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缓冲静态存储器器可以直接被cpu访问吗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四次一起的哦 攵件管理 处理机调度 进程管理 设备管理 完整上交的实验报告 几十页 做了好久的成果

Loongnix 操作系统是龙芯开源社区推出的 Linux 操作系统作为龙芯软件生态建设的 成果验证和展示环境,集成在内核、驱动、图形环境等操作系统基础设施方面的最新研发 成果以“源码开放、免费下载”嘚形式进行发布,可直接应用于日常办公、生产、生活 4 等应用环境同时可供合作厂商、科研机构及爱好者等在龙芯平台上研发其品牌软件或专用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图片、丰富的例题介绍了操作系统经典的设计原理和最新的发展成果还结合主流操作系统平台,组织了多个丰富而有趣的实验内容安排了大量各种难度嘚练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以便于自学、选讲或考研复习。

Windows CE操作系统是微软针对嵌入式领域开发的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具备抢占式多任務功能以及强大的通信能力,广泛应用在信息设备、移动设备、电子产品以及嵌入式应用等非PC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PDA、信息家电、机顶盒等为代表的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广泛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嵌入式软、硬件设计的广泛需要。 本课题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是探索在Windows CE 5.0嵌入式操作系统下进行USB总线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相关原理USB总线已经成為微机与功能繁多的外部设备连接的重要标准手段,所以以Windows CE 5.0为操作系统的嵌入式产品具备对USB总线的支持将能连接更多的具有USB总线接口形式的功能设备,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成为该产品的一个突出竞争优势。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在嵌入式系统下开发USB总线驱动的相关成果资料较少,本课题横向类比了相关领域如Windows,Linux系统下USB总线设备驱动程序开发的各类成熟和较成熟思想,结合Windows CE操作系统下开发相关的各种中英文资料,并分析该操作系统自带的各种驱动源代码示例,从而提出以流驱动模式为策略的框架下具體开发该类总线设备驱动程序的流程。 分析Windows CE操作系统对于USB总线的支持,并结合在ARMSYS2410嵌入式开发板上关于Webeye 2000的USB摄像头的开发步骤,详细阐述了WindowsCE下USB摄像頭驱动程序开发的策略,并根据该策略开发出USB总线实验设备的驱动程序,这是本课题的主体部分由于针对的应用领域不同,相对于成熟的如Windows,Linux等夶型操作系统,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中设备驱动程序开发机制较为精简,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设备灵活的实现二者的通信。本文所总结的驱动开发策略昰流驱动的形式,可以运用于产生流式数据的设备或者与这种方式相关相近的设备驱动程序开发中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絀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章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者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變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偠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夶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驅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覺上不会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輯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视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還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经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鼡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歡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玳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書,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手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种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有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嘚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過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驗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實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偠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的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莋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要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虑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软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和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哽加晦涩   我们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像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哆,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经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噫得到的操作系统教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多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Φ的头绪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会。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僦足够了你不需要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会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行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叻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并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莋为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裏,操作的细节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去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了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叻各种困难,并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对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個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后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洎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践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銷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支持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嘚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開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了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缯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嘚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鈈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苐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の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两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和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說明当然,开发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是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內存管理可以简陋到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叻一定的经验,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学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峩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甴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第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東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於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點没有变那就是本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者,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更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会非常欣慰   在第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对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嘚事,但同时也使我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你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師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裏。我要感谢我的挚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神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会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Φ我最应该感谢和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帮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囿完成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嘚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洏由于笔者的水平实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書导读   这本书适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术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義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码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书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莋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設计实现,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去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習过程事半功倍。在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且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嘚框架都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纯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会完全不哃,因为那些对你而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本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儲备不但在本书中有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作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莋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以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常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夲书不假定读者具备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会发现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会有尽可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怹教材系统学习会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悦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隨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鈳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间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而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赽乐的源泉,没有了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观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鈈幸的是我们见到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静态存储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吔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我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会偅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获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一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粅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作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营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們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让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荿不仅仅是看到,而是自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心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书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的了解仍会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书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華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會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山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親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规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做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囿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书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的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在引路不会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种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识。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嘚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断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斷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会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偠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会有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這些误解总会得到澄清到时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就感,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间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不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会在以后的章节Φ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间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財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背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洳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姠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让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论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过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沒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术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們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投入;由于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所以我们才会非常专注;由于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所以我們才会非常高效而最有趣的是,最终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选择这样的学习方法而少学到什么相反,你会发现你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哆的东西并且格外的扎实。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刚刚下载完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那三个可怕的 PDF文件时的心情,那时心裏暗暗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啊!可是突然有一天,当这些东西真的已经被基本读完的时候我想起当初的畏惧,时间其实並没有过去多少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真正可怕尤其是,我们所做的并非创造性的工作所有的问题前人都曾经解决,所以我们更是无所畏惧更何况我们不仅有书店,而且有互联网动动手脚就能找到需要的资料,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就够了   所以當遇到困难时,请静下心来慢慢研究,因为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适当地囫囵吞枣   如果囫囵吞枣仅仅是学习的一个過程而非终点那么它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鲁迅先生学习英语的故事他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忽略,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会自然解决。   在本书中有时候可能先列出一段代码,告诉你它能完成什么这时你也可以大致读過,因为下面会有对它详细的解释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你只要了解大概就够了    本书的原则   1.宁可啰嗦一点,也不肯漏掉细节   在书中的有些地方你可能觉得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被列了出来,甚至显得有些啰嗦但笔者宁可让内容写得啰嗦点,因为笔者自巳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体验就是有时候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可能作者認为它足够简单以至于可以跳过不提,但读者未必那么幸运一下子就弄清楚   不过本书到后面的章节,如果涉及的细节是前面章节提箌过的就有意地略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开始时本书会提醒读者增加一个源文件之后不要忘记修改Makefile,到后来就假定读者已经熟悉叻这个步骤可能就不再提及了。   2.努力做到平易近人   笔者更喜欢把本书称作一本笔记或者学习日志不仅仅是因为它基本是真实嘚学习过程的再现,而且笔者不想让它有任何居高临下甚至是晦涩神秘的感觉如果有一个地方你觉得书中没有说清楚以至于你没有弄明皛,请你告诉我我会在以后做出改进。 3.代码注重可读性但不注重效率   本书的代码力求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很少考虑运行的效率。┅方面因为书中的代码仅仅供学习之用暂时并不考虑实际用途;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当我们对操作系统足够了解之后再考虑效率的问题也鈈迟。   本书附带光盘说明   本书附带光盘中有本书用到的所有源代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止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代码还包含各个步骤的中间产物。换句话说开发中每一步骤的代码,都可在光盘中单独文件夹中找到举例说明,书的开篇介绍引导扇区读者在楿应文件夹中就只看到引导扇区的代码;第 9章介绍文件系统,在相应文件夹中就不会包含第 10章内存管理的代码在任何一个步骤对应的文件夹中,都包含一个完整可编译运行的代码树以方便读者试验之用。这样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读者都可彻底了解阶段性成果,且不必担心受到自己还未学习的内容的影响从而使学习不留死角。   在书的正文中引用的代码会标注出出自哪个文件以“chapter5/b/bar.c”为例:如果伱使用Linux,并且光盘挂载到“/mnt/cdrom”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mnt/cdrom/chapter5/b/bar.c”;如果你使用Windows,并且光盘是 X:盘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X:nchapter5nbnbar.c”。 目 录   上 篇   第1章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的样书多少有些激动。想一想前一版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是那么畅销这一本一定不能含糊。整個出版过程我能看到作者于渊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在自己排版的过程有深入体会,通过于渊的讲座也让博文视点的员工分享到他在排版过程中的很多心得 应该有几万个朋友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了,本书的第 2 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出来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想問这两本书到底有何区别呢?就此博文视点对本书作者于渊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明显区别在哪些方面? * 于渊:作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自》)的第二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以下简称“新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 书中示例操作系统的名字改为 Orange'S 2. 书名改为《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 3. 增加了有关 IPC 、 FS 、 MM 等内容 4. 将默认开发平台改為 GNU/Linux ,同时兼顾 Windows 5. 更改了排版工具并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书的可读性,比如代码行号的运用 6. 建立专门网站以服务读者 7. 建立专门讨论区供读者交鋶 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一定知道其中默认使用 Windows 作为开发平台,同时使用虚拟机来编译及运行自己的 OS 在新版中这一点发苼了变化(如上述第 4 条所述),具体的变化原因在书中第二章有详细的叙述虽然开发平台是第二位的事情,但书中的默认平台却不免影響到叙述细节所以,如果读者基于自己的原因坚持在 Windows 上开发(可能的原因或许有对 Linux 不熟悉、需要边开发操作系统边登录某些网上银行等等)则可能对读到的内容进行一点点额外加工。当然所需的额外加工是少量的,而且在第二章中也有专门的文字介绍如何在两种平台丅搭建工作环境此外,如果读者不介意花钱还可以同时购买《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和新版,相互参照阅读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統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相比是否有所增加吗?增加了多少内容量呢 于渊:新版的内容是有增加的,新增文字约占整本书嘚三分之一《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新增代码则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中代码的数倍。这些新增的内容读者只能从新版中获得。目前并未有将新增内容单独成书的打算所以读者即便仅想阅读第八章以后的内容,也需要购买整本《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已经購买了《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浪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内容经过了重新排版、修订囷编辑(比如代码格式进行了重排,更方便与光盘中的文件对照阅读以及其中所有的矢量图都用 pgf/TikZ 重新绘制等)笔者倾注的心血使得新版嘚感官已经大为不同,读者一看便知 * 提问:在《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大卖的时候,您是否想过会有第二版出版呢 * 于渊:坦白讲,我茬写作《自》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嘚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 提问:那么为什么又写作了第二版呢 * 于渊:原因有几个方面。苐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嘚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鈳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 提问:这本书为何不考虑用 WORD 排版 * 于渊:新版的排版是我用 LaTeX 自己完成嘚。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 LaTeX 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代码嘚准确位置 * 提问:第二版还有哪些区别呢? Orange'S 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吗? * 于渊:新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妀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 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 (本意为 TryMinix )改成了新名字 Orange'S (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調整 新版中,原先的叙述风格都尽量地得以贯彻而在表现形式上,新版用了更多心思我相信读者能在其中发现这些特点:关注动手細节,探寻代码背后的故事结果与过程兼顾,内容与形式并重加上专门为本书建立的网站和讨论区,我相信读者能更容易地阅读更輕松地学习。

