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为什么这几年挖孔屏成主流手机越来越多呢还有最早的挖孔屏成主流手机是什么型号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挖孔屏幕京东方供应不过来吧(技术也没达到)用LG又怕翻车,三星肯定不会供货挖孔屏的毕竟那是他自家卖点


}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真香千元机今天为什么要给大家介绍这款手机呢?是因为这款手机与其他千元机相比起来很不一样而且这款手机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这款手機用的是挖孔屏大家都知道这是个什么设计吗?就是摄像头在手机屏幕里也就是手机屏幕是很大的,这种设计也叫极点全面屏

在边框控制上,这款手机差不多是这个价位产品的主流水准左右边框较窄,下边框稍宽屏占比 90.77%。屏幕的对角线尺寸为 6.53 英寸LCD 材质,分辨率 显示素质属于 LCD 的常规水准。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的屏幕开孔直径只有 4.59mm,是当前 LCD盲孔方案里比较理想的开孔内是一颗 1600 万像素的前置摄像頭,我感觉看起来会显得比较高级

为大家说说这款手机的续航能力,也是杠杠的续航时间是很长的哦,搭载了骁龙710次旗舰处理器屏幕达到6.53英寸,还配备了5000mAh电池+18W充电方案有人说这款手机堪比一部充电宝了,续航时间是超级长的

而且这款手机不光是上面介绍的这样,這款手机的游戏功能也还可以的硬件以及续航上面都支持长时间的游戏,怎么样快开学了,学生党们可以考虑一下了哦。

本文相关詞条概念解析: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嘚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1957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苏联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

手机挖孔屏只是前菜更重磅的屏幕设计是它

  2019年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落下帷幕,虽然手机不是CES的主角但想必很多人在看完CES手机的报道后,感觉自己仿佛站在叻“科技巨人的肩膀上”

  还在想等待5G来后更换手机的童鞋们,赶紧换吧早换早香。有消息人士透露5G手机售价会在元,iPhone都只卖3000了你还想当小白鼠为5G实验买单吗?反正我是不会的,当然土豪们除外。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换手机,打孔屏还是折叠屏?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顶着科技改变生活的帽子投入巨资研发新型屏幕却引来一众强迫症童鞋们吐槽。看起来让人无法理解的打孔屏和折叠屏却是实打实的技术流。

  挖孔屏的出现是对高追求屏占比的极致追求长远来看是对100%全面屏的探索。目前市面上挖孔屏的手机都采用的是LCD屏幕LCD屏幕采用的昰背光显示,三层结构:BLU背光层、LTPS液晶层和2.5D玻璃面板背光层是负责发光照亮液晶面板的色彩,而玻璃面板是起保护作用的

  目前的挖孔屏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盲孔”一种是“通孔”。

  2.5D 玻璃面板不开孔;

  LTPS 液晶层,用作显示不开孔;

  BLU 背光层,用作屏幕嘚背光源需开孔;

  在LCD屏幕最下层的背光层上挖孔,外部光线通过屏幕玻璃、液晶面板两层结构最终到达摄像头。由于只需要在背光層这一层上打孔这种方式加工难度会降低,能够提升良品率进而提升整块屏的出货速度不过这样会因为液晶层的存在会影响光线进入箌摄像头,从而会影响成像质量不过现在AI算法这么强大。前期不够后期来凑,自拍依然能打

  2.5D 玻璃面板,不开孔;

  LTPS 液晶层用莋显示,需开孔;

  BLU 背光层用作屏幕的背光源,需开孔;

  在LCD屏幕最下层的背光层和液晶层上挖孔外部光线通过屏幕玻璃、液晶面板兩层结构,最终到达摄像头通孔的优势是可以保证进光量,尽可能小的影响成像质量不过通孔需要打通背光层和液晶层两层,可想而知加工难度相比于盲孔会更难需要在两层面板上分别打孔再组装。

  而通孔之所以会比盲孔要大 因为液晶层开孔时,要考虑LCD 的炫光戓漏光的问题在前置摄像头周边采用橡胶圈的方式来防止该问题的出现,因此面积更大让人惊喜的是目前三星可以做到开孔区域支持觸控,可以看做是对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探索值得期待。目前来看更多的厂商会选择盲孔的方案,加工难度更低屏幕良品率高,成本低何乐而不为呢?至于说影响成像质量,看看谷歌pixel单摄凭着AI算法吊打安卓阵营的双摄你也就不用担心盲孔的成像问题了。

  目前的挖孔屏手机都是LCD屏而没有采用OLED屏,千万别以为OLED屏幕不能挖孔OLED屏幕只有两层结构,应该来说用来做挖孔屏相比于LCD屏应该要更容易由于OLED材料具有自发光特性,无需背光模块及彩色滤光片也不需要一般LCD面板的灌液晶工艺,所以制作上比采用液晶体发光的LCD少三道工序后期打孔也更加容易。

  之所以现在们还没有出现采用OLED的挖孔屏更多考虑是成本因素吧。而三星的挖孔屏能支持触摸向真正意义上的New Infinity(100%全面屏)又迈进了一步。

  如果说挖孔屏是手机100%全面屏暂时的解决方案那折叠屏手机更多的是追求更大屏幕尺寸与便携的探索,好像是手机與平板的跨界组合

  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又不得不提到OLED柔性屏的功劳了iPhone的窄下巴就是得益于OLED柔性材质的特性,才能够采用COP封装工艺背板不再使用玻璃,而变为的柔性材质可使其芯片部分直接向后翻折从而达到极致的窄边框,同时并为实现折叠屏手机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折叠屏最难的应该是弯曲部分如何能够设计得平滑,在多次折叠之后不会有痕迹从三星早前申请的专利来看,三星在在屏幕嘚基底上采用了类似于微软Surface Book上的铰链设计折叠处的间隙会比较大,不能够完全的贴合这也导致了折叠处的厚度较大。

  此外为了折叠后机身平整,三星增大的OLED屏幕的弯曲程度在屏幕弯曲的地方,会形成一个大圆弧保护屏幕在弯曲之后也能保持完好。

  而目前国内柔宇已经发售了折叠屏手机FlexPai,折叠后的厚度达到15mm单单从手机的角度来看,15mm谈不上便携性;从平板的角度看折叠后虽然厚,但足够尛也还过得去。想要普及折叠屏任重而道远。

  根据行业内部人士称由于三星可折叠手机配备了最新柔性屏和电池技术,其售价佷可能至少为1336美元(约合人民币9122元)所以三星折叠手机面向的用户群,是非常具有购买力的40岁男性而且在2019上半年发售,只生产100万部左右遠远低于三星旗舰Galaxy S系列的1000万生产指标。

  所以折叠屏这东西可以说不是普通消费者的玩物,看看就好“万元砖”不是谁都用得起的。

  100%全面屏目前来看暂时是不存在的科技改变生活没错,为科技买单也心甘情愿不过在5G还没有谈明白的2019年,屏幕和手机设计成为我們购机的决定性因素时我还会选择无需再次刺激我肌肉记忆的刘海屏。

  除非100%全面屏到来的一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挖孔屏成主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