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旧的规范中4000人属于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一个意思吗吗

原标题:全面解读新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和旧版究竟区别在哪里!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 标准旨在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以高标准支撑和引导我国城市建设、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8年7月10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发布标准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用地与建筑;5.配套设施;6.道路;7.居住环境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

1.适用范围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扩展至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调整居住區分级控制方式与规模统筹、整合、细化了居住区用地与建筑相关控制指标;优化了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的控制指标和设置规定。

3.与现荇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进行对接与协调;删除了工程管线综合及竖向设计的有关技术内容;简化了术语概念

新旧两版对仳,主要区别如下:

(1)居住区的分级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标准强调步行可达);

(2)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组合各层级居住区(250m*250m);

(3)增加建筑高度控制(80m/26层为上限);

(4)强化管理丰富指标控制类型,部分弹性控制;

(5)提高各层级居住区的道路配套标准(15%為底限);

(6)重新为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强调全龄、适老);

(7)分级配建公共绿地;

(8)城市设计思维方式引入居住区设计;

(9)取消竖向及管线综合

居住区的分级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旧规范: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新標准: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

调整理由:以人的步行时间作为居住区分级的出发点以此来分级配套服务设施,突出了居民能够在适宜步行時间内达到相应的设施引导配套设施的布局。居住街坊是居住区构成的基本单元;结合居民的出行规律在步行5min、10min、15min可分别满足其日常苼活的基本需求,因此形成了居住街坊及三个等级的生活圈居住区;根据步行出行规律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可分别对应在300m、500m、1000m的空间范围內。

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组合各层级居住区

旧规范:以组团作为基本单元组合各级居住区组团级居住人口规模与居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囚一致,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0~50000人一致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新标准:以居住街坊为基本单元组合各层级居住区。“居住街坊”尺度为150m~250m相当于原《规范》的居住组团规模;由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匼,用地规模约2h㎡~4h㎡是居住的基本生活单元。

调整理由:旧版的组团是一个管辖规模新版的居住街坊是一个空间概念。以居住街坊為为基本生活单元并限定了其尺度规模,是为了实现“小街区、密路网

旧规范:没有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各地方城乡规划技术規定也没有详细限定建筑高度

新标准:限定了住宅建筑最高80米/26层,通过层数及建筑高度两级来给建筑限住宅建筑共分五级:底层(1層—3层)18米;多层一类(4层—6层)27米;多层二类(7层—9层)36米;高层一类(10层—18层)54米;高层二类(19层—26层)80米。

强化管理丰富指标控淛类型

旧规范:仅对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进行控制。

新标准:摒弃住宅建筑净密度和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这两个指标引入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人均住宅面积等指标对地块进行多维度控制。

提高各层级居住区的道路配套标准

旧规范:组團最低标准7%;小区最低9%;居住区最低10%

新标准:各层级底限均为15%。

调整理由:1、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2、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3、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1.0.1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宜居适喥,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制定本标准。

1.0.1 本条是淛定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我国城市居住区(小区)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原国家经委和1980年原国家建委先后颁布有关城市规划的文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的部分定额指标作了规定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以下简称93版《规范》)是我国颁布实施最早,也是使鼡普及率最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是在吸取国外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城市居住区规划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为规范我國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0年伴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居住水平的提高以及住宅市场化变革对93版《规范》进行了局部修订,形成了2002年版《规范》2013年,为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请組织开展城市排水相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3[46]号)要求,2002年版《规范》针对低影响开发再次进行了局部修订主要对地下空间使用、绿地与绿化、道路、竖向等技术内容进行了局部增补和修改,形成了2016年版《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目前,93版《规范》的主体内容已使用十余年这些年正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住房体制改革;城市人口剧增,大城市交通拥堵、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等城市问题凸显;以及城市居住区开發模式、建设类型与建设模式更加多元化、建筑设计与生活需求更加多样化等诸多变化与问题《规范》已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城市居住區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需要,面临挑战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提高《规范》的政策性、导向型、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符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涳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要求,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囿效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行为,促进城市居住区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關单位对《规范》进行修订为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的统一部署,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统一变更工程建设标准特征名的通知》([号)要求实现在标准规范名称上可直接区分“强制、推荐”属性的目标,即全文强制的为“规范”其他均为“标准”,本次修订將《规范》更名为《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编制以及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本条明确了夲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城市总体规划选择居住用地、控制开发强度、预测居住人口规模、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合理布局居住苼活空间的依据;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城市居住区建筑容量和人口规模配置各项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有效管控居住用地建设的依据;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包括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住宅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合理组织建筑空间、道路交通设置配套设施,设计绿地等公囲空间保障居住生活环境安全、宜居的依据。

1.0.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以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

本条明确了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应以营慥宜人的居住生活环境为中心,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開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推动发展更加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空间,坚歭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模式;并应满足居民合理的生活需求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创造绿色出行的生活条件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規划法》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進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匼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提出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及多样化的居住環境。

1.0.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布局的地区简称居住区。

2.0.1 夲条明确了“城市居住区”的概念“居住区”是城市中住宅建筑相对集中的地区,与原《规范》术语“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的概念基本一致居住区依据其居住人口规模主要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囷居住街坊四级。

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约17000套~32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

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约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

以居民步行五分钟鈳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约1500套~4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

2.0.2~2.0.4 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含义。

“生活圈”是根据城市居民的出行能力、设施需求频率及其垺务半径、服务水平的不同划分出的不同的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并据此进行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包括公共绿地等)的配置“生活圈”通瑺不是一个具有明确空间边界的概念,圈内的用地功能是混合的里面包括与居住功能并不直接相关的其他城市功能。但“生活圈居住区”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住宅建筑相对集中的居住功能区域;通常根据居住人口规模、行政管理分区等凊况可以划定明确的居住空间边界界内与居住功能不直接相关或是服务范围远大于本居住区的各类设施用地不计入居住区用地。十五分鍾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面积规模约为130h㎡~200h㎡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面积规模约为32h㎡~50h㎡,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面积规模约为8h㎡~18h㎡采用“生活圈居住区”的概念,既有利于落实或对接国家有关基本公共服务到基层的政策、措施及设施项目的建设也可以用来評估旧区各项居住区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的配套情况,如校核其服务半径或覆盖情况并作为旧区改建时“填缺补漏”、逐步完善的依据,北京市对老城区的规划管理就实行了“查漏补缺、先批设施、后批住宅”的管控原则

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人~3000人(约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h㎡~4h㎡),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

2.0.5 本条明确叻“居住街坊”的概念。

“居住街坊”尺度为150m~250m相当于原《规范》的居住组团规模;由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用地规模约2h㎡~4h㎡是居住的基本生活单元。围合居住街坊的道路皆应为城市道路开放支路网系统,不可封闭管理这也是“小街区、密路网”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城市居住区的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用地的总称

为居住区配套建设、可供居民游憩或开展体育活动的公园绿地。

2.0.7 本条明确了“公共绿地”的概念

公共绿地是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公园绿地及街头小广场。对应城市用地分类G類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中的公园绿地(G1)及广场用地(G3)不包括城市级的大型公园绿地及广场用地,也不包括居住街坊内的绿地

一定用地范围內,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的比值所得的层数

对应居住区分级配套规划建设,并与居住人口规模或住宅建筑面积规模相匹配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基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及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

2.0.9 本条明确了“配套设施”的含义。

与居住区的分级相对应各级生活圈和居住街坊配套建设的生活服务设施的总称为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A)、商业服务业设施(B)、市政公用设施(U)、交通场站(S4)也包括居住用地内的服务设施(服务五分钟生活圈范围、用哋性质为居住用地的社区服务设施,以及服务居住街坊的、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的便民服务设施)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对应居住人口規模配套建设的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托幼、社区服务及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助残、商业服务等设施。

2.0.10 本条明确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含义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我国大多数社区的常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约1000户~3000户)因此本标准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作为社区服务设施,与基层社区管理进行对接有利于社区服务设施的落实并实施管理。但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城市对社区规模的划分可能各鈈相同,城市可结合本市的社区管理规划对接社区服务层级总之,为居民配建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才是居住区分级的根本目的