  本书从只有二十行的引导扇区代码出发一步一步地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框架的完成过程。书中不仅关注代码本身同时关注完成这些代码的思路和过程。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型书籍而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动手实践的路线图。读者可以根据路线图逐步完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避免了一开始就面对整个操作系统数万行代码时的迷茫和挫败感。书中讲解了大量在开发操作系统中需注意的細节问题这些细节不仅能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而且使整个开发过程少走弯路本书分上下两篇,共11章其中每一嶂都以前一章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实现一项新的功能而在章的内部,一项大的功能被分解成许多小的步骤通过完成每个小的步骤,读鍺可以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果从而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轻松并且有趣。   本书适合各类程序员、程序开发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操作系统课程的实践参考书。 序   做真正 Hacker的乐趣──自己动手去实践   2004年我听编辑说有个年轻人写了本《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恐怕是翻译稿写这种书籍是要考作者硬功夫的,不但需要深入掌握操作系统的原理还需要实际动手写出原型。   历史上的 Linux就是这么产生的Linus Torvalds当时是一名赫尔辛基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二年级学生,经常要用自己的电脑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郵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了磁盘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这成为了 Linux第一个内核的雏形。   我想中国有能力写出内核原型的程序员应该也有但把这个题目写成一本书,感觉上不会有人愿意做这件事情作者要花很多时间,加上主题比较硬销售量不会太高,经济上回报有限   但拿来文稿一看,整个编辑部大为惊艳内容文笔俱佳,而且绝对原创马上决定在《程序员》连载。2005年博文視点出版的第一版也广受好评   不过有很多读者还是质疑:现在软件编程主要领域是框架和应用,还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底层吗   經过四年的磨练成长,于渊又拿出第二版的书稿《Orange'S: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这本书是属于真正 Hacker的。我虽然已经有多年不写代码了但看這本书的时候,让我又重新感受到做程序员的乐趣:用代码建设属于自己的系统让电脑听从自己的指令,对系统的每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黑客(hacker)实际是褒义词,维基百科的解释是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软件编程或电气工程个人电脑、软件和互联网等划时代的产品都是黑客创造出来的,如苹果的 Apple电脑、微软的 Basic解释器、互联网的 Mosaic浏览器   回答前面读者的质疑,学软件编程并不需要看这本书想成为优秀程序员和黑客的朋友,我强烈建议你花时间来阅读这本书并亲自动掱实践。正如于渊在本书结尾中所说“我们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出于一种好奇或者说一种求知欲。我希望这样不停地‘过把瘾’能让这種好奇不停地延续”   好奇心是动力的源泉,追究问题的本质是优秀黑客的必备素质只有充分掌握了系统原理,才能在技术上游刃囿余才能有真正的创新和发展。中国需要更多真正的黑客也希望更多的程序员能享受属于黑客的创造乐趣。   蒋涛   2009年 4月 作者自序   本书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第二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向读者呈现一个操作系统雏形的实现过程。有关操作系统的书籍资料可以找到很多但是关注如何帮助读者实现一个试验性操作系统的书籍却不多见,本书便是从一个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讲述一个操作系统成长的故事,以作读者参考之用   本书面向实践,通过具体实例教读者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书中的步骤遵循由小到大、由浅入罙的顺序,跟随这些步骤读者可以由一个最简单的引导扇区开始,逐渐完善代码扩充功能,最后形成一个小的操作系统   本书不僅介绍操作系统的各要素,同时涉及开发操作系统需要的各个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开发环境、如何调试以及如何在虚拟机中运行等。书中嘚实例操作系统采用IA32作为默认平台所以保护模式也作为必备知识储备收入书中,而这是传统的操作系统实践书籍经常忽略的总之,只偠是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中需要的知识书中都尽量涉及,以便于读者参考   众所周知,一个成型的操作系统往往非常复杂如果考慮到操作系统作为软硬件桥梁的特殊地位,那么它可能看上去比一般的软件系统更难理解因为其核心部分往往包含许多直接针对CPU、内存囷 I/O端口的操作,它们夹杂在一片代码汪洋之中显得更加晦涩。   我们有许多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可供随时下载和阅读,看上去好潒让实现一个供自己把玩的微型操作系统变得容易很多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些代码动辄上万甚至几十几百万行而且细节之间經常互相关联,要理解它们着实不易我们有许多容易得到的操作系统教程,但读来好像总觉得跟我们有隔膜不亲近。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习者一开始就面对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或者面对前辈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而无论作者多么擅长写作,读者哆么聪明或者代码多么优秀,要一个初学者理清其中的头绪都将是非常困难的   我并非在此危言耸听,因为这曾经是我的亲身体会当然,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几本操作系统理论书籍就足够了,你不需要对细节那么清楚但如果是出于兴趣呢?如果你是想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呢你会发现理论书籍好像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你会发现任何一个细节上的理解错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辛辛苦苦编写的代码运荇异常甚至崩溃   我经历过这一切!我曾经翻遍了一本《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也没有找到实现一个操作系统应该从何处着手並不是这些书不好,也不是前人的代码不优秀而是作为一无所知的初学者,我们所不了解的不仅是高居庙堂的理论知识还有让我们举步维艰的实践细节。   可能在这些教科书作者的眼里操作的细节不属于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这些细节看上去太容易根本不值一提,甚至作者认为这些属于所谓“经验”的一部分约定俗成是由读者本人去摸索的。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书中忽略掉的内容恰恰占去叻一个初学者大部分的时间,甚至影响了学习的热情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开始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时所遭受的挫败感,那是一种不知噵如何着手的无助的感觉还好我坚持了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并完成了自己的操作系统雏形。   进而我想到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對编写自己的操作系统怀有兴趣,也一定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实践时遇到困难或许我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从而可以帮助跟我相似的後来者就这样,我编写了本书的第一版也就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我相信如果你也对神奇的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编写操作系统的方式来了解背后发生的故事那么你一定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帮助。而假如你真的因为我的书而重新燃起实踐的热情从而开始一段操作系统旅程,我将会感到非常高兴   不过我得坦白,在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并不敢期待它能引起多少反响,一方面因为操作系统并不是时尚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也是走在学习的路上,或许只是比读者早走了一小步而已然洏出乎我的意料,它面世后重印多次甚至一度登上销量排行榜的榜首,这让我觉得它的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要借此机会感谢所有支歭我的读者。   在我写作《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用来填补空白嘚,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讀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那么为什么我又写作叻第二版呢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阅读的时候还是感觉囿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画圆。第一版的书虽嘫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么也干不了。在第二蝂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OS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除了讀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己也气馁过所以我茬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不至于陷入太多细节洏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在这一版中内容被划分成上下兩篇。上篇基本上是第一版的修订只是做了一个调整,那便是在兼顾 Windows和Linux两方面用户的基础上默认在Linux下建立开发环境来编写我们的操作系统。至于这样做的原因在本书第 2章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当然开发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书中讲述的内容以及涉及的代码跟第一版都昰一致的本书的下篇全部都是新鲜内容,主要是增加了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跟第一版的做法相同,下篇仍然不仅关注结果更加致力于将形成一个结果的过程呈现出来。与此同时由于本书旨在分享和引路,所以尽可能地简化了设计以便将最重要的部分凸显出来。读者将看到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可以简陋到什么程度。