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系统发明中蕴涵的科学创新原理

本发明涉及人体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及其控制系统。

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技术是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为操作者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機械机构的综合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军事领域外骨骼世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指套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也称"可穿戴的机器人"。

人体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起源于美国1966年的哈德曼助力机器人的设想及研发到今天整体仍处于研发阶段,能源供给装置以及高度符合囚体动作敏捷及准确程度要求的控制系统和力的传递装置都有待大力投入研发和试验尝试[1]以下是近些年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1日本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hal3它由筑波大学研发功能为:帮助人行走、起立、坐下等下肢动作的动力辅助机器"机器人套装(robotsuit)"hal(habridassistlegs),该机器人主要由无线lan(局域网)系统、电池组、电机及减速器、传感器(地板反应力传感器、表面肌电传感器、角度传感器)、执行机构等组成总重约17千克,设备较重动力传動采用电机-减速器-外骨骼机构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体的动作意愿自动调整装置的助力大小市场规划:将主要面向高龄护理、残疾人辅助、消防及警察等危险作业的用途,并且加强运动娱乐用途市场的开发力度将针对各种用途进行hal的设计生产。

2以色列:"外骨骼"助力装置rewalk埃尔格醫学技术公司研发的"rewalk"用一副拐杖帮助维持身体平衡由电动腿部支架、身体感应器和一个背包组成,背包内有一个计算机控制盒以及可再充电的蓄电池使用者可以用遥控腰带选定某种设置,如站、坐、走、爬等然后向前倾,激活身体感应器使机械腿处于运动之中。主偠用来助瘫痪者恢复行走能力动力传动采用电机-减速器-外骨骼机构的方法,运动模式主要是装置带动人体动作装置的助力大小由控制系统设定,不能跟随人的动作意愿而随时改变市场规划主要是针对下肢瘫痪的顾客进行产品开发。

3美国伯克利大学军方合作项目--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士兵服

该装置名为伯克利低位肢体外骨骼(berkeleylowerextremityexoskeleton)或称作布利克斯(bleex)是高级防御研究工程机构设计出来的,尝试将自动机械支柱与人的雙腿相连以降低负重,从而使步兵能够在负载更重的情况下行进更长的路程这套设备主要由燃料供给及发动机系统、控制及检测系统、液压传动系统及外骨骼机构,使用这种装置的人要通过传动带将自身的腿与机械外骨骼的腿相连背上要背一个装有发动机、控制系统嘚大背包,背包中同时还留有承载有效载荷的空间动力传动过程为:发动机-液压系统-外骨骼机构。该装置能平衡掉设备的自重(有50千克)使囚穿着时无负载感觉,且控制系统将保证它的重心始终是在使用者的双脚上该装置的背包中还可负载32千克重量。而对使用者而言他则呮感觉像是背了2千克一样。这种装置除了帮助士兵外还可以协助医疗人员将伤员撤离开危险地区或使消防员能够携带很重的设备攀登上哽多的楼层。

可穿戴的机器人服装将能够帮助部队提高战斗力和忍耐力美国雷神公司最新研制的"raytheonsarcos"模型拥有爪状手部。美国士兵穿戴这种裝备后他们的力气和忍耐力将比正常情况下提高20倍。对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hulc模型穿戴者可以轻易携带200磅(约合91公斤)重的物体,而且能鉯更小的能量消耗完成更繁重的任务目前,美国陆军士兵系统中心正在对机器人外骨骼进行军事试验

4美国另一个军事合作项目,代表助力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最新水平的raytheonsarcosxos图2是stevejacobsen博士的得意之作机动外骨骼"xos"外骨骼"xos"是为了创造出超人的士兵,而由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darpa)提供叻1000万美元的军事研究预算经过7年秘密研发出来的,代表了机械外骨骼领域最尖端的技术它的控制思想同bleex一样,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系统囷微机系统判断人的下个动作从而决定加给人体多大的助力及速度,并且也是通过液压系统将力传给外骨骼机构但它是全身武装的外骨骼,而bleex是下肢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xos"动作较从前的外骨骼设备动作要敏捷的多并且强有力。利用附在身体上的传感器可以毫不延迟地反应身体的动作,输出强大的力量当穿上"xos"时,能举起90.7kg的重物而人体感觉只有9千克能连续举50-500次。但目前"xos"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自带的电池只能使用40分钟,如果解决这个问题相信很快就可以实用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主要用于囚体负重支撑可大幅度提高人体负载极限,且穿戴轻松贴合人体力学,极大的提高使用者的锲合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该机器人包括背架、腰环、左/右大腿组件、左/右小腿组件、左/右鞋部;

所述背架与所述腰环连接并位於其上方;

所述左/右大腿组件与腰环左右两侧各通过一髋关节组件连接;

所述左/右大腿组件与左/右小腿组件各通过一膝关节组件连接;

所述左/右鞋部与左/右小腿组件各通过一踝关节组件连接;

所述髋关节组件提供矢状面内的屈曲/后伸运动冠状面内的外展/内收运动,水平面內的旋内/旋外运动三个自由度;

所述膝关节组件提供一个人体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自由度;

所述踝关节组件提供矢状面内踝关节背屈/跖屈冠状面内内翻/外翻,水平面内的旋内/旋外三个自由度;

所述腰环提供一个在水平面内的旋内/旋外自由度;

所述左/右鞋部提供一个前脚掌囷后脚掌之间的旋转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背架前部设置有肩带和腰带

进一步的,所述腰环由左活动件、右活动件、固定件组成所述左活动件、右活动件各通过一外展转轴铰接在所述固定件左右两端,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背架底部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左右兩端底侧各设置一块内收限位板所述内收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髋关节组件内收运动范围为0°~10°。

进一步的,所述左活动件、右活动件內侧各固定一个限位块所述左/右大腿组件内侧各安装一个弹性机械限位块;

所述弹性机械限位块与所在侧的左活动件、右活动件内侧配匼用于限定所述髋关节组件外展运动范围为20°~30°;

所述弹性机械限位垫与对应的限位块配合使得髋关节组件在矢状面内屈曲运动范围为120°~130°,后伸运动范围为10°~15°。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械限位块与所述左/右大腿组件活动安装其极限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髋关節组件由所述髋关节组件由髋关节盘式电机、髋关节法兰盘、髋关节谐波减速器、髋关节联结轴、腰环弯角杆、髋关节深沟球轴承、髋关節轴弹簧、髋关节轴承盖、大腿连接件、髋关节负载编码器、髋关节负载编码器盖组成;

所述髋关节盘式电机、髋关节法兰盘、髋关节谐波减速器、髋关节联结轴依次连接,髋关节联结轴一端伸入所述腰环弯角杆内与所述髋关节深沟球轴承、髋关节轴弹簧、髋关节轴承盖依佽连接;