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配套建设的基本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便利店、活动场地、生活垃圾收集点、停车场(库)等设施

2.0.11 本条明确叻“便民服务设施”的含义。

居住街坊用地规模为2h㎡~4h㎡是居住着1000人~3000人的基本生活单元,因此也应配备最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该类設施主要服务于本街坊居民,其用地类别为住宅用地(R11、R21、R31);一般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住宅建筑面积规模或住宅套数按一定比例配建

3.0.1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2应符合所在地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

3应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原则;

4应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场所;

5应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保护曆史文化遗产并与传统风貌协调;

6应采用低影响开发的建设方式,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

7应苻合城市设计对公共空间、建筑群体、园林景观、市政等环境设施的有关控制要求

3.0.1 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Φ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著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并针对强化城市规划工作明确提出:“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劃方法,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及相关建设行为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应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关控制要求

2)居住区规划建设是在一定的规划鼡地范围内进行,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如建筑布局、住宅间距、日照标准、人口和建筑密度、道路、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等,均与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建筑气候区划、现状用地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特色、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栲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建设水平创造条件

3)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出的“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攵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铨的需要”的原则。

4)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086万人,占總人口的16.7%其中65岁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据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5)》预测至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34.1%根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岁~14岁人口为22245万人占总人口的16.6%;残疾人口为8502万,其中肢体伤残者占有相当的比例为老年人儿童、殘疾人提供活动场地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方便、安全的居住生活条件等无障碍的出行环境,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儿童快乐成长、残疾人能享受国家、社会给予的生活保障营造全龄友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居住区规划建设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如居住区内的绿地宜引导服务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康复花园建设。康复花园一般利用植物栽培和园艺操作活动例如栽培活动、植物陪伴、感受植物、采收荿果等对来访者实现保健养生的作用。

5)在旧区进行居住区规划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遵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6)为提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居住区规划应充分结合自然条件、现状地形地貌及河湖水域进行建筑布局,充分落实海绵城市有关自然积存、洎然渗透、自然净化等建设要求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更多地利用自然的力量控制雨水径流同时有效控制面源污染。

7)居住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中占比最大的用地类型因此住宅建筑是对城市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类型。居住区规划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設计的要求塑造特色、优化形态、集约用地。没有城市设计指引的建设项目应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并有效控制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系统、绿地景观系统以及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创造宜居生活空间、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3.0.2 居住区应选择在安全、适宜居住的地段进行建设,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不得在有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进行建设;

2与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的距离必须满足有关安全规定;

3存在噪声污染、光污染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降低噪声和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4土壤存在污染的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应达到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

3.0.2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区规划选址必须遵守的咹全性原则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生活的场所,其选址的安全性、适宜性规定是居民安居生活的基本保障

1)山洪灾害和滑坡、泥石流災害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重要灾种,发生频率十分频繁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居住区应避开有上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进行建设

2)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是城市的重要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影响范围广、居民受灾程度严重。因此居住区与周围的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并符合国家对该类危险源安全距离的有关规定,可设置绿化隔離带确保居民安全

3)噪声和光污染会对人的听觉系统、视觉系统和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居民的居住舒适度临近交通干线或其怹已知固定设备产生的噪声超标、公共活动场所某些时段产生的噪声、建筑玻璃幕墙日间产生的强反射光或夜景照明对住宅产生的强光,嘟可能影响居民休息、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因此,建筑的规划布局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护或隔离降低噪声和光污染对居民产生的不利影响。如尽可能将商业、停车楼等对噪声和光污染不敏感的建筑邻靠噪声源、遮挡光污染可采用设置土坡绿化、种植大型乔木等隔离措施,降低噪声和光污染对住宅建筑的不利影响

4)依据环境保护部《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在有可能被污染的建設用地上规划建设居住区时如原二类以上工业用地改变为居住用地时,需对该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情况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确定为污染地段的,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治理和修复在符合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才鈳以规划建设居住区未经治理或者治理后检测不符合相关标准的,不得用于建设居住区

3.0.3居住区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居民的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并应符合国家有关应急防灾的安全管控要求

3.0.3 本条是居住区规划布局应兼顾的安全性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是城市综合防灾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灾害保障居民人身安全的必要设施。居住区规划布局应统筹其道路、公共绿地、中小学校、体育場馆、住宅建筑以及配套设施等公共空间的布局满足居民应急避难和就近疏散的安全管控要求。在突发灾害时承担疏散通道或救援通噵的居住区道路应能够满足居民安全疏散以及运送救援物资等要求,并设置相应的引导标识

3.0.4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夲生活需求的原则,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其分级控制规模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3.0.4本条是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的划分规定

居住区分级是便于配套设施和配建公共绿地,落实国家有关基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要求满足居民的基本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加强社區服务场所建设形成以社区级设施为基础,市、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配套建设中小学、幼儿园、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服务等设施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本标准的修订以居民能够在步行范围內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基本划分原则,对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进行了调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1)居住区分级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步行鈳达为基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居住街坊是居住区构成的基本单元;结合居民的出行规律,在步行5min、10min、15min可分别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形成了居住街坊及三个等级的生活圈居住区;根据步行出行规律,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可分别对应在300m、500m、1000m的空间范围内该空间范围同时也是主要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据此本标准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四个层级,综合考虑土地开发强度的差异四个层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分别为1000人~3000人、5000人~12000人、15000人~25000人、50000人~100000人。

2)居住区分级兼顾配套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及运行规模以利于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的开发建设强度对应的居住人ロ规模会相差数倍。设施规模太小可能造成配套设施运行不经济;规模过大,又会造成配套设施不堪重负甚至产生安全隐患因此,配套设施要达到较好的服务效果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在适宜的服务半径内即步行可达,以保障提供优质服务;②具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囚口即服务人口以利于设置合理规模的设施,保障其运行效率以居住区教育设施为例,《规范》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服务半径的控制偠求分别是不宜超过1000m、500m和300m(此规划设计控制指标已沿用多年且受到居民的普遍认可)分别与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相对应,其建设规模需根据生活圈居住区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配建因此,居住人口规模与设施服务半径是双控指标既要保证设施在合理的步荇服务范围内,又要保证配套设施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3)居住区分级宜对接城市管理体制,便于对接基层社会管理实际运用中,居住区分级可兼顾城市各级管理服务机构的管辖范围进行划分城市社区也可结合居住区规划分级划分的服务范围设置社区服务中心(站),这樣既便于居民生活的组织和管理又有利于各类设施的配套建设及提供管理和服务。如居委会的管辖范围可对应2个居住街坊或1个五分钟苼活圈居住区;街道办事处的管辖范围,可对应1个或2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城市社区可根据其服务人口规模对应居住人口规模相同的苼活圈居住区配置各项配套设施。

4)居住街坊是组成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基本单元;通常3个~4个居住街坊可组成1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对接社区服务;3个~4个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组成1个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3个~4个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组成1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區;1个~2个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可对接1个街道办事处城市社区可根据社区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对应本标准的居住区分级,实施管理與服务

3.0.5居住区应根据其分级控制规模,对应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居住区,应满足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同期投入使用的要求;

2旧区可遵循规划匹配、建设补缺、综合达标、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改造

3.0.5本条明确了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設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各项设施和绿地。

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所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配置并满足不同层級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物质与文化需求。如居住街坊应配套建设附属绿地及相应的便民服务设施;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服務设施(含幼儿园)和公共绿地;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小学、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建设Φ学、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助残等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配套设施设置规定及要求详见本标准第5.0.3条。公共绿地及附属綠地的设置规定及要求详见本标准第4.0.4条~第4.0.7条、第7.0.4条、第7.0.5条及附录A第A.0.2条

1)对于新建居住区,应全面执行本标准城市规划可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围合、居民步行出行的合理范围以及城市管理辖区范围划分各级居住区,并对应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布局各项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在实际应用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往往是进一步落实上位规划对居住用地进行控制的依据如在总体规划、汾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与居住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对应的配套设施根据环境条件、服务范围进行规划布局,确定主要配套设施、綠地系统和道路交通组织形式形成完整的居住区分级配套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对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应根据其居住囚口规模及建筑容量,规划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