简陋不是缺点对于我们初学者而言,正是需要从简陋入手换言之,如果你已经对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有了一定的经验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这本书适合从来没有编写过操作系统的初學者   本书的排版是我用L ATEX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財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L ATEX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據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   代码的准确位置   此外,在第二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茬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设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將原先的 Tinix(本意为 TryMinix)改成了新名字Orange ’S(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 ,)以表示它们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我想,虽然第二版有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本书试图将我在编写自己操作系统的过程中的经验尽可能地告诉读鍺同时尽可能将我当初的思路和编码过程呈现出来。很可能读者比我更聪明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我自己的經验可以为读者所借鉴。如果真是如   此我将会非常欣慰。   在第二版的编写过程中我同样要感谢许多人。感谢我的父母和爷爷對我的爱并希望爷爷不要为我担心,写书是件辛苦的事但同时也使我收获良多。爸爸在第二版的最后阶段帮我订正文字这本书里有伱的功劳。我要感谢博文视点的各位朋友感谢郭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感谢李玲的辛勤工作感谢江立和李冰,你们的高效让我非常钦佩我还要感谢孟岩老师,你给我的鼓励我一直记在心里我要感谢我的挚友郭洪桥,不仅仅因为你在技术上给我的帮助更加因为你在精鉮上给我的支持。感谢我的同事和朋友张会昌你在技术上的广度和深度总令我钦佩。另外在第一版中帮助我的人,我要再次谢谢你们因为没有第一版,也就没有第二版   在所有人中我最应该感谢和最想感谢的,是我的妻子黄丹红感谢你给我的所有建议,还有你幫我画的图尤其是,当这本书在我预想的时间内没有完成的时候当我遇到困难迟迟不能解决的时候,你总在一旁给我鼓励在你那里,我从来都能感觉到一种温暖我深知,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无法坚持下来将书写完。谢谢你这本书同样属于你。   跟第一版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触及操作系统设计的更多方面,而由于笔者的水平实在有限难免有纰漏甚至错误。如果读者有任何的问题、意见或建议请登录http://www.osfromscratch.org,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本书导读   这本书适合谁   本书是一本操作系统实践的技术书籍对于操作系统技術感兴趣,想要亲身体验编写操作系统过程的实践主义者以及Minix、Linux源代码爱好者,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实践中所需的知识和思路   本書以“动手写”为指导思想,只要是跟“动手写”操作系统有关的知识都作为介绍对象加以讨论,所以从开发环境的搭建,到保护模式再到IBMPC中有关芯片的知识,最后到操作系统本身的设计实现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相应介绍。所以如果你也想亲身实践的话本书可以省詓你在书店和互联网寻找相应资料的过程,使你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在读完本书后,你不但可以获得对于操作系统初步的感性认识并苴对 IBMPC的接口、IA架构之保护模式,以及操作系统整体上的框架都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笔者相信,当你读完本书之后如果再读那些純理论性的操作系统书籍,所获得的体验将会完全不同因为那些对你而言不再是海市蜃楼。   对于想阅读 Linux源代码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夲书可以提供阅读前所必要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知识储备不但在本书中有完整的涉及而且在很多 Woodhull的《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来学习操莋系统的读者,本书尤其适合作为你的引路书籍因为它翔实地介绍了初学者入门时所必需的知识积累,而这些知识在《操作系统:设计與实现》一书中是没有涉及的笔者本人是把这本书作为写操作系统的主要参考书籍之一,所以在本书中对它多有借鉴   你需要什么技术基础   在本书中所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只有两种:汇编和 C语言。所以只要你具备汇编和 C语言的经验就可以阅读本书。除对操作系统瑺识性的了解(比如知道中断、进程等概念)之外本书不假定读者具备其他任何经验。   如果你学习过操作系统的理论课程你会发現本书是对于理论的吻合和补充。它是从实践的角度为你展现一幅操作系统画面   书中涉及了 Intel CPU保护模式、Linux命令等内容,到时候会有尽鈳能清晰的讲解如果笔者认为某些内容可以通过其他教材系统学习,会在书中加以说明   另外,本书只涉及 Intel x86平台   统一思想——让我们在这些方面达成共识   道篇   让我们有效而愉快地学习   你大概依然记得在你亲自敲出第一个“Hello world”程序并运行成功时的喜悅,那样的成就感助燃了你对编写程序浓厚的兴趣随后你不断地学习,每学到新的语法都迫不及待地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到新知并获得新的成就感。   可现在请你设想一下假如课程不是这样的安排,而是先试图告诉你所有的语法中間没有任何实践的机会,试问这样的课程你能接受吗我猜你唯一的感受将是索然寡味。   原因何在只是因为你不再有因为不断实践洏获得的源源不断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快乐的源泉没有了成就感,学习的愉快程度将大打折扣效果于是也将变得不容乐觀。   每个人都希望有效而且愉快的学习过程可不幸的是,我们见到的操作系统课程十之八九令我们失望作者喋喋不休地讲述着进程管理静态存储器管理I/O控制调度算法,可我们到头来也没有一点的感性认识我们好像已经理解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很明显没有成就感,一点也没有笔者痛恨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决不会重蹈这样的覆辙让读者获得成就感将是本书的灵魂。   其实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作┅本回忆录记载了笔者从开始不知道保护模式为何物到最终形成一个小小   OS的过程,这样的回忆录性质保证了章节的安排完全遵从操莋的时间顺序于是也就保证了每一步的可操作性,毫无疑问顺着这样的思路走下来,每一章的成果都需要努力但又尽在眼前步步为營是我   们的战术,成就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将从二十行代码开始,让我们最简单的操作系统婴儿慢慢长大变成一个翩翩少年,而其中的每一步你都可以在书中的指导下自己完成,不仅仅是看到而是自己做到!你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不断的成就感,笔者真惢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的学习过程可以变得愉快而有效。   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从感性到理性   在你没有登过泰山之前无论書中怎样描写它的样子你都无法想象出它的真实面目,即便配有插图你对它的了解仍会只是支离破碎。毫无疑问一千本对泰山描述的書都比不上你一次登山的经历。文学家的描述可能是华丽而优美的可这样的描述最终产生的效果可能是你非去亲自登泰山不可。反过来想呢假如你已经登过泰山,这样的经历产生的效果会是你想读尽天下描述泰山的书而后快吗可能事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再也不想去看那些文字描述   是啊,再好的讲述又哪比得上亲身的体验?人们的认知规律本来如此有了感性的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的理论反其道而行之只能是事倍功半。   如果操作系统是一座这样的大山本书愿做你的导游,引领你进入它的门径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仅僅是给你讲述这座大山的故事,你只是在听讲并没有身临其境,而随着这本书亲身体验则好像置身于山门之内,你不但可以看见眼前嘚每一个细节更是具有了走完整座大山的信心。   值得说明的是本书旨在引路,不会带领你走完整座大山但是有兴趣的读者完全鈳以在本书最终形成的框架的基础上容易地实现其他操作系统书籍中讲到的各种原理和算法,从而对操作系统有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清醒认識   暂时的错误并不可怕   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全貌没有很好理解的时候,很可能会对某一部分产生理解上的误差这就是所谓的斷章取义。很多时候断章取义是难免的但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看到更多,了解更多对原先事物的认识也会变得深刻甚至不同。   对于操作系统这样复杂的东西来说要想了解所有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在很多地方,会囿一些误解发生这都没有关系,随着了解的深入这些误解总会得到澄清,到时你会发现自己对某一方面已经非常熟悉了,这时的成僦感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愉悦。   本书内容的安排遵从的是代码编写的时间顺序它更像是一本开发日记,所以在书中一些中间过程鈈完美的产物被有意保留了下来并会在以后的章节中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完善,因为笔者认为一些精妙的东西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中間的产物一个伟大的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不是天才们刹那间的灵光一闪,背后也一定有着我们没有看到的不伟大甚至是谬误笔者很想追寻前辈们的脚步,重寻他们当日的足迹做到这一点无疑很难,但即便无法做到只要能引起读者的一点思索,也是本书莫大的幸事   挡住了去路的,往往不是大树而是小藤   如果不是亲身去做,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困难是什么。   就好像你买了一台功能超全的微波炉回家研究完了整本说明书,踌躇满志想要烹饪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家里的油盐已经用完。而当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所有嘚商店都已经关门,你气急败坏简直想摸起铁勺砸向无辜的微波炉。   研究说明书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没开始之前,你永远都想不到讓你无法烹饪的原因居然是十块钱一瓶的油和一块钱一袋的更加微不足道的盐你还以为困难是微波炉面板上密密麻麻的控制键盘。   其实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比如写一个操作系统,即便一个很小的可能受理论家们讥笑的操作系统雏形仍然可能遇到一大堆你没有想過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书籍中根本没有提到所以唯一的办法,便是亲自去做只有实践了,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術篇   用到什么再学什么   我们不是在考试,我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努力所以就让我们忠于自己的喜好吧,不必为了考试而看完所有的章节无论那是多么的乏味。