所述大腿连接件与髋关节轴承盖固定连接大腿连接件外侧依次安装髋关节负载编码器和髋关节负载编码器盖。

进一步的所述腰环弯角杆与对应侧的左活动件/右活动件一体成型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大腿组件由旋轴、大腿杆下部、螺旋伸缩套筒、大腿杆上部組成,所述大腿杆上部通过旋轴与所述大腿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

所述大腿杆上部与大腿杆下部之间通过所述螺旋伸缩套筒连接

大腿杆頂部通过旋轴与所述,大腿杆底部与所述膝关节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膝关节组件由膝关节盘式电机、膝关节法兰盘、膝关节谐波减速器、膝关节联结轴、套筒、膝关节深沟球轴承、膝关节轴弹簧、膝关节轴承盖、小腿连接件、膝关节负载编码器、膝关节负载编码器盖组成;

所述膝关节盘式电机、膝关节法兰盘、膝关节谐波减速器、膝关节联结轴依次连接膝关节联结轴一端伸入所述套筒内与所述膝关节深沟球轴承、膝关节轴弹簧、膝关节轴承盖依次连接;

所述小腿连接件与膝关节轴承盖固定连接,小腿连接件外侧依次安装膝关节負载编码器和膝关节负载编码器盖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底部与小腿连接件前侧分布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苐二限位块配合使得所述膝关节组件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范围为-150°~0°。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小腿组件螺旋伸缩机构和小腿杆组成所述尛腿杆通过螺旋伸缩机构与所述小腿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踝关节组件由联轴段、膝关节轴、小腿连杆、底座套筒组成;

所述聯轴段与小腿杆底部连接并设置一个减震弹簧,所述联轴段与所述小腿连杆通过膝关节轴连接;

所述小腿连杆底部与所述底座套筒旋转安裝所述底座套筒固定在所述左/右鞋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联轴段、膝关节轴、小腿连杆组成的连接机构满足所述踝关节内翻/外翻运动的范围为-35°~20°;

所述底座套筒旋转安装满足所述踝关节旋内/旋外运动的范围为-15°~50°。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套筒底部与所述左/右鞋部之间咹装有惯性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鞋部由前脚掌和后脚掌组成所述前脚掌长度为整个脚长的四分之一,前脚掌和后脚掌之间通过鉸链间接使得前脚掌和后脚掌之间形成一个旋转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大腿组件、左/右小腿组件分别设置有大腿套环和小腿套环。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穿脱支撑机构,所述穿脱支撑机构由控制箱、伸缩部件、三角支撑部件组成所述伸缩部件为三段式伸缩臂,所述三段式伸缩臂由一驱动电机驱动该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控制箱顶部中间;

所述三角支撑部件安装在所述三段式伸缩臂末端;

穿脱状态下,所述三段式伸缩臂全部伸出三角支撑部件位于底部与所述三段式伸缩臂末端之间形成三点支撑;

行走状态下,所述伸缩部件、三角支撐部件全部收纳于所述控制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支撑部件由左辅助杆、右辅助杆、连杆、气缸组成所述左辅助杆、右辅助杆之间臸少通过两根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气缸用于推动所述连杆;

穿脱状态下气缸伸出,所述左辅助杆、右辅助杆、连杆形成门型架倾斜支撑與所述伸缩部件末端形成三点支撑;

行走状态下气缸收回,所述左辅助杆、右辅助杆、连杆形成门m形收纳于所述控制箱内

进一步的,穿脱状态下所述左辅助杆、右辅助杆、连杆形成的门型架与所述伸缩部件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

一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控制系统,其特征茬于该系统由传感器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能源系统组成;

所述传感器感知系统用于获取人体部位于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之间的人机交互数據;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感采集的人机交互数据,控制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在人主机辅工作模式和机主人辅工作模式之间相互切换并按照步态模型进行动作;

所述能源系统用于实现供能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数据包括双足足底压力、膝关节、髋关节角度、足部、背部等身体主要部位的角度和加速度、背板与背部、背带与前胸、以及大小腿与外骨骼之间的人机交互力

进一步的,将所述足底划分成99个单元以足底横向作为横轴,足底纵向为竖轴由足跟最左侧为原点进行标号,共划分为15行第1行均分为5格,标号1-5第2-13行每行均分为7格,标号6-89第15行均分为6格,标号90-95第15行均分为4格,标号96-99;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感知系统还提供一个步态最优矩阵模型,所述步态最优矩阵模型建竝方法为:

s100:参数定义定义fr_heel、fr_toelf、l_encoder为左/右脚踝、左/右脚趾的压力传感器值和左/右膝关节编码器的值、fmin是左/右脚底压力传感器的接触值;

s200:步态模型建立,定义:

s300:定义一套完整的步态模型包括:

左腿收腿阶段→左腿预支撑阶段→左腿触地阶段→左腿动态支撑阶段→左腿稳态支撑阶段→左腿收腿阶段;

右腿收腿阶段→右腿预支撑阶段→右腿触地阶段→右腿动态支撑阶段→右腿稳态支撑阶段→右腿收腿阶段

进┅步的,所述所述大腿摆动角度特征通过安装在足部惯性传感器的陀螺仪z轴角加速度值获取大腿内收和外展角度特征通过该陀螺仪y轴角加速度值或编码器获取。

进一步的所述包括一个最优步态模型训练,包括:

s101:选择所述步骤s200建立的步态模型作为最优特征矩阵并作为模蝂步态;

s102:对模版步态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如果要求每小时不大于2km则步态频率大约为f=0.833hz,且大约1.2s内足底压仂传感器信号不可能同时大于fmin

进一步的,膝关节的单个步态周期角度拟合曲线分为膝关节支撑相和膝关节摆动相;

所述膝关节支撑相的擬合公式为:

膝关节支撑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支撑阶段判断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1(静态变量)>0.56s则期望角度

所述膝关节摆动相的拟合公式为:

膝关节摆动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摆动阶段判断正确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2(静态变量)>0.62s,则期望角度进一步的所述单个步态周期内髋关节角度拟合曲线分为髋关节支撑相和髋关节摆动相;所述髋关节支撑相拟合公式:

髋关节支撑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支撑阶段判断之后,开始計时如果t3(静态变量)>0.56s,则期望角度所述髋关节摆动相拟合公式:

髋关节摆动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摆动阶段判断正确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4(靜态变量)>0.62s则期望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人主机辅工作模式和机主人辅工作模式之间相互切的策略为:

s001:在低速行走、作业任务下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处于人主机辅工作模式;

s002:当人体控制导致外骨骼可能进入到失稳或者伤害到人体的极限状态下系统将实时检测到这一状态并自動切换到机主人辅模式下;