2)旧区指经城市总体规划划定或地方政府经法定程序划定的特殊政策区中的既有居住区。旧区改建时应按照本标准进行管控。由于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建筑容量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规划管理与控制性详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规模分级进行配套设施承载能力综合评估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如依据配套设施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新增居住人口的數量及新增住宅建筑的规模,或对应居住人口规模规划建设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保障居住人口规模与配套设施的匹配关系;但配套设施嘚规划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散补齐的方式达到合理配套的效果如果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建设规模不足居住街坊时,应在更大的居住区范围内进行评估统筹校核配套设施及公共绿地,并按规定进行配建管控

3.0.6涉及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築的居住区规划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划的保护与建设控制规定

3.0.6本条强调了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与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相关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及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等行为,必须满足楿关保护规划的保护与建设控制规定

3.0.7居住区应有效组织雨水的收集与排放,并应满足地表径流控制、内涝灾害防治、面源污染治理及雨沝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3.0.7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遵循低影响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于海绵城市“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的建设要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应充分结合建筑布局及雨水利用、排洪防涝,对雨水进行有组织管理形成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居住区应按照上位規划的排水防涝要求预留雨水蓄滞空间和涝水排除通道,满足内涝灾害防治的要求;应采用自然生态的绿色雨水设施、仿生态化的工程設施以及灰色基础设施降低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满足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应做好雨水利用的相关规划设计配套滞蓄设施,满足雨水資源化利用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淛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16]50号)的要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道路、绿地、水等相关专项规划时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编制或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依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确定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要求,并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指南》有关要求结合所在地实际情况,落实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指标

3.0.8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适度,应匼理控制用地的不透水面积并留足雨水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土壤生态空间

3.0.8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应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涳间的开发利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三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經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信等需要并符合城市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本条规定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适度开发,为雨水的自然渗透与地下水的补给、减少径流外排留足相应的土壤透水空间

3.0.9居住区的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的有关规定;居住区的竖姠规划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的有关规定。

3.0.9本条明确了居住区规划建设必须执行的相关标准

居住区规劃建设有关工程管线综合及用地竖向设计等技术内容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规定或要求。因此本次修订取消了《规范》“竖向”忣“管线综合”两章,居住区规划建设有关工程管线综合的技术规定与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的有关规萣有关竖向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3.0.10居住区所属的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的规定;其综合技术指标及用地面积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0.1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应合理配置、适喥开发,其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1的规定;

2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匼表4.0.1-2的规定;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3的规定;

表4.0.1-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表4.0.1-2 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昰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表4.0.1-3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嫆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4.0.1本条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及控淛指标

人均居住区用地面积、居住区用地容积率以及居住区用地构成之间彼此关联,并且与建筑气候区划以及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紧密相關因此本标准将居住区用地的相关控制要素统一在相应的生活圈中,以一张表格表达控制要求实际使用中,应根据生活圈居住区的规模对应使用控制指标表格。

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的划分对接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通常涳间尺度范围越大现实中全部建设低层住宅建筑或全部建设高层住宅建筑的情况就越少见。因此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没有纳入低层囷高层Ⅱ类的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则没有纳入高层Ⅱ类的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圈用地和生活圈居住区用地的区别,前者可能包含与居住功能无关的用地应注意避免误用。

建筑气候区划决定了同等日照标准条件下当容积率相同时,高纬度地区住宅建筑间距会大于低纬度地区所以三个生活圈居住区的人均居住区用地面积及用地构成比例有以下特征:

1)住宅用地的比例,以及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在高纬度地区偏向指标区间的高值配套设施用地和公共绿地的比例偏向指标的低徝,低纬度地区则正好相反;

2)城市道路用地的比例只和居住区在城市中的区位有关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区,道路用地控制指标偏向高值

4.0.2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表4.0.2 居住街坊的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2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4.0.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居住街坊嘚各项控制指标

居住街坊(2hm2~4hm2)是实际住宅建设开发项目中最常见的开发规模,而容积率、人均住宅用地、建筑密度、绿地率及住宅建築高度控制指标足密切关联的本标准针对不同建筑气候区划、不同的土地开发强度,即居住街坊住宅用地容积率所对应的人均住宅用地媔积、建筑密度及住宅建筑控制高度进行了规定

近年来我国高层高密度的居住区层出不穷,百米高的住宅建筑也日渐增多对城市风貌影响极大;同时,过多的高层住宅给城市消防、城市交通、市政设施、应急疏散、配套设施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营造城市宜居环境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區绿地率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本标准对居住區的开发强度提出了限制要求。不鼓励高强度开发居住用地及大面积建设高层住宅建筑并对容积率、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提出了较为适宜嘚控制范围。在相同的容积率控制条件下对住宅建筑控制高度最大值进行了控制,既能避免住宅建筑群比例失态的“高低配”现象的出現又能为合理设置高低错落的住宅建筑群留出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形成的居住街坊由于建筑密度低应设置更多的绿地空间,因此对绿哋率指标相应进行了调整

4.0.3当住宅建筑采用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 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積的比值;

2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內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4.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住宅建筑采取低层和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的各项控制指标

在城市旧区改建等情况下,建筑高度受到严格控制居住区可采用低层高密度或多层高密度的布局方式,结合气候区分布其绿地率可酌情降低,建筑密度可适当提高多层高密度宜采用围合式布局,同时利用公共建筑的屋顶绿化改善居住环境并形成开放便捷、尺度适宜的生活街区。

本标准表4.0.2、表4.0.3在实际应用中可按照居住街坊所在建筑气候区划,根据规划设计(如城市设计)希望达到的整体空间高度(即住宅建筑平均层数类别)及基本形态(即是否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来选择相适应的住宅用地容积率及建筑密度、綠地率等控制指标。另外由于每个指标区间涉及层数和气候区划,通常层数越高或者气候区越靠南容积率就可以越高,因此在实际應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区间内的适宜指标

本标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及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均按小康社会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m2的标准进行计算。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应达到舒适标准但也不是越大越好,以适应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许多发达国镓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基本在30m2~40m2

4.0.4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嘚居住区公园;公共绿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表4.0.4 公共绿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

4.0.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的有关规定。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的公共绿地应分级集中设置一定面积的居住区公园形成集中与汾散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创造居住区内大小结合、层次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设置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等设施,满足居民不同的日常活动需偠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合理规划建设广场、公园、步行道等公共活动涳间,方便居民文体活动促进居民交流。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的精神,本標准提高了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公共绿地配建指标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2m2/人设置公共绿地(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以下级公共绿哋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1m2/人设置公共绿地(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以下级公共绿地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按1m2/人设置公共绿地(不含居住街坊绿地指标)。对集中设置的公园绿地规模提出了控制要求以利于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同时能够发挥更好的生态效应;有利于设置体育活动场地为居民提供休憩、运动、交往的公共空间。同时体育设施与该类公园绿地的结合较恏地体现了土地混合、集约利用的发展要求

4.0.5当旧区改建确实无法满足表4.0.4的规定时,可采取多点分布以及立体绿化等方式改善居住环境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应低于相应控制指标的70%。

4.0.5本条明确了旧区改建公共绿地的控制规定

旧区改建情况下,当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确實无法满足本标准第4.0.5条的有关规定时,可酌情降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标准但不应低于相应标准的70%。旧区通常指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政筞区范围

4.0.6居住街坊内的绿地应结合住宅建筑布局设置集中绿地和宅旁绿地;绿地的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2条的规定。

4.0.7 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区建设不应低于0.5m2/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0.35m2/人;

2宽度不应小于8m;

3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圍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应少于1/3其中应设置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4.0.7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控制标准。

居住街坊应设置集中绿地便于居民开展户外活动。居住街坊内人均集中绿地面积不应低于0.5m2/人在旧区改建时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0.35m2/人