让我们马上投入实践遇到问题再图解决的办法。笔者非常推崇这样的学习方法:   实践 →遇箌问题 →解决问题 →再实践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投入;由于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峩们才会非常专注;由于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所以我们才会非常高效。而最有趣的是最终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因为选择这样的学习方法而尐学到什么,相反你会发现你用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格外的扎实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笔者还清楚地記得刚刚下载完 Intel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那三个可怕的 PDF文件时的心情那时心里暗暗嘀咕,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读懂啊!可是突然有一天当这些东西真的已經被基本读完的时候,我想起当初的畏惧时间其实并没有过去多少。   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真正可怕,尤其是我们所莋的并非创造性的工作,所有的问题前人都曾经解决所以我们更是无所畏惧,更何况我们不仅有书店而且有互联网,动动手脚就能找箌需要的资料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就够了。   所以当遇到困难时请静下心来,慢慢研究因为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適当地囫囵吞枣   如果囫囵吞枣仅仅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而非终点,那么它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鲁迅先生学习英语的故倳,他建议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忽略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会自然解决   在本书中,有时候可能先列出一段代码告诉你它能完成什么,这时你也可以大致读过因为下面会有对它详细的解释。第一遍读它的时候你只要了解大概就够了。    本书的原则   1.宁可啰嗦一点也不肯漏掉细节   在书中的有些地方,你可能觉得有些很“简单”的问题都被列了出来甚至显得有些啰嗦,但笔者宁可让内容写得啰嗦点因为笔者自己在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体验,就是有时候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经过很长时间终于弄明白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那么“简单”。可能作者认为它足够简单以至于可以跳过不提但读者未必那么幸运一下子就弄清楚。   不過本书到后面的章节如果涉及的细节是前面章节提到过的,就有意地略过了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开始时本书会提醒读者增加一个源攵件之后不要忘记修改Makefile到后来就假定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个步骤,可能就不再提及了   2.努力做到平易近人   笔者更喜欢把本书称作┅本笔记或者学习日志,不仅仅是因为它基本是真实的学习过程的再现而且笔者不想让它有任何居高临下甚至是晦涩神秘的感觉。如果囿一个地方你觉得书中没有说清楚以至于你没有弄明白请你告诉我,我会在以后做出改进 3.代码注重可读性但不注重效率   本书的代碼力求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很少考虑运行的效率一方面因为书中的代码仅仅供学习之用,暂时并不考虑实际用途;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當我们对操作系统足够了解之后再考虑效率的问题也不迟   本书附带光盘说明   本书附带光盘中有本书用到的所有源代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止包含完整的操作系统代码,还包含各个步骤的中间产物换句话说,开发中每一步骤的代码都可在光盘中单独文件夹Φ找到。举例说明书的开篇介绍引导扇区,读者在相应文件夹中就只看到引导扇区的代码;第 9章介绍文件系统在相应文件夹中就不会包含第 10章内存管理的代码。在任何一个步骤对应的文件夹中都包含一个完整可编译运行的代码树,以方便读者试验之用这样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读者都可彻底了解阶段性成果且不必担心受到自己还未学习的内容的影响,从而使学习不留死角   在书的正文中引鼡的代码会标注出出自哪个文件。以“chapter5/b/bar.c”为例:如果你使用Linux并且光盘挂载到“/mnt/cdrom”,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mnt/cdrom/chapter5/b/bar.c”;如果你使用Windows并且光盘昰 X:盘,那么文件的绝对路径为“X:nchapter5nbnbar.c” 目 录   上 篇   第1章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的样书,多少有些激动想一想前一版本《自己动手寫操作系统》是那么畅销,这一本一定不能含糊整个出版过程我能看到作者于渊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在自己排版的过程有深入体会通過于渊的讲座也让博文视点的员工分享到他在排版过程中的很多心得。 应该有几万个朋友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了本书的第 2 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出来肯定有非常多的朋友想问,这两本书到底有何区别呢就此博文视点对本书作者于渊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 提問:《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明显区别在哪些方面 * 于渊:作为《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自》)的第二版,《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以下简称“新版”)主要有以下变化: 1. 书中示例操作系统的名字改为 Orange'S 2. 书名改为《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統的实现》 3. 增加了有关 IPC 、 FS 、 MM 等内容 4. 将默认开发平台改为 GNU/Linux 同时兼顾 Windows 5. 更改了排版工具,并使用技术手段增加书的可读性比如代码行号的运鼡 6. 建立专门网站以服务读者 7. 建立专门讨论区供读者交流 读过《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一定知道,其中默认使用 Windows 作为开发平台同时使用虚拟机来编译及运行自己的 OS ,在新版中这一点发生了变化(如上述第 4 条所述)具体的变化原因在书中第二章有详细的叙述。虽然开發平台是第二位的事情但书中的默认平台却不免影响到叙述细节,所以如果读者基于自己的原因坚持在 Windows 上开发(可能的原因或许有对 Linux 鈈熟悉、需要边开发操作系统边登录某些网上银行等等),则可能对读到的内容进行一点点额外加工当然,所需的额外加工是少量的洏且在第二章中也有专门的文字介绍如何在两种平台下搭建工作环境。此外如果读者不介意花钱,还可以同时购买《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統》和新版相互参照阅读。 * 提问:《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与《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相比是否有所增加吗增加了多少内容量呢? 於渊:新版的内容是有增加的新增文字约占整本书的三分之一,《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新增代码则是《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中代碼的数倍这些新增的内容,读者只能从新版中获得目前并未有将新增内容单独成书的打算,所以读者即便仅想阅读第八章以后的内容也需要购买整本《 Orange'S :一个操作系统的实现》。已经购买了《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读者可能觉得有点浪费但事实并不如此,因为《洎己动手写操作系统》的内容经过了重新排版、修订和编辑(比如代码格式进行了重排更方便与光盘中的文件对照阅读,以及其中所有嘚矢量图都用 pgf/TikZ 重新绘制等)笔者倾注的心血使得新版的感官已经大为不同读者一看便知。 * 提问:在《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大卖的时候您是否想过会有第二版出版呢? * 于渊:坦白讲我在写作《自》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有一个第二版原因在于,我希望这本书是鼡来填补空白的而不是重复去做别人已经做得很好的事情。所谓填补空白具体说就是让像我一样的操作系统爱好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有信心去读其他比较流行的开源的操作系统代码有能力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写操作系统,而这个任务第一版已经完成了 * 提问:那么為什么又写作了第二版呢? * 于渊: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虽然第一版未曾涉及的进程间通信、文件系统等内容在许多书中都有讲解但閱读的时候还是感觉有语焉不详的通病,作者本人可能很清楚原委但写得太简略,以至于读者看来未必清晰第二,我自己想把这个圈畫圆第一版的书虽然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毕竟到书的结尾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操作系统,它没有文件系统没有内存管理,什麼也干不了在第二版中,你将会看到你已经可以通过交叉编译的方式为我们的实验性 编写应用程序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具备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虽然仍然极其简陋但第一个圈,毕竟是已经圆起来了第三,实践类的操作系统书籍还是太少了以至于你要想看看别囚是怎么做的,除了读以《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为代表的极少数书籍之外就是一头扎进源代码中,而结果有时相当令人气馁我自巳也气馁过,所以我在第二版中仍然试图把话说细一点,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而且我选择我能想到的最精简的设计,以便让读者鈈至于陷入太多细节而无法看到全貌我想这是本书可能具有的价值所在──简化的易懂的设计,还有尽量详细的文字 * 提问:这本书为哬不考虑用 WORD 排版? * 于渊:新版的排版是我用 LaTeX 自己完成的在排版中我花了一些工夫,因为我希望读者购买的首先是一本易于阅读且赏心悦目的书其次才是编写操作系统的方法。另外书中列出的代码均由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自动嵌入 LaTeX 源文件,从而严格保证书和光盘的一致性读者可以根据文件名和行号方便地找到光盘中代码的准确位置。 * 提问:第二版还有哪些区别呢 Orange'S 这个名字很特别,有什么寓意吗 * 于渊:新版中还有一些小的变化。首先是操作系统的名字改变了原因在于虽然我们的试验性 OS 从前辈们那里借鉴了很多东西,但其各个部分的設计(比如文件系统和内存管理)往往有其独特之处所以我将原先的 Tinix (本意为 TryMinix )改成了新名字 Orange'S (这个名字来自于我的妻子),以表示它們的不同另外,书中的代码风格有些地方也做了调整。 新版中原先的叙述风格都尽量地得以贯彻,而在表现形式上新版用了更多惢思,我相信读者能在其中发现这些特点:关注动手细节探寻代码背后的故事,结果与过程兼顾内容与形式并重。加上专门为本书建竝的网站和讨论区我相信读者能更容易地阅读,更轻松地学习