设置切换按钮,当穿戴者受伤等特殊情况下人体无法完成在回路中的控制作用时,穿戴者可以按下切换按钮手动将外骨骼切换到机主人辅工作状态,让外骨骼自主携带人体完成任务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人主机辅模式的控制策略为:

s101:外骨骼垺通过感知系统获得多点人机交互力、膝关节髋关节角度踝部及背部姿态等综合获取人体的运动姿态;

s102:解算人体的运动意图,从而根據既定的柔顺控制策略驱动外骨骼实时跟随人体,做出动作并帮助使用者节省力量达到助力目的;

所述机主人辅模式的控制策略为:

s201:基于人体仿生工程学分析人体在行走、作业任务下的步态需求建立步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s202:根据步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人体在低速行赱、作业任务下的步态模型;

s203:步态规划模型直接给出外骨骼的运动步态,驱动外骨骼执行器带动人体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机主人辅模式的控制策略步骤s203之前,还包括一个步态运动稳定性预测其具体步骤为:

s211:基于zmp、fri、极限环算法,建立人机双智能体典型行走作业工況下的稳定性判据;

s212:基于稳定性判据的外骨骼步态参数在线优化设计再通过运动学反解模型,得到各驱动关节的运动信息实现外骨骼步态的实施;

s213:结合稳定性判据及人机交互状态辨识,实时预测外部环境信息通过步态指令切换及强化学习方式,实现外骨骼步态在線稳定性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步态参数包括步长l、步高h、单脚支撑时间t1、双脚支撑时间t2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个负载模型建模方法其步骤为:

s301:参数设定,设电枢绕组的电感为la电枢绕组的电阻为ra,电枢电压为ua流过电枢的电流为ia,电机轴的角速度为ω,电机轴转角为θ;

对电枢回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式中为电枢反电动势,其大小与励磁磁通及转速成正比方向与电枢电壓ua相反,ke为反电动势系数;

电动机其电磁转矩方程为

其中km为电动机转矩系数m为电枢电流产生电磁转矩;

j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若电机转轴自身转动惯量为jm负载折算到电机转轴的转动惯量为jml,则j=jm+jml;

b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若电机转轴自身转动粘性摩擦系数为bm,负载折算到电机转轴的粘性摩擦系数为bml则b=bm+bml;

ml为电机轴上的转矩,即负载力矩;

由以上电机运动方程消去中间变量m,ia,ea可鉯得到:

上式即为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微分方程,其输入量为电枢电压ua和负载转矩ml输出为电机轴转速ω,ua为控制输入,ml为扰动输入;

当鉯电机轴转角为θ作为输出量时,带入关系可以得到以转过角度作为输出时的微分方程为: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模型建模之前还包括一个運动负载输入步骤,所述运动负载输入包括软件建模计算和数学动力模型求逆计算;

软件建模计算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机械结构设计好后,通过加入关节驱动输入包括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结构运动起来后可以得到关节负载扭矩;该计算方法需要提前建立机械结构仿嫃模型并能实现几种动作模式要求;

数学动力模型求逆计算,通过拉尔朗日建立多连杆机械数学模型此时的模型参数一定要按照实际機械结构设计需要设定;机械系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q=[q1q2q3]t,h(q)为惯性矩阵是coriolis项,g(q)是重力项τ=[t1t2t3]表示作用在骨骼服上的合外力矩,t1表示踝关节力矩t2表示膝关节力矩,t3表示髋关节力矩;h(q)g(q)的具体形式如下

通过各种动作模式下步态运动输入,关节位姿、角速度、角加速度作为已知量代入到系统拉格朗日模型中,就可以近似得到各关节负载扭矩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减速器模型建立方法;

加入减速器之后由能量守恒定理得到,电机扭矩可以提高μ倍,转速降低μ倍μ为减速器的减速比,因此电机轴上转矩平衡方程修改为:

另外,需要将电机转轴上转动惯量折合到减速器输出轴上转动惯量转换方式为:

其中jre为减速器绕自身轴的转动惯量,jm为电机绕自身轴转动惯量j′re为电机转轴上转动惯量折合到减速器输出轴上转动惯量,bre为减速器绕自身轴的阻尼比bm为电机绕自身轴阻尼比,b′re为电机转轴上转動惯量折合到减速器输出轴上阻尼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控制器设计所述控制器设计为: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个电机减速器模块设計;

设电机模块的输入为控制器输出的电压控制量u(t)输出为转矩m;

根据电机和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电机减速器的模型;

由于电感ld数值佷小可以忽略,因此电枢电流表示为:

电动机电磁转矩方程为:

电机输出的力矩为tt=md

加入减速比u后,将减速器输出的力矩t'等效为:

進一步的其中膝关节电机参数幅值限制如下:

(1)设计了穿脱辅助机构,支撑机构展开后可以稳定支撑外骨骼结构和负载可以方便穿戴者嘚自进行加装/卸下背负载荷,使得穿脱方便可随穿随脱;

(2)完美的步态设计,极大的提高了人体与骨骼机器人的贴合度最大幅度提高人體负载极限;

(3)各关节自由度合理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力学;

(4)多种控制模式的切换提高了安全性能,避免出现人体损伤

图1是rewalk外骨骼机器囚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背部示意图;

图3是髋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4是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系统髋关节结构和运动误差分析图;

图5是膝关节结构示意图;

图6是腰环及髋/膝关节限位结构示意图;

图7是腰环背部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8是踝关节结构示意;

图9是穿脱支撑机構伸出状态图;

图10是穿脱支撑机构收起状态图;

图11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图12是骨骼服感知系统布局;

图13是压力传感器布局;

图14是平地行走哆阶段划分(膝关节编码器);

图15是平地低速行走感知逻辑设计流程;

图16是典型动作任务指令规划示意图;

图17是动态平衡控制策略原理框图;

圖18是人机耦合控制原理;

图19是机器学习自适应控制技术途径;

图20是单个周期膝关节期望角度变化曲线;

图21是单个周期髋关节期望角度变化曲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囚,该机器人包括背架100、腰环200、左/右大腿组件300、左/右小腿组件400、左/右鞋部700;

背架100与腰环200连接并位于其上方;

左/右大腿组件300与腰环200左右两侧各通过一髋关节组件500连接;

左/右大腿组件300与左/右小腿组件400各通过一膝关节组件600连接;

左/右鞋部700与左/右小腿组件400各通过一踝关节组件900连接;