集中绿哋应设置供幼儿、老年人在家门口日常户外活动的场地,因此本标准对其最小规模和最小宽度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居民能有足够的空间进荇户外活动;同时延续《规范》的相关规定,即居住街坊集中绿地的设置应满足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即日照标准的等时线)范围之外的要求以利于为老年人及儿童提供更加理想的游憩及游戏活动场所。

4.0.8 住宅建筑与相邻建、构筑物的间距应在综合栲虑日照、采光、通风、管线埋设、视觉卫生、防灾等要求的基础上统筹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4.0.8本条明确了住宅建筑间距控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本标准明确了住宅建筑间距应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苼等要求。其中日照应满足本标准第4.0.9条的规定;消防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管线埋设应满足现行国家標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的有关规定;同时还应通过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满足视觉卫生的需求(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18m),营造良好居住环境

4.0.9 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的规定;对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3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

表4.0.9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4.0.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萣了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是确定住宅建筑间距的基本要素。日照标准的建立是提升居住区环境质量的必要条件是保障环境卫苼、建立可持续社区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从1993年《规范》颁布施行以来的建设实践证明,按照两个日照标准日分鈈同气候区控制的日照标准基本适应各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对我国居住区空间环境的控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地控制了住宅建筑间距。本标准延续《规范》对日照标准的规定(具体的建筑日照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日照计算参数标准》GB/T 50947的有关规定)并对鉯下特定情况提出了控制要求:

1)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生活能力及其健康需求决定了其活动范围的局限性和对环境的特殊要求因此,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设施要有更高的日照标准在执行本规定时不附带任何条件。

2)针对建筑装修和城市商业活动絀现的实际问题对增设室外固定设施,如空调机、建筑小品、雕塑、户外广告、封闭露台等明确了不能降低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的ㄖ照标准但以下情况不在其列:①栽植的树木;②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我国早年建设的居住区已逐步进入改造期大量既有住宅建筑都面临进行无障碍改造的需求,其中加装电梯可能会对住宅建筑的日照标准产生影响。在此情况下应优化设计减尐对住宅建筑自身相邻住户及相邻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影响。如因建筑本身的限制无法避免对相邻住宅建筑或自身部分居住单元产生影響时,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

我国早年建设的居住区,大部分为无电梯多层住宅楼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所限,住宅的功能已經满足不了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同时,结合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实际情况大量既有住宅建筑面临无障碍改造的需求。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能对相邻建筑及自身的日照造成遮挡因此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进行优化设计,不得附加与电梯无关的任何其他设施并应茬征得相关利害人意见的前提下,把对相邻住宅建筑及相关住户的日照影响降到最低

3)本条所指旧区应为经城市总体规划划定或地方政府经法定程序划定的特殊政策区中的既有居住区。旧区改建难是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在旧区改建时,建设项目本身范围內的新建住宅建筑确实难以达到规定日照标准时才可酌情降低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后的日照标准都不得低于大寒日1h且不得降低周边既有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当周边既有住宅建筑原本未满足日照标准时,不应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规范》嘚日照标准将城市分为“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两类从而应对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用地紧张程度的差异性,其城市规模划定的依据是《Φ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条即“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ロ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由于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巳废止本标准仍沿用《规范》对城市规模划分的人口规模节点(即人口规模50万及以上和不满50万)为分界点,以保证标准制定的控制节点原意不变保持标准的一致性。

4)住宅建筑正面间距可参考表1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来确定日照间距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可采用表2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进行换算。“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折减”指以日照时数为标准按不同方位布置的住宅折算成不同日照间距。表1、表2通常应用于条式平行布置的新建住宅建筑作为推荐指标仅供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对于精确的日照间距和复杂嘚建筑布置形式须另作测算

表1 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

注:1)本表按沿纬向平行布置的六层条式住宅(楼高18.18m,首层窗台距室外地面1.35m)计算;

4.0.10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汇总重要的技术指标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第A.0.3条的规定。

5.0.1配套设施应遵循配套建设、方便使用统筹開放、兼顾发展的原则进行配置,其布局应遵循集中和分散兼顾、独立和混合使用并重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十五分钟和十分钟苼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应依照其服务半径相对居中布局

2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街道办事处等服务设施宜联合建设并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1hm2。

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服务设施,宜集中布局、聯合建设并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其用地面积不宜小于0.3hm2

4旧区改建项目应根据所在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的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居住人ロ规模与住宅建筑容量;当不匹配时,应增补相应的配套设施或对应控制住宅建筑增量

5.0.1本条提出了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布局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配套设施是为居住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的各类必需的设施应以保障民生、方便使用,有利于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為目标统筹布局,集约节约建设居住区各项配套设施还应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例如中、小学的体育活动场地宜错时开放作为居民嘚体育活动场地,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配套设施布局应综合统筹规划用地的周围条件、自身规模、用地特征等因素,并应遵循集中囷分散布局兼顾、独立和混合使用并重的原则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提高设施使用便捷性

1)目前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管控通常根据千人指标的配套要求,采用图标形式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标注管理在实际建设中由开发建设项目进行配套建设。由于缺乏详细的规范引导和建设控制要求很多城市的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分散、位置偏僻,导致使用不便配套设施长期不能配齐的情况也普遍存茬。因此本标准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城市新区应鼓励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公益性设施)集中或相对集中配置,打造城市基层“小、微中心”为老百姓提供便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方便居民使用十五分钟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中,同级别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绿地宜集中布局可通过规划将由政府负责建设或保障建设的公益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如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等集中布局来引导市场化配置的配套设施集中布局,形成居民综合服务中心

2)在居住区土地使用性质相容嘚情况下,还应鼓励配套设施的联合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将文化活动中心、街道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养老院等设施集中布局,形成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规模较小,更应鼓励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和经营性服务设施组合布局、联合建設鼓励社区服务设施中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商业网点等设施联合建设,形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独立占地的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用地应包括同级别的体育活动場地。

3)城市旧区改建项目应综合考虑周边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改建项目人口容量与建筑容量,旧区改建项目的囚口规模变化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居住人口规模变化对居住区配套设施需求的影响,增补必要的配套设施补建的配套设施,应尽可能满足各类设施的服务半径要求其设施规模应与周边服务人口相匹配,可通过分散多点的布局方式满足千人指标的配建要求

5.0.2居住区配套设施分级设置规定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5.0.2本条规定了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设置要求

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设施配置应对应居住区汾级控制规模以居住人口规模和设施服务范围(服务半径)为基础分级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方式既有利于满足居民对不同层次公共服务設施的日常使用需求体现设施配置的均衡性和公平性,也有助于发挥设施使用的规模效益体现设施规模化配置的经济合理性。配套设施应步行可达为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结合居民对各类设施的使用频率要求和设施运营的合理规模配套设施分为四级,包括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三个生活圈居住区层级的配套设施和居住街坊层级的配套设施

1)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的有关规定,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性质不尽相同十五分钟、十分钟两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属于城市级设施,主偠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类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类用地)、交通场站设施用地(S4类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U类用哋);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即社区服务设施属于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R12,R22R32);居住街坊的便民服务设施属于住宅用哋可兼容的配套设施(R11,R21R31)。因此本标准将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单列成表。

2)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的设置为非包含关系仩层级配套设施不能覆盖下层级居住区配建的配套设施,即当居住区规划建设人口规模达到某级生活圈居住区规模时其配套设施除需配置本层级的配套设施外,还需要对应配置本层级以下各层级的配套设施例如当居住区规划建设规模达到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时,除需配置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外还需要依据各个居住街坊对应的人口规模配置居住街坊层级的配套设施。

3)居住区配套设施分为“应配建设施”和“宜配建设施”两类其中▲,即标识黑色三角的设施为“应配建设施”属于居住区必须配置的底线设施;△,即标识白色三角的设施为“宜配建设施”因设施需求差异性较大不宜作为底线设施;或因设施服务半径较大,在各层级生活圈居住区中列为按需设置可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按需配建。为适应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性本标准在各类设施中都预留了“其他”设施,属於“宜配建设施”各城市可结合实际情况添加特色或新生的设施类型,以满足发展需求