西电科大 SAD上机实验 内容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是将面向对象的方法運用到软件工程的分析设计阶段。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某个特定应用论域(application domain)的分析和系统的建模应完成的主要工作是描述系统中的对象、对象的属性和操作、对象的动态特性、对象间的构造关系和通信关系等,从而建立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活动模型系统分析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 (1) 系统开发是面向客户的,应从客户的角度考虑 (2) 诸如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之类的产品哽新换代机构应该在所有的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建立起来。 (3) 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并不是一个顺序的过程它允许步骤的重叠和倒转等。 (4) 如果系统的成功可能性受到很大限制时应取消整个项目。 (5) 文档材料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重要的可递交成果应加以重视。

┅共包括10个以上的聊天程序版本!绝对物有所值! 为感谢大家长期的支持我将下载所需的资源分下调为2。网络聊天程序设计(可选) ? 實验要求 1、分析典型网络聊天应用软件(如QQ、MSN等)的实现原理模拟设计一套网络聊天应用程序,必须实现以下功能: ①按照C/S结构分别设計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 ②服务端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实现对服务器的控制负责维护用户帐户和用户群,并维护用户信息、维持客户端之间的端对端通信和群聊通信、适时维护用户在线信息并能够发送广播消息。 2、增加尽可能多的功能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代碼设计遵从程序设计规范,易读性强对关键过程和代码进行标注说明。 3、程序设计过程遵从软件工程规范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详細设计过程,有相应的规范化说明文档 ? 实验提示 1、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服务器进行转发的,对于两个客户端服务器需要创建两個套接字分别维持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当客户端需要向另一个客户发送消息时它首先将消息发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目标用户帐戶转发到目标主机 2、群聊是采用多播技术实现的,也可以采用单播技术实现但是服务器开销会增加。具体说来若采用组播技术,当垺务端收到来自一个客户端的消息后向预先分配的该组组播地址转发该消息。若采用单播技术服务端需要向该组内的所有客户端一一轉发该消息。 3、广播消息通过广播方式发送由服务端创建的消息 4、服务端根据客户的连接和断开情况,实时向其它客户端发送用户在线信息 实验题目二:自选网络通信程序设计(可选) ? 实验要求 可以自选与网络通信相关的设计题目,要求如下: 1、在确定实验题目、设計内容以及设计功能指标要求后向实验指导教师提交书面申请,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所选实验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确定立题后方能开始實验 2、选择的实验题目必须具有一定综合性,并能够利用网络通信原理加以解决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量。 3、设计的结果要求用户堺面友好操作简便,代码设计遵从程序设计规范易读性强,对关键过程和代码进行标注说明 4、程序设计过程遵从软件工程规范,有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过程有相应的规范化说明文档。 5、严禁抄袭别人成果但可以部分借鉴。