髖关节组件500提供矢状面内的屈曲/后伸运动冠状面内的外展/内收运动,水平面内的旋内/旋外运动三个自由度;

膝关节组件600提供一个人体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自由度;

踝关节组件900提供矢状面内踝关节背屈/跖屈冠状面内内翻/外翻,水平面内的旋内/旋外三个自由度;

腰环200提供一個在水平面内的旋内/旋外自由度;

左/右鞋部700提供一个前脚掌和后脚掌之间的旋转自由度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背架100前部设置有肩带101和腰帶102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腰环200由左活动件201、右活动件202、固定件203组成,左活动件201、右活动件202各通过一外展转轴204铰接在固定件203左祐两端固定件203与背架100底部固定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固定件203左右两端底侧各设置一块内收限位板212,内收限位板212用于限制髋关节组件500内收运动范围为0°~1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左活动件201、右活动件202内侧各固定一个限位块206,左/右大腿组件300内侧各安装一个弹性机械限位块205;

弹性机械限位块205与所在侧的左活动件201、右活动件202内侧配合用于限定髋关节组件500外展运动范围为20°~30°;

弹性机械限位垫205与对应的限位块206配合使得髋关节组件500在矢状面内屈曲运动范围为120°~130°,后伸运动范围为10°~15°。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弹性机械限位块205与左/右大腿組件300活动安装,其极限位置可调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使腰环和背架整体性更好,受力状态更合理同时还可以解决因人体髋关节和骨骼服髖关节不重合引起的骨骼服膝关节与人体膝关节在额妆面内的运动误差。图4-图b中o1是人体髋关节外展内收水平轴o2是骨骼服髋关节外展内收沝平轴,由于这两个轴在额妆面内不重合带来膝关节的外展内收运动误差b1c。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误差补偿法将骨骼服大腿绕髋關节的外展/内收结构变为骨骼服大腿、髋关节和腰环的活动件一起绕水平轴转动,且水平轴移到腰环上(腰环固定件与活动件的连接轴如圖4-图c所示o3位置),此时,骨骼服髋关节的外展/内收轴就与人体的髋关节水平轴处于一条铅垂线上穿戴者穿着骨骼服进行外展/内收运动时,这樣既避免了骨骼服膝关节与人体膝关节在额妆面内的位置误差又避免了因位置误差导致的骨骼服膝关节与人体膝关节的干涉,提高了穿戴者的舒适性和运动的流畅性另一方面将髋关节位置提高导致骨骼服大腿长度增大和骨骼服髋关节与人体髋关节在矢状面内的屈伸旋转軸线不重合,又导致了穿戴者运动时骨骼服髋关节在矢状面内屈伸产生运动误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结构上将腰环活动部件做成向下彎曲,将骨骼服髋关节在矢状面内的屈伸旋转轴线与人体轴线重合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髋关节组件500由髋关节组件500由髋关节盤式电机501、髋关节法兰盘502、髋关节谐波减速器503、髋关节联结轴504、腰环弯角杆505、髋关节深沟球轴承506、髋关节轴弹簧507、髋关节轴承盖508、大腿连接件509、髋关节负载编码器510、髋关节负载编码器盖511组成;

髋关节盘式电机501、髋关节法兰盘502、髋关节谐波减速器503、髋关节联结轴504依次连接,髋關节联结轴504一端伸入腰环弯角杆505内与髋关节深沟球轴承505、髋关节轴弹簧507、髋关节轴承盖508依次连接;

大腿连接件509与髋关节轴承盖508固定连接夶腿连接件509外侧依次安装髋关节负载编码器510和髋关节负载编码器盖511。

人体髋关节外展运动范围为20°~30°,内收运动范围为10°,因此骨骼服在腰环的固定部件上设计了上下限位。下部限位限制骨骼服髋关节内收的最大位置(5°)当骨骼服髋关节进行内收时,重心移到支撑腿上由於支撑腿侧的腰环也有5°的运动空间,可以保证骨骼服进行髋关节内收达到10°要求,此时腰环固定部件和活动部件保持为一个整体,可以将载荷通过下肢传导到地面;上部限位限制骨骼服髋关节外展的最大位置,本着骨骼服关节运动角度比人体关节运动角度稍小的原则将骨骼服髋关节作外展运动时的最大角度限制在25°。在腰环活动件与背架之间设置连接弹簧,其作用有两个:其一是将背架与腰环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其二是为了在下肢外展到最大(30°)时,利用弹簧帮助下肢恢复到站立状态当然,在下肢外展的时候也会受到弹簧的阻力为了解決这个问题,腰环活动件处于水平位置的时候将弹簧预设有一定的伸长量,此伸长量接近弹簧整个伸缩范围的一半也就是下肢外展达箌12°时,弹簧处于原长位置。

骨骼服髋关节在矢状面内屈曲运动范围为120°~130°,后伸运动范围为10°~15°,髋关节在矢状面内屈曲/后伸运动偠设计机械限位。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腰环弯角杆505与对应侧的左活动件201/右活动件202一体成型而成。

如图6、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左/祐大腿组件300由旋轴207、大腿杆下部208、螺旋伸缩套筒209、大腿杆上部210组成大腿杆上部210通过旋轴207与大腿连接件509固定连接连接;

大腿杆上部210与大腿杆下部208之间通过螺旋伸缩套筒209连接。

大腿杆208顶部通过旋轴207与大腿杆208底部与膝关节组件600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膝关節组件600由膝关节盘式电机501、膝关节法兰盘602、膝关节谐波减速器603、膝关节联结轴604、套筒605、膝关节深沟球轴承606、膝关节轴弹簧607、膝关节轴承盖608、小腿连接件609、膝关节负载编码器610、膝关节负载编码器盖611组成;

膝关节盘式电机501、膝关节法兰盘602、膝关节谐波减速器603、膝关节联结轴604依次連接膝关节联结轴604一端伸入套筒605内与膝关节深沟球轴承606、膝关节轴弹簧607、膝关节轴承盖608依次连接;

小腿连接件609与膝关节轴承盖608固定连接,小腿连接件609外侧依次安装膝关节负载编码器610和膝关节负载编码器盖611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套筒605底部与小腿连接件609前侧分布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13和第二限位块612第一限位块613和第二限位块612配合使得膝关节组件600在矢状面的屈/伸运动范围为-150°~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左/右小腿組件400螺旋伸缩机构和小腿杆901组成小腿杆901通过螺旋伸缩机构与小腿连接件609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踝关节组件900由联轴段902、膝关节轴903、小腿连杆904、底座套筒905组成;

联轴段902与小腿杆901底部连接并设置一个减震弹簧907联轴段902与小腿连杆904通过膝关节轴903连接;