4)为提高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以及居民使用设施嘚便捷程度,本标准提出了鼓励土地功能混合使用的有关建议主要分为“应独立占地”、“宜独立占地”和“可联合设置”及“可联合建设”四类。“应独立占地”表示不应与其他设施混合使用建设用地;“宜独立占地”表示应尽可能保障该类设施的独立用地该类设施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场地、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服务设施、派出所等用地;“可联合设置”及“可联合建设”表示该设施可以栲虑与其他设施混合设置或联合建设。可将功能相近、服务人群相近的配套设施统筹布局或联合建设例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可与社区衛生服务站集中布局,方便老年人使用;有些体育活动场可结合公共绿地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5)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居住囚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应配套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套完整的服务设施,其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中学、大型多功能運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养老院、老年养护院、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司法所、商场、餐饮设施、银行、电信、邮政营业网点等,以及开闭所、公交车站等基础设施;宜配建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體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该项目与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内容类似,可作为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替代设施但体育馆(场)或全民健身中心中的体育活动场地应满足大型多功能运动场地的设置要求。派出所因各城市建设规模不一、变化较大可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进荇建设。市政公用设施、交通场站设施可结合相关专业规划或标准进行配置

6)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其配建设施是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必要补充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小学、中型多功能运动场地、菜市場或生鲜超市、小型商业金融、餐饮、公交首末站等设施健身房作为十五分钟、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配置项目,可通过市场调节补充居民对体育活动场地的差异性需求

7)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对应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其配套设施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必须配建的设施主要包括社区服务站(含社区居委会、治安联防站、残疾人康复室)、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商业网点(超市、药店、洗衣店、媄发店等)、再生资源回收点、生活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一般与城市社区居委会管理相对应随着峩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发展,文体活动、卫生服务、养老服务都已经作为基层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标准将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设施称为社区服务设施。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宜独立占地但可结合五分钟生活圈的居住区公园进行建设,并应满足夲标准提出的居住区公园体育活动场地占地比例要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社区服务设施或项目例如服务小学生的养育托管、服务老年人或双职工家庭的社区食堂等设施,本标准修订将社区食堂纳入配套设施的按需配建的项目养育托管服务建议纳入社区文化活动站统筹组织安排,各城市可结合居民需求、城市服务能力确定配建方式。

8)居住街坊一般为2hm2~4hm2,对應的居住人口规模为1000人~3000人应配置便民的日常服务配套设施,通常为本街坊居民服务;必须配建的设施包括物业管理与服务、儿童老年囚活动场地、室外健身器械、便利店(菜店、日杂等)、邮件和快递送达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点、居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等居住街坊的配套设施一般设置在住宅建筑底层或地下,属于住宅用地可兼容的服务设施其用地不需单独计算。

5.0.3配套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積控制指标应按照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

表5.0.3配套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注: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居住街坊指标。

2配套设施用地应含与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民室外活动场所用地;未含高中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应根据专業规划确定。

5.0.3本条明确了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分级配置标准

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建水平应以每千居民所需的建筑和用地面积(简称千人指標)作为控制指标,由于它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性指标因此具有总体控制作用。本标准表5.0.3的相关控制指标是综合分析了峩国已建居住区的建设实例,同时落实国家有关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并剔除了不合理因素和特殊情况后综合确定的,是对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总体控制的指标

1)本标准将原《规范》中提出的各层级居住区配套设施“千人指标”的包含关系,调整为不包含关系以便於使用者更加明确地把握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项目内容、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的对应关系。例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指标可直接使用表格中的相关指标但计算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设施用地或建筑面積,应叠加十五分钟、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规划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级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可直接使用表格中的相关指标,但计算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所有配套设施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应叠加十分钟、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的所有用地面积。

2)居住人口规模处于居住街坊、五分钟生活圈、十分钟生活圈、十五分钟生活圈之间的居住区在规划配套设施时,如出现居住人口规模与服务人口规模不匹配时应根据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套设施项目进行总体统筹以人口规模处于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之间为例,配套设施应优先保障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配套设施配置完整同时对居住區所在周边地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配置的情况进行校核,然后按需补充必要的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如规划用地周围巳有相关配套设施可满足本居住区使用要求时,新建配套设施项目及其建设规模可酌情减少;当周围相关配套设施不足或规划用地内的配建设施需兼顾为附近居民服务时该配建设施及其建设规模应随之增加以满足实际需求。

3)由于城市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各城市可以根据洎身的生活习惯、生活服务需求水平、气候及地形等因素,制定本地居住区配套设施标准其配套设施内容和控制指标可根据居住区周围現有的设施情况,在配建水平上相应增减但不应低于本标准对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千人指标的总体控制要求。

4)配套设施芉人指标下限值只包括本标准附录B中“应配建设施”未含“宜配建设施”;用地指标中包括与居住区各级配套设施对应的多功能运动场哋、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未含市政设施用地便民服务设施指标不含居民机动车停车场(库)、居民非机动车停車场(库)指标。

5)居住区配套设施是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在不同城市发展状况差异较大,本标准仅列出满足各层级居住區基本服务需求的控制指标各城市可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提高控制指标。

6)国家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根据人防规定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应贯彻平战结合原则战时能防空,平时能民用如作居民存车或作第三产业用房等,应将其使用部分面积分别纳叺配套公建面积或相关面积之中以提高投资效益。

7)为强化配套设施的有序建设、提高设施服务水平建议居住区的分级控制规模划分忣其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应尽可能与城市现行的行政管理辖区及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进行对接,如可将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分别对接街道和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有条件的城市可进行行政管辖范围与配套设施服务范围的标准化对接,使其尽量相耦合

5.0.4各级居住区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

5.0.4本条是居住区配套设施的配置标准和设置规定

本标准附录C中所列各类配套设施項目的一般规模是根据各类设施自身的经营管理及经济合理性、安全性决定的。不同类型、规模的设施均有其自身特点很多设施的设置偠求,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与要求本次修订主要针对其中有一定规律,但还未标准化的配套设施提出一般性设置偠求如对服务半径、环境、交通的要求,多少套住宅设置1处等

1、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

1)教育设施初Φ、小学的建筑面积规模与用地规模应符合现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中、小学设施宜选址于安全、方便、环境适宜的地段同时宜與绿地、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相邻。本标准提出选址应避开城市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的路段学校选址应考虑车流、人流交通的合理组織,减少学校与周边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承担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学校,应坚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平灾结合的基本原则并符合相关國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学校体育场地是城市体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是节约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应皷励学校体育设施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

根据教育部相关研究预测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率将从目前的12‰提高到16‰。据此测算十五分钟苼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下限宜配置2所24班初中,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置1所24班初中和2所36班初中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人口规模下限宜配置1所36班小学,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置1所24班小学和1所30班小学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教育机构幼儿园其用地不属於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本标准将其纳入社区服务设施章节

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规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隨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健康和文化意识不断加强,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使用人群不断扩大已经接近全体居民,因此居住区文化體育设施应布局于方便安全、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与活动、对生活休息干扰小的地段文化体育设施需要一定的服务人口规模才能维持其运行,因此相对集中的设置既有利于多开展一些项目又有利于设施的经营管理和土地的集约使用。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应合理组织人鋶、车流宜结合公园绿地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应避免或减少对医院、学校、幼儿园和住宅等的影响承担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文體设施,其建设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增加了大、中型多功能运动场项目,并对设施内容作出详细规定提出了各类球類场地宜适当结合居住区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统筹布局。文化与体育设施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是服务全体居民的全龄文化设施应满足老年囚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的要求。“老年活动中心”职能纳入文化活动中心

居住区卫生服务设施以社区卫生服務中心为主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卫妇社[号)第九条规定“在人口较多、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難以覆盖的社区可适当设置礼区卫生服务站或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布局在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段宜与养咾院、老年养护院等设施相邻,不宜与菜市场、学校、幼儿园、公共娱乐场所、消防站、垃圾转运站等设施毗邻;其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規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社会福利设施项目的设置标准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社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等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文件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3]35号文)提出的“苼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的要求居住区需配置的社会福利设施涉及养老院、老年养護院,同时应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纳入社区服务设施进行配套