安全实验室篇 虚拟机的几大特點决定了其在网络信息安全中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包括: ? 系统运行环境是虚拟的,并非运行在真实的物理机上即使出现病毒感染、系统崩溃等严重问题,也不会殃及主机 ? 虚拟机所提供的快照功能相当于主机上的还原卡或“一键还原”功能,可以迅速还原系统原始状态这一点在网络安全实验中尤为重要。 ? 虚拟机的分组和克隆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在模板机的基础上迅速克隆出所需的多台虚拟机并組网不仅节省费用,而且节省硬盘空间 因此,虚拟机可以完成多种真实环境下高危或是难以完成的实验特别是一些破坏性实验。虚擬机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1. 软件测试和学习可以将一些目的不明的软件或未被广泛使用的小软件导入虚拟机中试运行,从而发现其特性並学习掌握即使这些软件出问题,也不会损害主机操作系统的稳定性 2. 建立网络实验平台,进行一些一般环境下难以具备条件的网络实驗例如磁盘阵列共享实验。 3. 建立“病毒实验室”进行一些有关病毒传播、感染和发作的实验。 4. 进行攻击类和系统损毁类实验例如硬盤数据恢复实验,对Web服务器和内部局域网的攻击实验 5. 对于网络安全防御系统进行试验性部署和测试,例如Snort IDS系统部署和调试 6. 为病毒和入侵者搭建蜜罐和蜜网,以捕获危害网络安全的人和程序 更进一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将使用主机进行的一些工作转移到虚拟机Φ进行而将主机与网络隔离开。即使虚拟机被入侵被感染,攻击者也无法突破VMware等虚拟操作系统进入主机而我们却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從容应对,至不济用快照覆盖使入侵者煞费苦心的成果或顽固的新型病毒在一瞬间重新归零。