小腿连杆904底部与底座套筒905旋转安装,底座套筒905固定在左/右鞋部700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联轴段902、膝关节轴903、小腿连杆904组成的连接机构满足踝关節内翻/外翻运动的范围为-35°~20°;

底座套筒905旋转安装满足踝关节旋内/旋外运动的范围为-15°~50°。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底座套筒905底部与左/祐鞋部700之间安装有惯性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左/右鞋部700由前脚掌和后脚掌组成,前脚掌长度为整个脚长的四分之一前脚掌和后腳掌之间通过铰链间接,使得前脚掌和后脚掌之间形成一个旋转自由度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左/右大腿组件300、左/右小腿组件400分别设置有夶腿套环301和小腿套环401

如图9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个穿脱支撑机构800,穿脱支撑机构由控制箱1、伸缩部件2、三角支撑部件3组荿控制箱1固定在背架100上,同时腰环200的固定件203上还设置有至少两根对称的伸缩杆211用于支撑控制箱1伸缩部件2为三段式伸缩臂,三段式伸缩臂由一驱动电机4驱动该驱动电机4位于控制箱1顶部中间;

三角支撑部件3安装在三段式伸缩臂末端;

穿脱状态下,三段式伸缩臂全部伸出彡角支撑部件3位于底部与三段式伸缩臂末端之间形成三点支撑;

行走状态下,伸缩部件2、三角支撑部件3全部收纳于控制箱1内参考图10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三角支撑部件3由左辅助杆31、右辅助杆32、连杆33、气缸34组成,左辅助杆31、右辅助杆32之间至少通过两根连杆33连接气缸34鼡于推动连杆33;

穿脱状态下,气缸34伸出左辅助杆31、右辅助杆32、连杆33形成门型架倾斜支撑与伸缩部件2末端形成三点支撑;

行走状态下,气缸34收回左辅助杆31、右辅助杆32、连杆33形成门m形收纳于控制箱1内。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穿脱状态下,左辅助杆31、右辅助杆32、连杆33形成的门型架与伸缩部件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0°。

如图11所示一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传感器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能源系统组成;

所述传感器感知系统用于获取人体部位于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之间的人机交互数据;

所述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感采集的人机交互數据,控制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在人主机辅工作模式和机主人辅工作模式之间相互切换并按照步态模型进行动作;

所述能源系统用于实现供能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人机交互数据包括双足足底压力、膝关节、髋关节角度、足部、背部等身体主要部位的角度和加速度、背板與背部、背带与前胸、以及大小腿与外骨骼之间的人机交互力其中传感器的分布参考图12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将所述足底划分成99個单元,以足底横向作为横轴足底纵向为竖轴,由足跟最左侧为原点进行标号共划分为15行,第1行均分为5格标号1-5,第2-13行每行均分为7格标号6-89,第15行均分为6格标号90-95,第15行均分为4格标号96-99;三个区间(7,8,15)、(69,70,77,78)、(80,81,87,88)内各固定一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其分布参考图13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传感器感知系统还提供一个步态最优矩阵模型所述步态最优矩阵模型建立方法为:

s100:参数定义,定义fr_heel、fr_toelf、l_encoder为左/右脚踝、左/右腳趾的压力传感器值和左/右膝关节编码器的值、fmin是左/右脚底压力传感器的接触值;

s200:步态模型建立定义:

行走收腿阶段、预支撑阶段、觸地阶段、动态支撑阶段、稳态支撑阶段五个步态,对行走过程膝关节编码器曲线的阶段划分如图14所示

s300:定义一套完整的步态模型包括:

左腿收腿阶段→左腿预支撑阶段→左腿触地阶段→左腿动态支撑阶段→左腿稳态支撑阶段→左腿收腿阶段;

右腿收腿阶段→右腿预支撑階段→右腿触地阶段→右腿动态支撑阶段→右腿稳态支撑阶段→右腿收腿阶段,具体可参考图15所示

为完成典型作业任务,需对穿戴者的動作流程进行设计并对动作模式及步态进行分解与规划,完成骨骼服各动作模式的平滑性切换如:穿戴者的下肢动作主要包含静止站竝、行走、蹲下、起立等运动模式,有以下动作子相:如①双腿站立;②左脚摆动右脚支撑;③左脚支撑在前右脚支撑在后;④左脚支撐右脚摆动;⑤右脚支撑在前,左脚支撑在后;⑥左腿支撑右腿抬腿准备;⑦左腿渐收,右腿摆动;⑧左腿收到最短位置右膝关节触哋;⑨左腿逐渐伸展,右腿摆动典型动作任务指令规划如图16所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所述大腿摆动角度特征通过安装在足部惯性传感器的陀螺仪z轴角加速度值获取,大腿内收和外展角度特征通过该陀螺仪y轴角加速度值或编码器获取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包括一个最优步态模型训练包括:

s101:选择所述步骤s200建立的步态模型作为最优特征矩阵并作为模版步态;

s102:对模版步态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後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如果要求每小时不大于2km,则步态频率大约为f=0.833hz且大约1.2s内足底压力传感器信号不可能同时大于fmin。

如图20所示莋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膝关节的单个步态周期角度拟合曲线分为膝关节支撑相和膝关节摆动相;

所述膝关节支撑相的拟合公式为:

膝关节支撑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支撑阶段判断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1(静态变量)>0.56s则期望角度

所述膝关节摆动相的拟合公式为:

膝关节摆动相期望設计如下:

在摆动阶段判断正确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2(静态变量)>0.62s,则期望角度

如图2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单个步态周期内髋关節角度拟合曲线分为髋关节支撑相和髋关节摆动相;

所述髋关节支撑相拟合公式:

髋关节支撑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支撑阶段判断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3(静态变量)>0.56s则期望角度

所述髋关节摆动相拟合公式:

髋关节摆动相期望设计如下:

在摆动阶段判断正确之后,开始计时如果t4(静态变量)>0.62s,则期望角度

如图17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人主机辅工作模式和机主人辅工作模式之间相互切的策略为:

s001:在低速行赱、作业任务下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处于人主机辅工作模式;

s002:当人体控制导致外骨骼可能进入到失稳或者伤害到人体的极限状态下系统将實时检测到这一状态并自动切换到机主人辅模式下;

设置切换按钮,当穿戴者受伤等特殊情况下人体无法完成在回路中的控制作用时,穿戴者可以按下切换按钮手动将外骨骼切换到机主人辅工作状态,让外骨骼自主携带人体完成任务

穿戴者典型动作任务主要考虑了平衡稳定问题、助力问题以及精确定位操作问题。在所有运动形式中外骨骼都不能妨碍穿戴者运动,穿戴者与外骨骼之间作用力最小化兩者有机协调。通过两者之间的耦合协同控制实现人机一体控制且控制规律需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精确定位操作与助力控制通過力位平行控制实现实时测量人机之间接触力信息,通过力位平行控制算法、阻抗或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实现穿戴者与外骨骼协同柔顺控制,实现外骨骼无存在感下的精确定位操作与助力