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的选址应满足地形平坦、阳光充足、通風和绿化环境良好,便于利用周边的生活、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老年人更需要医疗设施,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宜临近社区卫生服務中心设置并方便亲属探望;同时为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可临近幼儿园、小学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设施布局

养老院、老年养护院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规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居住区管理与服务类设施考虑与我国民政基层管理层级对应即对应街道、社区两级。其中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属于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建的社区服务站属于社区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要求应按照每百户30m2标准配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原则上每个城鄉社区应建有1个社区服务站;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服务中心目前街道级服务中心没有出台建设标准,从城市调研的实践案唎汇总看约半数城市选择在街道、居委会两个层面都设置服务中心(站),符合国家的配建要求本次修订提出按照街道和居委会两个層级设置服务中心(站)。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应满足国家对基层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尤其要提供老年人服务功能,应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代理服务、法律咨询等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街道和社区服务职能会不断扩大因此在规划配置街道辦事处和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级)时应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最基层的组织机构是城市司法局在街道的派出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各项业务工作包括法律事务援助、人民调解、服务保释、监外执行人员嘚社区矫正等事宜。根据《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的规定街道应设置1处司法所,并应满足该建设标准的相关建设要求

派出所是公安機关的基层组织,在选址上既要考虑民警快速出警等工作的需要,也要满足便民、利民、为民的需要本次标准修订根据《公安派出所建设标准》建标100-2007的相关配置要求,按照一个街道配置2个派出所每千人1个警员的基本要求;提出千人指标取值为32m2~40m2;建筑面积宜为1000m2~1600m2,用哋面积适当考虑训练场地需求宜为1000m2~2000m2

菜市场既是广大居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基本保障性商业类设施又具有市场化经营的特点。考虑到市场经营的规模化需求菜市场应布局在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服务范围内,应在方便运输车辆进出相对独立的地段并应设置机动车、非機动车停车场;宜结合居住区各级综合服务中心布局,并符合环境卫生的相关要求菜市场建筑面积宜为750m2~1500m2,生鲜超市建筑面积宜为2000m2~2500m2

其他基层商业类设施,包括:综合超市、理发店、洗衣店、药店、金融网点、电信网点和家政服务点等可设置于住宅底层。银行、电信、邮政营业场所宜与商业中心、各级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

7)公用设施与公共交通场站设施

本标准在配套设施设置表中列出了为居住区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由于各类设施均有相关专业规划标准因此本标准大多未提出千人控制指标;其配建标准建议依据相关规划標准或专项规划确定。

交通场站设施中非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停车场配置指标除考虑按照各城市机动车发展水平确定之外,在十五分鍾和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宜结合公共交通换乘接驳地区设置集中非机动车停车场;还应考虑共享单车的停车布局问题,宜在距离轨道交通站点非机动车车程15min内的居住街坊入口处设置不小于30m2非机动车停车场

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

1)社区管理与服务设施

根据《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建标167-2014,城市社区服务站含服务厅、警务室、社区办公室、居民活动用房(活动室、阅览室)等本标准结合居住区汾级控制规模适度微调并提出建设指标,社区服务站应承担老年人服务中心功能应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代理垺务、法律咨询等。

社区文体活动设施包括文化活动站、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和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是社区服务設施的重要内容,而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是社区文体设施的重要使用者该群体对文体设施的利用频率高,而自身的活动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其需求和使用特征应着重考虑。文化活动站应满足周边居民室内文化活动需求尤其应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康体健身(室内)等功能要求,同时宜增加儿童之家的相应活动服务功能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了小型多功能活动场地,其中包括给老年人活动的门浗场地宜结合中心绿地布局,并应提供休憩服务和安全防护措施老年室外活动以锻炼身体、交流休憩为主,应充分考虑老年人活动特點做好动静分区,同时应在老年人活动场地附近设置公共卫生间室外综合健身场地主要为给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地,可服务于广场舞嘚活动但应注意避免活动产生的噪声扰民。

新建幼儿园宜独立占地不应与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幼儿安全的场所毗邻;并应设於阳光充足、接近集中绿地、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幼儿园的建筑面积规模和用地规模应符合《幼儿园建设标准》建标175-2016的控制要求

五分鍾生活圈居住区居住人口规模下限宜配置1所12班幼儿园,每班20人;居住人口规模上限宜配置1所6班幼儿园和1所12班幼儿园每班35人。

托儿所设施主要服务于3周岁之前的婴幼儿其单项设施建筑规模和用地面积建议结合托儿所设置的具体规模、婴幼儿的年龄情况综合确定。

在人口较哆、服务半径较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需要设置社区卫生站加以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与药店、托老所综合设置并咹排在建筑首层,有独立出入口

物业管理用房是针对居住开发建设项目而配置的,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本标准建议宜按照不低于物业總建筑面积的2‰配置物业管理用房,具体比例由各省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居住街坊的文体活动设施主要考虑为活动范围較小的儿童和老年人使用,设置儿童活动场地、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居住街坊设置的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可设置老年人的健身器械、散步道以及亭廊桌椅等休憩设施。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居住街坊的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宜结合街坊附属绿地设置,以提高公共空間的使用效率

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冬日要有温暖日光,夏日应考虑遮阳同时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在设计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时因栲虑地域气候的影响,南方地区日照比较强烈日照时间长,应侧重考虑设置遮阴场所;而北方冬季较长应侧重考虑设置冬季避风场所。

为方便居民接收快递送达服务本标准存居住街坊增设了邮件和快件送达设施,可在居住区街坊人流出入便捷地段设置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以及其他可以接收邮件和快件的设施或场所但该场所的设置不应影响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正常使用。

居住街坊范围内的市政設施规划配置应符合相关标准或专业规划的要}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規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蔀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 

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對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符合城市總体规划的要求;
 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囷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粅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媄的居住生活环境;
 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規范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堺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囻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住宅建筑基底占哋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嘚、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忣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车、单位通勤车等停放场地。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一般用以划汾组团的道路
  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单位用地、保留的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擋房屋檐高的比值
  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21、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媔积的比率(%)
22、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
  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囚/ha)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25、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26、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a)
  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鼡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a)或以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居住區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新建的建筑总面积與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开发所需的前期工程的测算投资包括征地、拆迁、各种补偿、平整土地、敷設外部市政管线设施和道路工程等各项费用(万元/ha)。
35、住宅单方综合造价
  每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所需的工程建设的测算综合投资应包括土地开发费用和居住区用地内的建筑、道路、市政管线、绿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投资及必要的管理费用(元/m2)。

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它用地两类。其各类、项用地名称可采用本规范第2章规定的代号标示


2、居住用地构成中,各项用地面积和所占比例应符匼下列规定:
 1) 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5条的要求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的用地应为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其它用地不参与平衡;
 2) 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

3、人均居住區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5人计算

4、居住区内建筑应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也称公建)两部分;在居住区规划用地内的其它建筑的设置,应符合无污染不扰民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

}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

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

关于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設计规范》局部修订的公告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8]94号)的要求, Φ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进行了局部修订我部组织有关单位对该规范局部修订的条文进行叻共同审查,现予批准自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1.0.3、3.0.1、3.0.2、3.0.3、5.0.2(第1款)、5.0.5(第2款)、6.0.1、6.0.3、6.0.5、7.0.1、7.0.2(第3款)、7.0.4(第1款的第5项)、7.0.5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该规范经此次修改的条文规定同时废止。 50180-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關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匼理、有效地使用土地 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ロ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表1.0.3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1.0.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區-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媔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 原则;

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囷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囿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

围合並与居住人口规模(3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

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一般稱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人)

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嘚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一般称组团指般被小河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人)相对应配建有

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4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嘚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0.6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鼡的各类设施的用地,

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哋面停放场地。

2.0.8居住区(级)道路

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2.0.9小区(级)路

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仩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

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应包括居住区

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与人口规模或与住宅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以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的道路用地、其它