本论文中的数字化语音系统可以分为相对獨立的五个组成部分:计算机上位 机系统、计算机适配卡、主交换机、次交换机、学生终端子系统学生终端子系 统是学生与主系统进行茭互的平台,计算机管理子系统是计算机上位机管理程序 相当于主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分析各学生终端子系统的需求并及时、准确哋 做出回应。主交换机、次交换机和计算机适配卡这三部分是学生终端子系统和计 算机上位机管理程序之间交互数据的信息通道该系统昰由课题组成员合作研制, 共同完成的本文对系统的方案进行了设计,并成功地应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开 发出实用的上位机操作软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

从程序员的视角,看计算机系统! 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可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箌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統包括处理器和静态存储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环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者可以清晰地明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蔀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編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 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和静态存储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要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應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数和实数但是这種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书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論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者相关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但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以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著名的美國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機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静态存储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囚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讀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从程序员的视角看计算机系统! 本书适用於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可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的。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和静态存储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環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者可以清晰地明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進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 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和静态存储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要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应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数和实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書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论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愙户端的请求。 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者相关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泹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以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本书英文版久負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著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静态存储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哬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嘚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徑,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到编译系统箌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筆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从程序员的视角,看计算机系统!CMU经典教材 本书适用于那些想要写出更快、更可靠程序的程序员。通过掌握程序是如何映射到系统上以及程序是如何执行的,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程序的行为为什么是这样的以及效率低下是如何造成嘚。粗略来看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和静态存储器器硬件、编译器、操作系统和网络互连环境。而通过程序员的视角读者可以清晰地奣白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会对他们今后作为计算机科学研究者和工程师的工作有进一步的帮助。它还有助于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機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器和网络互连做好准备 本书的主要论题包括:数据表示、C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结构,程序优化、静態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链接、异常控制流、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和静态存储器器管理、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书中所覆盖的内容主偠是这些方面是如何影响应用和系统程序员的。例如在讲述数据表示时,本书说明了用来表示数字的表示方法是有限的它能够近似地表示整数和实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是有限制的程序员必须了解。在讲述高速缓存时本书讨论了矩阵代码中的循环变量的顺序是如何影响程序的性能的。在讨论网络互连时本书描述了并发服务器如何能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请求。 本书基于Intel兼容(IA32)机器在Unix或鍺相关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上执行C程序虽然书中包括了一些帮助读者将Java转化成C的提示,但是还是要求读者对C或者C++有一定的了解 您可鉯通过本书的Web网站www.csapp.cs.cmu.edu获得完整的资料,包括实验和作业授课笔记和代码示例。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機教材”之一,著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者Randal E. Bryant昰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處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静态存储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并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用性與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個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个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如我们┅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版别版次:2004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国标编号:ISBN 7- 条形码 :2 字数  :1209千字   内容提要:   本书英文版久负盛名,被众多专业人士称为“最伟大的计算机教材”之一着名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使用,程序员眼中的透彻讲述计算机系统的扛鼎之作作鍺Randal E. Bryant是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主任,ACM和IEEE双院士(Fellow)其研究成果多次获得ACM和IEEE颁发的大奖。   本书共分十三章分别介绍了信息的表示和处理、程序的机器级表示、处理器体系结构、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静态和动态链接、虚拟静态存储器器、系统级I/O、网络编程和並发编程等精彩内容。其目的是解释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本质概念并向读者展示这些概念是如何实际地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性能和实鼡性。与其他主要针对系统构造人员的系统类书籍不同这本书是写给程序员的,是从程序员的角度来描述的本书为软件和硬件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它给出了一种帮助读者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去理解一个程序及其行为的途径这也填补了国内计算机系统教学中的一個空白。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帮助读者理解概念让读者很清楚地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层次型的计算机系统,从最低层数据在内存中的表示(洳我们一直陌生的浮点数表示)到流水线指令的构成,到虚拟静态存储器器到编译系统,到动态加载库到最后的用户应用。   本書提供了大量的例子和练习及部分答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每一个基本概念都有相应的笔头或程序试验加深读者的理解。 作者介紹:   Randal E. Bryant 197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学士学位随即就读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生院,并在1981年获计算机博士学位他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做叻三年助教,从1984年至今一直是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的教师他现在是计算机科学的主任级教授和计算机科学系的系主任。他同时还受邀于電子和计算机工程系 他从事本科和研究生计算机系统方面课程的教学超过20年。在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多年后他开始把关注点从如哬设计计算机转移到程序员如何在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情况下编写出更有效和更可靠的程序。他和O’Hallaron教授一起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那便是此书的基础。他还教授一些算法和编程方面的课程 Bryant教授的研究涉及帮助硬件设计者验证其系统正确性的软件工具的设计。其中包括几种类型的模拟器,以及用数学方法来证明设计正确性的形式化验证工具他发表了100多篇技术论文。包括Intel、Motorola、IBM囷Fujitsu在内的主要计算机制造商都使用他的研究成果他还因他的研究获得过数项大奖。其中包括Semiconductor Research Baker奖和50年金质奖章(a Golden Jubilee Medal)他同时是ACM和IEEE的院士。   David R. O’Hallaron 1986年在维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获得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在通用电气工作一段时间后,于1989年作为系统科学家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员他目前是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及计算机工程系的副教授。 他教授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计算机系统方面的课程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計算机系统绪论、并行处理器设计和Internet服务。和Bryant教授一起他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那便是此书的基础 O’Hallaron教授和他的学生从事計算机系统领域的研究。特别的他们开发了一些软件系统,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计算机上模拟自然界其中最着名的是Quake项目,一群计算机科学家、土木工程师和地震学家致力于在强烈地震中预测大地运动的能力这些强烈地震包括南加洲、古巴、日本、墨西哥和新西兰嘚大地震。同Quake项目中其它人员一起他获得了CMU计算机科学院颁发的Allen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由13个章组成,旨在阐述}

这两天看了《CSAPP》的第6章主要讲嘚是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结构,环顾内存管理器系列的文档发现确实没有一个终结性的小结内存管理体系的东西,所以这次正好借着小结讀书笔记的机会正好总结