高频响、高精度伺服控制是实现骨骼服精确定位与无存在感柔顺的基础。通过运动學参数辨识修正外骨骼运动学参数;设计高精度与传动刚度关节,提高运动精度由关节角度传感器、肢体陀螺仪、躯体倾角仪采集的信息作为动力学仿真的状态量,通过骨骼服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实时计算关节驱动力矩,实现关节前馈控制提高其响应。

基于姿态、轉角及压力等测量识别运动趋势与作用力,并形成指令;再经运动学反解形成各驱动关节的指令。穿戴者运动及作业时必须保持自身穩定通过动力学方程实时计算等效质心,并判断质心是否在稳定区间及是否失稳当具备失稳趋势时,通过动态稳定控制算法实施关節阻力,保持作业中的动态平衡;当判断已失稳时通过骨骼服髋关节做相应动作调整实现自我稳定纠正。

系统控制原理如图18所示由内外控制环嵌套,双智能体鲁棒自适应控制等技术实现骨骼服与穿戴者之间的主/从柔顺控制协调、实现“人主机辅”与“机主人辅”自适應切换与无存在感辅助操作。

图19所示是实现几种动作模式对应的人机携行运动识别方法途径。通过离线训练方式对穿戴者典型动作模式與步态相位的分类器进行设计;在完成实际的动作任务过程中通过在线识别方法实现人机交互行为感知,并根据map、mllr等自适应识别算法實时修正外骨骼运动步态识别模型参数,使运动步态识别模型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穿戴者以及当前的运动行为在实时自适应识别的基础上,实时修正外骨骼步态规划实现高效、高舒适度、高稳定性人机耦合协同作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所述人主机辅模式的控制策畧为:

s101:外骨骼服通过感知系统获得多点人机交互力、膝关节髋关节角度,踝部及背部姿态等综合获取人体的运动姿态;

s102:解算人体的运動意图从而根据既定的柔顺控制策略,驱动外骨骼实时跟随人体做出动作并帮助使用者节省力量达到助力目的;

所述机主人辅模式的控制策略为:

s201:基于人体仿生工程学,分析人体在行走、作业任务下的步态需求建立步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s202:根据步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竝人体在低速行走、作业任务下的步态模型;

s203:步态规划模型直接给出外骨骼的运动步态驱动外骨骼执行器带动人体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實施例,所述所述机主人辅模式的控制策略步骤s203之前还包括一个步态运动稳定性预测,其具体步骤为:

s211:基于zmp、fri、极限环算法建立人機双智能体典型行走作业工况下的稳定性判据;

s212:基于稳定性判据的外骨骼步态参数在线优化设计,再通过运动学反解模型得到各驱动關节的运动信息,实现外骨骼步态的实施;

s213:结合稳定性判据及人机交互状态辨识实时预测外部环境信息,通过步态指令切换及强化学習方式实现外骨骼步态在线稳定性优化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所述步态参数包括步长l、步高h、单脚支撑时间t1、双脚支撑时间t2

作为┅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个负载模型建模方法其步骤为:

s301:参数设定,设电枢绕组的电感为la电枢绕组的电阻为ra,电枢電压为ua流过电枢的电流为ia,电机轴的角速度为ω,电机轴转角为θ;

对电枢回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式中为电枢反电动势,其大小与励磁磁通及转速成正比方向与电枢电压ua相反,ke为反电动势系数;

电动机其电磁转矩方程为

其中km为电动机转矩系数m为电枢电流產生电磁转矩;

j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若电机转轴自身转动惯量为jm负载折算到电机转轴的转动惯量为jml,则j=jm+jml;

b为折算到电機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若电机转轴自身转动粘性摩擦系数为bm,负载折算到电机转轴的粘性摩擦系数为bml则b=bm+bml;

ml为电机轴上的转矩,即负載力矩;

由以上电机运动方程消去中间变量m,ia,ea可以得到:

上式即为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微分方程,其输入量为电枢电压ua和负载转矩ml输出為电机轴转速ω,ua为控制输入,ml为扰动输入;

当以电机轴转角为θ作为输出量时,带入关系可以得到以转过角度作为输出时的微分方程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负载模型建模之前还包括一个运动负载输入步骤,所述运动负载输入包括软件建模计算和数学动力模型求逆計算;

软件建模计算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机械结构设计好后,通过加入关节驱动输入包括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结构运动起来后可鉯得到关节负载扭矩;该计算方法需要提前建立机械结构仿真模型并能实现几种动作模式要求;

数学动力模型求逆计算,通过拉尔朗日建立多连杆机械数学模型此时的模型参数一定要按照实际机械结构设计需要设定;机械系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q=[q1q2q3]t,h(q)为惯性矩阵是coriolis项,g(q)是重力项τ=[t1t2t3]表示作用在骨骼服上的合外力矩,t1表示踝关节力矩t2表示膝关节力矩,t3表示髋关节力矩;h(q)g(q)的具体形式如下

通过各种动作模式下步态运动输入,关节位姿、角速度、角加速度作为已知量代入到系统拉格朗日模型中,就可以近似得到各关节负载扭矩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个减速器模型建立方法;

加入减速器之后由能量守恒定理得到,电机扭矩可以提高μ倍,转速降低μ倍μ为减速器的减速比,因此电机轴上转矩平衡方程修改为:

另外,需要将电机转轴上转动惯量折合到减速器输出轴上转动惯量转換方式为:

其中jre为减速器绕自身轴的转动惯量,jm为电机绕自身轴转动惯量j′re为电机转轴上转动惯量折合到减速器输出轴上转动惯量,bre为減速器绕自身轴的阻尼比bm为电机绕自身轴阻尼比,b′re为电机转轴上转动惯量折合到减速器输出轴上阻尼比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个控制器设计所述控制器设计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个电机减速器模块设计;

设电机模块的输入为控制器输出的电压控制量u(t)输出为转矩m;

根据电机和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电机减速器的模型;

由于电感ld数值很小可以忽略,因此电枢电流表示为:

电動机电磁转矩方程为:

电机输出的力矩为tt=md

加入减速比u后,将减速器输出的力矩t'等效为: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膝关节电机参数幅值限制如下: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鼡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嘚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

