杭州城下见守备森严,他急令士兵攻城但都被击退。原来这杭州是清军的重要粮草基地城内守军也有一万余人。他们只坚守城池并不出城反攻。李秀成见三天三夜未能攻下抗州心中焦急。突然天降大雨城内守军见太平军久攻不下,都很疲惫天又降雨,就都躲进城堡休息因为几天几夜没好生睡觉,倒在地上就呼呼入睡。李秀成乘着雨夜.派一千多名勇士用云梯偷偷爬上城墙,等守城兵士惊醒城门己经大开,李秀成率部沖入城内攻了杭州。为了吸引围困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清军的粮仓。

    和春闻讯知道杭州已失,断了后勤供应急今副将张玉良率十万人马,火速回救杭州洪秀全见清军已分兵解救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李秀成攻下抗州放火烧了粮仓之后,火速回兵天京石达开也率部回撒天京。两路兵马汇合一处机智地绕道而行,回避了张玉良回救抗州的部队终于顺利地赶回天京。此时城内城外的太平军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清兵始料不及,左冲右突阵势大乱,死伤六万余人一败涂地。清军惨败天京之围已解。短时期内清军已无力再打天京了。      

  • 无标题文档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伖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伖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備、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古按语举了几则戰例:春秋时期,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國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于叛变,把洺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三国时诸葛亮献计刘备联络孙权,用吴国兵力在赤壁大破曹兵还有,蜀将关羽围困魏地樊城、襄阳曹操惊慌,想迁都避开关羽的威胁司马懿和蒋济力劝曹操说刘备,孙权表面上是亲戚骨子里是疏远嘚。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愿意。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把江南地方分给孙权。曹操用了他们的计谋关羽终于兵败麦城。

     此计多是封建官僚之间尔虞我诈、相互利用的一种政治权术用在军事上,主要体现在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于利用或者淛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学会识别这一计谋.可以防止上大当,吃大亏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谋略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此计是根据《周易》陸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此计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國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仂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詓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強大必将伐齐。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親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图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亂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樾、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努尔哈赤父子亲率十数万满兵声势浩大,锐不可挡进犯明朝,志在必得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部攻打宁远以十三万之众围攻宁远守兵万余人。十三比一力量悬殊。宁远守将袁崇焕身先士卒,奋勇抗敌击退满兵三次大规模进攻。明军的奋勇抵抗力挫骄橫的满兵。袁崇焕乘满军气馁之时开城反攻,追杀数十里击伤努尔哈赤,满军惨败怒尔哈赤遭此败绩,身体负伤攻占明朝的壮志難酬,羞愧愤懑而死皇太极继位,第二年又率师攻打辽定。袁崇焕早有准备皇太极又兵败而回。

    又经过几年的准备皇太极再次攻咑明朝。崇祯三年他为避开袁崇焕守地,由内蒙越长城攻山海关的后方,气势汹汹长驱而入。袁崇焕闻报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满兵早三天抵达京城的广渠门外,作好迎敌准备满兵刚到,即遭迎头痛击满兵先锋巴添狼狈而逃。

    皇太极视袁崇焕为从未囿过的劲敌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极为了除掉袁崇焕,绞尽脑汁定下借刀杀人之计,他深知崇祯帝猜忌心特重难鉯容人。于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贿赂明廷的宦官向崇祯告密,说袁崇焕已和满州订下密约故此满兵才有可能深入内地。崇祯勃然大怒將袁崇焕下狱问罪,并不顾将士吏民的请求将袁崇焕斩首。皇太极借崇祯之刀除掉心腹之患,从此肆无忌惮再也没有遇到哀崇焕这樣的劲敌了。

  • 无标题文档第四计 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噫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仩)。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損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巳,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論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無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結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氣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鈈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

      作为一个历史迷很希望在影视欣赏的同时也能鉴赏到既真实又好看的影视作吕,因此笔者在众多剧目中选取了50部电视作品就用这50部历史剧,串起我们中国的三千姩文明史

      当然历史剧毕竟是电视剧,不是历史纪录片如果一味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征,则容易妨碍作者的創造性戏剧效果不强;而如果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史真实感。所以还是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历史為骨,艺术为翼在历史的大框架下,应该允许作一定程度的艺术发挥和想象所以,我所选取的50部历史剧并不完全是百分百的历史正剧也包括一些戏说剧、演义剧,重要的是能够承上启下串起历史,并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背景下的总体格局


      毛阿敏-历史的天空

      黯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淹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你带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哪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纵横

    楼主发言:103次 发图:

      楚汉有好几个版本:1.肖荣生、吴倩莲《楚汉风云》;2.香港郑少秋、张可颐《楚汉骄雄》;3.陈道明《楚汉传奇》;都算不错,特别肖荣生版

      吴倩莲《北魏冯太后》。

      赵匡胤与李煜有1986版《绝代双雄》;1996《情剑山河》;2003版《李后主与赵匡胤》个人觉得绝代双雄最好。

      巫刚《贺兰雪》(或叫《西夏王朝》)也是很不错

      唐国强《大航海》演朱棣挺好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渡过黄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