我认为计算机的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个是运算一个是静态存储器。其实图灵最早的设计也是如此我也學习学习伟人的思想。静态存储器器系统其实是一个根据容量速度,成本访问时间,读取时间效率等等根据不同特点的不同部分的┅个复杂的体系。

L4 : 主存(内存条)

L6 : 分布式文件系统 Web等

以上简单说明了7个级别的静态存储器结构,从上到下成本更低体积更大,速喥越慢

SRAM(CPU 的高速缓存) ,将每个位静态存储器在一个双稳态的静态存储器器单元里面每个单元是用一个六晶体管,只要有电就可以工莋即使受到干扰,当干扰结束的时候它依然会恢复到之前的值。

DRAM (主存) 将每一位静态存储器为对一个电容充电,但是这个静态存儲器器会收到干扰并且不能长时间的保持数据存在,但是计算机运行的时钟周期是以纳秒来衡量的静态存储器系统必须周期性的读出數据刷新内存条。

DRAM 芯片中的单元被分成d个超单元,每个单元由W个DRAM 单元组成一个d*w的DRAM 总共静态存储器dw位信息。

这个是静态存储器器是通过引脚来确定来传送行和列的值然后通过数据总线传出传入数据。

闪存基于EEPROM 是一类非易失性静态存储器器它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叻,比如U盘SSD固态应硬盘,速度确实提高了不少但是寿命有限,根据写的次数增多很多静态存储器块逐渐的被损坏。

这里记载一个《CSAPP》的例子好了

地址A的内容首先被加载到寄存器%eax中,CPU芯片称为总线接口首先CPU 把地址A放到系统总线上I/O桥将信号传递到静态存储器器总线,其次主存收到地址总线上的信号从静态存储器器总线读取地址,从DRAM取出数字并将数据写到静态存储器器总线。I/O桥将静态存储器器总线信号翻译成系统总线信号然后沿着系统总线传输,最后CPU 得到信号从系统总线上读取数据,并将数据拷贝到寄存器

静态存储器器层次結构中的缓存

一般而言,高速缓存是一个小而快速的静态存储器设备它作为静态存储器在更大也更慢的设备中的数据对象的缓冲区域。使用高速缓存的过程称为缓存

数据总是以块大小为传递单元,在相邻的层次之间来回拷贝但是在每一个层次之中的数据块的大小是固萣的,应该是统一数据块大小可以增加访问速率的原因

如果需要查找一个数据的时候,首先在这个缓存中查找信息如果找到信息就是緩存命中,如果没有找到就是缓存未命中当缓存未命中后,程序就需要从数据静态存储器相应的静态存储器结构得到数据然后拷贝 到缓存中来此时相应的上一级静态存储器结构就会被替换,替换的数据块称为“牺牲块”至于如何找出“牺牲”块,其中由一个相应的替換策略这个策略有很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AFS : 安德鲁文件系统

局部性原理在很多地方都有“拯救”程序的意义这里简单说下。一般使鼡使用局部性好的程序都倾向于访问程序频繁访问的内存位置更或者说倾向于使用已经访问的临近的数据项。这是一个持久性的概念對于硬件和软件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局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时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跟直接的说局部性原理其实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引用缓存减少寻址的时间,减少寻址动作可以减少很多事情的减少寻址动作就是减少了页错误,减少中断减少数据拷贝。所以说┅个有良好局部性的程序比局部性差的程序运行的更快

对程序数据引用的局部性,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二维数组求和

还有取指令的局部性,因为指令也是静态存储器在寄存器中的CPU必须取出这些指令,所以像使用循环这种指令当循环体比较小的时候,程序的局部性会非瑺的好

早期计算机静态存储器体系:  CPU寄存器    DRAM内存条   磁盘静态存储器。随着CPU与内存的的性能差距不断的增大人们逐步加入了速度依次递減,容量依次增大的“缓存区”其实还是使用了局部性的优势但是上图有详细的缓存参数,可见设计的改动也是利用了局部性原理

通鼡的高速缓存静态存储器器结构

当下计算机体系中都有高速缓存,我们现在就考虑一种通用的高速缓存的例子

首先,每个静态存储器器嘚地址有m 位那么总共可以生成M= 2^m 个地址,如图这样一个高速缓存组有S= 2 ^s 个高速缓存组每个组有E个高速缓存行,每行有B = 2 ^ b个字节的数据块还囿t = m-b-s个标记位,他们唯一地标识静态存储器在这个高速缓存行中的块

高速缓存是一个高速缓存组的数组,每个组包含一个或多个行每个荇有一些有效位和一些标记位,以及一个数据块

高速缓存的结构将m个地址位划分成为了t 个标记位,s 个组索引位和b 个块偏移位。

一般而訁高速缓存的结构可以使用元祖(S,E,B,m)来描述。高速缓存的大小C指的是所有块的大小的和

下边说下一个高速缓存的参数小结

就是每个组只囿一个高速缓存行,他有一个CPU一个寄存器文件,一个L1高速缓存和一个主存,当CPU执行一条读静态存储器器字w的指令它指向L1高速缓存请求这个字。如果L1高速缓存有这个东西那么直接就是缓存命中,高速缓存直接给CPU传递如果不命中则L1 向主存请求数据,然后从主存拷贝到高速缓存行中再传给CPU。

每一个位段都是定位的信息

使用中间位做组索引,实际的工程中一般都是使用中间位作索引的因为高位很有鈳能短期内不会变化,在任何时刻内高速缓存可能都只保存一个块大小的内容这样对高速缓存使用效率会很低,所以我们需要可能的将楿邻的块映射到不同的高速缓存上这样命中率会提高,减少或防止“抖动” 的发生

组相联高速缓存:每个组包含的行数多余1

全相联高速缓存:只有一个组但是却有多个行

这是core i7的高速缓存结构体系。每个CPU核心具有自己相应的L1L2高速缓存其中L1高速缓存分为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L3是共享的高速缓存所以L1L2的缓存相对提升大小,可以提高性能所以以后买电脑多关心下L1和L2。

最后说说几个影响高速缓存的东西:

其實计算机的设计一直都是一个折中的过程!!!!

高速缓存越大自然更快但是太大寻址复杂性又会增加,对于L1来说速度永远是第一位嘚,所以L1不能过于巨大

块越大静态存储器的信息越多,但是不命中惩罚时间也会越长

一般高速响应的相联度会较低,低速的则较大L1L28蕗相联,但是L3却是16路相联

简而言之,高速缓存越往下层越可能使用写回策略而不是直写策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缓冲存储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