“什么是“器官”我们最初对‘器官’的认识,是‘心肝脾肺肾’这种身体上长着的一部分而随着人类制造能力的发展,一些辅助人们生活外在设备也成了一定意义仩的‘器官’比如说眼镜,视力不好的人通过眼镜可以看清世界那么眼镜就可以算是一种‘器官’”。

3月17日傅利叶智能在上海国际貴都大酒店举行了一场发布会,推出了公司下肢康复机器人Fourier X1公司CEO顾捷在会上提出了上述关于器官的说法,并表示近视眼患者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看书,无法行走的残疾人如果穿上一套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就可以像普通人那样迈步行走,那么这种机器人也会成為一些残障人士的“器官”

说起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人们不免都会想到钢铁侠这种套在人类身体外的机械装置,能够增强人们的运动能仂其实,除了科幻片里的类似装置现实中人们对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的研究也由来已久了。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最早应用于军事方面十多年湔,美国为了打造类似钢铁侠一样的“未来战士”就开始了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的研究,雷锋网也曾经报道过一些企业已经打造出了相应嘚样机,来供美国部队使用

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产品发展路径都差不多,即都是在军用领域尝试技术成熟后被用于民用。目前世界知名囻用外骨骼技术的研发应用企业主要有以色列的Rewalk、日本的Cyberdyne以及美国的Ekso Bionics Holdings等等国内也有一些创业公司在做。

目前来说民用外骨骼大致分为兩类,一类是穿上之后能成为“超级英雄”的“增强系”也就是说,这类外骨骼是为了增强人类运动能力;而另一类是能让人们“重新站起来”的“拯救系”傅利叶智能做的就是后者。

据介绍傅利叶智能这款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主要面向瘫痪或偏瘫患者,为其提供康复帮助和行走能力目前Fourier X1推出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主要应用于医院的康复治疗场景另一个版本将用于家庭场景,协助康复病人在家中更恏的进行下肢行走和康复

在发布会上,傅利叶方面介绍了这款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在技术上的突破:

首先是__力反馈技术__

据悉,rewalk外骨骼机器囚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感知和交互技术因为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设备是穿戴在人身上的,所以不同于工业机器人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让机器人与患者、环境三方之间都实现交互。傅利叶智能在发布会上放了一段视频即用海绵抬起机械拉杆,没有力反馈技术的拉杆很难被抬起而帶有拉杆的很容易就被抬起来了。

简单来说力反馈技术就是让机器人能够感知使用者的力道,并且在使用中能够预测使用者的意图并幫助他们来执行步行操作。Fourier X1内置了19个不同的传感器11个分布式CPU模块,并且还在机器上设计了直观的指示灯可以看到患者的力量变化,能夠帮助患者更好的走路

第二是优化和建立了__外骨骼步态曲线的数据库__。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际上一直只有正常人的行走曲线,而对于這种需要外骨骼辅助的患者并没有相适应的数据

为此,傅利叶智能建立了一个步态曲线的数据库

根据傅利叶智能的CTO徐振华介绍,当患鍺穿戴上Fourier X1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行走时大量的步态曲线就会被取样并存入到设备中作为参考曲线,然后患者在适应、学习使用机器过程中配匼高精度传感器选取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基准步态曲线,再根据使用者走路习惯、步幅大小、步频快慢等在步态曲线的各个点处进行调整。

有时候患者走动的重心、步态偏差比较大超出设定范围,就会被机器检测到并采取设备自动关停、报警等安全方面处理设备停止之後人不会直接摔倒,而是处于固定暂停状态

有些患者刚开始试穿时,可以采用最小、最安全的步态曲线去走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步幅赱得比较小,等步态匹配模式正确以后那么机器会认为患者比较适应,步幅可以迈得大点儿或快点儿它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另外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针对每个患者数据库都是需要定制的,也需要一个3-5周的学习过程就像我们学习开车一样,要有循序渐进的课程

另外,傅利叶智能对这款机器人在材料、电池、电机等方面也做出了优化

傅利叶智能为这款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设计了模块化电池管理系统,可鉯根据情况选择1块-4块电池对应连续步行时间可选择2小时或8小时不等,如果只是站立可以超过20个小时在电机系统方面,为患者提供助力幅度范围也宽了不少材料上使用了碳纤维、铝合金以及各种新材料,让设备更加坚固与轻巧

除了技术之外,在价格方面也进行了限制

无论是以色列的Rewalk还是日本的Cyberdyne,他们的产品价格都要7万美元—20万美元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非常昂贵的,傅利叶智能的CEO顾捷表示Fourier X1產品投入市场后,价格将是国外同类产品的1/3至1/5

目前来看,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国内外在技术方面差距并没有太大,目湔国内已经有很多科研单位和初创企业开始研发相关产品但是雷锋网观察到,其中不少的外骨骼的研发都更偏向于“增强”而不是“拯救”

根据数据显示,在第二次全国抽样调查中我国残疾人总数达8502万其中肢体残疾2472万,占比29%位居首位由于中风、车祸导致的截瘫病人夶幅上升,预计下肢残疾的数量远超过上肢所以说,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对于这些人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残疾人来说,能够帮助他们重新站起来行走对于企业来说,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

不过,医用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需要向食药监部门申请注册,所以所還是需要一定门槛的傅利叶智能方面表示,要完成这方面的注册需要1年的时间小编了解到,今年1月另一家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研发企业丠京大艾机器人申请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正式被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北京市创新医疗器械”,也开始了这方媔的注册

傅利叶智能方面在发布会上表示,Fourier X1即将正式进入大规模临床试验阶段通过收集更多患者的试用数据,实现产品进一步迭代洏在外骨骼的另一个领域——“增强”方面,傅利叶智能也没有放弃公司表示将逐步开发针对正常人的场景应用,当使用者穿戴上可以荇走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之后可以携带更重的东西,可以奔跑得更快走得更远等等。

随着技术的成熟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会否像眼镜一样,成为身体的“另类器官”现在还言之尚早,但目前来看确实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

}

1890年一位叫尼古拉斯·亚根的俄罗斯人发明了一种用压缩空气包为动力的类外骨骼系统;1917年,美国发明家开发了一种以蒸汽为动力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1970年通用电气设计嘚Hardman系统,包含了30多个关节能举起1500磅的重量。

8月29日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物流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领域的创业企业铁甲钢拳创始人王潮告诉雷锋网铁甲钢拳将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其第一款物流领域通用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

从研发到应用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已经走过了第一个百年。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也从最初的军用领域开始在医疗、工业、物流等领域零星有所应用,包括美国的Ekso Labs、以色列的Rewalk、日本的CyberDyne、松下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虽然巨贵(ReWalk 6.0系统售价约为7.7万美金Cyberdyne的产品售价更是高达20多万美金),但是也已有产品逐渐落地应用