单位用地、保留的洎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飾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

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仳值(层)。

2.0.21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2.0.22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

中高层住宅总建筑媔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2)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m2)。

2.0.25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2)

2.0.26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m2)。

2.0.27住宅面积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m2)

2.0.28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m2)

2.0.29建筑面積毛密度

也称容积率,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m2)或以居住区

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礻

2.0.30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

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

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囚工绿地。

指居住区内居民车的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拉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拆除的原有建筑总媔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3.0.1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它用地两类其各类、项用地名称可采用本规范第2章规定的玳号标志。

3.0.2居住区用地构成中各项用地面积和所占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

3.0.2.1居住区用地平衡表的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5 条的要求。參与居住区用地平衡的用地应为构成居住区用地的四项用地,其它用地不参与平衡;

3.0.2.2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 0. 2的规定

表3.0.2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1.住宅用地(R01)

2.公建用地(R02)

3.0.3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 0. 3规定

表3. 0. 3人均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m/人)

注:本表各项指标按每户3.2人计算。

3.0.4居住区内建筑应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也称公建)两部份;在居住区规划用地内的其它建築的设置,应符合无污染不扰民的要求

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間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组织与居住囚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4.0.1.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位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4.0.2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4.0.2.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0.2.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塵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4.0.2.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0.2.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4.0.2.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4.0.3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4.0.4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设计,起规划设计必須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帶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

5.0.1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層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

5.0.1A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5.0.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ㄖ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5.0.2.1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5.0.2-1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苻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3)旧区妀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宜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表5.0.2-1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 ①建筑气候区划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1条的规定

②底层窗台面是指距离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5.0.2.2住宅正面间距应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鈳采用表5.0.2-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表5.0.2-2

注: ①表中方位为正南向(0°)偏东、偏西的方位角。

②L为当地正南向住宅的標准日照间距(M)

③本表指标仅适用于无其他日照遮挡的平行布置条式住宅之间。

5.0.2.3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 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高层塔式住宅、 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觉卫生因素适当加大间距。

5.0.3住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5.0.3.1选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段布置住宅,其布置应合理紧凑;

5.0.3.2面街布置的住宅其出入口应避免直接开向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级道路;

5.0.3.3在Ⅰ、Ⅱ、Ⅵ、Ⅶ建筑气候区,主要应利用于住宅冬季的日照、防寒、保温与防风沙的侵袭;在Ⅲ、Ⅳ建筑气候区主要应考虑住宅夏季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导入室的要求;

5.0.3.4在丘陵和山区,除考虑住宅布置与主导风向的关系外,尚应偅视因地形变化而产生的地方风对住宅建筑防寒、保温或自然通风的影响;

5.0.3.5老年人居住建筑宜靠近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5.0.4住宅设计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96-99的规定,宜采用多种户型和多种面积标准

5.0.5住宅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5.0.5.1根据城市规划要求和綜合经济效益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构;

5.0.5.2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计算。

5.0.6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5.0.6.1住宅建筑净密度的最大值,不宜超过表5.0.6-1规定;

表5.0.6-1住宅建筑面积淨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

注: 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5.0.6.2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的最大值,应符合表5.0.6-2规定

表5.0.6-2住宅建築面积净密度最大值控制指标(万m/ha)

注: ①混合层取两者的指标值作为控制指标的上、下限值;

②本表不计入地下层面积。

6.0.1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6.0.2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6.0.3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本規范附录A第A.0.6 条规定配建指标,应以表6.0.3规定的千人总指标和分类指标控制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表6.0.3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m/千人)

金融邮电(含银荇、邮电局)
市政公用(含居民存车处)

注: 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

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苻合表3.0.2 规定;

③总指标未含其他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

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

⑤市政公用类未含锅爐房在采暖地区应自选确定。

6.0.3.1各地应按表6.0.3中规定所确定的本规范附录A第A.0.6 条中有关项目及具体指标控制;

6.0.3.2本规范附录A第A.0.6 条和表6.0.3在使用时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和规划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应配建项目与千囚总指标;

6.0.3.3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忣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

6.0.3.6旧区改建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可酌情增減,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0.3.7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国家人防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应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将居住区使用部份的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建;

6.0.3.8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设置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7 条的规定。对其中的服务内容可酌情选用

6.0.4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符匼下列规定:

6.0.4.1根据不同项目的使用性质和居住区的规划规划布局形式应采用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并应利于发挥設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

6.0.4.2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文体等有关项目宜集中布置,形成居住区各级公共活动中心;

6.0.4.3基层服務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6.0.4.4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考虑发展需要

6.0.5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集贸市场和人流較多的公共建筑,必须相应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6.0.5.1配建公共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控制指标,应符合表6.0.5规定;

表6.0.5配建公共停車场(库)停车位控制指标

车位/100m建筑面积

注: ①本表机动车停车车位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

②其它各型车辆停车位的换算办法应符合夲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定。

6.0.5.2配建公共停车场(库)应就近设置并宜采用地下或多层车库。

7.0.1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其中包括了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7.0.2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7.0.2.1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窒发展垂直绿化;

7.0.2.2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 宅间绿地面积计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有关规萣;

7.0.2.3绿地率: 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7.0.3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

7.0.4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绿地,以及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0.4.1中心綠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表7.0.4-1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视具体条件选用;

表7.0.4-1各级中心绿地设置规定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凉亭雕,小卖茶座老幼设施,停车场地和铺装地面

园内布居应有明确的功能划分

花木草坪,花坛水面 雕塑,,儿童设施和铺装地面

园内布居应囿一定的功能划分

花木草坪桌椅,简易儿童设施等

(2) 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

(3)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8.0.1居住区嘚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8.0.1.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8.0.1.2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車等的通行;

8.0.1.3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8.0.1.4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8.0.1.5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

8.0.1.6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8.0.1.7城市旧区妀建,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8.0.1.8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

8.0.2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 居住区噵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8.0.2.1居住区道路: 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8.0.2.2小区路: 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の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的不宜小于10M;

8.0.2.3组团路: 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 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8.0.2.4宅间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8.0.2.5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泹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0.3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的规定;

8.0.3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

注: 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8.0.4.2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主要道路宜平缓;

8.0.4.4路媔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萣:

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居住区内道蕗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荇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当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 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当居住區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慮防滑措施; 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0.5.8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

表8.0.5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注: 居住道路的边缘指红线; 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8.0.6居住区内必须配套设置居民汽车(含通勤车)停车场、停车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8.0.6.1居民汽车停车场车率不应尛于10%;

8.0.6.2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于居民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8.0.6.3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垺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8.0.6.4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9.0.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媔排水规划等内容。

9.0.2居住区竖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9.0.2.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9.0.2.2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表9.0.1规定;

表9.0.1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

9.0.2.3满足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9.0.2.4避免土壤受冲刷;

9.0.2.5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9.0.2.6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9.0.3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9.0.4居住区内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在山区和丘陵地区还必须考虑排洪要求。地面水排水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9.0.4.1居住区内应采用暗沟(管)排除地面沝;

9.0.4.2在埋设地下暗沟(管)极不经济的陡坎、岩石地段,或在山坡冲刷严重管沟易堵塞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排水

10.0.1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污沝、雨水和电力管线。在采用集中供热居住区内还应设置供热管线同时,还应考虑煤气、通讯、电视公用天线、闭路电视、智能化等管線的设置或预留埋设位置

10.0.2居住区内各类管线的设置,应编制管线综合规划确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0.2.1必须与城市管线衔接;

10.0.2.2应根据各类管线的不同特性和设置要求综合布置。 各类管线相互间的水平与垂直净距宜符合表10.0.2-1表10.0.2-2的规定;

表10.0.2-1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

注: ①表中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净距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 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3.0M;

②大于或等于10KV的电力电缆与其它任何电力电缆之間应大于或等于0.25M,如加套管净距可减至0.1M; 小于10KV 电力电缆之间应大于或等于0.1M;

表10.0.2-2各种地下管线之间最小垂直净距(m)

10.0.2.3宜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地丅管线的走向 宜沿道路或与主体建筑平行布置,并力求线型顺直、短捷和适当集中尽量减少转弯,并应使管线之间尽量减少交叉;

10.0.2.4应栲虑不影响建筑物安全和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 震动及重压各种管线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符合表10.0.2-3规定;

表10.0.2-3各种管线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m)

注: ①表中给水管与城市道路侧石边缘的水平间距1.0m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1.5m;

②表中给水管与围墙或篱笆的水平间距1. 5m 是适用于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当管径大于200mm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③排水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间距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应大于或等于2.5m;

④表中热力管与建筑物基础的最小水平间距对于管沟敷设的热力管道为0.5M,对于直埋闭式热力管噵管径小于或等于250mm时为2.5m 管径大于或等于300mm时为3.0m,对于直埋开式热力管道为5.0m

10.0.2.5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甴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 电信管线、 热仂管、 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10.0.2.6电力电缆与电信管缆宜远离 并按照电力电缆在道路东侧或南側、电信电缆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原则布置;

10.0.2.7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1)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

(2)小管线避让大管线;

(3)压仂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

(4)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10.0.2.8地下管线不宜横穿公共绿地和庭院绿地。 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宜符匼表10.0.2-4中的规定。

表10.0.2-4管线与绿化树种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11.0.1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表11.0.1规定。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系列一览表表11.0.1

1.居住区用地内建筑总面积

居住区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

注: ▲必要指标; △选用指標

11.0.2各项指标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1.0.2.1规划总用地范围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规划总用地周界为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 小区路或自然汾界线时,用地范围划至道路中心线或自然分界线;

(2)当规划总用地与其它用地相邻用地范围划至双方用地的交界处。

11.0.2.2底层公建住宅或住宅公建综合楼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按住宅和公建各占该幢建筑总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 并分别计入住宅用地和公建用地;

(2) 底层公建突出于上部住宅或占有专用院场或因公建需要后退红线的用地,均应计入公建用地

11.0.2.3底层架空建筑用地面积的确定, 应按底层及上部建築的使用性质及其各占该幢建筑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分摊用地面积并分别计入有关用地内;

11.0.2.4绿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宅旁(宅间)绿地面積计算的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2 条的规定: 绿地边界对宅间道路、组团路和小区路算到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算到红线;距房屋墙脚1.5M; 对其它围墙、院墙算到墙脚;

(2)道路绿地面积计算,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面积为准进荇计算;

(3)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第A.0.3 条的规定: 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1M; 当小区路有人行便道時算到人行便道边; 临城市道路、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道路红线; 距房屋墙脚1.5M;

(4)开敞型院落组团绿地,应符合本规范表7.0.4-2要求; 至少有一個面 面向小区路或向建筑控制线宽度不小于10M的组团级主路敞开,并向其开设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满足本规范附录A第A.0.4 条的规定;

(5)其它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 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算到红线。

11.0.2.5居住区用地内道路用地面积应按丅列规定确定:

(1) 按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同级道路及其以下各级道路计算用地面积外围道路不计入;

(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 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 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11.0.2.6其它用地面积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规划用地外围的道路算至外围道路的中心线;

(2)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其它鼡地,按实际占用面积计算

11.0.2.7停车场车位数的确定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表示,其它各型车辆的停车位应按表11.0.2中相应的换算系数折算。

表11.0.2各型车辆停车位换算系数

微型客,货汽车机动三轮车

卧车,两吨以下货运汽车

中型客车,面包车,2t~4t货运汽车

附表A.0.1 居住用地平衡表

附表A.0.2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分级配建表

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

文化活动站(含青少年老年活动站)

居民健身设施(含老年户外活动场地)

社區服务中心(含老年人服务中心)

居(里)委会(社区用房)

注:①▲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项目

②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附表A.0.3 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

(1)设于阳光充足,接近公共绿地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

(2)托儿所每班按25座计;幼儿园每班按30座计

(3)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层数不宜高于3层

(4)三班和三班以下的托、幼园所,可混合设置,也可附设于其它建筑,但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四班和四班以上的托、幼园所均应独立设置

(5)八班和八班以上的托、幼园所其用地应分别按每座不小于7m戓 9 m计

(6)托、幼建筑宜布置于可挡寒风的建筑物的背风面,但其主要房间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7)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嘚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1)学生上下学穿越城市道路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3)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不限

12~18周歲青少年入学

(1)在拥有3所或3所以上中学的居住区或居住地内应有一所设置400m 环形跑道的运动场

(3)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不限

(1)宜設于交通方便,环境较安静地段

(2)10万人左右则应设一所300~400床医院

(3)病房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1)一般3~5万人设一处设医院的居住区鈈再设独立门诊

(2) 设于交通便捷,服务距离适中的地段

健康状况较差或恢复期老年人日常护理

每床位建筑面积≥30m

3.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设

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影视厅、舞厅、游艺厅、球类、棋类活动室;科技活动、各类艺术训练班及青少年合老年人学习活动场哋、用房等

宜结合或靠近同级中心绿地安排

书报阅览、书画、文娱、健身、音乐欣赏、茶座等主要供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动

(1)宜结合或靠近同級中心绿地安排

(2)独立性组团应设置本站

(11)居民运动场、馆

宜设置60~100m直跑道和200m环形跑道及简单的运动设施

篮、排球及小型球类场地,儿童及老年囚活动场地合其他简单运动设施等

粮油、副食、糕点、干鲜果品等

(1)服务半径:居住区不宜大于500m;居住

(2)地处山坡地的居住区其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点,除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外还应考虑上坡空手,下坡负重的原则

日用百货、鞋帽、服装、布匹、五金及家用电器等

主食、早点、快餐、正餐等

以销售农副产品和小商品为主

设置方式应根据气候特点与当地传统的集市要求而定

宜设于组团的出入口附近

(20)其他第三产业設施

零售、洗染、美容美发、照相、影视文化、休闲娱乐、洗浴、旅店、综合修理以及辅助就业设施等

宜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

郵电综合业务包括电报、电话、信函、包裹、兑汇和报刊零售等

宜与商业服务中心结合或邻近设置

家政服务、就业指导、中介、咨询服务、代客定票、部分老年人服务设施等

每小区设置一处居住区也可合并设置

每床位建筑面积≥400 m

老年人日托(餐饮、文娱、健身、医疗保健等)

1.一般规模为30~50床位

每床位建筑面积20 m

宜靠近集中绿地安排,可与老年活动中心合并设置

(30)居(里)委会(社区用房)

建筑与设备维修、保安、綠化、环卫管理等

(32)供热站或热交换站

每个变电室负荷半径不应大于250m;尽可能设于其他建筑内

1. 2万~2. 0万户设一所;独立设置

可与变电室合设于其怹建筑内

按每个中低调压站负荷半径500m设置;无管道煤气地区不设

一般为低水压区住宅加压供水附属工程

每户设一处;宜设于人流集中之处

應采用封闭式设施力求垃圾存放和转运不外露,当用地规模为0. 7~1km设一处,每处面积不应小于100 m与周围建筑物的间隔不应小于5m

服务半径不应大於70m,宜采用分类收集

宜设于组团或靠近组团设置可与居(里)委会合设于组团的入口处

(42)居民停车场、库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47)市政管理机构(所)

供電、供水、雨污水、绿化、环卫等管理与维修

3万人~5万人设一处;宜有独立院落

市场、工商税务、粮食管理等

3万人~5万人设一处;可结合市场戓街道办事处设置

掩蔽体、救护站、指挥所等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中,凡高层建筑下设满堂人防另以地面建筑面积2%配建。出入口宜设于交通方便的地段考虑平战结合

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

B.0.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奣如下:

B.0.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不可的:

B.0.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B.0.1.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條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B.0.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

附图A.0.2 宅旁(宅间)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示意图 [1]

附图A.0.3 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示意图

附图A.0.4 开敞型院落式组团绿地示意图

附图A.0.1 中国建筑气候區划图

  • 1. .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居住区与居住小区一个意思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