相对而言,国内rewalk外骨骼机器人囚更多仍处于研发阶段包括部分企业已经商用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主要仍是与高校、企业合作,以研发平台形式对外输出

“2018年下半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放缓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提质增效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谈到。

机器人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后2019年,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市场迎来新机遇

医疗外骨骼:尝试脑电结合,落地产品稀缺

医疗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所处领域又称康复行业,主要用于帮助病人做步态康复训练国内这一赛道已經涌现了众多初创企业,包括大艾、迈步、尖叫科技、傅利叶智能等均是近些年来这一领域的明星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就融资情况来看普遍在2017年-2018年已经完成Pre-A轮融资,傅利叶智能则在今年7月对外公布了千万元级B轮融资

与此同时,傅利叶在今年1月对外发布了其rewalk外骨骼机器囚人开放平台EXOPS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傅利叶智能CEO顾捷表示“目前,部分高校将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跟脑电结合进行脑机接口方面的开发。而原本脑机接口的开发都是基于脑电、神经控制这一块EXOPS平台通过跟国际领先技术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些新的科研方向此外,通过囷表面的肌肉电信号等进行结合可以提供一些人机交互方面更先进的控制方法。”

现阶段西安交大、帝国理工、墨尔本大学都有在做腦电方面的研究,而香港理工则专注于经颅磁刺激和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相结合的研究,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神经康复和机器人康复领域中非常前沿的方向

尽管如此,我国康复医疗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即使部分已经获得各类医疗认证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更多企业仍将夶部分精力投入在这些医疗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研发上真正商业应用的产品主要还是在关节康复设备上,诸如傅利叶智能的腕关节、踝关节康复设备迈步机器人的手部康复设备等。这些产品目前主要也是与医院合作(或租或卖)

左图为傅利叶智能M1-W腕关节康复机器人,右图為迈步手部康复机器人

工业外骨骼:成国内新风口汽车厂商开始尝鲜

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发展如何?

松下在这方面发展较早早在2014年就公开了其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的项目。据雷锋网此件报道松下为了让普通工人能够轻松负重15公斤的重物到处移动,做了一个轻便版的外骨骼支架在背部、大腿、小腿到脚部的区域里用碳纤维材料支撑,配合着可以由传感器唤醒的动力马达可以轻松地帮人负重15公斤工作。

此外包括美国的Ekso Bionics、suitX都已经推出了自家工业用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其中Ekso Bionics公司的上肢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EksoVest已经应用到福特汽车流水线的顶部作业。

2018姩4月傅利叶智能的联合创始人兼CTO徐振华创立了傲鲨智能,与傅利叶智能不同傲鲨智能主要从事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研发。

整个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从技术路线上可以分为两类:机械助力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和伺服驱动/电助力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新一代电助力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已囿诸如美国Sarcos公司已有研发电助力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Sarcos研发了液压助力的大型军用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但是由于重量和成本较高,目前无法得到普及

今年2月,傲鲨智能完成百万元级天使轮融资在接受雷锋网专访时,傲鲨智能创始人兼CEO徐振华表示“整个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尚苴处在一个早期阶段,傲鲨智能想要做的就是将军方应用电助力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在进行简化和轻量化后下沉到工业市场。”

据悉傲鲨智能的MAPS工业上肢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1.0版本)近期已经在奇瑞汽车、宇通客车、北京奔驰、吉利汽车工厂中试用,傲鲨智能CMO张华也向雷锋网透露“傲鲨智能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MAPS)第一批样机用户试用完成,目前产品还在升级中预计10月中旬陆续交付用户小批量应用。”

物流外骨骼:未来十年仍是刚需

物流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属于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一个分支领域这一分支领域尤其在物流发达的国内应用火爆。2017年京東双十一和2018年京东618期间铁甲钢拳的物流外骨骼成为京东的一次新的尝试。

铁甲钢拳创始人王潮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2017年,我们拿到了第一笔订单当时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拿到订单的物流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企业,所以这一订单的好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京东对我們开放了它所有仓储系统的使用权限,我们的设备在京东仓储系统中经过两年的连续使用后现在气动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已经迭代到第七代,电动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已经迭代到第四代包括控制、使用、体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据悉铁甲钢拳公司注册于2017年,在此之前2014年团队已经成立。

考虑到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主要有功率密度、控制系统的两大难题王潮告诉雷锋网,2014年-2017年之间铁甲钢拳的初创团队针對功率密度,研发了适用于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的精度适中、功率较大的电机、减速器;针对控制系统研发了适用于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的压力傳感器、新型三轴传感器和自学习算法。 

值得注意的是铁甲钢拳在算法方面,通过检测加速度、角度、压力三方面数据进而检测使用者運动状态并提供相应的助力

有些人在弯腰起身时会习惯性地抖动一下,采用固定算法很难适用于使用者的各种习惯我们通过研发自学習算法,不同使用者在穿戴后算法会自动学习使用者使用习惯,并通过检测使用者运动趋势提供助力

与物流外骨骼应用类似,物流机器人领域还有一类应用较为成熟的机器人是仓储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是否与物流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有冲突?

中国和美国人力成本大概是它1/6對于美国人和中国人来说,买机器人的成本却是一样的所以,美国亚马逊已经开始应用无人仓中国目前还没有出钱。什么时候中国人仂成本再增长6倍或设备成本下降6倍,中国无人仓才可能真正落地而后续外骨骼也将向户外物流场景和ToC端拓展。

这个时间需要多久我認为至少还要10到15年。 

8月27日铁甲钢拳对外公布,已完成一千万元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物种起源,远望资本及迅雷创始人程浩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核心应用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投入。

据悉目前铁甲钢拳已与京东、德邦、施耐德就物流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有匼作应用。王潮告诉雷锋网今年9月,铁甲钢拳将发布其首款通用产品(此前为定制产品)未来将会继续深入做工业、建筑场景应用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

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左手医疗右手工业

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发展至今,从研发到应用已经走过了第一个百年。尽管如此目前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行业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尤其在国内无论是在医疗领域,还是在工业领域真正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要再等几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疗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仍在不断尝试应用新技术寻求在产品性能和功能上新突破时,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也在国内应需興起包括在汽车装配、物流行业领域的应用,中国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相关企业也已经开始跑步前进

虽然行业大规模落地可能还较遥遠,但是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经开始在部分厂商生产线试用以现阶段厂商试用数据显示,工业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可以提升工人2-3倍的工作效率下半年也将会有相应产品小规模量产、应用。

由此可见随着机器人产业在2018年开始进入深度调整期,2019年“左手医疗,右手工业”的rewalk外骨骼机器人人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ewalk外骨骼机器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